CN204123921U - 一种扭力梁总成及其减振器安装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扭力梁总成及其减振器安装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23921U
CN204123921U CN201420593074.6U CN201420593074U CN204123921U CN 204123921 U CN204123921 U CN 204123921U CN 201420593074 U CN201420593074 U CN 201420593074U CN 204123921 U CN204123921 U CN 2041239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t
shock absorber
limiting section
support
installation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930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伟
苏世荣
宛银生
刘新
姜再友
周宁
王冬栋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5930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239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239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2392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扭力梁总成及其减振器安装组件,该减振器安装组件包括螺栓、螺母和安装于所述扭力梁总成的纵臂上的支座,该支座上开设有安装孔,螺栓的螺杆部穿过安装孔及减振器衬套后与螺母螺合,以实现减振器的安装;支座上还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安装孔的旁侧,且所述螺栓的头部以其侧壁抵靠于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限制所述螺栓在其螺杆部周向方向的转动。限位部限制了螺栓在其螺杆部周向的转动,从而避免了螺栓在螺母旋紧过程中发生跟转现象;同时,当螺栓或者螺母损坏时,无需更换整个扭力梁总成,实现了螺栓螺母副的单独更换,从而在保证装配工艺性的条件下,降低扭力梁总成的维修维护成本,减少生产资料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扭力梁总成及其减振器安装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扭力梁总成的减振器安装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减振器安装组件的扭力梁总成。
背景技术
底盘悬架系统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之间的传力连接装置,其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力和力矩,比如支撑力、制动力和驱动力等,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乘员的舒适性、减小货物和车辆本身的动载荷。底盘悬架系统的优劣对其他性能诸如行驶的安全性、通过性、稳定性以及附着性能都具有重大影响;而扭力梁总成是底盘悬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底盘悬架系统的优劣。
为了保证车辆的减振性能,底盘悬架系统通常还包括减振器,相应地,扭力梁总成中就需要包括安装减振器的结构,即在扭力梁总成的纵臂上设置有减振器安装支座,并螺栓螺母副将减振器安装在该减振器安装支座上。为了避免螺母拧紧时螺栓跟转,通常在减振器安装支座上凸焊螺母或者凸焊螺栓,但是由于凸焊螺母或者凸焊螺栓与纵臂呈一体结构,在螺母或螺栓损坏时需更换整个扭力梁总成,导致维修成本上升和生产资料的浪费。
因此,提供一种减振器安装组件,使其既能够避免螺母拧紧时螺栓发生跟转,又能够实现螺栓螺母副的单独更换,从而在保证装配工艺性的条件下,降低扭力梁总成的维修维护成本,减少生产资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扭力梁总成的减振器安装组件,其既能够避免螺母拧紧时螺栓发生跟转,又能够实现螺栓螺母副的单独更换,从而在保证装配工艺性的条件下,降低扭力梁总成的维修维护成本,减少生产资料的浪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减振器安装组件的扭力梁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扭力梁总成的减振器安装组件,包括螺栓、螺母和安装于所述扭力梁总成的纵臂上的支座,所述支座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螺栓的螺杆部穿过所述安装孔及减振器衬套后与所述螺母螺合;所述支座上还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安装孔的旁侧,且所述螺栓的头部以其侧壁抵靠于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限制所述螺栓在其螺杆部周向方向的转动。
优选地,所述支座包括U形的第一支架和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安装于所述纵臂,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竖板,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底板和所述第二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架具有主体部和弯折部,所述限位部形成于所述弯折部,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主体部。
优选地,所述螺栓的头部为长方形,并以其长边与所述限位部相抵靠。
优选地,所述支座安装于所述纵臂的焊接套管外周,且所述螺杆部穿过所述焊接套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扭力梁总成,包括横梁、安装于所述横梁两端的纵臂以及减振器安装组件,所述减振器安装组件为如上所述的减振器安装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器安装组件用于扭力梁总成,该减振器安装组件包括螺栓、螺母和安装于所述扭力梁总成的纵臂上的支座,该支座上开设有安装孔,螺栓的螺杆部穿过安装孔及减振器衬套后与螺母螺合,以实现减振器的安装;支座上还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安装孔的旁侧,且所述螺栓的头部以其侧壁抵靠于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限制所述螺栓在其螺杆部周向方向的转动。在安装减振器时,将螺栓的螺杆部穿过安装孔和减振器衬套后与螺母螺合旋紧,在旋紧螺母的过程中,由于螺栓的头部抵靠于限位部,限位部限制了螺栓在其螺杆部周向的转动,从而避免了螺栓在螺母旋紧过程中发生跟转现象;同时,由于螺栓和螺母均为独立于纵臂设置的单独零件,当螺栓或者螺母损坏时,只需单独更换磨损件即可,无需更换整个扭力梁总成,实现了螺栓螺母副的单独更换,从而在保证装配工艺性的条件下,降低扭力梁总成的维修维护成本,减少生产资料的浪费。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减振器安装组件中,其支座包括U形的第一支架和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安装于所述纵臂,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竖板,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底板和所述第二支架上;该种形式的支座结构紧凑,且便于安装孔的开设和螺栓的布置。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减振器安装组件中个,其第二支架具有主体部和弯折部,所述限位部形成于所述弯折部,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主体部;这样,令限位部形成于第二支架的既有结构,使得限位部能够通过第二支架的一体成型工艺得到,简化了组件的结构,且省去了限位部的安装工艺,简化了工艺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减振器安装组件处于装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未装配减振器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第二支架的轴测图;
图6为图1中第一支架的轴测图;
图7为图1中螺栓的轴测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纵臂 02-减振器衬套 03-焊接套管 04-减振器
1-螺栓 11-螺杆部 12-头部 2-螺母 3-安装孔 41-第一支架
411-竖板 412-底板 42-第二支架 421-主体部 422-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扭力梁总成的减振器安装组件,其既能够避免螺母拧紧时螺栓发生跟转,又能够实现螺栓螺母副的单独更换,从而在保证装配工艺性的条件下,降低扭力梁总成的维修维护成本,减少生产资料的浪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减振器安装组件的扭力梁总成。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至图7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器安装组件用于扭力梁总成,该减振器安装组件包括螺栓1、螺母2和安装于所述扭力梁总成的纵臂01上的支座,该支座上开设有安装孔3,螺栓1的螺杆部11穿过安装孔3及减振器衬套02后与螺母2螺合,以实现减振器04的安装;支座上还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安装孔3的旁侧,且所述螺栓1的头部12以其侧壁抵靠于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限制所述螺栓1在其螺杆部11周向方向的转动。在安装减振器时,将螺栓1的螺杆部11穿过安装孔3和减振器衬套02后与螺母2螺合旋紧,在旋紧螺母2的过程中,由于螺栓1的头部12抵靠于限位部,限位部限制了螺栓1在其螺杆部11周向的转动,从而避免了螺栓1在螺母2旋紧过程中发生跟转现象;同时,由于螺栓1和螺母2均为独立于纵臂01设置的单独零件,当螺栓1或者螺母2损坏时,只需单独更换磨损件即可,无需更换整个扭力梁总成,实现了螺栓螺母副的单独更换,从而在保证装配工艺性的条件下,降低扭力梁总成的维修维护成本,减少生产资料的浪费。
具体地,上述螺栓1的头部12可以为长方形,并以其长边与所述限位部相抵靠,在旋紧螺母2的过程中,由于长边与限位部抵靠,螺栓1的转动受制于限位部,这样,限位部能够更好地限制螺栓1的转动。从理论上来讲,螺栓1的头部12也不局限于为长方形,只要能够与限位部配合实现阻止螺栓1转动的目的即可,为了制止螺栓1转动,螺栓1的头部12可以从形状上与限位部卡紧,也可以是螺栓1的头部12侧壁与限位部相贴合,从而通过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作用实现限位。具体地,螺栓1的头部12也可以为正方形、腰形、椭圆形等结构。
另外,为了实现限位,螺栓1的头部12和限位部也可以为其他配合限位的结构,例如在螺栓1的头部12开设卡槽,限位部为卡接块等形式;当然,为了实现螺栓1的轴向安装,卡槽应开设于螺栓1的头部12的径向,限制的仅为周向转动,而非轴向运动。
为了提高支座安装可靠性,并避免与纵臂01附属结构的干涉,该支座安装于纵臂01的焊接套管03外周,且螺杆部11穿过焊接套管03。显然地,支座也可以安装在纵臂01的其他位置处,只要能够与减振器连接即可。
同时,在焊接套管03的减振器连接端可通过机加工形成阶梯形端面,该阶梯端面与减振器衬套02的内套管处的外扩断面相配合,通过螺栓螺母副将焊接套管03、减振器衬套02、支座刚性的连接在一起,以保证减振器的连接强度。
优选地,上述支座包括U形的第一支架41和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41的第二支架42,所述第一支架41安装于所述纵臂01,所述第二支架42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41的两竖板411,所述安装孔3开设于所述第一支架41的底板412和所述第二支架42上;该种形式的支座结构紧凑,且便于安装孔3的开设和螺栓1的布置。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支架42具有主体部421和弯折部422,所述限位部形成于所述弯折部422,所述安装孔3开设于所述主体部421;这样,令限位部形成于第二支架42的既有结构,使得限位部能够通过第二支架42的一体成型工艺得到,简化了组件的结构,且省去了限位部的安装工艺,简化了工艺过程。
从理论上来讲,上述第二支架42也不局限于该种形式,例如第二支架42可以为平板式结构,在平板式结构上开设安装孔3,并在安装孔3的旁侧焊接挡板,通过挡板形成上述限位部。
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为了区别相同名称的不同结构,仅为了描述方便,不表示某种顺序,更不应理解为任何限定。
除了上述减振器安装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减振器安装组件的扭力梁总成,该扭力梁总成的其他各部分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用于扭力梁总成的减振器安装组件,包括螺栓(1)、螺母(2)和安装于所述扭力梁总成的纵臂(01)上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开设有安装孔(3),所述螺栓(1)的螺杆部(11)穿过所述安装孔(3)及减振器衬套(02)后与所述螺母(2)螺合;所述支座上还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安装孔(3)的旁侧,且所述螺栓(1)的头部(12)以其侧壁抵靠于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限制所述螺栓(1)在其螺杆部(11)周向方向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U形的第一支架(41)和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41)的第二支架(42),所述第一支架(41)安装于所述纵臂(01),所述第二支架(42)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41)的两竖板(411),所述安装孔(3)开设于所述第一支架(41)的底板(412)和所述第二支架(4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42)具有主体部(421)和弯折部(422),所述限位部形成于所述弯折部(422),所述安装孔(3)开设于所述主体部(4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的头部(12)为长方形,并以其长边与所述限位部相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安装于所述纵臂(01)的焊接套管(03)外周,且所述螺杆部(11)穿过所述焊接套管(03)。
6.一种扭力梁总成,包括横梁、安装于所述横梁两端的纵臂以及减振器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安装组件为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安装组件。
CN201420593074.6U 2014-10-14 2014-10-14 一种扭力梁总成及其减振器安装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239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3074.6U CN204123921U (zh) 2014-10-14 2014-10-14 一种扭力梁总成及其减振器安装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3074.6U CN204123921U (zh) 2014-10-14 2014-10-14 一种扭力梁总成及其减振器安装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23921U true CN204123921U (zh) 2015-01-28

Family

ID=52380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9307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23921U (zh) 2014-10-14 2014-10-14 一种扭力梁总成及其减振器安装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2392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3645A (zh) * 2017-02-21 2017-06-30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扭力梁后悬架的拆装工具
CN113002260A (zh) * 2021-03-16 2021-06-22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节与减振器连接总成、悬架系统及汽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3645A (zh) * 2017-02-21 2017-06-30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扭力梁后悬架的拆装工具
CN106903645B (zh) * 2017-02-21 2019-09-17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扭力梁后悬架的拆装工具
CN113002260A (zh) * 2021-03-16 2021-06-22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节与减振器连接总成、悬架系统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28923B2 (en) Axle suspension system
EP2960542B1 (en) Shock absorber
CN204415122U (zh) 一种悬置结构
US20120091681A1 (en) Transverse Link On A Motor Vehicle
CN204123921U (zh) 一种扭力梁总成及其减振器安装组件
CN201597405U (zh) 双摇臂式独立悬挂系统
CN104875574B (zh) 一种麦弗逊独立悬架总成
CN202901136U (zh) 扭转梁衬套组件
CN203267709U (zh) 一种单侧橡胶悬架总成与一种橡胶悬架
JP4577345B2 (ja) ナックル及びナックルの製造方法
CN204249777U (zh) 一种乘用车底盘悬架系统及其扭力梁总成
US8991839B1 (en) Axle suspension system
EP2917053B1 (en) Mounting device for vehicle
CN101412357A (zh) 一种带横向稳定机构的双减振器螺旋弹簧悬架系统
CN104527786A (zh) 一种汽车后轮外倾角调整装置
CN203239829U (zh) 一种减震器安装吊耳
CN206186716U (zh) 摆臂衬套
CN205769540U (zh) 一种汽车电动转向器管柱角度调节的旋转机构
JP2008149789A (ja) 連結手段
CN20468778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扭力梁总成
JP6348766B2 (ja) 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
CN221113407U (zh) 扭力梁悬架及汽车
CN214728002U (zh) 结构稳定可靠的独立悬架
KR102325819B1 (ko) 사선 멤버 듀얼 쇼바
CN208360301U (zh) 商用车转向减振器的布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