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23897U - 一种带束工作层帘线沿周向90度排列的子午线轮胎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束工作层帘线沿周向90度排列的子午线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23897U
CN204123897U CN201420589058.XU CN201420589058U CN204123897U CN 204123897 U CN204123897 U CN 204123897U CN 201420589058 U CN201420589058 U CN 201420589058U CN 204123897 U CN204123897 U CN 204123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layer
belt layer
degrees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890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友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5890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23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23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2389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束工作层帘线沿周向90度排列的子午线轮胎。本实用新型所述胎肩垫胶的下侧与胎体帘布层相连接,胎肩垫胶的上侧分别与第一层带束层和胎面胶相连接,所述胎侧胶与胎面胶的侧面相连接,所述第一层带束层和第二层带束层均为90度排列。本实用新型的子午线轮胎其断面曲线一般与行驶面设计曲线平行;这种90度工作层的周向排列与胎体0度子午向正交,它构成了正交轮胎的基本特征。与现有的各种钢丝带束层结构相比,胎冠区橡胶部件内应变能密度最大值下降50~80%,且应变能密度最大值从带束层间或两侧端头区移开到对散热极为有利的胎肩表面附近区域,可有效解决通常子午胎结构轮胎在使用中易出现的早期肩空、冠空、脱层、冠爆等质损难题。

Description

一种带束工作层帘线沿周向90度排列的子午线轮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束工作层帘线沿周向90度排列的子午线轮胎,属于子午线轮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胎体帘布、钢丝圈和带束层构成了子午线轮胎的基本骨架。目前除极少特殊用途的子午胎采用纤维材料制作带束层外,绝大多数均采用钢帘线制作,包括半钢子午线轮胎和全钢子午线轮胎,无论其尺寸规格大小,都具有一层或几层钢丝带束层,将子午线胎体角度视为0度时,各带束层的角度在25到85度之间,特别是轮胎充气状态下带束所承担的周向力70%以上是由角度为65度到75度的工作层承担;有的带束结构中布置有一层90度的钢丝带束层,或在带束工作层两端上布置宽度约带束总宽四分之一的90度带束两层;这种90度的带束层在整个带束中显然仅起辅助作用。这种角度交叉的带束结构在轮胎行驶时,层间出现剪切应变,特别是在两层工作层边缘间橡胶部件剪切应力应变幅度大、生热高、散热困难,胶料力学性能下降,常易出现带束脱层、肩空,导致轮胎早期质损。为了缓解这种剪切应力集中问题,通常采用的有效方法是,在带束工作层两边缘间加入一条楔型夹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即角度交叉的带束结构在轮胎行驶时,层间出现剪切应变,特别是在两层工作层边缘间橡胶部件剪切应力应变幅度大、生热高、散热困难,胶料力学性能下降,常易出现带束脱层、肩空,导致轮胎早期质损。进而提供一种带束工作层帘线沿周向90度排列的子午线轮胎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束工作层帘线沿周向90度排列的子午线轮胎,包括:内衬层、胎体帘布层、第一层带束层、第二层带束层、第三层带束层、胎面胶、胎肩垫胶和胎侧胶,所述内衬层、胎体帘布层、第一层带束层、第二层带束层、第三层带束层和胎面胶由内而外依次连接在一起,所述胎肩垫胶的下侧与胎体帘布层相连接,胎肩垫胶的上侧分别与第一层带束层和胎面胶相连接,所述胎侧胶与胎面胶的侧面相连接,所述第一层带束层和第二层带束层均为90度排列。所述胎体帘布层为0度排列。所述第三层带束层为0度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子午线轮胎钢丝带束工作层为90度排列,为两层(也可以是一层或多层);两层带束层可以是等宽或不等宽;典型的为两层90度等宽设计,其断面曲线一般与行驶面设计曲线平行;这种90度工作层的周向排列与胎体0度子午向正交,它构成了正交轮胎的基本特征。为调整带束的横向弯曲刚性,工作层上可添加辅助钢丝带束层一层、两层或多层,但首选0度排列;在轮胎行驶时这种正交的带束结构可将各钢丝帘布层层间剪应力降低到极致,与现有的各种钢丝带束层结构相比,胎冠区橡胶部件内应变能密度最大值下降50~80%,且应变能密度最大值从带束层间或两侧端头区移开到对散热极为有利的胎肩表面附近区域,可有效解决通常子午胎结构轮胎在使用中易出现的早期肩空、冠空、脱层、冠爆等质损难题。当辅助钢丝带束层采用其他角度排列时,应满足90度排列的工作层所承担的周向力不小于带束层周向总力的70%,以便发挥本实用新型的正交轮胎结构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束工作层帘线沿周向90度排列的子午线轮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带束工作层帘线沿周向90度排列的子午线轮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1为内衬层,2为胎体帘布层,0度排列,3为第一层带束层,工作层,90度排列,4为第二层带束层,工作层,90度排列,5为第三层带束层,辅助层,0度排列,6为胎面胶,7为胎肩垫胶,8为胎侧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带束工作层帘线沿周向90度排列的子午线轮胎,包括:内衬层1、胎体帘布层2、第一层带束层3、第二层带束层4、第三层带束层5、胎面胶6、胎肩垫胶7和胎侧胶8,所述内衬层1、胎体帘布层2、第一层带束层3、第二层带束层4、第三层带束层5和胎面胶6由内而外依次连接在一起,所述胎肩垫胶7的下侧与胎体帘布层2相连接,胎肩垫胶7的上侧分别与第一层带束层3和胎面胶6相连接,所述胎侧胶8与胎面胶6的侧面相连接,所述第一层带束层3和第二层带束层4均为90度排列。
所述胎体帘布层2为0度排列。
所述第三层带束层5为0度排列。
所述第一层带束层3的宽度和第二层带束层4的宽度相等。
所述第一层带束层3的宽度小于第二层带束层4的宽度。
所述第二层带束层4的宽度小于第一层带束层3的宽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带束工作层帘线沿周向90度排列的子午线轮胎,包括:内衬层(1)、胎体帘布层(2)、第一层带束层(3)、第二层带束层(4)、第三层带束层(5)、胎面胶(6)、胎肩垫胶(7)和胎侧胶(8),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1)、胎体帘布层(2)、第一层带束层(3)、第二层带束层(4)、第三层带束层(5)和胎面胶(6)由内而外依次连接在一起,所述胎肩垫胶(7)的下侧与胎体帘布层(2)相连接,胎肩垫胶(7)的上侧分别与第一层带束层(3)和胎面胶(6)相连接,所述胎侧胶(8)与胎面胶(6)的侧面相连接,所述第一层带束层(3)和第二层带束层(4)均为90度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束工作层帘线沿周向90度排列的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帘布层(2)为0度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束工作层帘线沿周向90度排列的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层带束层(5)为0度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束工作层帘线沿周向90度排列的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带束层(3)的宽度和第二层带束层(4)的宽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束工作层帘线沿周向90度排列的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带束层(3)的宽度小于第二层带束层(4)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束工作层帘线沿周向90度排列的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带束层(4)的宽度小于第一层带束层(3)的宽度。
CN201420589058.XU 2014-10-13 2014-10-13 一种带束工作层帘线沿周向90度排列的子午线轮胎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23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89058.XU CN204123897U (zh) 2014-10-13 2014-10-13 一种带束工作层帘线沿周向90度排列的子午线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89058.XU CN204123897U (zh) 2014-10-13 2014-10-13 一种带束工作层帘线沿周向90度排列的子午线轮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23897U true CN204123897U (zh) 2015-01-28

Family

ID=52380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89058.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23897U (zh) 2014-10-13 2014-10-13 一种带束工作层帘线沿周向90度排列的子午线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238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4537A (zh) * 2014-10-13 2015-02-18 王友善 一种带束工作层帘线沿周向90度排列的子午线轮胎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4537A (zh) * 2014-10-13 2015-02-18 王友善 一种带束工作层帘线沿周向90度排列的子午线轮胎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2821B (zh) 一种用于提高负载性能的全钢子午线轮胎及其制造工艺
CN105263725A (zh) 充气轮胎
CN204340558U (zh) 一种全钢子午线无内胎轮胎
CN203818935U (zh) 采用新型四层带束层结构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
CN204123897U (zh) 一种带束工作层帘线沿周向90度排列的子午线轮胎
CN103832216B (zh) 一种尼龙补强内衬层结构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
CN203945920U (zh) 全钢载重子午胎加强胎圈
CN203957737U (zh) 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
CN108839516A (zh)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保护胎圈结构
CN203818937U (zh) 采用加强型三层钢丝带束层结构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
CN208812894U (zh)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保护胎圈结构
CN203623290U (zh) 一种强体防刺三轮摩托车真空胎
CN103317973A (zh) 一种具有胎圈结构改进的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CN204249743U (zh) 一种用钢丝包布复合件加强胎圈的全钢子午线轮胎
CN107351606A (zh) 具有双加强带结构的充气轮胎
CN203864341U (zh) 使用缠绕带束层补强结构的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
CN204330438U (zh) 工程翻新轮胎多元复合层测试模型
CN205498513U (zh) 一种特殊肩部补强结构的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
CN206067385U (zh) 一种轮胎
CN203739553U (zh) 一种尼龙补强内衬层结构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
CN203974417U (zh) 采用加强型四层钢丝带束层结构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
CN103978842A (zh) 一种优化胎体重量的航空轮胎
CN204915135U (zh) 充气轮胎
CN203818934U (zh) 肩部采用缠绕钢丝带束层补强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
CN104309413B (zh) 一种带束斜交航空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