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11460U - 一体化高效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高效净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11460U
CN204111460U CN201420377571.2U CN201420377571U CN204111460U CN 204111460 U CN204111460 U CN 204111460U CN 201420377571 U CN201420377571 U CN 201420377571U CN 204111460 U CN204111460 U CN 2041114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flocculation zone
plate
siph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775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费敏
许社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JIAXIAO WATER SUPPLY PROJE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JIAXIAO WATER SUPPLY PROJE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JIAXIAO WATER SUPPLY PROJE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MING JIAXIAO WATER SUPPLY PROJE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775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114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11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114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一体化高效净水器,设有絮凝区,絮凝区设置在进水一侧,相邻侧的底部为沉淀排泥区,在沉淀排泥区上方设有斜管沉淀装置,在斜管沉淀装置上方的过渡储水池,过渡储水池的一侧开口与絮凝区相连;在絮凝区的内部设有挡板,在底部设有重力排泥管;在挡板上均匀分布着若干数量铰接的折向斜板;该板可通过拉杆上下移动,通过拉动拉杆和铰接传动在垂直方向上折向斜板可实现顺时针进行0°到90°自由转动。本实用新型水处理流程简单,建设投资少,运行费用较低,对维护人员技术能力要求低;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能够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可以有效提高水的利用率,能够保障农村及边远企业用水安全卫生需要。

Description

一体化高效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表水净化处理设备的改进方法,属于生活给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规的小型采用斜管沉淀与石英砂过滤相结合,其结构简单,运行时处理受来水原水水质变化影响,处理出水往往不达标,同时当原水泥沙含量大时,大量排泥时大量的水随之流失,造成水体扰动,影响处理效果。往往需要和调节池、沉淀池配合使用,导致基建投资费用大、在管理不便,使一体化净水器其原有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的优点得不到体现,影响其推广运用。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对传统一体化净水器的革新,可有效解决解决上述缺陷,有利于对一体化高效净水器的推广运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一体化净水器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和优化创新,来克服常规传统一体化净水器存在的上述缺陷,解决在地表水处理过程中基建投资费用大、系统能耗高、管理不方便、处理水质不达标等问题,而提供一种节省基建投资费用、降低系统能耗、方便管理、出水水质达标的一体化高效净水器。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体化高效净水器,在前端设有絮凝区(池),絮凝区设置在进水一侧,相邻侧的底部为沉淀排泥区,沉淀排泥区上方设有斜管沉淀装置,在斜管沉淀装置上方为过渡储水池,储水池的一侧开口与絮凝区相连;在絮凝区的内部设有挡板,在底部设有重力排泥管;在挡板上均匀分布着若干数量铰式连接的折向斜板;该板可通过拉杆上下移动,通过拉动拉杆和铰接传动在垂直方向上折向斜板可进行0°到90°自由转动,以用于调整通过水流的阻力大小,从而调整絮凝时水力梯度的大小,以实现在不同水质和不同加药量时,均可获得良好的絮凝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沉淀排泥区(池)的另一侧设有过滤仓,过滤仓上部为清水仓,在过滤仓的中部外侧设有虹吸反冲装置;过渡储水池上部设有出水堰板、沉淀出水管,在过渡储水池的外侧设置有出水槽,出水槽底部设有过滤进水管与过滤仓连接,进水管深入过滤仓从底部上翻成U型;过渡储水池内的水从出水堰板上溢出,通过U型过滤进水管散布在过滤仓上部滤层上。过滤仓内分层设置有滤料,滤料底板为承托滤板,其下部设有向上穿过过滤仓的过滤出水管至清水仓;水透过滤层时,过滤出水则在上部水压作用下通过过滤出水管进入过滤仓上部的清水仓储存;
斜管沉淀装置具有上下呈“                                                ”型两个斜面,上斜面上铺设有沉淀斜管A,下斜面上铺设有沉淀斜管B,通过设置方向相反的斜管A、B可实现水流的折向流动,延长水流的流程,用以增加沉淀时间,可获得良好的沉淀效果;沉淀排泥区(池)的下部设有沉淀池布水主管、沉淀池布水支管以及静压排泥管;
虹吸反冲装置的结构组成为:虹吸破管、虹吸破坏斗、虹吸反冲洗出水管,设置在清水仓内部的虹吸破坏斗通过小管与虹吸破管连接,虹吸反冲洗出水管与伸入过滤仓内部反冲洗排水管连通,为排水管的末端。
本实用新型在每块折向斜板上设有铰接及挂钩,在拉杆上相对于每块折向斜板上的挂钩位置设有挂钉,以用于调节和固定设置的转折角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挡板的数量为3个或3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板的数量为3个或3个以上时,第一档板垂直固定在絮凝区底部,第一挡板的顶部与絮凝区的上部留有间隙A;第二档板垂直固定在絮凝区的上部,第二档板的底部与絮凝区的底部留有间隙B;第三档板垂直固定在絮凝区底部,第一挡板的顶部与絮凝区的上部留有间隙C,依次循环。
本实用新型斜管沉淀装置的上斜面的倾角为30°到45°,下斜面的倾角为-30°到-45°;沉淀斜管A为Φ32mm沉淀斜管,沉淀斜管B为Φ50mm沉淀斜管。
在一体化高效净水器的内部,采用挡板在絮凝区底部、顶部交错安装,使待处理原水在设备中流动时,经过本实用新型的絮凝区,延长了水流的流程和增加在设备内的停留时间,实现了原水与絮凝剂的充分接触,达到增加或减少原水与絮凝剂的接触时间,提高沉淀的效果。
在一体化高效净水器的内部设置可调式折向斜板设计,使待处理原水在设备中流动时,通过自由调节折向斜板角度产生强度不同的涡流和扰动,水量通过产生的紊流翻动,实现了原水与絮凝剂的充分接触,有利与提供处理效果。同时能够实现从0°到90°自由调整絮凝区折向斜板角度,实现流动和流速可控的调节,以适应不同季节和不同浓度的原水处理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净水器水处理流程简单,建设投资少,运行费用较低,对维护人员技术能力要求低;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能够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可以有效提高水的利用率,通过推广本一体化高效净水器必将有力保障农村及边远企业用水安全卫生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现有的一体化净水器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向斜板结构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折向斜板0°时状态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折向斜板45°时状态图;
图5c是本实用新型折向斜板90°时状态图。
图中标号:1、原水进水管;2、絮凝区;3、沉淀排泥区;4、斜管沉淀装置;5、过渡储水池;6、挡板;7、重力排泥管;8、折向斜板;9、拉杆;10、挂钩;11、挂钉;12、过滤仓;13、清水仓;14、虹吸反冲装置;15、出水堰板;16、沉淀出水管;17、出水槽;18、沉淀斜管A;19、沉淀斜管B;20、沉淀池布水主管;21、沉淀池布水支管;22、静压排泥管;23、虹吸破管;24、虹吸破坏斗;25、虹吸反冲洗出水管;26、反冲洗排水管;27、承托滤板;28、过滤进水管;29、过滤出水管;30、现有一体化净水器的进水管;31、现有一体化净水器的排泥管;32、现有一体化净水器的净水出口;33、现有一体化净水器的检修口;34、现有一体化净水器的虹吸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体化高效净水器,本实用新型特征在于:设有絮凝区(池),絮凝区设置在进水一侧,相邻侧的底部为沉淀排泥区,在沉淀排泥区上方设有斜管沉淀装置,在斜管沉淀装置上方的过渡储水池,储水池的一侧开口与絮凝区相连;在絮凝区的内部设有挡板,在池底部设有重力排泥管;絮凝区的水通过挡板的分隔阻挡,实现对水流的折向流动,延长水流的流程,用以增加混凝反应时间,可获得良好的絮凝效果;在挡板上均匀分布着若干数量铰接的折向斜板;该板可通过拉杆上下移动,通过拉动拉杆和铰接传动在垂直方向上折向斜板可实现0°到90°自由转动,以用于调整通过水流的阻力大小,从而调整絮凝时水力梯度的大小,以实现在不同水质和不同加药量时,均可获得良好的絮凝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沉淀排泥区(池)的另一侧设有过滤仓,过滤仓上部为清水仓,在过滤仓的中部外侧设有虹吸反冲装置;过渡储水池上部设有出水堰板、沉淀出水管,在过渡储水池的外侧设置一个出水槽,其底部设有一根过滤进水管与过滤仓连接,进水管深入过滤仓从底部上翻成U型;过渡储水池内的水从出水堰板上溢出,通过U型过滤进水管散布在过滤仓上部滤层上。过滤仓内分层设置有滤料,滤料底板为承托滤板,其下部设有向上穿过过滤仓的过滤出水管至清水仓;水透过滤层时,过滤出水则在上部水压作用下通过过滤出水管进入过滤仓上部的清水仓储存;
斜管沉淀装置具有上下呈“”型两个斜面,上斜面上铺设有沉淀斜管A,下斜面上铺设有沉淀斜管B,通过设置方向相反的斜管A、B可实现水流的折向流动,延长水流的流程,用以增加沉淀时间,可获得良好的沉淀效果;沉淀排泥区(池)的下部设有沉淀池布水主管、沉淀池布水支管以及静压排泥管。
虹吸反冲装置的结构组成为:虹吸破管、虹吸破坏斗、虹吸反冲洗出水管,设置在清水仓内部的虹吸破坏斗通过小管与虹吸破管连接,虹吸反冲洗出水管与伸入过滤仓内部反冲洗排水管垂直连通,为排水管的末端。
本实用新型在每块折向斜板上设有铰接及挂钩,在拉杆上相对于每块折向斜板上的挂钩位置设有挂钉,以用于调节和固定设置的转折角度。 
本实用新型挡板的数量为3个或3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板的数量为3个或3个以上时,第一档板垂直固定在絮凝区底部,第一挡板的顶部与絮凝区的上部留有间隙A;第二档板垂直固定在絮凝区的上部,第二档板的底部与絮凝区的底部留有间隙B;第三档板垂直固定在絮凝区底部,第一挡板的顶部与絮凝区的上部留有间隙C,依次循环。
本实用新型斜管沉淀装置的上斜面的倾角为30°到45°,下斜面的倾角为-30°到-45°;沉淀斜管A为Φ32mm沉淀斜管,沉淀斜管B为 Φ50mm沉淀斜管。通过设置方向相反的斜管A、B可实现水流的折向流动,延长水流的流程,用以增加沉淀时间,可获得良好的沉淀效果。
我们根据云贵地区地表水质的水质特点,即:源水浊度较大,水体中含粘性土壤;雨季来水较大,泥沙含量大,雨水、地表、水库、沟渠、河流等多水源混合,浊度较大且变化频繁的实际情况,在一体化高效净水器前段设置前預处理段即絮凝区,通过增设的预处理段进行預沉淀和折流混凝反应,降低后续处理的负荷,可以保证斜管沉淀段和砂滤段在相对稳定的进水条件下运行,同时在絮凝区每个仓室、沉淀区各个角落均分别均匀布设排泥管,解决了云贵地区雨季来水泥沙含量大、设备积泥严重影响处理出水水质和运行管理困难的问题。 
    在一体化高效净水器的内部,采用3块挡板在絮凝区的底部、顶部交错安装,设计出了延长水流沉淀流程的前置“”型的絮凝区内部结构设计,使待处理原水在设备中流动时,经过“”型的絮凝区内部结构设计,延长了水流的流程和增加在设备内的停留时间,实现了原水与絮凝剂的充分接触。达到增加或减少原水与絮凝剂的接触时间,提高沉淀的效果。
在一体化高效净水器的絮凝区内部设置可调式折向斜板设计,使待处理原水在设备中流动时,通过自由调节折向斜板角度产生强度不同的涡流和扰动,水量通过产生的紊流翻动,实现了原水与絮凝剂的充分接触,有利与提供处理效果。同时能够实现从0°到90°自由调整絮凝区折向斜板角度,实现流动和混合流动可控的调节,可调式折向斜板絮凝区的设计应用,利用水流行程长短和流动时间长短来灵活增加或减少原水与絮凝剂的接触时间,从而可根据不同的原水水质调整絮凝反应的时长和强度,以达到最佳的絮凝效果。以适应不同季节和不同浓度的原水处理要求。
这些创新举措与传统一体化净水器的有机结合,使一体化水处理设备解决了云贵地区独特的地表水水质净化处理设备的适应性问题。
本实用新型工艺水处理流程简单,建设投资少,运行费用较低,对维护人员技术能力要求低;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能够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可以有效提高水的利用率,通过推广本一体化高效净水器必将有力保障农村及边远企业用水安全卫生需要。
充分利用一体化水处理技术,做好村镇安全饮用水建设不仅可以推动了农村城市化进程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更是改善了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提高了居民健康水平。在西南这样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尤为重要。

Claims (6)

1.一体化高效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设有絮凝区,絮凝区设置在进水一侧,相邻侧的底部为沉淀排泥区,在沉淀排泥区上方设有斜管沉淀装置,在斜管沉淀装置上方的过渡储水池,储水池的一侧开口与絮凝区相连;在絮凝区的内部设有挡板,在底部设有重力排泥管;在挡板上均匀分布着若干数量铰接的折向斜板;该折向斜板可通过拉杆在垂直方向上进行0°到90°自由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效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沉淀排泥区的另一侧设有过滤仓,过滤仓上部为清水仓,在过滤仓的中部外侧设有虹吸反冲装置;过渡储水池上部设有出水堰板、沉淀出水管,在过渡储水池的外侧设置有出水槽,出水槽底部设有过滤进水管与过滤仓连接,进水管深入过滤仓从底部上翻成U型;过滤仓内分层设置有滤料,滤料底板为承托滤板,其下部设有向上穿过过滤仓的过滤出水管至清水仓;
斜管沉淀装置具有上下呈“                                                ”型两个斜面,上斜面上铺设有沉淀斜管A,下斜面上铺设有沉淀斜管B;沉淀排泥区的下部设有沉淀池布水主管、沉淀池布水支管以及静压排泥管;虹吸反冲装置的结构组成为:虹吸破管、虹吸破坏斗、虹吸反冲洗出水管,设置在清水仓内部的虹吸破坏斗通过小管与虹吸破管连接,虹吸反冲洗出水管与伸入过滤仓内部反冲洗排水管连通,为排水管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效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每块折向斜板上设有挂钩,在拉杆上相对于每块折向斜板上的挂钩位置设有挂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效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挡板的数量为3个或3个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高效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斜管沉淀装置的上斜面的倾角为30°到45°,下斜面的倾角为-30°到-45°;沉淀斜管A为Φ32mm沉淀斜管,沉淀斜管B为Φ50mm沉淀斜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高效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的数量为3个或3个以上时,第一档板垂直固定在絮凝区底部,第一挡板的顶部与絮凝区的上部留有间隙A;第二档板垂直固定在絮凝区的上部,第二档板的底部与絮凝区的底部留有间隙B;第三档板垂直固定在絮凝区底部,第一挡板的顶部与絮凝区的上部留有间隙C,依次循环。
CN201420377571.2U 2014-07-09 2014-07-09 一体化高效净水器 Active CN204111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7571.2U CN204111460U (zh) 2014-07-09 2014-07-09 一体化高效净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7571.2U CN204111460U (zh) 2014-07-09 2014-07-09 一体化高效净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11460U true CN204111460U (zh) 2015-01-21

Family

ID=52328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77571.2U Active CN204111460U (zh) 2014-07-09 2014-07-09 一体化高效净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11460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1923A (zh) * 2014-07-09 2014-10-01 昆明佳晓自来水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体化高效净水器
CN105461180A (zh) * 2016-01-12 2016-04-06 浙江大学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水质净化一体化装置及其方法
CN105936528A (zh) * 2016-06-10 2016-09-14 江苏蓝天水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微涡式全自动净水器
CN110422917A (zh) * 2019-07-31 2019-11-08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混凝沉淀净水装置
CN111499107A (zh) * 2020-04-29 2020-08-07 李建辉 一种城市废水利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1923A (zh) * 2014-07-09 2014-10-01 昆明佳晓自来水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体化高效净水器
CN105461180A (zh) * 2016-01-12 2016-04-06 浙江大学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水质净化一体化装置及其方法
CN105936528A (zh) * 2016-06-10 2016-09-14 江苏蓝天水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微涡式全自动净水器
CN110422917A (zh) * 2019-07-31 2019-11-08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混凝沉淀净水装置
CN111499107A (zh) * 2020-04-29 2020-08-07 李建辉 一种城市废水利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1923A (zh) 一体化高效净水器
CN204111460U (zh) 一体化高效净水器
CN203613071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1932968U (zh) 可调式浮沉切换固液分离装置
CN201890788U (zh) 双层压力式除油器
CN110448940B (zh) 一种净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13977269U (zh) 一种农村饮用水过滤系统
CN203700079U (zh) 微砂高速沉淀器
CN202785864U (zh) 一种双向进水高密度澄清池
CN201168467Y (zh) 应用于黄河水的高效澄清池
CN202046917U (zh) 多适应压力式一体化净水器
CN204550258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4569607U (zh) 一种快速脱水机及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7632577U (zh) 一种高效竖流式沉淀池
CN203807278U (zh) 一种城市污水过滤净化系统
CN207142894U (zh) 用于煤矿矿井水处理的系统
CN203540146U (zh) 新型高效物化水处理沉淀装置
CN205347045U (zh) 钢结构沉淀池
CN211644735U (zh) 一种一体化高效沉淀池污水处理装置
CN203284238U (zh) 微涡旋高效澄清反应器
CN100384749C (zh) 自调节干湿交替并行运行水槽装置
CN210710975U (zh) 一种斜板-气浮泥水分离池
CN205398188U (zh) 一种重辅絮凝澄清装置
CN102863063B (zh) 一种高密度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装置
CN104724859A (zh) 一种饮用水一体化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