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99080U - 内燃发动机和流动形态控制板 - Google Patents
内燃发动机和流动形态控制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99080U CN204099080U CN201420502603.7U CN201420502603U CN204099080U CN 204099080 U CN204099080 U CN 204099080U CN 201420502603 U CN201420502603 U CN 201420502603U CN 204099080 U CN204099080 U CN 2040990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panel
- forming control
- nowed forming
- air
- intake du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9740 moulding (composite fa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9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82 swim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1/00—Modifying induction systems for imparting a rotation to the charge in the cylinder
- F02B31/04—Modifying induction systems for imparting a rotation to the charge in the cylinder by means within the induction channel, e.g. deflectors
- F02B31/06—Movable means, e.g. butterfly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1/00—Modifying induction systems for imparting a rotation to the charge in the cylinder
- F02B31/04—Modifying induction systems for imparting a rotation to the charge in the cylinder by means within the induction channel, e.g. deflec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Combustion Method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燃发动机,包括:汽缸盖;安装在汽缸盖中的进气门;与汽缸盖相关联的进气道;以及可移动地设置在进气道内的流动形态控制板,该流动形态控制板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还提供了一种流动形态控制板,该流动形态控制板用于如下类型的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与内燃发动机中的汽缸连通的进气道。该流动形态控制板包括: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的本体;穿过本体形成在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的圆形第一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以及穿过本体形成在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的圆形第二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该内燃发动机和流动形态控制板优化了内燃发动机中的燃料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所公开的发明构思涉及用于改善内燃发动机汽缸内空气和燃料混合的方法和系统。更具体地,所公开的发明构思涉及一种流动引导进气充气运动和混合装置,其用于在内燃发动机低速运行时改善汽缸内空气和燃料的混合。
背景技术
内燃发动机传输的动力通常受燃料-空气混合物能够进入燃烧室的速率和排气产物能够从燃烧室排出的速率的限制。使这种相当简单的等式复杂化的事实是功率需求在低速与高速之间不同,由此进气和排气特性在低速与高速之间也不同。
进一步使该等式复杂化的事实是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和降低排放都必须实现。为此,汽车的设计人员和制造商具有共同的目标,即研发和制造燃油经济性提高、同时还减少不受欢迎的系统排放的发动机和燃烧系统。已经开发了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这些目标的多种系统。这些系统包括改变的燃烧室结构、为燃烧室提供精细调节量的燃料和空气、以及在空气-燃料混合物进入燃烧室时能产生期望的滚流或涡流的进气和排气机构。
对于火花点火式汽油发动机要求的较低排放和较高燃油经济性,研究表明,实现这些目标通常需要在发动机的空气供给主流道内使用主动系统。这些系统(通常包括位于进气通道中的关键点处的可旋转阀)在低发动机转速和轻载期间部分地阻挡流动通道,在发动机转速和负载增大时,打开以消除阻挡。因此,这种设计中的可旋转阀位于气流受发动机低载和低速影响的位置。通过部分地阻挡流动路径,增大了空气速度和湍流,从而提供改善的燃料和空气混合、燃烧特性以及燃油经济性的总体改善。湍流产生(和随之发生的发动机的燃烧率的提高)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燃烧室中的充气运动(charge motion)。
流动阻挡装置的尺寸和形状取决于发动机设计。流动阻挡装置通常具有设置为在气流进入汽缸时阻挡其流动形态的一部分的简单的矩形形状。期望的结果是在发动机汽缸内产生涡流、滚流或这两种流动形态的组合。然而,这些简单的矩形形状通常不能提供充分的气流改善以提供发动机运行的期望的改进。由于期望发动机从较高转速和较大负载状况下撤消时流动平和,该设计进一步复杂化。
与车辆技术的很多领域一样,优化内燃发动机中的燃料使用始终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发动机,以优化内燃发动机的燃料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燃发动机,包括:汽缸盖;安装在汽缸盖中的进气门;与汽缸盖相关联的进气道;以及可移动地设置在进气道内的流动形态控制板,流动形态控制板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流动形态控制板中形成有两个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各自具有一形状并且所述形状为卵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中的一个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大于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中的另一个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具有相同的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流动形态控制板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第一侧具有外周面并且第一侧的至少一部分从外周面朝向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流动形态控制板具有第一侧和汇集端,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形成在汇集端中,第一侧具有外周面以及形成在外周面与汇集端之间的斜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气道包括燃烧室连接端和集气空间,流动形态控制板在进气道内设置在燃烧室连接端与集气空间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气道包括内表面,并且在内表面上形成有与流动形态控制板相邻的倾斜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流动形态控制板包括容纳内表面的倾斜部的凹口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气道具有长轴,并且流动形态控制板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第一位置,流动形态控制板大致垂直于进气道的长轴,而在第二位置,流动形态控制板大致平行于进气道的长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气道包括凹陷区域,当流动形态控制板处于第二位置时,凹陷区域容纳流动形态控制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流动形态控制板,流动形态控制板用于如下类型的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与内燃发动机中的汽缸连通的进气道。流动形态控制板包括: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的本体;穿过本体形成在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的圆形第一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以及穿过本体形成在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的圆形第二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口具有一形状并且所述形状为卵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口中的一个开口大于所述开口中的另一个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开口具有相同的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体具有形成在第一侧上的外周面,并且第一侧的至少一部分从外周面朝向开口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侧具有外周面并且本体具有汇集端,开口形成在汇集端中,第一侧具有形成在外周面与汇集端之间的斜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空气-燃料混合物的流动形态的方法,空气-燃料混合物在低发动机转速与高发动机转速变化之间从进气道进入内燃发动机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形成具有空气-燃料汇集开口的流动形态控制板;
将所述板定位在进气道内;以及
在低发动机转速期间将所述板移动至汇集位置,并且在高发动机转速期间将所述板移动至非汇集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板具有两个开口,并且所述开口从由不同尺寸或相同尺寸构成的组中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公开的发明构思克服了与已知的用于优化内燃发动机的燃料使用的系统相关联的问题。具体地,所公开的发明构思提供了更具定向性的流动形态,其在发动机所有转速下都比已知系统能够提高燃料效率。
所公开的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系统,其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与内燃发动机的汽缸盖相关联的进气道内的流动形态控制板。流动形态控制板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在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开口的形状为圆形并且优选为卵形。优选地但非绝对地,开口中的一个开口大于其他开口。
流动形态控制板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具有外周面。第一侧的一部分从外周面朝向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倾斜,从而汇集从进气道的上游端穿过该板到达进气道的下游端并进入燃烧室的空气-燃料混合物。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的尺寸、形状和数量能够选择性地调节,因而使所公开的发明构思的系统的可调节性很高。
进气道包括燃烧室连接端和集气空间。流动形态控制板在进气道内设置在连接端与集气空间之间。优选地,进气道包括形成在其内表面上的、与流动形态控制板相邻的倾斜部,用以将空气-燃料混合物流汇集至形成在板中的开口并且穿过该开口。
由于可移动地定位在进气道内,所以流动形态控制板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第一位置,该板大致垂直于进气道的长轴,而在第二位置,该板大致平行于进气道的长轴。在低发动机转速运行期间,该板处于第一位置,而在高发动机转速运行期间,该板处于第二位置。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上述优点以及其他优点和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现在应当参照实施例,在附图中更详细地示出了实施例,并且在下文中以本实用新型的实例对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发明构思的流动形态控制板的从其上游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流动形态控制板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流动形态控制板的前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发明构思的流动形态控制板沿图1的线4-4截取的截面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发明构思的流动形态控制板沿图1的线5-5截取的截面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发明构思的流动形态控制板的从其下游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发明构思的流动形态控制板在进气道的一部分内处于其操作位置时的立体图;
图8是与图7类似的视图,但是突出显示了形成在流动形态控制板中的开口的形状;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发明构思的进气道的立体图,示出了处于其操作位置的流动形态控制板;以及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发明构思的进气道的侧视截面图,示出了处于其操作位置的流动形态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指代相同的部件。在下文的描述中,针对不同构造的实施方式,描述了各种运行参数和部件。这些具体的参数和部件作为示例而非意在进行限制。
总的来说,所公开的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引入了空气-燃料混合物的定向流动形态。所公开的发明构思满足了发动机系统的功能性需求。该空气-燃料混合物流动形态朝向进气道的特定区域定向。因此,该系统能够提供一种提高了燃烧效率并由此提高了燃油经济性的汽缸内流动形态。
该系统包括流动形态控制板,其具有一对空气-燃料混合物通过开口,所述开口与进气道结合地使用,进气道具有与该板相邻的倾斜内表面。这些元件的几何结构有助于使空气-燃料混合物以改善的滚流运动形式向进气道的开孔的中心汇集。通过改变开口的尺寸,能够增加空气-燃料混合物的汽缸内涡流运动,并偏置该板的作为分流口应用的开口的尺寸以调节涡流量,从而对涡流运动进行调节。
具体地,并参照图1至图5,提供了可移动的流动形态控制板10。可移动的流动形态控制板10包括本体12。可移动的流动形态控制板10可以由例如包括铝或铝合金或模制复合塑料在内的多种材料制成。
可移动的流动形态控制板10的本体12包括枢转进气道连接端14和汇集端16。本体12的外侧或上游侧包括外周面18和中心区域20。在图3和图4中能够最清楚地看到该结构。本体12的表面从外周面18朝向中心区域20向下倾斜至汇集端16,使得本体12的厚度在外周面18处比在汇集端16处大。因此,本体12的外侧的斜面从外周面18朝向汇集端16向内并向下延伸。在本体12的汇集端16中形成有第一开口22和第二开口24。后文将结合图7和图8详细讨论开口22和24。在开口22和24中形成有鼻型斜坡23。
图6示出了可移动的流动形态控制板10的从其下游侧看到的立体图。在可移动的流动形态控制板10中形成有一系列的凹槽25。凹槽25减轻了可移动的流动形态控制板10的总重量,同时使其保持了良好的结构完整性。
参照图7,可移动的流动形态控制板10以可移动的方式作为组件26的一部分被提供,组件26包括进气道28和板支撑结构30。如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板支撑结构30与进气道28一体地提供。如图7所示,可移动的流动形态控制板10处于其低速位置。在其高速位置中,可移动的流动形态控制板10在其连接端14沿进气道28的下游方向可枢转地移动,使得其不再处于空气-燃料混合物的流体流中。图10中更清楚地示出了可移动的流动形态控制板10的移动,并在后文中结合图10进行了论述。
仍然参照图7,在进气道28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容纳燃料喷射器(未示出)的喷射器凹部32。喷射器凹部32在图10中以截面图示出并且更清楚地示出。如图7所示,喷射器凹部32的一部分通常与可移动的流动形态控制板10的汇集端16嵌合。喷射器凹部32的倾斜表面有助于使空气-燃料混合物朝向开口22和24汇集,因此其表面能够根据需要成形,以使流动效率最优化。
如上所述,所公开的发明构思允许调节空气-燃料混合物流的滚流和涡流。除了调节喷射器凹部32的倾斜程度之外,也可以调节开口22和24的尺寸。具体地,参照图8,开口22具有第一开口尺寸01,而开口24具有第二开口尺寸02。如图8所示,01和02的示意图示出01的尺寸比02的尺寸大。图8所示的开口22和24的尺寸仅仅用于示例性目的,并不意在作为限制,因为其他尺寸可适合于调节目的。
开口22和24可以具有相同的尺寸或者不同的尺寸。如图7和图8所示,开口22的尺寸01大于开口24的尺寸02。开口22和24的尺寸可以变化以调节输送至燃烧室的涡流量和滚流量。当两个开口之间的尺寸差增大时,涡流量增大。相反地,如果开口具有相同的尺寸,则混合物通常为滚流且几乎没有涡流。因此,通过改变开口22和24的尺寸,可以对空气-燃料流体进行调节以使流向进气道开口的空气-燃料流恰当定向。
图9和图10示出了可移动的流动形态控制板10在进气道28内的设置。如这些图中所示,进气道28包括内表面34,喷射器凹部32形成在内表面34上。图9和图10还示出了形成在进气道28的上游端的集气空间36和形成在进气道28的下游端的燃烧室连接端38。提供了凹陷区域40以在可移动的流动形态控制板10移动到其高速位置时容纳可移动的流动形态控制板10。燃烧室连接端38连接至其中设置了进气门42的燃烧室。
如图9和图10中所示,可移动的流动形态控制板10示出为移动至其低速位置,在该低速位置,进入的空气-燃料混合物在穿过开口22和24时被汇集。当发动机转速增大时,可移动的流动形态控制板10通过板驱动器(未示出)沿着虚线的方向可旋转地移动至其降低位置,从而停留在凹陷区域40中。这样定位后,可移动的流动形态控制板10不再处于空气-燃料混合物的路径中。
如上阐释的所公开的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已知的流动引导进气混合装置所面临的挑战。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这些论述并从附图和权利要求中容易地认识到,在不偏离由下面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真实精神和合理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化、修改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汽缸盖;
安装在所述汽缸盖中的进气门;
与所述汽缸盖相关联的进气道;以及
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进气道内的流动形态控制板,所述流动形态控制板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形态控制板中形成有两个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各自具有一形状并且所述形状为卵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中的一个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大于所述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中的另一个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具有相同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包括燃烧室连接端和集气空间,所述流动形态控制板在所述进气道内设置在所述燃烧室连接端与所述集气空间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包括内表面,并且在所述内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流动形态控制板相邻的倾斜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具有长轴,并且所述流动形态控制板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流动形态控制板垂直于所述进气道的所述长轴,而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流动形态控制板平行于所述进气道的所述长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包括凹陷区域,当所述流动形态控制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凹陷区域容纳所述流动形态控制板。
10.一种流动形态控制板,所述流动形态控制板用于如下类型的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与内燃发动机中的汽缸连通的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形态控制板包括:
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的本体;
穿过所述本体形成在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的圆形第一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以及
穿过所述本体形成在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的圆形第二空气-燃料混合物汇集开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4/017,923 US9903266B2 (en) | 2013-09-04 | 2013-09-04 | Flow channeling air intake mixing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US14/017,923 | 2013-09-04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99080U true CN204099080U (zh) | 2015-01-14 |
Family
ID=51618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50260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99080U (zh) | 2013-09-04 | 2014-09-02 | 内燃发动机和流动形态控制板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903266B2 (zh) |
CN (1) | CN204099080U (zh) |
DE (1) | DE202014104025U1 (zh) |
RU (1) | RU156573U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86879A (zh) * | 2015-02-09 | 2016-10-05 | 苏州英特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内燃机进气滚流自动调节系统 |
CN115978588A (zh) * | 2023-01-29 | 2023-04-18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一种燃烧室火焰筒掺混漏斗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77823A (en) | 1994-01-25 | 1995-12-26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Control valve for engine intake control system |
JP3329935B2 (ja) * | 1994-04-28 | 2002-09-30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
US5640941A (en) | 1995-12-04 | 1997-06-24 | Ford Motor Company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stratified charge and tumble motion |
US6006721A (en) | 1996-06-14 | 1999-12-28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 Modular intake port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US5718198A (en) | 1997-01-16 | 1998-02-1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 Slide throttle valve for an engine intake system |
US6394066B1 (en) | 2000-07-11 | 2002-05-28 | Ford Global Tech., Inc. | Charge motion control valve |
US6553961B2 (en) | 2000-12-05 | 2003-04-29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Intake valve timing in multi-valve, camless engines |
JP3723086B2 (ja) | 2001-03-16 | 2005-12-0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
JP4045915B2 (ja) | 2002-10-03 | 2008-02-13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
JP2007071163A (ja) * | 2005-09-08 | 2007-03-22 | Toyota Motor Corp | 内燃機関の吸気ポート構造 |
JP4492556B2 (ja) * | 2006-02-17 | 2010-06-3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吸気ポート構造 |
JP2008088835A (ja) * | 2006-09-29 | 2008-04-17 | Denso Corp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JP4299346B2 (ja) * | 2007-02-14 | 2009-07-2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
US8430074B2 (en) | 2010-12-13 | 2013-04-30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Rotatable valve in a cylinder intake duct |
-
2013
- 2013-09-04 US US14/017,923 patent/US990326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
- 2014-08-28 RU RU2014134979/06U patent/RU156573U1/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4-08-28 DE DE202014104025.0U patent/DE202014104025U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4-09-02 CN CN201420502603.7U patent/CN20409908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50059689A1 (en) | 2015-03-05 |
US9903266B2 (en) | 2018-02-27 |
RU156573U1 (ru) | 2015-11-10 |
DE202014104025U1 (de) | 2014-09-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63423B (zh) | 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 |
CN105715367B (zh) | 基于可变气道的双燃料点燃式内燃机及控制方法 | |
CN202417728U (zh) | 连接至汽缸的发动机汽缸盖 | |
CN205013163U (zh) | 一种高滚流气道和发动机 | |
CN205744119U (zh) | 一种缸内直喷汽油机的进气道结构 | |
CN204099080U (zh) | 内燃发动机和流动形态控制板 | |
EP1607601A1 (en) | Engine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take passages | |
CN109869225A (zh) | 与可移动套筒适配的主动套管处理件 | |
CN202325823U (zh) | 汽车发动机可变涡流进气歧管控制结构 | |
US3826235A (en) | Means for use in conjunction with a carburetor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or improving the combustion of fuel | |
EP0321033B1 (en) | Induction device for multi-cylinde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CN115434800A (zh) | 用于主动预燃室点火的系统和方法 | |
GB2218732A (en) | I.c. engine swirl intake port with fuel injection | |
CN205532872U (zh) | 一种基于可变气道的双燃料点燃式内燃机 | |
CN110985255A (zh) | 用于燃料喷射器的方法和系统 | |
CN205876480U (zh) | 一种可增强发动机进气涡流的复合切向进气道 | |
CN204591503U (zh) | 缸内直喷汽油机气缸 | |
CN100389250C (zh) | 一种内燃机进气导流装置及装有这种导流装置的内燃机 | |
CN201934229U (zh) | 一种四门气缸柴油机双切向进气道 | |
CN201531322U (zh) | 一种发动机进气道结构 | |
US11045776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 fuel injector | |
CN101907032B (zh) | 一种发动机燃烧系统 | |
CN102102582A (zh) | 带有翼片的内燃机涡流进气道 | |
CN201963408U (zh) | 一种节能节气门 | |
CN202370649U (zh) | 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和进气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