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95575U - 一种汽车座椅总成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座椅总成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95575U
CN204095575U CN201420535850.7U CN201420535850U CN204095575U CN 204095575 U CN204095575 U CN 204095575U CN 201420535850 U CN201420535850 U CN 201420535850U CN 204095575 U CN204095575 U CN 2040955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od
handle
pin bushing
guide pin
rel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3585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盖跃磊
李佳
李常青
姜清松
李�杰
董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3585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955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955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955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总成及汽车,包括:座椅本体,座椅本体的底面上设置有至少两组相互平行的第一导杆,其中第一导杆的轴线方向为沿第一方向;支撑座,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导杆对应的第一导套;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两组相互平行的第二导杆,其中第二导杆的轴线方向为沿第二方向,第二方向相对于第一方向相垂直;固定于汽车底板上、与第二导杆对应的第二导套;其中第一导杆滑动地插设于第一导套中,第二导杆滑动地插设于第二导套中;用于使第一导杆相对于第一导套在可滑动状态和锁紧状态之间动作的第一手柄。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两手柄,实现座椅前后左右的位置调节,提升了后排的活动空间,有效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座椅总成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消费者对汽车外观、性能等要求提高的同时,特别是多用途汽车(如MPV)或客车更加注重空间及乘坐舒适性。但是对于最后排乘客而言,前一排的座位位置间接影响了乘客到达后排座位的方便性。现有技术中,通往后排座位的过道空间狭窄。给后排乘客乘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总成及汽车,解决了客车和多用途汽车(如MPV)等车型中通往后排座椅过道狭窄的问题。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总成及汽车,其中,所述汽车座椅总成包括:
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的底面上设置有至少两组相互平行的第一导杆,其中所述第一导杆的轴线方向为沿第一方向;
支撑座,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杆对应的第一导套;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两组相互平行的第二导杆,其中所述第二导杆的轴线方向为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
固定于汽车底板上、与所述第二导杆对应的第二导套;其中所述第一导杆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导套中,所述第二导杆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二导套中;
用于使所述第一导杆相对于所述第一导套在可滑动状态和锁紧状态之间动作的第一手柄;
用于使所述第二导杆相对于所述第二导套在可滑动状态和锁紧状态之间动作的第二手柄。
可选地,所述第一手柄为L形。
可选地,所述第一手柄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导杆转动连接,相对的另一个所述第一导杆上设置有锁止片固定杆,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锁止片固定杆之间通过拉线连接。
可选地,相互平行的两个所述第一导套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锁止片;
其中,所述第一手柄相对于所述第一导杆转动至第一角度,所述第一手柄带动所述锁止片固定杆分别与所述锁止片之间脱离连接;所述第一手柄相对于所述第一导动转动至第二角度,所述第一手柄带动所述锁止片固定杆分别卡固于所述锁止片中。
所述第一手柄一端连接有第一锁止片,所述第一锁止片通过拉线与位于另一第一导套上的第二锁止片连接,第一手柄向上抬起,第一锁止片解锁,通过拉线联动,第二锁止片同时解锁。
可选地,所述第二手柄为U形,所述第二手柄的两端分别插伸进入一个所述第二导套中。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套上设有一锯齿凹槽,所述第二手柄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锁止结构;所述锁止结构与所述第二导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手柄处于向上抬起的状态,所述锁止结构向下运动,锁止结构脱离外锯齿凹槽,第二导杆相对于第二导套处于可滑动状态;所述第二手柄处于向下移动的状态时,所述锁止结构向上运动,所述锁止结构卡接在所述锯齿凹槽内,所述第二导杆和所述第二导套处于锁紧状态。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身,以及以上所述的汽车座椅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两组不同方向的滑轨实现座椅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可调,当后排乘客需要通过时,可通过解锁两个手柄将中间位置的座椅位置移动,提高较大的活动空间,解决了后排乘客上下车通道拥挤,活动空间小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性。本方案通过两个手柄解锁和锁止座椅的位置可调,简单易行,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汽车座椅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导杆第一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导杆第二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手柄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锁止片固定杆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导套与第一手柄、第一锁止片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手柄与第二导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锁止结构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锁止结构与第二导套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导杆;2、支撑座;3、第一导套;4、第二导杆;5、第二导套;6、第一手柄;7、第二手柄;8、锁止片固定杆;9、第一锁止片;10、第二锁止片;11、锁止结构;1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总成,包括:
座椅本体,座椅本体的底面上设置有至少两组相互平行的第一导杆1,其中第一导杆1的轴线方向为沿第一方向;
支撑座2,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导杆1对应的第一导套3;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两组相互平行的第二导杆4,其中第二导杆4的轴线方向为沿第二方向,第二方向相对于第一方向相垂直;
固定于汽车底板上、与第二导杆4对应的第二导套5;其中第一导杆1滑动地插设于第一导套3中,第二导杆4滑动地插设于第二导套5中;
用于使所述第一导杆1相对于所述第一导套3在可滑动状态和锁紧状态之间动作的L形的第一手柄6;
用于使所述第二导杆4相对于所述第二导套5在可滑动状态和锁紧状态之间动作的第二手柄7。
如图1所示,具体地,以座椅本体的设置所朝方向为前方,所述第一方向为相对于座椅本体的前后方向,第二方向为相对于座椅本体的左、右方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座椅本体下方设置支撑座2,实现第一导套3与第一导杆1在第一方向的相对移动,第二导套5与第二导杆4在第二方向的相对移动。因此座椅本体实现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可调。当后排乘客需要通过时,可将中间位置的座椅位置移动,解决了后排乘客上下车通道拥挤,活动空间小的问题,提高较大的活动空间,有效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性。
本方案通过两个手柄解锁和锁止座椅的位置可调,简单易行,成本低廉。
结合图4至图9,本实施例中,第一手柄6与第二手柄7的具体设置方式分别为:
第一手柄6与其中一个第一导杆1转动连接,相对的另一个第一导杆1上设置有锁止片固定杆8,第一手柄6与锁止片固定杆8之间通过拉线连接。
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一导套3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锁止片;
其中,第一手柄6相对于第一导杆1转动至第一角度,第一手柄6带动锁止片固定杆8分别与锁止片之间脱离连接;第一手柄6相对于第一导杆1转动至第二角度,第一手柄6带动锁止片固定杆8分别卡固于锁止片中。
如图6所示,具体地,第一手柄6一端连接有第一锁止片9,第一锁止片9通过拉线与位于另一第一导套3上的第二锁止片10连接,第一手柄6向上抬起,第一锁止片9解锁,通过拉线联动,第二锁止片10同时解锁。本方案通过实现座椅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可调,解决了后排乘客上下车通道拥挤,活动空间小的问题。当后排乘客需要通过时,可将中间位置的座椅位置移动,提高较大的活动空间,有效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性。
如图7至图9所示,具体地,用于使第二导杆4相对于第二导套5在可滑动状态和锁紧状态之间动作的U形的第二手柄7,第二手柄7的两端分别插伸进入一个第二导套5中。第二导套5上设有一锯齿凹槽,第二手柄7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锁止结构11;锁止结构11上包括两排通孔12,第二手柄7向上抬起的状态,锁止结构11向下运动,通孔12脱离外锯齿结构,第二导杆4相对于第二导套5处于可滑动状态;第二手柄7向下移动的状态时,锁止结构11向上运动,通孔12与锯齿凹槽内的锯齿卡接,处于锁止状态。通过手柄控制,乘客可依据自己的意愿对座椅的位置进行调整。本方案原理简单,易于实现。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身以及以上所述的汽车座椅总成。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汽车座椅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的底面上设置有至少两组相互平行的第一导杆,其中所述第一导杆的轴线方向为沿第一方向;
支撑座,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杆对应的第一导套;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两组相互平行的第二导杆,其中所述第二导杆的轴线方向为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
固定于汽车底板上、与所述第二导杆对应的第二导套;其中所述第一导杆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导套中,所述第二导杆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二导套中;
用于使所述第一导杆相对于所述第一导套在可滑动状态和锁紧状态之间动作的第一手柄;
用于使所述第二导杆相对于所述第二导套在可滑动状态和锁紧状态之间动作的第二手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为L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导杆转动连接,相对的另一个所述第一导杆上设置有锁止片固定杆,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锁止片固定杆之间通过拉线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总成,其特征在于,
相互平行的两个所述第一导套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锁止片;
其中,所述第一手柄相对于所述第一导杆转动至第一角度,所述第一手柄带动所述锁止片固定杆分别与所述锁止片之间脱离连接;所述第一手柄相对于所述第一导动转动至第二角度,所述第一手柄带动所述锁止片固定杆分别卡固于所述锁止片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手柄为U形,所述第二手柄的两端分别插伸进入一个所述第二导套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套上设有一锯齿凹槽,所述第二手柄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锁止结构;所述锁止结构与所述第二导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手柄处于向上抬起的状态,所述锁止结构向下运动,所述锁止结构脱离所述锯齿凹槽,所述第二导杆相对于第二导套处于可滑动状态;所述第二手柄处于向下移动的状态,所述锁止结构向上运动,所述锁止结构卡接在所述锯齿凹槽内,所述第二导杆和所述第二导套处于锁紧状态。
7.一种汽车,包括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总成。
CN201420535850.7U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汽车座椅总成及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955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5850.7U CN204095575U (zh)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汽车座椅总成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5850.7U CN204095575U (zh)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汽车座椅总成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95575U true CN204095575U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64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3585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95575U (zh)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汽车座椅总成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955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7459A (zh) * 2018-09-30 2018-12-18 湖北航嘉麦格纳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总成及其操纵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7459A (zh) * 2018-09-30 2018-12-18 湖北航嘉麦格纳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总成及其操纵装置
CN109017459B (zh) * 2018-09-30 2023-10-24 湖北中航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总成及其操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82776U (zh) 一种头枕可伸缩的汽车后排座椅
CN201480634U (zh) 多功能座椅
KR101388983B1 (ko) 승하강이 용이한 자동차용 럼버서포트
CN101797897B (zh) 一种双向座椅
CN103465833B (zh) 一种副仪表板扶手、副仪表板扶手总成及车辆
CN201833915U (zh) 双锁止汽车座椅头枕系统
CN204095575U (zh) 一种汽车座椅总成及汽车
CN104827936B (zh) 内嵌式扶手座椅及车辆
CN103568896B (zh) 靠背提拉解锁式卡车座椅
CN100475598C (zh) 汽车座位的复合长轨/行进的结构
CN203996098U (zh) 一种安全带导向结构
CN207388978U (zh) 一种全方向调节的长途汽车座椅
CN104986084A (zh) 一种具有腿托的三人座椅
CN102874141B (zh) 一种座椅及使用该座椅的客车
CN204774770U (zh) 一种带腿托的三人汽车座椅
CN201989642U (zh) 汽车座椅布置
CN203864490U (zh) 多用座椅
CN203111250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01998866U (zh) 一种客车座椅用防伤害竖立拉手结构
CN204774844U (zh) 一种具有腿托的三人座椅
CN201580273U (zh) 一种新型汽车座椅
CN109552115B (zh) 客车座椅安装结构及客车
CN203995831U (zh) 集成三点式安全带的三人座长条座椅
CN204687896U (zh) 一种汽车座椅
CN202088915U (zh) 新型家用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