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95411U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95411U
CN204095411U CN201420496613.4U CN201420496613U CN204095411U CN 204095411 U CN204095411 U CN 204095411U CN 201420496613 U CN201420496613 U CN 201420496613U CN 204095411 U CN204095411 U CN 204095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groove
tire
circumferential slot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9661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土屋达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95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954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69Tie bars for linking block elements and bridging the groo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4Asymmetric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48Narrow grooves, i.e. having a width of less than 4 m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55Circumferential grooves characterised by dep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86Continuous ribs
    • B60C2011/0393Narrow ribs, i.e. having a rib width of less than 8 mm
    • B60C2011/0395Narrow ribs, i.e. having a rib width of less than 8 mm for linking shoulder bl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5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bottom
    • B60C2011/1361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bottom with protrusions extending from the groove botto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排水性能(湿地性能)降低、并且能够提高耐磨损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的轮胎。轮胎(1)具有副周向槽(30)的外侧横向花纹槽(40Aout)以及多个横穿副周向槽(30)。副周向槽(30)包含最浅部分(31)以及最深部分(32),最浅部分(31)以及最深部分(32)沿轮胎周向(TC)交替重复。最深部分(32)位于多个外侧横向花纹槽(40Aout)中的每个槽横穿副周向槽(30)的部分。

Description

轮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该轮胎包括具有胎面接地面的胎面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轮胎,该轮胎包括:一对胎圈部,其组装于轮辋边圈;一对胎侧部,其在一对胎圈部的轮胎径向的外侧与一对胎圈部连续;以及胎面部,其具有与路面接触的胎面接地面。
在这样的轮胎中,胎面部(胎面接地面)具有多个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槽、以及有多个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槽。
在此,多个周向槽包含主周向槽以及副周向槽。副周向槽相对于主周向槽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多个宽度方向槽包含连通于主周向槽以及副周向槽的宽度方向槽、连通于副周向槽并到达胎面接地端的宽度方向槽。
根据这样的轮胎,利用到达胎面接地端的宽度方向槽确保了排水性能(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40592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轮胎中,由于形成有连通于副周向槽且到达胎面接地端的宽度方向槽,因此存在设于胎肩部的接地部的刚性降低、操纵稳定性降低的隐患。
另一方面,在安装于SUV等的轮胎(例如,运动型轮胎)中,不仅需要提高排水性能(湿地性能),还需要提高耐磨损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排水性能(湿地性能)降低、并且能够提高耐磨损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的轮胎。
第1技术方案的轮胎包括胎面部,该胎面部具有与路面接触的胎面接地面。上述胎面部在上述胎面接地面上具有多个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槽、以及多个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槽。上述多个周向槽包含主周向槽、以及相对于上述主周向槽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副周向槽。上述多个宽度方向槽的一部分横穿上述副周向槽。上述多个宽度方向槽中的每个槽的一端连通于上述主周向槽。上述副周向槽包含轮胎径向上的深度最小的最浅部分和上述轮胎径向上的深度最大的最深部分。上述最浅部分以及上述最深部分在上述轮胎周向上交替重复。上述最深部分位于上述多个宽度方向槽中的每个槽横穿上述副周向槽的部分。
在第1技术方案中,上述多个宽度方向槽中的每个槽的另一端未到达胎面接地端,而是在胎肩接地部内终止。
在第1技术方案中,上述副周向槽的槽宽度小于上述主周向槽的槽宽度,并且,在上述轮胎径向上,上述副周向槽的深度小于上述主周向槽的深度。
在第1技术方案中,在上述轮胎径向上,上述副周向槽的深度为上述主周向槽的深度的40%~55%。
在第1技术方案中,在上述轮胎径向上,上述多个宽度方向槽的深度小于上述主周向槽的深度。
在第1技术方案中,上述副周向槽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自上述最浅部分的槽底连续至与上述最浅部分相邻的上述最深部分的槽底,在上述轮胎周向上,上述最浅部分的长度与上述倾斜面的长度相等。
在第1技术方案中,利用设于上述胎面部的槽构成的花纹以轮胎赤道线为基准非对称。在上述轮胎安装于车辆的状态下,上述副周向槽位于比上述轮胎赤道线靠车辆的外侧的位置。
在第1技术方案中,在上述多个宽度方向槽中作为其一部分包含沿上述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且一端到达胎面接地端的多个外侧宽度方向槽,在上述外侧宽度方向槽中具有在上述轮胎宽度方向上长度小于其他外侧宽度方向槽的长度的第1外侧宽度方向槽,在上述轮胎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一对上述第1外侧宽度方向槽之间的间隔与彼此相邻的一对上述宽度方向槽之间的间隔相等。
在第1技术方案中,在上述多个宽度方向槽中作为其一部分包含沿上述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且一端到达胎面接地端的多个外侧宽度方向槽,上述外侧宽度方向槽具有第1外侧宽度方向槽和第2外侧宽度方向槽,该第1外侧宽度方向槽沿上述宽度方向槽的延长线方向延伸,该第2外侧宽度方向槽在上述轮胎周向上位于相邻的一对上述第1外侧宽度方向槽之间,并与该第1外侧宽度方向槽平行地延伸,上述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上述第1外侧宽度方向槽的长度小于上述第2外侧宽度方向槽的长度。
在第1技术方案中,在上述多个宽度方向槽中作为其一部分包含沿上述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且一端到达胎面接地端的多个外侧宽度方向槽,上述外侧宽度方向槽具有在上述轮胎宽度方向上长度不同的第1外侧宽度方向槽和第2外侧宽度方向槽,上述第1外侧宽度方向槽和上述第2外侧宽度方向槽在上述轮胎周向上交替配置。
在第1技术方案中,上述副周向槽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自上述最浅部分的槽底连续至与上述最浅部分相邻的上述最深部分的槽底,上述副周向槽的槽底利用上述最浅部分的槽底、上述最深部分的槽底以及倾斜面使沿着上述轮胎周向的径向截面形成为梯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排水性能(湿地性能)降低、并且能够提高耐磨损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的轮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胎面接地面的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副周向槽30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轮胎。此外,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者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者类似的附图标记。
但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图,应该注意各尺寸的比例等和现实是不同。因此,具体的尺寸等应该参考以下的说明来判断。此外,在附图彼此间也包括彼此的尺寸的关系、比例不同的部分。
[实施方式的概要]
实施方式中的轮胎包括胎面部,该胎面部具有与路面接触的胎面接地面。上述胎面部在上述胎面接地面上具有多个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槽、以及多个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槽。上述多个周向槽包含主周向槽以及相对于上述主周向槽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副周向槽。上述多个宽度方向槽的一部分横穿上述副周向槽。上述多个宽度方向槽的各自的一端连通于上述主周向槽。上述副周向槽包含轮胎径向上的深度最浅的最浅部分和上述轮胎径向上的深度最深的最深部分。上述最浅部分以及上述最深部分在上述轮胎周向上交替重复。上述最深部分位于多个上述宽度方向槽的各自横穿上述副周向槽的部分。
在实施方式中,副周向槽包含最浅部分以及最深部分,最深部分位于多个宽度方向槽的各个横穿副周向槽的部分。即,由于宽度方向槽横穿副周向槽的最深部分,因此抑制了排水性能(湿地性能)降低。另一方面,通过设有最浅部分,增大了副周向槽所形成的部位(即,胎肩部)的刚性,因此能够提高耐磨损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
[第1实施方式]
(轮胎的结构)
以下,对第1实施方式的轮胎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胎面接地面的图。
在此,轮胎1具有:一对胎圈部,其组装于轮辋边圈;胎侧部,其在一对胎圈的轮胎径向TR的外侧与一对胎圈部连续;以及胎面部,其具有与路面接触的胎面接地面。
在此,如图1所示,利用设于胎面部10(胎面接地面)的槽构成的花纹以轮胎赤道线CL为基准呈非对称。以下,在轮胎1安装于车辆的状态下,将比轮胎赤道线CL靠车辆的外侧的一侧称为“车辆外侧”,将比轮胎赤道线CL靠车辆的内侧的一侧称为“车辆内侧”。
另外,如图1所示,用W表示胎面接地宽度,用L表示胎面接地长度。将轮胎1安装于JATMA所规定的标准轮辋,轮胎1的内压为JATMA所规定的标准内压,轮胎1的负载为JATMA所规定的最大负荷负载的80%的状态下,测量胎面接地宽度W以及胎面接地长度L。
如图1所示,轮胎1具有胎面部10,该胎面部10具有胎面接地面。胎面部10具有中央部10C、胎肩部10Sout以及胎肩部10Sin。另外,胎面部10(胎面接地面)在胎面接地面上具有多个沿轮胎周向TC延伸的主周向槽20、沿轮胎周向TC延伸的副周向槽30、以及多个沿轮胎宽度方向TW延伸的宽度方向槽40。
中央部10C是跨越轮胎赤道线CL的部位。中央部10C不被特别限定,应是位于最靠车辆外侧的主周向槽20(外侧周向槽20out)与位于最靠车辆内侧的主周向槽20(内侧周向槽20in)之间的部位。中央部10C是沿轮胎周向TC连续的部位。
胎肩部10Sout是设于中央部10C的车辆外侧的部位。胎肩部10Sin不被特别限定,应是位于最靠车辆外侧的胎面接地端10Eout与位于最靠车辆外侧的主周向槽20(外侧周向槽20out)之间的部位。胎肩部10Sout是沿轮胎周向TC连续的部位。
胎肩部10Sin是设于中央部10C的车辆内侧的部位。胎肩部10Sin不被特别限定,应是位于最靠车辆内侧的胎面接地端10Ein与位于最靠最车辆内侧的主周向槽20(内侧周向槽20in)之间的部位。胎肩部10Sin是沿轮胎周向TC连续是部位。
多个主周向槽20包含中央周向槽20c、外侧周向槽20out以及内侧周向槽20in。中央周向槽20c设于中央部10C。外侧周向槽20out相对于中央周向槽20c位于车辆外侧。内侧周向槽20in相对于中央周向槽20c位于车辆内侧。
副周向槽30相对于外侧周向槽20out位于轮胎宽度方向TW的外侧。在第1实施方式中,副周向槽30相对于外侧周向槽20out位于车辆外侧。
多个宽度方向槽40包含中央横向花纹槽40Ac、中央横向花纹槽40Bc、外侧横向花纹槽40Aout、外侧横向花纹槽40Bout、外侧横向花纹槽40Cout、内侧横向花纹槽40Ain以及内侧横向花纹槽40Bin。
作为多个宽度方向槽40的一部分的中央横向花纹槽40Ac沿轮胎周向TC以预定间隔配置。中央横向花纹槽40Ac的一端与中央周向槽20c连通,中央横向花纹槽40Ac的另一端未到达外侧周向槽20out,而是在中央部10C(中央接地部)内终止。
作为多个宽度方向槽40的一部分的中央横向花纹槽40Bc在轮胎周向TC上以预定间隔配置。中央横向花纹槽40Bc的一端与内侧周向槽20in连通,中央横向花纹槽40Bc的另一端未到达中央周向槽20c,而是在中央部10C(中央接地部)内终止。
在此,在轮胎周向TC上,彼此相邻的一对中央横向花纹槽40Ac之间的间隔优选的是与彼此相邻的一对中央横向花纹槽40Bc之间的间隔相同。
作为多个宽度方向槽40的一部分的外侧横向花纹槽40Aout在轮胎周向TC上以预定间隔配置。外侧横向花纹槽40Aout横穿副周向槽30。外侧横向花纹槽40Aout的一端与外侧周向槽20out连通,外侧横向花纹槽40Aout的另一端未到达胎面接地端10Eout,而是在胎肩部10Sout(胎肩接地部)内终止。
另外,在多个宽度方向槽40的一部分包含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且一端到达胎面接地端的外侧横向花纹槽40Cout(第1外侧宽度方向槽)以及外侧横向花纹槽40Bout(第2外侧宽度方向槽)。
外侧横向花纹槽40Bout在轮胎周向TC上以预定间隔配置。外侧横向花纹槽40Bout的一端在胎面接地端10Eout开口,外侧横向花纹槽40Bout的另一端未到达副周向槽30,而是在胎肩部10Sout(胎肩接地部)内终止。
在此,在轮胎周向TC上,彼此相邻的一对外侧横向花纹槽40Bout之间的间隔优选的是与彼此相邻的一对中央横向花纹槽40Ac之间的间隔相同。
外侧横向花纹槽40Cout在轮胎周向TC上以预定间隔配置。外侧横向花纹槽40Cout的一端在胎面接地端10Eout开口,外侧横向花纹槽40Cout的另一端未到达副周向槽30,而是在胎肩部10Sout(胎肩接地部)内终止。
在此,优选的是外侧横向花纹槽40沿Cout外侧横向花纹槽40Aout的延长线方向延伸。换言之,在轮胎周向TC上,彼此相邻的一对外侧横向花纹槽40Aout之间的间隔优选的是与彼此相邻的一对外侧横向花纹槽40Cout之间的间隔相同。
外侧横向花纹槽40Cout与外侧横向花纹槽40Bout在轮胎宽度方向上长度不同,外侧横向花纹槽40Cout的长度小于外侧横向花纹槽40Bout的长度。外侧横向花纹槽40Bout以及外侧横向花纹槽40Cout在轮胎周向TC上交替配置。即,外侧横向花纹槽40Bout位于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一对外侧横向花纹槽40Cout之间,外侧横向花纹槽40Cout位于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一对外侧横向花纹槽40Bout之间。
作为多个宽度方向槽40的一部分的内侧横向花纹槽40Ain在轮胎周向TC上以预定间隔配置。内侧横向花纹槽40Ain的一端在胎面接地端10Ein开口,内侧横向花纹槽40Ain的另一端未到达内侧周向槽20in,而是在胎肩部10Sin(胎肩接地部)内终止。在内侧横向花纹槽40Ain的另一端形成有自内侧横向花纹槽40Ain的另一端沿轮胎周向TC延伸的周向刀槽花纹50。
在此,在轮胎周向TC,彼此相邻的一对内侧横向花纹槽40Ain之间的间隔优选的是与彼此相邻的一对中央横向花纹槽40Bc之间的间隔相同。
作为多个宽度方向槽40的一部分的内侧横向花纹槽40Bin在轮胎周向TC上以预定间隔配置。内侧横向花纹槽40Bin的一端在胎面接地端10Ein开口,内侧横向花纹槽40Bin的另一端未到达内侧周向槽20in,而是在胎肩部10Sin(胎肩接地部)内终止。
在此,在轮胎宽度方向TW上,内侧横向花纹槽40Bin的长度小于内侧横向花纹槽40Ain的长度。内侧横向花纹槽40Ain以及内侧横向花纹槽40Bin在轮胎周向TC上交替配置。
在第1实施方式中,副周向槽30的槽宽度优选的是小于主周向槽20(中央周向槽20c、外侧周向槽20out以及内侧周向槽20in)的槽宽度。在此,槽宽度是与槽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
在轮胎径向TR上,副周向槽30的深度优选的是小于主周向槽20(中央周向槽20c、外侧周向槽20out以及内侧周向槽20in)的深度。详细地说,在轮胎径向TR上,优选的是,副周向槽30的深度为主周向槽20的深度的40%~55%。在此,对于副周向槽30与主周向槽20的在轮胎径向TR上的深度的比较,既可以用各槽的最大深度(例如Dmax)来比较,也可以用各槽的最小深度(例如Dmin)来比较,还可以用各槽整体的平均深度来比较。
在轮胎径向TR上,外侧横向花纹槽40Aout的深度优选的是小于主周向槽20(中央周向槽20c、外侧周向槽20out以及内侧周向槽20in)的深度。在此,对于外侧横向花纹槽40Aout与主周向槽20的在轮胎径向TR上的深度的比较,既可以用各槽的最大深度来比较,也可以用各槽的最小深度来比较,还可以用各槽整体的平均深度来比较。
(副周向槽的结构)
以下对第1实施方式的副周向槽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副周向槽30的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A-A剖面的图。
如图2所示,副周向槽30包含轮胎径向TR上的深度最小的最浅部分(副周向槽底的顶面)31、以及轮胎径向TR上的深度最大的最深部分(副周向槽底的槽底位置)32。最浅部分31以及最深部分32在轮胎周向TC上交替重复。
最浅部分31是位于在轮胎周向TC上彼此相邻的一对外侧横向花纹槽40Aout之间的副周向槽底的顶面。最深部分32是与多个外侧横向花纹槽40Aout横穿副周向槽30的部分对应的槽底位置。
在第1实施方式中,副周向槽30具有自最深部分32的槽底连续至与最深部分32相邻的最浅部分31的顶面(或者称为槽底。)的倾斜面33。在轮胎周向TC上,最浅部分31的长度L1优选的是与倾斜面33的长度L2大致相等。由此,能够兼顾抑制水自副周向槽30向外侧横向花纹槽40Aout的流动(即,排水性能)降低以及抑制了形成有副周向槽30的部位(即,胎肩部10Sout)的刚性降低。另外,也能够在副周向槽30内确保水相对于轮胎周向TC的流动。
(作用以及效果)
在第1实施方式中,副周向槽30包含最浅部分31以及最深部分32,最深部分32位于多个外侧横向花纹槽40Aout中的每个槽横穿副周向槽30的部分的位置。即,由于外侧横向花纹槽40Aout横穿副周向槽30的最深部分32,因此抑制了排水性能(湿地性能)降低。另一方面,通过设有最浅部分31,增大副周向槽30所形成的部位(即,胎肩部10Sout)的刚性,因此能够提高耐磨损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
在第1实施方式中,外侧横向花纹槽40Aout的另一端未到达胎面接地端10Eout,而是在胎肩部10Sout(胎肩接地部)内终止。因此,外侧横向花纹槽40Aout所形成的部位(即,胎肩部10Sout)的刚性进一步增大,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耐磨损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
在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副周向槽30的槽宽度小于主周向槽20的槽宽度,副周向槽30的深度小于主周向槽20的深度,因此抑制了副周向槽30所形成的部位(即,胎肩部10Sout)的刚性降低。
在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外侧横向花纹槽40Aout的深度小于主周向槽20的深度,因此抑制了外侧横向花纹槽40Aout所形成的部位(即,胎肩部10Sout)的刚性降低。
[其他的实施方式]
利用上述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不应理解为用构成该公开内容的一部分的论述以及附图限定本实用新型。显而易见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该公开内容得出各种代替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运用技术。
在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利用设于胎面部10(胎面接地面)的槽构成的花纹以轮胎赤道线CL为基准非对称的情况。然而,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利用设于胎面部10(胎面接地面)的槽构成的花纹也可以以轮胎赤道线CL为基准对称。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不存在车辆内侧以及车辆外侧的区别,因此副周向槽30只要设于胎肩部即可。
在实施方式中,副周向槽30的槽底由最浅部分31的槽底、最深部分32的槽底以及倾斜面33构成,且沿着轮胎周向的径向截面呈梯形。换言之,副周向槽30的槽底如图2所示那样呈梯形形状鼓起。然而,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副周向槽30的槽底也可以是沿着轮胎周向TC的波浪形形状。
此外,通过参照将日本国专利申请2013-177867号(2013年8月29日申请)的全内容写入本申请说明书。

Claims (11)

1.一种轮胎,其包括胎面部,该胎面部具有与路面接触的胎面接地面,其特征在于,
上述胎面部在上述胎面接地面上具有多个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槽、以及多个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槽,
上述多个周向槽包含主周向槽、以及相对于上述主周向槽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副周向槽,
上述多个宽度方向槽的一部分横穿上述副周向槽,
上述多个宽度方向槽中的每个槽的一端连通于上述主周向槽,
上述副周向槽包含轮胎径向上的深度最小的最浅部分和上述轮胎径向上的深度最大的最深部分,
上述最浅部分以及上述最深部分在上述轮胎周向上交替重复,
上述最深部分位于上述多个宽度方向槽中的每个槽横穿上述副周向槽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宽度方向槽中的每个槽的另一端未到达胎面接地端,而是在胎肩接地部内终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副周向槽的槽宽度小于上述主周向槽的槽宽度,并且,在上述轮胎径向上,上述副周向槽的深度小于上述主周向槽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轮胎径向上,上述副周向槽的深度为上述主周向槽的深度的40%~5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轮胎径向上,上述多个宽度方向槽的深度小于上述主周向槽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副周向槽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自上述最浅部分的槽底连续至与上述最浅部分相邻的上述最深部分的槽底,
在上述轮胎周向上,上述最浅部分的长度与上述倾斜面的长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利用设于上述胎面部的槽构成的花纹以轮胎赤道线为基准非对称,
在上述轮胎安装于车辆的状态下,上述副周向槽位于比上述轮胎赤道线靠车辆的外侧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多个宽度方向槽中作为其一部分包含沿上述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且一端到达胎面接地端的多个外侧宽度方向槽,
在上述外侧宽度方向槽中具有在上述轮胎宽度方向上长度小于其他外侧宽度方向槽的长度的第1外侧宽度方向槽,
在上述轮胎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一对上述第1外侧宽度方向槽之间的间隔与彼此相邻的一对上述宽度方向槽之间的间隔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多个宽度方向槽中作为其一部分包含沿上述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且一端到达胎面接地端的多个外侧宽度方向槽,
上述外侧宽度方向槽具有第1外侧宽度方向槽和第2外侧宽度方向槽,该第1外侧宽度方向槽沿上述宽度方向槽的延长线方向延伸,该第2外侧宽度方向槽在上述轮胎周向上位于相邻的一对上述第1外侧宽度方向槽之间,并与该第1外侧宽度方向槽平行地延伸,
上述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上述第1外侧宽度方向槽的长度小于上述第2外侧宽度方向槽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多个宽度方向槽中作为其一部分包含沿上述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且一端到达胎面接地端的多个外侧宽度方向槽,
上述外侧宽度方向槽具有在上述轮胎宽度方向上长度不同的第1外侧宽度方向槽和第2外侧宽度方向槽,
上述第1外侧宽度方向槽和上述第2外侧宽度方向槽在上述轮胎周向上交替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副周向槽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自上述最浅部分的槽底连续至与上述最浅部分相邻的上述最深部分的槽底,
上述副周向槽的槽底利用上述最浅部分的槽底、上述最深部分的槽底以及倾斜面使沿着上述轮胎周向的径向截面形成为梯形。
CN201420496613.4U 2013-08-29 2014-08-29 轮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9541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77867A JP2015044527A (ja) 2013-08-29 2013-08-29 タイヤ
JP2013-177867 2013-08-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95411U true CN204095411U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6387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9661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95411U (zh) 2013-08-29 2014-08-29 轮胎
CN201410437049.3A Active CN104417279B (zh) 2013-08-29 2014-08-29 轮胎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37049.3A Active CN104417279B (zh) 2013-08-29 2014-08-29 轮胎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044527A (zh)
CN (2) CN204095411U (zh)
WO (1) WO201502986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5795A (zh) * 2015-07-31 2018-01-2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7709047A (zh) * 2015-07-31 2018-02-1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14987B2 (ja) * 2015-07-31 2019-05-1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自動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183681B2 (ja) * 2018-10-12 2022-12-0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00122B2 (ja) * 1996-07-22 2000-10-1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615969B2 (ja) * 2004-11-24 2011-01-1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631932B2 (ja) * 2008-05-23 2011-02-1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023760A (ja) * 2008-07-23 2010-02-04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
JP2011102114A (ja) * 2009-10-16 2011-05-26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
JP5711917B2 (ja) * 2010-08-27 2015-05-0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5832887B2 (ja) * 2011-12-27 2015-12-1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5795A (zh) * 2015-07-31 2018-01-2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7709047A (zh) * 2015-07-31 2018-02-1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7635795B (zh) * 2015-07-31 2019-06-21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7709047B (zh) * 2015-07-31 2020-01-17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29861A1 (ja) 2015-03-05
CN104417279A (zh) 2015-03-18
CN104417279B (zh) 2016-11-09
JP2015044527A (ja) 2015-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64709B (zh) 充气轮胎
CN204149780U (zh) 充气轮胎
KR102241703B1 (ko) 공기 타이어
EP2730434B1 (en) Pneumatic tire
KR101985672B1 (ko) 공기입 타이어
CN204095411U (zh) 轮胎
US11167596B2 (en) Tire
US20110005653A1 (en) Pneumatic tire
CN204547597U (zh) 充气轮胎
EP2540526B1 (en) Pneumatic tire
CN109070648B (zh) 充气轮胎
EP3130480B1 (en) Pneumatic tire
US10173476B2 (en) Pneumatic tire
CN104859378A (zh) 充气轮胎
EP2738019A1 (en) Tire
US10981418B2 (en) Tire
CN106515316B (zh) 充气轮胎
WO2018016477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4038378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2121491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3318421A1 (en) Tire
JP2007182147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247549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802609B (zh) 充气轮胎
CN105922823B (zh) 充气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