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88141U - 发光遥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遥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88141U
CN204088141U CN201420573612.5U CN201420573612U CN204088141U CN 204088141 U CN204088141 U CN 204088141U CN 201420573612 U CN201420573612 U CN 201420573612U CN 204088141 U CN204088141 U CN 204088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lighting ring
entrance structures
remot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736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毓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LOBAL LIGHTING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LOBAL LIGHTING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LOBAL LIGHTING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SUZHOU GLOBAL LIGHTING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4205736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88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88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881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遥控装置,主要包含一光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包含一导光环、一导光板以及多个发光元件;导光板包含一顶面、一相对于所述顶面的底面以及多个入光结构,导光环设置于顶面,入光结构形成于底面并位于导光环所围绕的区域内,入光结构具有一顶壁,顶壁与底面的距离随着接近导光环而增加,进而形成不平行底面的倾斜面,顶壁与一平行于底面的轴线所夹的一夹角不大于20度;发光元件对应入光结构设置。本实用新型弥补了现有的遥控器只在按压时出现亮光、容易造成使用者在低环境光源下错压按键的不足,能够有效的控制光线投射角度、在多个按键的外围形成均匀的亮圈,防止由于光线不足而导致的错压按键,优化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发光遥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遥控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发光遥控装置。
背景技术
遥控器是现今电子装置的常用配备。一般来说,遥控器上设有多个按键,这些按键是用来控制电子装置的运作。
一般的遥控器多是在使用者进行按压时出现亮光,以达到提示的效果,然而在低环境光源的使用环境下,使用者将无法有效地辨识遥控器上的按压键,并可能因此而错压按键使电子装置产生误动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遥控器只在按压时出现亮光、容易造成使用者在低环境光源的使用环境下错压按键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有效的控制光线投射角度、在多个按键的外围形成均匀的亮圈的发光遥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发光遥控装置,其特点是,包含一上壳体、一下壳体及一光源模组;上壳体包含一开槽及多个穿孔,所述多个穿孔位于所述开槽所围绕的范围内;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相互罩合形成一容置空间;多个按压键,安装于所述多个穿孔中,所述多个按压键的顶端露出所述多个穿孔;光源模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光源模组包含导光环、导光板,以及多个发光元件;导光环,对应所述开槽而设置;导光板,包含一顶面、一相对于所述顶面的底面、多个入光结构及多个开孔,所述导光环设置于所述顶面,所述多个入光结构形成于所述底面并位于所述导光环所围绕的区域内,每一所述多个入光结构具有一顶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底面的距离随着接近所述导光环而增加,进而形成不平行所述底面的倾斜面,所述顶壁与一平行于所述底面的轴线所夹的一夹角不大于20度,所述多个开孔对应所述多个按压键设置;以及多个发光元件,对应所述多个入光结构而设置。
由此,入光结构可以引导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使光线传递至导光环,以点亮导光环,使导光环呈现均匀亮光状态,进而照亮按压键。
另外,入光结构还可包含一侧壁,侧壁邻接顶壁及底面,侧壁的设置可以延长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在空气中的光学路径,避免光线过度集中地入射导光板,而在导光板的出光面出现局部亮点。
较佳的,发光遥控装置还包含一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底面,所述反射片上形成有多个对应所述多个按压键设置的贯孔。反射片用以反射由底面溢漏出的光线,使光线重新进入导光板中,使光源模组的光利用率提升。
较佳的,发光遥控装置还包含一电路板,位于所述反射片相对设置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并与所述电路板形成电性连接。电路板用以作为电力的传输路径,可以让外加的电力传递至发光元件并点亮发光元件;当按压键受力下压时,按压键的底部通过开孔及贯孔接触电路板,进而产生一信号以控制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发光遥控装置能够有效的控制光线投射角度、在多个按键的外围形成均匀的亮圈,防止由于光线不足而导致的错压按键,优化了用户体验,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发光遥控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导光板的局部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光源模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光源模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发光遥控装置
10   下壳体
100  容置槽
12   上壳体
120  开槽
122  穿孔
124  外表面
13   容置空间
14   按压键
16   光源模组
160  电路板
162  发光元件
164  导光板
1640 顶面
1642 底面
1644 开孔
1646 入光结构
1648 顶壁
1650 侧壁
166  导光环
1660 上表面
168  反射片
1680  贯孔
20   电池
A    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配合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遥控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发光遥控装置1包含一下壳体10、一上壳体12、多个按压键14,以及一光源模组16。下壳体10包含一容置槽100,容置槽100可供容置一电池20,电池20用以提供发光遥控装置1运作时所需的电力。
上壳体12形成有一开槽120及多个穿孔122。在本实施方式中,开槽120大致呈环状,穿孔122除了设在开槽120所围绕的范围内,也设在开槽120所围绕的范围之外;实际实施时,穿孔122可以仅设在开槽120所围绕的范围内部。再者,穿孔122的外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半圆形及弧形之中的至少一种或其组合。
按压键14的外形对应穿孔122而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半圆形或弧形,按压键14容设在与其形状对应的穿孔122中,且按压键14的顶部露出穿孔122,用以供使用者进行按压。
上壳体12及下壳体10相互罩合而形成一容置空间13,光源模组18位于容置空间13。光源模组16包含一电路板160、多个发光元件162、一导光板164,以及一导光环166。电路板160电连接于电池20,电路板160可通过印刷电路板实现,但也不排除其他可能。发光元件162安装于电路板160上并电连接于电路板160,发光元件162为点光源,可通过发光二极管实现,但也不排除其他可能。
导光板164呈平板状,可透光,通常由压克力(PMMA)或塑料(PC)组成,但也不排除其他均等物;例如,导光板164可为丙烯酸树脂(Acrylic Resin)、环烯烃聚合物(CO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醚酰亚胺(Polyetherimide)、氟碳聚合物(Fluorocarbon Polymer)或硅胶(Silicone)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或其它可代替的材料。
配合参阅图2及图3,导光板164包含一顶面1640及一相对于顶面1640的底面1642,导光环166设置在导光板164的顶面1640,导光板164及导光环166可以透过卡合或胶合等方式形成连接。
导光环166呈环状,形状对应开槽120,当下壳体10与上壳体12对应罩合时,导光环166容设于开槽120中:导光环166的上表面1660可以恰好对齐于上壳体12的外表面124,或者导光环166的上表面1660可以略微高出上壳体12的外表面124。
导光环166可透光,通常由压克力或塑料组成,但也不排除其他均等物;例如,导光环166可为丙烯酸树脂、环烯烃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醚酰亚胺、氟碳聚合物或硅胶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或其它可代替的材料。此外,导光环166的材料可以相同于导光板164的材料,或者导光环166的材料可以不同于导光板164的材料。
导光板164还包含多个开孔1644及多个入光结构1646。开孔1644为贯穿顶面1640及底面1642的槽孔结构,且开孔1644对应按压键14设置;当按压键14受力下压时,按压键14底部可以通过开孔1644接触电路板160,使产生一信号以控制电子装置。
入光结构1646形成于导光板164的底面1642,且位于导光环166所围绕的区域内,发光元件162对应入光结构1646设置。每个入光结构1646包含一顶壁1648,顶壁1648为一大致呈矩形的斜面,且顶壁1648与底面1642之间的距离随着靠近导光环166而增加,使顶壁1648与一平行于底面1642的轴线A间形成一夹角θ。在本实施方式中,夹角θ小于或等于20度。
发光元件162朝向入光结构1646发出光线,此光线通过顶壁1648折射进入导光板164。由于顶壁1648为斜面,加上顶壁1648与底面1642的距离随着靠近导光环166而增加,故通过顶壁1648进入导光板164的光线会朝向导光环166的方向投射,并进入导光环166,以照亮导光环166,如图4所示;其中,又以夹角θ等于或小于20度的入光结构1646可以让导光环166被均匀地点亮。当导光环166被点亮时,还可以照亮位于导光环166所围绕的范围内的按压键14。
光源模组16还包含一反射片168,位于电路板160及导光板164的底面1642之间,用以反射由底面1642溢漏出导光板164的光线,使光线重新进入导光板164,增加光线使用率。反射片168包含多个贯孔1680,贯孔1680对应于按压键14设置,因此当按压键14受力下压时,按压键14的底部可以通过开孔1644及贯孔1680接触电路板160,使产生一信号以控制电子装置。
另外,在底面1642及顶壁1648间还可以设有一侧壁1650,侧壁1650邻接顶壁1650及底面1462,侧壁1650延长发光元件162发出的光线的传递路径,避免光线过于集中地进入导光板164,而于顶面1640产生局部亮点。在本实施方式中,侧壁1650在最远离导光环166的位置的深度为0.3毫米,侧壁1650在最靠近导光环166处的深度为1.32毫米。
表1列出不同条件的入光结构及光线通过不同条件的入光结构的测试结果。于表1中,共揭示十种不同态样的入光结构,其中,深度是指各入光结构的顶点与底面间的最大距离,夹角是指各入光结构的反射面与平行于底面的一轴线间的夹角,发光均匀度是在导光环上以几何中心为原点划十字定义角度坐标,每45度角取一量测点,共八点来计算发光强度的均匀度,测试结果如表1:
在实验例1中,入光结构形成在导光板164的底面1642,且呈圆锥状,夹角θ为25度,深度为1.2毫米。由测试结果可以得知导光环166在对应发光元件162设置处产生局部光亮较明显(45度、135度、225度、315度位置),而在非对应发光元件162设置处则偏暗(0度、180度位置)。
在实验例2中,入光结构形成在导光板164的底面1642,且呈半圆锥状,夹角θ为57.5度,深度为1.2毫米。由测试结果可以得知导光环166在对应发光元件162设置处产生明显亮点,而在非对应发光元件162设置处则无明显光亮,使导光环呈现不均匀的点亮状态。
在实验例3中,入光结构形成在导光板164的底面1642,且呈半圆锥状,夹角θ为52.5度,深度为0.9毫米。实验例3的测试结果大致相同于实验例2的模组结果,在导光环166在对应发光元件162设置处产生明显亮点,在非对应发光元件162设置处则无明显光亮,使导光环166呈现非均匀的点亮状态。
在实验例4中,入光结构形成在导光板164的底面1642,是圆凹槽加圆椎的结构(如实验例1),夹角θ为25度,深度为1.3毫米,凹槽是用来增加入光面,本案描述的实施方式也有凹槽。由测试结果可以得知导光环166仅有在对应于发光元件162设置处被点亮,其他远离发光元件162设置处的区域则未有效地被点亮。
在实验例5中,入光结构形成在导光板164的底面1642,是圆凹槽加半圆椎的结构(如实验例2、3),夹角θ为25度,深度为1.3毫米。由测试结果可以得知导光环166在对应发光元件162设置处产生明显亮点,导光环166远离发光元件162设置处的区域则未被点亮。
在实验例6中(即符合本案实施方式的描述),入光结构形成在导光板164的底面1642,夹角θ为15度,深度为1.32毫米。由测试结果可以看见,导光环166除了在对应发光元件162处被点亮外,在远离于发光元件162设置处同时也被点亮,使导光环大致呈均匀点亮状态。
在实验例7中,入光结构为贯穿导光板164的顶面1640及底面1642的半圆弧状槽孔结构,且入光结构位于导光环166与发光元件162之间。由测试结果可以得知导光环166仅在对应发光元件166设置处产生局部亮点。
在实验例8中(即符合本案实施方式的描述),入光结构形成在导光板164的底面1642,夹角θ为10度,深度为0.97毫米。由测试结果可以得知,导光环166在对应发光元件162设置处以及远离发光元件162设置处的区域皆被点亮。
在实验例9中(即符合本案实施方式的描述),入光结构形成在导光板164的底面1642,夹角θ为5度,深度为0.63毫米。由测试结果可以得知,导光环166除了在对应发光元件162设置处被点亮外,在远离发光元件166设置处的区域也被有效地点亮。
在实验例10中(即符合本案实施方式的描述),入光结构形成在导光板164的底面1642,夹角θ为20度,深度为1.47毫米。由测试结果可以得知,导光环166在对应发光元件162设置处,以及远离发光元件162设置处的区域皆有效地被点亮。
故,由表1提供的多个实验例中可以得到:形成在导光板164的底面1642,呈梯形,且夹角θ不大于(即小于或等于)20度的入光结构可以让发光元件162发出的光线传递至导光环166,并使导光环166被均匀点亮。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等,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发光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上壳体,包含一开槽及多个穿孔,所述多个穿孔位于所述开槽所围绕的范围内;
一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相互罩合形成一容置空间;
多个按压键,安装于所述多个穿孔中,所述多个按压键的顶端露出所述多个穿孔;以及
一光源模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光源模组包含:
一导光环,对应所述开槽而设置;
一导光板,包含一顶面、一相对于所述顶面的底面、多个入光结构及多个开孔,所述导光环设置于所述顶面,所述多个入光结构形成于所述底面并位于所述导光环所围绕的区域内,每一所述多个入光结构具有一顶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底面的距离随着接近所述导光环而增加,进而形成不平行所述底面的倾斜面,所述顶壁与一平行于所述底面的轴线所夹的一夹角不大于20度,所述多个开孔对应所述多个按压键设置;以及
多个发光元件,对应所述多个入光结构而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光遥控装置还包含一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底面,所述反射片上形成有多个对应所述多个按压键设置的贯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光遥控装置还包含一电路板,位于所述反射片相对设置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并与所述电路板形成电性连接。
CN201420573612.5U 2014-07-08 2014-09-30 发光遥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88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73612.5U CN204088141U (zh) 2014-07-08 2014-09-30 发光遥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5319.8 2014-07-08
CN201420375319 2014-07-08
CN201420573612.5U CN204088141U (zh) 2014-07-08 2014-09-30 发光遥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88141U true CN204088141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80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7361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88141U (zh) 2014-07-08 2014-09-30 发光遥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881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6741A (zh) * 2016-11-21 2017-03-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其工作方法、移动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6741A (zh) * 2016-11-21 2017-03-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其工作方法、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6911A (zh) 具有导光板的发光键盘
US20210003274A1 (en) Optical element, a lighting apparatus and a lighting lamp with the lighting apparatus
CN104712957A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
JP2011159970A (ja) 発光素子パッケージ
CN104832884A (zh) 导光模块
WO2020000210A1 (zh) 指示装置和电池组件
CN204758986U (zh) 环形发光装置
CN204088141U (zh) 发光遥控装置
CN102418888B (zh) 照明器具
US20150003080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module
CN203744054U (zh) 照明装置
CN105570756A (zh) 背光模块
CN101881418A (zh) 导光结构及使用导光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1373672A (zh) 具表面照明的按键结构
TWI708102B (zh) 背光模組
CN102192479B (zh) 导光片、带触点弹簧的片以及开关装置
JP2011187209A (ja) 照明装置
CN203311135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3178061U (ja) お絵描き台玩具
CN206582589U (zh) 一种led灯
CN206459030U (zh) 一种灯光模块
CN203731149U (zh) Led灯管
KR20100008322U (ko) 산란 유도부를 구비한 도광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태양광 발광장치
US20140049955A1 (en) Led illumination device
CN204268244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