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80035U - 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80035U
CN204080035U CN201420519871.XU CN201420519871U CN204080035U CN 204080035 U CN204080035 U CN 204080035U CN 201420519871 U CN201420519871 U CN 201420519871U CN 204080035 U CN204080035 U CN 204080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le
water spray
spray ring
induction heating
supersonic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1987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查方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RRUGATED ROLL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RRUGATED ROLL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RRUGATED ROLL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RRUGATED ROLL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1987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80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80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800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包括喷水圈和感应加热圈,喷水圈与感应加热圈的直径相同,喷水圈平行设置在感应加热圈的上方并通过调整块与感应加热圈固定连接;所述的感应加热圈由一段紫铜方管弯曲成不封闭的圆形构成其主体,在主体两个端口处分别固定有正、负电极板,正、负电极板分别固定连接有电极连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淬火圈和冷却水圈是分开的,之间的距离可以视辊子的楞型,外径、硬度要求、辊体材质而调整,适应性强,使用方便;对于同一直径的辊子可以只需使用同一规格的淬火圈,热处理参数容易确定,易于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瓦楞辊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
背景技术
瓦楞辊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瓦楞原纸在瓦楞辊间轧压成型时,原纸滑过楞齿的齿顶部,有相对运动,对齿顶部有磨损。磨损因素有三,一是原纸上所含矿物质随原纸一起在齿顶摩擦而过;二是原纸上所夹杂、嵌入的硬性微粒如细砂、灰尘等对瓦楞辊齿表面的“针刺”作用;三是空车运行或断纸时,两瓦楞辊齿面直接接触,导致金属对金属的硬碰硬线性高副接触。三者构成了瓦楞辊楞齿表面点蚀、剥落、细微裂纹等失效形式。因此瓦楞辊楞齿表面应满足表面要光洁、超硬、耐磨等的要求。瓦楞辊热处理工艺是保证瓦楞辊内在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工序,目的是改善瓦楞辊的耐磨性和表面硬度,使瓦楞辊耐磨,提高瓦楞辊的工作寿命。
目前我国瓦楞辊制造厂主要采用中频淬火工艺(采用单圈:加热和冷却在一个圈上。在中频淬火工序中,存在以下特点:1、工艺简单,技术成熟易于操作,2、硬化层深,硬度高;传统的单一热处理工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硬度梯度陡而不能承受较大接触应力和冲击等, 2硬度不均匀,容易出现软带瓦楞辊变形大,3容易出现裂纹、开裂、崩齿现象。
为了解决上面的缺点,我公司实用新型了一种热处理工艺:瓦楞辊表面深冷处理方法(已取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CN102808187A),在该工艺中复合热处理的核心是:齿面超音频淬火,由于瓦楞辊的材质一般为48CrMo或50CrMo, 淬透性比较好,容易淬硬,故容易得到高硬度,但是由于瓦楞辊表面是高低不平的楞齿,齿顶到齿高的高度达0.5~15mm,纵深变化比较大,采用传统的单圈式淬火圈(加热和冷却在一个圈上)不太理想,主要是因为:单圈加热和冷却在同一个圈上(图1), 这样加热和冷却几乎是同时进行,会存在以下缺陷:
1、热处理冷却过快,硬度梯度陡,硬化不均匀,容易开裂或表面裂纹;
2、由于超音频淬火圈必须与辊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太大硬化深度不够,太小辊面容易烧焦, 由于瓦楞的存在瓦楞辊的径向尺寸是变化的,即使是同一外径由于楞型不一样,同一规格的淬火圈不能使用,需要再重新设计淬火圈,这样浪费人力物力,成本高,使用不方便;另外,由于加热和冷却在同一圈上,如果加热系统出现故障,冷却系统也不能使用,互换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包括喷水圈和感应加热圈,喷水圈与感应加热圈的直径相同,喷水圈平行设置在感应加热圈的上方并通过调整块与感应加热圈固定连接;所述的感应加热圈由一段紫铜方管弯曲成不封闭的圆形构成其主体,在主体两个端口处分别固定有正、负电极板,正、负电极板分别固定连接有电极连杆,电极连杆垂直设置在主体端口上;在感应加热圈主体的外环面上均匀分布有六个螺钉,两根电极连杆设置在其中两个螺钉所在圆弧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的喷水圈为圆形,由一段紫铜方管弯曲成圆形并首尾固定连通而成,在喷水圈上端面的内缘外侧圆周上均匀分布有两排喷水孔;在喷水圈外圆弧面上均匀设有六个螺钉,喷水圈上的螺钉与感应加热圈上的螺钉位置一一对应并通过调整块固定连接;在喷水圈外圆弧面上还固定连接有四个金属圆管,金属圆管内部与喷水圈内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喷水孔的直径为1.5mm。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排喷水孔中,每排相邻两个喷水孔的圆心与喷水圈所在圆面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度为5°~6°。
进一步的,所述螺钉的规格为M6~M10。
进一步的,所述的调整块由厚度为3~5mm的聚四氟乙烯板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喷水圈和感应加热圈1的平行间距为2~8mm。
进一步的,所述的四个金属圆管沿两根电极连杆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该竖直中心线一侧的两个金属圆管中心线与该竖直中心线所成角度分别为60°和120°。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根电极连杆上的对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有螺钉,一组对应的螺钉上设有调整块,将两根电极连杆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淬火圈和冷却水圈是分开的,之间的距离可以视辊子的楞型,外径、硬度要求、辊体,材质而调整适应性强
2、使用方便、对于同一直径的辊子可以只需使用同一规格的淬火圈,热处理参数容易确定,易于操作
3、使用本实用新型热处理后的瓦楞辊硬度梯度小,没有软带,裂纹等缺陷
4、使用本实用新型热处理后的瓦楞辊硬化层适中,硬度高,耐磨性好,辊子的机械综合性能佳,变形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单圈淬火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单圈淬火圈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圈超音频淬火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圈超音频淬火圈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感应加热圈,2-喷水圈,3-调整块,4-电极连杆,5-螺钉,6-喷水孔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3~6所示的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包括喷水圈2和感应加热圈1,喷水圈2与感应加热圈1的直径相同,喷水圈2平行设置在感应加热圈1的上方并通过调整块3与感应加热圈1固定连接;所述的感应加热圈3由一段紫铜方管弯曲成不封闭的圆形构成其主体,在主体两个端口处分别固定有正、负电极板,正、负电极板分别固定连接有电极连杆4,电极连杆4垂直设置在主体端口上,两根电极连杆4平行设置并且两根电极连杆所在平面与感应加热圈3所在平面相互平行,两根电极连杆间的间距为4~6mm;在感应加热圈3主体的外环面上均匀分布有六个M6~M10的螺钉5,两根电极连杆4设置在其中两个螺钉5所在圆弧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的喷水圈2为圆形,由一段紫铜方管弯曲成圆形并首尾固定连通而成,在喷水圈2上端面的内缘外侧圆周上均匀分布有直径为1.5mm的两排喷水孔6,每排相邻两个喷水孔6的圆心与喷水圈2所在圆面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度为5°~6°;在喷水圈2外圆弧面上均匀设有六个M6~M10的螺钉5,喷水圈2上的螺钉5与感应加热圈上的螺钉5位置一一对应并通过调整块3固定连接,调整块3由厚度为3~5mm的聚四氟乙烯板制成,绝缘性能好,通过不同长度的调整块3控制喷水圈2和感应加热圈1的平行间距为2~8mm;在喷水圈2外圆弧面上还固定连接有四个金属圆管,金属圆管内部与喷水圈2内部连通,四个金属圆管沿两根电极连杆4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该竖直中心线一侧的两个金属圆管中心线与该竖直中心线所成角度分别为60°和120°;另外在所述的两根电极连杆上的对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有螺钉5,一组对应的螺钉5上设有调整块3,将两根电极连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喷水圈结构:a、在厚2~3mm的紫铜方管上打Φ1.5、间隔5~6度、两排的喷水孔6,b、在方管上焊接4个直径为16~20mm,壁厚1~2mm的圆管,保证圆管与折弯的方管相通,并气密性好,四根圆管安装角度为60,120,60,120度,同时在方管上均匀焊接6个M8~M10的螺钉5,c、将以上处理的方管进行弯曲成圆形,将接头处密封焊接,保证焊接位气密性;
(2)制作感应圈结构:a、在厚1~2mm的紫铜方管上均匀焊接6个M8~M10的螺钉5,b、在方管两端口处分别焊接厚2~3mm的正负电极板,c、将方管弯曲成开口圆状,保证方管两端口的间距为4~6mm,d、在方管两端口处竖直焊接两根电极连杆;
(3)通过固定块将喷水圈结构和感应圈结构固定连接,并保证喷水圈和感应圈的水平间距为2mm~8mm。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水圈和感应加热圈,喷水圈与感应加热圈的直径相同,喷水圈平行设置在感应加热圈的上方并通过调整块与感应加热圈固定连接;所述的感应加热圈由一段紫铜方管弯曲成不封闭的圆形构成其主体,在主体两个端口处分别固定有正、负电极板,正、负电极板分别固定连接有电极连杆,电极连杆垂直设置在主体端口上;在感应加热圈主体的外环面上均匀分布有六个螺钉,两根电极连杆设置在其中两个螺钉所在圆弧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的喷水圈为圆形,由一段紫铜方管弯曲成圆形并首尾固定连通而成,在喷水圈上端面的内缘外侧圆周上均匀分布有两排喷水孔;在喷水圈外圆弧面上均匀设有六个螺钉,喷水圈上的螺钉与感应加热圈上的螺钉位置一一对应并通过调整块固定连接;在喷水圈外圆弧面上还固定连接有四个金属圆管,金属圆管内部与喷水圈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孔的直径为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排喷水孔中,每排相邻两个喷水孔的圆心与喷水圈所在圆面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度为5°~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的规格为M6~M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块由厚度为3~5mm的聚四氟乙烯板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圈和感应加热圈1的平行间距为2~8mm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金属圆管沿两根电极连杆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该竖直中心线一侧的两个金属圆管中心线与该竖直中心线所成角度分别为60°和1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电极连杆上的对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有螺钉,一组对应的螺钉上设有调整块,将两根电极连杆固定连接。
CN201420519871.XU 2014-09-11 2014-09-11 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 Active CN204080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19871.XU CN204080035U (zh) 2014-09-11 2014-09-11 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19871.XU CN204080035U (zh) 2014-09-11 2014-09-11 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80035U true CN204080035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72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19871.XU Active CN204080035U (zh) 2014-09-11 2014-09-11 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8003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2873A (zh) * 2014-09-11 2014-12-24 上海大松瓦楞辊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及其制作方法
CN109576461A (zh) * 2018-11-08 2019-04-05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金属壳体内球面耐磨性能的工艺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2873A (zh) * 2014-09-11 2014-12-24 上海大松瓦楞辊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及其制作方法
CN109576461A (zh) * 2018-11-08 2019-04-05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金属壳体内球面耐磨性能的工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32873A (zh) 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及其制作方法
CN204080035U (zh) 一种新型瓦楞辊超音频淬火用淬火圈
CN207596707U (zh) 一种新型的锡槽石墨内衬安装装置
CN104889182A (zh) 一种矩形异型钢管不等边衬芯模的外模
CN208124955U (zh) 一种整体型螺旋翅片管
CN203437410U (zh) 一种穿孔钼顶头结构件
CN103937934A (zh) 一种用于退火炉的炉辊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12344A (zh) 一种正六边形拉拔模
CN102886658A (zh) 加热炉锥形密贴顶盘管的制造方法
CN202781412U (zh) 陶瓷喷嘴等静压成型模具内芯
CN103286133A (zh) 一种穿孔钼顶头结构件
CN102862221B (zh) 一种单喷头陶瓷喷嘴等静压成型模具内芯
CN202925060U (zh) 一种新型硅钢退火炉陶瓷辊装置
CN204079489U (zh) 一种用于硫酸生产工艺干吸塔、循环槽的耐酸瓷内胆
CN206680535U (zh) 十字头淬火装置
CN104874624A (zh) 一种正方形异型钢管等边衬芯模的外模
CN213951286U (zh) 中高碳钢空心管两端防环裂装置
CN201524599U (zh) 一种立磨磨内喷水装置
CN205200209U (zh) 一种直缝管生产设备
CN207213451U (zh) 一种双层耐磨管
CN104034170B (zh) 一种加热炉水平梁隔热耐材检修维护方法
CN104034168B (zh) 一种用于回转窑耐火砖局部修补的锚固钉及方法
CN209787500U (zh) 热处理加热节能线圈
CN204342844U (zh) 一种用于薄壁套圈热处理的整形模具
CN212107824U (zh) 一种芯棒二次修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