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73779U - 一种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73779U
CN204073779U CN201420376287.3U CN201420376287U CN204073779U CN 204073779 U CN204073779 U CN 204073779U CN 201420376287 U CN201420376287 U CN 201420376287U CN 204073779 U CN204073779 U CN 204073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layer
exhaust gas
organic exhaust
grades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7628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军
王进军
周长龙
张晓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cep Tianchen (bei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 & 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cep Tianchen (bei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 & 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cep Tianchen (bei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 & 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cep Tianchen (bei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 & 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7628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73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73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737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回收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包括吸附箱体,所述吸附箱体分为上箱体、中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内设置有上吸附层,所述中箱体内设置有中吸附层,所述下箱体内设置有下吸附层;所述上吸附层、中吸附层和下吸附层均具有吸附芯。本实用新型在一个吸附箱体内设置上、中、下三层吸附层,在保证吸附效果的同时大大缩减了吸附回收装置的占地面积和规模;本实用新型中的有机废气三级回收吸附装置结构简单,在对有机废气进行吸附回收过程中工艺流程更加简洁,对于排放量波动大、浓度较高的有机废气进行回收过程中的吸附回收效果更好,具备更优异的缓冲能力和吸附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回收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有机废气治理主要包括过滤净化、吸附回收、催化燃烧、电催化氧化等方式。其中,普遍公认的最具备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处理方式是吸附回收这一方式。
采用吸附回收方式对有机废气进行处理的常规设备一般为装有单芯或多芯活性炭纤维的吸附器,通过吸附器对废气中的有机溶剂进行吸附。当吸附器中的吸附剂吸附的有机溶剂达到一定饱和度后,从与有机废气通入方向相反的方向通入饱和水蒸吸用以吹扫吸附剂床层,通过提高吸附剂温度的方式将有机溶剂从吸附剂中解析出来,并进行冷凝后回收析出的有机溶剂。
常规吸附器一般是内部装有单芯或多芯活性炭纤维的方形结构。有机废气由吸附器入口进入到吸附器中后,气体经活性炭纤维芯吸附渗透,经过活性炭纤维芯吸附处理后的有机废气从吸附器出口排出。使用上述设备处理有机废气后得到一级吸附后的气体,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废气中有机气体的含量,然而,当对于废气中有机气体浓度较大,对处理后效果要求较高时,上述设备显然不能满足要求。
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强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对有机废气的处理的效果,对于排放波动较大、浓度较高的有机废气,一般采用两级甚至多级吸附进行缓冲,以提高废气的净化率,即多组吸附器串联对有机废气进行重复吸附。采用多组吸附器串联的方式对有机废气进行回收虽然能够保证吸附回收效果,但工艺过程繁琐,串联吸附回收设备规模较大、投资成本和占地面积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工艺过程简洁、对有机废气吸附处理效果好,能够有效缩减吸附回收装置规模和占地面积的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包括吸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箱体分为上箱体、中箱体和下箱体,所述相邻箱体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上箱体内设置有上吸附层,所述中箱体内设置有中吸附层,所述下箱体内设置有下吸附层;所述上吸附层、中吸附层和下吸附层均具有吸附芯;所述隔板的中心开设有过风通道,所述过风通道用于连通相邻的两个吸附层。
优选的,所述上吸附层、中吸附层和下吸附层内部分别具有1-10个吸附芯;所述上吸附层、中吸附层和下吸附层中的吸附芯的数量相同。
优选的,所述吸附芯的下端和固定在所述隔板和/或所述吸附箱体上;所述吸附芯的上端固定在所述隔板和/或所述吸附箱体上;所述吸附芯的内部开设有供有机废气通过的内孔,所述内孔延伸至所述吸附芯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吸附芯内孔的尺寸与所述过风通道的尺寸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的形状、尺寸与所述吸附箱体内壁的形状、尺寸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吸附芯为活性炭纤维吸附芯。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箱体的下箱体的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有机废气进入的废气入口;所述吸附箱体的上箱体的上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供经过吸附后的有机废气排出的废气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箱体的上箱体的上部的侧壁上还设置供解析气进入的解析气入口;所述上箱体、中箱体和下箱体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供解析气排出的解析气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箱体的下箱体的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供干燥空气进入的干燥风进口。
进一步的,所述解析气入口连接有解析气管路,所述解析气管路延伸至所述吸附箱体的下箱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一个吸附箱体内设置上、中、下三层吸附层,将现有设备中的分散的三级吸附回收装置集成在一个吸附装置中,在保证吸附效果的同时大大缩减了吸附回收装置的占地面积和规模;
(2)本实用新型中的有机废气三级回收吸附装置结构简单,在对有机废气进行吸附回收过程中工艺流程更加简洁,对于排放量波动大、浓度较高的有机废气进行回收过程中的吸附回收效果更好,具备更优异的缓冲能力和吸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一种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吸附箱体;2、第一隔板;3、上吸附层;4、下吸附层;5、废气入口;6、废气出口;7、解析气入口;8、解析气管路;9、干燥风进口;10、解析气出口;11、解析气出口;12、吸附芯;13、解析气出口;14、第二隔板;15、中吸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一种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包括吸附箱体1,所述吸附箱体1包括上箱体、中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内部设置有上吸附层3,所述中箱体内部设置有中吸附层15,所述下箱体内设置有下吸附层4,相邻的所述吸附层之间设置有隔板。本实施例中上箱体与中箱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14;中箱体与下箱体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2,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4的形状、尺寸与所述吸附箱体内壁的形状、尺寸相适配。
所述上吸附层3、中吸附层15和下吸附层4内部均设置有吸附芯12,所述上吸附层3、中吸附层15和下吸附层4内部分别设置有1-10个吸附芯,并且所述上吸附层3、中吸附层15和所述下吸附层4中的吸附芯12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中的上吸附层3、中吸附层15和下吸附层4之间的吸附芯12的数量各为4个。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附芯12为活性炭纤维吸附芯。本实施例在一个吸附箱体内设置上、中、下三层吸附层,将现有设备中的三级吸附回收装置集成在一个吸附装置中,在保证吸附效果的同时大大缩减了吸附回收装置的占地面积和规模。
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4的中心均开设有过风通道,所述第一隔板2上的过风通道用于连通所述中吸附层15和下吸附层4,所述第二隔板14上的过风通道用于连接所述上吸附层3和中吸附层15,所述过风通道能够使有机废气在所述下吸附层4与中吸附层15,以及在所述中吸附层15与上吸附层3之间通过,由于过风通道的尺寸不大,所以有机废气必须全部充满所述下吸附层4的空间之后才能够通过过风通道进入到中吸附层15中,再将所述中吸附层15充满之后再进入到上吸附层3中,所述第一隔板2和所述第二隔板14开设有过风通道这一结构,能够使有机废气分别在上、中、下吸附层中被充分的过滤吸附,使得吸附效果更好。
所述吸附芯12的下端和固定在所述隔板和/或所述吸附箱体1上;所述吸附芯12的上端固定在所述隔板和/或所述吸附箱体1上;所述吸附芯12的内部开设有供有机废气通过的内孔,所述内孔延伸至所述吸附芯12的下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吸附层4中的吸附芯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隔板2上,一端固定在吸附箱体1的底部;所述中吸附层15中的吸附芯一端固定在第一隔板2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隔板14上;所述上吸附层3中的吸附芯一端固定在第二隔板14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吸附箱体1的上部。所述吸附芯12内孔的尺寸与所述过风通道的尺寸相同。当所述吸附芯12在安装过程中恰好设置在所述过风通道的上方和下方时,如果吸附芯12的内部没有开设有供有机废气通过的内孔,那么吸附芯12将阻挡相邻的吸附层之间的有机废气的流通,将影响装置对有机废气的回收效果。因此吸附芯12内部开设有一个与所述过风通道的尺寸相同的内孔,能够使回收装置更加高效的对有机废气进行回收。
所述吸附箱体1下箱体的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有机废气进入的废气入口5;所述吸附箱体1上箱体的上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供经过吸附后的有机废气排出的废气出口6。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中,废气入口5设置在吸附箱体1的下箱体的右侧,废气出口6设置在吸附箱体1的上箱体的左侧。所述吸附箱体1的上箱体的上部的侧壁上还设置供解析气进入的解析气入口7,所述解析气入口7连接有解析气管路8,所述解析气管路8延伸至所述吸附箱体1的下箱体的底部。所述上箱体、中箱体和下箱体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供解析气排出的解析气出口。所述上箱体的下部设置有解析气出口13,所述下箱体的下部设置有解析气出口11,所述中箱体的下部设置有解析气出口10。当需要通入解析气时,通常情况下解析气为高温蒸汽,从解析气入口7中将高温蒸汽通入后,高温蒸汽沿着解析气管路8运动至吸附箱体1的下吸附层4中,当把下吸附层4充满后,通过过风通道依次进入到中吸附层15和上吸附层3中,当解析气与吸附芯12中的有机物质反应充分后,分别从解析气出口10、解析气出口11和解析气出口13中排出吸附箱体1。所述吸附箱体1的下箱体的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供干燥空气进入的干燥风进口9。
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进行有机废气吸附的具体过程为:有机废气从废气入口5进入到下吸附层4中,并从下吸附层4的右侧向左侧运动,下吸附层4中的吸附芯对有机废气中的有害成分进行吸附,完成一次吸附过程;随着有机废气通入的体积越来越多,有机废气通过第一隔板2上设置的过风通道进入到中吸附层15中,并从中吸附层15的中间向外侧运动,中吸附层15中的吸附芯对有机废气进行二次吸附,当中吸附层15中的空间被充满后,有机废气通过第二隔板15上的过风通道向上吸附层3中运动,并从上吸附层3的中间向外侧运动,上吸附层3中的吸附芯对有机废气进行再次吸附处理,完成三次吸附过程。随着上吸附层3中的有机废气体积越来越多,经过吸附后有机废气,通过废气出口6排出吸附箱体1外。
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进行有机物质回收过程为:向解析气入口7中通入解析气,优选为高温蒸汽,高温蒸汽沿着解析气管路8运动至下吸附层4的底部,并由内向外扩散与吸附芯接触,将吸附芯中吸附的有机物质溶解在高温蒸汽中,高温蒸汽在充满下吸附层4后,依次经过通过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14分别进入到中吸附层15和上吸附层3中,同理,中吸附层15和上吸附层3中的有机物质也被高温蒸汽溶解,当完成有机物质解析之后,分别从解析气出口10、解析气出口11和解析气出口13排出吸附箱体1。由于解析气使用高温蒸汽,经过高温蒸汽解析后的吸附回收装置内部比较潮湿,向干燥风进口9中通入干燥的空气对吸附箱体1内的各个部分进行干燥,干燥空气完成对吸附箱体1的干燥过程后从废气出口6中排至吸附箱体1外。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机废气三级回收吸附装置结构简单,在对有机废气进行吸附回收过程中工艺流程更加简洁,对于排放量波动大、浓度较高的有机废气进行回收过程中的吸附回收效果更好,具备更优异的缓冲能力和吸附能力。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包括吸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箱体分为上箱体、中箱体和下箱体,所述相邻箱体之间设置有隔板;
所述上箱体内设置有上吸附层,所述中箱体内设置有中吸附层,所述下箱体内设置有下吸附层;
所述上吸附层、中吸附层和下吸附层均具有吸附芯;
所述隔板的中心开设有过风通道,所述过风通道用于连通相邻的两个吸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附层、中吸附层和下吸附层内部分别具有1-10个吸附芯;
所述上吸附层、中吸附层和下吸附层中的吸附芯的数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芯的下端和固定在所述隔板和/或所述吸附箱体上;
所述吸附芯的上端固定在所述隔板和/或所述吸附箱体上;
所述吸附芯的内部开设有供有机废气通过的内孔,所述内孔延伸至所述吸附芯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芯内孔的尺寸与所述过风通道的尺寸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形状、尺寸与所述吸附箱体内壁的形状、尺寸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芯为活性炭纤维吸附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箱体的下箱体的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有机废气进入的废气入口;
所述吸附箱体的上箱体的上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供经过吸附后的有机废气排出的废气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箱体的上箱体的上部的侧壁上还设置供解析气进入的解析气入口;
所述上箱体、中箱体和下箱体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供解析气排出的解析气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箱体的下箱体的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供干燥空气进入的干燥风进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气入口连接有解析气管路,所述解析气管路延伸至所述吸附箱体的下箱体的底部。
CN201420376287.3U 2014-07-08 2014-07-08 一种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73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6287.3U CN204073779U (zh) 2014-07-08 2014-07-08 一种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6287.3U CN204073779U (zh) 2014-07-08 2014-07-08 一种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73779U true CN204073779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66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7628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73779U (zh) 2014-07-08 2014-07-08 一种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737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6528A (zh) * 2014-07-08 2014-09-24 中节能天辰(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6528A (zh) * 2014-07-08 2014-09-24 中节能天辰(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4542A (zh) 一种高效硫化氢气体吸收装置
CN203899399U (zh) 新型有机气体活性炭纤维多级吸附净化回收装置
CN102500323B (zh) 一种改性活性炭脱硫剂及其制法和一种硫化氢废气的处理方法
CN202605978U (zh) 一种有机胺循环脱硫吸收塔
CN204073778U (zh) 一种有机废气二级吸附回收装置
CN202224049U (zh) 酸、烃类混合废气处理设备
CN204073779U (zh) 一种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
CN205204822U (zh) 一种内置立式三层径向流吸附剂层的vpsa制氧设备
CN206642549U (zh) 多组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回收处理装置
CN203447948U (zh) 一种超低浓度瓦斯高效富集分离设备
CN205084580U (zh) 一种甲苯回收装置
CN101905114A (zh) 一种含氮氧化物的工业尾气高度净化的方法
CN104740986A (zh) 一种有机硅浆渣水解处理工艺
CN104524930A (zh) 一种丙酮废气的回收精制装置及方法
CN102527186A (zh) 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油气中溶剂油回收工艺及系统
CN207287084U (zh) 脱硫脱硝除尘的一体化环保设备
CN104056529A (zh) 一种有机废气二级吸附回收装置
CN104056528A (zh) 一种有机废气三级吸附回收装置
CN205177419U (zh) 一种使用乏燃料的池式常压供热堆的废气处理系统
CN205095610U (zh) 一种有机废气的回收装置
CN203610015U (zh) 云母带制品甲苯废气回收装置
CN205109372U (zh) 一种除甲醛装置
CN208814962U (zh) 一种前倒后置式天然气干法脱硫装置
CN203483913U (zh) 一种可再生吸附剂的电力用油吸附罐
CN207071312U (zh) 一种具有气体检测功能的工业尾气净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7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