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59372U - 一种垂直岩体永久性支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垂直岩体永久性支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59372U CN204059372U CN201420444773.4U CN201420444773U CN204059372U CN 204059372 U CN204059372 U CN 204059372U CN 201420444773 U CN201420444773 U CN 201420444773U CN 204059372 U CN204059372 U CN 2040593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pipe
- pipe pile
- rock mass
- steel
- anchor p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直岩体永久性支护装置,包括通过机械钻孔成孔放入岩体内的钢管桩,钢管桩内浇灌水泥浆封堵,所述钢管桩打入岩体的长度大于岩体的开挖深度,钢管桩设置成双排,钢管桩之间的缝隙上设置锚杆,钢管桩外侧岩体处设置钢筋网,钢筋网上浇筑混凝土,所述锚杆外端固定在钢筋混凝土上,内端锚固在岩体内,所述锚杆的外端设置与钢筋混凝土接触的钢垫板,钢垫板外设置混凝土防护层。本装置利用钢套桩工艺,成功解决施工场地小的问题,采用钢管桩、锚杆组合支护,比采用灌注桩桩降低成本,有效的降低了工程的造价、比采用灌注桩施工工期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坡体进行支护处理,以防止坡体垮塌对建筑工程或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常用的支护结构为锚拉排桩支护结构,这种结构是在坡底设置支护灌注排桩,然后通过锚杆将其固定在坡体的一侧,放置坡体垮塌。
这种排桩成本较高,工艺较复杂,施工工期长,容易产生较大的噪音。同时,这种排桩容易导致基坑出现沉降和滑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节约工期,又能使垂直岩体更牢固的垂直岩体永久性支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岩体永久性支护装置,包括通过机械垂直打桩打到岩体内的钢管桩,钢管桩内喷射混凝土,所述钢管桩打入岩体的长度大于岩体的开挖深度,钢管桩设置成双排,内侧钢管桩与外侧钢管桩交错排列,钢管桩之间的缝隙上设置锚杆,钢管桩外侧设置钢筋网,钢筋网上浇筑混凝土,所述锚杆外端固定在钢筋混凝土上,内端锚固在岩体内,所述锚杆的外端设置与钢筋混凝土接触的钢垫板,钢垫板外设置混凝土防护层。
所述内外两层钢管桩的距离为40cm。
该支护装置没有采用灌注桩进行支护,而采用了钢管桩及锚杆支护型式,这种支护型式可根据周边环境灵活设计,施工机械小巧灵活,当附近有重要建筑物或管线时,可增大钢管桩截面直径或增加预应力锚杆层数确保基坑不位移。钢管桩的水平力使不稳定岩体处于的稳定状态,岩体变形受到钢管桩的控制,显著提高了岩体的整体性;同时锚杆充分发挥了锚固段锚固体的抗压性能,使被锚固的岩体处于的三向应力状态,岩体强度和变形比在单轴压力及低围压条件下好的多,主动控制岩土体变形。对于构造破碎层地质有着良好的加固效果。
本装置利用钢套桩工艺,成功解决施工场地小的问题,采用钢管桩、锚杆组合支护,比采用灌注桩桩降低成本,有效的降低了工程的造价、比采用灌注桩施工工期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效。钢管桩结合锚杆支护保证基坑不会出现大的沉降和滑坡;本工程采用钢管桩代替灌注桩进行支护,解决灌注桩设备占用场地、污染环境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岩体永久性支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钢管桩的俯视图。
图3是锚杆头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岩体永久性支护装置,包括通过机械垂直打桩打到岩体1内的钢管桩2,钢管桩2内喷射混凝土,钢管桩2打入岩体1的长度大于岩体1的开挖深度,钢管桩2设置成双排,内侧钢管桩2a与外侧钢管桩2b交错排列,内外两层钢管桩的距离为40cm。钢管桩2之间的缝隙上设置锚杆3,钢管桩2外侧设置钢筋网4,钢筋网4上浇筑混凝土5,锚杆3外端固定在钢筋混凝土上,内端锚固在岩体1内,锚杆3的外端设置与钢筋混凝土接触的钢垫板6,钢垫板6外设置混凝土防护层7。
本装置的施工流程:场地平整→钢管桩桩位放线→机械打桩→变形测量→土方开挖→加固一层锚杆→土方开挖→加固二层锚杆→土方开挖→基坑侧壁喷射混凝土
施工时,先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摸清工程区域地质情况;选定合适的施工机具及配套设施。按设计标高进行场地平整。使钻具中心对准桩位置后,调平钻机,保证桩机的平整和导向架的垂直,偏差不得大于1.5%,钻机进行开钻,把钢管桩放入开钻好的桩孔中,对钢管桩进行混凝土喷射,钢管桩内喷射混凝土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锚杆钻孔时,钻机对准已放好的孔位,保证钻机平稳,钻孔倾角符合设计要求,验收合格后准许开钻。将加工好的杆体对准孔位人工缓慢送入孔中。锚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后方可进行张拉。锚杆张拉顺序应考虑对邻近锚杆的影响;采用隔二拉一,张拉数量每侧不少于3根。在钢管桩外绑扎钢筋网,浇筑混凝土。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同等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垂直岩体永久性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机械垂直打桩打到岩体内的钢管桩,钢管桩内喷射混凝土,所述钢管桩打入岩体的长度大于岩体的开挖深度,钢管桩设置成双排,内侧钢管桩与外侧钢管桩交错排列,钢管桩之间的缝隙上设置锚杆,钢管桩外侧设置钢筋网,钢筋网上浇筑混凝土,所述锚杆外端固定在钢筋混凝土上,内端锚固在岩体内,所述锚杆的外端设置与钢筋混凝土接触的钢垫板,钢垫板外设置混凝土防护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岩体永久性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两层钢管桩的距离为40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44773.4U CN204059372U (zh) | 2014-08-07 | 2014-08-07 | 一种垂直岩体永久性支护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44773.4U CN204059372U (zh) | 2014-08-07 | 2014-08-07 | 一种垂直岩体永久性支护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59372U true CN204059372U (zh) | 2014-12-31 |
Family
ID=52200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44477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59372U (zh) | 2014-08-07 | 2014-08-07 | 一种垂直岩体永久性支护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5937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63613A (zh) * | 2015-03-04 | 2015-08-26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岩质地层暗挖地下结构高边墙锚拉初支结构及施工方法 |
-
2014
- 2014-08-07 CN CN201420444773.4U patent/CN20405937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63613A (zh) * | 2015-03-04 | 2015-08-26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岩质地层暗挖地下结构高边墙锚拉初支结构及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40207B (zh) | 一种穿越浅埋偏压松散堆积体大跨度隧道综合进洞结构施工方法 | |
CN104612143B (zh) | 一种溶洞/土洞地质条件下的钻孔复合桩结构 | |
CN104047613B (zh) | 煤矿巷道底板用锚固方法 | |
CN203625893U (zh) | 嵌岩灌注桩 | |
CN104631438B (zh) | 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抗拔桩施工方法 | |
CN103498574B (zh) | 砌筑墙体内后增芯柱抗震加固方法 | |
CN101215835A (zh) | 钻孔压浆桩施工方法 | |
CN107642041A (zh) | 超大直径空心群桩锚碇 | |
CN104314078A (zh) | 混凝土桩的施工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3422510A (zh) | 钢管框架式围堰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1691760B (zh) | 一种锚杆联合掏挖复合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2808407B (zh) | 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 | |
CN205576957U (zh) | 桩底桩结构 | |
CN107642040A (zh) | 超大直径空心群桩锚碇的施工方法碇 | |
CN102220764B (zh) | 深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 | |
CN203613568U (zh) | 抗浮水泥土桩和抗浮锚杆相结合的抗浮体系 | |
CN207484290U (zh) | 超大直径空心群桩锚碇 | |
CN203429646U (zh) | 坡面支护模块 | |
CN108914947A (zh) | 基坑锚定墙拉锚支护的施工方法及其钻具和形成的支护结构 | |
CN109183831A (zh) | 变桩径串洞多级承力桩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8330963A (zh) | 一种用于土体内部既有桩基接桩的施工装置 | |
CN204059372U (zh) | 一种垂直岩体永久性支护装置 | |
CN201502065U (zh) | 一种锚杆联合开挖类复合基础 | |
CN102094419A (zh) | 地基中存在粉质沙层的钻孔桩成型方法 | |
CN107905805B (zh) | 一种保证地下厂房机坑隔墩开挖成型的加强支护方法及地下厂房机坑隔墩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 Termination date: 201708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