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39240U - 一种利于排气的口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于排气的口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39240U
CN204039240U CN201420484250.2U CN201420484250U CN204039240U CN 204039240 U CN204039240 U CN 204039240U CN 201420484250 U CN201420484250 U CN 201420484250U CN 204039240 U CN204039240 U CN 204039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th mould
joint surface
mouth
air
benefic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8425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向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ai Cai glass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QING CAIFU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QING CAIFU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QING CAIFU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8425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39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39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39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于排气的口模,口模由公模和母模组成,公模和母模上的合缝面凸出于平面部分,在每个合缝面上均开有一条纵向设置的导气槽,在每条导气槽两侧的合缝面部分上又开有横向设置的排气槽A,导气槽通过排气槽A来连通瓶口腔内部和外界空气;在口模上配合设有口圈,口圈与该口圈所对应的口模上的合缝线处之间留有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合缝面上设置导气槽和排气槽A,以及口模与口圈之间留有间隙,避免了瓶口不圆、尺寸大小不一等现象,提高了玻璃瓶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合缝面的设置减少了现有技术中合缝面的配合面积,减小了配合公差,合缝面做高于平面部分,是为排气槽A将气体排出外界提供空隙。

Description

一种利于排气的口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瓶粗坯加工配件,特别涉及一种利于排气的口模。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在玻璃瓶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将熔制好的玻璃料1通过初模2、口模3、口圈4、芯子(未图示)以及闷头(未图示)的配合使得玻璃瓶初步成型,其中,口模3用来形成玻璃瓶瓶口,主要形成瓶口的整体形状、尺寸大小、瓶口螺纹等,是制造玻璃瓶的重要模具之一。具体地说,如图2和图3所示,口模3是由公模33和母模34配合而成的,在公模33的和母模34的平面部分31上均设有上下贯通的型腔32,两个型腔32相互配合使得在整个口模3内部形成有一个瓶口腔35,同时公模33与母模34在相配合时所贴合的面称之为合缝面,在现有技术中,所述的合缝面即为上述的平面部分31,合缝面之间贴合后在口模3内部形成了两条对称的合缝线,合缝线的部分又可称之为合缝线处。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口模内部相对封闭,当玻璃料进入到口模内时,玻璃料挤压口模内的气体使得在口模内部形成真空,口模内的封闭性造成了玻璃瓶瓶口不圆、口部尺寸不对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着玻璃瓶的生产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由于口模内部相对封闭而严重影响玻璃瓶质量的问题,目前设想在口模上设有排气槽,在口模内部实现排气,这样就能解决瓶口不圆、尺寸不对等问题,提高了玻璃瓶整体的质量,所以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提高玻璃瓶生产质量的利于排气的口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能提高玻璃瓶生产质量的利于排气的口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利于排气的口模,口模由相互配合在一起的公模和母模组成,在公模的和母模的平面部分上均设有上下贯通的型腔,两个型腔相互配合使得在整个口模内部形成有一个瓶口腔,所述公模与母模在配合时所贴合的面称之为合缝面,所述合缝面沿着型腔两侧的外部边缘设置且凸出于平面部分,在每个合缝面上均开有一条纵向设置的导气槽,在每条导气槽两侧的合缝面部分上又开有横向设置的排气槽A,所述导气槽通过排气槽A来连通瓶口腔内部和外界空气;在所述口模上配合设有口圈,所述口圈与该口圈所对应的口模上的合缝线处之间留有间隙。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玻璃料下料时挤压口模内的气体使得在口模内部形成真空,导致了瓶口不圆、口部尺寸不对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玻璃瓶的生产质量,现在在口模的合缝面上设置有导气槽和排气槽A,具体地说,当玻璃料下料挤压口模内的气体时,型腔内部被挤压的气体通过导气槽内侧的排气槽A而排向导气槽,导气槽内的气体再通过外侧的排气槽A而排向外界,避免了在瓶体腔内形成真空而导致瓶口不圆等现象,提高了玻璃瓶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合缝面是沿着型腔两侧的外部边缘设置且凸出于平面部分的,该合缝面的设置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合缝面的配合面积,减小了公差,因为如果配合面积过大,合缝面一旦碰伤就会造成公模与母模配合不好的现象,影响到玻璃瓶的质量;将合缝面做高于平面部分,使得公模和母模上的平面部分不相接触,是为排气槽A将气体排出外界提供空隙;在口圈与合缝线处设置间隙不仅可以进一步实现排气,也方便口模的维修。
作为优选,所述合缝面高于平面部分0.6~1.5mm。
作为优选,导气槽的深度为0.6~1.5mm。
作为优选,排气槽A的深度为0.08~0.1mm。如果排气槽A的深度过深,会导致玻璃料流向排气槽A处,严重影响着玻璃瓶的质量,如果排气槽A过浅,就达不到排气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排气槽A采用的深度为0.08~0.1mm,一方面考虑到玻璃料是一种流速相当缓慢的流体,这种深度不会使得玻璃料流向排气槽A处,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排气的效果。
作为优选,合缝面的宽度为8~12mm。
作为优选,所述间隙是在与口圈所对应的口模上的合缝线处通过铣削而成。具体地,其仅仅是在口模上进行铣削加工。
作为优选,公模和母模通过多条三角筋与凹槽之间的配合而实现紧密贴合,所述三角筋和凹槽分别设置在相对应的平面部分上。多条三角筋替代了现有技术中上下贯通的一整条凸出的筋条,如果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筋条,便会堵住瓶口腔一边的排气槽A,影响排气效果;而采用多条三角筋,瓶口腔内的气体会经过相邻三角筋之间的空隙而将气体排出外界。
作为优选,所述三角筋包括2~3条,三角筋在纵向方向上处在一条直线上。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能提高玻璃瓶生产质量的利于排气的口模。本实用新型在口模的合缝面上设置有导气槽和排气槽A,具体地说,当玻璃料下料挤压口模内的气体时,型腔内部被挤压的气体通过导气槽内侧的排气槽A而排向导气槽,导气槽内的气体再通过外侧的排气槽A而排向外界,避免了在瓶体腔内形成真空而导致瓶口不圆等现象,提高了玻璃瓶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合缝面是沿着型腔两侧的外部边缘设置且凸出于平面部分的,该合缝面的设置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合缝面的配合面积,减小了公差,因为如果配合面积过大,合缝面一旦碰伤就会造成公模与母模配合不好的现象,影响到玻璃瓶的质量;将合缝面做高于平面部分,使得公模和母模上的平面部分不相接触,是为排气槽A将气体排出外界提供空隙;在口圈与合缝线处设置间隙不仅可以进一步实现排气,也方便口模的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初模、口模以及口圈之间配合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口模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口模上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母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口模与口圈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初模、口模以及口圈之间相配合时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一种利于排气的口模,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口模3由相互配合在一起的公模33和母模34组成,在公模33的和母模34的平面部分31上均设有上下贯通的型腔32,两个型腔32相互配合使得在整个口模3内部形成有一个瓶口腔35,所述公模33与母模34在配合时所贴合的面称之为合缝面36,所述合缝面36沿着型腔32两侧的外部边缘设置且凸出于平面部分31,在每个合缝面36上均开有一条纵向设置的导气槽361,在每条导气槽361两侧的合缝面36部分上又开有横向设置的排气槽A362,所述导气槽361通过排气槽A362来连通瓶口腔35内部和外界空气,其中,位于导气槽361和型腔32之间的排气槽A362可对应设置在型腔32内螺纹的螺纹321的上部,可以防止排气槽A362影响瓶口配盖;如图6、图7所示,在口模3上还配合设有口圈4,所述口圈4与该口圈4所对应的口模3上的合缝线处之间留有间隙381;所述间隙381是在与口圈4所对应的口模3上的合缝线处铣削而成,该间隙381的宽度为2mm。
具体地说,所述合缝面36比平面部分31高出1.5mm;导气槽361的深度为1.5mm;排气槽A的深度为0.8mm;合缝面36的宽度为8mm。
如图4和图5所示,在公模33与母模34的配合方式上,本实用新型是采用3条三角筋311与凹槽312之间的配合而实现紧密贴合,所述三角筋311和凹槽312分别设置在相对应的平面部分31上;3条三角筋311在纵向方向上处在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在口模3的合缝面36上设置有导气槽361和排气槽A362,具体地说,当玻璃料1下料挤压口模3内的气体时,如图7所述(箭头指向为气体排出方向),型腔32内部被挤压的气体通过导气槽361内侧的排气槽A362而排向导气槽361,导气槽361内的气体再通过外侧的排气槽A362而排向外界,避免了在瓶口腔35内形成真空而导致瓶口不圆等现象;同时,合缝面36是沿着型腔32两侧的外部边缘设置且凸出于平面部分31的,该合缝面36的设置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合缝面的配合面积,减小了公差,因为如果配合面积过大,合缝面一旦碰伤就会造成公模与母模配合不好的现象,影响到玻璃瓶的质量;将合缝面36做高于平面部分31,使得公模33和母模34上的平面部分不相接触,是为排气槽A362将气体排出外界提供空隙。

Claims (8)

1.一种利于排气的口模,口模由相互配合在一起的公模和母模组成,在公模的和母模的平面部分上均设有上下贯通的型腔,两个型腔相互配合使得在整个口模内部形成有一个瓶口腔,所述公模与母模在配合时所贴合的面称之为合缝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缝面沿着型腔两侧的外部边缘设置且凸出于平面部分,在每个合缝面上均开有一条纵向设置的导气槽,在每条导气槽两侧的合缝面部分上又开有横向设置的排气槽A,所述导气槽通过排气槽A来连通瓶口腔内部和外界空气;在所述口模上配合设有口圈,所述口圈与该口圈所对应的口模上的合缝线处之间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排气的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缝面高于平面部分0.6~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排气的口模,其特征在于:导气槽的深度为0.6~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排气的口模,其特征在于:排气槽A的深度为0.08~0.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排气的口模,其特征在于:合缝面的宽度为8~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排气的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是在与口圈所对应的口模上的合缝线处通过铣削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排气的口模,其特征在于:公模和母模通过多条三角筋与凹槽之间的配合而实现紧密贴合,所述三角筋和凹槽分别设置在相对应的平面部分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于排气的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筋包括2~3条,三角筋在纵向方向上处在一条直线上。
CN201420484250.2U 2014-08-26 2014-08-26 一种利于排气的口模 Active CN204039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84250.2U CN204039240U (zh) 2014-08-26 2014-08-26 一种利于排气的口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84250.2U CN204039240U (zh) 2014-08-26 2014-08-26 一种利于排气的口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39240U true CN204039240U (zh) 2014-12-24

Family

ID=52239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84250.2U Active CN204039240U (zh) 2014-08-26 2014-08-26 一种利于排气的口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392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0747A (zh) * 2014-08-26 2014-11-19 德清才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于排气的口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0747A (zh) * 2014-08-26 2014-11-19 德清才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于排气的口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39240U (zh) 一种利于排气的口模
CN205291463U (zh) 一种改善产品变形的3d打印双通道随形水路的后模镶件
CN204039241U (zh) 一种可排气的口模
CN203680747U (zh) 用于塑料注塑模具的镶件结构
CN104193145B (zh) 一种可排气口模的制作方法
CN206405386U (zh) 一种改善射砂排气的砂芯模具
CN104150747A (zh) 一种利于排气的口模
CN204039243U (zh) 一种可排气的初模
CN204039242U (zh) 一种利于排气的初模
CN201645763U (zh) 模具入子溢油结构
CN104150748A (zh) 一种可排气的口模
CN104128566B (zh) 一种阀体的浇冒口结构
CN202668803U (zh) 模具分型面结构
CN205291368U (zh) 一种改善冷却时间的激光烧结的冷却水道汽车模仁镶件
CN104193144B (zh) 一种口模的制作方法
CN104176914A (zh) 一种可排气初模的制作方法
CN201677498U (zh) 骨夹式密封袋吹膜模头
CN204604706U (zh) 胶塞模具
CN207256759U (zh) 一种带贴合冷却水路的模具
CN204817990U (zh) 一种模具内防止粘抽芯机构
CN104129901A (zh) 一种初模的制作方法
CN203650874U (zh) 防止产品出毛边的大型滑块结构
CN204138521U (zh) 一种初模和口模的配合结构
CN104193149B (zh) 一种口模
CN203565793U (zh) 一种软密封闸阀消失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ZHEJIANG CAIFU GLAS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DEQING CAIFU GLASS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3218 Zhejiang province Huzhou city Deqing County Town South Industrial Zon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Cai Cai glass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3218 Zhejiang province Huzhou city Deqing County Town civilization Road No. 48

Patentee before: Deqing Caifu Glas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