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23315U - 道岔转辙器滚轮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道岔转辙器滚轮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23315U CN204023315U CN201420110521.8U CN201420110521U CN204023315U CN 204023315 U CN204023315 U CN 204023315U CN 201420110521 U CN201420110521 U CN 201420110521U CN 204023315 U CN204023315 U CN 2040233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side guide
- erecting device
- outer side
- n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安装于道岔转辙器两岔枕间的滚轮安装装置,可在不拆装道岔的情况下,将滚轮安装于道岔转辙器范围内,能有效解决线路既有道岔尖轨扳动阻力大和不足位移问题的道岔转辙器滚轮安装装置,由滚轮安装底板、挡铁、外侧压板、内侧压板、螺栓及螺母组成,内侧压板固定于钢轨轨肢一侧,另一侧外侧压板与挡铁接触面为斜面,并根据钢轨轨底宽度调节外侧压板位置,外侧压板与底板通过螺栓和螺母联接,双滚轮装置或单滚轮装置均可安装在滚轮装置底板上。优点:滚轮安装装置和滚轮配合使用后,能够减小道岔尖轨扳动阻力,减轻工务人员日常维护的劳动负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安装于道岔转辙器两岔枕间的滚轮安装装置,可在不拆装道岔的情况下,将滚轮安装于道岔转辙器范围内,能有效解决线路既有道岔尖轨扳动阻力大和不足位移的问题,同时减小道岔工务养护部门的日常维护工作量,提高转辙机的使用寿命的道岔转辙器滚轮安装装置,属于转辙器滚轮安装装置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CN201292486Y、名称“道岔滚轮滑床板”,该滑床板包括:滚轮座,具有矩形空心,矩形空心两侧设有凹槽;滚轮通过滚动轴承连接滚轮轴,围绕滚轮轴转动,滚轮轴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凹槽内,使滚轮置于矩形空心;垫片支撑在滚轮轴与凹槽上之间,改变滚轮的高度;插板连接在滚轮座与支架之间;两个支架分别固定在两个相邻的岔枕上,岔枕上固定有基本轨,另外还提供了安装在岔枕上的滚轮滑床板,同样也带有滚轮。其不足之处:由于滚轮滑床板为特殊加宽垫板,在生产制造时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且板下垫层也需特殊设计,很大程度增大了道岔成本,故滚轮滑床板结构不利于在价格较低道岔中推广应用。如用于线路既有道岔的尖轨扳动力优化改进,需更换滑床板,不仅费用较高,且施工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一是减小尖轨转换阻力和不足位移,确保转辙机正常工作和道岔保持良好的线型,以便列车安全通过道岔;二是能有效的使用于既有线路尖轨扳动力优化改造,且成本较低;三是能与施威格及国产滚轮配合安装;四是降低工务人员对道岔滑床板的日常维护工作量的道岔转辙器滚轮安装装置。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滚轮安装装置由滚轮装置底板、挡铁、外侧压板、内侧压板、螺栓及螺母等组成,安装时,首先将内侧压板固定于钢轨轨肢一侧,另一侧外侧压板与挡铁接触面为斜面,可根据钢轨轨底宽度调节外侧压板位置,外侧压板与底板通过螺栓联接,为防止钢轨行车时振动引起螺母失效,在螺母上安装螺母防松帽及开口销固定螺母位置。外侧压板能实现横向位置调节,可根据钢轨轨底宽度制造误差进行调节。内侧两块压板及外侧一块压板能将滚轮安装装置三点定位安装于钢轨上。联接底板及外侧压板的螺栓的螺母上安装有防松帽及开口销,能防止钢轨振动引起螺母失效。
技术方案:一种道岔转辙器滚轮安装装置,由滚轮安装底板、挡铁、外侧压板、内侧压板、螺栓及螺母组成,内侧压板固定于钢轨轨肢一侧,另一侧外侧压板与挡铁接触面为斜面,并根据钢轨轨底宽度调节外侧压板位置,外侧压板与底板通过螺栓和螺母联接,双滚轮装置或单滚轮装置均可安装在滚轮装置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滚轮安装装置和滚轮配合使用后,能够减小道岔尖轨扳动阻力,减轻工务人员日常维护的劳动负荷,无环境污染,成本较低,能提升道岔整体水平;二是滚轮安装装置能方便的应用于线路既有道岔,减小尖轨扳动摩擦力,并且能与国内广泛使用的施威格滚轮和国产滚轮匹配。
附图说明
图1是道岔转辙器滚轮安装装置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底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外侧压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7。一种道岔转辙器滚轮安装装置,由滚轮安装底板1、挡铁2、外侧压板3、内侧压板4、螺栓5及螺母7组成,安装时,首先将内侧压板4固定于钢轨轨肢一侧,另一侧外侧压板3与挡铁2接触面为斜面,并根据钢轨轨底宽度调节外侧压板3位置,外侧压板3与底板1通过螺栓5、垫圈6、弹簧垫圈9和螺母7联接,双滚轮装置或单滚轮装置均可安装在滚轮装置底板1上。双滚轮装置时,滚轮一前一后安装在滚轮装置底板(1)上。为防止钢轨行车时振动引起螺母7失效,在螺母7上安装螺母防松帽8及开口销10固定螺母位置。在底板上焊接内侧压板4、挡板,并钻出螺纹孔,用于安装滚轮。外侧压板3与滚轮安装底板1通过螺栓5联接,中间钻制长圆孔,通过与挡铁2斜面调节横向距离,扣压钢轨轨肢。其道岔转辙器滚轮安装装置工作方法,在转辙器范围内两岔枕间的基本轨上安装滚轮安装装置,将滚轮安装于安装装置上,尖轨扳动时,通过滚轮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降低尖轨扳动力。
滚轮安装装置各零件实现措施及工艺步骤:(1)底板:下料——>铣凹面——>制孔(含长圆孔及螺纹孔);(2)外侧压板:下料——>机加工——>制孔;(3)挡铁、内侧压板:下料——>机加工——>与底板焊接;螺栓、垫圈、螺母、螺母防松帽、弹簧垫圈、开口销:成品购买。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道岔转辙器滚轮安装装置,其特征是由滚轮安装底板(1)、挡铁(2)、外侧压板(3)、内侧压板(4)、螺栓(5)及螺母(7)组成,内侧压板(4)固定于钢轨轨肢一侧,另一侧外侧压板(3)与挡铁(2)接触面为斜面,并根据钢轨轨底宽度调节外侧压板(3)位置,外侧压板(3)与底板(1)通过螺栓(5)和螺母(7)联接,双滚轮装置或单滚轮装置均可安装在滚轮装置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转辙器滚轮安装装置,其特征是:双滚轮装置时,滚轮一前一后安装在滚轮装置底板(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转辙器滚轮安装装置,其特征是:在螺母(7)上安装螺母防松帽(8)及开口销(10)固定螺母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转辙器滚轮安装装置,其特征是:在底板上焊接内侧压板(4)、挡板,并钻出螺纹孔,用于安装滚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转辙器滚轮安装装置,其特征是:外侧压板(3)与滚轮安装底板(1)通过螺栓(5)联接,中间钻制长圆孔,通过与挡铁(2)斜面调节横向距离,扣压钢轨轨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10521.8U CN204023315U (zh) | 2014-03-12 | 2014-03-12 | 道岔转辙器滚轮安装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10521.8U CN204023315U (zh) | 2014-03-12 | 2014-03-12 | 道岔转辙器滚轮安装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23315U true CN204023315U (zh) | 2014-12-17 |
Family
ID=52063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110521.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23315U (zh) | 2014-03-12 | 2014-03-12 | 道岔转辙器滚轮安装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2331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24487A (zh) * | 2014-03-12 | 2014-07-16 |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 道岔转辙器滚轮安装装置及工作方法 |
-
2014
- 2014-03-12 CN CN201420110521.8U patent/CN204023315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24487A (zh) * | 2014-03-12 | 2014-07-16 |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 道岔转辙器滚轮安装装置及工作方法 |
CN103924487B (zh) * | 2014-03-12 | 2016-04-27 |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 道岔转辙器滚轮安装装置及工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MX2009002759A (es) | Carretilla de vagon de ferrocarril de mercancias. | |
CN201447646U (zh) | 用于地铁道岔的带滚轮滑床板 | |
CN203821175U (zh) | 轨枕扣件系统的铁垫板 | |
CN103924487B (zh) | 道岔转辙器滚轮安装装置及工作方法 | |
CN101712437A (zh) | 起重机防止车轮缘啃轨的侧导轮 | |
CN204279470U (zh) | 一种轨道车辆用横向止挡结构 | |
CN203403334U (zh) | 一种铁路轨距调整装置 | |
CN203429512U (zh) | 一种重载铁路道岔用减振型扣件 | |
CN204023315U (zh) | 道岔转辙器滚轮安装装置 | |
CN204356596U (zh) | 一种重载铁路轨枕复合垫板 | |
CN102849617B (zh) | 可调节间距的水平轮装置 | |
CN207376376U (zh) | 上部锁紧式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 | |
CN202559189U (zh) | 城市轨道交通无碴扣件 | |
CN202202214U (zh) | 轨道交通用扣件 | |
CN207227873U (zh) | 用于轨道交通扣件的具有凸起结构的绝缘垫板 | |
KR20140144971A (ko) | 철도차량의 탈선 방지 장치 | |
CN102874267A (zh) | 一种冶金车辆两轴转向架滚子旁承装置 | |
CN205347892U (zh) | 防倾覆整体垫板及应用其的道岔转辙器 | |
CN102979570A (zh) | 一种井下运输轨道地滚 | |
CN203755094U (zh) | 一种可调节预紧力双层减振扣件系统 | |
CN203641342U (zh) | 一种闸片托组件 | |
CN203702813U (zh) | 一种车辆侧面悬挂件的固定结构 | |
CN204251976U (zh) | 一种新型道岔耐磨护轨 | |
CN203904783U (zh) | 一种用于槽型轨的接头夹板 | |
CN203821174U (zh) | 混凝土轨枕扣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27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