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23017U - 一种生产保暖透湿合成纤维的喷丝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产保暖透湿合成纤维的喷丝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23017U
CN204023017U CN201420359571.XU CN201420359571U CN204023017U CN 204023017 U CN204023017 U CN 204023017U CN 201420359571 U CN201420359571 U CN 201420359571U CN 204023017 U CN204023017 U CN 204023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t
synthetic fiber
spinnerets
vertical slots
shape sl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5957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水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Zhitian Records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Zhitian Records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Zhitian Records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Zhitian Records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5957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23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23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230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保暖透湿合成纤维的喷丝板,其喷丝孔的截面由相互不接触的C形狭缝、竖向狭缝和横向狭缝三部份构成,所述竖向狭缝位于C形狭缝顶部,所述横向狭缝穿过C形狭缝的开口并且其一端位于C形狭缝内、另一端位于C形狭缝外;所述竖向狭缝的长度为D1,所述横向狭缝的长度为D2,所述C形狭缝上部的宽度D3,所述D2等于3倍的D1,所述D3等于2倍的D1;所述竖向狭缝、横向狭缝和C形狭缝的缝宽分别为H1、H2和H3,H1=H2>H3。采用这种喷丝板可以生产一种具有异形截面的合成纤维,且这种合成纤维中空度高,保暖效果好,吸湿效果好,同时其织物普通可具有重量轻且保暖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生产保暖透湿合成纤维的喷丝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纤生产领域中的熔体纺丝设备,尤其是一种生产保暖透湿合成纤维的喷丝板。
背景技术
绦纶是合成纤维的典型代表,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它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绦纶长丝由若干根纤维单丝并排集束而成,纤维单丝截面为圆形,绦纶长最大缺陷在于吸湿性能差。为了改进其性能,人们发明了中空纤维和异形纤维(本领域常规术语:异形纤维指截面非圆形的纤维),中空纤维可提高保暖性,异形纤维根据形态结构的不同,也可以改良纤维的性能,如光泽度、吸湿性等,异形纤维的发明是仿生学的一个重大进步,许多性能类似于天然纤维的产品被不断地发明出来。
中空纤维和异形纤维的生产,其最大的改动点在于喷丝板的改进,主要改进点则为喷丝孔的截面形状。作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开发更多的新产品,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所以有必要发明一种生产保暖透湿合成纤维的喷丝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生产保暖透湿合成纤维的喷丝板。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生产保暖透湿合成纤维的喷丝板,包括板体,板体下端面设有喷丝孔,喷丝孔与位于板体内的导孔相通,其特征是所述喷丝孔的截面由相互不接触的C形狭缝、竖向狭缝和横向狭缝三部份构成,所述C形狭缝、竖向狭缝和横向狭缝的边缘都呈圆弧状,所述竖向狭缝位于C形狭缝顶部,所述横向狭缝穿过C形狭缝的开口并且其一端位于C形狭缝内、另一端位于C形狭缝外;所述竖向狭缝的长度为D1,所述横向狭缝的长度为D2,所述C形狭缝上部的宽度D3,所述D2等于3倍的D1,所述D3等于2倍的D1;所述竖向狭缝、横向狭缝和C形狭缝的缝宽分别为H1、H2和H3,H1=H2>H3。
优选的方案是:D1为0.15~0.30mm; D2为0.45~0.90mm;D3为0.30~0.60mm;H1和H2为0.03~0.06mm;H3为0.025~0.05mm。
作为优选:所述导孔从上往下依次由第一双曲面、锥面、第二双曲面及锥形导向口(10)构成,所述第一双曲面呈内凹状,所述第二双曲面呈外凸状。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生产保暖透湿合成纤维的喷丝板,可以生产一种具有异形截面的合成纤维,这种合成纤维其纤维单丝截面大致呈e字形,在e字的头部和侧面又具有了凸出段,其纤维单丝横截面中至少具有一个中空结构(即e字形上部的那个中空结构),在中空结构包含大量静止空气,纤维织成织物后能为织物带来舒适的保暖效果,在e字的头部和侧面的凸出段在纤维单丝并排集束后可以形成多个毛细沟槽,毛细沟槽可产生毛细虹吸现象,纤维对水份的吸收扩散效果更好,分子间有较多的亲水结构,回潮率高、吸湿性好,同时这种合成纤维较大的表面积,增强覆盖能力,可减小织物的透明度,其织物普通可具有重量轻且保暖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生产保暖透湿合成纤维的喷丝板的仰视图;
图2是实施例1喷丝板导孔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喷丝孔的截面图;
图4是实施例1喷丝板的所生产的合成纤维的单丝截面图;
图5是实施例2喷丝孔的截面图;
图6是实施例2喷丝板的所生产的合成纤维的单丝截面图;
图7是实施例3喷丝板导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生产保暖透湿合成纤维的喷丝板,包括板体1,板体1下端面设有喷丝孔2,喷丝孔2与位于板体1内的导孔3相通,如图3所示,所述喷丝孔2的截面由相互不接触的C形狭缝4、竖向狭缝5和横向狭缝6三部份构成,所述C形狭缝4、竖向狭缝5和横向狭缝6的边缘都呈圆弧状,圆弧状的设计使得喷出的熔体边缘不易爆破,同时不易产生死角,所述竖向狭缝5位于C形狭缝4顶部,所述横向狭缝6穿过C形狭缝4的开口并且其一端位于C形狭缝4内、另一端位于C形狭缝4外;所述竖向狭缝5的长度为D1,所述横向狭缝6的长度为D2,所述C形狭缝4上部的宽度D3,所述D2等于3倍的D1,所述D3等于2倍的D1;所述竖向狭缝5、横向狭缝6和C形狭缝4的缝宽分别为H1、H2和H3,H1=H2>H3,C形狭缝4、竖向狭缝5和横向狭缝6的相关参数必须保持在前述公式所允许的范围内,以保持所喷出的纤维单丝各个部分所占的比例。
上述喷丝板中,各参数可在如下范围内选择:D1为0.15~0.30mm; D2为0.45~0.90mm;D3为0.30~0.60mm;H1和H2为0.03~0.06mm;H3为0.025~0.05mm。C形狭缝4顶部与竖向狭缝5的间距、C形狭缝4内侧与横向狭缝6左侧的间距以及横向狭缝6与C形狭缝4上开口端的间距都可以取H1的一半,而C形狭缝4下开口端与横向狭缝6的间距大于2倍的H1。
熔体从喷丝孔处喷出后由于膨胀作用,原本不连接但相互靠得比较近的地方会形成连接,因此这种喷丝板生产出来的纤维单丝截面如图4所示,其纤维单丝截面大致呈e字形,在e字的头部和侧面又具有了凸出段,其纤维单丝横截面中至少具有一个中空结构即e字形上部的那个中空结构,在中空结构包含大量静止空气,纤维织成织物后能为织物带来舒适的保暖效果,在e字的头部和侧面的凸出段在纤维单丝并排集束后可以形成多个毛细沟槽,毛细沟槽可产生毛细虹吸现象,纤维对水份的吸收扩散效果更好,分子间有较多的亲水结构,回潮率高、吸湿性好,同时这种合成纤维较大的表面积,增强覆盖能力,可减小织物的透明度,其织物普通可具有重量轻且保暖的特点。
作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喷丝孔2的数量可以是12个、24个、36个、64个、256个等,具体数量根据合成纤维所需的单丝根数来定;喷丝孔2可以呈同心圆状分布(如图1),也可以是呈同心菱形分布,喷丝板的加工可以选择专业厂家,如苏州工业园区昌浩喷丝板有限公司。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生产保暖透湿合成纤维的喷丝板,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C形狭缝4的下开口端与横向狭缝6间距也取H1的一半,这样所喷出来的纤维单丝截面如图6所示可形成两个中空部,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其织物的保暖性能。
由上述两种喷丝板制成的合成纤维,其材质可选用涤纶或者尼龙,其可以直接作为经线或纬线编织于织物中,也可以与其他纤维优选天然纤维混纺制成纱线从而织成机织面料或者针织面料,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合成纤维本身具有的优点性能都可继承至织物中,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合成纤维具有较高的中空度,其生产出来的织物同时又具有了重量轻且保暖的优点。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生产保暖透湿合成纤维的喷丝板,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导孔3从上往下依次由第一双曲面7、锥面8、第二双曲面9及锥形导向口10构成,所述第一双曲面7呈内凹状,所述第二双曲面9呈外凸状。这种导孔3的熔体入口区与孔流区的截面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熔体弹性能的积累相比于实施例1中所用的常规导孔更为缓各,从喷丝孔中喷出的初生纤维在其膨化区内不易爆破,可确保合成纤维品质。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明显地,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各种等同修改或补充,都应当落入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生产保暖透湿合成纤维的喷丝板,包括板体(1),板体(1)下端面设有喷丝孔(2),喷丝孔(2)与位于板体(1)内的导孔(3)相通,其特征是所述喷丝孔(2)的截面由相互不接触的C形狭缝(4)、竖向狭缝(5)和横向狭缝(6)三部份构成,所述C形狭缝(4)、竖向狭缝(5)和横向狭缝(6)的边缘都呈圆弧状,所述竖向狭缝(5)位于C形狭缝(4)顶部,所述横向狭缝(6)穿过C形狭缝(4)的开口并且其一端位于C形狭缝(4)内、另一端位于C形狭缝(4)外;所述竖向狭缝(5)的长度为D1,所述横向狭缝(6)的长度为D2,所述C形狭缝(4)上部的宽度D3,所述D2等于3倍的D1,所述D3等于2倍的D1;所述竖向狭缝(5)、横向狭缝(6)和C形狭缝(4)的缝宽分别为H1、H2和H3,H1=H2>H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保暖透湿合成纤维的喷丝板,其特征是D1为0.15~0.30mm; D2为0.45~0.90mm;D3为0.30~0.60mm;H1和H2为0.03~0.06mm;H3为0.025~0.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产保暖透湿合成纤维的喷丝板,其特征是所述导孔(3)从上往下依次由第一双曲面(7)、锥面(8)、第二双曲面(9)及锥形导向口(10)构成,所述第一双曲面(7)呈内凹状,所述第二双曲面(9)呈外凸状。
CN201420359571.XU 2014-07-01 2014-07-01 一种生产保暖透湿合成纤维的喷丝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23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59571.XU CN204023017U (zh) 2014-07-01 2014-07-01 一种生产保暖透湿合成纤维的喷丝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59571.XU CN204023017U (zh) 2014-07-01 2014-07-01 一种生产保暖透湿合成纤维的喷丝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23017U true CN204023017U (zh) 2014-12-17

Family

ID=52062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5957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23017U (zh) 2014-07-01 2014-07-01 一种生产保暖透湿合成纤维的喷丝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2301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9714A (zh) * 2016-08-31 2017-01-11 浙江益南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锦纶氨纶复合包覆丝
CN111979585A (zh) * 2020-07-24 2020-11-24 苏州大学 一种保暖导湿多功能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30250A (zh) * 2020-07-24 2020-12-04 苏州大学 一种保暖导湿多功能尼龙6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9714A (zh) * 2016-08-31 2017-01-11 浙江益南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锦纶氨纶复合包覆丝
CN106319714B (zh) * 2016-08-31 2019-07-09 浙江世纪晨星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锦纶氨纶复合包覆丝
CN111979585A (zh) * 2020-07-24 2020-11-24 苏州大学 一种保暖导湿多功能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30250A (zh) * 2020-07-24 2020-12-04 苏州大学 一种保暖导湿多功能尼龙6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61193Y (zh) 一种用于生产细旦涤纶短纤的喷丝板
CN204023017U (zh) 一种生产保暖透湿合成纤维的喷丝板
CN101168855A (zh) 十字中空形涤纶长丝及其生产用的喷丝板
CN204080201U (zh) 一种合成纤维及喷丝板
CN2816058Y (zh) 复合喷丝头
CN204080202U (zh) 一种保暖透湿合成纤维
CN2813642Y (zh) 一种用于生产十字型吸湿排汗短纤的喷丝板
CN201209175Y (zh) 一种用于生产中空涤纶长丝的喷丝板
CN201212070Y (zh) 生产双十字形纤维的喷丝板
CN109234823A (zh) 一种再生聚酯料纺制8字形中空短纤维的方法
CN203569249U (zh) 一种喷丝板
CN201648588U (zh) 复合式初生纤维喷出板
CN202730371U (zh) 远红外吸湿快干锦纶纤维
CN202913101U (zh) 一种化纤长丝
CN202610410U (zh) 三组分异形截面复合纤维所用的喷丝板
CN202415769U (zh) 玻璃布用超细超柔软涤纶长丝生产用的喷丝板
CN101768804B (zh) 异收缩双组份网络复合丝
CN204530114U (zh) 一种新型弹力布
CN201857454U (zh) 用于生产吸湿排汗弹性纤维的喷丝板
CN204325645U (zh) 一种异形涤纶纤维
CN218291193U (zh) 圆形和三叶形混纺醋纤喷丝板
CN201433253Y (zh) 一种中空正四角涤纶长丝喷丝板
CN104451906A (zh) 新型喷丝板
CN204702841U (zh) 一种粗旦扁平涤纶短纤维及其所用的喷丝板
CN104514038A (zh) 一种制造涤纶长丝的喷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Termination date: 2015070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