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90257U - 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90257U
CN203990257U CN201420438843.5U CN201420438843U CN203990257U CN 203990257 U CN203990257 U CN 203990257U CN 201420438843 U CN201420438843 U CN 201420438843U CN 203990257 U CN203990257 U CN 203990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rie
tower
absorption tower
pump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3884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圣斌
王荣海
毕义霞
张善民
张泰铭
王志亮
闫蓓蓓
张清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Kaisheng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Kaisheng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Kaisheng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Kaisheng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3884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90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90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90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装置,属于废气治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塔、干燥塔、加压装置、吸收罐、机泵,其中一级吸收塔与一级吸收罐、二级吸收塔、二级吸收罐、三级吸收塔、三级吸收罐、四级吸收塔、四级吸收罐、干燥塔、干燥吸收罐、加压装置依次相连,各级吸收罐底部通过机泵与其相应的吸收塔塔顶相连,干燥吸收罐底部通过机泵与干燥塔塔顶相连;碱吸收塔底部与碱吸收罐顶部相连,碱吸收塔塔顶通过机泵与碱吸收罐底部相连,碱吸收罐底部通过机泵与任一级吸收罐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提高了二氧化硫气体的回收率。

Description

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装置,属于废气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二氧化硫、氯化氢混合废气经过处理后,氯化氢变为盐酸,二氧化硫用碱性介质吸收,产生大量亚硫酸盐溶液难以处理,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即使部分生产单位对二氧化硫回收利用,也仅限于对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含量较高的废气进行回收,而忽略了二氧化硫含量较少废气的处理,二氧化硫的回收率只有80%左右。
现有装置中,对投料阶段、原料回收等阶段产生的少量废气进行处理,投资成本较高,二氧化硫气体回收率很低。因此急需要探索新的废气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塔、干燥塔、加压装置、吸收罐、机泵,其中一级吸收塔与一级吸收罐、二级吸收塔、二级吸收罐、三级吸收塔、三级吸收罐、四级吸收塔、四级吸收罐、干燥塔、干燥吸收罐、加压装置依次相连,各级吸收罐底部通过机泵与其相应的吸收塔塔顶相连,干燥吸收罐底部通过机泵与干燥塔塔顶相连;碱吸收塔底部与碱吸收罐顶部相连,碱吸收塔塔顶通过机泵与碱吸收罐底部相连,碱吸收罐底部通过机泵与任一级吸收罐相连。
吸收塔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
碱吸收塔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
干燥塔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
采用氯化亚砜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氯化氢废气经吸收塔吸收之后,将其中的氯化氢变为副产盐酸,剩余二氧化硫气体经干燥塔去除其中水分,再经过二氧化硫加压装置送至氯化亚砜生产装置回收利用,各级吸收装置分别靠机泵打入吸收塔顶部的吸收介质对废气进行吸收;投料阶段、氯化亚砜回收精馏阶段产生的少量废气直接进入碱吸收塔,经碱液吸收生成亚硫酸钠及亚硫酸氢钠溶液,然后通过机泵将溶液送至任一级氯化氢吸收装置,进一步释放其中二氧化硫气体并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减少废气排放的同时,实现了二氧化硫的循环利用,提高了二氧化硫气体的回收率;
(2)本实用新型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投料阶段、氯化亚砜回收精馏阶段产生的少量废气;2、碱吸收塔;3、采用氯化亚砜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气;4、一级吸收塔;5、二级吸收塔;6、三级吸收塔;7、四级吸收塔;8、干燥塔;9、加压装置;10、氯化亚枫制备装置;11、干燥吸收罐;12、四级吸收罐;13、三级吸收罐;14、机泵;15、二级吸收罐;16、一级吸收罐;17、碱吸收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所用的装置,包括吸收塔、干燥塔8、加压装置9、吸收罐、机泵14,一级吸收塔4与一级吸收罐16、二级吸收塔5、二级吸收罐15、三级吸收塔6、三级吸收罐13、四级吸收塔7、四级吸收罐12、干燥塔8、干燥吸收罐11、加压装置9依次相连,各级吸收罐底部通过机泵14与其相应的吸收塔塔顶相连,干燥吸收罐11底部通过机泵14与干燥塔8塔顶相连;碱吸收塔2底部与碱吸收罐17顶部相连,碱吸收罐17底部通过机泵14分别与四级吸收罐12和碱吸收塔2塔顶相连。吸收塔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碱吸收塔2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干燥塔8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
采用氯化亚砜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氯化氢废气3进入一级吸收塔4顶部,未被吸收的废气经一级吸收罐16顶部进入二级吸收塔5顶部,剩余废气经二级吸收罐15顶部进入三级吸收塔6顶部,再经三级吸收罐13顶部进入四级吸收塔7顶部,经过四级吸收后剩余的二氧化硫气体经过四级吸收罐12顶部进入干燥塔8顶部,干燥后的二氧化硫气体由干燥吸收罐11顶部进入二氧化硫加压装置9,加压后的二氧化硫气体输送至氯化亚砜制备装置10利用,各级吸收装置分别靠机泵14打入相应吸收塔顶部的液体对二氧化硫、氯化氢混合气体进行吸收,干燥塔8通过机泵14将干燥罐11中的浓硫酸打入干燥塔8顶部对二氧化硫进行干燥;投料阶段、氯化亚砜回收精馏阶段产生的少量废气1进入碱吸收塔2顶部,通过机泵14打入碱吸收塔2顶部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废气进行吸收产生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溶液,当碱吸收罐17液位达到80%时由机泵14将溶液打入四级吸收罐12中,释放其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回收利用。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所用的装置,包括吸收塔、干燥塔8、加压装置9、吸收罐、机泵14,一级吸收塔4与一级吸收罐16、二级吸收塔5、二级吸收罐15、三级吸收塔6、三级吸收罐13、四级吸收塔7、四级吸收罐12、干燥塔8、干燥吸收罐11、加压装置9依次相连,各级吸收罐底部通过机泵14与其相应的吸收塔塔顶相连,干燥吸收罐11底部通过机泵14与干燥塔8塔顶相连;碱吸收塔2底部与碱吸收罐17顶部相连,碱吸收罐17底部通过机泵14分别与三级吸收罐13和碱吸收塔2塔顶相连。吸收塔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碱吸收塔2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干燥塔8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
采用氯化亚砜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氯化氢废气3进入一级吸收塔4顶部,未被吸收的废气经一级吸收罐16顶部进入二级吸收塔5顶部,剩余废气经二级吸收罐15顶部进入三级吸收塔6顶部,再经三级吸收罐13顶部进入四级吸收塔7顶部,经过四级吸收后剩余的二氧化硫气体经过四级吸收罐12顶部进入干燥塔8顶部,干燥后的二氧化硫气体由干燥吸收罐11顶部进入二氧化硫加压装置9,加压后的二氧化硫气体输送至氯化亚砜制备装置10利用,各级吸收装置分别靠机泵14打入相应吸收塔顶部的液体对二氧化硫、氯化氢混合气体进行吸收,干燥塔8通过机泵14将干燥罐11中的浓硫酸打入干燥塔8顶部对二氧化硫进行干燥;投料阶段、氯化亚砜回收精馏阶段产生的少量废气1进入碱吸收塔2顶部,通过机泵14打入碱吸收塔2顶部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废气进行吸收产生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溶液,当碱吸收罐17液位达到80%时由机泵14将溶液打入三级吸收罐13中,释放其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回收利用。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所用的装置,包括吸收塔、干燥塔8、加压装置9、吸收罐、机泵14,一级吸收塔4与一级吸收罐16、二级吸收塔5、二级吸收罐15、三级吸收塔6、三级吸收罐13、四级吸收塔7、四级吸收罐12、干燥塔8、干燥吸收罐11、加压装置9依次相连,各级吸收罐底部通过机泵14与其相应的吸收塔塔顶相连,干燥吸收罐11底部通过机泵14与干燥塔8塔顶相连;碱吸收塔2底部与碱吸收罐17顶部相连,碱吸收罐17底部通过机泵14分别与二级吸收罐15和碱吸收塔2塔顶相连。吸收塔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碱吸收塔2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干燥塔8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
采用氯化亚砜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氯化氢废气3进入一级吸收塔4顶部,未被吸收的废气经一级吸收罐16顶部进入二级吸收塔5顶部,剩余废气经二级吸收罐15顶部进入三级吸收塔6顶部,再经三级吸收罐13顶部进入四级吸收塔7顶部,经过四级吸收后剩余的二氧化硫气体经过四级吸收罐12顶部进入干燥塔8顶部,干燥后的二氧化硫气体由干燥吸收罐11顶部进入二氧化硫加压装置9,加压后的二氧化硫气体输送至氯化亚砜制备装置10利用,各级吸收装置分别靠机泵14打入相应吸收塔顶部的液体对二氧化硫、氯化氢混合气体进行吸收,干燥塔8通过机泵14将干燥罐11中的浓硫酸打入干燥塔8顶部对二氧化硫进行干燥;投料阶段、氯化亚砜回收精馏阶段产生的少量废气1进入碱吸收塔2顶部,通过机泵14打入碱吸收塔2顶部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废气进行吸收产生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溶液,当碱吸收罐17液位达到80%时由机泵14将溶液打入二级吸收罐15中,释放其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回收利用。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所用的装置,包括吸收塔、干燥塔8、加压装置9、吸收罐、机泵14,一级吸收塔4与一级吸收罐16、二级吸收塔5、二级吸收罐15、三级吸收塔6、三级吸收罐13、四级吸收塔7、四级吸收罐12、干燥塔8、干燥吸收罐11、加压装置9依次相连,各级吸收罐底部通过机泵14与其相应的吸收塔塔顶相连,干燥吸收罐11底部通过机泵14与干燥塔8塔顶相连;碱吸收塔2底部与碱吸收罐17顶部相连,碱吸收罐17底部通过机泵14分别与一级吸收罐16和碱吸收塔2塔顶相连。吸收塔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碱吸收塔2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干燥塔8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
采用氯化亚砜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氯化氢废气3进入一级吸收塔4顶部,未被吸收的废气经一级吸收罐16顶部进入二级吸收塔5顶部,剩余废气经二级吸收罐15顶部进入三级吸收塔6顶部,再经三级吸收罐13顶部进入四级吸收塔7顶部,经过四级吸收后剩余的二氧化硫气体经过四级吸收罐12顶部进入干燥塔8顶部,干燥后的二氧化硫气体由干燥吸收罐11顶部进入二氧化硫加压装置9,加压后的二氧化硫气体输送至氯化亚砜制备装置10利用,各级吸收装置分别靠机泵14打入相应吸收塔顶部的液体对二氧化硫、氯化氢混合气体进行吸收,干燥塔8通过机泵14将干燥罐11中的浓硫酸打入干燥塔8顶部对二氧化硫进行干燥;投料阶段、氯化亚砜回收精馏阶段产生的少量废气1进入碱吸收塔2顶部,通过机泵14打入碱吸收塔2顶部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废气进行吸收产生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溶液,当碱吸收罐17液位达到80%时由机泵14将溶液打入一级吸收罐16中,释放其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回收利用。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装置结构相同,不同点在于,进入装置的气相均采用塔底进气,塔顶出气的方式进行吸收。
采用氯化亚砜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氯化氢废气3进入一级吸收塔4下部,未被吸收的废气经一级吸收塔4顶部进入二级吸收塔5下部,剩余废气经二级吸收塔5顶部进入三级吸收塔6下部,再经三级吸收塔6顶部进入四级吸收塔7下部,经过四级吸收后剩余的二氧化硫气体经过四级吸收塔7顶部进入干燥塔8下部,干燥后的二氧化硫气体由干燥塔8顶部进入二氧化硫加压装置9,加压后的二氧化硫气体输送至氯化亚砜制备装置10利用,各级吸收装置分别靠机泵14打入相应吸收塔顶部的液体对二氧化硫、氯化氢混合气体进行吸收,干燥塔8通过机泵14将干燥罐11中的浓硫酸打入干燥塔8顶部对二氧化硫进行干燥;投料阶段、氯化亚砜回收精馏阶段产生的少量废气1进入碱吸收塔2下部,通过机泵14打入碱吸收塔2顶部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废气进行吸收产生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溶液,当碱吸收罐17液位达到80%时由机泵14将溶液打入四级吸收罐12中,释放其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回收利用。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装置结构相同,不同点在于,进入装置的气相均采用塔底进气,塔顶出气的方式进行吸收。
采用氯化亚砜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氯化氢废气3进入一级吸收塔4下部,未被吸收的废气经一级吸收塔4顶部进入二级吸收塔5下部,剩余废气经二级吸收塔5顶部进入三级吸收塔6下部,再经三级吸收塔6顶部进入四级吸收塔7下部,经过四级吸收后剩余的二氧化硫气体经过四级吸收塔7顶部进入干燥塔8下部,干燥后的二氧化硫气体由干燥塔8顶部进入二氧化硫加压装置9,加压后的二氧化硫气体输送至氯化亚砜制备装置10利用,各级吸收装置分别靠机泵14打入相应吸收塔顶部的液体对二氧化硫、氯化氢混合气体进行吸收,干燥塔8通过机泵14将干燥罐11中的浓硫酸打入干燥塔8顶部对二氧化硫进行干燥;投料阶段、氯化亚砜回收精馏阶段产生的少量废气1进入碱吸收塔2下部,通过机泵14打入碱吸收塔2顶部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废气进行吸收产生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溶液,当碱吸收罐17液位达到80%时由机泵14将溶液打入三级吸收罐13中,释放其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回收利用。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装置结构相同,不同点在于,进入装置的气相均采用塔底进气,塔顶出气的方式进行吸收。
采用氯化亚砜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氯化氢废气3进入一级吸收塔4下部,未被吸收的废气经一级吸收塔4顶部进入二级吸收塔5下部,剩余废气经二级吸收塔5顶部进入三级吸收塔6下部,再经三级吸收塔6顶部进入四级吸收塔7下部,经过四级吸收后剩余的二氧化硫气体经过四级吸收塔7顶部进入干燥塔8下部,干燥后的二氧化硫气体由干燥塔8顶部进入二氧化硫加压装置9,加压后的二氧化硫气体输送至氯化亚砜制备装置10利用,各级吸收装置分别靠机泵14打入相应吸收塔顶部的液体对二氧化硫、氯化氢混合气体进行吸收,干燥塔8通过机泵14将干燥罐11中的浓硫酸打入干燥塔8顶部对二氧化硫进行干燥;投料阶段、氯化亚砜回收精馏阶段产生的少量废气1进入碱吸收塔2下部,通过机泵14打入碱吸收塔2顶部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废气进行吸收产生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溶液,当碱吸收罐17液位达到80%时由机泵14将溶液打入二级吸收罐15中,释放其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回收利用。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装置结构相同,不同点在于,进入装置的气相均采用塔底进气,塔顶出气的方式进行吸收。
采用氯化亚砜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氯化氢废气3进入一级吸收塔4下部,未被吸收的废气经一级吸收塔4顶部进入二级吸收塔5下部,剩余废气经二级吸收塔5顶部进入三级吸收塔6下部,再经三级吸收塔6顶部进入四级吸收塔7下部,经过四级吸收后剩余的二氧化硫气体经过四级吸收塔7顶部进入干燥塔8下部,干燥后的二氧化硫气体由干燥塔8顶部进入二氧化硫加压装置9,加压后的二氧化硫气体输送至氯化亚砜制备装置10利用,各级吸收装置分别靠机泵14打入相应吸收塔顶部的液体对二氧化硫、氯化氢混合气体进行吸收,干燥塔8通过机泵14将干燥罐11中的浓硫酸打入干燥塔8顶部对二氧化硫进行干燥;投料阶段、氯化亚砜回收精馏阶段产生的少量废气1进入碱吸收塔2下部,通过机泵14打入碱吸收塔2顶部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废气进行吸收产生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溶液,当碱吸收罐17液位达到80%时由机泵14将溶液打入一级吸收罐16中,释放其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回收利用。

Claims (4)

1.一种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塔、干燥塔(8)、加压装置(9)、吸收罐、机泵(14),其特征在于:一级吸收塔(4)与一级吸收罐(16)、二级吸收塔(5)、二级吸收罐(15)、三级吸收塔(6)、三级吸收罐(13)、四级吸收塔(7)、四级吸收罐(12)、干燥塔(8)、干燥吸收罐(11)、加压装置(9)依次相连,各级吸收罐底部通过机泵(14)与其相应的吸收塔塔顶相连,干燥吸收罐(11)底部通过机泵(14)与干燥塔(8)塔顶相连;碱吸收塔(2)底部与碱吸收罐(17)顶部相连,碱吸收塔(2)塔顶通过机泵与碱吸收罐(17)底部相连,碱吸收罐(17)底部通过机泵(14)与任一级吸收罐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收塔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碱吸收塔(2)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干燥塔(8)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
CN201420438843.5U 2014-08-06 2014-08-06 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03990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38843.5U CN203990257U (zh) 2014-08-06 2014-08-06 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38843.5U CN203990257U (zh) 2014-08-06 2014-08-06 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90257U true CN203990257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30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38843.5U Active CN203990257U (zh) 2014-08-06 2014-08-06 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902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3398A (zh) * 2015-11-12 2016-03-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叔丁醇气体回收方法
CN112933880A (zh) * 2021-02-04 2021-06-11 济源市恒通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对苯二甲酰氯生产尾气的二氧化硫回收工艺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3398A (zh) * 2015-11-12 2016-03-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叔丁醇气体回收方法
CN112933880A (zh) * 2021-02-04 2021-06-11 济源市恒通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对苯二甲酰氯生产尾气的二氧化硫回收工艺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8703B (zh) 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工艺及装置
CN203017972U (zh) 一种氯气尾气自动控制吸收装置
CN204275790U (zh) 四氯化钛生产尾气回收盐酸的处理装置
CN202193613U (zh) 一种从含氯化氢气体的废气中回收盐酸的装置
CN203990257U (zh) 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装置
CN201024089Y (zh) 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生产设备
CN104028083A (zh) 一种含氟尾气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4022468U (zh) 一种一体化二氧化氯发生器
CN103224246A (zh) 一种化学石膏制硫铵反应料浆浓缩和余热余氨回收方法
CN202070285U (zh) 一种脱除硫酸工业尾气中二氧化硫、回收硫酸装置
CN205109056U (zh) 浓硝酸生产酸蒸汽分离回收装置
CN204865499U (zh) 一种亚硝酸甲酯的废气处理系统
CN103521059A (zh) 生产3,5-二氯-4-氨基三氟甲苯工艺中氯化氢气体的回收方法
CN203938477U (zh) 真空条件下具有蒸发、反应结晶的二氧化氯发生器
CN104370783A (zh) 硫氢化钠法连续化生产巯基乙酸的硫化氢回收再利用方法及系统
CN109485072A (zh) 二氧化硫废气的综合处理方法
CN204891274U (zh) 一种尿素低压分解塔
CN204275769U (zh) 一种塔式四氯化钛生产尾气回收盐酸的处理装置
CN212383460U (zh) 一种用于吸收尾气二氧化硫气体的治理系统
CN208378757U (zh) 用于连续式回收三乙胺的装置
CN204897421U (zh) 合成氨驰放气及储罐闪蒸气的氢氨回收系统
CN209362207U (zh) 一种二氧化氯脱硝装置
CN102814056A (zh) 一种含二氧化氮尾气的处理方法
CN202555174U (zh) Cmoba合成中磺酰氯氯化反应的尾气循环利用装置
CN202803091U (zh) 半导体废气洗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Double Yang Zichuan District 255190 Shandong city of Zibo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Kaisheng New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Double Yang Zichuan District 255190 Shandong city of Zibo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KAISHENG NEW MATERIAL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