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76170U - 循环升降机 - Google Patents
循环升降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976170U CN203976170U CN201420402962.5U CN201420402962U CN203976170U CN 203976170 U CN203976170 U CN 203976170U CN 201420402962 U CN201420402962 U CN 201420402962U CN 203976170 U CN203976170 U CN 2039761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craft
- fixed
- pairs
- lifting table
- guide ra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4616 trans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IWEDIXLBFLAXBO-UHFFFAOYSA-N dicamba Chemical compound COC1=C(Cl)C=CC(Cl)=C1C(O)=O IWEDIXLBFLAX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8 dipp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母舰飞机出、入库使用的循环升降机。它包括电机、离合器、制动器、蜗杆齿轮变速箱、联轴器、主传动轴,三根与主传动轴对称轴线对齐,平行安装的换向轴,四根轴上各等距、对称安装一对大小、方位相同的链轮。用两根链条将处于同一侧的四个链轮连接起来,两根链条上等距安装四根转轴,每根转轴的中部安装一个可绕转轴垂直摆动的升降平台,出、入库的飞机固定在升降平台上。升降平台两侧对称固定四对导向滚轮,导向滚轮跨坐在两对内、外循环导轨上,內、外循环导轨固定在航母上。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效、节地、节能、安全和结构简单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渉及航空母舰用机械设备,特指提高航空母舰飞机出、入库效率的循环升降机。
技术背景
在航空母舰(以下简称航母)上,除甲板上停放飞机外,甲板下也有飞机库,用于飞机的保养、维修、加油、装弹等工作。
飞机出、入库,采用液压升降机完成。液压升降机由主液压缸、活塞和副液压缸、活塞通过动滑轮组移动带动钢丝绳使升降平台和放在其上的飞机上升(出库)。靠飞机和升降平台的重量,通过钢丝绳使动滑轮组移动,推动活塞压缩主液压油缸的油回流至液压油箱,副液压油缸的油回流至由空气保压的储压罐,利用空气可压缩性和调节阀一起,以防止升降平台和飞机下降(入库)至飞机库时产生冲击,保护飞机。空气在使用过程中会漏气;另外,当液压升降机不工作时,储压罐要排空,以确保航母安全。在储压罐气压不足或液压升降机重新工作时,都要由气泵给储压罐增压,否则,液压升降机不能工作。由此可见,液压升降机有两套动力,一套为电机带动的液压泵,另一套为电机带动的气泵。升降平台靠近航母一侧,被固定在两个装有垂直导向滑槽的滑轨內,既保证升降平台升降顺利,又可以防止风浪使升降平台晃动。但滑动摩擦,摩擦力大,耗能多。液压升降机还装有锁销装置和液压栏杆装置。前者在升降平台停运时,为它保險和定位,使升降平台停放飞机的工作面与航母甲板或机库甲板齐平,便于装、卸飞机。后者在液压升降机工作前升起,在锁销装置定位好升降平台后落下。确保液压升降机工作时,工作人员的安全。
中小型航母一般装有一台液压升降机。入库的飞机,必须等出库的飞机,从升降平台牵引走后,才能从停放地牵引至升降平台中入库;同样,出库的飞机,也必须等入库的飞机,从升降平台牵引走后,才能从存放地牵引至升降平台出库。
为解决一台液压升降机工作效率太低的问题,大型航母都装有二至四台液压升降机。其中一至二台用于飞机出库,另一至二台用于飞机入库。前者升(出库)工作,降时空载;后者降(入库)时工作,升时空载。工作效率都不高,后者还浪费能源。
由以上叙述可以看出,液压升降机有两套动力,结构复杂,使用、维修很不方便。单台液压升降机工作效率低。为解决这一缺陷,现代航母装有多台液压升降机,这既占用了航母上宝贵的工位面积,又出现了空载现象,浪费了能源。
发明內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液压升降机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並保留液压升降机的原有功能而提供一种循环升降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循环升降机,设计了两对固定在航母上的內、外循环导轨。这两对內、外循环导轨的中心线组成的两个对称平面,与两根链条中心线组成的垂直水平面的对称平面平行。升降平台上固定有四对导向滚轮和一对辅助导向滚轮,它们跨坐在內、外循环导轨上。在两根链条和转轴的牵引下可沿內、外循环导轨滚动,不能相对内、外循环导轨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升降机,包括:电机、离合器、制动器、蜗杆齿轮变速箱、联轴器、主传动轴、主动链轮、换向轴和换向链轮,其特征在于:联轴器将蜗杆齿轮变速箱与主动轴连接起来;主传动轴水平支承在两个滚动轴承座上;在主传动轴上对称安装了一对大小相同的主动链轮;以上零部件都安装在底座上,底座通过垫板水平固定在航母上;换向链轮为三对,三对换向链轮的大小与主传动链轮相同;每对换向链轮对称、同方位安装在一根换向轴上,每对换向链轮在换向轴上的距离与一对主动链轮在主传动轴上的距离相等;这样组成了三套换向组件,其中两套通过两对滚动轴承座与主传动轴对称轴线对齐、中心线平行,且彼此同水平高度地固定在航母上;另一套通过一对滚动轴承座固定在底座上,它与主传动轴对称轴线对齐、中心线平行,且在同一水平面上;用两根链条将处于同一侧的一个主动链轮和三个换向链轮连接起来,用四根转轴等距离固定在两根链条上;四个升降平台固定在四根转轴中部,它可垂直绕转轴摆动,但不能沿轴向移动;每个升降平台上对称固定了四对导向滚轮和一对辅助导向滚轮,它们分别跨坐在两对內、外循环导轨上;在两根链条和转轴的牵引下,可沿内、外循环导轨滚动;內、外循环导轨固定在航母上;这既保证了升降平台平移顺利,又可以防止风浪使升降平台相对航母产生晃动,确保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传动轴和三根换向轴共四根轴对称轴线对齐,平行地固定,其中两根轴用两对滚动轴承座固定在航母上,另两根轴用两对滚动轴承座固定在底座上;电机、蜗杆齿轮变速箱也固定在底座上。底座通过两个垫板固定在航母上;用两根链条分别将处于同一侧的一个主动链轮和三个换向链轮连接起来;两根链条的中心线形成两个垂直水平面的对称平面。两根链条上的对应销轴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在四根转轴的中部,各用滚动轴承、端盖、油封和螺钉将升降平台对称固定在转轴上;升降平台的两侧对称固定五对导向轴;通过滚动轴承、衬套、螺帽、端盖、螺钉将四对导向滚轮和一对辅助导向滚轮对称固定在导向轴上;四对导向滚轮和一对辅助导向滚轮跨坐在两对内、外循环导轨上;这两对內、外循环导轨对称 固定在航母上;它们中心线形成的对称平面与两根链条中心线形成的对称平面平行;且外循环导轨将內循环导轨完全包住,成四角带圆弧的回字形;内、外循环导轨上开有纵、橫向缺口,以便于转轴通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对主动链轮与一对换向链轮,它们大小相等,分别对称、等距、同方位安装在一根主传动轴和一根换向轴上;将这二根轴的对称轴线对齐且平行固定,换向轴通过一对滚动轴承座固定在航母上,主传动轴通过一对滚动轴承座固定在底座上,底座通过垫板固定在航母上;用两根链条将处于同一侧的一个主动链轮和一个换向链轮连接起来;两根链条的中心线形成两个垂直水平面的对称平面;两根链条上的对应销轴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升降平台上固定有四对导向轮轴和四对导向滚轮,用滚动轴承、衬套、双螺帽、端盖、螺钉对称固定在导向轮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高效:运行时,升(出库)、降(出库)同时进行。停运时,一台循环升降机有四个工作位,除首次二架飞机出、入库是两个工作位同时装出、入库的飞机外。从第二次二架飞机出、入库开始,四个工作位可同时工作,两个工作位装出、入库的飞机;另两个工作位卸出、入库的飞机。可以看出,它能做到飞机出、入库同时进行,而且飞机出、入库的装、卸也能同时进行。工效是液压升降机的四倍以上。
2.节地:现代航母为满足飞机出、入库的需要,装有二至四台液压升降机。由于循环升降机效率高,装一台就能满足航母飞机出、入库的需求。一台循环升降机占航母甲板面积,较二至四台液压升降机占航母甲板面积小得多。
3.节能:循环升降机的运动零部件和飞机都是对称配置的,升、降时互为配重。电机只需克服升降运动时两边的重量差、摩擦力和水平拖动空升降平台做功。防止升降平台晃动的导轨由滑动摩擦攺为滚动摩擦也减少了能源消耗。因此,它是节能设备。
4.安全:循环升降机的升降平台上固定了四对导向滚轮和一对辅助导向滚轮,它们跨坐在两对內、外道轨上滚动。既使航母在大风浪中前进,也能保证升降平台和飞机平移运转灵活又不会与航母产生相对晃动。
5.结构简单:循环升降机由一台电机驱劫。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循环升降机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俯视图,它是升降平台、导向滚轮、辅助导向滚轮、內、外循环导轨的装配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简化后的循环升降机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循环叠式飞机库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飞机快速起飞跑道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图3、图4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循环升降机,它包括电机1(由于航母上有强大的液压系统,如果需要,可以用液压马达取代电机)、离合器2、制动器21、蜗杆齿轮变速箱3、联轴器99、主传动轴5,主传动轴5水平支承在两个滚动轴承座4上。在主传动轴5上,对称安装了一对大小、安装位置相同的主动链轮6。以上零部件都安装在底座20上,底座20通过垫板31水平固定在航母90上。三对换向链轮9,它们的大小与一对主传动链轮6相同。每一对换向链轮9对称、同方位安装在一根换向轴11上,每对换向链轮9在换向轴11上的距离,应与一对主动链轮6在主传动轴5上的距离相等。这样组成了三套换向组件,其中两套通过两对滚动轴承座10同一水平高度地固定在航母90上;另一套通过一对滚动轴承座4固定在底座20上,它与主传动轴5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固定时,三根换向轴11的对称轴线与主传动轴5的对称轴线对齐且平行。用两根链条7将处于同一侧的一个主动链轮6和三个换向链轮9连接起来,两根链条7的中心线形成两个垂直水平面的对称平面。因此,两根链条7上对应的销轴轴线都在同一水平线上。将两根链条7上处于某同一水平线上的销轴取出,用一根两端轴径、长度、公差与原销轴完全相同的转轴8取代原两销轴,将两根链条7与转轴8用垫圈12、螺帽13、开口销14连接並固定。连接並固定在链条7上的转轴8为四根,四根转轴8之间的距离相等,为航母甲板83到飞机库甲板84的距离。用滚动轴承17、端盖15油封16、螺钉19将升降平台118对称安装在转轴8的中部。升降平台118在重力的作用下,可垂直绕转轴8摆动,不能沿转轴8轴向移动。四个升降平台118运动至任何位置,升降平台118的重心始终处于转轴8中心线的正下方。升降平台118的两侧对称固定有五对导向轴92,通过滚动轴承93、衬套94、双螺帽95、端窧96、螺钉97将四对导向滚轮82,和一对辅助导向滚轮98,固定在五对导向轴92上。四对导向滚轮82和一对辅助导向滚轮98,分别跨坐在內循环导轨80和外循环导轨81上,可沿其上滚动。由于导向滚轮82、辅助导向滚轮98和內、外循环异轨80、81的限制,升降平台118只能沿內、外循环轨道80、81平移,不会相对它产生晃动。內循环导轨80和外循环导轨81固定在航母90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与技术特点
首先,讲清航母现有设备在循环升降机中的应用。飞机在循环升降机上的定位、固定、松开方式,采用航母现行方式和设备。循环升降机运转前,液压栏杆装置升起,为循环升降机定位的锁销装置收回,循环升降机运转,到位后,锁销装置伸出为循环升降机定位,液压栏杆装置缩回,工作人员装、卸飞机。液压栏杆装置和锁销装置,在循环升降机中仍可按上述方式应用。在以后的论述中将不渉及以上设备。
见图1,箭头89的指向为航母前进方向,飞机进入循环升降机,飞机机头指向应与航母前进方向一致。要出机库的第一架飞机,按箭头87方向,经机库甲板84装入左下方的升降平台118上,定位、固定;要入库的第一架飞机,按箭头85的方向,经航母甲板83装入右上方的升降平台118上,定位、固定。松开制动器21。起动电机1,通过离合器2、蜗杆变速箱3、联轴器99、主传动轴5,使一对主动链轮6顺时钟方向转动,带动两根链条7,通过三对换向链轮9,使左边的转轴8上升,将左下方的升降平台118和出库的第一架飞机提升至左上方;使右边的转轴8下降,将右上方的升降平台118和第一架入库的飞机下降至右下方;使上面的转轴8从左向右移,将左上方空着的升降平台118右移至右上方;使下面的转轴8从右向左移,将右下方空着的升降平台118左移至左下方。並使四个升降平台118存放飞机的工作面111分别与航母甲板83和机库甲板84齐平。离合器2脱开,同时制动器21工作,循环升降机停止运转。此时,四个升降平台118同时工作。左上方,松开第一架出库的飞机,按箭头88方向从航母甲板83出库;左下方,按箭头87方向,经机库甲板84,将第二架出库的飞机装入升降平台118上,定位、固定;右上方,按箭头85方向,经航母甲板83,将第二架入库的飞机装入升降平台118上,定位、固定;右下方,松开第一架入库的飞机,按箭头86方向从机库甲板84入库。上述工作完成后,制动器21松开,同时离合器2合上。重复上述过程。由此可以看出,从装第二架出、入库的飞机开始,循环升降机停止运转时,四个升降平台118都有人在工作,左上方,卸出库的飞机,左下方,装出库的飞机,右上方,装入库的飞机,右下方,卸入库的飞机。因此,循环升降机做到了飞机出库(升)、入库(降)同时进行,且飞机出、入库的装、卸工作也能同时进行。工作效率是原液压升降机的四倍以上。
见图3、图4,升降平台118上固定有四对导向轮轴92。四对导向滚轮82,用滚动轴承93、衬套94、双螺帽95、端盖96、螺钉97对称固在导向轮轴92上。四对导向滚轮82可在导向轮轴92上转动,不能沿导向轮轴92轴向移动。见图1、图2、图3、图4,四对导向滚轮82,在两根链条7、转轴8、升降平台118的牵引下,两对导向滚轮82跨坐在两个內循环导轨80上滚动,另两对导向滚轮82跨坐在两个外循环导轨81上滚动。由于两对內、外循环导轨80、81的中心线组成的对称平面,是与两根链条7中心线组成的两个垂直水平面的对称平面是平行的,因此,四对导向滚轮82,可顺畅地跨坐在一对内、外循环导轨80、81上滚动。分析图3、图4可看出,四对导向滚轮82除了沿两对內、外循环导轨80、81滚动外,其它五个自由度都被內、外循环导轨80、81限制住了,因此,不可能产生其它相对內、外循环导轨80、81的移动和转动。由于內、外循环导轨80、81是固定在航母90上的。因此,升降平台118和固定在其上的飞机,由于四对导向滚轮82受内、外循环导轨80、81的限制,只能沿两对內、外循环导轨80、81平移,不会因风浪的影响,相对航母产生其它移动或转动。飞机在循环升降机上搬运是安全的。
下面详细讲述內、外循环导轨80、81,导向滚轮82和辅助导向滚轮98。
见图1,两对內、外循环导轨80、81的轨道形状是根据升降平台118的重心始终处于转轴8的正下方,四对导向滚轮82的安装位置和导向滚轮82与內、外循环导轨80、81接触圆的直径,用机械作图法确定的。
见图1、图2、图3、图4,四对导向滚轮82是对称安装在升降平台118两侧的。升降平台118是由两根链条7通过转轴8拖动的。两根链条7的中心线,是一对对称、垂直水平面的平面。因此,由它为轨道形成的,一对內、外循环导轨80、81中心线,也是一对对称、垂直水平面的平面。
见图1,两个外循环导轨81,将两个內循环导轨80包在里面,组成四角带圆弧的回字形。
见图1,外循环导轨81上部开有两个纵向缺口91,內循环导轨80的左、右两侧开有两个横向缺口91。前者,便于转轴8上、下运动,后者,便于转轴8从右向左平移时通过。没有这四个缺口91,升降平台118的循环运动無法完成。
见图1,在升降平台118的循环运动过程中,每当换向时,都有两对处于对角线上的导向滚轮82,一对先从內循环导轨80换至外循环导轨81上,另一对隨后从外循环导轨81换至內循环导轨80上。升降平台118完成一个循环运动,其上的每对导向滚轮82都换轨两次。每次换轨时,只有一对导向滚轮82脱轨,其它三对导向滚轮82仍在内、外循环导轨80、81上,升降平台118不会相对航母产生晃动。且三对导向滚轮82,会引导脱轨的导向滚轮82重新入轨。
见图1、图3、图4,当升降平台118,在图1的左上方,从左向右移时,会出现后面两对导向滚轮82同时脱轨的现象。原因是后下方的导向滚轮82正从外循环导轨81向內循环导轨80换轨,出现脱轨。后上方的导向滚轮82,因过外循环导轨81左边的缺口91而脱轨。升降平台118继续往右移时,又会出现前面两对导向滚轮82同时脱轨,原因是前下方的导向轮82,因从內循环导轨80向外循环导轨81换轨而脱轨。前上方的导向轮82,因过外循环导轨81右边的缺口91而脱轨。升降平台118上同时出现两对导向滚轮82脱轨将影响升降平台118的稳定。因此,在升降平台118的上中部,增加了一对辅助导向滚轮98,它的作用是保证升降平台118,在图1上部从左向右移时,始终有二对导向滚轮82和一对辅助导向滚轮98在內、外循环导轨80、81上滚动,确保升降平台118的稳定。辅助导向滚轮98的结构、固定方式与导向滚轮82完全相同,仅安装位置不同。
见图1,升降平台118在上面从左向右移时,由于此处內循环导轨80较短,升降平台118经过此处时,因自重会下沉,使升降平台118上面两对导向滚轮82与外循环导轨81脱离。为防止出现此现象,设计了五对(数量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支撑链轮47,它通过轴48,支撑梁架46固定在航母90上。链条7放在支撑链轮47上。链条7带着转轴8、升降平台118经过时,由于支撑链轮47的支撑,不会下沉,导向滚轮82也不会与外循环导轨81脱离。
这里要特别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內、外循环导轨80、81,导向滚轮82,辅助导向滚轮98的设计,可应用于《新型循环运输设备》。如循环升降电梯,O型循环空中车库等。以增加它们运行过程的稳定性。
从以上设计原理和技术特点的介绍中可以看出:
1、一台循环升降机,不论运行时还是停运时,四个升降平台118都同时工作。实现了飞机出、入库同时进行,出、入库飞机的装、卸工作也能同时进行。一台循环升降机的工作效率为液压升降机的四倍。
2、现代航母,装一台循环升降机,即可取代四台液压升降机。一台循环升降机,较四台液压升降机,占用航母的工作面积小得多。多出来的面积,可以多放飞机,提高航母的战斗力。
3、循环升降机在循环运转时,总是有一对升降平台118,装着飞机,一上,一下,互为配重。电机1只需为克服系统的摩擦力,它们的重量差(油和武器)和两个空升降平台118横移做功。而且,它不象液压升降机存在空载运行。此外,防止升降平台118相对航母晃动的导轨由滑动摩擦改成滚动磨擦,也节省了能源。因此,循环升降机是节能设备。
4、循环升降机在运转时,每个升降平台118上的四对导向滚轮82和辅助滚轮98,始终有三至四对受到内、外循环导轨80、81的限制,只能跨坐在其上沿轨道滚动,不可能产生其它晃动。而內、外循环导轨是固定在航母90上的,因此,升降平台118和固定在其上的飞机,在风浪的影响下,不会相对航母产生晃动,它们是安全的。
5、循环升降机的运转,由一台电机1(或一台液压马迏)完成。较液压升降机由液压泵和气圧泵共同完成,简单得多。给使用、维修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且循环升降机的零、部件,如链条7、转轴8、升降平台118、主动链轮6和换向链轮9等,尺寸相同,数量较大,适合批量生产,也给使用、维修带来了方便。
由此可以分析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循环升降机的优点都得以实现。
下面,就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技术特点加以补充说明。
见图1,由于航母上有强大的液压泵站,允许电机1用液压马达取代。
见图1、图2,在安装、使用过程中,两根链条7会松动。由于电机1,蜗杆齿轮变速箱3,主传动轴8和主动链轮6通过两个滚动轴承座4,另有一对换向轴11和换向链轮9也通过两个滚动轴承座4,一起固定在底座20上,底座20通过垫板31,用螺栓25,螺帽26,垫圈27固定在航母90上。改变垫板31的厚度,拧紧螺栓25、螺帽26、垫圈27,即可使链条7得到适合的张紧度。
见图1、图2,循环升降机是通过蜗杆齿轮变速箱传动的。它有自锁功能,当图1左右两边装载的飞机重量失衡时,不会产生自动滑移。加上此时制动器21也在工作,是双保險,确保系统安全。
见图1,制动器21有两个功能,一是电机1停止工作和离合器脱开时,它工作,防止系统产生自动滑移,造成亊故;二是准确制动,使四个升降平台118停放飞机的工作面111,分别与航母甲板83和机库甲板84齐平,利于飞机出、入。
见图2,增加联轴器99,是为了让蜗杆齿轮变速箱3和主传动轴5结构更合理,有利于它们的制造、运输和安装。
以上所述的循环升降机,结构比较复杂。可简化成图5所表示的循环升降机。它的传动机构,工作原理与图1、图2所示的循环升降机完全相同。因此,在图5中只表示出这种循环升降机的循环升降部分的结构。它们相同的部分不在这里重述。只讲述它们不同之处。
见图1、图2、图5,简化后的循环升降机的换向轴11,由原来的三根变成一根,滚动轴承座10、4各减少一对,换向链轮9減少两对。由于简化后不存在升降平台118下沉问题,多对支撑链轮47、多根轴48和支撑梁46都被取消。
链条7带动转轴8、升降平台118的循环运动由原来的上升、左向右平移、下降、右向左平移,变成上升、圆周运动、下降、圆周运动。
简化后的循环升降机在圆周运动时,只有一对导向滚轮82或辅助导向滚轮98在外循环导轨81上滚动。而原升降机换向时,有三对导向滚轮82和辅助导向滚轮98在內、外循环导轨80、81上滚动。因此,简化后的循环升降机,换向时稳定性较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
一、循环叠式飞机库
见图6,循环叠式飞机库的传动原理与循环升降机完全相同,在图6中只表示出了主传动轴5和主动链轮6以后的结构。主传动轴5以前的结构与图1、图2完全相同。在图6中这部分没有表示出来。循环叠式飞机库中的零、部件和标识其作用与循环升降机相同的,它们的图号也相同。
下面先叙述它们不同的地方:
循环升降机的升降平台118,在两根链条7和转轴8的牵引下,按O型方式循环。循环叠式飞机库,在两根链条7和转轴8的牵引下,按MW方式循环。
循环叠式飞机库的內循环导轨80也被外循环导轨81包围。它们的形状较循环升降机复杂,也长得多。为便于转轴8通过,纵向缺口八个和横向缺口六个,都开在外循环导轨81上。图6中为绘图方便,且一目了然,內、外循环导轨80、81都用一根特粗的实线表示。
循环升降机仅四个存放飞机的升降平台118。循环叠式飞机库,有三十二个(数量可根据需要确定但要为4的倍数)可存放飞机的升降平台118。
循环升降机仅三对顺时钟方向转动的换向链轮9。循环叠式飞机库有十五对换向链轮9,其中有六对是逆时钟方向转动的。
循环叠式飞机库,安装在带装甲的机库壁100内。机库壁100在航母甲板83处开有两个防弾的机库门101。既保证飞机出、入库方便,又保证平时和战时库內飞机的安全。
循环升降机一般安装在航母舰桥的同一侧,处于舰桥后面,航母的中部。循环叠式飞机库,则安装在航母的左舷,与舰桥对称布置,高度与航母舰桥相当,以硧保航母航行稳定。
循环叠式飞机库的工作原理
见图6,参考图1、图2。在讲述循环叠式飞机库原理前,先定义以下述语。
工位:升降平台118进入工作的位置。循环叠式飞机库只有四个工位,即航母甲板83和机库甲板84处各两个。
停位:升降平台118停在非工作位置。
进位:制动器21松开。电机1起动,通过离合器2、蜗杆齿轮变速箱3、联轴器99、主传动轴5、两个主动链轮6、两根链条7、转轴8带动升降平台118从原工位(停位) 进入下一工位(停位) ,离合器2脱开,制动器21工作 。
进位二:制动器21松开。电机1起动,通过离合器2、蜗杆齿轮变速箱3、联轴器99、主传动轴5、两个主动链轮6、两根链条7、转轴8带动升降平台118从原工位(停位)进入下二个工位(停位),离合器2脱开,制动器21工作。进位三,即按以上所述的机械零、部件起动,将升降平台118从原工位(停位)进入下面三个工位(停位)。依此类推。
见图6,箭头89指向为航母前进方向,飞机装入升降平台118时,机头应指向航母的前进方向。开始使用前,循环叠式飞机库是空的。有四个升降平台118处于工位,其它升降平台118处于停位。两个处于工位的升降平台118存放飞机的工作面111与航母甲板83齐平;另两个处于工位的升降平台118存放飞机的工作面111与机库甲板84齐平。打开机库门101,刚降落的两架飞机从航母甲板83按箭头85、105经机库门101进入两个升降平台118中,定位,固定;与此同时,两架在机库已装满弹和油的飞机,从机库甲板84按箭头87、104方向装入另两个处于工位的升降平台118中,定位,固定。进位二。四个空的升降平台118停在四个工位。其它空升降平台118和已装飞机的四个升降平台118处于停位。按上述方法给四个处于工位的升降平台118装入飞机,定位,固定。重复进位二,两次。循环叠式飞机库已装了16架飞机。此时,进位十。又有四个空升降平台118,停在工位。按上述方法装机、定住、固定。再重复进位二,三次。循环叠式飞机库己装满32架飞机。关上机库门101。这些飞机是装满弾和油的飞机,与未装弹和油的飞机,混装在一起的。装满弹和油的飞机,和未装满弹和油的飞机各16架。
以下讲述战时循环叠式飞机库的工作过程。进位二。航母甲板83处,两个工位,停的是两架装满弹和油的飞机。机库甲板84处,两个工位,停的是两架未装弹和油的飞机。打开机库门101。松开两架装满弹和油的飞机,按箭头88和103方向经机库门101、航母甲板83上跑道起飞。与此同时,松开两架未装满弹和油的飞机,按箭头86、106方向经机库甲板84入机库装弹、加油。以上工作同时完成后,四个处于工位的升降平台118都空了。两架刚着舰的飞机,按箭头85、105经航母甲板83、机库门101,分别进入两个升降平台118中,定位、固定。与此同时,两架已装满弹和油的飞机,按箭头87、104经机库甲板84,分别进入两个升降平台118中,定位、固定。此处可以看出,四个工位同时工作,将原状态的飞机卸掉,装入另一状态的飞机。再经三次进位二,一次进位十,三次进位二,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将第一次装入循环叠式飞机库的飞机全部换掉,但循环叠式飞机库內,仍装满了飞机,且装好油和弹与未装油和弾的飞机各16架。因此,循环叠式飞机库中的飞机,可以不间断的替换下出。在工作过程中,循环叠式飞机库既是飞机库又是升降机,由于能同时装、卸四架飞机,工作效率比循环升降机更高,确保航母有强大的战斗力。
循环叠式飞机库停止工作时,关掉电机1和两个机库门101,循环叠式飞机库处于封闭状态。
循环叠式飞机库的优点:
1、在同样的航母甲板面积上,釆用循环叠式飞机库存放飞机,较飞机在航母甲板上平放,至少多装二十架飞机;
2、在循环叠式飞机库的使用过程中,机库內始终装满了飞机,机库利用率高达百分百;
3、在飞机出、入库的过程中,循环叠式飞机库能同时装、卸四架飞机,工作效率更高。实际上起到了循环升降机的作用。成倍提高了飞机出、入库效率;
4、飞机装满机库后,关上机库门101,机库壁100使库內飞机与外面隔开。平时,保护飞机不会出现意外亊故。战时,机库壁100是装甲,当受到敌方攻击时,可保护库内飞机不会损坏。较甲板上飞机安全得多;
5、机库內装满飞机后,两根链条7、转轴8、升降平台118和其上的飞机互为配重,电机1只需为克服系统摩擦力和使以上零、部件和飞机平移做功。因此,循环叠式飞机库也是节能产品。
见图5,简化后的循环升降机,也可应用到循环叠式飞机库中去,这样也可使循环叠式飞机库的结构大为简化。
这里要特别指出,循环叠式飞机库的内、外循环导轨80、81的设计,适合应用到M、MW型循环空中车库的设计中去。
二、飞机快速起飞跑道
循环叠式飞机库的机库壁100的顶部,长度约200米。辽宁号航母的飞机起飞跑为105米。因此,机库壁100的顶部,完全可以做飞机的起飞跑道。
见图7,飞机快速起飞跑道是在循环叠式飞机库的基礎上,增加了起飞准备塔103,它的空间可存放两个升降平台118,空间102为准备起飞位,空间108为过渡位。起飞准备塔103在正对跑道106处,装有放飞门104。飞机跑道106的起飞点后,装有档板105,平时它与跑道106齐平。跑道106与机库壁100的顶部之间有空间109,可装飞机弾射装置。如采用滑跃式起飞,则在跑道106的前面迠成107的形状,飞机即可滑跃式起飞。飞机快速起飞跑道的其它部份与循环叠式飞机库完全相同。
图7中,表示出了它们的不同的部份,相同的部份大部分沒有表示出来。
飞机快速起飞跑道的工作过程:
见图7、参见图1、图2、图6,箭头89为航母前进方向,循环叠式飞机库中存放的飞机,机头指向都与航母前进方向一致。当要啓用飞机快速起飞跑道106时,起动电机1,同时松开制动器21,通过离合器2、蜗杆齿轮变速箱3、联轴器99、主传动轴5、一对主动链轮6、两根链条7、转轴8,带动各个装着飞机的升降平台118运动。当第一个载着装满弹和油的飞机的升降平台118,抵达准备起飞位102时,离合器2脱开,同时制动器21工作,使升降平台118停放飞机的工作面111与跑道106齐平。打开放飞门104,松开飞机,将它经放飞门104牵引至跑道106的起飞处。挡喷射气流的壁板105升起,放飞门104关闭,飞机的前轮被挂在弹射起飞装置中。飞行员得到准备起飞命令后,飞机剎车,同时发动机开足马力。得到起飞命令后,飞行员松开剎车,同时弹射起飞装置工作,1.5秒內将飞机弹出跑道106。放下壁板105,打开放飞门104。如果是滑跃式起飞,过程相同,只是沒有弹射起飞装置,但要有滑跃起飞跑道107。在前一架飞机起飞的同时,由于有壁板105和放飞门104阻挡飞机的喷气流,循环叠式飞机库已经进位二,将下一个载着装满弾和油的飞机的升降平台118,送到了准备起飞位102。由于距离很近,可在很短的时间內,将下一架准备起飞的飞机,经放飞门104牵引至跑道106起飞。重复上述过程。如果飞机在航母甲板上的跑道起飞,必须等前一架飞机起飞后,才能将下一架要起飞的飞机,从停机位牵引至起飞处起飞。这个距离很长,时间要长得多。可见,飞机从快速起飞跑道起飞,较飞机从航母甲板83上的跑道起飞,效率要高得多。
在利用快速起飞跑道106起飞飞机的同时,循环叠式飞机库的四个工位,仍可同卸、同装飞机。它的工作效率更高。
飞机快速起飞跑道的优点:
1.为航母增加了一条起飞跑道,提高了它的战斗力;
2.由于飞机的停机位置距飞机起飞处近得多,飞机从快速起飞跑道106起飞,较飞机从航母甲板83上的跑道起飞,效率要高得多。
3.由于快速起飞跑道106的高度较航母甲板83高近30米,飞机从此跑道起飞,有时间空中加速。因此,飞机离开跑道106的速度可以低一些。这意味着,弹射装置的功率可以小一些;或者滑跃式起飞的跑道可以短一些。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进行的论述,並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进行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其他人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改进和变型,均应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5)
1.一种循环升降机,包括:电机(1)、离合器(2)、制动器(21)、蜗杆齿轮变速箱(3)、联轴器(99)、主传动轴(5)、主动链轮(6)、换向轴(11)和换向链轮(9),其特征在于:联轴器(99)将蜗杆齿轮变速箱(3)与主动轴(5)连接起来;主传动轴(5)水平支承在两个滚动轴承座(4)上;滚动轴承座安装在底座(20)上,底座通过垫板(31)固定在航母(90)上;在主传动轴上对称安装了一对大小相同的主动链轮(6);换向链轮(9)为三对,三对换向链轮的大小与主传动链轮相同;每对换向链轮对称同方位安装在一根换向轴(11)上;主传动轴(5)与三根换向轴(11)通过滚动轴承座固定在航母(90)上;用两根链条将处于同一侧的一个主动链轮和三个换向链轮连接起来,用四根转轴(8)等距离固定在两根链条上;四个升降平台(118)固定在四根转轴(8)的中部,每个升降平台上对称固定四对导向滚轮(82)和一对辅助导向滚轮(98),它们分别跨坐在两对内、外循环导轨(80、81)上;内、外循环导轨(80、81)固定在航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升降机,其特征在于:主传动轴(5)和三根换向轴(11)共四根轴对称轴线对齐,平行地固定,其中两根轴用两对滚动轴承座(10) 固定在航母(90) 上,另两根轴用两对滚动轴承座(4) 固定在底座(20) 上;电机(1) 、蜗杆齿轮变速(3)也固定在底座(20)上;底座通过两个垫板(31) 固定在航母(90) 上;用两根链条(7)分别将处于同一侧的一个主动链轮(6) 和三个换向链轮(9) 连接起来;两根链条(7) 的中心线形成两个垂直水平面的对称平面;两根链条(7) 上的对应销轴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在四根转轴(8) 的中部,各用滚动轴承(17) 、端盖(15) 、油封(16) 和螺钉将升降平台(118) 对称固定在转轴(8) 上;升降平台(118) 的两侧对称固定五对导向轴(92) ;通过滚动轴承(93)、衬套(94) 、螺帽(95)、端盖(96) 、螺钉(97)将四对导向滚轮(82) 和一对辅助导向滚轮(98) 对称固定在导向轴(92)上;四对导向滚轮(82)和一对辅助导向滚轮(98)跨坐在两对内、外循环导轨(80) 、(81)上;这两对內、外循环导轨(80) 、(81)对称 固定在航母(90)上;它们中心线形成的对称平面与两根链条(7) 中心线形成的对称平面平行;且外循环导轨(81) 将內循环导轨(80)完全包住,成四角带圆弧的回字形;内、外循环导轨(80) 、(81)上开有纵、橫向缺口(9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升降机,其特征在于:一对主动链轮(6)与一对换向链轮(9)分别对称、等距、同方位安装在一根主传动轴(5) 和一根换向轴(11) 上;将这二根轴的对称轴线对齐且平行固定,换向轴(11) 通过一对滚动轴承座(10)固定在航母(90)上,主传动轴(5)通过一对滚动轴承座(4)固定在底座(20)上,底座(20)通过垫板(31)固定在航母(90)上;用两根链条(7)将处于同一侧的一个主动链轮(6)和一个换向链轮(9)连接起来;两根链条(7)的中心线形成两个垂直水平面的对称平面;两根链条(7)上的对应销轴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升降平台(118)上固定有四对导向轮轴(92)和四对导向滚轮(82),用滚动轴承(93)、衬套(94)、双螺帽(95)、端盖(96)、螺钉(97)对称固定在导向轮轴(92)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02962.5U CN203976170U (zh) | 2014-07-22 | 2014-07-22 | 循环升降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02962.5U CN203976170U (zh) | 2014-07-22 | 2014-07-22 | 循环升降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976170U true CN203976170U (zh) | 2014-12-03 |
Family
ID=51973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40296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76170U (zh) | 2014-07-22 | 2014-07-22 | 循环升降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976170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13938A (zh) * | 2015-12-29 | 2016-03-23 | 芜湖华强文化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滑移式喷头 |
CN105545040A (zh) * | 2015-12-08 | 2016-05-04 | 曾广沅 | 循环升降设备 |
USD971120S1 (en) | 2021-01-06 | 2022-11-29 | Richard Lee Armstrong | Aircraft carrier |
US11718376B1 (en) | 2019-12-16 | 2023-08-08 | S Mart Solutions For America | Broad-based ship |
-
2014
- 2014-07-22 CN CN201420402962.5U patent/CN20397617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45040A (zh) * | 2015-12-08 | 2016-05-04 | 曾广沅 | 循环升降设备 |
CN105413938A (zh) * | 2015-12-29 | 2016-03-23 | 芜湖华强文化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滑移式喷头 |
US11718376B1 (en) | 2019-12-16 | 2023-08-08 | S Mart Solutions For America | Broad-based ship |
USD971120S1 (en) | 2021-01-06 | 2022-11-29 | Richard Lee Armstrong | Aircraft carrier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976170U (zh) | 循环升降机 | |
CN105545040B (zh) | 循环升降设备 | |
CN203021143U (zh) | 新型循环运输设备 | |
CN101806159A (zh) | 立体车库链条传动系统 | |
CN101519124A (zh) | 航母舰载机起飞装置及起飞方法 | |
CN102680198A (zh) | 电梯缓冲器试验设备 | |
CN209351619U (zh) | 一种基于滑轨的无人机收放装置 | |
CN107776596A (zh) | 一种具有门式结构的物流运输车 | |
CN204264463U (zh) | 真空储能式固定翼飞机起飞弹射器 | |
CN202614492U (zh) | 电梯缓冲器试验设备 | |
CN208280693U (zh) | 电梯式立体停车装置 | |
CN207617723U (zh) | 一种具有门式结构的物流运输车 | |
CN103803311B (zh) | 一种货物快速装卸轨道设备及装卸方法 | |
CN106988575B (zh) | 一种自动化立体车库传动机构 | |
CN207228722U (zh) | 一种平行式垂直立体停车库 | |
CN107972687A (zh) | 一种具有门式结构的物流运输车 | |
CN109159907B (zh) | 履带式起降装置 | |
CN204998792U (zh) | 一种浮动降落平台 | |
CN207416835U (zh) | 一种具有门式结构的物流运输车 | |
CN105293278A (zh) | 一种电动葫芦式双轨单主梁起重机 | |
CN108343718A (zh) | 一种c形带轴承滚轮螺母丝杠副及应用方法 | |
CN105314124A (zh) | 真空储能式固定翼飞机起飞弹射器 | |
CN104176266A (zh) | 航母舰载机卷扬拖动加速起飞装置 | |
CN102502418A (zh) | 专用于调转集装箱箱门的设备及其方法 | |
CN102826433A (zh) | 罐内自锁阻车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3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37, Patentee after: BEIHANG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414000, Yue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Jia Ling Ling Yue community 6-401 Patentee before: Zeng Guangyuan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