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75002U - 超长可自装卸整体式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超长可自装卸整体式运输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975002U CN203975002U CN201420382945.XU CN201420382945U CN203975002U CN 203975002 U CN203975002 U CN 203975002U CN 201420382945 U CN201420382945 U CN 201420382945U CN 203975002 U CN203975002 U CN 2039750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xis
- crossbeam
- gooseneck
- steering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长可自装卸整体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车头(1)、动力升降鹅颈(2)、车身平台(3)、三轴线液压挂车和过渡爬梯(7)组成,所述动力升降鹅颈(2)的一端安装在车头(1)上,另一端与车身平台(3)的一端相连,所述车身平台(3)的另一端通过三轴线车架(4)与过渡爬梯(7)相连,在所述三轴线车架(4)底部安装有多个悬挂系统(5),在所述三轴线车架(4)内安装有转向系统(6)。本实用新型为三轴转向车辆,超长平台,城市低地板有轨电车可自装自卸,可承载55吨左右,同时该车可实现后轴随动转向,平台可升降,在牵引车牵引转向时,后轴可通过鹅颈转向油缸实现随动转向,有效降低轮胎磨擦阻力,同时减小车辆的转弯半径,降低货台高度,提高车辆通过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低地板有轨电车,尤其涉及一种超长可自装卸整体式运输车。属于重型运输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中国相当多的城市在筹备建设城市低地板有轨电车,我们根据有轨电车的超长性,不可拆卸性,而专门设计制造一种新型超长可自装自卸整体运输车。以往低地板常规运输车,装卸很复杂,要用行车将城市低地板有轨电车吊起,工作量较大,比较繁琐,而且费时费力,同时常规运输车后轴不能转向、平台不能升降,轮胎磨损量大,转弯半径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超长可自装卸整体式运输车,降低运输车的装卸难度,减少工作量,同时提高运输车的转向灵活性,减少轮胎磨损量和转弯半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长可自装卸整体式运输车,它主要由车头、动力升降鹅颈、车身平台、三轴线液压挂车和过渡爬梯组成,所述动力升降鹅颈的一端安装在车头上,另一端与车身平台的一端相连,所述车身平台的另一端通过三轴线液压挂车与过渡爬梯相连,所述三轴线液压挂车包括三轴线车架、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所述悬挂系统安装于三轴线车架下方,所述转向系统安装于三轴线车架上,所述动力升降鹅颈由鹅颈端梁、鹅颈加载梁、加载梁、转向油缸、转盘、动力泵站、液压绞盘和转盘接座组成,所述鹅颈端梁的一端与车身平台相连接,另一端与鹅颈加载梁相铰接,所述加载油缸的缸体一端固定在鹅颈加载梁上,活塞杆一端与鹅颈端梁相铰接,所述鹅颈转向油缸设置在鹅颈加载梁上,缸体一端固定,活塞杆一端与转盘相连,所述转盘通过转盘接座与车头鞍座相连,所述动力泵站和液压绞盘均设置在鹅颈加载梁上,所述动力泵站分别与转向系统和悬挂系统相连,所述液压绞盘通过钢丝绳与运输货物相连。
所述车身平台由车架端梁、支腿油缸、车架外大梁、车架内大梁、车架横梁和车架边梁组成的“井”字形框架结构,两端分别与动力升降鹅颈和三轴线车架相连接,所述车架内大梁位于车身平台的中间,车架外大梁位于车架内大梁的两侧,所述车架内大梁和车架外大梁的两端通过车架端梁连接,所述车架边梁位于两根车架外大梁的两侧,所述车架横梁用于连接车架外大梁、车架内大梁和车架边梁,在所述车架外大梁上安装滑轨。
所述三轴线车架是由一根三轴线主梁和若干个小纵梁、横梁组成的空间框架式结构,它包括端梁、横梁、支撑梁和三轴线主梁,所述端梁安装在三轴线车架的两端,分别与车身平台和过渡爬梯相连,所述横梁焊于三轴线主梁两侧,横梁与横梁以及横梁与端梁之间联接有支撑梁。
所述悬挂系统由悬挂架、悬挂油缸、悬挂轴、端盖、带制动单孔桥、从动平衡臂和轮胎组成,所述悬挂轴固定在三轴线车架底部,每一个支撑梁底部均安装有悬挂系统,所述悬挂架的一端与悬挂轴相连,所述悬挂架的另一端与从动平衡臂的一端相铰接,另一端上安装有带制动单孔桥,所述带制动单孔桥与轮胎的轮轴相连,所述悬挂油缸的缸体端与悬挂架相连,输出端与从动平衡臂相连。
所述转向系统包括多个转向组件和转向油缸,所述转向组件包括主转向臂、转向孔板和横连杆,所述转向臂呈扇形,其头部与转向孔板一起通过固定轴设置在三轴线车架上,所述横连杆对称分布在主转向臂两侧,一端与主转向臂相铰接,另一端与悬挂系统相铰接,相邻两个转向组件的转向孔板通过纵向连杆相连,所述转向油缸成对布置在三轴线主梁的两侧,其缸体端固定在三轴线主梁上,活塞杆端与转向孔板的一端相铰接。
所述过渡爬梯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前段爬梯和后段爬梯,在所述前段爬梯和后段爬梯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相互对接的前导轨和后导轨,在所述前段爬梯和后段爬梯的下方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端部设置有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为三轴转向升降液压挂车,超长平台,城市低地板有轨电车可自装自卸,整车可承载55吨左右,同时该车可实现后轴随动转向,平台可以升降,在牵引车牵引转向时,鹅颈转向油缸随动转向,鹅颈转向油缸的压力油进入后部转向油缸,压力油推动后部的油缸活塞杆动作,带动转向臂,通过连杆传动,从而实现车轴转向,有效降低轮胎磨擦阻力,同时减小车辆的转弯半径,降低装货高度,提高车辆通过性。此外,后端辅助爬梯设计也很有特点,后端爬梯与前平台是可拆卸的,整个爬梯楔形结构倾角3度,方面低地板有轨电车向运输车上拽因,爬梯也安装了滚轮,滚轮与轨道变成滚动摩擦,方便爬梯在轨道上滑动,使爬梯与前三轴线装卸更方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动力升降鹅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车身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三轴线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悬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渡爬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I处的放大图。
其中:
车头1
动力升降鹅颈2(鹅颈端梁2.1、鹅颈加载梁2.2、加载油缸2.3、转向油缸2.4、转盘2.5、警示灯2.6、动力泵站2.7、液压绞盘2.8、转盘接座2.9)
车身平台3(车架端梁3.1、支腿油缸3.2、车架外大梁3.3、车架内大梁3.4、车架横梁3.5、车架边梁3.6)
三轴线车架4(端梁4.1 、上盖板4.2 、横梁4.3、支撑梁4.4、三轴线主梁4.5)
悬挂系统5(悬挂架5.1、悬挂油缸5.2、悬挂轴5.3、端盖5.4、带制动单孔桥5.5、从动平衡臂5.6、轮胎5.7)
转向系统6(转向油缸6.1、主转向臂6.2、转向孔板6.3、横连杆6.4、纵向连杆6.5)
过渡爬梯7(前段爬梯7.1、后段爬梯7.2、前导轨7.3、后导轨7.4、千斤顶7.5、滚轮7.6)。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长可自装卸整体式运输车,它主要由车头1、动力升降鹅颈2、车身平台3、三轴线液压挂车和过渡爬梯7组成,所述动力升降鹅颈2的一端安装在车头1上,另一端通过哈夫与车身平台3的一端相连,所述车身平台3的另一端通过三轴线液压挂车与过渡爬梯7相连,所述三轴线液压挂车包括三轴线车架4、悬挂系统5和转向系统6,所述悬挂系统5安装于三轴线车架下方,所述转向系统6安装于三轴线车架4上,在所述三轴线车架4底部安装有多个悬挂系统5,所述悬挂系统5实现三轴线液压挂车的三点支承和平台升降,使轮轴负荷均匀,斜坡及坡道行驶时可调整车架水平位置,也可单独提起轮轴、轮胎、便于维修和更换轮胎,在所述转向系统6,主要是实现车桥八字转向,减小轮胎的磨损和减小转弯半径;后端爬梯分成两个模块,装货时,用千斤顶将导轮升起,整个爬梯落到导轨上,过渡导轨工装与拖车车辆及地面轨道有良好的连接,确保有轨电车上(装)、下(卸)车时纵向车厢的折角不大于3度;通过液压绞盘将城市低地板有轨电车拽拉至运输车上最终确保城市低地板,自装自卸整体运输,方面,省力,省时。
参见图2—图3,所述动力升降鹅颈2主体结构为“L”形,铰接于联接端梁,通过加载油缸将载货施加于牵引鞍座上。所述动力升降鹅颈2由鹅颈端梁2.1、鹅颈加载梁2.2、加载梁2.3、转向油缸2.4、转盘2.5、警示灯2.6、动力泵站2.7、液压绞盘2.8和转盘接座2.9组成。所述鹅颈端梁2.1的一端与车身平台2相连接,另一端与鹅颈加载梁2.2相铰接,所述加载油缸2.3的缸体一端固定在鹅颈加载梁2.2上,活塞杆一端与鹅颈端梁2.1相铰接,在加载油缸的作用下能将鹅颈升起,所述鹅颈转向油缸2.4有一对,水平平行设置在鹅颈加载梁2.2上,缸体一端固定,活塞杆一端与转盘2.5相连,所述转盘2.5通过转盘接座2.9与车头1相连,所述警示灯2.6、动力泵站2.7和液压绞盘2.8均设置在鹅颈加载梁2.2上,通过转向油缸,可调整鹅颈转向方向,当鹅颈方向转过限位角度,报警灯就开始报警,所述液压绞盘2.8上的钢丝绳与被运输的地铁相连。
参见图4,所述车身平台3由车架端梁3.1、支腿油缸3.2、车架外大梁3.3、车架内大梁3.4、车架横梁3.5和车架边梁3.6组成的“井”字形框架结构,两端通过哈夫分别与动力升降鹅颈2和三轴线车架4相连接,所述车架内大梁3.4位于车身平台3的中间,车架外大梁3.3位于车架内大梁3.4的两侧,所述车架内大梁3.4和车架外大梁3.3的两端通过车架端梁3.1连接,所述车架边梁3.6位于两根车架外大梁3.3的两侧,所述车架横梁3.5用于连接车架外大梁3.3、车架内大梁3.4和车架边梁3.6,在所述车架外大梁3.3上安装滑轨,城市低地板有轨电车在滑轨上运动,同时车架作为承载货物的平台,大梁上攻120mm,具备很强的强度和刚性,所述支腿油缸3.2安装在车架外大梁3.3的前端,主要在承载货物时起到支撑作用。
参见图5,所述三轴线车架4是由一根三轴线主梁和若干个小纵梁、横梁组成的空间框架式结构,它包括端梁4.1 、上盖板4.2 、横梁4.3、支撑梁4.4和三轴线主梁4.5,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所述端梁4.1安装在三轴线车架4的两端,分别与车身平台3和过渡爬梯5相连,所述横梁4.3焊于三轴线主梁4.5两侧,横梁4.3与横梁4.3以及横梁4.3与端梁4.1之间联接有支撑梁4.4,以安装悬挂轴。
参见图6,悬挂系统5安装在三轴线车架下部,采用液压悬架结构,悬挂架与平衡臂之间用悬架油缸连接支承,可使轮轴有600毫米的上下调节范围,从而使平台可以升降。所述悬挂系统5由悬挂架5.1、悬挂油缸5.2、悬挂轴5.3、端盖5.4、带制动单孔桥5.5、从动平衡臂5.6和轮胎5.7组成,所述悬挂轴5.3固定在三轴线车架4的支撑梁4.5底部,每一个支撑梁4.5底部均安装有悬挂系统5,所述悬挂架5.1的一端通过一组平面止推滚动轴承及二只滑动球关节轴承与悬挂轴5.3相连,承受分配到悬挂架5.1上的载荷,所述悬挂架5.1的另一端与从动平衡臂5.6的一端相铰接,另一端上安装有带制动单孔桥5.5,所述带制动单孔桥5.5与轮胎5.7的轮轴相连,所述悬挂油缸5.2的缸体端与悬挂架5.1相连,输出端与从动平衡臂5.6相连。
参见图7,所述转向系统6包括多个转向组件和转向油缸6.1,所述转向组件包括主转向臂6.2、转向孔板6.3和横连杆6.4,所述转向臂6.2呈扇形,其头部与转向孔板6.3一起通过固定轴设置在三轴线车架的4的三轴线主梁4.5上,具体是在三轴线主梁4.5与横梁4.3的交叉处,所述横连杆6.4对称分布在主转向臂6.2两侧,一端与主转向臂6.2的圆弧端相铰接,另一端与悬挂系统5的悬挂架5.1相铰接,相邻两个转向组件的转向孔板6.3通过纵向连杆6.5相连,所述转向油缸6.1成对布置在三轴线主梁4.5的两侧,其缸体端固定在三轴线主梁4.5上,活塞杆端与转向孔板6.3的一端相铰接,在牵引车牵引转向时,鹅颈转向油缸随动转向,鹅颈转向油缸的压力油通过管道流入后部转向油缸6.1,压力油推动后部的油缸活塞杆动作,油缸活塞杆带动转向孔板6.3转动,再带动主转向臂6.2转动,转向臂6.2带动与其铰接的横连杆6.4转动,横向连杆6.4拉动悬挂系统5的悬挂架5.1转动,从而实现轮胎转向,同时转向臂6.2通过纵向连杆6.5可带动前一轴转向组件的转向臂转动,从而实现前一轴车轮转向。
参见图8—图9,过渡爬梯7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前段爬梯7.1和后段爬梯7.2,整个过渡爬梯7为前段高、后段低的楔形结构,方便地铁运输到车上,在所述前段爬梯7.1和后段爬梯7.2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相互对接的前导轨7.3和后导轨7.4,所述前导轨7.3和后导轨7.4用于将地铁运输到车身,在所述前段爬梯7.1和后段爬梯7.2的下方设置有千斤顶7.5,所述千斤顶7.5的端部设置有滚轮7.6,当用千斤顶将滚轮降下来时,滚轮与轨道变成滚动摩擦,方便爬梯在轨道上滑动与前端三轴线液压挂车拼接,装货时,将爬梯与三轴线车架尾端相拼接之后,用千斤顶将滚轮升起,整个爬梯落到导轨上,过渡导轨工装与拖车车辆及地面轨道有良好的连接,确保有轨电车上(装)、下(卸)车时纵向车厢的折角不大于3度。
车辆正常行驶时,牵引车鞍座带动鹅颈转向油缸2.4动作,鹅颈转向油缸2.4的压力油通过管路通入转向系统6后部的转向油缸6.1,推动后部转向油缸的动作;车辆在转弯半径小的空间,可起动液压泵站2.7,泵站提供压力油流入后部转向油缸6.1,转向油缸6.1活塞杆动作推动转向系统的连杆机构动作,实现车辆的强制转向,达到减小车辆转弯半径的效果。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首先将三轴线液压挂车降到最低,后端辅助爬梯与三轴线联结起来,然后通过液压系统,将动力鹅颈升起,三轴线降低,使整个平台倾斜3度,后端辅助爬梯下平面落地,这时将前平台液压支腿升起,然后启动液压绞盘,松放钢丝绳,当松放长度达到要求长度时,将钢丝绳头部与低地板有轨电车连接起来,通过钢丝绳拽引,将低地板有轨电车拽引到地铁运输车上,最后通过液压系统,将三轴线升起,动力鹅颈降低,将前后平台调到同一水平面上,用手拉葫芦将低地板有轨电车与运输车固定在一起,最后将后端爬梯拆下,完成整个自装自卸过程。
Claims (6)
1.一种超长可自装卸整体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车头(1)、动力升降鹅颈(2)、车身平台(3)、三轴线液压挂车和过渡爬梯(7)组成,所述动力升降鹅颈(2)的一端安装在车头(1)上,另一端与车身平台(3)的一端相连,所述车身平台(3)的另一端通过三轴线液压挂车与过渡爬梯(7)相连,所述三轴线液压挂车包括三轴线车架(4)、悬挂系统(5)和转向系统(6),所述悬挂系统(5)安装于三轴线车架下方,所述转向系统(6)安装于三轴线车架(4)上,所述动力升降鹅颈(2)由鹅颈端梁(2.1)、鹅颈加载梁(2.2)、加载梁(2.3)、转向油缸(2.4)、转盘(2.5)、动力泵站(2.7)、液压绞盘(2.8)和转盘接座(2.9)组成,所述鹅颈端梁(2.1)的一端与车身平台(2)相连接,另一端与鹅颈加载梁(2.2)相铰接,所述加载油缸(2.3)的缸体一端固定在鹅颈加载梁(2.2)上,活塞杆一端与鹅颈端梁(2.1)相铰接,所述鹅颈转向油缸(2.4)设置在鹅颈加载梁(2.2)上,缸体一端固定,活塞杆一端与转盘(2.5)相连,所述转盘(2.5)通过转盘接座(2.9)与车头(1)鞍座相连,所述动力泵站(2.7)和液压绞盘(2.8)均设置在鹅颈加载梁(2.2)上,所述动力泵站(2.7)与转向系统(6)相连,所述液压绞盘(2.8)通过钢丝绳与运输货物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可自装卸整体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平台(3)由车架端梁(3.1)、支腿油缸(3.2)、车架外大梁(3.3)、车架内大梁(3.4)、车架横梁(3.5)和车架边梁(3.6)组成的“井”字形框架结构,两端分别与动力升降鹅颈(2)和三轴线车架(4)相连接,所述车架内大梁(3.4)位于车身平台(3)的中间,车架外大梁(3.3)位于车架内大梁(3.4)的两侧,所述车架内大梁(3.4)和车架外大梁(3.3)的两端通过车架端梁(3.1)连接,所述车架边梁(3.6)位于两根车架外大梁(3.3)的两侧,所述车架横梁(3.5)用于连接车架外大梁(3.3)、车架内大梁(3.4)和车架边梁(3.6),在所述车架外大梁(3.3)上安装滑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可自装卸整体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线车架(4)是由一根三轴线主梁和若干个小纵梁、横梁组成的空间框架式结构,它包括端梁(4.1)、横梁(4.3)、支撑梁(4.4)和三轴线主梁(4.5),所述端梁(4.1)安装在三轴线车架(4)的两端,分别与车身平台(3)和过渡爬梯(5)相连,所述横梁(4.3)焊于三轴线主梁(4.5)两侧,横梁(4.3)与横梁(4.3)以及横梁(4.3)与端梁(4.1)之间联接有支撑梁(4.4)。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可自装卸整体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系统(5)由悬挂架(5.1)、悬挂油缸(5.2)、悬挂轴(5.3)、端盖(5.4)、带制动单孔桥(5.5)、从动平衡臂(5.6)和轮胎(5.7)组成,所述悬挂轴(5.3)固定在三轴线车架(4)底部,所述悬挂架(5.1)的一端与悬挂轴(5.3)相连,所述悬挂架(5.1)的另一端与从动平衡臂(5.6)的一端相铰接,另一端上安装有带制动单孔桥(5.5),所述带制动单孔桥(5.5)与轮胎(5.7)的轮轴相连,所述悬挂油缸(5.2)的缸体端与悬挂架(5.1)相连,输出端与从动平衡臂(5.6)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长可自装卸整体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统(6)包括多个转向组件和转向油缸(6.1),所述转向组件包括主转向臂(6.2)、转向孔板(6.3)和横连杆(6.4),所述转向臂(6.2)呈扇形,其头部与转向孔板(6.3)一起通过固定轴设置在三轴线车架(4)上,所述横连杆(6.4)对称分布在主转向臂(6.2)两侧,一端与主转向臂(6.2)相铰接,另一端与悬挂系统(5)相铰接,相邻两个转向组件的转向孔板(6.3)通过纵向连杆(6.5)相连,所述转向油缸(6.1)成对布置在三轴线主梁(4.5)的两侧,其缸体端固定在三轴线主梁(4.5)上,活塞杆端与转向孔板(6.3)的一端相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可自装卸整体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爬梯(7)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前段爬梯(7.1)和后段爬梯(7.2),在所述前段爬梯(7.1)和后段爬梯(7.2)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相互对接的前导轨(7.3)和后导轨(7.4),在所述前段爬梯(7.1)和后段爬梯(7.2)的下方设置有千斤顶(7.5),所述千斤顶(7.5)的端部设置有滚轮(7.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82945.XU CN203975002U (zh) | 2014-07-11 | 2014-07-11 | 超长可自装卸整体式运输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82945.XU CN203975002U (zh) | 2014-07-11 | 2014-07-11 | 超长可自装卸整体式运输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975002U true CN203975002U (zh) | 2014-12-03 |
Family
ID=51972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382945.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75002U (zh) | 2014-07-11 | 2014-07-11 | 超长可自装卸整体式运输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975002U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18492A (zh) * | 2014-07-11 | 2014-10-29 | 江苏海鹏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 超长可自装卸整体式运输车 |
CN105292280A (zh) * | 2015-11-27 | 2016-02-03 | 武汉神骏专用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升降式低平板半挂车 |
CN106218480A (zh) * | 2016-08-30 | 2016-12-14 | 三江瓦力特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 一种大型钻机整体移运拖车及车架 |
CN106828628A (zh) * | 2016-12-28 | 2017-06-13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一种半挂式特种减震车辆 |
CN107187439A (zh) * | 2017-03-22 | 2017-09-22 | 辽宁瑞丰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液压平板运输车控制方法 |
CN108725609A (zh) * | 2018-06-20 | 2018-11-02 | 山东世运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四轴线风电叶片山地运输车 |
CN109911639A (zh) * | 2019-03-19 | 2019-06-21 |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 | 履带式起重机免拆拼转场倒运的工艺 |
CN110254560A (zh) * | 2019-05-31 | 2019-09-20 |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搬运的自动导引运输车 |
-
2014
- 2014-07-11 CN CN201420382945.XU patent/CN203975002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18492A (zh) * | 2014-07-11 | 2014-10-29 | 江苏海鹏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 超长可自装卸整体式运输车 |
CN104118492B (zh) * | 2014-07-11 | 2016-06-01 | 江苏海鹏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 超长可自装卸整体式运输车 |
CN105292280A (zh) * | 2015-11-27 | 2016-02-03 | 武汉神骏专用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升降式低平板半挂车 |
CN106218480A (zh) * | 2016-08-30 | 2016-12-14 | 三江瓦力特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 一种大型钻机整体移运拖车及车架 |
CN106828628A (zh) * | 2016-12-28 | 2017-06-13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一种半挂式特种减震车辆 |
CN107187439A (zh) * | 2017-03-22 | 2017-09-22 | 辽宁瑞丰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液压平板运输车控制方法 |
CN108725609A (zh) * | 2018-06-20 | 2018-11-02 | 山东世运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四轴线风电叶片山地运输车 |
CN108725609B (zh) * | 2018-06-20 | 2023-08-29 | 山东世运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四轴线风电叶片山地运输车 |
CN109911639A (zh) * | 2019-03-19 | 2019-06-21 |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 | 履带式起重机免拆拼转场倒运的工艺 |
CN109911639B (zh) * | 2019-03-19 | 2020-10-23 |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 | 履带式起重机免拆拼转场倒运的工艺 |
CN110254560A (zh) * | 2019-05-31 | 2019-09-20 |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搬运的自动导引运输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18492B (zh) | 超长可自装卸整体式运输车 | |
CN203975002U (zh) | 超长可自装卸整体式运输车 | |
CN202827280U (zh) | 一种管片运输车 | |
CN202264689U (zh) | 一种隧道施工运输车 | |
US20160303933A1 (en) |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the tractive effort of a vehicle | |
CN104670349B (zh) | 一种可自装卸货物的半挂车 | |
CN203753273U (zh) | 一种四轮转向平挂车 | |
CN212605106U (zh) | 一种长钢轨运输装卸车及其组成的运输车组 | |
CN201516877U (zh) | 连采机设备搬运平板车 | |
CN202785375U (zh) | 一种隧道救援起重机 | |
CN106477243B (zh) | 钢桁架列车 | |
CN209426640U (zh) | 落地装卸式交换车型 | |
CN208897173U (zh) | 一种隧道内双向自卸式运管车车架结构 | |
CN106945753A (zh) | 用于半挂车车桥与底盘合装的装置及方法 | |
CN110758032A (zh) | 一种公铁两用运输车组及其编组方法 | |
CN216034361U (zh) | 一种自行式无人废钢倾翻车 | |
CN214564448U (zh) | 一种用于牵引挂车防滑支撑系统 | |
CN116495501A (zh) | 一种火车集装箱卸料系统及卸料方法 | |
CN111002893B (zh) | 运梁车 | |
CN207792554U (zh) | 一种可牵引导轮装置 | |
CN203958161U (zh) | 可承载40吨的矮型运架平板车 | |
CN207875820U (zh) | 设备运输平板拖车 | |
CN109018007B (zh) | 一种重型工程用低平板车 | |
CN210363811U (zh) | 一种跨座式轨道梁搬运机 | |
CN202345709U (zh) | 用于运输铁路机车车辆车体的轨道运输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601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