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66152U - 轨道交通电子标签自动识别的天线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轨道交通电子标签自动识别的天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66152U
CN203966152U CN201420366682.3U CN201420366682U CN203966152U CN 203966152 U CN203966152 U CN 203966152U CN 201420366682 U CN201420366682 U CN 201420366682U CN 203966152 U CN203966152 U CN 2039661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electronic tag
antenna array
array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666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英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tals and Chemist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Shenzhen Megmeet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gmeet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gmeet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gmeet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666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661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661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6615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电子标签自动识别的天线系统,包括地面天线,地面天线包括发射天线阵列和接收天线阵列,发射天线阵列和接收天线阵列分别包括复数个单体天线;发射天线阵列和接收天线阵列沿轨道纵向布置。本实用新型微波信号的接收和发送采用分离式天线阵列,可实现高速运动电子标签的数据读取。本系统可以应用于高速列车和普通列车的车厢数据识别,车轮数据识别,转向架数据识别及其他易损配件的数据识别。

Description

轨道交通电子标签自动识别的天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电子标签自动识别的天线系统。
[背景技术]
车号管理是铁路调车作业、调度计划的制订、进出车辆的控制和车辆占用时间统计管理的基础工作。现有的铁路车号识别过程是:值班员作业前必须通过货运员在站场抄录的车辆车号来制订调车作业计划,且车号的抄录和汇总全靠口念、笔记和手抄的人工方式进行,缺点是错漏较多、效率低和劳动强度大,漏抄、错抄车号造成了货车车辆占用费的大大增加。
申请号为CN200910214594.5的中国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包括通过车号采集系统和交换机与数据库处理系统网络相联的地面识别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数据库处理系统对信息通过集中管理系统进行处理、存储和转发;所述视频监控系统有安装在车辆进站口及轨道衡旁边的摄像机、触发开关、感应线圈、视频解压系统、图像存储器和图像处理系统;所述地面识别系统有安装在机车或货车底部中梁上的电子标签和安装在轨道间的地面天线和电磁式车轮传感器、以及安装在探测机房的RF微波射频装置和读出工控机,该地面识别系统依次通过微波天线、微波机和通讯模块电路与车号采集系统网络相联,能实现对车辆统计的实时化和自动化、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安全生产效率。
但是,上述的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无法用于高铁和动车的车号、车轮和其他的部件自动识别,原因如下:
这种系统采用的是收发一体式单天线结构,使用线极化天线,微波发射信号覆盖范围小,范围是:水平面半功率角30度;垂直面半功率角60度。覆盖范围小,不适合列车高速时的标签读取。
轨道交通工具车速大于300KM/H,就读不出车厢超高频标签USER区的数据:正常读车厢标签USER区(用户数据存储区)的数据需要250-300μS;300KM/H≈83.33M/S;300μS的时间内轨道交通工具移动了25米,单体天线的微波覆盖面积只有3-3.5米,3.5米远远小于25米,这种系统天线的性能决定了微波信号的覆盖范围小,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读不出车厢标签数据的。
所以,上述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的技术方案是读不出在高速列车车辆标签的用户数据存储区的数据信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于高速轨道交通电子标签自动识别的天线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交通电子标签自动识别的天线系统,包括地面天线,地面天线包括发射天线阵列和接收天线阵列,发射天线阵列和接收天线阵列分别包括复数个单体天线;发射天线阵列和接收天线阵列沿轨道纵向布置。
以上所述的天线系统,发射天线阵列和接收天线阵列各包括3-8个单体天线,发射天线阵列和接收天线阵列的单体天线沿轨道纵向分开布置或或交错布置。
以上所述的天线系统,单体天线为的水平半功率角为20-40度;垂直半功率角为90-130度。
以上所述的天线系统,单体天线为线极化天线,包括2个偶极子天线和一块反射底板;偶极子天线的极子为多边形的铝板或铜板,单体天线的长轴方向与轨道的纵向正交,偶极子天线的长轴方向与单体天线的长轴方向同向;2个偶极子天线沿单体天线的长轴方向分开布置。
以上所述的天线系统,偶极子天线的极子为八边形的铝板,反射底板为铝合金板;极子与反射底板的距离50-80mm,2个偶极子天线的中心距为250-300mm。
以上所述的天线系统,单体天线固定在轨道两根铁轨之间的枕木上,同一天线阵列中相邻单体天线之间的间距为2-6m,不同天线阵列间相邻单体天线的间距为2-6m。
以上所述的天线系统,包括安装在行走车辆上的电子标签,行走车辆上的电子标签是UHF无源电子标签,电子标签上的天线采用全向、1×2或2×2阵列偶极子天线。
以上所述的天线系统,所述的电子标签是车厢电子标签、车轮电子标签或转向架电子标签;车轮电子标签固定在车轮轮毂的外周。
以上所述的天线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地面识别装置,地面识别装置包括微处理器、RFID读写模块和射频切换电路;微处理器接RFID读写模块,RFID读写模块接射频切换电路;射频切换电路的发射信号输出端接发射天线阵列,接收信号输入端接接收天线阵列;微处理器接控制系统。
以上所述的天线系统,控制系统包括PLC、工控机、服务器和车轮传感器;车轮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接PLC,PLC接地面识别装置的微处理器;PLC接工控机,工控机接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电子标签自动识别的天线系统微波信号的接收和发送采用分离式天线阵列,可实现高速运动电子标签的数据读取。本系统可以应用于高速列车和普通列车的车厢数据识别,车轮数据识别,转向架数据识别及其他易损配件的数据识别。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地面天线阵列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单体天线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单体天线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单体天线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车轮电子标签的安装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A向剖视图。
图7是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车辆电子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轨道交通电子标签自动识别的天线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地面天线阵列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轨道交通电子标签自动识别的天线系统的结构如图1至图8所示,包括控制系统、地面识别系统和安装在车辆上的许多个电子标签1。
UHF无源电子标签1安装在轨道交通工具的车轮上,地面识别系统包括地面识别装置和地面天线阵列,地面天线阵列接地面识别装置,地面识别装置接控制系统。
地面识别装置包括微处理器(ARM7芯片)、RFID读写模块(R2000芯片)和射频切换电路(射频切换芯片RF1450)。微处理器接RFID读写模块,RFID读写模块接射频切换电路,射频切换电路的输出端TX和接收端RX分别接地面天线阵列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
控制系统包括PLC、工控机、服务器和车轮传感器。车轮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接PLC,PLC接地面识别装置的微处理器。PLC接工控机,工控机接服务器。车轮传感器检测到有轨道交通工具驶入时,向PLC发出信号,PLC通过微处理器唤醒RFID读写模块。RFID读写模块通过射频切换电路和地面天线阵列向外发送和接收微波信号。RFID读写模块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码,通过微处理器上传到PLC。车轮传感器检测到轨道交通工具驶离后,向PLC发出信号,PLC通过微处理器控制RFID读写模块进入休眠状态。
如图5和图6所示,UHF无源电子标签1安装在轨道交通工具的车轮轮毂2的外周,电子标签1的天线为全向空间的偶极子天线(如果是车厢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安装在机车和车辆底部安全部位、如果是转向架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安装在转向架底部安全部位,不另图示)。下面以车轮电子标签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予以说明。
电子标签1用户数据存储区的容量为64字节。存储数据包括车轮、出厂日期、铁水配比编号、制造单位、检测次数和检测日期等数据。
电子标签的天线采用全向、1×2或2×2阵列偶极子天线接收灵敏度-85DB,2×2阵列偶极子天线的结构如图7所示。
如图1所示,地面天线阵列包括发射天线阵列100和接收天线阵列200,发射天线阵列100和接收天线阵列200分别包括4个单体天线3。发射天线阵列100和接收天线阵列200沿轨道纵向分开布置。
单体天线3固定在轨道两根铁轨4之间的枕木5上,同一天线阵列中相邻单体天线3之间的间距L1为2-6m,优选为3-4m,不同天线阵列间相邻单体天线3的间距L2为2-6m,优选为3-4m。
单体天线3的覆盖范围是:水平半功率角为20-40度,优选为30度。垂直半功率角为90-130度,优选为120度。
单体天线3为线极化天线,包括2个偶极子天线301和一块反射底板302。偶极子天线301的极子305为八边形的铝板,反射底板302为铝合金板,极子与反射底板302的距离L350-80mm。单体天线3的长轴方向与轨道铁轨4的纵向正交,偶极子天线301的长轴方向与单体天线3的长轴方向同向。2个偶极子天线301沿单体天线3的长轴方向分开布置,中心距L4为250-300mm,优选275mm。
在本实施例中,天线阵列用于发射和接收微波信号,是用于激活车轮电子标签和读取车轮电子标签的数据的前端部件。
车轮传感器用于检测轨道交通工具驶入,启动地面识别系统检测设备进行工作。如果长时间地让地面识别系统设备一直工作,会使地面识别系统的寿命减短。而且还可以判断轨道交通工具驶入的方向。
工业PLC用于实现逻辑控制和数据传输;使用工业级的PLC做逻辑控制和数据传输功能,运行工业专用的PLC系统,工作温度范围宽,同时进行专用的防雷击处理。
工作站工控机用于运行工作站的应用程序,实时显示车轮编号,轨道交通工具编号和车轮相关信息;服务器用于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把电子标签安装在距离轴心不远的轴毂上,按照受力分析和高速动平衡分析,距离轴毂越远,偏心的轴心力都大于2g,所以最佳的安装位置是轴毂上。受轴毂的空间限制,电子标签尺寸是:83mm×26mm×11mm,底部弧面型,使用不锈钢螺丝固定在车轮的轮毂2上。
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电子标签自动识别的天线系统以上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地面识别装置上电开始时,ARM7芯片对R2000芯片进行初始化,主要是进行R2000的发射功率,工作频率范围和信号量等的参数初始化,初始化完成ARM7处于等待状态,R2000处于低功耗休眠模式。射频切换电路处于0通道状态。
轨道交通工具驶入时,车轮传感器检测到有轨道交通工具驶入,触发一个24V的高电平脉冲信号给工业PLC控制系统,工业PLC控制系统接收到触发信号唤醒地面识别系统。
当工业PLC通过串口给ARM7发送执行识别命令时,ARM7唤醒R2000芯片,R2000芯片开始工作,按初始化的工作频率,经过射频切换电路通过发射天线发送微波信号,触发车轮上的电子标签;然后同时接收电子标签的数据经过射频切换电路把信号传输到R2000芯片上进行解码,把解码的数据传输到ARM7中,ARM7通过串口传输到工业PLC中,用同样的方法一直反复执行,直到接收到工业PLC的停止命令。
如上所述,地面识别系统接收到工业PLC控制系统的命令通过射频芯片R2000把TTL数字信号调制成902M-928M的空中协议G2/ISO 18000 6C经过天线阵列把数据和无线能量传输到车轮标签上,车轮的电子标签被空中的微波信号激活,而且符合G2/ISO 18000 6C,解析空中传输的数据,数据解析完成并且符合要求,电子标签就通过微波信号推送出数据,微波信号经过天线阵列进入R2000芯片把902M-928M的空中协议G2/ISO 18000 6C解调成TTL数字信号,地面识别系统读取TTL数字信号转换成机器码,通过铁路专用以太网把数据传输到工作站的工控机中,工作站的工控机又通过铁路专用以太网传输到铁路总公司总部的服务器中,服务器得到车轮标签里面的数据后,分析车轮的数据,历史数据,车轮状态等等,为车轮可靠稳定地运行提供统计依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地面天线阵列的安装方式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发射天线阵列100的单体天线3A和接收天线阵列200的单体天线3B沿轨道纵向交错布置。
单体天线3A和3B固定在轨道两根铁轨4之间的枕木5上,相邻单体天线的间距L为2-6m,优选为3-4m。
微波电子标签在空旷的环境下读数据的距离是6米,在这个范围内,才能有效的把微波信号反射回来。
在实施例1中,4个天线发射的微波信号是4个天线面积的之和的一个大面积。单体天线之间的间隔3米-3.5米,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是分离的,微波的大面积是8个天线之和,按3米的天线距离计算,8个天线的面积之和是:3×8个=24米,通过这个数据得出,在300KM/H的行驶速度下是可以满足读电子标签数据的长度。
在实施例2中天线交叉间隔排布,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之间间隔2-6米,这种方式的天线排布,以上的推论依然成立,无线射频的发射信号理论是:发送------接收------发送------接收------,这个顺序流程,如果火车从反方向过来,那对于无线信号的顺序是:接收------发送------接收------发送------,发射天线阵列和接收天线阵列是通过切换芯片来切换的,切换芯片每切换一路的时间<10μS,接收和发射分别是都是4路,4X10μS=40μS,发射切换天线需要40μS,接收切换天线需要40μS,总共需要80μS,按83.33M/S的速度,80μS车辆移动了0.006664米,这么短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的天线系统能够可靠稳定的读取数据。
天线放置第2种情况,顺序如:发射-----发射------,接收-------接收------;发射天线阵列和接收天线阵列是通过切换芯片来切换的,切换芯片每切换一路的时间<10μS,接收和发射分别是都是4路,4X10μS=40μS,列车正面驶入的论证如前所述,列车反向驶入的论证,天线顺序是:接收------接收------,发射------发射-----;发射切换天线需要40μS,接收切换天线需要40μS,总共需要80μS,按83.33M/S的速度,80μS就移动了0.006664米,在这么段的距离里,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的天线系统能够可靠稳定的读取数据。
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使用在高速列车和普通列车的车厢数据识别,车轮数据识别,转向架数据识别及其他易损配件的数据识别;微波信号的接收和发送采用分离式天线阵列;可实现高速运动电子标签的数据读取。

Claims (10)

1.一种轨道交通电子标签自动识别的天线系统,包括地面天线,其特征在于,地面天线包括发射天线阵列和接收天线阵列,发射天线阵列和接收天线阵列分别包括复数个单体天线;发射天线阵列和接收天线阵列沿轨道纵向布置。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发射天线阵列和接收天线阵列各包括3-8个单体天线,发射天线阵列和接收天线阵列的单体天线沿轨道纵向分开布置或交错布置。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单体天线为的水平半功率角为20-40度;垂直半功率角为90-130度。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单体天线为线极化天线,包括2个偶极子天线和一块反射底板;偶极子天线的极子为多边形的铝板或铜板,单体天线的长轴方向与轨道的纵向正交,偶极子天线的长轴方向与单体天线的长轴方向同向;2个偶极子天线沿单体天线的长轴方向分开布置。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偶极子天线的极子为八边形的铝板,反射底板为铝合金板;极子与反射底板的距离50-80mm,2个偶极子天线的中心距为250-300mm。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单体天线固定在轨道两根铁轨之间的枕木上,同一天线阵列中相邻单体天线之间的间距为2-6m,不同天线阵列间相邻单体天线的间距为2-6m。
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行走车辆上的电子标签,行走车辆上的电子标签是UHF无源电子标签,电子标签上的天线采用全向、1×2或2×2阵列偶极子天线。
8.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标签是车厢电子标签、车轮电子标签或转向架电子标签;车轮电子标签固定在车轮轮毂的外周。
9.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地面识别装置,地面识别装置包括微处理器、RFID读写模块和射频切换电路;微处理器接RFID读写模块,RFID读写模块接射频切换电路;射频切换电路的发射信号输出端接发射天线阵列,接收信号输入端接接收天线阵列;微处理器接控制系统。
10.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包括PLC、工控机、服务器和车轮传感器;车轮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接PLC,PLC接地面识别装置的微处理器;PLC接工控机。
CN201420366682.3U 2014-07-03 2014-07-03 轨道交通电子标签自动识别的天线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661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66682.3U CN203966152U (zh) 2014-07-03 2014-07-03 轨道交通电子标签自动识别的天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66682.3U CN203966152U (zh) 2014-07-03 2014-07-03 轨道交通电子标签自动识别的天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66152U true CN203966152U (zh) 2014-11-26

Family

ID=51926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66682.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66152U (zh) 2014-07-03 2014-07-03 轨道交通电子标签自动识别的天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661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8423A (zh) * 2018-12-10 2019-03-01 马鞍山市雷狮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车轮身份和装车位置在线动态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8423A (zh) * 2018-12-10 2019-03-01 马鞍山市雷狮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车轮身份和装车位置在线动态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2741B (zh) 基于有源射频识别的车辆数据取得装置及方法
CN104143107A (zh) 一种轨道交通工具车轮追踪系统
EP3618028B1 (en) Vehicle identification
CN104143106A (zh) 一种轨道交通电子标签自动识别的天线系统
CN203974857U (zh) 一种列车车辆与车号检测装置
CN107544054A (zh) 一种基于环境反向散射的室内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05575157A (zh)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车辆精确定位辅助系统及方法
CN102143548A (zh) 一种rfid自组网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3390346A (zh) 一种具有交通信息统计功能的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
CN100466006C (zh) 一种泊位监测系统的处理方法
CN104951722B (zh) 手持终端机、交互式室内巡检系统及交互式室内定位方法
CN103323813A (zh) 矿井机车信标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CN203966152U (zh) 轨道交通电子标签自动识别的天线系统
CN103164717B (zh) 一种识别车道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5427177U (zh) 一种金属矿山井下机车定位装置
CN201311716Y (zh) 一种新型智能公交报站系统
US822373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monitoring of grouped objects
CN203966056U (zh) 轨道交通工具车轮追踪系统
CN204166622U (zh) 智能自行车租借系统
CN207799945U (zh) 基于感应环线的轨道交通定位仿真系统
CN204303172U (zh) 旅游车辆实时安防定位监控系统
CN205068791U (zh) 一种甩挂车身份识别系统
CN205017353U (zh) 一种车载无线路由器
CN102722930A (zh) 一种车辆无钥匙进入系统及汽车
CN207164783U (zh) 基于超高频无源rfid的多车道车辆识别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o Yingjun

Inventor after: Yang Xingkuan

Inventor after: Wang Dongdong

Inventor before: Zhao Yingj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22

Address after: 518000 Shenzh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one, Nanshan District Province, North District, road, No. 13, Thuni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layer 5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egmeet Electrical Co., Ltd.

Patentee after: Railway Scientific Research Academy Metal And 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518000 Shenzh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one, Nanshan District Province, North District, road, No. 13, Thuni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layer 5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egmeet Electrical Co., 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