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64609U - 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64609U
CN203964609U CN201420402247.1U CN201420402247U CN203964609U CN 203964609 U CN203964609 U CN 203964609U CN 201420402247 U CN201420402247 U CN 201420402247U CN 203964609 U CN203964609 U CN 2039646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verse tube
standpipe
side plate
concurrent
counter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022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长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4022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646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646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6460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由横管、立管、斜板、管道、侧板和风机组成;侧板与斜板组成的下面空间是气仓,横管横向贯通连接在立管、侧板之间,侧板、横管与立管连接为一个整体;管道和横管的内腔是贯通的,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横管里,另一端的进气口在气仓内;管道中间有风机;横管、立管的合理配置增加了烘干物料的透气性,抽气排湿迅速。风机不停的循环抽排、换气,风机将气仓的热风排到干燥仓中间的横管、立管内;干燥仓内的热风在风机的抽排下形成顺逆流热风,烘干物料在顺逆流热风的加热烘干下,对流热风加热排湿速度快,烘干时间短,热风中的热能可以得到重复多次利用。

Description

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是一种烘干塔的排气换气装置,具体是一种配套烘干塔使用的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烘干物料用的烘干塔均采用排气管、排气口直排;安装在烘干塔、烘干设备内的排气管基本上是金属管,排气管的管壁上面密布蜂孔型的排气口,排气管延伸出塔体外排气。由于烘干的物料堆放的厚,透气性就差,现在排气管、排气口的排气就达不到排气的预期效果;烘干用的气体中的热能不能够重复多次使用。 
本人申请专利的循环流的换气排气装置(申请号:2014203417106、2014102880148)的物料透气热风的压力不是太好,热风的循环流换气的能力达不到预期效果,热风的流向是单一方向顺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烘干塔、烘干设备排气装置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排气效率高、热风可以顺逆流,气体中的热能可以重复使用的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循环流换气排气装置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在循环流的换气排气装置(申请号:2014203417106、2014102880148)的基础上,将进气、排气、风机的配置进一步的改进,增强热风的压力,扩大热风的对流速度。
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由横管、立管、斜板、管道、侧板和风机组成。
循环流换气排气装置可以将2--8套循环流换气排气装置组合在一起使用的。
所述的循环流换气排气装置在安装时,其侧板的上端可以与烘干塔的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为一体,侧板的下端与塔体的内壁不封闭留口;侧板与塔体的内壁的0—100mm间距可以做气体保温层的作用,温度集中在塔内不易散失;因为侧板的上端与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封闭为一体,此处的间距就为0mm。
所述的斜板的一端和侧板固定在一起,侧板上下垂直的,斜板和侧板的结合点下角的角度为30—75度,侧板与斜板组成角度的下面就是一个气仓。
1、斜板是四块斜板组成一个漏斗,漏斗下面与侧板之间的空间就是一个气仓;或者是多块斜板组成多个漏斗,漏斗下面就是多个气仓,每一个气仓都是贯通的;
2、侧板的制造材质是金属板,金属板厚度是0.1—3mm;
3、斜板的制造材质是带镂空口的金属板、或者是带镂空口的塑料板,镂空口就是用于散气、排气的气口;镂空金属板、塑料板的厚度是0.1—3mm;镂空口的口形是方形、或者是圆形;镂空口的孔口直径尺寸小于烘干物料的直径。
所述的管道是金属管、或者是塑料管;管道的一端出气口固定连接在横管里,管道和横管是贯通的,管道另一端的进气口在下面的气仓内;管道中间有风机。
所述的风机是管道风机、或者是排风机、或者是罗茨风机。
所述的横管的两端是开口的,横管横向贯通连接在立管、侧板之间,立管、侧板和横管连接的部位对应开的口用于连接通气,侧板、横管与立管连接为一个整体;根据对应烘干物料堆放薄厚的透气性,制定合理配置横管、立管的根数、层数,达到良好的透气性,有利于排气;
1、横管的安装数量为10—100根,安装的层数为1—10层;
2、立管的安装数量为1—20根;
3、横管和立管的制造材质是带镂空口的金属板、或者是带镂空口的塑料板,镂空口就是用于散气、排气的气口;金属板、塑料板的厚度是0.1—3mm;
4、镂空口的口形是方形、或者是圆形,镂空口的口孔直径是0.1—2mm。
所述的横管的直径是20—150mm;其横截面是n形状、或者V形状的制品,横管的两头是开口的;横管的下端是开口,下端的开口便于物料杂质的重力下坠而不被吸走。
所述的立管的直径是30—180mm;立管的横截面是圆形状、或者方形状;
立管的上端是封闭的,下端是开口的,下端的开口便于物料杂质的重力下坠而不被吸走。
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的换气排气工作流程是:
1、侧板与斜板组成的气仓及横管、立管的内腔起到一个热风缓冲罐的作用;下面气仓的热风由进气口进入管道,风机可以将下面气仓的热风排到横管里,热风可以顺着横管通向立管里;热风受到风机的风力力压,热风经横管、立管、侧板的气口排到物料中间;物料间的气体热风、物料干燥所产生的水蒸气向上是热风顺流的排到上面的气仓里,向下是热风逆流的排到下面的气仓里。
2、干燥仓内的热风在风机的抽排下形成对流热风,对流的热风可以给烘干物料不停的加热烘干,烘干物料在顺逆流热风的对流下加热烘干,加热排湿速度快,烘干时间短。烘干过程热风中的热能得到了重复多次利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的侧板与塔体内壁的间距起到烘干塔的保温作用,温度集中在内不易散失;有了横管、立管的合理配置,增加了物料的透气性,抽气排湿迅速;风机可以将气仓内的热风排到中间的横管、立管内,不停的循环排、换气;干燥仓内的热风在风机的抽排下形成顺逆流热风,热风可以给烘干物料不停的加热烘干,烘干物料在顺逆流热风的对流加热烘干下,加热排湿速度快,烘干时间短,热风中的热能得到了重复多次利用,降低能耗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的气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的气仓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的横管横截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的立管横截面剖视图。
具体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由横管(4)、立管(5)、斜板(1)、侧板(6)、管道(7)和风机(3)组成。
斜板(1)的一端和侧板(6)固定在一起,侧板(6)上下垂直的,斜板(1)和侧板(6)的结合点下角的角度为65度,侧板(6)与斜板(1)组成角下面的空间就是气仓(2);
1、侧板(6)的制造材质是金属板;金属板厚度是1mm;
2、斜板(1)的制造材质是带镂空口的金属板;金属板的厚度是1mm;镂空口的口形是方形;镂空口的口孔直径是0.5mm。
横管(4)的两头是开口的,横管(4)的下面是开口;立管(5)的上端是封闭的,下端是开口的。
横管(4)横向贯通连接在立管(5)、侧板(6)之间,立管(5)、侧板(6)和横管(4)连接的部位对应开的口用于连接通气,侧板(6)、横管(4)与立管(5)连接为一个整体;
1、横管(4)的安装数量为20根、安装的层数为3层;
2、立管(5)的安装数量为4根;
3、横管(4)和立管(5)的制造材质是带镂空口的金属板;金属板的厚度是0.5mm;
4、镂空口的口形状是长方形;镂空口的孔口直径是0.5mm。
如图1所示:所述的管道(7)是金属管;管道(7)和横管(4)是贯通的,管道(7)一端出气口固定连接在横管(4)里,管道(7)另一端的进气口(8)在气仓(2)内。
管道(7)的中间有风机(3)。
工作时:下面气仓(2)的热风由管道(7)的进气口(8)进入管道(7),管道(7)中间的风机(3)可以将下面气仓(2)的热风通过管道(7)的出气口排到横管(4)里,热风可以顺着横管(4)通向立管(5)里;热风受到风机(3)的风力力压,热风经横管(4)、立管(5)、侧板(1)的气口排到物料中间;物料间的气体热风、物料干燥所产生的水蒸气向上是热风顺流的排到上面的气仓(2)里,向下是热风逆流的排到下面的气仓(2)里。
如图2所示的是气仓(2):气仓(2)是四块斜板(1)和侧板(6)组成一个漏斗,漏斗下面与侧板(6)的空间就是一个气仓(2)。
如图3所示的是气仓(2):气仓(2)是多块斜板(1)和侧板(6)组成多个漏斗,或者是多块斜板(1)和多块斜板(1)组成多个漏斗。
如图4所示的是横管(4):横管(4)的直径是40mm;其下端是开口,其横截面是n形状、或者是V形状。
如图5所示的是立管(5):立管(3)的直径是60mm;其横截面是方形状,或者是圆形状。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具体实施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化,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由横管(4)、立管(5)、斜板(1)、侧板(6)、管道(7)和风机(3)组成;
斜板(1)的一端和侧板(6)固定在一起,侧板(6)上下垂直的,斜板(1)和侧板(6)的结合点下角的角度为30—75度,斜板(1)的下面与侧板(6)之间的空间是气仓(2);
横管(4)横向贯通连接在立管(5)、侧板(6)之间,立管(5)和横管(4)连接的部位对应开的口用于连接通气,侧板(6)、横管(4)与立管(5)连接为一个整体;
管道(7)的一端出气口和横管(4)的内腔是贯通的;管道(7)的出气口固定连接在横管(4)里,另一端的进气口(8)在气仓(2)内;
管道(7)中间安装有风机(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风机(3)是管道风机,或者是排风机,或者是罗茨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四块斜板(1)组成一个漏斗,漏斗下面与侧板(6)之间的空间是气仓(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块斜板(1)和侧板(6)组成多个漏斗;或者是多块斜板(1)和多块斜板(1)组成多个漏斗;漏斗下面与侧板(6)之间的空间是气仓(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横管(4)的直径是30—150mm,其横截面是n形状,或者V形状;横管(4)两头是开口的,横管(4)的下面是开口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立管(5)的直径是50—180mm,其横截面是方形状,或者圆形状;立管(5)的上端是封闭的,立管(5)下端是开口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横管(4)的安装数量为10—100根、安装的层数为1—10层;立管(5)的安装数量为1—20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斜板(1)、立管(5)、横管(4)的制造材质是带镂空口的金属板、或者是带镂空口的塑料板;板的厚度是0.1—3mm;镂空口的口形状是方形,或者是圆形;镂空口的口孔直径是0.1—2mm。
CN201420402247.1U 2014-07-21 2014-07-21 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646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02247.1U CN203964609U (zh) 2014-07-21 2014-07-21 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02247.1U CN203964609U (zh) 2014-07-21 2014-07-21 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64609U true CN203964609U (zh) 2014-11-26

Family

ID=51925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02247.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64609U (zh) 2014-07-21 2014-07-21 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646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6966A (zh) * 2014-07-21 2016-01-27 程长青 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6966A (zh) * 2014-07-21 2016-01-27 程长青 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
CN105276966B (zh) * 2014-07-21 2017-11-24 程长青 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53102U (zh) 热泵塔形连续干燥设备
CN203629241U (zh) 真空烘干塔
CN203771913U (zh) 一种智能化节能药品干燥箱
CN204481077U (zh) 极板固化加湿装置
CN206005888U (zh) 一种食品烘干加工机械
CN203964609U (zh) 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
CN205940059U (zh) 一种菊花用双向加热节能烘干系统
CN203964608U (zh) 循环流换气排气装置
CN203908216U (zh) 一种节能型木材烘干室
CN207575804U (zh) 一种淀粉喷雾干燥装置
CN105114184A (zh) 一种用于燃气轮机的可调式过滤装置
CN205935554U (zh) 一种防火导流式烟道及双功能排气系统
CN105276966A (zh) 顺逆流的循环换气装置
CN204705224U (zh) 分区隔断节水消雾防结冰逆流式冷却塔
CN202281478U (zh) 空气热源药材烘干设备
CN205331669U (zh) 废气处理设备用三通管
CN203744700U (zh) 真空烘干塔的排气装置
CN204073769U (zh) 肥料尾气除尘装置
CN204359060U (zh)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型空气能烘干设备
CN206648413U (zh) 电泳烘干室
CN208081540U (zh) 一种食用菌灭菌装置
CN105276965B (zh) 循环流换气排气装置
CN207335380U (zh) 新型风刀结构
CN207456135U (zh) 一种新型大空间干燥室温度扰流系统
CN201748775U (zh) 量产蛋型型煤低温烘干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