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62079U - 汽油机润滑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汽油机润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62079U
CN203962079U CN201420268967.3U CN201420268967U CN203962079U CN 203962079 U CN203962079 U CN 203962079U CN 201420268967 U CN201420268967 U CN 201420268967U CN 203962079 U CN203962079 U CN 203962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oil
bent axle
cam chamber
crankcase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6896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世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kang City Navigator's Dynamic Power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kang City Navigator's Dynamic Power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kang City Navigator's Dynamic Power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kang City Navigator's Dynamic Power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6896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62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62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6207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油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汽油机润滑系统。该汽油机润滑系统,包括汽油机的机箱,机箱中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曲轴的曲轴箱,曲轴箱上方设置有活塞缸,活塞缸与曲轴的连杼轴颈通过连杆相连,曲轴箱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正时齿轮、从动齿轮和凸轮的凸轮腔和用于容纳机油的机油箱,曲轴的轴端贯穿凸轮腔,所述的凸轮腔通过机油管与机油箱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使润滑油雾化、扩大润滑范围以及提高润滑效果、使整个汽油机的结构紧凑、减小整个润滑系统的占用空间、减轻整个汽油机的重量、而且去除油泵、甩油板和搅油针等部件、减小成本、增强润滑效果等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汽油机润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油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汽油机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摩托车、除草机等设备都需要利用汽油机进行驱动,汽油机的发动机、曲轴连杆、活塞缸均需要润滑。现有技术中对发动机润滑时需要在曲轴上安装甩油板或者在连杆上安装搅油针来对曲轴、连杆进行润滑,但这类汽油机不仅需要另设油泵、甩油板和搅油针增大成本,而且润滑油路以液态为主,整个机油油路系统上不具备对润滑油流速进行减缓的结构,导致润滑油流速过快造成浪费、而且快速流动的液态润滑油无法流经发动机以及曲轴连杆上的每一个部件,润滑效果差。
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192009Y,于2009年2月11日公告的一种链锯,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的壳体内的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锯链,该壳体包括有油泵,且壳体内还设有给油泵供油的油箱,壳体内还设有与传动机构连动的凸轮,油泵上设有柱塞,该油泵通过该柱塞与凸轮相抵触。这类汽油机不仅需要另设油泵、甩油板和搅油针增大成本,而且润滑油路以液态为主,整个机油油路系统上不具备对润滑油流速进行减缓的结构,导致润滑油流速过快造成浪费、而且快速流动的液态润滑油无法流经发动机以及曲轴连杆上的每一个部件,润滑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汽油机需要增设甩油板和搅油针来对发动机和曲轴连杆进行润滑、润滑油路以液态为主无法流经发动机以及曲轴连杆上的每一个部件导致润滑效果差等问题,提供一种汽油机润滑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汽油机润滑系统的实用新型目的是:使润滑油雾化、扩大润滑范围以及提高润滑效果、使整个汽油机的结构紧凑、减小整个润滑系统的占用空间、减轻整个汽油机的重量、而且去除油泵、甩油板和搅油针等部件、减小成本、增强润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油机润滑系统,包括汽油机的机箱,机箱中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曲轴的曲轴箱,曲轴箱上方设置有活塞缸,活塞缸与曲轴的连杼轴颈通过连杆相连,曲轴箱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正时齿轮、从动齿轮和凸轮的凸轮腔和用于容纳机油的机油箱,曲轴的轴端贯穿凸轮腔,所述的凸轮腔通过机油管与机油箱相连通。机箱中部设置有曲轴箱,曲轴箱内安装曲轴,在曲轴箱的上方设置四冲程的活塞缸,活塞缸的活塞杆与曲轴的连杼轴颈相连。曲轴箱侧面设置凸轮腔,曲轴贯穿凸轮腔,凸轮腔内设置有正时齿轮和与正时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凸轮固定在从动齿轮上,正时齿轮固定套接在曲轴的主轴颈上。曲轴在旋转时带动正时齿轮旋转,同时带动凸轮旋转,凸轮能够控制活塞缸的进气和排气。曲轴箱侧面的机油箱内充有机油,机油箱通过机油管与凸轮腔相连通。当活塞杆上行时,曲轴箱内空间增大形成负压,与曲轴箱相连通的凸轮腔内也形成负压,机油箱内的机油通过机油管被吸入凸轮腔内,随着正时齿轮、从动齿轮和凸轮的旋转将进入的机油进行打散形成雾化的机油,雾化的机油能够对曲轴的主轴颈、正时齿轮、从动齿轮、凸轮等发动机内部每一个构件进行润滑。吸附在发动机部件上的机油变成液态,部分液态机油被旋转中的正时齿轮、从动齿轮和凸轮离心甩出后再经过正时齿轮、从动齿轮和凸轮打散,实现持续雾化。雾化后的机油被打散、被离心后能够滴落在发动机上的每一个部件上,提高润滑效果。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增设油泵、甩油板和搅油针,只需通过活塞杆上行和下行时产生的压力差提供机油流动的动力使整个汽油机的结构紧凑、减小整个润滑系统的占用空间、减轻整个汽油机的重量。曲轴的旋转带动正时齿轮和凸轮的旋转,使机油雾化扩大润滑范围以及提高润滑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曲轴的轴端贯穿凸轮腔,曲轴位于凸轮腔的主轴颈外表面设置有径向收油孔,曲轴的轴向设置有油道,油道的一端与收油孔相导通、另一端位于连杼轴颈下方并与曲轴箱相导通。由于曲轴位于凸轮腔的主轴颈外表面设置有径向收油孔,曲轴的轴向设置有油道,油道的一端与收油孔相导通、另一端位于连杼轴颈下方并与曲轴箱相导通,因此,凸轮腔与曲轴箱相连通。另一部分液态机油流落在曲轴上,通过曲轴主轴颈上的收油孔被吸入油道并沿着油道进入曲轴箱,进入曲轴箱内的机油能够对曲轴的连杼轴颈、活塞缸活塞杆以及活塞缸的侧壁进行润滑。
作为优选,所述的凸轮腔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油孔,机油管的一端与进油孔相连、另一端设置有机油滤芯,机油滤芯位于机油箱内部。机油箱内的机油通过机油滤芯的过滤被吸入机油管内,由于凸轮腔的侧壁上设置进油孔,因此,机油管内的机油通过进油孔进入凸轮腔内,通过进油孔、机油管和机油滤芯使机油能够从机油箱进入凸轮腔。
作为优选,所述的凸轮腔底部设置有与曲轴箱相连通的回油口。凸轮腔底部设置有与曲轴箱相连通的回油口,能够使凸轮腔底面未能进入曲轴的收油孔的残留机油进行回收,通过回油口能够直接进入曲轴箱内,避免凸轮腔内部堆积残留机油。
作为优选,所述的油道位于曲轴的轴线处。
所述的油道也可以呈螺旋状围绕曲轴的轴线。油道可以呈螺旋状围绕曲轴的轴线,当曲轴旋转时,螺旋状的油道内的机油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并通过油道的导向能够增大机油在油道内的流速。当活塞杆下行时,曲轴箱内的压力增大,油道内的机油朝向收油孔和凸轮腔方向回流,螺旋状的油道路径增大,当活塞杆下行到极限时,油道内容易存储未退出的机油,当活塞杆上行时,油道内未退出的机油能够及时吸入曲轴箱对曲轴连杆和活塞杆进行润滑,保证曲轴箱内机油不间断,保证链条持续润滑。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油管与凸轮腔的连接处设置有喷油阀,喷油阀包括阀芯和阀盖,阀盖与阀芯转动连接,阀盖上设置有与阀盖相切的喷油口。机油管与凸轮腔的连接处设置有喷油阀,喷油阀的阀盖与阀芯转动连接,当曲轴箱内产生负压时,机油被吸入机油管内并流经喷油阀的阀芯,然后由喷油口喷入凸轮腔内,由于喷油口与阀盖相切,机油由喷油口喷出后对阀盖施加发作用力,并带动阀盖沿着阀芯旋转,阀盖旋转时使不同位置的喷油口朝向不同的位置喷油,使喷入凸轮腔内的油喷向正时齿轮、从动齿轮和凸轮等不同的位置,增大机油进入凸轮腔内时的范围,进而增强打散、导向的效果,提高机油雾化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汽油机润滑系统具备下述优点:1、曲轴箱侧面的机油箱内充有机油,机油箱通过机油管与凸轮腔相连通,当活塞杆上行时,曲轴箱内空间增大形成负压,与曲轴箱相连通的凸轮腔内也形成负压,机油箱内的机油通过机油管被吸入凸轮腔内,随着正时齿轮、从动齿轮和凸轮的旋转将进入的机油进行打散形成雾化的机油,雾化的机油能够对曲轴的主轴颈、正时齿轮、从动齿轮、凸轮等发动机内部每一个构件进行润滑,吸附在发动机部件上的机油变成液态,部分液态机油被旋转中的正时齿轮、从动齿轮和凸轮离心甩出后再经过正时齿轮、从动齿轮和凸轮打散,实现持续雾化;2、雾化后的机油被打散、被离心后能够滴落在发动机上的每一个部件上,提高润滑效果,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增设油泵、甩油板和搅油针,只需通过活塞杆上行和下行时产生的压力差提供机油流动的动力使整个汽油机的结构紧凑、减小整个润滑系统的占用空间、减轻整个汽油机的重量,曲轴的旋转带动正时齿轮和凸轮的旋转,使机油雾化扩大润滑范围以及提高润滑效果;3、机油管与凸轮腔的连接处设置有喷油阀,喷油阀的阀盖与阀芯转动连接,当曲轴箱内产生负压时,机油被吸入机油管内并流经喷油阀的阀芯,然后由喷油口喷入凸轮腔内,由于喷油口与阀盖相切,机油由喷油口喷出后对阀盖施加发作用力,并带动阀盖沿着阀芯旋转,阀盖旋转时使不同位置的喷油口朝向不同的位置喷油,使喷入凸轮腔内的油喷向正时齿轮、从动齿轮和凸轮等不同的位置,增大机油进入凸轮腔内时的范围,进而增强打散、导向的效果,提高机油雾化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的一种局部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一种剖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曲轴在实施例2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喷油阀在实施例3中的一种剖视图;
附图5是附图4中A-A处剖视图。
图示说明:01-曲轴,011-主轴颈,012-连杼轴颈,013-收油孔,014-油道,02-曲轴箱,03-凸轮腔,031-回油口,04-正时齿轮,05-从动齿轮,06-凸轮,07-活塞缸,08-活塞杆,09-连杆,10-机油箱,11-机油管,12-机油滤芯,13-进油孔,18-机箱,23-喷油阀,231-阀芯,232-阀盖,233-喷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汽油机润滑系统,包括汽油机的机箱18,机箱中部具有曲轴箱02,曲轴箱内安装曲轴01。曲轴箱的侧面具有凸轮腔03和机油箱10,凸轮腔03内部安装有正时齿轮04、从动齿轮05和凸轮06,正时齿轮套设在曲轴的主轴颈011上,从动齿轮与正时齿轮相啮合,凸轮固定在从动齿轮05的端面上。凸轮腔靠近机油箱的一侧侧壁上开有进油孔13,进油孔13上连接机油管11,机油管11远离进油孔13的一端连接有机油滤芯12,机油滤芯插入机油箱10内部的机油里,凸轮腔通过机油管与机油箱相连通,凸轮腔底部开有与曲轴箱相连通的回油口231。曲轴箱上方固定有活塞缸07,活塞缸07与汽油进气系统相连,活塞缸的活塞杆08通过连杆09与曲轴的连杼轴颈012相连。曲轴位于凸轮腔内的主轴颈外表面开有径向的收油孔013,曲轴的主轴颈轴向开有油道014,油道位于曲轴的轴线处,油道的一端与收油孔相导通、另一端位于连杼轴颈下方并与曲轴箱相导通,即曲轴箱通过曲轴上的油道与收油孔与凸轮腔相连通。
机箱中部设置有曲轴箱,曲轴箱内安装曲轴,在曲轴箱的上方设置四冲程的活塞缸,活塞缸的活塞杆与曲轴的连杼轴颈相连。曲轴箱侧面设置凸轮腔,曲轴贯穿凸轮腔,凸轮腔内设置有正时齿轮和与正时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凸轮固定在从动齿轮上,正时齿轮固定套接在曲轴的主轴颈上。曲轴在旋转时带动正时齿轮旋转,同时带动凸轮旋转,凸轮能够控制活塞缸的进气和排气。曲轴箱侧面的机油箱内充有机油,机油箱通过机油管与凸轮腔相连通。当活塞杆上行时,曲轴箱内空间增大形成负压,与曲轴箱相连通的凸轮腔内也形成负压,机油箱内的机油通过机油管被吸入凸轮腔内,随着正时齿轮、从动齿轮和凸轮的旋转将进入的机油进行打散形成雾化的机油,雾化的机油能够对曲轴的主轴颈、正时齿轮、从动齿轮、凸轮等发动机内部每一个构件进行润滑。吸附在发动机部件上的机油变成液态,部分液态机油被旋转中的正时齿轮、从动齿轮和凸轮离心甩出后再经过正时齿轮、从动齿轮和凸轮打散,实现持续雾化。雾化后的机油被打散、被离心后能够滴落在发动机上的每一个部件上,提高润滑效果。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增设油泵、甩油板和搅油针,只需通过活塞杆上行和下行时产生的压力差提供机油流动的动力使整个汽油机的结构紧凑、减小整个润滑系统的占用空间、减轻整个汽油机的重量。曲轴的旋转带动正时齿轮和凸轮的旋转,使机油雾化扩大润滑范围以及提高润滑效果。由于曲轴位于凸轮腔的主轴颈外表面设置有径向收油孔,曲轴的轴向设置有油道,油道的一端与收油孔相导通、另一端位于连杼轴颈下方并与曲轴箱相导通,因此,凸轮腔与曲轴箱相连通。另一部分液态机油流落在曲轴上,通过曲轴主轴颈上的收油孔被吸入油道并沿着油道进入曲轴箱,进入曲轴箱内的机油能够对曲轴的连杼轴颈、活塞缸活塞杆以及活塞缸的侧壁进行润滑。机油箱内的机油通过机油滤芯的过滤被吸入机油管内,由于凸轮腔的侧壁上设置进油孔,因此,机油管内的机油通过进油孔进入凸轮腔内,通过进油孔、机油管和机油滤芯使机油能够从机油箱进入凸轮腔。凸轮腔底部设置有与曲轴箱相连通的回油口,能够使凸轮腔底面未能进入曲轴的收油孔的残留机油进行回收,通过回油口能够直接进入曲轴箱内,避免凸轮腔内部堆积残留机油。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曲轴01上的油道014呈螺旋状围绕曲轴的轴线。油道呈螺旋状围绕曲轴的轴线,当曲轴旋转时,螺旋状的油道内的机油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并通过油道的导向能够增大机油在油道内的流速。当活塞杆下行时,曲轴箱内的压力增大,油道内的机油朝向收油孔和凸轮腔方向回流,螺旋状的油道路径增大,当活塞杆下行到极限时,油道内容易存储未退出的机油,当活塞杆上行时,油道内未退出的机油能够及时吸入曲轴箱对曲轴连杆和活塞杆进行润滑,保证曲轴箱内机油不间断,保证链条持续润滑。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2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5所示,机油管11与凸轮腔的连接处固定有喷油阀23,喷油阀23包括阀芯231和阀盖232,阀盖与阀芯转动连接,阀盖232上开有与阀盖相切的喷油口233。
机油管与凸轮腔的连接处设置有喷油阀,喷油阀的阀盖与阀芯转动连接,当曲轴箱内产生负压时,机油被吸入机油管内并流经喷油阀的阀芯,然后由喷油口喷入凸轮腔内,由于喷油口与阀盖相切,机油由喷油口喷出后对阀盖施加发作用力,并带动阀盖沿着阀芯旋转,阀盖旋转时使不同位置的喷油口朝向不同的位置喷油,使喷入凸轮腔内的油喷向正时齿轮、从动齿轮和凸轮等不同的位置,增大机油进入凸轮腔内时的范围,进而增强打散、导向的效果,提高机油雾化效果。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汽油机润滑系统,包括汽油机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机箱中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曲轴的曲轴箱,曲轴箱上方设置有活塞缸,活塞缸与曲轴的连杼轴颈通过连杆相连,曲轴箱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正时齿轮、从动齿轮和凸轮的凸轮腔和用于容纳机油的机油箱,曲轴的轴端贯穿凸轮腔,所述的凸轮腔通过机油管与机油箱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轴的轴端贯穿凸轮腔,曲轴位于凸轮腔的主轴颈外表面设置有径向收油孔,曲轴的轴向设置有油道,油道的一端与收油孔相导通、另一端位于连杼轴颈下方并与曲轴箱相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腔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油孔,机油管的一端与进油孔相连、另一端设置有机油滤芯,机油滤芯位于机油箱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油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腔底部设置有与曲轴箱相连通的回油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油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道位于曲轴的轴线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油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道呈螺旋状围绕曲轴的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油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油管与凸轮腔的连接处设置有喷油阀,喷油阀包括阀芯和阀盖,阀盖与阀芯转动连接,阀盖上设置有与阀盖相切的喷油口。
CN201420268967.3U 2014-05-23 2014-05-23 汽油机润滑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62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68967.3U CN203962079U (zh) 2014-05-23 2014-05-23 汽油机润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68967.3U CN203962079U (zh) 2014-05-23 2014-05-23 汽油机润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62079U true CN203962079U (zh) 2014-11-26

Family

ID=51922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6896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62079U (zh) 2014-05-23 2014-05-23 汽油机润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620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3205B (zh) 手持式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系统
CN202810991U (zh) 多缸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润滑油路系统
CN106224056A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组件及内燃机
CN203962079U (zh) 汽油机润滑系统
RU100139U1 (ru) Центробежный масляный фильтр
CN204082332U (zh) 小型四冲程汽油机
CN108336852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具有自动注油和防腐蚀功能的电机
CN203962078U (zh) 机油油路系统
CN203239413U (zh) 一种发动机油底壳
CN203962081U (zh) 链锯
CN103206280A (zh) 多缸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润滑油路系统
CN209212939U (zh) 一种往复式润滑的减速机
CN204283546U (zh) 通机缸头润滑结构
CN104061042B (zh) 汽油机机油油路系统
CN201635790U (zh) 手提式四冲程汽油机
CN205242054U (zh) 一种自动加油的旋梭轴结构及绣花机旋梭箱
CN101566098A (zh) 四冲程通用汽油机
CN104061043B (zh) 汽油链锯
CN209742990U (zh) 一种可任意翻转的四冲程发动机
CN203081525U (zh) 手持式四冲程汽油机的机油润滑机构
CN209743002U (zh) 一种汽油机润滑系统的油气分离装置
CN209179974U (zh) 新型压缩机曲轴
CN209212333U (zh) 一种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系统
CN103958841B (zh) 内燃机和用于内燃机运行的方法
CN105420959A (zh) 一种自动加油的旋梭轴结构及绣花机旋梭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

Termination date: 2016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