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45988U - 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 - Google Patents

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45988U
CN203945988U CN201420240946.0U CN201420240946U CN203945988U CN 203945988 U CN203945988 U CN 203945988U CN 201420240946 U CN201420240946 U CN 201420240946U CN 203945988 U CN203945988 U CN 203945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supporting part
adjustment structure
adapter plate
saddle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409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进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2409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45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45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4598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一种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供调整座椅角度的调整装置,包含一固定板及一枢轴,其中:该固定板设有一枢接部,一位于该枢接部中央处的通孔;一位于该通孔处的承载部,且搭配一盖体围绕成一轴孔;及二分别于该枢接部上下端延伸的翼片,该固定板的承载部左右两端分别延伸出一定位槽,又该枢轴一端设有一枢接端,并穿设于该承载部的轴孔处;且该枢轴另一端设有一呈U字形的挡止端,并定位于该承载部一端的定位槽;借此,该调整装置固定于一座椅的椅背所设的扣座周围处,该枢轴的枢接端带动该枢轴的挡止端作旋转运动,达到调整该座椅的椅背角度。

Description

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尤指一种装设于座椅的椅背两侧周围处,且供调整座椅的椅背角度,配合乘坐者而感到乘坐的舒适度。
背景技术
现今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使得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和娱乐等方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行的方面,除了一般所常见的汽车外,各种休旅车、厢型车、吉普车等,也随着工作环境的需求和旅游风气而日益盛行。
再者,一般汽车座椅的功能不外乎是最基本的座椅的进退、升降及椅背的倾斜调整,而该功能的设计主要乃为了驾驶者可获致最佳乘坐的舒适度,以便于驾驶与操控。
现有一般汽车座椅的椅背角度调整功能往往只装设在汽车的驾驶座与副驾驶座,而后座的汽车座椅的椅背往往都是呈固定状态,无法调整椅背角度,因此当乘坐者久坐后易产生肌肉僵硬、痠痛及疲惫等现象,实为一大弊端问题,而亟待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装设于座椅的椅背两侧周围处,且供调整其座椅的椅背角度,配合乘坐者而感到乘坐舒适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其主要是装设于座椅的椅背两侧周围处,且供调整座椅角度的调整装置,包含一固定板及一枢轴,其中该固定板设有一呈向右框形的枢接部,一位于该枢接部中央处呈贯穿状的通孔;一位于该通孔处向前延伸的承载部,且搭配一盖体围绕成一轴孔;及二分别于该枢接部上下端延伸的翼片,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板的承载部左右两端分别延伸出一定位槽,又该枢轴一端设有一枢接端,并穿设于该承载部的轴孔处;另该枢轴另一端设有一呈U字形的挡止端,并定位于该承载部一端的定位槽,借此,该枢轴的枢接端带动该枢轴的挡止端作旋转运动。
由于本实用新型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包含一固定板及一枢轴所构成调整装置,其中该固定板设有一枢接部,一位于该枢接部中央处呈贯穿状的通孔;一位于该通孔处向前延伸的承载部,且搭配一盖体围绕成一轴孔;又该固定板的承载部左右两端分别延伸出一定位槽;二分别于该枢接部上下端延伸的翼片,该翼片设有至少一呈贯穿状的锁固孔,且搭配一锁固件,致使该固定板呈锁固状态,其中该枢轴一端设有一枢接端,并穿设于该承载部的轴孔处;又该枢轴另一端设有一呈U字形的挡止端,并定位于该承载部一端的定位槽,借此,该调整装置装设于一座椅的椅背两侧周围处,且与该椅背的扣座呈卡合状态,借由转动该枢接端使该枢轴作旋转运动,提供可调整该座椅的椅背角度,达到配合乘坐者而感到乘坐舒适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局部放大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座椅调整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局部放大图(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三)。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局部放大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本新型包含一固定板11及一枢轴12所组成的调整装置1,其中:
一固定板11,设有一呈向右框形的枢接部111,该枢接部111中央处设有呈贯穿状的通孔1111;又该固定板11设有一于该通孔1111处向前延伸的承载部112,且该承载部112搭配一盖体113围绕成一轴孔1121,其中该盖体113为焊接方式固定于该承载部112处,并于该承载部112左右两端处分别延伸出一定位槽1122,另该固定板11设有分别于该枢接部111上下端延伸的一翼片114,该翼片114设有至少一呈贯穿状的锁固孔1141,并搭配一外来锁固件,使该固定板11呈锁固状态;及
一枢轴12,其一端设有一枢接端121,并穿设于该承载部112的轴孔1121处;又该枢轴12另一端设有一呈U字形的挡止端122,并定位于该承载部112一端的定位槽1122;其中该挡止端122更呈现出一向下框形状;另该枢轴12的枢接端121周围处更设有一环型凸块123,该环型凸块123供该枢轴12的枢接端121穿设于该承载部112的轴孔1121后而抵制于该承载部112处;其中该调整装置1为金属材质所制成。
续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动作示意说明,本新型包含一固定板11及一枢轴12所组成的调整装置1,其中该固定板11设有一呈向右框形的枢接部111,该枢接部111中央处设有呈贯穿状的通孔1111;又该固定板11设有一于该通孔1111处向前延伸的承载部112,且该承载部112搭配一盖体113围绕成一轴孔1121,其中该盖体113为焊接方式固定于该承载部112处,并于该承载部112左右两端处分别延伸出一定位槽1122,另该固定板11设有分别于该枢接部111上下端延伸的一翼片114,该翼片114设有至少一呈贯穿状的锁固孔1141,并搭配一外来锁固件,使该固定板11呈锁固状态;其中该枢轴12一端设有一穿设于该承载部112的轴孔1121处的枢接端121,又该枢轴12另一端设有一呈U字形的挡止端122,并定位于该承载部112一端的定位槽1122;其中该挡止端122更呈现出一向下框形状;另该枢轴12的枢接端121周围处更设有一环型凸块123,该环型凸块123供该枢轴12的枢接端121穿设于该承载部112的轴孔1121后而抵制于该承载部112处;借此,转动该枢接端121而令该枢轴12作旋转运动,使该挡止端122作180度旋转至相反方向的定位槽1122。
续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使用状态说明(一),本新型的调整装置1搭配一汽车后座的座椅2使用,本新型包含一固定板11及一枢轴12所组成的调整装置1,其中该固定板11设有一呈向右框形的枢接部111,该枢接部111中央处设有呈贯穿状的通孔1111;又该固定板11设有一于该通孔1111处向前延伸的承载部112,且该承载部112搭配一盖体113围绕成一轴孔1121,其中该盖体113为焊接方式固定于该承载部112处,并于该承载部112左右两端处分别延伸出一定位槽1122;该枢轴12一端设有一枢接端121并穿设于该承载部112的轴孔1121,又该枢轴12另一端设有一呈U字形的挡止端122,并定位于该承载部112一端的定位槽1122;其中该挡止端122更呈现出一向下框形状;借此,该翼片114的锁固孔1141搭配一外来的锁固件3而使该调整装置1装设于一座椅2的椅背21两侧所设的扣座211周围处,当欲调整该座椅2的椅背21时,需先将该椅背21向前扳动,并以徒手方式来扳动该调整装置1的枢轴12处的挡止端122,使该挡止端122作180度旋转至相反方向的定位槽1122后,再将该椅背21往后扳动,使该椅背21的扣座211与该调整装置1呈卡合状态,借以改变该座椅2的椅背21的角度,达到提供乘坐者感到乘坐的舒适度;此为本新型的调整装置1使用状态(一),乃借由徒手方式来扳动该调整装置1的枢轴12处的挡止端122,使该枢轴12的挡止端122作180度旋转至相反方向的定位槽1122,以达到调整该座椅2的椅背21的角度。
续请参阅图7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使用状态说明(二),本新型的调整装置1是由一固定板11及一枢轴12所构成,其中:该固定板11设有一枢接部111,一位于该枢接部111中央处呈贯穿状的通孔1111;一于该通孔1111处向前延伸的承载部112,且该承载部112搭配一盖体113围绕成一轴孔1121,其中该盖体113为焊接方式固定于该承载部112处,并于该承载部112左右两端处分别延伸出一定位槽1122;该枢轴12一端设有一枢接端121并穿设于该承载部112的轴孔1121处,该枢接端121设有一齿轮1211,且搭配一齿条13呈啮合状态,该齿条13一端设有一手动杆131,该手动杆131拉动时,使该齿条13带动该齿轮1211,使该齿轮1211呈现转动态样,又该枢轴12另一端设有一呈U字形的挡止端122,并定位于该承载部112一端的定位槽1122;其中该挡止端122更呈现出一向下框形状;借由扳动该手动杆131而带动该齿条13,使转动该齿轮1211以令该枢轴12作旋转运动;借此,该翼片114的锁固孔1141搭配一外来的锁固件3而使该调整装置1装设于一座椅2的椅背21两侧处,当调整该座椅2的椅背21时,需先将该椅背21向前扳动,借由扳动该手动杆131而使该挡止端122作180度旋转至相反方向的定位槽1122后,再将该椅背21往后扳动,使该椅背21的扣座211与该调整装置1呈卡合状态,达到调整该座椅2的椅背21的角度,提供乘坐者感到乘坐舒适的目的;此为本新型的调整装置1使用状态(二),乃借由徒手方式来扳动该齿条13的手动杆131,使该枢轴12的枢接端121处的齿轮1211受该齿条13转动,而带动该枢轴12的挡止端122作180度旋转至相反方向的定位槽1122,以达到调整该座椅2的椅背21的角度。
再者,续请参阅图9至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使用状态说明(三),本新型的调整装置1包含一固定板11及一枢轴12,其中:该固定板11设有一枢接部111,一位于该枢接部111中央处呈贯穿状的通孔1111;一于该通孔1111处向前延伸的承载部112,且该承载部112搭配一盖体113围绕成一轴孔1121,其中该盖体113为焊接方式固定于该承载部112处,并于该承载部112左右两端处分别延伸出一定位槽1122;该枢轴12一端处设有一枢接端121并穿设于该承载部112的轴孔1121处,该枢接端121设有一齿轮1211,且搭配一齿条13呈啮合状态,又该枢轴12另一端设有一呈U字形的挡止端122,并定位于该承载部112一端的定位槽1122;其中该挡止端122更呈现出一向下框形状;其中该齿条13搭配一动力单元14枢设结合作动,该动力单元14启动时以驱动该齿条13,使该齿轮1211呈现转动态样;其中该动力单元14是与一控制元件15呈电性连结状态,且该控制元件15装设于该的座椅2周围处(例如:汽车后座的座椅2周围处的C柱);其中该动力单元14为马达或电磁阀的任一者;借此,该翼片114的锁固孔1141搭配一外来锁固件3而使该调整装置1装设于一座椅2的椅背21所设的扣座211处,当调整该座椅2的椅背21时,需先将该椅背21向前扳动,并经由该控制元件15启动该动力单元14以驱动该齿条13,使该枢轴12作旋转运动,并使该挡止端122作180度旋转至相反方向的定位槽1122后,再将该椅背21往后扳动,使该椅背21的扣座211与该调整装置1呈卡合状态,达到调整该座椅2的椅背21的角度,提供乘坐者于乘坐时更为舒适的目的;此为本新型的调整装置1使用状态(三),乃借由启动该动力单元14以驱动该齿条13而使该齿轮1211呈现转动态样,使该枢轴12的枢接端121处的齿轮1211受该齿条13传动,而带动该枢轴12的挡止端122作180度旋转至相反方向的定位槽1122,以达到调整该座椅2的椅背21的角度。
综合以上所述,一种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又未曾见于诸书刊或公开使用,诚符合新型专利申请要件。需陈明的,以上所述乃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式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合予陈明。

Claims (10)

1.一种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其主要是装设于座椅的椅背两侧周围处,且供调整座椅角度的调整装置,包含一固定板及一枢轴,其中该固定板设有一呈向右框形的枢接部,一位于该枢接部中央处呈贯穿状的通孔;一位于该通孔处向前延伸的承载部,且搭配一盖体围绕成一轴孔;及二分别于该枢接部上下端延伸的翼片,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板的承载部左右两端分别延伸出一定位槽,又该枢轴一端设有一枢接端,并穿设于该承载部的轴孔处;另该枢轴另一端设有一呈U字形的挡止端,并定位于该承载部一端的定位槽,借此,该枢轴的枢接端带动该枢轴的挡止端作旋转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枢轴的枢接端设有一齿轮,且搭配一齿条呈啮合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齿条一端设有一手动杆,该手动杆拉动时,使该齿条带动该齿轮,使该齿轮呈现转动态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齿条是与一动力单元枢设结合作动,该动力单元启动时以驱动该齿条,使该齿轮呈现转动态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动力单元是与一控制元件呈电性连结状态,且该控制元件装设于外来的座椅的椅背周围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动力单元为马达或电磁阀的任一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板的一翼片更设有至少一呈贯穿状的锁固孔,并搭配一外来锁固件,使该固定板呈锁固状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枢轴的枢接端周围处更设有一环型凸块,该环型凸块供该枢轴的枢接端穿设于该承载部的轴孔后而抵制于该承载部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盖体为焊接方式固定于该承载部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挡止端更呈现出向下框形状。
CN201420240946.0U 2014-05-12 2014-05-12 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45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40946.0U CN203945988U (zh) 2014-05-12 2014-05-12 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40946.0U CN203945988U (zh) 2014-05-12 2014-05-12 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45988U true CN203945988U (zh) 2014-11-19

Family

ID=51888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4094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45988U (zh) 2014-05-12 2014-05-12 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459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9419B2 (en) Anthropomorphic pivotable upper seatback support
DE102014201088A1 (de) Unabhängige kissenerweiterung und oberschenkelstütze
US9283871B2 (en) Vehicle seat and utility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a vehicle seat
US20150320217A1 (en) Structure-improved multifunction chassis
US20130134747A1 (en) Multi-Configuration Motorcycle Tour-Pack and Backrest
CN103863161B (zh) 用于车辆中的后座的头枕的斜倚装置
DE102016103017A1 (de) Ergonomiesitz
CN205573695U (zh) 新型汽车座椅
CN203888656U (zh) 平躺式汽车座椅
CN103552489A (zh) 调节座椅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91900B (zh) 汽车座椅总成及其靠背伸缩式汽车座椅
CN203945988U (zh) 改进的座椅调整结构
CN204340778U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
CN204279144U (zh) 一种可调节的汽车后排座椅
CN203016318U (zh) 坐躺健身式办公椅
CN203381523U (zh) 一种手动调节的汽车座椅腿托机构
CN203646821U (zh) 角度可调的沙滩椅
CN105150892A (zh) 人类生命座椅
CN115379964B (zh) 汽车座椅及汽车
CN207496510U (zh) 汽车座椅肩部角度调节机构
CN201264546Y (zh) 带四向调节功能以及旋转功能的座椅头枕调节机构
CN201959127U (zh) 一种座位高度可调的轮椅
CN210212117U (zh) 一种可调节汽车座椅
CN202368416U (zh) 带桌子的座椅
CN204279152U (zh) 一种汽车前排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9

Termination date: 201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