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33461U - 一种换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33461U
CN203933461U CN201420357662.XU CN201420357662U CN203933461U CN 203933461 U CN203933461 U CN 203933461U CN 201420357662 U CN201420357662 U CN 201420357662U CN 203933461 U CN203933461 U CN 2039334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resistance
power
power supply
bistable elect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5766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季春华
焦志刚
沈惠新
顾怡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5766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334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33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3346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elay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换向装置,属于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受控制装置控制并与开关装置连接作联合动作,包括电子控制电路以及换向模块转换触头,电子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信号采样电路、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双稳态电磁铁、正反向辅助触头、自锁电路以及电源转换电路,微处理器与信号采样电路、电源转换电路及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连接,电源转换电路与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以及自锁电路连接,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与双稳态电磁铁连接,正反向辅助触头、自锁电路以及电源转换电路连接至开关装置,正反向辅助触头、信号采样电路、电源转换电路、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以及自锁电路连接至控制装置。优点:对外接线简单,缩短了发出控制信号至主回路闭合的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换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向装置,用于对电动机的换向控制。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于电动机的换向控制大多数采用两台接触器、两台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或两台其它开关电器加装电气联锁和机械联锁,并结合外部正转、反转以及停机控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在上述的换向控制方案中,两台电器并排安装将导致设备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增大一倍,不利于安装。法国专利授权公告号FR2818006B1介绍了一种开关模块,具体请参阅图6,所述的开关模块1与开关装置30联合,实现电动机M的正、反转控制。开关模块1包括控制电路2和多极开关3。多极开关3用于实现正、反转控制;控制电路2包括第一激励4、电源电路5、第二激励6、双稳态电磁铁15、正反向辅助触头18以及微处理器20。所述的微处理器20根据从C1、C’1信号输入端接收的正、反转指令,通过第一激励4控制双稳态电磁铁15作正、反转动作,通过第二激励6对开关装置30中的电磁铁31进行供电,使得双稳态电磁铁15只在与电磁铁31关联的辅助触头34闭合的情况下才开始动作。该设计方案中所述的开关模块1为单一开关电器,体积较小,但仍存在如下缺陷:首先,开关模块1具有B1、B’1自锁接线端,接线繁琐;其次,开关装置30中的辅助触头34与开关模块1的第一激励4以及微处理器20关联,当开关装置30处于断开状态,开关模块1只有在检测到辅助触头34处于闭合状态时才能实现正、反转操作,而当开关装置30处于闭合状态,若开关模块1检测到辅助触头34处于断开状态,此时将不执行正、反转操作,整个电路结构较为复杂,且微处理器20需持续监测开关装置30中辅助触头34的状态才能控制第二激励6的通断,这会加大微处理器20的工作量,由此增加的一控制环节还会导致第二激励6的控制故障率增加,影响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的电动机的换向装置的结构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接线简单、动作可靠、内部电路简洁、成本低廉的换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换向装置,所述的换向装置受控制装置控制并与开关装置连接作联合动作,所述的开关装置包括电磁铁以及受电磁铁控制的常闭辅助触头和多极开关触头,所述的多极开关触头的输入端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的换向装置包括电子控制电路以及受电子控制电路控制的换向模块转换触头,所述的换向模块转换触头的输入端与开关装置的多极开关触头的输出端连接,换向模块转换触头的输出端连接至电动机M,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用于转换控制装置发出的正、反向控制信号并将转换后的信号送至微处理器的信号采样电路、受微处理器控制的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由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驱动的双稳态电磁铁、受双稳态电磁铁控制并与换向模块转换触头联动的正反向辅助触头、受开关装置的常闭辅助触头驱动的自锁电路以及用于对微处理器、自锁电路和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提供电源的电源转换电路,所述的微处理器分别与信号采样电路、电源转换电路以及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连接,电源转换电路又分别与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以及自锁电路连接,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与双稳态电磁铁连接,自锁电路与开关装置的常闭辅助触头连接,正反向辅助触头的公共端、自锁电路以及电源转换电路共同连接至开关装置的电磁铁的一端,电磁铁的另一端与电源转换电路连接后至换向装置参考地接线端N,正反向辅助触头的正、反向输出端、信号采样电路、电源转换电路、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以及自锁电路共同连接至控制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转换正反向辅助触头和/或自锁电路输出的电源信号并将转换后的信号送至微处理器的电源采样电路,所述的电源采样电路与正反向辅助触头的公共端、自锁电路以及电源转换电路连接后共同连接至所述的开关装置的电磁铁的一端,电源采样电路与所述的微处理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正向起动按钮、停止按钮以及反向起动按钮,所述的停止按钮的一端连接电源,停止按钮的另一端分别与正向起动按钮的一端、反向起动按钮的一端以及所述的换向装置的自锁电路连接,正向起动按钮的另一端与换向装置的正反向辅助触头的正向输出端、信号采样电路、电源转换电路以及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连接,用于向换向装置输送电源信号及正向控制信号,反向起动按钮的另一端与正反向辅助触头的反向输出端、信号采样电路、电源转换电路以及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连接,用于输送电源信号及反向控制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包括整流桥B1、电源芯片IC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一电解电容E1、第二电解电容E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感L1以及电源转换芯片U1,所述的电源芯片IC1采用LNK305,电源转换芯片U1采用L78L05,所述的整流桥B1的两输入端接交流电源,整流桥B1的正输出端连接电源芯片IC1的5脚,电源芯片IC1的1脚与2脚、7脚以及8脚连接,并共同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解电容E2的负极、第一电感L1的一端以及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芯片IC1的3脚,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源芯片IC1的4脚、第一电解电容E1的负极以及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解电容E1的正极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电解电容E2的正极以及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以及电源转换芯片U1的3脚连接,并输出+24V直流电源,电源转换芯片U1的1脚输出+5V直流电源,整流桥B1的负输出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以及电源转换芯片U1的2脚共同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O1、晶体管Q1以及第四电阻R4,所述的驱动芯片O1为TLP701,所述的晶体管Q1为MOSFET,驱动芯片O1的1脚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驱动芯片O1的6脚连接+24V直流电源,驱动芯片O1的5脚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晶体管Q1的栅极,晶体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铁,晶体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连接双稳态电磁铁,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铁为双线圈结构,包括正向电磁铁线圈L2和反向电磁铁线圈L3,所述的正向电磁铁线圈L2的一端和反向电磁铁线圈L3的一端共同连接至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的晶体管Q1的漏极,正向电磁铁线圈L2的另一端与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的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反向电磁铁线圈L3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信号采样电路包括第五二极管D5、第五电阻R5以及第六电阻R6,所述的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以及所述的微处理器,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自锁电路包括双向晶闸管Q2、光耦O2、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以及三极管Q3,其中,光耦O2为MOC3052,双向晶闸管Q2的T1极与正反向辅助触头的公共端、电源采样电路以及电源转换电路连接,并共同连接至所述的开关装置的电磁铁的一端,所述的双向晶闸管Q2的T2极与光耦O2的6脚连接,并共同连接至所述的控制装置,双向晶闸管Q2的G极与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光耦O2的4脚,光耦O2的1脚连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光耦O2的2脚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并共同连接至所述的开关装置的常闭辅助触头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和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共同连接至+24V直流电源,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常闭辅助触头的另一端共同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采样电路的电路结构与所述的信号采样电路的电路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1.所述的换向装置对外接线简单、节省材料;2.所述的正反向辅助触头与开关装置的电磁铁连接,当换向装置在正向/反向位置时,控制装置提供的正向/反向控制信号可使开关装置无延时地动作,从而缩短了发出控制信号至主回路闭合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框图。
图2为电源转换电路的电原理图。
图3为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和双稳态电磁铁的电连接原理图。
图4为信号采样电路的电原理图。
图5为自锁电路的电原理图。
图6为现有技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换向装置,所述的换向装置10的进线侧与开关装置30连接,换向装置10的出线侧分别与电动机M以及控制装置40连接。换向装置10受控制装置40控制并联合开关装置30对电动机M实施换向操作。开关装置30用于接通、承载和分断流入电动机M的电流,换向装置10用于切换电动机M的正转与反转。所述的开关装置30包括电磁铁31以及受电磁铁31控制的常闭辅助触头32和多极开关触头33,所述的多极开关触头33的输入端连接外部三相电源。所述的换向装置10包括电子控制电路11以及受电子控制电路11控制的换向模块转换触头19,所述的换向模块转换触头19的输入端与开关装置30的多极开关触头33的输出端连接,换向模块转换触头19的输出端连接至电动机M。所述的电子控制电路11包括微处理器20、用于转换控制装置40发出的正、反向控制信号并将转换后的信号送至微处理器20的信号采样电路12、受微处理器20控制的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由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驱动的双稳态电磁铁15、受双稳态电磁铁15控制并与换向模块转换触头19联动的正反向辅助触头18、受开关装置30的常闭辅助触头32驱动的自锁电路17、用于转换正反向辅助触头18和/或自锁电路17输出的电源信号并将转换后的信号送至微处理器20的电源采样电路16以及用于对微处理器20、自锁电路17和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提供电源的电源转换电路13。所述的微处理器20可以为单片机R8C/1B,其在该实施例中所用到的控制方案可从现有技术中得到,具体实现方式不受限定,此处省略赘述。所述的微处理器20分别与信号采样电路12的输出端、电源转换电路13的一输出端、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的信号输入端以及电源采样电路16的输出端连接。电源转换电路13的另一输出端分别与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以及自锁电路17的连接,用于提供必需的直流工作电源。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的输出端与双稳态电磁铁15连接。自锁电路17的一输入端与开关装置30的常闭辅助触头32连接。电源采样电路16的输入端与自锁电路17的一电源接线端、电源转换电路13的输入端以及正反向辅助触头18的公共端连接,构成换向装置10的A13接线端,用于连接开关装置30的电磁铁31的一端,电磁铁31的另一端与电源转换电路13连接后至换向装置10的参考地接线端N,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参考地接线端N与控制装置40所接入的电源系统的N线(零线)连接。自锁电路17的另一电源接线端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40,自锁电路17和/或正反向辅助触头18为电磁铁31提供电源。正反向辅助触头18的正向输出端与信号采样电路12的一信号输入端、电源转换电路13的一电源输入端以及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的一电源输入端连接,构成换向装置10的A1接线端,并作为正向控制端与所述的控制装置40连接;正反向辅助触头18的反向输出端与信号采样电路12的另一信号输入端、电源转换电路13的另一电源输入端以及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的另一电源输入端连接,构成换向装置10的A3接线端,并作为反向控制端与所述的控制装置40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40包括正向起动按钮41、停止按钮42以及反向起动按钮43。所述的停止按钮42的一端连接电源L线(火线),停止按钮42的另一端分别与正向起动按钮41的一端、反向起动按钮43的一端以及换向装置10的自锁电路17连接。正向起动按钮41的另一端连接换向装置10的A1接线端,用于向换向装置10输送电源信号及正向控制信号,反向起动按钮43的另一端与换向装置10的A3接线端连接,用于向换向装置10输送电源信号及反向控制信号。
请参阅图2,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13包括整流桥B1、电源芯片IC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一电解电容E1、第二电解电容E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感L1以及电源转换芯片U1,其中,所述的电源芯片IC1采用LNK305,电源转换芯片U1采用L78L05。所述的整流桥B1的两输入端1、2脚接AC230V交流电源,在本实施例中,整流桥B1的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40和自锁电路17、另一输入端连接电源N线,由此可得到AC230V交流电源。整流桥B1的正输出端3脚连接电源芯片IC1的5脚,电源芯片IC1的1脚与2脚、7脚以及8脚连接,并共同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解电容E2的负极、第一电感L1的一端以及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芯片IC1的3脚,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源芯片IC1的4脚、第一电解电容E1的负极以及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解电容E1的正极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电解电容E2的正极以及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以及电源转换芯片U1的3脚连接,电源转换芯片U1的1脚作为电源转换电路13的一输出端输出+5V直流电源,整流桥B1的负输出端4脚、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以及电源转换芯片U1的2脚共同接地。其中,电源芯片IC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一电解电容E1、第二电解电容E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以及第一电感L1组成一开关电源,向电源转换芯片U1的3脚提供+24V直流电源,所述的+24V直流电源为电源转换电路13的另一输出端。所述的第一电容C1为旁路电容,第一二极管D1为续流二极管,第三电阻R3为假负载,第一电阻R1为反馈电阻,第一电解电容E1为软起电容,第二电阻R2为反馈基准电阻,第二二极管D2为反馈二极管,第二电解电容E2为反馈电容。+5V直流电源为微处理器20供电,+24V直流电源为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以及自锁电路17供电。
请参阅图3,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包括驱动芯片O1、晶体管Q1以及第四电阻R4,其中,所述的驱动芯片O1为TLP701,所述的晶体管Q1为MOSFET。驱动芯片O1的1脚作为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20,驱动芯片O1的6脚连接+24V直流电源,驱动芯片O1的5脚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晶体管Q1的栅极,晶体管Q1的漏极作为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铁15,晶体管Q1的源极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铁15为双线圈结构,包括正向电磁铁线圈L2和反向电磁铁线圈L3。晶体管Q1的漏极与正向电磁铁线圈L2的一端以及反向电磁铁线圈L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还包括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双稳态电磁铁15的反向电磁铁线圈L3的另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正向电磁铁线圈L2的另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分别作为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的两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的控制装置40连接。具体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反向起动按钮43的另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正向起动按钮41的另一端,正、反向控制电源经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半波整流后为双稳态电磁铁15提供直流电源。微处理器20发出PWM信号,经驱动芯片O1将+5V电压转换为+24V电压输入至晶体管Q1的栅极,实现对双稳态电磁铁15线圈电压的斩波控制,第四电阻R4为限流电阻。
请参阅图4,所述的信号采样电路12用于采集正、反向控制信号,此处以采集正向控制信号为例进行说明。信号采用电路12包括第五二极管D5、第五电阻R5以及第六电阻R6,所述的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作为信号采样电路12的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40中的正向起动按钮41的另一端,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且作为信号采样电路1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20,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装置40输出的正向控制信号经第五二极管D5单向整流、以及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分压后输出一模拟电压采样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20。采集反向控制信号的电路结构及原理以上述过程相同,省略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采样电路16的电路结构及原理也与信号采样电路12相同。
请参阅图5,所述的自锁电路17包括双向晶闸管Q2、光耦O2、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以及三极管Q3,其中,光耦O2为MOC3052。所述的双向晶闸管Q2的T1极作为自锁电路17的一电源接线端与正反向辅助触头18的公共端、电源采样电路16以及电源转换电路13连接,并共同连接至所述的开关装置30的电磁铁31的一端,所述的双向晶闸管Q2的T2极与光耦O2的6脚连接,并作为自锁电路17的另一电源接线端连接至所述的控制装置40的停止按钮42的另一端,双向晶闸管Q2的G极与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光耦O2的4脚,光耦O2的1脚连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光耦O2的2脚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并作为自锁电路17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的开关装置30的常闭辅助触头32,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和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共同连接至+24V直流电源,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常闭辅助触头32共同接地。自锁电路17用于对电源L线的闭锁,在正向起动按钮41和反向起动按钮43撤销起动信号后,所述的开关装置30的电源由自锁电路17提供。双向晶闸管Q2的通断受开关装置30的常闭辅助触头32控制,当控制装置40输出正向或反向起动信号后,换向装置10先动作到正向或反向位置,再使开关装置30动作,此时,常闭辅助触头32断开,光耦O2的原边导通,副边也随即导通,从而控制双向晶闸管Q2导通,由此,开关装置30的电源,即换向装置10的A13接线端处的电源由自锁电路17提供。其中,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以及第十电阻R10为限流电阻。
请继续参阅图1,并结合图2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假设换向装置10处于反向位置,若控制装置40按下正向起动按钮41,则电源通过A1接线端输入换向装置10,微处理器20通过信号采样电路12检测到正向控制信号;此时,由于正反向辅助触头18处于反向位置,且自锁电路17因开关装置30的常闭辅助触头32为闭合而处于断开状态,因此微处理器20通过电源采样电路16检测到换向装置10的A13接线端此时无电源,从而控制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驱动双稳态电磁铁15作正向线圈通电,双稳态电磁铁15控制换向模块转换触头19从反向位置切换至正向位置,完成换向装置10的正反向位置切换操作。另一方面,此时正反向辅助触头18也从反向位置切换至正向位置,电源从A1接线端经正反向辅助触头18输出至开关装置30的电磁铁31,电磁铁31得电吸合,控制多极开关触头33闭合,电动机M开始正向运转;同时,常闭辅助触头32断开,驱动自锁电路17导通,使得当正向起动按钮41释放后,电源通过自锁电路17为电磁铁31和电源转换电路13供电。当换向装置10处于正向位置,控制装置40按下反向起动按钮43发出反向控制信号的工作原理与上述类似,不再赘述。
又,假设换向装置10处于正向位置,若控制装置40按下正向起动按钮41,则电源通过A1接线端输入换向装置10,微处理器20通过信号采样电路12检测到正向控制信号,同时由于正反向辅助触头18处于正向位置,且自锁电路17因开关装置30的常闭辅助触头32为闭合而处于断开状态,因此微处理器20通过电源采样电路16检测到换向装置10的A13接线端此时有电源,从而通过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禁止双稳态电磁铁15动作,使换向装置10的正向位置保持不变。另一方面,此时电源从A1接线端经正反向辅助触头18输出至开关装置30的电磁铁31,电磁铁31得电吸合,控制多极开关触头33闭合,电动机M作正向运转;同时,常闭辅助触头32断开,驱动自锁电路17导通,使得当正向控制按钮41释放后,电源通过自锁电路17为电磁铁31和电源转换电路13供电。当换向装置10处于反向位置,控制装置40发出反向控制信号的工作原理与上述类似,不再赘述。换向装置10通过正反向辅助触头18与开关装置30的电磁铁31连接,当换向装置10在正向/反向位置时,控制装置40输入正向/反向控制信号,可使开关装置30无延时地动作,从而缩短了发出控制信号至主回路闭合的时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换向装置10对电动机M进行正、反转切换需要在开关装置30断开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假设换向装置10处于正向位置,开关装置30受控制装置40控制已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电动机M处于正转运行状态,若此时按下反向起动按钮43,由于微处理器20通过电源采样电路16检测到换向装置10的A13接线端此时有电源,将忽略反向起动按钮43输入的反向控制信号,保持电动机M的正转运行状态。换向装置10必须接收到停止信号,使开关装置30断开、电动机M停止运行,此时若按下反向起动按钮43,微处理器20通过电源采样电路16检测到换向装置10的A13接线端无电源,才能进行相反方向的起动控制。

Claims (9)

1.一种换向装置,所述的换向装置(10)受控制装置(40)控制并与开关装置(30)连接作联合动作,所述的开关装置(30)包括电磁铁(31)以及受电磁铁(31)控制的常闭辅助触头(32)和多极开关触头(33),所述的多极开关触头(33)的输入端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的换向装置(10)包括电子控制电路(11)以及受电子控制电路(11)控制的换向模块转换触头(19),所述的换向模块转换触头(19)的输入端与开关装置(30)的多极开关触头(33)的输出端连接,换向模块转换触头(19)的输出端连接至电动机M,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电路(11)包括微处理器(20)、用于转换控制装置(40)发出的正、反向控制信号并将转换后的信号送至微处理器(20)的信号采样电路(12)、受微处理器(20)控制的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由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驱动的双稳态电磁铁(15)、受双稳态电磁铁(15)控制并与换向模块转换触头(19)联动的正反向辅助触头(18)、受开关装置(30)的常闭辅助触头(32)驱动的自锁电路(17)以及用于对微处理器(20)、自锁电路(17)和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提供电源的电源转换电路(13),所述的微处理器(20)分别与信号采样电路(12)、电源转换电路(13)以及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连接,电源转换电路(13)又分别与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以及自锁电路(17)连接,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与双稳态电磁铁(15)连接,自锁电路(17)与开关装置(30)的常闭辅助触头(32)连接,正反向辅助触头(18)的公共端、自锁电路(17)以及电源转换电路(13)共同连接至开关装置(30)的电磁铁(31)的一端,电磁铁(31)的另一端与电源转换电路(13)连接后至换向装置(10)的参考地接线端N,正反向辅助触头(18)的正、反向输出端、信号采样电路(12)、电源转换电路(13)、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以及自锁电路(17)共同连接至控制装置(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控制电路(11)还包括用于转换正反向辅助触头(18)和/或自锁电路(17)输出的电源信号并将转换后的信号送至微处理器(20)的电源采样电路(16),所述的电源采样电路(16)与正反向辅助触头(18)的公共端、自锁电路(17)以及电源转换电路(13)连接后共同连接至所述的开关装置(30)的电磁铁(31)的一端,电源采样电路(16)与所述的微处理器(2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40)包括正向起动按钮(41)、停止按钮(42)以及反向起动按钮(43),所述的停止按钮(42)的一端连接电源,停止按钮(42)的另一端分别与正向起动按钮(41)的一端、反向起动按钮(43)的一端以及所述的换向装置(10)的自锁电路(17)连接,正向起动按钮(41)的另一端与换向装置(10)的正反向辅助触头(18)的正向输出端、信号采样电路(12)的一信号输入端、电源转换电路(13)的一电源输入端以及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的一电源输入端连接,用于向换向装置(10)输送电源信号及正向控制信号,反向起动按钮(43)的另一端与正反向辅助触头(18)的反向输出端、信号采样电路(12)的另一信号输入端、电源转换电路(13)的另一电源输入端以及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的另一电源输入端连接,用于输送电源信号及反向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13)包括整流桥B1、电源芯片IC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一电解电容E1、第二电解电容E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感L1以及电源转换芯片U1,所述的电源芯片IC1采用LNK305,电源转换芯片U1采用L78L05,所述的整流桥B1的两输入端接交流电源,整流桥B1的正输出端连接电源芯片IC1的5脚,电源芯片IC1的1脚与2脚、7脚以及8脚连接,并共同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解电容E2的负极、第一电感L1的一端以及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芯片IC1的3脚,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源芯片IC1的4脚、第一电解电容E1的负极以及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解电容E1的正极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电解电容E2的正极以及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以及电源转换芯片U1的3脚连接,并输出+24V直流电源,电源转换芯片U1的1脚输出+5V直流电源,整流桥B1的负输出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以及电源转换芯片U1的2脚共同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包括驱动芯片O1、晶体管Q1以及第四电阻R4,所述的驱动芯片O1为TLP701,所述的晶体管Q1为MOSFET,驱动芯片O1的1脚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20),驱动芯片O1的6脚连接+24V直流电源,驱动芯片O1的5脚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晶体管Q1的栅极,晶体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铁(15),晶体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还包括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连接双稳态电磁铁(15),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铁(15)为双线圈结构,包括正向电磁铁线圈L2和反向电磁铁线圈L3,所述的正向电磁铁线圈L2的一端和反向电磁铁线圈L3的一端共同连接至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的晶体管Q1的漏极,正向电磁铁线圈L2的另一端与双稳态电磁铁驱动电路(14)的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反向电磁铁线圈L3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采样电路(12)包括第五二极管D5、第五电阻R5以及第六电阻R6,所述的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40),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以及所述的微处理器(20),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锁电路(17)包括双向晶闸管Q2、光耦O2、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以及三极管Q3,其中,光耦O2为MOC3052,双向晶闸管Q2的T1极与正反向辅助触头(18)的公共端、电源采样电路(16)以及电源转换电路(13)连接,并共同连接至所述的开关装置(30)的电磁铁(31)的一端,所述的双向晶闸管Q2的T2极与光耦O2的6脚连接,并共同连接至所述的控制装置(40),双向晶闸管Q2的G极与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光耦O2的4脚,光耦O2的1脚连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光耦O2的2脚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并共同连接至所述的开关装置(30)的常闭辅助触头(32)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和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共同连接至+24V直流电源,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常闭辅助触头(32)的另一端共同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采样电路(16)的电路结构与所述的信号采样电路(12)的电路结构相同
CN201420357662.XU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换向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334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57662.XU CN203933461U (zh)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换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57662.XU CN203933461U (zh)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换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33461U true CN203933461U (zh) 2014-11-05

Family

ID=51829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57662.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33461U (zh)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换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334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3461A (zh) * 2018-02-11 2018-06-15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机构电机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433842A (zh) * 2021-06-24 2021-09-24 威海新北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开锁控制电路及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3461A (zh) * 2018-02-11 2018-06-15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机构电机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433842A (zh) * 2021-06-24 2021-09-24 威海新北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开锁控制电路及设备
CN113433842B (zh) * 2021-06-24 2022-03-25 威海新北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开锁控制电路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12965U (zh) 一种交流电源和电池自动转换智能化节能系统
WO2014107846A1 (zh) 一种具有浪涌抑制功能的全控桥式整流装置
CN108521241A (zh) 开关机构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CN103841694B (zh) 一种灯具
CN203933487U (zh) 一种换向控制模块
CN203799965U (zh) 复合开关的脉冲极性转换模块
CN203933461U (zh) 一种换向装置
CN202218186U (zh) 直流电机换向控制装置
CN203251265U (zh) 电机开关电路和电机驱动装置
CN204168121U (zh) 一种mos管并联脉冲驱动电路
CN202905606U (zh) 机械电子组合式继电器
CN104465221A (zh) 继电器控制电路
CN103840697B (zh) 一种有源箝位高增益单级可升压逆变器
CN104952664A (zh) 一种无电弧放电的直流高压开关
CN102842954B (zh) 一种功率双向流动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装置
CN203933488U (zh) 一种可逆模块
CN203930398U (zh) 一种多极电路切换开关
CN105917571A (zh) 电机控制电路、方法、电机系统、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7637713U (zh) 一种适用于电力机车接触器的电源控制电路
CN202818186U (zh) 一种单相交流电动机及其正反转控制电路
CN105099196A (zh) 一种电源变换器
CN216437092U (zh) 高压直流电机驱动电路及其驱动电路板
CN203984263U (zh) 整流切换电路
CN109167512B (zh) 逆变器保护电路及伺服设备
CN104467161B (zh) 一种电源用交直流输入切换电路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