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09748U - 一种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09748U
CN203909748U CN201420249075.9U CN201420249075U CN203909748U CN 203909748 U CN203909748 U CN 203909748U CN 201420249075 U CN201420249075 U CN 201420249075U CN 203909748 U CN203909748 U CN 203909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ntact panel
shielding layer
visible area
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490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琼
杨满玉
邱宗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filed Critical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riority to CN2014202490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09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09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0974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定义有一可视区及一区别该可视区的非可视区,并定义靠近使用者之一侧为下方侧,远离使用者之一侧为上方侧,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该基板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一遮蔽层,位于一基板的上表面,其中该遮蔽层定义出该非可视区;一感测电极层,位于该基板之上方侧且至少位于该可视区;一信号引线层,该信号引线层位于该遮蔽层之上方侧,并且电性连接该感测电极层,其中该信号引线层包含复数条金属引线;及一抗老化层,位于该遮蔽层之下方侧。藉此,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可以增加抵抗紫外光的能力,延长触控面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触控技术,且特别是关于一种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技术(Touch control)的演进,触控面板(touch panel)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消费电子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相机、电子书、MP3播放器等携带式电子产品,或是应用于操作控制设备的显示屏幕。
触控面板通常被定义有一非可视区及相对于该非可视区之一可视区域,该非可视区域的设置乃是为了遮蔽触控面板周边组件,而该非可视区一般藉由一遮蔽层之设置而定义,该遮蔽层之材料通常为油墨或光阻。
然而在触控面板制造的过程包含抗紫外光测试之流程,以及触控面板使用时可能长期接受日光的照射,由于受到紫外光(主要在波长280nm~420nm之波段)的影响,该遮蔽层会产生老化而发生不透明度下降现象,严重破坏触控面板之外观;因此业界需要一种具有抗紫外光能力、防止非可视区域遮蔽层不透明度下降之触控面板。
实用新型内容
为抑制紫外光对触控面板非可视区域遮蔽材料之不良影响,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定义有一可视区及一区别该可视区的非可视区,并定义靠近使用者之一侧为下方侧,远离使用者之一侧为上方侧,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该基板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一遮蔽层,位于一基板的上表面,其中该遮蔽层定义出该非可视区;一感测电极层,位于该基板之上方侧且至少位于该可视区;一信号引线层,该信号引线层位于该遮蔽层之上方侧,并且电性连接该感测电极层,其中该信号引线层包含复数条金属引线;及一抗老化层,位于该遮蔽层之下方侧。
本实用新型复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定义有一可视区及一区别该可视区的非可视区,并定义靠近使用者之一侧为下方侧,远离使用者之一侧为上方侧,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包括:一第一遮蔽层,位于一基板的上方侧,其中该基板的上方侧相较于该基板的下方侧更远离使用者,该第一遮蔽层定义出该非可视区;一感测电极层,位于该基板的上方侧,其中至少部分的该感测电极层设置于该基板之表面且至少位于该可视区;一信号引线层,位于该第一遮蔽层之上方侧,并且电性连接该感测电极层,其中该信号引线层包含复数条金属引线,且每一金属引线的一端电性连接于该感测电极层上,另一端汇聚至一接合区内;一第二遮蔽层,设置于该信号引线层之上方侧,并覆盖该信号引线层,且该第二遮蔽层包含一缺口以形成该接合区;及一抗老化层,该抗老化层设置于该基板之上方侧,且位于该第一遮蔽层之下方侧。其中该抗老化层至少覆盖该接合区。
藉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包含抗老化层之触控面板,一方面使触控面板之非可视区不会因为制作过程中的抗紫外光老化测试,而发生黄化、不透明度下降而露出所欲遮蔽之结构,破坏触控屏幕整体之美观,另一方面,该抗老化层之设置亦增加触控面板在实际使用时,对于环境中紫外光之抵抗能力,可以延长触控面板之使用寿命为让本实用新型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方式,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显示一触控面板的上视图。
图1B示意图1A中触控面板可视区中之透明感测电极,以及非可视区中之金属引线及接合区。
图2A显示如图1B中触控面板的部分结构剖面。
图2B至图2E,显示在本实用新型多个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部分结构剖面。
图3A至图3B,显示在本实用新型多个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部分结构剖面。
图4A至图4B,显示在本实用新型多个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部分结构剖面。
图5,显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部分结构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本实用新型将参阅含有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及所附图式予以充分描述,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熟悉本领域之人士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之实用新型,同时获致本实用新型之功效。因此,须了解以下之描述对熟悉本领域技艺之人士而言为一广泛之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举例而言,第二组件设置于第一组件之一侧的叙述可包括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直接接触的实施方式,亦包括具有额外的组件形成在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之间、使得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并未直接接触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所称的方位“上”及“下”,仅是用来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对于本说明书的图式而言,触控面板的上方较远离使用者,而下方则较接近使用者。
图1A显示一触控面板100的上视图,其中触控面板100包含可显示文字、图案之可视区120以及相对于该可视区之非可视区110。为配合触控面板100的显示内容而执行一触控操作,如图1B所示,在触控面板透明盖版之下方,设置有复数个透明感测电极121,以感测用户之触控位置;在图1B中,该等透明感测电极121以二维之方式分布,但在其他的范例中,透明感测电极亦可能以一维之方式分布;基于不同的制作程序,透明感测电极121可能仅分布于触控面板之可视区120,亦有可能同时分布于触控面板之可视区120与非可视区110。透明感测电极121材料可包含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氧化镉锡、氧化铝锌、氧化铟锌锡、氧化锌(zinc oxide)、氧化镉、氧化铪、氧化铟镓锌、氧化铟镓锌镁、氧化铟镓镁或氧化铟镓铝、纳米金属、石墨烯等。
为将该等透明感测电极121与其他电路组件连接,该等透明感测电极121系透过复数条金属引线111,连接引导至一接合区,在该接合区与一软性印刷电路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电性连接;由于该等金属引线111为不透明,会破坏触控面板整体之美观,故该等金属引线111系位于由一遮蔽层所定义之非可视区110内。金属引线111材料可选择金、银、铜、镍、铝、铬、或上述任意组合。
图2A显示如图1B触控面板之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剖面图(沿图1B中双箭号130之剖面),其中触控面板200包含一基板201,基板之一侧设置有一遮蔽层202,遮蔽层202的设置区域,定义出触控面板200之非可视区域;在基板201之表面(与遮蔽层202之同侧),设置有感测电极层203,在此范例中,感测电极层203越过触控面板200之可视区,跨越遮蔽层202之侧壁,而与遮蔽层202上方之信号引线层204接触,因此感测电极层203中之透明感测电极,可与信号引线层204中的复数条金属引线相连接;明显地,遮蔽层202设置在信号引线层204的下方,可以起到阻挡用户的视线的作用,从而在视觉上将信号引线层204中之金属引线隐藏,提升触控面板200整体之美观度。一般而言,遮蔽层202之材料为光阻或是油墨。
于此实施方式中,由于感测电极层203会跨越遮蔽层202之侧壁上。因此要求遮蔽层202最大的厚度不能超过25um,否则会导致感测电极层203会因为其材料本身的脆性引发爬坡断裂问题,从而导致感测电极层203电性开路问题。
然而在触控面板使用时,在自然界中之紫外光210之长时间曝晒下,遮蔽层材料中之有机物质(例如树脂)会发生聚合反应,导致遮蔽层之不透明度下降(OD值下降)等问题,业内称之为老化现象;另一方面,为了测试触控面板对于紫外光之耐受程度,触控面板在制作之流程中亦包含紫外光老化测试,以高剂量之紫外光照射触控面板;因此,不论是在制作时的紫外光老化测试或是正常使用中,紫外光均可能破坏遮蔽层。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之触控面板中,增加设置一抗老化层,以吸收或反射紫外光。如图2B所示,触控面板200包含基板201、遮蔽层202、感测电极层203、信号引线层204,其中在遮蔽层202与基板201之间,另设置一抗老化层205,用以防止遮蔽层202因紫外光产生之老化。在图2B中,抗老化层205仅覆盖触控面板之非可视区,因此抗老化层205对于可见光而言,可为透明或不透明之材质。此时如果感测电极层203的结构需要跨越遮蔽层202之侧壁,而与遮蔽层202上方之信号引线层204接触(如图2A显示)的话,则必须考虑到抗老化层205的存在引发感测电极层203爬坡难度加大的问题。因此,于本实施方式中抗老化层205优选的厚度范围为小于5μm~21μm,原因在于:
1、由于感测电极层203的最大爬坡高度为25μm。而不同遮蔽层的不透明度(OD值)不同,当遮蔽层202采用黑色油墨制作时只要4um就可以起到足够的遮蔽效果,而当遮蔽层202采用白色油墨则要20um左右才有足够的遮蔽效果;由此可推知,抗老化层205厚度范围为5μm~21μm;
2、根据实际生产验证可知,当抗老化层205的厚度小于5μm时,不能取到较好的抗老化效果。
另外,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抗老化层205可与通过添加着色剂或者碳粉等使得抗老化层205的颜色与遮蔽层202的颜色相同,藉此,可以通过抗老化层205来增加遮蔽层202的不透明度,从而可以降低遮蔽层202的厚度要求,进而降低感测电极层203的最大爬坡高度。
承上所述,抗老化层205可包含反射紫外光之材料,例如奈米级三氧化二铝(Al2O3)、氧化镁(MgO)、氧化锌(ZnO)、二氧化钛(TiO2)、高岭土、氧化锌、二氧化硅或上述材料之混合物;抗老化层205亦可包含吸收射紫外光之材料,例如水杨酸酯类化合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苯丙三唑类化合物、取代三嗪类化合物、取代丙烯腈类化合物或上述材料之混合物。
而在另一实施态样中,抗老化层205对于可见光而言为透明之材质,因此抗老化层205可以同时覆盖触控面板之可视区与非可视区,如图2C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当使用上述有机化合物作为抗老化层205之材料时,由于有机化合物的附着力比较好,将其涂布在基板201的上表面时,对上方侧之感测电极层203或者遮蔽层202的形成能够起到增加附着力的作用。在又一实施态样中,如图2D所示,抗老化层205相对遮蔽层202位于基板201之另一侧;相似地,在图2D中,抗老化层205同时覆盖触控面板200之可视区与非可视区,因此抗老化层205对于可见光而言为透明之材质,但本实用新型亦不排除抗老化层205仅覆盖触控面板200之非可视区;在另一实施态样中,如图2E所示,抗老化层205设置在基板201之下表面,其仅覆盖触控面板之非可视区。此时由于抗老化层205是形成在基板201较接近使用者的一侧上,且其不是整面形成在基板201上,因此必须考虑到抗老化层205的存在可能会引发用户视觉不适等问题。因此,于本实施方式中抗老化层205优选的厚度范围为5μm~10μm,原因在于:
1、视觉上考虑到人眼最小分辨角大约为10um,因此抗老化层205之厚度小于10um时,可以不被人眼感觉到;
2、根据实际生产验证可知,当抗老化层205的厚度小于5μm时,不能取到较好的抗老化效果。
图3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触控面板300包含基板301、遮蔽层302、感测电极层303、信号引线层304,其中在遮蔽层302与基板301之间,设置有一抗老化层305;此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300之结构与图2C中之触控面板200类似,其差异在于触控面板300中,感测电极层303仅位于触控面板300之可视区,信号引线层304包含一延伸部分304A跨过触控面板300之非可视区向下延伸,使得信号引线层304中之金属引线与感测电极层303中之透明感测电极,透过延伸部分304A中之引线相连接,其中延伸部分304A中之引线为透明材质或奈米级超细金属。在另一实施态样中,如图3B所示,抗老化层305相对遮蔽层302位于基板301之另一侧。在图3A与图3B中,抗老化层305同时覆盖触控面板300之可视区与非可视区,但本实用新型亦不排除抗老化层305仅覆盖触控面板300之非可视区。
图4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方式,触控面板400包含基板401、遮蔽层402、感测电极层403、信号引线层404,其中在遮蔽层402与感测电极层403之间,设置有一抗老化层405,此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400之结构与图2C中之触控面板200类似,其差异在于触控面板400中,感测电极层403同时分布于触控面板400之可视区与非可视区,并且该感测电极层403设置于遮蔽层402与基板401之间,遮蔽层402包含填充有导电胶402A之缺口,使得信号引线层404中之金属引线与感测电极层403中之透明感测电极电性连接;在另一实施态样中,如图4B所示,抗老化层405相对遮蔽层402位于基板401之另一侧。在图4A与图4B中,抗老化层405同时覆盖触控面板400之可视区与非可视区,但本实用新型亦不排除抗老化层405仅覆盖触控面板400之非可视区。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方式,显示如图1B触控面板之再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剖面图(沿图1B中双箭号140之剖面);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500包含基板501、第一遮蔽层502A、感测电极层503、信号引线层504、第二遮蔽层502B及抗老化层505;其与前述各实施方式之主要差异在于此结构具有两层遮蔽层,而设置两层遮蔽层之原因在于,在图5所示之结构中,感测电极层503越过触控面板500之可视区,跨越第一遮蔽层502A之侧壁,而与信号引线层504接触,使得感测电极层503中之透明感测电极,可与信号引线层504中的复数条金属引线相连接;此结构中,若第一遮蔽层502A过厚,则感测电极层503跨越第一遮蔽层502A侧壁之部分容易在制作过程中断裂,影响触控面板500制作之良率,因此需要减少第一遮蔽层502A之厚度。
但在另一方面,减少第一遮蔽层502A之厚度,至少将带来两方面的技术难度。首先触控面板500之后方系具有一背光光源520,因此若第一遮蔽层502A之厚度太薄,在背光光源的照射下,信号引线层504中的金属引线仍会被面板之使用者看到;第二遮蔽层502B之设置即为克服此一问题,用以遮挡面板之背光光源;在一般实际的应用中,第二遮蔽层502B需要比第一遮蔽层502A更厚,因此第二遮蔽层通常以黏度较高之材料来制作,例如黏度范围介于4000cps至12000cps之油墨,而第一遮蔽层通常以黏度较低之材料来制作,例如黏度范围介于4cps至30cps之光阻,其原因在于,受限于现有的制程,当材料的黏度越大,其涂布后形成的厚度就越大。实践发现若第一遮蔽层502A之材料黏度大于30cps时,会导致所形成的遮蔽层厚度的厚度超过25μm,从而超过感测电极层的最大爬坡高度的限制。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第二遮蔽层包含一缺口502C以形成一接合区(即图1B中之区域112),信号引线层504中的每一条金属引线,一端电性连接于该感测电极层503,另一端汇聚至该接合区,透过该接合区再连接至一软性印刷电路板(图中未示)。
承上所述,减少第一遮蔽层502A厚度的另一个不良影响,在于厚度降低后,紫外光510对于第一遮蔽层502A所造成之黄化、透明度降低等效应将更为明显,因此抗老化层505之设置更为重要。在此实施方式中,抗老化层505之材料、位置均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类似;在图5中,抗老化层505设置于基板501与第一遮蔽层502A之间,但在其他的实施态样中抗老化层505亦可相对第一遮蔽层502A位于基板501之另一侧;此外在覆盖的范围方面,抗老化层505可以同时覆盖触控面板500之可视区与不可视区,亦可仅覆盖于触控面板500之不可视区,在最极端的范例中,抗老化层505仅覆盖触控面板500不可视区中所欲遮蔽之结构最容易露出之部分,即抗老化层505仅覆盖缺口502C所形成之接合区(仅第一遮蔽层502A对其有遮蔽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包含抗老化层之触控面板,一方面使触控面板之非可视区不会因为制作过程中的抗紫外光老化测试,而发生黄化、不透明度下降而露出所欲遮蔽之结构,破坏触控屏幕整体之美观,另一方面,该抗老化层之设置亦增加触控面板在实际使用时,对于环境中紫外光之抵抗能力,可以延长触控面板之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任何熟习相像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内,所作的更动及润饰的等效替换,仍为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触控面板,定义有一可视区及一区别该可视区的非可视区,並定義靠近使用者之一側為下方側,遠離使用者之一側為上方側,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包括: 
一基板,该基板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一遮蔽层,位于一基板的上表面,其中该遮蔽层定义出该非可视区; 
一感测电极层,位于该基板之上方側且至少位于该可视区; 
一信号引线层,该信号引线层位于该遮蔽层之上方側,并且电性连接该感测电极层,其中该信号引线层包含复数条金属引线;及 
一抗老化层,且位于该遮蔽层之下方側。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触控面板,其中该抗老化层覆盖该触控面板之可视区及非可视区。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触控面板,其中该抗老化层系为透明。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触控面板,其中该抗老化层仅覆盖该触控面板之非可视区。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触控面板,其中该抗老化层设置于该基板上表面上,并介于该基板与该遮蔽层之间。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触控面板,其中该抗老化层厚度为5um~21um。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触控面板,其中该抗老化层设置于该基板下表面上。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触控面板,其中该抗老化层厚度为5um~10um。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触控面板,其中该抗老化层颜色与该遮蔽层颜色相同。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触控面板,其中该抗老化层包含可反射紫外光之材料,其中该可反射紫外光之材料为奈米级三氧化二铝(Al2O3)、氧化镁(MgO)、氧化锌(ZnO)、二氧化钛(TiO2)、高岭土、氧化锌、或二氧化硅。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触控面板,其中该抗老化层包含可吸收紫外光之材料,其中该可吸收紫外光之材料为水杨酸酯类化合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苯丙三唑类化合物、取代三嗪类化合物、或取代丙烯腈类化合物。 
12.一种触控面板,定义有一可视区及一区别该可视区的非可视区,并定义靠近使用者之一侧为下方侧,远离使用者之一侧为上方侧,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包括: 
一第一遮蔽层,位于一基板的上方侧,其中该基板的上方侧相较于该基板的下方侧更远离使用者,该第一遮蔽层定义出该非可视区; 
一感测电极层,位于该基板的上方侧,其中至少部分的该感测电极层设置于该基板之表面且至少位于该可视区; 
一信号引线层,位于该第一遮蔽层之上方侧,并且电性连接该感测电极层,其中该信号引线层包含复数条金属引线,且每一金属引线的一端电性连接于该感测电极层上,另一端汇聚至一接合区内; 
一第二遮蔽层,设置于该信号引线层之上方侧,并覆盖该信号引线层,且该第二遮蔽层包含一缺口以形成该接合区;及 
一抗老化层,该抗老化层设置于该基板之上方侧,且位于该第一遮蔽层之下方侧; 
其中该抗老化层至少覆盖该接合区。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遮蔽层材料的黏度小于第二遮蔽层材料的黏度。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遮蔽层材料为光阻,其黏度范围为4cps至30cps之间。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二遮蔽层材料为油墨,其黏度范围为4000cps至12000cps之间。 
CN201420249075.9U 2014-05-15 2014-05-15 一种触控面板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09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49075.9U CN203909748U (zh) 2014-05-15 2014-05-15 一种触控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49075.9U CN203909748U (zh) 2014-05-15 2014-05-15 一种触控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09748U true CN203909748U (zh) 2014-10-29

Family

ID=51784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49075.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09748U (zh) 2014-05-15 2014-05-15 一种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0974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4472A (zh) * 2014-05-15 2015-11-2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
CN105892735A (zh) * 2014-12-26 2016-08-24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
CN106033283A (zh) * 2015-03-20 2016-10-19 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终端及显示屏制作方法
TWI613574B (zh) * 2015-02-13 2018-02-01 業成光電(深圳)有限公司 薄膜式觸控面板結構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4472A (zh) * 2014-05-15 2015-11-2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
CN105094472B (zh) * 2014-05-15 2018-08-07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
CN105892735A (zh) * 2014-12-26 2016-08-24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
TWI613574B (zh) * 2015-02-13 2018-02-01 業成光電(深圳)有限公司 薄膜式觸控面板結構
CN106033283A (zh) * 2015-03-20 2016-10-19 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终端及显示屏制作方法
CN106033283B (zh) * 2015-03-20 2019-12-13 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终端及显示屏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4472A (zh) 一种触控面板
TWI471774B (zh) 觸控裝置及觸控顯示裝置
JP6324656B2 (ja) タッチパネル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CN203909748U (zh) 一种触控面板
KR102377905B1 (ko) 평판표시장치
TWI488084B (zh) 觸控面板
US10969915B2 (en) Capacitive sensor
TWM448733U (zh) 多功能單基材的觸控面板
CN104238801A (zh) 基板结构以及包含其的触控面板
TW201604729A (zh) 觸控面板
EP3557616A1 (en) Panel and tiled device thereof
CN105718093A (zh) 触控面板
KR102186807B1 (ko) 정전 용량식 터치 패널 기판 및 표시 장치
CN105807964B (zh) 黑色边框触控面板
US9538654B2 (en) Conductive film,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ouch screen including the same
US10509522B2 (en) Capacitive touch switch
TWM472241U (zh)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CN103294267A (zh) 单层多点触控面板用导电结构及单层多点触控面板
TW201539267A (zh) 裝飾板與觸控面板
CN106843561A (zh) 压力感测模块以及压力触控感测显示模块
CN203894719U (zh) 触摸板以及触控屏
US9089061B2 (en) Conductive film,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and touch screen including the same
JP6232856B2 (ja) 表示装置用前面保護板及び表示装置
KR20190121692A (ko) 패널 및 이의 타일형 디바이스
CN204990236U (zh) 触控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