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94719U - 触摸板以及触控屏 - Google Patents

触摸板以及触控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94719U
CN203894719U CN201420246635.5U CN201420246635U CN203894719U CN 203894719 U CN203894719 U CN 203894719U CN 201420246635 U CN201420246635 U CN 201420246635U CN 203894719 U CN203894719 U CN 203894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onnecting line
insulation layer
patterned insulation
electrode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4663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炫运
纪品颢
林志远
林明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te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n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tek Corp filed Critical Wintek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94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947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摸板以及触控屏,所述触摸板包括透明基板、多条连接线、多个电极、图案化绝缘层以及多条电极条。连接线与电极设置于透明基板上,且各连接线电性连接任两相邻并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的电极,其中各连接线包含有一中间部分以及分别位于中间部分两侧的两端部。图案化绝缘层设置于透明基板以及连接线的中间部分上,并具有多个开口,其中各连接线的两端部分别由两相邻的开口裸露出,且各电极分别设置于各开口内的透明基板上,并电性连接相邻的连接线的端部。电极条设置于图案化绝缘层上,且各电极条沿着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因此,光线射入触摸板的反射率差异可被降低,进而可降低触控组件的可视度。

Description

触摸板以及触控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摸板以及触控屏,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两层导电图案层的触摸板以及触控屏。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触摸板的剖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触摸板10是将用于侦测触摸物位置的触控组件12设置于透明基板14上,其中触控组件12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6、多条第一连接线18、多个第二电极20以及多条第二连接线22。第一连接线18连接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16,以形成第一电极条。而第二连接线22连接沿着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电极20,以形成与第一电极条交错的第二电极条。其中,第一连接线18是由第一导电图案层所构成,而第一电极16、第二电极20与第二连接线22由第二导电图案层所构成,且第一导电图案层与第二导电图案层依序堆栈于透明基板14上。为了电性隔离彼此交错的第一电极条与第二电极条,触控组件12还需包括图案化绝缘层24,分别设置于各第一连接线18与各第二连接线22之间。
由于触摸板10的触控灵敏度与第一电极条与第二电极条之间的耦合电容相关,因此为了提升触控灵敏度,第一电极条与第二电极条之间的耦合电容越低越佳。为了达到此目的,通常会将第一连接线18与第二连接线22的宽度缩小,以减少第一连接线18与第二连接线22的重叠面积。然而,现有触摸板10的图案化绝缘层24的厚度大于第一导电图案层与第二导电图案层的厚度,且其面积仅约略与第一连接线18的面积相似,而仅设置于彼此重叠的各第一连接线18与各第二连接线22之间以及第一连接线18与第一电极16的一部分之间,因此第二连接线22以及第一电极16会从图案化绝缘层24的上表面沿着图案化绝缘层24的侧壁延伸到透明基板14的上表面,使得位于转角处的第二连接线22与第一电极16容易被刮伤,甚至断裂,而造成电极条断路。并且,由于第一电极16的一部分与第二电极20直接与透明基板14相接触,因此容易因镀膜不良而于第一电极16与第二电极20之间的间隙残留导电材料,使得第一电极16与第二电极20产生短路。
目前已有通过使用相同的光阻层来形成图案化绝缘层与第二导电图案层,使得图案化绝缘层与第二导电图案层具有相同的形状,以避免第二导电图案层从图案化绝缘层的上表面沿着图案化绝缘层的侧壁延伸到透明基板的上表面,进而避免第二导电图案层被刮伤与断裂。然而,由于图案化绝缘层、第一导电图案层以及第二导电图案层并未完全覆盖透明基板,因此现有触摸板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间隙的区域以及覆盖有第二导电图案层的区域仍会具有较大差异的光反射率,使得触控组件容易被观看到,而造成触摸板的外观不良。
有鉴于此,降低触控组件的可视度实为业界努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摸板以及触控屏,以降低触控组件的可视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摸板,包括一透明基板、多条第一电极条、一图案化绝缘层以及多条第二电极条。第一电极条设置于透明基板上,且各第一电极条包括多条第一连接线以及多个第一电极,其中各第一连接线电性连接任两相邻并沿着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且各第一连接线包含有一中间部分以及分别位于中间部分两侧的两端部。图案化绝缘层设置于透明基板以及各第一连接线的中间部分上,并具有多个开口,其中各第一连接线的两端部分别由两相邻的开口裸露出,且各第一电极分别设置于各开口内的透明基板上,并电性连接相邻第一连接线的端部。第二电极条设置于图案化绝缘层上,且各第二电极条沿着不同于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延伸。第一电极条与第二电极条通过图案化绝缘层相互绝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各第二电极条与相邻的第一电极之间形成有一间隙,且第二电极条与位于开口内的第一电极位于不同平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各第一电极的面积等于或小于图案化绝缘层的各开口的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条是由一相同的导电图案层所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各第二电极条包括多个第二电极以及多条第二连接线,且各第二连接线连接任两相邻并沿着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电极,各第二连接线与各第一电极条的各第一连接线间彼此交错,且以图案化绝缘层彼此绝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图案化绝缘层的厚度大于各第一连接线的厚度,且图案化绝缘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3微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图案化绝缘层的厚度大于各第一连接线的厚度8倍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透明基板为一玻璃板、一塑料板、一玻璃薄片、一塑料膜片或一显示器的一基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触摸板还包含一装饰层,所述装饰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的至少一侧周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屏,包括一触摸板以及一显示面板,且触摸板包括一透明基板以及一触控组件。触控组件设置于透明基板上,且触控组件包括多条第一电极条、一图案化绝缘层以及多条第二电极条。第一电极条设置于透明基板上,且各第一电极条包括多条第一连接线以及多个第一电极,其中各第一连接线电性连接任两相邻并沿着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且各第一连接线包含有一中间部分以及分别位于中间部分两侧的两端部。图案化绝缘层设置于透明基板以及各第一连接线的中间部分上,并具有多个开口,其中各第一连接线的两端部分别由两相邻的开口裸露出,且各第一电极分别设置于各开口内的透明基板上,并电性连接相邻的第一连接线的端部。第二电极条设置于图案化绝缘层上,且各第二电极条沿着不同于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延伸。第一电极条与第二电极条通过图案化绝缘层相互绝缘。显示面板设置于触摸板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电润湿显示面板或电泳显示面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各第二电极条与相邻的第一电极之间形成有一间隙,且第二电极条与位于开口内的第一电极位于不同平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各第一电极的面积等于或小于图案化绝缘层的各开口的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条是由一相同的导电图案层所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各第二电极条包括多个第二电极以及多条第二连接线,且各第二连接线连接任两相邻并沿着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电极,各第二连接线与各第一电极条的各第一连接线间彼此交错,且以图案化绝缘层彼此绝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图案化绝缘层的厚度大于各第一连接线的厚度,且小于或等于3微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图案化绝缘层的厚度大于各第一连接线的厚度8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图案化绝缘层的开口侧壁与第一电极的侧壁实质上对齐,使得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条并不需横跨图案化绝缘层的侧壁,而可避免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条断裂或刮伤。如此一来,图案化绝缘层的厚度可被提高,以提升触摸板的触控灵敏度。再者,通过图案化绝缘层覆盖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条之间的间距,光线射入触摸板的反射率差异可被降低,进而可降低触控组件的可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触摸板的剖视示意图。
图2到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制作触摸板的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触摸板的仰视示意图。
图6与图7分别为图5沿着剖视线A-A’与B-B’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触控屏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触控屏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触控屏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触摸板              12           触控组件
14             透明基板            16           第一电极
18             第一连接线          20           第二电极
22             第二连接线          24           图案化绝缘层
100、204       触摸板              102、210     透明基板
104、212       触控组件            105、214     装饰层
106            第一电极条          106a         第一连接线
106b           第一电极            108          图案化绝缘层
108a           开口                110          第二电极条
110a           第二连接线          110b         第二电极
112            中间部分            114          端部
200、300、400  触控屏              202、302     显示面板
202a           显示区              202b         非显示区
202c           上表面              204a         透光区
204b           周边区              206          黏着层
208            阵列基板            214a         开口
216            保护层              304          彩色滤光片基板
306            显示介质层          308、404     框胶
310            彩色滤光片层        312          覆盖板
402            有机发光二极管层    G            间隙
M1             第一导电图案层      M2           第二导电图案层
X              第一方向            Y            第二方向
Z              投影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制作触摸板100的方法,描述如下。如图2所示,首先,提供一透明基板102。然后,于透明基板102上形成多条第一连接线106a,呈一矩阵方式排列。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线106a可由一第一导电图案层M1所形成。并且,透明基板102可包括玻璃板、塑料板、玻璃薄片、塑料膜片或显示器的基板,且显示器的基板例如彩色滤光基板或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封装盖板等,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然后,如图3所示,于透明基板102上形成一图案化绝缘层108,且图案化绝缘层108于相邻的两条第一连接线106a之间具有多个开口108a。各第一连接线106a包含一中间部分112,以及分别位于中间部分112的两侧的两端部114,且两端部114从两相邻的开口108a裸露出。在本实施例中,图案化绝缘层108的厚度大于由第一导电图案层M1所形成的第一连接线106b的厚度,且可小于或等于3微米,但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图案化绝缘层108的厚度可大于第一导电图案层M1约略8倍。例如:图案化绝缘层108的厚度约略为1.2微米,而第一导电图案层M1的厚度约略为0.11微米,但不限于此。
接着,如图4所示,于图案化绝缘层108上形成多条第二电极条110,且于开口108a内的透明基板102上形成多个第一电极106b,且各第一电极106b分别与相邻两第一连接线106a的端部11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06b与第二电极条110是由相同的一第二导电图案层M2所形成。并且,第一导电图案层M1与第二导电图案层M2的材料可分别为无机导电材料、金属、金属氧化物导电材料、纳米金属材料、纳米碳管导电材料、纳米金属丝导电材料。纳米金属丝导电材料例如:纳米银丝、纳米金属粒子导电材料、高分子导电材料、高分子金属复合导电材料、高分子含碳导电复合材料或高分子无机导电复合材料或其他具导电性的材料,金属氧化物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氧化铝锌(aluminumzinc oxide)、氧化铝锌(aluminum tin oxide)或氧化铟镓锌(indium gallium zincoxide),且上述的金属可制作为金属网格(metal mesh)图案,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考图5到图7。以下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触摸板100的结构。本实施例的触摸板100包括透明基板102、触控组件104以及一装饰层105。其中,触控组件104设置于透明基板102上,并用于侦测触摸物,例如:手指或触控笔,触摸或接近触摸板100的位置。装饰层105设置于透明基板102上,用以定义出触摸板100的透光区与周边区。触控组件104包括多条第一电极条106、图案化绝缘层108以及第二电极条110。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电极条106沿着一第一方向X设置于透明基板102上。并且,各第一电极条106包括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106a以及多个第一电极106b,且各第一连接线106a电性连接任两相邻并沿着第一方向X排列的第一电极106b。
再者,本实施例的图案化绝缘层108设置于透明基板102上,并且各第一连接线106a电性连接任两相邻并沿着一第一方向X排列的第一电极106b。具体来说,由于在形成图案化绝缘层108时,各开口108a暴露出透明基板102的一部分与相邻的第一连接线106a的端部114,因此当各第一电极106b形成于各开口108内时,各第一电极106b可与各开口108a所暴露出的任两相邻第一连接线106a的此端部114相接触,借此排列于第一方向X上的第一电极106b可通过第一连接线106a而彼此电性串联构成第一电极条106。此外,各第一电极106b形成于各开口108a内,其中,各第一电极106b实质上可覆盖各开口108a,使各第一电极106b的面积实质上等于或小于各开口108a的面积。
另外,本实施例的各第二电极条110设置于图案化绝缘层108上,且各第二电极条110沿着不同于第一方向X的一第二方向Y延伸。具体来说,各第二电极条110包含至少一第二连接线110a以及多个第二电极110b,第二连接线110a连接任两相邻的第二电极110b,且各第一连接线106a与各第二连接线110a之间以图案化绝缘层108电性绝缘。
借此,如图6所示,第二电极条110的第二连接线110a及第二电极110b均设置于图案化绝缘层108上,且图案化绝缘层108的厚度大于第一连接线106a的厚度8倍以上,因此,可以大幅降低第二连接线110a与第二电极110b的高度差,进而可避免第二电极条110断裂或刮伤。再者,由于各第一电极106b不会延伸到图案化绝缘层108上,而与设置在图案化绝缘层108上的第二电极条110有明显的高度差,并于投影方向Z上与各第一电极106b之间具有一间隙G,因此不仅能增加可视度,更能避免第一电极条106与第二电极条110的短路。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的触摸板100降低可视度的功效,请参考表1。其中,现有触摸板可如图1所示,间隙处的反射率是指光线射入位于第一电极106b与第二电极条110之间的间隙G中的触摸板100的反射率,第二电极处的反射率是指光线射入位于第二电极条110的区域的触摸板100的反射率,且第一电极处的反射率是指光线射入位于第一电极106b的区域的触摸板100的反射率。如表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触摸板100中,间隙处的反射率与第二电极处的反射率的差异仅为1.26%,且间隙处的反射率与第一电极处的反射率的差异仅为1.53%。而于现有触摸板中,间隙处的反射率与第二电极处的反射率的差异为1.58%,且间隙处的反射率与第一电极处的反射率的差异为1.58%。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图案化绝缘层108在投影方向Z上覆盖第二电极条110与第一电极106b之间的间隙G,使得光线射入本实施例的触摸板100的反射率差异可被降低,借此触控组件104的可视度可被有效地降低。
表1
现有触摸板 第一实施例的触摸板
间隙处的反射率(%) 4.24 4.29
第二电极处的反射率(%) 5.82 5.55
第一电极处的反射率(%) 5.82 5.8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触控屏,将上述实施例的触摸板可应用于其中。请参考图8。本实施例的触控屏200包括一显示面板202、一触摸板204以及一黏着层206。其中,黏着层206设置于显示面板202与触摸板204之间,用以接合显示面板202与触摸板204。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2具有一显示区202a以及一非显示区202b,且非显示区202b围绕显示区202a。显示面板202于显示区202a显示出画面,而于非显示区202b设置不透光的周边组件,例如:驱动电路,但不限于此。并且,显示面板202可包括一阵列基板208,用以驱动显示单元。举例来说,显示面板202可包括例如液晶显示面板、场发射显示面板、电浆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电润湿显示面板或电泳显示面板,但不限于此。此外,本实施例的触摸板204可设置于显示面板202的上表面202c上,且具有一透光区204a以及一围绕透光区204a的周边区204b。透光区204a对应显示区202a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触控屏并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下文将继续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或变化形,然为了简化说明并突显各实施例或变化形之间的差异,下文中使用相同标号标注相同组件,并不再对重复部分作赘述。
请参考图9。相较于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302为液晶显示面板,且透明基板210作为彩色滤光片基板的基板,使得本实施例的触控屏300较第二实施例的触控屏可省略一基板。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屏300包括显示面板302、触控组件212以及覆盖板312。显示面板302包括彩色滤光片基板304、阵列基板208、显示介质层306以及框胶308。彩色滤光片基板304与阵列基板208彼此相对设置,且显示介质层306与框胶308设置于彩色滤光片基板304与阵列基板208之间,而框胶308围绕显示介质层306,用以将显示介质层306密封于彩色滤光片基板304与阵列基板208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显示介质层306可包括液晶层,用以显示出画面,但不限于此。此外,彩色滤光片基板304可包括透明基板210以及彩色滤光片层310,且彩色滤光片层310可设置于透明基板210面对阵列基板208的一侧上。并且,触控组件212设置于透明基板210的外侧上,亦即透明基板210设置于触控组件212与彩色滤光片层31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屏300可另包括一覆盖板312,覆盖于触控组件212与透明基板210上,用以保护触控组件212,装饰层214设置于覆盖板312周缘上。并且,黏着层206可设置于覆盖板312与透明基板210之间,用以接合覆盖板312与透明基板210。
请参考图10。相较于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且透明基板210作为覆盖板,使得本实施例的触控屏400亦可较第二实施例的触控屏省略一基板。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触控屏400包括透明基板210、阵列基板208、有机发光二极管层402、触控组件212以及框胶404。其中,透明基板210与阵列基板208相对设置,且有机发光二极管层402设置于阵列基板208面对透明基板210的一侧上,而触控组件212设置于透明基板210面对阵列基板208的一侧上。并且,框胶404可设置于透明基板210与阵列基板208之间,用以接合透明基板210与阵列基板208。
另外,上述的各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其中于各组件及膜层之间例如:透明基板、触控组件、装饰层、保护层、框胶、阵列基板等,仍可能依需要加设其他的膜层于相对位置之间,只要符合本实用新型特征变化的实施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所包含。例如触控组件可以直接设置于透明基板上,也可以选择性在触控组件与透明基板中间夹设有绝缘层(SiO2或SiNx…等),上述的实施方式都是属于设置于透明基板上的意思。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触摸板中,图案化绝缘层的开口的侧壁与第一电极的侧壁实质上对齐,使得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条并不需横跨图案化绝缘层的侧壁,而可避免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条断裂或刮伤。如此一来,图案化绝缘层的厚度可被提高,以提升触摸板的触控灵敏度。再者,通过图案化绝缘层覆盖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条之间的间距,光线射入触摸板的反射率差异可被降低,进而可降低触控组件的可视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触摸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透明基板;
多条第一电极条,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上,且各所述第一电极条包括多条第一连接线以及多个第一电极,其中各所述第一连接线电性连接任两相邻并沿着一第一方向排列的所述第一电极,各所述第一连接线包含有一中间部分以及分别位于所述中间部分两侧的两端部;
一图案化绝缘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以及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所述中间部分上,并具有多个开口,其中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所述两端部分别由两相邻的所述开口裸露出,且各所述第一电极分别设置于各所述开口内的所述透明基板上,并电性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所述端部;以及
多条第二电极条,设置于所述图案化绝缘层上,各所述第二电极条沿着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电极条与所述第二电极条通过所述图案化绝缘层相互绝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电极条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形成有一间隙,且所述第二电极条与位于所述开口内的所述第一电极位于不同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电极的面积等于或小于所述图案化绝缘层的各所述开口的面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条是由一相同的导电图案层所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电极条包括多个第二电极以及多条第二连接线,且各所述第二连接线连接任两相邻并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所述第二电极,各所述第二连接线与各所述第一电极条的各所述第一连接线间彼此交错,且以所述图案化绝缘层彼此绝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化绝缘层的厚度大于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厚度,且所述图案化绝缘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3微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化绝缘层的厚度大于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厚度8倍以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板为一玻璃板、一塑料板、一玻璃薄片、一塑料膜片或一显示器的一基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装饰层,所述装饰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的至少一侧周缘。
10.一种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触摸板,包含:
一透明基板;
一触控组件,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上,且所述触控组件包括:
多条第一电极条,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上,且各所述第一电极条包括多条第一连接线以及多个第一电极,其中各所述第一连接线电性连接任两相邻并沿着一第一方向排列的所述第一电极,各所述第一连接线包含有一中间部分及分别位于所述中间部分两侧的两端部;
一图案化绝缘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以及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所述中间部分上,并具有多个开口,其中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所述两端部分别由两相邻的所述开口裸露出,且各所述第一电极分别设置于各所述开口内的所述透明基板上,并电性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所述端部;以及
多条第二电极条,设置于所述图案化绝缘层上,且各所述第二电极条沿着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电极条与所述第二电极条通过所述图案化绝缘层相互绝缘;以及
一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触摸板的一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电润湿显示面板或电泳显示面板。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电极条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形成有一间隙,且所述第二电极条与位于所述开口内的所述第一电极位于不同平面上。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电极的面积等于或小于所述图案化绝缘层的各所述开口的面积。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条是由一相同的导电图案层所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电极条包括多个第二电极以及多条第二连接线,且各所述第二连接线连接任两相邻并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所述第二电极,各所述第二连接线与各所述第一电极条的各所述第一连接线间彼此交错,且以所述图案化绝缘层彼此绝缘。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化绝缘层的厚度大于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厚度,且小于或等于3微米。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化绝缘层的厚度大于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厚度8倍以上。
CN201420246635.5U 2013-12-31 2014-05-14 触摸板以及触控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9471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9382A TW201525805A (zh) 2013-12-31 2013-12-31 觸控面板以及觸控顯示面板
TW102149382 2013-12-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94719U true CN203894719U (zh) 2014-10-22

Family

ID=517210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4663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94719U (zh) 2013-12-31 2014-05-14 触摸板以及触控屏
CN201410203447.9A Pending CN104750298A (zh) 2013-12-31 2014-05-14 触摸板以及触控屏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03447.9A Pending CN104750298A (zh) 2013-12-31 2014-05-14 触摸板以及触控屏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03894719U (zh)
TW (1) TW20152580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0298A (zh) * 2013-12-31 2015-07-01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板以及触控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2732A (zh) * 2018-01-31 2018-06-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移动终端
CN110456946A (zh) * 2018-05-07 2019-11-15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网格型触控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1636B (zh) * 2010-06-14 2015-02-01 Wintek Corp 觸控顯示裝置
TWI443569B (zh) * 2011-02-23 2014-07-01 Wintek Corp 電容式觸控面板
TW201525805A (zh) * 2013-12-31 2015-07-0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以及觸控顯示面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0298A (zh) * 2013-12-31 2015-07-01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板以及触控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5805A (zh) 2015-07-01
CN104750298A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7688B (zh) 透光型输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60010B (zh) 触控显示面板与触控液晶显示面板
CN203616740U (zh) 触摸板
CN106293255B (zh) 一种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TWI550483B (zh) Anti-static touch panel
US20130271408A1 (en) Touch 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412667A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5657057U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CN104698710A (zh) 一种阵列基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3596005U (zh) 触摸板以及触控显示板
CN104182101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TW201504897A (zh) 裝飾板與觸控面板
CN103472600B (zh) 线路基板及包含其的显示面板
CN103984435A (zh) 可缩减边框区的触控面板
CN203894719U (zh) 触摸板以及触控屏
CN105183264B (zh) 内嵌式电容触控显示面板
CN105549780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WO2020258872A1 (zh) 触摸感应装置、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母板
CN104571764A (zh) 具有低蚀刻痕的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US9348469B2 (en) Patterned conductive layers for sens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07203060A (zh) 彩膜基板和液晶显示面板
CN103064572A (zh) 触控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04281307B (zh) 触控面板
CN203012673U (zh) 触控显示屏
JP2015011492A (ja) 入力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