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07612U - 一种带盖板的上进风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盖板的上进风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07612U
CN203907612U CN201420049222.8U CN201420049222U CN203907612U CN 203907612 U CN203907612 U CN 203907612U CN 201420049222 U CN201420049222 U CN 201420049222U CN 203907612 U CN203907612 U CN 203907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shroud
burner
hybrid chamber
chamber
interio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4922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剑江
邵贤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fer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fe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fer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fe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4922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076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07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0761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盖板的上进风燃烧器,涉及一种燃烧器。目前引射器采用抽芯的工艺,分配室的联通采用机加工,加工不方便,且效率较低。本实用新型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环混合腔包括第一外环混合腔、第二外环混合腔、第三外环混合腔,所述的第一外环混合腔与第二外环混合腔中部相通,第二外环混合腔的左右两端与两对称设置的第三外环混合腔相通,第二外环混合腔向前开口,开口处设有盖板以封闭第二外环混合腔;所述的第三外环混合腔设有向上的外环出气口。本技术方案既可保证引射器内壁的光滑和密封性,又可解决燃气通道加工难的问题,其加工方便,可通过模具一次获得,减少工艺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带盖板的上进风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器 。
背景技术
目前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引射器因加工工艺问题,普遍采用上下两部分铆合的方式,却容易造成铆合面不严密,或引射器内壁不光滑的问题,增加空气阻力,影响一次空气补充。另一种工艺方式引射器采用抽芯的工艺,但其与分配室的联通只能采用机加工的方式,加工不方便,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带盖板的上进风燃烧器,以达到提高加工效率且同时保证内壁光滑的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盖板的上进风燃烧器,包括燃烧器下座、燃烧器上座、与燃烧器上座相配的外环火盖和一个内环火盖;所述的燃烧器下座设有外环引射器,所述的外环引射器包括上下贯通的进气腔、与进气腔相通的外环喷嘴、与进气腔相通且与外环喷嘴出气端相对的外环混合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环混合腔包括第一外环混合腔、第二外环混合腔、第三外环混合腔,所述的第一外环混合腔与第二外环混合腔中部相通,第二外环混合腔的左右两端与两对称设置的第三外环混合腔相通,第二外环混合腔向前开口,开口处设有盖板以封闭第二外环混合腔;所述的第三外环混合腔设有向上的外环出气口。第一外环混合腔、第三外环混合腔及第三外环混合腔与第二外环混合腔的连接处直接用模具抽芯的方式加工,通过通道盖板直接阻隔形成燃气通道,既可保证引射器内壁的光滑和密封性,又可解决燃气通道加工难的问题,其加工方便,可通过模具一次获得,减少工艺过程。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燃烧器下座还设有内环引射器,所述的内环引射器包括与进气腔相通的内环喷嘴、与进气腔相通且与内环喷嘴出气端相对的内环混合腔,内环混合腔的出气端向上弯折与内环火盖的内端面相对。内环引射器及外环引射器共用进气腔,工艺简单,结构合理,模具制作方便,可以减少燃烧器的体积。本方案中内环火设了内环引射器,提高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度,提供燃烧所需的一次空气,使内环火燃烧充分,可降低锅架高,使火焰高温焰面充分接触锅体,提高整个燃烧器的热效率,从而节约能源,并同时可提高内环火热负荷,提高锅体中心加热速度,该燃烧器更能满足烹饪需求。
所述的外环混合腔位于燃烧器下座面板的下方,所述的第二外环混合腔的截面呈腰形,上下边为直边,左右边为圆弧边,第二外环混合腔的前端前凸于燃烧器下座面板,第二外环混合腔设有与盖板相配的台阶面。台阶面限制盖板的位置,使盖板能可靠定位。 
所述的内环混合腔的轴截面呈“L”形,包括斜向上的内环混合进气腔及竖向的内环混合出气腔,所述的内环混合进气腔与内环混合出气腔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所述的第二外环混合腔呈锥形,其前孔径大于后孔径。锥形孔有利于拔模,提高表面的光洁度。
所述的燃烧器上座包括位于中部的内环座及位于外周的外环座,所述的内环座设有与内环混合出气腔相配的内环出气孔,所述的外环座与内环座之间通过多根径向的连接臂相连;所述的外环座设有与第三外环混合腔外环出气口相对的外环出气孔。
外环出气口外周的燃烧器下座设有向上凸起的外环出气口围栏;所述的外环出气孔外周的燃烧器上座设有向下凸起的外环出气孔围栏,进气腔前侧的燃烧器下座设有向上凸起的进气腔下围栏,所述的燃烧器上座设有向下凸起的单侧的进气腔上围栏,燃烧器下座的进气腔下围栏上端面与燃烧器上座的进气腔上围栏下端面相抵,外环出气口围栏的上端面与外环出气孔围栏的下端面相抵,从而将燃烧器上座架空以留出将外侧空气引入内环座和外环座之间的空气道;燃烧器上座的外环座呈圆环状,外环座的内、外缘均设向上凸起的外环座内、外围栏,所述的外环出气孔左右对称设置。围栏的设置增大了混合腔的体积,同时也使燃烧器下座的面板与燃烧器上座的底板间存在空气流通道,使空气能及时地补充。进气腔上、下围栏只设于进气腔的前侧,有利于空气进入进气腔。
两外环出气口围栏、进气腔下围栏周向均匀排布在燃烧器下座上。
所述的第一外环混合腔位于燃烧器下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进气腔位于燃烧器下座的中后位置,第一外环混合腔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的内环混合腔斜向设置,内环混合腔的进气端位于第一外环混合腔的左侧或右侧。
所述第一外环混合腔、第二外环混合腔、第三外环混合腔呈“不”字型排布;所述的燃烧器下座、燃烧器上座均为铝铸件。
有益效果:第一外环混合腔、第三外环混合腔及第三外环混合腔与第二外环混合腔的连接处直接用模具抽芯的方式加工,通过通道盖板直接阻隔形成燃气通道,既可保证引射器内壁的光滑和密封性,又可解决燃气通道加工难的问题,其加工方便,可通过模具一次获得,减少工艺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爆破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是本实用新型爆破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烧器下座;101-外环喷嘴;102-第一外环混合腔;103-第二外环混合腔;104-第三外环混合腔;105-外环出气口;106-外环出气口围栏;107-进气腔下围栏;108-内环喷嘴;109-内环混合腔; 2-燃烧器上座;201-内环座;202-外环座;203-连接臂;204-外环出气孔; 205-外环出气孔围栏;206-进气腔上围栏;207-内环出气孔;3-外环火盖;4-内环火盖;5-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燃烧器下座1、燃烧器上座2、与燃烧器上座2相配的外环火盖3和一个内环火盖4;燃烧器下座1、燃烧器上座2均为铝铸件。所述的燃烧器下座1设有外环引射器、内环引射器,所述的外环引射器包括上下贯通的进气腔110、与进气腔110相通的外环喷嘴101、与进气腔110相通且与外环喷嘴101出气端相对的外环混合腔,其中外环混合腔包括第一外环混合腔102、第二外环混合腔103、第三外环混合腔104,所述的第一外环混合腔102与第二外环混合腔103中部相通,第二外环混合腔103的左右两端与两对称设置的第三外环混合腔104相通,第二外环混合腔103向前开口,开口处设有盖板5以封闭第二外环混合腔103,所述第一外环混合腔102、第二外环混合腔103、第三外环混合腔104呈“不”字型排布;所述的第三外环混合腔104设有向上的外环出气口105。第一外环混合腔102、第三外环混合腔104及第三外环混合腔104与第二外环混合腔103的连接处直接用模具抽芯的方式加工,通过盖板5直接阻隔形成燃气通道,既可保证引射器内壁的光滑和密封性,又可解决燃气通道加工的方便,可通过模具一次获得,减少工艺过程。所述的外环混合腔位于燃烧器下座1面板的下方,所述的第二外环混合腔103的截面呈腰形,上下边为直边,左右边为圆弧边,第二外环混合腔103的前端前凸于燃烧器下座1面板,第二外环混合腔103设有与盖板5相配的台阶面。台阶面限制盖板5的位置,使盖板5能可靠定位。
所述的内环引射器包括与进气腔110相通的内环喷嘴108、与进气腔110相通且与内环喷嘴108出气端相对的内环混合腔109,内环混合腔109的出气端向上弯折与内环火盖4的内端面相对。内环引射器及外环引射器共用进气腔110。所述的内环混合腔109的轴截面呈“L”形,包括斜向上的内环混合进气腔及竖向的内环混合出气腔,所述的内环混合进气腔与内环混合出气腔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为了便于抽芯,所述的第二外环混合腔103呈锥形,其前孔径大于后孔径。所述的燃烧器上座2包括位于中部的内环座201及位于外周的外环座202,所述的内环座201设有与内环混合出气腔相配的内环出气孔207,所述的外环座202与内环座201之间通过多根径向的连接臂203相连;所述的外环座202设有与第三外环混合腔104外环出气口105相对的外环出气孔204。
外环出气口105外周的燃烧器下座1设有向上凸起的外环出气口围栏106;所述的外环出气孔204外周的燃烧器上座2设有向下凸起的外环出气孔围栏205,进气腔110前侧的燃烧器下座1设有向上凸起的进气腔下围栏107,所述的燃烧器上座2设有向下凸起的单侧的进气腔上围栏206,燃烧器下座1的进气腔110上下围栏上端面与燃烧器上座2的进气腔110上下围栏下端面相抵,外环出气口围栏106的上端面与外环出气孔围栏205的下端面相抵,从而将燃烧器上座2架空以留出将外侧空气引入内环座201和外环座202之间的空气道;燃烧器上座2的外环座202呈圆环状,外环座202的内、外缘均设向上凸起的外环座202内、外围栏,所述的外环出气孔204左右对称设置。围栏的设置增大了混合腔的体积,同时也使燃烧器下座1的面板与燃烧器上座2的底板间存在空气流通道,使空气能及时地补充。两外环出气口围栏106、进气腔110上下围栏周向均匀排布在燃烧器下座1上。所述的第一外环混合腔102位于燃烧器下座1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进气腔110位于燃烧器下座1的中后位置,第一外环混合腔102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的内环混合腔109斜向设置,内环混合腔109的进气端位于第一外环混合腔102的左侧或右侧。
内环燃烧工作原理:燃气在一定压力下,以一定流速从内环喷嘴108流出,进入内环混合腔109,燃气靠本身的能量吸入一次空气,在内环混合腔109初步混合,再从内环火盖4流出,进行燃烧,并燃烧过程中获得二次空气补充。
以上图1-5所示的一种带盖板的上进风燃烧器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实用新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对其进行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带盖板的上进风燃烧器,包括燃烧器下座(1)、燃烧器上座(2)、与燃烧器上座(2)相配的外环火盖(3)和一个内环火盖(4);所述的燃烧器下座(1)设有外环引射器,所述的外环引射器包括上下贯通的进气腔(110)、与进气腔(110)相通的外环喷嘴(101)、与进气腔(110)相通且与外环喷嘴(101)出气端相对的外环混合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环混合腔包括第一外环混合腔(102)、第二外环混合腔(103)、第三外环混合腔(104),所述的第一外环混合腔(102)与第二外环混合腔(103)中部相通,第二外环混合腔(103)的左右两端与两对称设置的第三外环混合腔(104)相通,第二外环混合腔(103)向前开口,开口处设有盖板(5)以封闭第二外环混合腔(103),所述的第三外环混合腔(104)设有向上的外环出气口(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盖板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器下座(1)还设有内环引射器,所述的内环引射器包括与进气腔(110)相通的内环喷嘴(108)、与进气腔(110)相通且与内环喷嘴(108)出气端相对的内环混合腔(109),内环混合腔(109)的出气端向上弯折与内环火盖(4)的内端面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盖板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环混合腔位于燃烧器下座(1)面板的下方,所述的第二外环混合腔(103)的截面呈腰形,上下边为直边,左右边为圆弧边,第二外环混合腔(103)的前端前凸于燃烧器下座(1)面板,第二外环混合腔(103)设有与盖板(5)相配的台阶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盖板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环混合腔(109)的轴截面呈“L”形,包括斜向上的内环混合进气腔及竖向的内环混合出气腔,所述的内环混合进气腔与内环混合出气腔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盖板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外环混合腔(103)呈锥形,其前孔径大于后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盖板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器上座(2)包括位于中部的内环座(201)及位于外周的外环座(202),所述的内环座(201)设有与内环混合出气腔相配的内环出气孔(207),所述的外环座(202)与内环座(201)之间通过多根径向的相连;所述的外环座(202)设有与第三外环混合腔(104)外环出气口(105)相对的外环出气孔(2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盖板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外环出气口(105)外周的燃烧器下座(1)设有向上凸起的外环出气口围栏(106);所述的外环出气孔(204)外周的燃烧器上座(2)设有向下凸起的外环出气孔围栏(205),进气腔(110)前侧的燃烧器下座(1)设有向上凸起的进气腔下围栏(107),所述的燃烧器上座(2)设有向下凸起的单侧的进气腔上围栏(206),燃烧器下座(1)的进气腔下围栏(107)上端面与燃烧器上座(2)的进气腔上围栏(206)下端面相抵,外环出气口围栏(106)的上端面与外环出气孔围栏(205)的下端面相抵,从而将燃烧器上座(2)架空以留出将外侧空气引入内环座(201)和外环座(202)之间的空气道;燃烧器上座(2)的外环座(202)呈圆环状,外环座(202)的内、外缘均设向上凸起的外环座(202)内、外围栏,所述的外环出气孔(204)左右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盖板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两外环出气口围栏(106)、进气腔下围栏(107)周向均匀排布在燃烧器下座(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盖板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环混合腔(102)位于燃烧器下座(1)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进气腔(110)位于燃烧器下座(1)的中后位置,第一外环混合腔(102)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的内环混合腔(109)斜向设置,内环混合腔(109)的进气端位于第一外环混合腔(102)的左侧或右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带盖板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环混合腔(102)、第二外环混合腔(103)、第三外环混合腔(104)呈“不”字型排布;所述的燃烧器下座(1)、燃烧器上座(2)均为铝铸件。
CN201420049222.8U 2014-01-25 2014-01-25 一种带盖板的上进风燃烧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076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49222.8U CN203907612U (zh) 2014-01-25 2014-01-25 一种带盖板的上进风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49222.8U CN203907612U (zh) 2014-01-25 2014-01-25 一种带盖板的上进风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07612U true CN203907612U (zh) 2014-10-29

Family

ID=51781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49222.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07612U (zh) 2014-01-25 2014-01-25 一种带盖板的上进风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076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3789A (zh) * 2020-07-17 2020-10-30 海信(广东)厨卫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式燃烧器及平板式燃气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3789A (zh) * 2020-07-17 2020-10-30 海信(广东)厨卫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式燃烧器及平板式燃气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94436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上进风式燃烧器
CN205227321U (zh) 一种新型上进风燃烧器
CN203869034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上进风式燃烧器
CN103742909B (zh) 一种具有双引射器的上进风燃烧器
CN206247328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燃烧器
CN203907612U (zh) 一种带盖板的上进风燃烧器
CN108954306A (zh) 一种燃烧器
CN207936132U (zh) 增压型燃气灶及烹饪系统
CN203907609U (zh) 一种具有双引射器的上进风燃烧器
CN203501170U (zh) 一种大气式燃烧器
CN209165387U (zh) 一种燃烧器
CN204524242U (zh) 钢包烘烤烧嘴
CN207438591U (zh) 一种分火器组件及带有该分火器组件的燃烧器
CN103615748B (zh) 带空烟分离功能的燃气灶
CN202648159U (zh) 一种用于燃气热水器的高效燃烧器
CN205579565U (zh) 一种分层式燃烧器
CN206771341U (zh) 一种新型中置型燃烧器
CN204254620U (zh) 一体式燃烧器下座
CN204693427U (zh) 一种燃气灶用分火器
CN111256121A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CN210291876U (zh) 节能燃气灶头
CN203549830U (zh) 燃烧器
CN213810613U (zh) 炉头、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03489268U (zh) 一种高效节能灶具燃烧系统
CN203413631U (zh) 具有多个引射系统的完全上进风三喷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2400 Zhejiang city of Shaoxing province Shengzhou Tianle Chengdong District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o. 169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ANFER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312400 Zhejiang city of Shaoxing province Shengzhou Tianle Chengdong District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o. 169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ANFER ELECTRIC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2400 No. 100, Wuhe West Road, Shengzhou, Shaoxing,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ANFER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69, Tianle Road, Chengdong District, She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aoxing, Zhejiang 312400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ANFER ELECTRIC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