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36132U - 增压型燃气灶及烹饪系统 - Google Patents

增压型燃气灶及烹饪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36132U
CN207936132U CN201820324034.XU CN201820324034U CN207936132U CN 207936132 U CN207936132 U CN 207936132U CN 201820324034 U CN201820324034 U CN 201820324034U CN 207936132 U CN207936132 U CN 2079361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boosting type
distributing pipe
nozzle
coo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2403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富佳
孟德奇
吴伟良
班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2403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361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361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361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Controlling Fu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压型燃气灶及烹饪系统,涉及厨房用具的技术领域。一种增压型燃气灶,包括沿燃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气管、阀体、分气管、喷嘴和燃烧器,其中,分气管上设置有适于增压引射的增压元件;分气管中的燃气经过增压元件增压后,通过喷嘴流入燃烧器。一种烹饪系统包括增压型燃气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型燃气灶及烹饪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增压引射方案容易使阀体损坏、易出现燃气泄漏、无法单独调节大火管路或小火管路流量等问题。

Description

增压型燃气灶及烹饪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增压型燃气灶及烹饪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经济的调整,民用燃具越来越以高效、节能为发展趋势,家用燃气灶热效率的提升势在必行,各专业厂家都在就如何提高热效率,降低排放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在家用燃气灶领域,热效率的提升和锅架高度(火孔到锅底的距离)有很大的关系,锅架的高度越低,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向外界的散热越少,热效率越高;反之,锅架高度越高,热效率越低。其中,锅架高度的降低受制于燃烧效果,燃烧越充分,废气排放量越低,锅架高度越低。而燃烧效果的保证和一次空气系数(引射的空气量和理论空气量的比值)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对于液化气来说,一次空气系数尤为重要,当一次空气不足,引射的空气量得不到保证时,可产生黄焰,废气排放过高等弊端。
同时,当燃烧器确定后,引射的空气量直接受制于燃气压力,喷嘴前压力越高,喷嘴内的流速越快,引射的空气越多。但目前在额定压力下,引射的空气量往往得不到保证,造成燃烧器不完全燃烧,锅架高度高等,造成热效率低下。
在目前条件下,如何提升阀体后的出口压力,通过提升压力来提高喷嘴后的流速,即使在燃烧器小口径情况下,单靠喷嘴的高速引射即能够满足所需要的空气量,引射足够的空气进行预混,从而提高或保证燃烧所需要的一次空气系数,降低锅架高度,同时结合小直径燃烧器,大幅度提高燃烧器热效率已成为当今社会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
针对如何提高或保证燃烧所需要的一次空气系数等问题,中国专利CN102410562A公开了一种带增压泵且稳压的燃气灶,该专利在进气管上设置增压泵,以提高燃气压力及燃气流动速度,进而保证一次燃烧所需要的一次空气系数。然而,该种方案中,经过增压泵增压后的燃气会加快阀体的损坏,且易出现燃气泄漏问题,并且,无法单独调节大火管路或者小火管路等问题。
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增压效果更好且不易出现损坏、漏气,且易于调节的燃气灶显得尤为重要。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型燃气灶及烹饪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增压引射方案容易使阀体损坏、易出现燃气泄漏、无法单独调节大火管路或小火管路流量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手段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增压型燃气灶,包括沿燃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气管、阀体、分气管、喷嘴和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管上设置有适于增压引射的增压元件;
所述分气管中的燃气经过所述增压元件增压后,通过所述喷嘴流入所述燃烧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分气管至少设置为一条,且所述分气管上一一对应连接有所述增压元件。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分气管上设置有适于对增压后的高速燃气流进行稳压的稳压阀,所述稳压阀位于所述增压元件与所述喷嘴之间。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稳压阀输出的燃气的压力值P3适于根据需要设定。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增压元件输出的燃气的压力值P2适于根据需要设定。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增压元件采用微型增压泵或者增压阀。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分气管连接的出气嘴。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喷嘴采用中空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侧壁上布置有至少一个一次空气吸气口。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燃烧器包括炉头和设置在炉头上的火盖,所述炉头与所述分气管之间通过所述喷嘴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烹饪系统,包括所述的增压型燃气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增压型燃气灶及烹饪系统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增压型燃气灶,包括沿燃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气管、阀体、分气管、喷嘴和燃烧器,其中,在分气管上设置有适于增压引射的增压元件;分气管中的燃气经过增压元件增压后通过喷嘴流入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压型燃气灶的实施原理为:
在额定压力下,分气管上增加增压元件,通过增压元件能够对分气管中的燃气进行加压,使喷射到燃烧器中的燃气具有更大的压力,增压后的燃气流速增加,并且,在增大燃气流速的同时,使喷嘴内部产生的吸力更大,增加一次空气系数,由此,不管后端燃烧器的火孔如何排布,通过喷嘴引射的空气能够跟随分气管内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从而使得空气与燃气之间的混合效果更加充分,进而,燃气在空气充足的情况下燃烧所产生的CO含量大大降低,并且,锅架的有效高度还能够有所降低,使得热效率大幅提高,对于燃气包括液化气或天然气等的热效率有很大的提升效果;进一步有效缓解了提升热效率方法所产生的弊端和限制条件。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将增压元件设置在阀体后具有如下优势:
1、经过增压元件增压后,分气管中的压力较大,如果将阀体设置在增压元件之后,阀体会承受较高的压力,容易出现故障而影响其使用寿命,由此,本方案提高了阀体及整个供气系统的使用寿命;
2、经过增压元件增压后的燃气温度会有所升高,如果将阀体设置在增压元件之后,较高温度的燃气会加速阀体内二硫化钼密封风干,引起漏气的隐患,由此,本方案提高了供气系统的密封性和使用寿命;
3、增压元件设置在阀体之后还能够提高安全性,如果将阀体设置在增压元件之后,一旦增压元件故障漏气,会造成大量的燃气泄漏,给用户安全带来安全隐患,本方案能够有效缓解该现象发生,当增压元件漏气时,阀门还能够起到屏障作用;
4、增压元件设置在阀体之后从技术上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如只设置在燃烧器的大火管路、小火管路或者大火管路和小火管路均设置,以实现大火管路流量、小火管路流量的单独控制或者同时控制,提高了燃气灶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烹饪系统,包括上述增压型燃气灶,由此,该烹饪系统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包括上述增压型燃气灶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压型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体、增压元件、稳压阀及喷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增压元件分别与阀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阀体;200-增压元件;300-喷嘴;310-一次空气吸气口;400-分气管;410-第一管路;420-第二管路;500-燃烧器;600-稳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结构如图1-图3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压型燃气灶,包括沿燃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气管、阀体100、分气管400、喷嘴300和燃烧器500,其中,在分气管400上设置有适于增压引射的增压元件200;分气管400中的燃气经过增压元件200增压后通过喷嘴300流入燃烧器500。具体为,阀体100与增压元件200之间通过第一管路410连接,增压元件200与喷嘴300之间通过第二管路420连接,以便于实现对燃烧器500提供更大压力的燃气。
本实施例提供的增压型燃气灶的实施原理为:
在额定压力下,分气管400上增加增压元件200,通过增压元件200能够对分气管400中的燃气进行加压,使喷射到燃烧器500中的燃气具有更大的压力,增压后的燃气流速增加,并且,在增大燃气流速的同时,使喷嘴300内部产生的吸力更大,增加一次空气系数,增压一次空气引射后,不依赖二次空气,使火型可任意选择。由此,不管后端燃烧器500的火孔如何排布,通过喷嘴300引射的空气能够跟随分气管400内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从而使得空气与燃气之间的混合效果更加充分,进而,燃气在空气充足的情况下燃烧所产生的CO含量大大降低,并且,锅架的有效高度还能够有所降低,使得热效率大幅提高,对于燃气包括液化气或天然气等的热效率有很大的提升效果;进一步有效缓解了现有技术中提升热效率方法所产生的弊端和限制条件。
另外,本实施例中将增压元件200设置在阀体100后具有如下优势:
1、经过增压元件200增压后,分气管400中的压力较大,如果将阀体100设置在增压元件200之后,阀体100会承受较高的压力,容易出现故障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本方案提高了阀体100及整个供气系统的使用寿命;
2、经过增压元件200增压后的燃气温度会有所升高,如果将阀体100设置在增压元件200之后,较高温度的燃气会加速阀体100内二硫化钼密封风干,引起漏气的隐患,本方案提高了供气系统的密封性和使用寿命。
3、增压元件200设置在阀体100之后还能够提高安全性,如果将阀体100设置在增压元件200之后,一旦增压元件200故障漏气,会造成大量的燃气泄漏,给用户安全带来安全隐患,本方案能够有效缓解该现象发生,当增压元件200漏气时,阀门还能够起到屏障作用;
4、增压元件200设置在阀体100之后从技术上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如只设置在燃烧器500的大火管路、小火管路或者大火管路和小火管路均设置,以实现大火管路、小火管路流量的单独控制或者同时控制,提高了燃气灶的效率。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分气管400至少设置为一条,分气管400上一一对应连接有增压元件200。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阀体10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与分气管400连接的出气嘴。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条或多条分支路,从而,针对每条分支路均可设置增压元件200,相应的,阀体100可以采用单喷阀、双喷阀、三喷阀或者更多,以此实现一个或者多个增压元件200与阀体100的各个出气嘴连通,进而实现多条分支路增压供气的过程。
例如,可以将增压元件200单独设置在大火管路上、小火管路上、或者同时设置在大火管路和小火管路上,此时,需要设置至少一条分气管400,相应的,在分气管400上对应设置增压元件200,以实现大火管路、小火管路或者两条管路上的增压引射过程。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分气管400上设置有适于对增压后的高速燃气流进行稳压的稳压阀600,稳压阀600位于增压元件200与喷嘴30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经过增压元件200升压后的燃气在分气管400中流动的稳定性较差,对整个燃气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本实施例为了解决该问题,在增压元件200后喷嘴300前设置了稳压阀600,通过稳压阀600的作用能够使升压后的燃气在分气管400中更加稳定地流动,从而使燃气系统中的压力得以稳定,既提高了安全性又能够保证燃气灶的正常使用。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稳压阀600输出燃气的压力值P3适于根据需要设定。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增压元件200输出的燃气的压力值P2适于根据需要设定。
本实施例中的增压稳压过程具体为:初始状态,阀体100与增压元件200之间的第一管路410中的压力值为P1,而经过增压元件200增压后,增压元件200出口处的压力值为P2,且P2>P1,且气流流速从第一管路410中的V1升至第二管路420中的V2,流速升高使得单位时间内空气的引射量增加,进而保证了燃气的充分燃烧,使烟气中的CO含量大大降低,以此实现锅架有效高度的降低,进一步提高热效率。另外,经过稳压阀600稳压后的燃气压力值为P3。本实施例中,P2、P3均根据实际需要而设定,且P2与P3数值拨动不会太大。
经实验验证,一台普通单喷家用燃气灶,使用气源为液化气,阀体100后出口压力为2.4kPa,喷嘴300规格为Φ1.0,实测折算热负荷为4.5kW,锅架的有效高度为26毫米左右,燃气380ppm,热效率为61%。
在阀体100后添设增压元件200后,通过设计增压元件200的参数,使得喷嘴300前的压力由原来的2.4kPa增压至4.8kPa,压力升高后,喷嘴300处气流加速,而为了保证和之前的热流量一样,将喷嘴300减小为Φ0.7,在原来的锅架有效高度下,降低锅架高度至17mm,烟气为380ppm,热效率提升至72%。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增压元件200采用微型增压泵或者增压阀。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喷嘴300采用中空的圆柱体,圆柱体的侧壁上布置有至少一个一次空气吸气口310。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燃烧器500包括炉头和设置在炉头上的火盖,炉头与分气管400之间通过喷嘴300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系统,包括上述增压型燃气灶,由此,该烹饪系统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包括上述增压型燃气灶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增压型燃气灶,包括沿燃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气管、阀体(100)、分气管(400)、喷嘴(300)和燃烧器(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管(400)上设置有适于增压引射的增压元件(200);
所述分气管(400)中的燃气经过所述增压元件(200)增压后,通过所述喷嘴(300)流入所述燃烧器(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型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管(400)至少设置为一条,且至少一条所述分气管(400)上对应连接有所述增压元件(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压型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管(400)上设置有适于对增压后的高速燃气流进行稳压的稳压阀(600),所述稳压阀(600)位于所述增压元件(200)与所述喷嘴(30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型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阀(600)输出的燃气的压力值P3适于根据需要设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型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元件(200)输出的燃气的压力值P2适于根据需要设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型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元件(200)采用微型增压泵或者增压阀。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型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分气管(400)连接的出气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型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300)采用中空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侧壁上布置有至少一个一次空气吸气口(3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型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500)包括炉头和设置在炉头上的火盖,所述炉头与所述分气管(400)之间通过所述喷嘴(300)连接。
10.一种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增压型燃气灶。
CN201820324034.XU 2018-03-09 2018-03-09 增压型燃气灶及烹饪系统 Active CN2079361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24034.XU CN207936132U (zh) 2018-03-09 2018-03-09 增压型燃气灶及烹饪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24034.XU CN207936132U (zh) 2018-03-09 2018-03-09 增压型燃气灶及烹饪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36132U true CN207936132U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54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24034.XU Active CN207936132U (zh) 2018-03-09 2018-03-09 增压型燃气灶及烹饪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3613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8548A (zh) * 2018-12-06 2019-01-25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调节阀及燃气灶
CN109340408A (zh) * 2018-12-06 2019-02-15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阀及燃气灶
CN117803924A (zh) * 2023-12-28 2024-04-02 广东合创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燃气灶内的鼓风轮换预混装置
CN117803924B (zh) * 2023-12-28 2024-05-24 广东合创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燃气灶内的鼓风轮换预混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8548A (zh) * 2018-12-06 2019-01-25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调节阀及燃气灶
CN109340408A (zh) * 2018-12-06 2019-02-15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阀及燃气灶
CN109268548B (zh) * 2018-12-06 2024-01-23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调节阀及燃气灶
CN109340408B (zh) * 2018-12-06 2024-01-23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阀及燃气灶
CN117803924A (zh) * 2023-12-28 2024-04-02 广东合创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燃气灶内的鼓风轮换预混装置
CN117803924B (zh) * 2023-12-28 2024-05-24 广东合创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燃气灶内的鼓风轮换预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61741A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07936132U (zh) 增压型燃气灶及烹饪系统
CN203940428U (zh) 一种用于工业锅炉的生物质燃气燃烧装置
CN103175203B (zh) 上进风燃烧器
CN102748755B (zh) 醇基燃料引射式自适应配风燃烧器
CN201180997Y (zh) 多点引射立体进风燃烧器
CN203364131U (zh) 连铸机高低发热值和高低压燃料并用的烘烤烧嘴
CN201582820U (zh) 一种三环火力组合结构的燃烧器
CN205782931U (zh) 旋流式燃烧炉
CN2869599Y (zh) 分组内焰燃烧器
CN205351309U (zh) 一种卧式甲醇燃烧装置
CN203489268U (zh) 一种高效节能灶具燃烧系统
CN203349267U (zh) 一种新型双高燃烧器
CN205841866U (zh) 燃气阀体、燃气阀组件及燃气灶
CN203413631U (zh) 具有多个引射系统的完全上进风三喷燃烧器
CN203893175U (zh) 一种醇基燃料灶芯及由其组成的高效节能气化灶
CN207094677U (zh) 一种新型燃气灶具用自动开关
CN219160424U (zh) 一种空气雾化商用灶
CN210398897U (zh) 一种通过高压气体雾化新能源燃油的燃烧系统
CN207962635U (zh) 一种燃气灶用上进风燃烧器
CN2881382Y (zh) 一种燃气灶具
CN208671069U (zh) 一种燃气灶及集成灶燃烧器
CN204648657U (zh) 一种高效率低热损的容积式燃气热水器
CN205860113U (zh) 天然气进气结构及具有其的燃气灶
CN110529850A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