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5203B - 上进风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上进风燃烧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75203B CN103175203B CN201310069795.7A CN201310069795A CN103175203B CN 103175203 B CN103175203 B CN 103175203B CN 201310069795 A CN201310069795 A CN 201310069795A CN 103175203 B CN103175203 B CN 1031752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delivery outlet
- chamber
- fire cover
- aforesa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基座、混气环、外火盖及内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内部具有独立于混合腔的空气腔,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具有一开口向上的空气输入口,该空气输入口与空气腔相通,所述引射管具有空气输入通道、混合通道及空气输入通道和混合通道交汇的混合区域,前述的空气输入通道与空气腔相通,前述的混合通道的输出端与基座的混合腔相通,前述混合区域位于引射管的末端且具有燃气接口。通过专用的空气补入通道将燃气进口与灶具外部连接起来,提高引射功能,提供燃烧所需要的空气,同时,预热进入的空气也提高热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器,该燃烧器应用于燃气灶上,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从国家政策和居民需求,低碳排放和低能耗,成为民用燃气具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课题。目前普通大气式燃烧器对低排放和高效率已经做到极致,已经实现做到热效率60%(GB16410-2007)的燃烧技术。上进风燃烧器的优势显而易见,安全、清洁、嵌入式燃气具不易受橱柜门开关的影响等。但上进风燃烧器还无法可靠地达到热效率60%(GB16410-2007)。
大负荷民用燃气具,做到节能高效,最重要的一点是具有一定长度的引射管,其中包含有混合管、扩压管、喉口等。虽然可以单一舍弃混合管,喉口或者扩压管角度设置为0。但引射管的长度是一定需要保证的。目前,尽管燃烧器的喷火系统做的比较到位,但由于上进风燃烧的结构限制,导致燃烧器引射管普遍偏短,影响了燃烧器的引射,。
现有技术中对上进风燃烧器作了很多改进,参考专利号为ZL200620155563.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完全上进风的燃气灶具燃烧器》(授权公告号为CN200993364Y),该专利采用了超长的引射管,不但使结构复杂了很多,而且只适用于偶数个灶眼的灶具,应用较受限制。
申请号为200810220263.8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一种多喷嘴、大流量、完全上进风的嵌入式家用燃气灶用燃烧器》(公开号CN101446415A),该申请中引射管只能局限于燃烧器所在的直径范围内,引射管还是偏短,引射效果欠佳,补入空气较少。
专利号为ZL201020242405.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完全上进风灶具燃烧器》(授权公告号为CN201715507U),该专利奖燃烧器置于面板以上,虽很好地实现了上进风,但整个燃烧器暴露与灶具面板以上,影响了燃烧器的结构,同时影响产品外观设计,同时对用户的维护、保洁存在诸多不便。
专利号为ZL201110112722.2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防回火上进风调空气式燃气灶具》(授权公告号为CN102147117B),该专利的燃气灶具安装使用时需要再面板或承液盘上开孔,用以进空气,可见安装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空气补入充足而燃烧充分的上进风燃烧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便捷、结构紧凑的上进风燃烧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基座、混气环、外火盖及内火盖,前述基座内部具有混合腔并上端面具有开口均向上的外输出口和内输出口,前述的外输出口和内输出口均与混合腔相通,前述基座一侧具有供燃气进入的引射管,前述的混气环和内火盖分别盖设于外输出口和内输出口上,前述的混气环上成型有与外输出口相通的通气孔,前述的外火盖则设于混气环上端面,并且,前述外火盖下端面与混气环上端面组成混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内部具有独立于混合腔的空气腔,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具有一开口向上的空气输入口,该空气输入口与空气腔相通,所述引射管具有空气输入通道、混合通道及空气输入通道和混合通道交汇的混合区域,前述的空气输入通道与空气腔相通,前述的混合通道的输出端与基座的混合腔相通,前述混合区域位于引射管的末端且具有燃气接口。
作为优选,空气输入通道与混合通道平行布置。
所述空气输入口的高度均低于外输出口和内输出口,所述的外火盖位于空气输入口上方位置,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外周形成有用于支撑面板的支撑部,该支撑部的上端面低于空气输入口。空气进入口很好地被外火盖隐蔽,且与燃烧器较为集成紧凑,对灶具外观设计无很大的影响。
作为优选之一,所述引射管包括内管、设于内管外侧的外管及设于外管端部的套筒,前述的内管外壁与外管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构成空气输入通道,前述内管的内腔形成混合通道,而前述的套筒则形成内管与外管相交的混合区域,所述的燃气接口则开始于套筒上。进一步,所述内管和外管为同轴心设置。
所述的空气输入口为两个,且对称地布置于基座两侧,且两个空气输入口均与空气腔连通。
作为优选之二,所述空气输入通道和混合通道为并行的管路。进一步,所述空气输入通道为两个且布置于混合通道两侧,对应地,所述的空气腔和空气输入口也为两个。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基座、外火盖及内火盖,前述基座内部具有混合腔并上端面具有开口均向上的外输出口和内输出口,前述的外输出口和内输出口均与混合腔相通,前述基座一侧具有供燃气进入的引射管,前述的外火盖和内火盖分别盖设于外输出口和内输出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内部具有独立于混合腔的空气腔,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具有一开口向上的空气输入口,该空气输入口与空气腔相通,所述引射管具有空气输入通道、混合通道及空气输入通道和混合通道交汇的混合区域,前述的空气输入通道与空气腔相通,前述的混合通道的输出端与基座的混合腔相通,前述混合区域位于引射管的末端且具有燃气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专用的空气补入通道将燃气进口与灶具外部连接起来,提高引射功能,提供燃烧所需要的空气,同时,预热进入的空气也提高热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分解装配图。
图3为图2中基座的部分立体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燃气和空气的走向示意图。
图5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分解装配图。
图7为实施例2中燃气和空气的走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基座4、混气环3、外火盖2及内火盖1,基座4内部具有混合腔44并上端面具有开口均向上的外输出口41和内输出口42,外输出口41和内输出口42均与混合腔44相通,基座4一侧具有供燃气进入的引射管5,混气环3和内火盖1分别盖设于外输出口41和内输出口42上,混气环3上成型有与外输出口相通的通气孔31,外火盖2则设于混气环3上端面,并且,外火盖2下端面与混气环3上端面组成混气室,基座4内部具有独立于混合腔的空气腔45,基座4的上端面具有一开口向上的空气输入口43,该空气输入口43与空气腔45相通。
空气输入口43的高度均低于外输出口41和内输出口42,外火盖3位于空气输入口43上方位置,基座4的上端面外周形成有用于支撑面板的支撑部46,该支撑部46的上端面低于空气输入口43。空气进入口很好地被外火盖3隐蔽,且与燃烧器较为集成紧凑,对灶具外观设计无很大的影响。
如图4所示,引射管5包括内管52、设于内管52外侧的外管51及设于外管51端部的套筒53,内管52和外管51为同轴心设置。内管52外壁与外管51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构成空气输入通道5a,内管52的内腔形成混合通道5b,套筒52形成内管52与外管51相交的混合区域53,燃气接口则开始于套筒52上,喷嘴座组件6设于燃气接口上。空气输入通道5a与混合通道5b平行布置。
本实施例中的空气输入口43为两个,且对称地布置于基座4两侧,且两个空气输入口43均与空气腔45连通。本实施例中的引射管5与基座4为一体成型,当然也可以采用分体件。
结合图4所示,其中F1为空气流向,F2为混合气体流向。空气从基座的空气输入口43进入到空气腔45中,然后沿着空气输入通道5a到达混合区域53,接着与燃气混合后经混合通道5b,最后从混合腔44分两部分,一部分从外输出口41出去,另一部分从内输出口42出去。
实施例2,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上进风燃烧器中的引射管5包括三个并行管路,分别为两个管路51和位于管路51中的管路52,其中,管路51内腔形成空气输入通道5a,管路52内腔形成混合通道5b。其他结构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上进风燃烧器中没有混气环,外火盖直接盖设于基座的外输出口上,基座上端面可以设置具有混气环功能的结构部件,这里不再进一步展开,现有技术里面可供参考的有很多。其他结构参考实施例1。
Claims (10)
1.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基座、混气环、外火盖及内火盖,前述基座内部具有混合腔并上端面具有开口均向上的外输出口和内输出口,前述的外输出口和内输出口均与混合腔相通,前述基座一侧具有供燃气进入的引射管,前述的混气环和内火盖分别盖设于外输出口和内输出口上,前述的混气环上成型有与外输出口相通的通气孔,前述的外火盖则设于混气环上端面,并且,前述外火盖下端面与混气环上端面组成混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内部具有独立于混合腔的空气腔,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具有一开口向上的空气输入口,该空气输入口与空气腔相通,所述引射管具有空气输入通道、混合通道及空气输入通道和混合通道交汇的混合区域,前述的空气输入通道与空气腔相通,前述的混合通道的输出端与基座的混合腔相通,前述混合区域位于引射管的末端且具有燃气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输入口的高度均低于外输出口和内输出口,所述的外火盖位于空气输入口上方位置,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外周形成有用于支撑面板的支撑部,该支撑部的上端面低于空气输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输入通道与混合通道平行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管包括内管、设于内管外侧的外管及设于外管端部的套筒,前述的内管外壁与外管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构成空气输入通道,前述内管的内腔形成混合通道,而前述的套筒则形成内管与外管相交的混合区域,所述的燃气接口则开始于套筒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和外管为同轴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输入口为两个,且对称地布置于基座两侧,且两个空气输入口均与空气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输入通道和混合通道为并行的管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输入通道为两个且布置于混合通道两侧,对应地,所述的空气腔和空气输入口也为两个。
9.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基座、外火盖及内火盖,前述基座内部具有混合腔并上端面具有开口均向上的外输出口和内输出口,前述的外输出口和内输出口均与混合腔相通,前述基座一侧具有供燃气进入的引射管,前述的外火盖和内火盖分别盖设于外输出口和内输出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内部具有独立于混合腔的空气腔,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具有一开口向上的空气输入口,该空气输入口与空气腔相通,所述引射管具有空气输入通道、混合通道及空气输入通道和混合通道交汇的混合区域,前述的空气输入通道与空气腔相通,前述的混合通道的输出端与基座的混合腔相通,前述混合区域位于引射管的末端且具有燃气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输入口的高度均低于外输出口和内输出口,所述的外火盖位于空气输入口上方位置,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外周形成有用于支撑面板的支撑部,该支撑部的上端面低于空气输入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69795.7A CN103175203B (zh) | 2013-03-06 | 2013-03-06 | 上进风燃烧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69795.7A CN103175203B (zh) | 2013-03-06 | 2013-03-06 | 上进风燃烧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75203A CN103175203A (zh) | 2013-06-26 |
CN103175203B true CN103175203B (zh) | 2015-06-10 |
Family
ID=48635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69795.7A Active CN103175203B (zh) | 2013-03-06 | 2013-03-06 | 上进风燃烧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7520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46537A (zh) * | 2016-01-21 | 2016-05-04 | 广东海信家电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燃烧器及燃气灶 |
CN105889923B (zh) * | 2016-06-16 | 2018-09-25 | 广东海信家电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三环火燃烧器及燃气灶 |
CN109959006B (zh) * | 2017-12-26 | 2024-01-16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CN111256125B (zh) * | 2018-11-30 | 2021-11-12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CN111256126B (zh) * | 2018-11-30 | 2021-05-18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CN112013387B (zh) * | 2019-05-31 | 2021-11-26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喷嘴及应用有该喷嘴的燃气灶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0993364Y (zh) * | 2006-12-29 | 2007-12-19 | 广东万和集团有限公司 | 完全上进风的燃气灶具燃烧器 |
CN201344535Y (zh) * | 2008-12-23 | 2009-11-11 | 刘一飞 | 一种多喷嘴、大流量、完全上进风的嵌入式家用燃气灶用燃烧器 |
CN201434384Y (zh) * | 2009-03-26 | 2010-03-31 | 浙江德意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家用燃气燃烧器 |
CN102147117A (zh) * | 2011-05-03 | 2011-08-10 | 张祺生 | 一种防回火上进风调空气式燃气灶具 |
CN202598520U (zh) * | 2012-03-20 | 2012-12-12 | 永康市博一炉具有限公司 | 一种双段猛火节能环保燃烧器 |
CN203177170U (zh) * | 2013-03-06 | 2013-09-04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上进风燃烧器 |
-
2013
- 2013-03-06 CN CN201310069795.7A patent/CN10317520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0993364Y (zh) * | 2006-12-29 | 2007-12-19 | 广东万和集团有限公司 | 完全上进风的燃气灶具燃烧器 |
CN201344535Y (zh) * | 2008-12-23 | 2009-11-11 | 刘一飞 | 一种多喷嘴、大流量、完全上进风的嵌入式家用燃气灶用燃烧器 |
CN201434384Y (zh) * | 2009-03-26 | 2010-03-31 | 浙江德意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家用燃气燃烧器 |
CN102147117A (zh) * | 2011-05-03 | 2011-08-10 | 张祺生 | 一种防回火上进风调空气式燃气灶具 |
CN202598520U (zh) * | 2012-03-20 | 2012-12-12 | 永康市博一炉具有限公司 | 一种双段猛火节能环保燃烧器 |
CN203177170U (zh) * | 2013-03-06 | 2013-09-04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上进风燃烧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75203A (zh) | 2013-06-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75203B (zh) | 上进风燃烧器 | |
CN103994436B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上进风式燃烧器 | |
CN208804673U (zh) | 一种灶具燃烧器 | |
CN103557525B (zh) | 燃烧器 | |
CN202361372U (zh) | 上进风大功率燃烧器 | |
CN203413631U (zh) | 具有多个引射系统的完全上进风三喷燃烧器 | |
CN202221083U (zh) | 一种强火节能炉头 | |
CN102980190B (zh) | 一种双腔燃烧器 | |
CN102109169B (zh) | 一种中餐用细化红外灶芯 | |
CN203177170U (zh) | 上进风燃烧器 | |
CN202733958U (zh) | 一种隐藏式进风集成灶 | |
CN203549830U (zh) | 燃烧器 | |
CN202875062U (zh) | 一种嵌入式燃气饭煲的气体流道结构 | |
CN2672494Y (zh) | 完全上进风双喷嘴燃烧器 | |
CN205782931U (zh) | 旋流式燃烧炉 | |
CN110529850A (zh) |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 |
CN104279564A (zh) | 一种节能灶引射器 | |
CN204301065U (zh) | 一种新型节能灶头 | |
CN203757710U (zh) | 燃气与高温空气混合燃烧器 | |
CN209706048U (zh) |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以及应用有该上进风燃烧器的灶具 | |
CN209263023U (zh) | 一种燃烧器 | |
CN106439938B (zh) | 一种炉底全封闭式上进风高效燃气灶 | |
CN203940478U (zh) | 一种新型灶具燃烧系统 | |
CN201903085U (zh) | 节能型商用灶台 | |
CN202792035U (zh) | 炉具用三次预混节能配气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