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04855U - 一种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04855U
CN203904855U CN201420312854.9U CN201420312854U CN203904855U CN 203904855 U CN203904855 U CN 203904855U CN 201420312854 U CN201420312854 U CN 201420312854U CN 203904855 U CN203904855 U CN 203904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tch
draw
carbon fiber
fixed head
fiber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128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俊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Pan G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Pan G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Pan G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Pan G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128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04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04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0485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属于桥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碳纤维板,所述碳纤维板的两端上均连接有锚具,其中位于碳纤维板一端的锚具中部通过一根固定杆穿过固定板,所述固定杆上套设的弧形螺母弧面配合于固定板上;其中位于碳纤维板另一端的锚具中部通过一根固定杆穿过张拉固定板,所述固定杆上套设的弧形螺母弧面配合于张拉固定板上,该锚具与张拉固定板之间架设有张拉机构。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桥梁上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使夹锚住碳纤维板持续不滑移而稳定不被剪断的技术难题。

Description

一种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碳纤维板具有抗拉伸强度的特点,通过预应力张拉粘贴到桥梁底来提高桥梁的抗裂、抗弯能力和增强桥梁荷载能力的加固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桥梁设计单位和业主单位采用。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桥梁容易受新建时张拉施工不到位、波纹管灌浆不密实和超荷载运行以及设计荷载值因历史原因偏低、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老化和功能改变等诸多因素影响,不能满足运行强度要求需要,通常需要对其进行抗弯、抗烈度加固处理来满足设计运行荷载质量,约束桥梁横向裂纹和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并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现有加固方法中,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抗拉伸强度(2000—3000Mpa),而在不施加预应力时碳纤维板的强度利用只是有效承载能力的不足20%,严重浪费了碳纤维板高强度的优越性能。在通过施加预应力后碳纤维板将能充分发挥其有效承载能力,使其强度利用保持到较高水平,所以很多科研单位和个人分别提出了种种方法,对碳纤维板采用预应力张拉后锚固粘结在混凝土结构底部来提高结构承载能力。桥梁抗弯加固设计中因可安装碳纤维板施工位置的限制,通常会考虑增加一定碳纤维板的厚度和预拉标准有效承载强度的30%或60%来提高抗弯荷载能力,由于碳纤维板横向剪切强度低,且有一定的厚度和宽度、表面又光滑,要使持续不滑移而稳定的夹锚住碳纤维板并不被剪断是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桥梁的一大难题。碳纤维板在张拉后通常还需在板和混凝土结构之间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来粘结,使其形成一个受力整体;桥梁加固后的使用寿命长达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动荷载质量所产生的梁结构挠度变化和桥梁所处的环境带来侵蚀的不确定性等特点,而目前,国家标准规范和现有市场中,还没有任何一种胶粘剂能在不确定性动荷载质量挠度变化和桥梁所处环境,带来的侵蚀中经受住长达几十年粘结稳定。冲击荷载带来疲劳将使碳纤维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变为失效,此时由最初通过碳纤维板和混凝土粘结形成一体来减轻碳纤维板两端的夹持力的方法,难以承担住所要承受的长期、稳定、有效的荷载夹持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主要解决桥梁上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使夹锚住碳纤维板持续不滑移而稳定不被剪断的技术难题;同时能够承受要求的长期、稳定、有效的荷载夹持力,能够确保碳纤维板在张拉过程中拉力对中和扭力平衡,使得张拉后的固定过程中能控制拧紧螺母的扭力平衡;同时还解决了碳纤维板二次张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包括碳纤维板,所述碳纤维板的两端上均连接有锚具,其中位于碳纤维板一端的锚具中部通过一根固定杆穿过固定板,所述固定杆上套设的弧形螺母弧面配合于固定板上;其中位于碳纤维板另一端的锚具中部通过一根固定杆穿过张拉固定板,所述固定杆上套设的弧形螺母弧面配合于张拉固定板上,该锚具与张拉固定板之间架设有张拉机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弧形螺母(指螺母的端面为弧面结构,如球面等)的端面与张拉固定板的端面之间采用接触弧面配合,使得弧形螺母与张拉固定板可以该接触弧面相对转动,同理,弧形螺母的端面与固定板的端面之间采用接触弧面配合,使得弧形螺母与固定板可以该接触弧面相对调心转动,可见当碳纤维板两端连接的固定杆错位不正对,可能造成应力集中等情况,弧形螺母会以接触面自动地调节其与固定板、张拉固定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起到调心恢复平衡,避免应力集中的作用。因此即使碳纤维板两端的固定板不正对,也不会影响碳纤维板的正常使用,这在施工过程中解决了非常大的施工难题。现有技术中,所有固定板安装于混凝土梁的底部相对应的位置,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由于混凝土梁内的钢筋多而杂,需要通过钻孔的方式采用螺栓将固定板安装于混凝土梁底部,由于钢筋的位置无法精确定位使得在钻孔时,要错开钢筋位置也就需要凭借运气来操作,使得同一固定板上标定位的多个孔无法同时被钻到要求的深度来通过螺栓固定,极易造成碳纤维板两端错开,(而在张拉碳纤维板过程中当偏心达到0.5毫米以上、张拉力从4吨起碳纤维板内部已开始产生破裂,随着张拉力进一步加大碳纤维板破裂逐渐加聚最后导致完全断裂,在断裂过程中极易出现安全风险),这就大大影响了固定板的安装精度,继而影响到了整个锚固系统中碳纤维板的张拉效果。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之后,在安装固定板时,可以选择避开钢筋的位置,无需刻意去控制固定板之间的位置精度,即使出现相对偏差使碳纤维的两端错开不在同一轴线上,也完全可以通过弧形螺母来进行调节,使碳纤维板两端始终保持在同一轴线上,不会影响张拉效果。锚具主要用于在碳纤维板的两端进行夹持,并通过锚具中部连接的唯一一根固定杆,将锚具与固定板进行连接,能够承受要求的长期、稳定、有效的荷载夹持力,能够确保碳纤维板在张拉过程中拉力对中和扭力平衡,使得张拉后的固定过程中能控制拧紧螺母的扭力平衡。该锚具与张拉固定板之间架设有张拉机构,当桥梁初次安装或者长期使用过后,需要进行张拉时,可以在锚具和张拉固定板之间架设张拉机构,通过该张拉机构来调节碳纤维板一端上锚具与张拉固定板的距离,实现了对碳纤维板的张拉以及二次张拉的效果,当张拉操作完成后即可将张拉机构撤掉,即可使碳纤维板正常使用。可见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碳纤维板二次张拉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中在锚具上连接有唯一一根固定杆来进行固定,可避免两根以上固定杆形成的偏差,而在碳纤维板上形成左右受力不均而容易折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唯一的一根固定杆,可使碳纤维板上的受力始终对中,不会存在受力不均的情况,使碳纤维板的寿命更长久。
本实用新型的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所述张拉固定板和固定板固定于桥梁的底面上,其中所述张拉固定板和固定板上分别设有4个用于螺栓穿过的长条孔,所述长条孔在张拉固定板与固定板上呈阵列分布。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现有固定板上的孔是相对固定的圆孔,在进行安装时,需要基于该圆孔在混凝土梁上打孔并一一对应,其中固定板上的一个或多个圆孔对应打孔时会遇上混凝土梁中的钢筋而无法错开,造成了锚固系统不好安装;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上设置四个长条孔,多个长条孔呈阵列分布,即便是在混凝土梁上遇钢筋时,可避开钢筋位置在其旁打孔,在安装时只需调节混凝土梁上的孔内连接的螺杆在长条孔内的相对位置即可,此时的固定板相对于精确安装位置有所偏移,当碳纤维板两端进行连接时,可通过弧形螺母与固定板之间的弧形接触面,调整固定杆与固定板之间的相对角度,仍然能够保证碳纤维板的两端进行张拉的效果,使碳纤维板能够承受要求的长期、稳定、有效的荷载夹持力,能够确保碳纤维板在张拉过程中拉力对中和扭力平衡,使得张拉后的固定过程中能控制拧紧螺母的扭力平衡。
本实用新型的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在碳纤维板的两侧设有导压块,所述导压块被锚杆固定于桥梁底面;所述导压块的设有导压轨槽,所述锚具的两侧上设有可配合于导压轨槽内往复运动的锚具轨道柱。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使锚具两侧上的锚具轨道柱可匹配到导压块的导压轨槽中,当碳纤维板进行张拉时由于有轻微的轴心力偏移,碳纤维板端部的锚具可沿导压轨槽方向移动,从而可使碳纤维板保持与桥梁底面之间的距离不变,可保证碳纤维板在张拉时保持原有方向的受力,确保整个拉张锚固系统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所述张拉机构包括固定于锚具上的锚具张拉座、以及固定于张拉固定板上的固定板张拉座,所述锚具张拉座与固定板张拉座中穿过有张拉杆,所述张拉杆的一端上套设有弧形螺母弧面配合于固定板张拉座上,所述张拉杆的另一端连接于千斤顶上,所述千斤顶抵于锚具张拉座上;或者所述张拉杆的一端上套设有弧形螺母弧面配合于锚具张拉座上,所述张拉杆的另一端连接于千斤顶上,所述千斤顶抵于固定板张拉座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张拉杆的一端被固定或者被弧形螺母限制;而两外一端连接于千斤顶上,可通过千斤顶的作用力,对碳纤维板的一端进行张拉以及二次张拉;张拉杆采用唯一一根,能避免两根以上张拉杆形成的偏差,而在碳纤维板上形成左右受力不均而容易折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唯一的一根张拉杆,可使碳纤维板上的受力始终对中,不会存在受力不均的情况,使碳纤维板的寿命更长久。
本实用新型的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在所述固定板张拉座的中部设有开口区域,所述张拉杆穿过该开口区域的部分上套设有张拉限位螺母,所述张拉限位螺母的端面为弧形结构,使所述张拉限位螺母与固定板张拉座上开口区域的内侧壁采用弧面配合。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其中位于固定板张拉座的开口区域内的张拉限位螺母,可在张拉固定杆上往返旋动,使张拉杆被千斤顶拉动过后,通过旋转该张拉限位螺母在张拉杆上的位置,限定被拉动的张拉杆受力返回,使得碳纤维板的张拉控制极为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所述张拉机构包括固定于张拉固定板上的固定板张拉座,所述固定板张拉座中穿过有张拉杆,所述张拉杆的一端连接于锚具上,所述张拉杆的另一端穿过张拉横梁,所述张拉杆上套设的弧形螺母弧面配合于张拉横梁上,所述横梁的两端上分别连接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通过调中柱抵于固定板张拉座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可通过两个千斤顶同时作用力于横梁上,再通过横梁作用力于张拉杆上对碳纤维板进行张拉及二次张拉,因此要求的千斤顶尺寸也就更小,更佳利于在桥梁底面上安装而不破坏桥梁底面。其中两个千斤顶的底部通过调中柱抵于固定板张拉座上,使得千斤顶可根据受力自适应调中,避免千斤顶发生滑移或者产生歪斜而影响张拉受力;在张拉杆上设置有弧形螺母,该弧形螺母同样通过弧面配合于张拉横梁上,使拉杆在横梁上同样可以自适应调整,即便是碳纤维板端部的锚具与固定板张拉座歪斜,同样可以自适应地调节来对中张拉,保证张拉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所述锚具包括锚体,所述锚体内设有一楔形通孔,所述楔形通孔内配合有一楔形夹片,所述楔形夹片的倾斜边与楔形通孔的倾斜内壁配合,所述楔形夹片的直边与楔形通孔的直面内壁配合夹持住碳纤维板,其中楔形通孔的直面内壁的壁厚为4-15mm。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该锚具采用单一楔形夹片的结构,该楔形夹片与锚体相互配合,可使楔形夹片作用于碳纤维板上的力,汇聚在锚体上,而不会如现有技术中两片楔形夹片合力作用于碳纤维板上,使碳纤维板上形成应力集中极易损坏;可见本实用新型中的锚具,效果极优,碳纤维板的寿命长久,且锚体上直面内壁的壁厚为4-15mm,能够承受住锚具夹持住碳纤维板的作用力而不损坏。其中桥梁上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使夹锚住碳纤维板持续不滑移而稳定不被剪断的技术难题;同时能够承受要求的长期、稳定、有效的荷载夹持力,能够确保碳纤维板在张拉过程中拉力对中和扭力平衡,使得张拉后的固定过程中能控制拧紧螺母的扭力平衡。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的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主要解决桥梁上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使夹锚住碳纤维板持续不滑移而稳定不被剪断的技术难题;
2、    本实用新型的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能够承受要求的长期、稳定、有效的荷载夹持力,能够确保碳纤维板在张拉过程中拉力对中和扭力平衡,使得张拉后的固定过程中能控制拧紧螺母的扭力平衡;同时还解决了碳纤维板二次张拉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张拉过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锚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张拉过程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图4中锚具部分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101-弧形螺母,102-千斤顶,103-张拉固定杆,104-固定螺栓,105-张拉限位螺母,106-张拉固定板,107-锚具固定梁,108-紧固螺栓,109-锚具,110-碳纤维板,111-固定杆,112-固定板,113-楔形夹片,114-直条垫片、T-壁厚;201-张拉杆,202-弧形螺母,203--张拉横梁,204-千斤顶,205-张拉杆连接螺套,206-固定弧形螺母,207-千斤顶调中柱,208-张拉端固定座,209-固定端锚杆,210-导压块,211-导压轨槽,212-锚具横梁,213-锚具横梁紧固螺杆,214-锚具,215-导压轨锚杆,216-锚具轨道柱,217-碳纤维板,218-固定端固定座,219-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110拉张锚固系统装置,包括碳纤维板110,所述碳纤维板110的两端上均连接有锚具109,其中位于碳纤维板110一端的锚具109中部通过一根固定杆111穿过固定板112,所述固定杆111上套设的弧形螺母101弧面配合于固定板112上;其中位于碳纤维板110另一端的锚具109中部通过一根固定杆111穿过张拉固定板106,所述固定杆111上套设的弧形螺母101弧面配合于张拉固定板106上,该锚具109与张拉固定板106之间架设有张拉机构。其中张拉固定板106和固定板固定于桥梁的底面上,其中所述张拉固定板106和固定板上分别设有4个用于螺栓穿过的长条孔,所述长条孔在张拉固定板106与固定板上呈阵列分布;所述张拉机构包括固定于锚具109上的锚具张拉座、以及固定于张拉固定板106上的固定板张拉座,所述锚具张拉座与固定板张拉座中穿过有张拉固定杆103,所述张拉固定杆103的一端上套设有弧形螺母101弧面配合于固定板张拉座上,所述张拉固定杆103的另一端连接于千斤顶102上,所述千斤顶102抵于锚具张拉座上;所述锚具109包括锚体,所述锚体内设有一楔形通孔,所述楔形通孔内配合有一楔形夹片113,所述楔形夹片113的倾斜边与楔形通孔的倾斜内壁配合,所述楔形夹片113的直边与楔形通孔的平面内壁配合夹持住碳纤维板110,其中楔形通孔的平面内壁的对壁厚为4-15mm(最小值可为4mm,最大值可为15mm,可在4-15mm中任意选择,如5mm,8mm,10mm等);所述锚具109的楔形通孔内还配合有一直条垫片114,所述碳纤维板110被夹持于楔形夹片113与直条垫片114之间,且采用楔子专用胶进行粘接;该楔子专用胶由A和B组份按质量比3:1的比例混合而成;A组分内按重量份计,由环氧树脂128为130份、聚醚多元醇为15份、KH-560偶联剂为3份、分散剂为1份、白碳黑为5份、活性碳微粉为23份和100目石英粉为15份组成;B组分内按重量份计,由聚醚胺为50份、叔胺促进剂3份和硅微粉20份组成。
实施例2如图4至图7所示,该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似,其具体包括碳纤维板217,所述碳纤维板217的两端上均连接有锚具214,其中位于碳纤维板217一端的锚具214中部通过一根固定杆219穿过固定板,所述固定杆219上套设的弧形螺母202弧面配合于固定板上;其中位于碳纤维板217另一端的锚具214中部通过一根固定杆219穿过张拉固定板,所述固定杆219上套设的弧形螺母202弧面配合于张拉固定板上,该锚具214与张拉固定板之间架设有张拉机构。所述张拉固定板和固定板固定于桥梁的底面上,其中所述张拉固定板和固定板上分别设有4个用于螺栓穿过的长条孔,所述长条孔在张拉固定板与固定板上呈阵列分布。在碳纤维板217的两侧设有导压块210,所述导压块210被锚杆固定于桥梁底面;所述导压块210的设有导压轨槽211,所述锚具214的两侧上设有可配合于导压轨槽211内往复运动的锚具轨道柱216。所述张拉机构包括固定于张拉固定板上的固定板张拉座,所述固定板张拉座中穿过有张拉杆201,所述张拉杆201的一端连接于锚具214上,所述张拉杆201的另一端穿过张拉横梁203,所述张拉杆201上套设的弧形螺母202弧面配合于张拉横梁203上,所述张拉横梁203的两端上分别连接有千斤顶204,所述千斤顶204通过千斤顶调中柱207抵于固定板张拉座上。所述锚具214包括锚体,所述锚体内设有一楔形通孔,所述楔形通孔内配合有一楔形夹片,所述楔形夹片的倾斜边与楔形通孔的倾斜内壁配合,所述楔形夹片的直边与楔形通孔的平面内壁配合夹持住碳纤维板217,其中楔形通孔的平面内壁的对壁厚为4-15mm。所述锚具214的楔形通孔内还配合有一直条垫片,所述碳纤维板217被夹持于楔形夹片与直条垫片之间,且采用楔子专用胶进行粘接;该楔子专用胶由A和B组份按质量比3:1的比例混合而成;A组分内按重量份计,由环氧树脂128为130份、聚醚多元醇为15份、KH-560偶联剂为3份、分散剂为1份、白碳黑为5份、活性碳微粉为23份和100目石英粉为15份组成;B组分内按重量份计,由聚醚胺为50份、叔胺促进剂3份和硅微粉20份组成。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张拉机构包括固定于锚具109上的锚具张拉座、以及固定于张拉固定板106上的固定板张拉座,所述锚具张拉座与固定板张拉座中穿过有张拉固定杆103,所述张拉固定杆103的一端上套设有弧形螺母101弧面配合于锚具张拉座上,所述张拉固定杆103的另一端连接于千斤顶102上,所述千斤顶102抵于固定板张拉座上。在所述固定板张拉座的中部设有开口区域,所述张拉固定杆103穿过该开口区域的部分上套设有张拉限位螺母105,所述张拉限位螺母105的端面为弧形结构,使所述张拉限位螺母105与固定板张拉座上开口区域的内侧壁采用弧面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主要解决桥梁上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使夹锚住碳纤维板持续不滑移而稳定不被剪断的技术难题;能够承受要求的长期、稳定、有效的荷载夹持力,能够确保碳纤维板在张拉过程中拉力对中和扭力平衡,使得张拉后的固定过程中能控制拧紧螺母的扭力平衡;同时还解决了碳纤维板二次张拉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碳纤维板,所述碳纤维板的两端上均连接有锚具,其中位于碳纤维板一端的锚具中部通过一根固定杆穿过固定板,所述固定杆上套设的弧形螺母弧面配合于固定板上;其中位于碳纤维板另一端的锚具中部通过一根固定杆穿过张拉固定板,所述固定杆上套设的弧形螺母弧面配合于张拉固定板上,该锚具与张拉固定板之间架设有张拉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固定板和固定板固定于桥梁的底面上,其中所述张拉固定板和固定板上分别设有4个用于螺栓穿过的长条孔,所述长条孔在张拉固定板与固定板上呈阵列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碳纤维板的两侧设有导压块,所述导压块被锚杆固定于桥梁底面;所述导压块的设有导压轨槽,所述锚具的两侧上设有可配合于导压轨槽内往复运动的锚具轨道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机构包括固定于锚具上的锚具张拉座、以及固定于张拉固定板上的固定板张拉座,所述锚具张拉座与固定板张拉座中穿过有张拉杆,所述张拉杆的一端上套设有弧形螺母弧面配合于固定板张拉座上,所述张拉杆的另一端连接于千斤顶上,所述千斤顶抵于锚具张拉座上;或者所述张拉杆的一端上套设有弧形螺母弧面配合于锚具张拉座上,所述张拉杆的另一端连接于千斤顶上,所述千斤顶抵于固定板张拉座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板张拉座的中部设有开口区域,所述张拉杆穿过该开口区域的部分上套设有张拉限位螺母,所述张拉限位螺母的端面为弧形结构,使所述张拉限位螺母与固定板张拉座上开口区域的内侧壁采用弧面配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机构包括固定于张拉固定板上的固定板张拉座,所述固定板张拉座中穿过有张拉杆,所述张拉杆的一端连接于锚具上,所述张拉杆的另一端穿过张拉横梁,所述张拉杆上套设的弧形螺母弧面配合于张拉横梁上,所述横梁的两端上分别连接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通过调中柱抵于固定板张拉座上。
7.如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具包括锚体,所述锚体内设有一楔形通孔,所述楔形通孔内配合有一楔形夹片,所述楔形夹片的倾斜边与楔形通孔的倾斜内壁配合,所述楔形夹片的直边与楔形通孔的平面内壁配合夹持住碳纤维板,其中楔形通孔的平面内壁的对壁厚为4-15mm。
CN201420312854.9U 2014-06-13 2014-06-13 一种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04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12854.9U CN203904855U (zh) 2014-06-13 2014-06-13 一种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12854.9U CN203904855U (zh) 2014-06-13 2014-06-13 一种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04855U true CN203904855U (zh) 2014-10-29

Family

ID=51779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12854.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04855U (zh) 2014-06-13 2014-06-13 一种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04855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5343A (zh) * 2014-06-13 2014-08-27 成都市磐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
CN104818677A (zh) * 2015-03-17 2015-08-05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纤维板材张拉装置及其张拉方法
CN105369746A (zh) * 2015-12-02 2016-03-02 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碳纤维加固张拉弯转装置
CN108343261A (zh) * 2018-05-03 2018-07-31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碳纤维板的锚固方法和锚固结构
CN109629462A (zh) * 2019-01-17 2019-04-16 上海悍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预应力碳纤维张拉锚具
CN112942684A (zh) * 2021-02-04 2021-06-11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多重锚固能力的条带式构件张拉锚固一体化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5343A (zh) * 2014-06-13 2014-08-27 成都市磐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
CN104818677A (zh) * 2015-03-17 2015-08-05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纤维板材张拉装置及其张拉方法
CN105369746A (zh) * 2015-12-02 2016-03-02 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碳纤维加固张拉弯转装置
CN108343261A (zh) * 2018-05-03 2018-07-31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碳纤维板的锚固方法和锚固结构
CN109629462A (zh) * 2019-01-17 2019-04-16 上海悍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预应力碳纤维张拉锚具
CN112942684A (zh) * 2021-02-04 2021-06-11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多重锚固能力的条带式构件张拉锚固一体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04855U (zh) 一种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
CN104005343B (zh) 一种桥梁预应力碳纤维板拉张锚固系统装置
CN205206350U (zh) 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张拉锚固装置
CN201943191U (zh) 新型冷弯矩形钢管柱装配式柱脚
CN101922237B (zh) 预应力钢绞线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连接件式张拉锚固系统
CN104790424B (zh) 风力发电塔基础环基础的加固系统及其加固方法
CN203296175U (zh) 矩形钢管柱装配式柱脚
CN107227861B (zh) 混凝土楼板加固结构
CN103306214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与楼板的新型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1781936A (zh) 一种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梁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21666A (zh) 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7842210A (zh) Cfrp板多点支撑预应力加固的结构组件及其预应力施加方法
CN109083331B (zh) 混凝土建筑快装式预应力锚具
CN109706956A (zh) 一种带圆孔的方形预埋件装置
CN108824829A (zh) 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张拉装置及加固钢梁的方法
CN102561591A (zh) 缓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
CN101922238B (zh) 预应力钢绞线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简便张拉锚固系统
CN205444968U (zh) 一种植筋锚固结构
CN103306495B (zh) 木结构截柱加固施工方法
CN203904854U (zh) 预应力碳板锚具
CN106638334B (zh) 一种体外预应力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5259459U (zh) 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
CN203257121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与楼板的新型加固装置
CN206204806U (zh) 一种用于桥梁水平纠偏的环向预应力锚固反力纠偏装置
CN201649685U (zh) 一种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梁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202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