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01148U - 吸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吸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01148U
CN203901148U CN201420294660.0U CN201420294660U CN203901148U CN 203901148 U CN203901148 U CN 203901148U CN 201420294660 U CN201420294660 U CN 201420294660U CN 203901148 U CN203901148 U CN 203901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bent equipment
perforation
sucker
sucker part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946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清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2946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01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01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0114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吸附装置,适合用于吸附一个表面,并包含至少一个吸盘单元。该吸盘单元包括一个内侧能贴附在该表面的吸盘件、一个罩覆该吸盘件外侧的外壳、一个塞头、一个连接该塞头的提动杆,及一个扳柄。该吸盘件具有一个位于中央的穿孔。该塞头位于该吸盘件内侧并穿设出该吸盘件。该提动杆是自该塞头的身部延伸并穿设出该外壳且与该扳柄连接。拉动该扳柄能驱使该吸盘件相对于该外壳于一个吸附位置及一个非吸附位置间移动。在该吸附位置时,该塞头会密闭该穿孔。在该非吸附位置时,该塞头不密闭该穿孔,使该吸盘件内侧通过该穿孔连通外界。本实用新型的吸附装置在扳动扳柄时能同时破除真空及解除吸附。

Description

吸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吸附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组装有吸盘的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现有的吸附装置包含一个架体11,及数个安装在该架体11上的吸盘单元12。所述吸盘单元12分别包括一个吸盘件121、一个罩覆该吸盘件121的外壳122、一个埋设在该吸盘件121内的固定块123、一个自该固定块123延伸并穿设出该外壳122的提动杆124,及一个位于该外壳122的外侧并与该提动杆124末端部枢接的把手125。
使用者是先将所述吸盘件121贴附在一个表面,再扳动所述把手125,使所述吸附装置吸附该表面。但将所述把手125扳回原位却没有办法完全的解除吸附,这是因为所述吸盘件121与该表面间仍然存在一种接近真空的低气压状态(一般业界习惯概称为真空状态),所以外界气压会继续推压所述吸盘件121,使得所述吸盘件121无法脱离该表面。
过去已有相关设计,是将吸盘件内侧连通外界,平衡内外的气压,借此破除真空的状态。如专利案US4593947所示,所公开的吸附装置具有一个扳柄、一个安装在该扳柄一端部的吸盘件,及一个自该吸盘件内侧穿设出该扳柄的阀件。使用者需要先握持住该扳柄,再按压该阀件上的按钮,使该吸盘件内侧连通外界,进而破除真空的状态,最后再扳动该扳柄移除该吸附装置。此发明虽然公开了破除真空(vacuum breaking)的方法,但使用者需要操作不同位置的机构来破除真空及解除吸附,操作上较为繁琐,不方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扳动扳柄时能同时破除真空及解除吸附的吸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吸附装置,适合用于吸附一个表面,并包含至少一个吸盘单元。
该吸盘单元包括一个吸盘件、一个罩覆该吸盘件外侧的外壳、一个塞头、一提动杆,及一个扳柄。该吸盘件的内侧能贴附在该表面,并具有一个位于中央的穿孔,及一个围绕该穿孔的止漏部。该塞头具有一个位于该吸盘件内侧并邻近该穿孔的头部,及一个自该头部延伸入该穿孔的身部。该身部的外周面与该穿孔间存在一个间隙。该提动杆是自该塞头的身部延伸并穿设出该外壳,该扳柄位于该外壳的外侧并连接该提动杆。
扳动该扳柄能连动该提动杆而驱使该吸盘件相对于该外壳于一个吸附位置及一个非吸附位置间移动。在该吸附位置时,该塞头的头部会压抵该吸盘件的止漏部并密闭该穿孔,并拉动该吸盘件使该穿孔远离该表面。在该非吸附位置时,该塞头的头部会离开该止漏部,使该吸盘件内侧通过该穿孔连通外界,且该吸盘件的该穿孔远离该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吸附装置,该身部穿设出该穿孔,且长度大于该吸盘件的厚度,该提动杆具有一个能抵靠该身部且大于该吸盘件的穿孔的挡止部,该吸盘单元还包括一个套设在该提动杆的弹簧,该弹簧的一端抵顶于该挡止部,另一端抵顶于该外壳,恒提供一个弹性偏移力使该吸盘件倾向位于该非吸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吸附装置,该吸盘件的止漏部是一体成形的形成于该吸盘件,且该止漏部是圆环状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吸附装置,该提动杆的挡止部为一个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吸附装置,该吸附装置还包含一个第一架体、及一个供该吸盘单元设置的第二架体,该第一架体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侧板,该第二架体包括两个相对且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二侧板,使该第二架体能相对于该第一架体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吸附装置,该第二架体还包括一个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连接板,该吸附装置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该连接板邻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相反端部的吸盘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吸附装置,该吸附装置还包含两个能固定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锁定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吸附装置,所述锁定单元为快拆,包括一个穿设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的轴杆、一个设置在该轴杆邻近该第一侧板的一端的固定件,及一个枢设在该轴杆另一端的偏心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吸附装置,所述第一侧板分别具有围绕该枢接处并分别供所述轴杆滑移的调整槽。
本实用新型的吸附装置,所述调整槽还具有多个供所述轴杆嵌卡的卡槽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扳动该扳柄使该吸盘件往该非吸附位置移动时,该塞头会远离该止漏部,使得该吸盘件的内侧连通外界,进而破除该吸盘件内侧的真空状态,因此,使用者扳动该扳柄便能同时完成破除真空及解除吸附,使用上十分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侧面剖视图,说明一个现有的吸附装置;
图2是一个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吸附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例;
图3是一个立体分解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第一架体及一个第二架体;
图4是一个剖面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该第二架体相对于该第一架体旋转;
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吸盘单元的一个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2中剖切线VI-VI的一个剖面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吸盘件位于一个非吸附位置;
图7是一个类似图6的剖面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吸盘件位于一个吸附位置;
图8是一个剖面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塞头的头部远离一个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吸附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第一架体2、一个第二架体3、两个枢接单元4、两个锁定单元5,及两个吸盘单元6。
该第一架体2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侧板21,及一个连接所述第一侧板21的固定板22。每一个第一侧板21具有一个第一穿孔211,及一个围绕该第一穿孔211的调整槽212。每一个调整槽212具有多个卡槽部213(参见图4)。该固定板22具有三个相间隔的固定穿孔214。
该第二架体3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二侧板31,及一个连接所述第二侧板31的连接板32。每一个第二侧板31具有一个第二穿孔311。
每一个枢接单元4包括一个螺栓41及一个螺帽42。每一个螺栓41穿设一个第一穿孔211及一个第二穿孔311,并且末端被该螺帽42螺锁,借此将所述第二侧板31与所述第一侧板21枢接,而使该第二架体3能相对于该第一架体2旋转。
所述锁定单元5能固定所述第一侧板21与所述第二侧板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定单元5为快拆,包括一个穿设该第一侧板21及该第二侧板31的轴杆51、一个设置在该轴杆51邻近该第一侧板21的一端的固定件52,及一个枢设在该轴杆51另一端的偏心把手53。
参阅图3及图4,所述轴杆51能随着该第二架体3的旋转而在所述调整槽212内滑移。当旋转至预定位置后,所述轴杆51能嵌卡入所述卡槽部213,并通过扳动该偏心把手53,将所述第二侧板31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21。
值得一提的是,该第一架体2的固定板22能通过一个C型夹钳(图未示)而被夹固于一个工作台上,或者是使用三个自攻螺丝(图未示)分别穿入所述固定穿孔214而螺锁入该工作台上。
参阅图5及图6,所述吸盘单元6分别设置在该连接板32邻近所述第二侧板31的两相反端部(见图2),且包括一个吸盘件61、一个罩覆该吸盘件61外侧的外壳62、一个塞头63、一提动杆64、一个弹簧65,及一个扳柄66。
该吸盘件61具有一个位于中央的穿孔611,及一个围绕该穿孔611的止漏部612。该吸盘件61的止漏部612是一体成形的形成于该吸盘件61内侧。在本实施例中,该止漏部612是圆环状凸起(见图8)。
值得一提的是,该止漏部612还可以是锯齿型的环状突起,或者是多个间隔设置的圆环状凸起。上述的止漏部612能任意变化,不以本实施例内容所公开的为限制。
该外壳62具有一个供该吸盘件61安装的容室621、三位于外周面且相互间隔的连接部622。所述连接部622能分别用三个螺丝螺锁固定于该第二架体3的连接板32。
该塞头63具有一个位于该吸盘件61内侧并邻近该穿孔611的头部631,及一个自该头部631延伸入该穿孔611并穿设出该穿孔611的身部632。该身部632的外周面与该穿孔611间存在一个间隙60,且长度大于该吸盘件61的厚度(见图8)。
该提动杆64是自该塞头63的身部632延伸并穿设出该外壳62。该提动杆64具有一个抵靠该身部632且大于该吸盘件61的穿孔611的挡止部641。在本实施例中,该挡止部641为一个独立的垫圈。
值得一提的是,该提动杆64是能与该塞头63一体成形地制造,又或者为独立的构件。在本实施例中,该提动杆64是一个独立的构件。
该弹簧65套设在该提动杆64,且其一端抵顶于该挡止部641,另一端抵顶于该外壳62,提供一个弹性偏移力推抵于该挡止部641,恒使该塞头63倾向远离该外壳62。
该扳柄66位于该外壳62的外侧并连接该提动杆64。在本实施例中,该扳柄66是利用一个枢杆660与该提动杆64枢接,且具有两相邻的一个第一抵靠面661及一个第二抵靠面662。该第一抵靠面661与该扳柄66的旋转中心(即该枢杆660)的距离小于该第二抵靠面662与该扳柄66的旋转中心的距离。
该吸盘件61的内侧能贴附在一个工件的表面7,当扳动该扳柄66能连动该提动杆64,而驱使该吸盘件61相对于该外壳62于一个吸附位置及一个非吸附位置间移动。该弹簧65恒提供一个弹性偏移力,使该吸盘件61倾向位于该非吸附位置。
参阅图6,先扳动该扳柄66,使该第一抵靠面661抵靠于该外壳62,再将该吸盘单元6贴附于该表面7上,此时该吸盘件61位于该非吸附位置。沿着图6所示的一个方向I扳动该扳柄66,使该第一抵靠面661逐渐远离该外壳61,驱使该吸盘件61往该吸附位置移动。此时,该塞头63的头部631会压抵该吸盘件61的止漏部612而密闭该穿孔611,并同时拉动该吸盘件61使该穿孔611远离该表面7。
参阅图7,当该第二抵靠面662抵靠于该外壳62时,到达该吸附位置。在该吸附位置,该吸盘件61的该穿孔611远离该表面7,且因着该吸盘件61被该塞头63拉动而撑开其内侧的空间,形成一个大致为真空的低气压状态(即业界惯称的真空状态),所以外界的气压会推压该吸盘件61,进而使该吸盘件61吸附该表面7。
参阅图7及图8,当要解除吸附,仅需沿着如图7中所示的一个方向II扳动该扳柄66,该弹簧65会推抵该挡止部641而推动该塞头63,使该塞头63远离该止漏部612,形成如图8中一个箭头III所示的路径。该吸盘件61内侧通过该穿孔611连通外界,空气将由外界沿该箭头III流入该吸盘件61的内侧,进而破除真空的状态。
参阅图6,继续扳动该扳柄66,使该第一抵靠面661抵靠于该外壳62,回复到该非吸附位置,解除吸附状态。此时该吸盘件61的该穿孔611远离该外壳62,且该塞头63的头部631会离开该止漏部612。
值得一提的是,若该表面7为非平滑面,则能在每一个该吸盘件61内侧铺垫一个硬度较所述吸盘件61软的辅助垫圈8,借此提高吸附力。
经由以上的说明,再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归纳如下:
一、在扳动该扳柄66使该吸盘件61往该非吸附位置移动时,该塞头63会远离该止漏部612,使得该吸盘件61内侧连通外界而破除真空的状态,且在同一个扳动动作中解除吸附,方便工件的移除。
二、该第二架体3能相对于该第一架体2旋转,因此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地调整工件与工作台间的角度,能符合各种加工情况的需要。
三、通过所述快拆的轴杆51嵌卡入所述卡槽部213,能稳固地固定该第二架体3与该第一架体2间的位置,因此在加工所吸附的工件时,不易松脱。
综上所述,所述吸盘单元6通过其本身能破除真空的设计,使用者仅需要简单的扳动该扳柄66,便能使将工件移除,方便使用,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Claims (10)

1.一种吸附装置,适合用于吸附一个表面,其特征在于:
该吸附装置包含:至少一个吸盘单元,
该吸盘单元包括一个吸盘件、一个罩覆该吸盘件外侧的外壳、一个塞头、一提动杆,及一个扳柄,该吸盘件的内侧能贴附在该表面,并具有一个位于中央的穿孔,及一个围绕该穿孔的止漏部,该塞头具有一个位于该吸盘件内侧并邻近该穿孔的头部,及一个自该头部延伸入该穿孔的身部,该身部的外周面与该穿孔间存在一个间隙,该提动杆是自该塞头的身部延伸并穿设出该外壳,该扳柄位于该外壳的外侧并连接该提动杆,
扳动该扳柄能连动该提动杆而驱使该吸盘件相对于该外壳于一个吸附位置及一个非吸附位置间移动,在该吸附位置时,该塞头的头部会压抵该吸盘件的止漏部并密闭该穿孔,并拉动该吸盘件使该穿孔远离该表面,在该非吸附位置时,该塞头的头部会离开该止漏部,使该吸盘件内侧通过该穿孔连通外界,且该吸盘件的该穿孔远离该外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身部穿设出该穿孔,且长度大于该吸盘件的厚度,该提动杆具有一个能抵靠该身部且大于该吸盘件的穿孔的挡止部,该吸盘单元还包括一个套设在该提动杆的弹簧,该弹簧的一端抵顶于该挡止部,另一端抵顶于该外壳,恒提供一个弹性偏移力使该吸盘件倾向位于该非吸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盘件的止漏部是一体成形的形成于该吸盘件,且该止漏部是圆环状凸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提动杆的挡止部为一个垫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附装置还包含一个第一架体、及一个供该吸盘单元设置的第二架体,该第一架体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侧板,该第二架体包括两个相对且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二侧板,使该第二架体能相对于该第一架体旋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架体还包括一个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连接板,该吸附装置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该连接板邻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相反端部的吸盘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附装置还包含两个能固定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锁定单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单元为快拆,包括一个穿设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的轴杆、一个设置在该轴杆邻近该第一侧板的一端的固定件,及一个枢设在该轴杆另一端的偏心把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分别具有围绕该枢接处并分别供所述轴杆滑移的调整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槽还具有多个供所述轴杆嵌卡的卡槽部。
CN201420294660.0U 2014-06-04 2014-06-04 吸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01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94660.0U CN203901148U (zh) 2014-06-04 2014-06-04 吸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94660.0U CN203901148U (zh) 2014-06-04 2014-06-04 吸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01148U true CN203901148U (zh) 2014-10-29

Family

ID=51775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9466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01148U (zh) 2014-06-04 2014-06-04 吸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011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8382A (zh) * 2020-09-18 2022-03-18 智高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气阀吸盘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8382A (zh) * 2020-09-18 2022-03-18 智高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气阀吸盘
CN114198382B (zh) * 2020-09-18 2024-01-12 智高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气阀吸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5238813B2 (en) Fixture
CN105526235B (zh) 吸盘机构及具有该吸盘机构的取放装置
WO2006061172A3 (de) Vorrichtung zum schleifen von harten oberflächen, insbesondere von glasflächen
WO2009008443A1 (ja) 工作機械用の回転割出し装置のためのクランプ装置
TW200626267A (en) Tool chuck with sleeve and clutch mechanism to remove operator variability
CN105234872A (zh) 换向棘轮扳手
TW200626289A (en) An optimized grooving structure for a CMP polishing pad
US8671809B1 (en) Hand tool with an adjusting structure
CN203901148U (zh) 吸附装置
GB201217131D0 (en) Base lever with release stop and lock stop
CN105313052A (zh) 换向棘轮扳手
CN202985523U (zh) 附件夹紧机构及带有该附件夹紧机构的动力工具
USD816742S1 (en) Portable sawmill bandsaw housing
US20130145632A1 (en) Palm jig saw
WO2013125575A1 (ja) 加圧工具およびロッキングボルト
JP4836673B2 (ja) クランプ装置
JP3135402U (ja) 工具用接続装置
CN205248139U (zh) 一种开关控制组件
CN208333410U (zh) 电容笔外壳检测夹具
CN203200158U (zh) 一种异形灯管定位夹持装置
CN202240691U (zh) 偏心镗削动力头套筒锁紧装置
TWM484025U (zh) 吸附裝置
CN203962658U (zh) 挂钩装置组合
CN220637616U (zh) 固定治具
TWM378079U (en) Rotatable electric to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Termination date: 2019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