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93173U - 煤粉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煤粉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93173U
CN203893173U CN201420322026.3U CN201420322026U CN203893173U CN 203893173 U CN203893173 U CN 203893173U CN 201420322026 U CN201420322026 U CN 201420322026U CN 203893173 U CN203893173 U CN 203893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pipe
coal
wind scooper
periphery
flam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2202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友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32202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93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93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93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粉燃烧器,包括管状壳体,管状壳体的后端开设进风口,管状壳体的前端设有火焰罩,火焰罩前端开设喷火口,火焰罩沿出风方向依次由渐扩部、过渡部和渐缩部构成;管状壳体内安装点火棒,点火棒的外周安装第四套,第四套的外周安装第三套管,第三套管的外周安装第二套管,第二套管的后部外周安装进煤器,进煤器的进煤口位于管状壳体外。它无须烘炉,点火燃烧时就能达到本体的最大功率。它也无须依靠一个高温且体积庞大的炉体来维持炉内温度,从而确保火焰持续剧烈燃烧,从而,能在任何工况下使煤粉充分燃烧。它的体积与功率比值高于现有所有煤粉燃烧装置。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煤粉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粉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煤粉燃烧装置存在以下不足:1、体积庞大且沉重,难以运输和安装,2燃烧效果不理想,煤粉燃烧不够充分。现有的煤粉燃烧装置体积庞大、沉重的原因在于,为了防止燃烧装置被高温烧毁,其内部设置有由耐火砖构成的厚厚的耐火层;燃烧不理想的原因是,一方面,助燃风在喷火口处温度降低,从而,降低了火焰的温度,另一方面,助燃风为直线流动,将大量未充分燃烧的煤粉直接吹出燃烧装置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粉燃烧器,它内部无须安装耐火层,可大幅减小体积和重量,便于运输和安装;另外,它可利用助燃风自行散热和充分搅动煤粉,确保燃烧效果,从而,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煤粉燃烧器,包括管状壳体,管状壳体的后端开设进风口,管状壳体的前端设有火焰罩,火焰罩前端开设喷火口,火焰罩沿出风方向依次由渐扩部、过渡部和渐缩部构成;管状壳体内安装点火棒,点火棒的外周安装第四套,第四套的外周安装第三套管,第三套管的外周安装第二套管,第二套管的后部外周安装进煤器,进煤器的进煤口位于管状壳体外;管状壳体内安装风机,风机位于进煤器后方;第四套与第三套管之间构成第一风腔,第三套管和第二套管之间构成输煤腔。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周安装第一导风罩,第一导风罩为渐扩管形,第一导风罩的出风口位于火焰罩内,第一导风罩的出风口与火焰罩之间构成环形风道,第一导风罩的进风口位于管状壳体或火焰罩内,第一导风罩侧壁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α。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周安装第二导风罩,第二导风罩为渐扩管形,第二导风罩的出风口位于火焰罩内,第二导风罩的出风口与火焰罩之间构成环形风道,第一导风罩的进风口位于管状壳体或火焰罩内,第二导风罩侧壁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β,β>α,第二导风罩位于第一导风罩与第二套管之间。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周安装第一套管,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之间构成第二风腔,第二风腔的前部设有环形挡风板,环形挡风板上有数个通风孔,数个通风孔以第四套为中心呈圆形分布,第二套管位于第一导风罩内。所述α小于80度。所述过渡部侧壁的母线是直线。所述过渡部是侧壁的母线是弧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虽体积小,但内腔大,便于火焰剧烈燃烧。它无须烘炉,点火燃烧时就能达到本体的最大功率。它也无须依靠一个高温且体积庞大的炉体来维持炉内温度,从而确保火焰持续剧烈燃烧,从而,能在任何工况下使煤粉充分燃烧。它的体积与功率比值高于现有所有煤粉燃烧装置。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煤粉燃烧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Ⅰ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管状壳体 2风机 3风机固定座 4风机叶片 5第一套管 6输煤通孔  7第四套管 8蜗壳进煤器 9进煤口 10第一导风罩 11第二导风罩 12火焰罩 14第一固定杆 15第二固定杆 16螺旋叶片 17点火棒 18第三套管 19第二套管 20环形挡风板 21通风孔 22进风口 23喷火口 24渐扩部 25过渡部 26渐缩部 27第一风腔 28输煤腔 29第二风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煤粉燃烧器,包括管状壳体1。管状壳体1的后端开设进风口22,管状壳体1的前端设有火焰罩12,火焰罩12前端开设喷火口23。火焰罩12沿出风方向依次由渐扩部24、过渡部25和渐缩部26构成,以便助燃风经火焰罩12时,可沿火焰罩12的内壁形成如图1中虚线所示的回流风,一方面,可 吸收火焰罩12内的热量,为火焰罩12散热降温,另一方面,回流风可将未燃烧的煤粉充分搅动打散,防止其直接吹出火焰罩12外,从而,使煤粉与助燃烧风中的氧气充分燃烧。如图2所示,管状壳体1内安装点火棒17,点火棒17的外周安装第四套7,第四套7的外周安装第三套管18。第三套管18的出风口与第四套7之间设有数块螺旋叶片16。第三套管18的外周安装第二套管19,第二套管19的后部外周安装进煤器,进煤器的进煤口9位于管状壳体1外。煤粉和送煤粉的风混合后可经进煤器将进入第二套管19内。管状壳体1内安装风机2,风机2位于进煤器后方。第四套7与第三套管18之间构成第一风腔27,第三套管18和第二套管19之间构成输煤腔28。风机2提供的助燃风一方面经输煤腔28直线吹入火焰罩12内,另一方面,先沿第二套管19和管状壳体1之间的空间吹至火焰罩12,再沿火焰罩12的内壁在点火棒17形成回流风。如图3所示,数块螺旋叶片16以第四套7为中心呈圆形排布。螺旋叶片16可将输煤腔28吹出的风沿第四套7的轴线旋转,可对煤粉起搅动作用,使煤粉与助燃风充分混合。如图1所示,所述过渡部25侧壁的母线是直线,即过渡部25为直管状,即过渡部25的内壁为圆弧面。所述过渡部25是侧壁的母线是弧线,即过渡部25的内壁是向外凸的球面。过渡部25与渐缩部26和渐扩部24之间可采用圆滑过渡,以使气流回转更加顺畅。如图1所示,所述过渡部25的长度是H1,渐缩部26的长度是H2,当5H2≥H1≥3H2时,其火焰罩12使气流产生旋转的回流效果最好。
工作原理:
  初期:启动风机2的同时蜗壳进煤器8向第一风腔27内供煤粉,第一风腔27喷出的助燃风和输煤腔28喷出的煤粉在点火棒17点火作用,剧烈燃烧和爆炸形成火焰,火焰罩12处吹来的回流风,在输煤腔28出口附近旋转,将未燃尽的煤粉打散,使其与助燃风充分混合。
正常运行:初期点火后,由于火焰罩12内始终有火焰,因此,输煤腔28和第一风腔27供煤粉和助燃风可维持火焰燃烧,另外,由火焰罩12来的回流风,对火焰罩12散热的同时可完成助燃风的自身预热,预热后的助燃风不会降低火焰的温度,能促进火焰剧烈燃烧。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套管19的外周安装第一导风罩10,第一导风罩10为渐扩管形,第一导风罩10的出风口位于火焰罩12内,第一导风罩10的出风口与火焰罩12之间构成环形风道,第一导风罩10的进风口位于管状壳体1或火焰罩12内,第一导风罩10侧壁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α。第一导风罩10可通过数根第二固定杆15与管状壳体1或火焰罩12连接固定,也可与管状壳体1同其他固定部件连接固定。第一导风罩10与火焰罩12配合可使风机2吹出的风在火焰罩12形成回流风,并可使回流风旋转更加充分,从而,能更好的对火焰罩12散热及搅动煤粉。为便于形成回流风,所述α应小于80度。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套管19的外周安装第二导风罩11,第二导风罩11为渐扩管形,第二导风罩11的出风口位于火焰罩12内,第二导风罩11的出风口与火焰罩12之间构成环形风道,第一导风罩10的进风口位于管状壳体1或火焰罩12内,第二导风罩11侧壁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β。β>α,可使第二导风罩11处的出风角度与第一导风罩10不同。第二导风罩11位于第一导风罩10与第二套管19之间。第二导风罩11与第一导风罩10和火焰罩12配合构成另一组回流风,第二导风罩11和第一导风罩10形成不同角度的回流风,可使煤粉与助燃风混合更加充分,同时,也可更高效地为火焰罩12散热。第二导风罩11可通过第一固定杆14与第一导风罩10连接固定,也可与管状壳体1内其他固定部件连接固定。
为进一步对煤粉进行助燃,确保煤粉充分燃烧,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套管19的外周安装第一套管5,第一套管5与第二套管19之间构成第二风腔29。第二风腔29的前部设有环形挡风板20,环形挡风板20上有数个通风孔21。数个通风孔21可以第四套7为中心呈圆形分布,以便均匀送风,另外,不同直径的通风孔21可调节不同的送风量。第二套管19位于第一导风罩10内。若第一导风罩10内安装第二导风罩11,则第二套管19位于第二导风罩11内。
如图3所示,所述进煤器是蜗壳进煤器8,蜗壳进煤器8向输煤腔28内烘煤。蜗壳进煤器8可能过第二套管19上的输煤通孔6向输煤腔28内均匀送风和煤粉,并可使煤粉螺旋行进,使煤粉与助燃风充分混合,以便煤粉充分燃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壳体(1),管状壳体(1)的后端开设进风口(22),管状壳体(1)的前端设有火焰罩(12),火焰罩(12)前端开设喷火口(23),火焰罩(12)沿出风方向依次由渐扩部(24)、过渡部(25)和渐缩部(26)构成;管状壳体(1)内安装点火棒(17),点火棒(17)的外周安装第四套(7),第四套(7)的外周安装第三套管(18),第三套管(18)的外周安装第二套管(19),第二套管(19)的后部外周安装进煤器,进煤器的进煤口(9)位于管状壳体(1)外;管状壳体(1)内安装风机(2),风机(2)位于进煤器后方;第四套(7)与第三套管(18)之间构成第一风腔(27),第三套管(18)和第二套管(19)之间构成输煤腔(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19)的外周安装第一导风罩(10),第一导风罩(10)为渐扩管形,第一导风罩(10)的出风口位于火焰罩(12)内,第一导风罩(10)的出风口与火焰罩(12)之间构成环形风道,第一导风罩(10)的进风口位于管状壳体(1)或火焰罩(12)内,第一导风罩(10)侧壁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19)的外周安装第二导风罩(11),第二导风罩(11)为渐扩管形,第二导风罩(11)的出风口位于火焰罩(12)内,第二导风罩(11)的出风口与火焰罩(12)之间构成环形风道,第一导风罩(10)的进风口位于管状壳体(1)或火焰罩(12)内,第二导风罩(11)侧壁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β,β>α,第二导风罩(11)位于第一导风罩(10)与第二套管(19)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19)的外周安装第一套管(5),第一套管(5)与第二套管(19)之间构成第二风腔(29),第二风腔(29)的前部设有环形挡风板(20),环形挡风板(20)上有数个通风孔(21),数个通风孔(21)以第四套(7)为中心呈圆形分布,第二套管(19)位于第一导风罩(10)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α小于80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25)侧壁的母线是直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25)是侧壁的母线是弧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煤器是蜗壳进煤器(8),蜗壳进煤器(8)向输煤腔(28)内烘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套管(18)的出风口与第四套(7)之间设有数块螺旋叶片(1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25)的长度是H1,渐缩部(26)的长度是H2,H1≥3H2。
CN201420322026.3U 2014-06-17 2014-06-17 煤粉燃烧器 Active CN203893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22026.3U CN203893173U (zh) 2014-06-17 2014-06-17 煤粉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22026.3U CN203893173U (zh) 2014-06-17 2014-06-17 煤粉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93173U true CN203893173U (zh) 2014-10-22

Family

ID=51719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22026.3U Active CN203893173U (zh) 2014-06-17 2014-06-17 煤粉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931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4429A (zh) * 2014-06-17 2014-08-20 张友晶 煤粉燃烧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4429A (zh) * 2014-06-17 2014-08-20 张友晶 煤粉燃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4431B (zh) 具有自稳能力的三级配风低NOx煤粉燃烧器
CN102777894B (zh) 一种逆向喷粉燃烧机
CN201475997U (zh) 一种具有自稳能力的三级配风低NOx煤粉燃烧器
CN101718433B (zh) 一种新型多通道煤粉燃烧器
CN202561751U (zh) 燃气燃烧器
CN104613641B (zh) 烤烟用生物质颗粒燃烧炉
CN203024146U (zh) 高效脱硫低氮煤粉燃烧复合装置
CN106482090A (zh) 一种新型的燃烧装置
CN203068525U (zh) 可调节预混式燃气烧嘴
CN101776286A (zh) 炉灶
CN203893173U (zh) 煤粉燃烧器
CN201606876U (zh) 一种低NOx煤粉燃烧器
CN103994429B (zh) 煤粉燃烧器
CN104132343A (zh) 一种辐射管燃烧器
CN205227308U (zh) 煤粉燃烧装置
CN202209676U (zh) 一种喷煤嘴
CN206669731U (zh) 一种预混式高速射流燃烧器
CN103994435A (zh) 机械调节预混式二次燃气烧嘴及方法
CN203703970U (zh) 一种红外线加热装置
CN104154537B (zh) 一种前端配氧燃气涡流燃烧装置
CN202852900U (zh)
CN203927900U (zh) 一种微油煤粉燃烧器
CN203082879U (zh) 预混式二次燃气烧嘴
CN201259223Y (zh) 高效热煤气燃烧器
CN203082881U (zh) 调节预混式二次燃气烧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