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87324U - 一种孔用铰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孔用铰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87324U
CN203887324U CN201420340391.7U CN201420340391U CN203887324U CN 203887324 U CN203887324 U CN 203887324U CN 201420340391 U CN201420340391 U CN 201420340391U CN 203887324 U CN203887324 U CN 203887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mer
spacer sleeve
hole
utility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403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忠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nxi Diesel Engine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nxi Diesel Engine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nxi Diesel Engine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nxi Diesel Engine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4039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873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87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873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lling, Broaching, Filing, Reaming,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孔用铰刀,包括铰刀本体,所述铰刀本体设有切削部,并在切削部的前端连接一长度可调整的导向轴,所述切削部的后端又连接一定距套,所述定距套与所述导向轴相连接,此外,在所述定距套的两侧设有调整垫片和锁紧螺母。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铰刀本体上设置调整垫片,通过调整垫片,从而限制铰刀与定距套轴向尺寸,保证了孔的加工深度,且设置锁紧螺母固定了定距套的轴向移动,从而进一步保证定距套不产生轴向位移,本实用新型对设备要求不高,在普通摇臂钻或台钻上即可使用,装夹拆卸方便,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孔用铰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机械加工装置,具体地说是高精度光孔的精铰加工,涉及一种孔用铰刀。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制造领域,孔与轴的配合应用极其普遍,孔的精度一般为IT6~IT7级,表面粗糙度要求Ra0.8~Ra1.6,其加工一般经过钻、扩、铰三道工序。对有同轴度及深度要求的孔来说,如图1所示,图1为有同轴度及深度要求的孔的加工示意图。
钻、扩为粗加工,一般较易实现。铰孔为精加工,要同时满足同轴度及深度要求难度较大。
有同轴度及深度要求的孔的加工,常因其加工精度等问题而难以实现。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数控机床加工来完成,孔的同轴度及深度通过人工找正后靠机床来保证,受机床精度及操作工技能水平影响,孔的同轴度及深度难以控制,加工质量不稳定,经济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导向功能并可控制加工深度的孔用铰刀。将其安装在普通摇臂钻床或台钻上,来完成有同轴度及深度要求的孔的精铰加工,以满足可加工孔的同轴度及深度技术要求。该铰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孔用铰刀,包括铰刀本体,所述铰刀本体设有切削部,并在切削部的前端连接一长度可调整的导向轴,所述切削部的后端又连接一定距套,所述定距套与所述导向轴相连接,此外,在所述定距套的两侧设有调整垫片和锁紧螺母。
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铰刀本体上设置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连接所述定距套和调整垫片,且所述锁紧螺母紧固所述铰刀本体和定距套。
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铰刀切削部的刃部与定距套之间设置有排屑槽。
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锁紧螺母的横截面为六方形。
进一步地,优选的是,铰刀与导向轴的同轴度为所加工孔与导向孔同轴度的1/3,且在所述铰刀本体的前端设有端刃。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铰刀本体上设置调整垫片,通过调整垫片,从而限制铰刀与定距套轴向尺寸,保证了孔的加工深度,且设置锁紧螺母固定了定距套的轴向移动,从而进一步保证定距套不产生轴向位移,本实用新型对设备要求不高,在普通摇臂钻或台钻上即可使用,装夹拆卸方便,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
图1为有同轴度及深度要求的孔的加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孔用铰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导向功能深度可调的孔用铰刀,其主要包括:包括铰刀本体1,所述铰刀本体设有切削部,并在切削部的前端连接一长度可调整的导向轴,所述切削部的后端又连接一定距套3,所述定距套与所述导向轴相连接,此外,在所述定距套的两侧设有调整垫片2和锁紧螺母4。
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铰刀本体上设置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连接所述定距套和调整垫片,且所述锁紧螺母紧固所述铰刀本体和定距套。
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铰刀切削部的刃部5与定距套之间设置有排屑槽。
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锁紧螺母的横截面为六方形。
进一步地,优选的是,铰刀与导向轴的同轴度为所加工孔与导向孔同轴度的1/3,且在所述铰刀本体的前端设有端刃。
也就是说,本发明中,切削刃有两个:一个在外圆,形成所示切削部;一个在端面,端刃就是端面的切削刃。
其中,1.铰刀前端导向轴的尺寸精度应根据基础导向孔选取间隙配合,间隙一般在0.02~0.04。
如图2所示,尺寸L精度取所加工孔深精度的1/2,例如孔深要求10±0.06,则尺寸L=10±0.03。
此外,对于所加工零件孔径相同而孔深不同,可通过调整垫片来控制尺寸L,根据需要调整垫片可制作几组。
此外,铰刀与导向轴的同轴度选所加工孔与导向孔同轴度的1/3,铰刀前端必须带端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铰刀上设置外螺纹,所述螺纹与定距套内螺纹相适配,从而将定距套与铰刀本体连接在一起。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铰刀本体上设置调整垫片,通过调整垫片,从而限制铰刀与定距套轴向尺寸,保证了孔的加工深度。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锁紧螺母固定了定距套的轴向移动,从而进一步保证定距套不产生轴向位移。
5、本实用新型对设备要求不高,在普通摇臂钻或台钻上即可使用,装夹拆卸方便,操作简单。
6、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孔用铰刀,其特征在于,包括铰刀本体,所述铰刀本体设有一环状的切削部,并在切削部的前端连接一长度可调整的导向轴,所述切削部的后端又连接一定距套,所述定距套与所述导向轴相连接,此外,在所述定距套的两侧设有调整垫片和锁紧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用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刀本体上设置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连接所述定距套和调整垫片,且所述锁紧螺母紧固所述铰刀本体和定距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孔用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刀切削部的刃部与定距套之间设置有排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孔用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的横截面为六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用铰刀,其特征在于,铰刀与导向轴的同轴度为所加工孔与导向孔同轴度的1/3,且在所述铰刀本体的前端设有端刃。
CN201420340391.7U 2014-06-25 2014-06-25 一种孔用铰刀 Active CN203887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40391.7U CN203887324U (zh) 2014-06-25 2014-06-25 一种孔用铰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40391.7U CN203887324U (zh) 2014-06-25 2014-06-25 一种孔用铰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87324U true CN203887324U (zh) 2014-10-22

Family

ID=51713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40391.7U Active CN203887324U (zh) 2014-06-25 2014-06-25 一种孔用铰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873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5119B (zh) 直径尺寸互换式可调节研磨杆及系统
CN203245387U (zh) 一种差动微调镗刀排
CN103522011A (zh) 一种针织圆机大盘的加工工艺
CN202985325U (zh) 一种提高深长通孔加工精度的研磨工具
CN204194979U (zh) 加工薄型圆柱齿轮零件用磨齿夹具
CN204818204U (zh) 一种带有凸起的切削工具
CN203887324U (zh) 一种孔用铰刀
CN103586500A (zh) 一种蜂窝夹层复合材料的制孔方法
CN203044932U (zh) 一种复合式深孔导向镗刀
CN103737257A (zh) 一种纺织罗拉轴头加工方法
CN104439397B (zh) 一种高精度深孔复合钻的加工方法
CN203281937U (zh) 一种扁钢型材定位钻孔治具
CN205129023U (zh) 一种钻孔倒角合成工具
CN203449055U (zh) 一种膨胀式轴向定位器
CN203649496U (zh) 加工螺纹孔的铣刀
CN209094579U (zh) 加工三螺杆泵衬套孔用快换镗刀盘
CN203018804U (zh) 带倒角功能的钢板钻
CN105689751A (zh) 带有斜毛坯面的中空间断深孔的加工方法
CN204525427U (zh) 一种可调节的数控划针
CN203281900U (zh) 一种五轴大行星架车镗一体可调节半精镗专用镗刀
CN103522012A (zh) 一种圆型针织卫衣机鞍座的加工方法
CN204565169U (zh) 金刚镗的镗杆
CN206343646U (zh) 镗床加工弹簧槽和空刀槽工装
CN204686453U (zh) 一种气动液性塑料镗床夹具
CN102430898B (zh) 30万千瓦以上汽轮机组高压缸背部法兰面及中分面孔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