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86119U - 一种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86119U
CN203886119U CN201420159022.8U CN201420159022U CN203886119U CN 203886119 U CN203886119 U CN 203886119U CN 201420159022 U CN201420159022 U CN 201420159022U CN 203886119 U CN203886119 U CN 2038861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derframe
support board
slide block
thigh support
devic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5902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丛斌
丛百玲
姜利
常兴歌
常兴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15902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861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861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861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olders For Apparel And Elements Relating To Appar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领域,提供一种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其包括对称轴接在中心轴上的腿部支撑板和背部支撑板以及左支腿和右支腿,腿部支撑板和背部支撑板上皆对称设有两道滑槽,滑槽的上侧壁均匀布设有多个沟槽,左支杆和右支杆的顶端皆横向设有导杆,两导杆分别在腿部支撑板和背部支撑板的滑槽中滑动,并能够卡设到滑槽的上侧壁的沟槽中进行定位,左支杆和右支杆的底端分别铰接或轴接于左支腿和右支腿,左支腿和右支腿的底端分别铰接或轴接于通过枢轴连接的左半底架和右半底架,还包括能够通过卡环卡接在左半底架和右半底架上不同位置处的拉力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以不同的强度锻炼人体的腹部、腰部、胸部、背部、上臂以及腿部,调节和折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注重身体健康以及体型的塑造,健身能够保持健康的身体以及良好的身材已成为共识。一提到健身,很多人便想到去健身房,健身房里有各种健身器材,能够针对身体上不同的肌肉群起到锻炼的目的。但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去健身房健身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去健身房必须抽出特定的时间,再加上去之前的准备工作以及路途上所花费的时间,占用了人们大部分的业余时间,健身者很难坚持。其次,健身房的环境差,多台的跑步机等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人多拥挤,空气中含氧量不足,有时候还可能出现设备不够用的状况。另外,去健身房健身也需要消耗一定的经济成本,这也是部分人放弃健身的原因之一。
健身理应具有随意性和娱乐性,由于上述去健身房健身的诸多不便,人们逐渐开始考虑使用家用健身器材进行健身,但家用健身器材却一直没有真正的流行起来,原因便在于现有的家用健身器材普遍健身功能单一,单个健身器材只能锻炼一小部分肌肉群,为达到好的健身目的,需要购置多种健身器材,如此一来,锻炼的过程中需要频繁的更换器材,十分不方便,而且多台健身器材摆放和存放起来也十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家用健身器材功能单一,不能锻炼多个肌肉群,不易折叠,占地空间大的缺点。
(二)技术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其包括:腿部支撑板、背部支撑板、中心轴、支杆、右支杆、左支腿、右支腿、左底架以及拉力装置,所述腿部支撑板、左支腿、右支腿以及背部支撑板的一端依次周向轴接于所述中心轴;所述左支杆和右支杆的一端皆横向设有导杆,所述腿部支撑板和背部支撑板上皆相对设置有两道滑槽,所述导杆的两端分别卡设到两道所述滑槽中滑动,所述滑槽的上侧壁上均匀布设有多个沟槽,所述导杆在所述滑槽中滑动时能够卡入到各个所述沟槽中,所述左支杆的另一端铰接或轴接于所述左支腿,所述右支杆的另一端铰接或轴接于所述右支腿;所述底架包括左半底架和右半底架,所述左半底架和右半底架通过枢轴连接;所述拉力装置为两个,皆包括卡环、阻力带以及把手,所述卡环能够活动卡接到所述底架的不同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中心轴上轴接有多个连接臂,所述腿部支撑板、背部支撑板、左支腿以及右支腿通过多个所述连接臂轴接于所述中心轴。
优选的,所述中心轴的两端设有轮子。
优选的,所述左支杆和右支杆为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腿部支撑板的另一端设有脚部固定架,所述脚部固定架包括:栅架和支撑杆,所述栅架的一端与腿部支撑板轴接或铰接,另一端的上侧与所述支撑杆连接,栅架向腿部支撑板转动至向前倾斜时,支撑杆能够对栅架起到支撑作用。
优选的,所述左支腿和右支腿的另一端包设有橡胶。
优选的,所述左半底架和右半底架之间设有插销机构,所述插销机构能够将所述左半底架和右半底架同轴心锁定。
优选的,所述底架上均匀布设有多个固定环,所述拉力装置活动卡接于所述固定环。
优选的,所述底架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滑块固定环,所述拉力装置的卡环活动卡接于所述滑块固定环;所述滑块上设有滑块定位孔,所述滑块定位孔内插设有滑块定位螺栓,所述底架上设有多个底架螺孔,所述滑块在所述底架上滑动的过程中,所述滑块定位螺栓能够旋入到各个不同的所述底架螺孔中。
优选的,所述腿部支撑板上设有第一靠垫,所述背部支撑板上设有第二靠垫,所述第一靠垫与所述第二靠垫之间柔性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其腿部支撑板、左支腿、右支腿以及背部支撑板依次周向轴接于中心轴,腿部支撑板与坐直腿之间支撑连接有左支杆,背部支撑板与右支腿之间支撑连接有右支杆,其中腿部支撑板与背部支撑板上皆相对设有滑槽,左支杆和右支杆上皆横向设有导杆,其导杆分别设在上述腿部支撑板和背部支撑板的滑槽中滑动,并通过滑槽上侧壁的多个沟槽定位,左左支杆和右支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或轴接于左支腿和右支腿,左支腿和右支腿支撑在地面上时的支撑角度通过两端轴接或铰接于其上的底架固定,腿部支撑板与背部支撑板能够分别通过左支杆和右支杆的摆动而改变角度,从而使使用者能够在其上做不同姿态和不同强度的训练,还结合能够固定在底架上不同位置处的拉力装置,做臂部的拉伸动作。
本实用新型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的底架还分为左半底架和右半底架,左半底架和右半底架之间通过枢轴连接,能够相对向下对着,由于左支杆和右支杆一端的导杆在滑槽中滑动,腿部支撑板与背部之间以及左支腿与右支腿能够相对于中心轴向下对折,最终实现整个器材的折叠,折叠后的体积大大减小,占用空间小,便于存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心轴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支腿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伸缩杆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腿部支撑板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销机构的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块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卧状态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卧状态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平前倾状态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式折叠状态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折状态图。
其中:1、腿部支撑板;11、滑槽;12、沟槽;2、背部支撑板;3、中心轴;31、连接臂;32、轮子;4、左支杆;41、外筒;42、顶杆;43、外筒定位孔;44、顶杆定位螺栓;45、顶杆定位螺孔;46、导杆;5、右支杆;6、左支腿;61、连接杆;62、伸缩杆轴套;63、底架轴套;64、橡胶;7、右支腿;8、底架;81、左半底架;82、右半底架;83、枢轴;84、插销机构;85、插杆;86、导槽;861、第一横槽;862、纵槽;863、第二横槽;864、第一销孔;865、第二销孔;9、滑块;91、套接孔;92、滑块定位孔;93、滑块定位螺栓;94、底架螺孔;95、滑块固定环;10、脚部固定架;101、栅架;102、支撑杆;103、中心杆;104、顶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其包括:腿部支撑板1、背部支撑板2、中心轴3、左支腿6、右支腿7、左支杆4、右支杆5、底架以及拉力装置。
如图1和图2,中心轴3上并排轴接有多条连接臂31,连接臂31下凹呈弧形,中心轴3的两端还设有轮子32,腿部支撑板1、左支腿6、右支腿7及背部支撑板2依次通过连接臂31轴接于中心轴3。
如图1和图3,腿部支撑板1为长方形框架,其两条短边之间连接有两条支撑梁,两条支撑梁相对两侧面上皆设有滑槽11,在滑槽11的上侧壁上均匀布设有多个沟槽12,背部支撑板2与腿部支撑板1的结构相同,背部支撑板2与腿部支撑板1相对于中心轴3对称设置。
如图1和图4,左支腿6包括两根背向设置的L型架,两根L型架的中间部分焊接连接有连接杆61,连接杆61上套设有伸缩杆轴套62;两根L型架的下部焊接连接有底架轴套63,L型架的L型底边上包设有橡胶64,右支腿7与左支腿6的结构相同,右支腿7与左支腿6相对于中心轴3对称设置,当左支腿和右支腿架设在地面上时,包设在其底部的橡胶64起到防滑的作用。
如图1,左支杆4的一端横向设有导杆46,导杆46在腿部支撑板1的滑槽11中滑动,并且在滑动的过程中导杆46能够卡入到滑槽11上侧壁的沟槽12中,从而使导杆46定位,左支杆4的另一端连接在左支腿6的伸缩杆轴套62上,通过伸缩杆轴套62轴接于左支腿。右支杆5的结构与左支杆4相同,以相同的连接方式连接于背部支撑板2与右支腿7之间,通过调节左支杆4和右支杆5的导杆46在滑槽11中的滑动,使腿部支撑板1和背部支撑板2的角度发生变化。
较佳的,如图5,左支杆4与右支杆5为可伸缩的伸缩杆,伸缩杆包括外筒41和顶杆42,外筒41的一端设有开口,顶杆42可伸缩地插设在外筒41的开口中,外筒41的开口处的侧壁上设有外筒定位孔43,外筒定位孔43中插设有顶杆定位螺栓44,顶杆42的侧壁上均匀布设有多个顶杆定位螺孔45,顶杆定位螺栓44可旋入到所述顶杆定位螺孔45中,将顶杆42相对于外筒41轴向固定,由于左支杆4和右支杆5可伸缩,从而能够进一步调节腿部支撑板和背部支撑板的角度,伸缩杆伸出量应满足可使腿部支撑板和背部支撑板垂直于地面,伸缩杆缩回量应满足可使腿部连接板与左支腿之间合拢,背部支撑板与右支腿之间合拢。
如图1和图6,底架包括左半底架81和右半底架82,左半底架81和右半底架82呈U型,左半底架81U型的底部插设在左支腿6上的伸缩杆轴套62内,右半底架U型的底部以同样的方式连接于右支腿。左半底架81U形的两端头与右半底架82U型的两端头分别通过两个枢轴83连接。左半底架81U型两端头与右半底架82U型杆的两端头的连接处还分别设有相同的插销机构84,插销机构84包括导槽86和插杆85,导槽86包括在左半底架81U型一端头上依次开设的第一横槽861、纵槽862、第二横槽864、第一销孔864,以及在右半底架82U一端头面上开设的第二销孔865;插杆85为L型杆,其长边插设在第一销孔864中,能够通过手动在纵槽862和第一销孔864中滑动,插杆85的短边在滑动的过程中能够分别卡入到第一横槽861和第二横槽864中,当左半底架81与右半底架82通过其间的枢轴83转动至相互平行时,手动搬动两插销机构84中L型插杆85的短边,使L型插杆85的短边从第一横槽861中转出,使L型插杆85的长边沿纵槽862向第一销孔864中滑动,直至L型插杆85的长边插入到第二销孔865中,再手动将L型插杆85的短边旋入到第二横槽864中,从而使左半底架81与右半底架82之间实现同轴心固定。从而使左支腿6与右支腿7之间的角度固定。
拉力装置包括卡环、阻力带以及、把手,如图1和图7,可以通过在左半底架81和右半底架82的U型杆上均匀布设多个固定环,将拉力装置的卡环分别卡接到底架上的多个固定环上,从而使卡环卡接到底架的不同位置处。较佳的,如图8所示,左半底架81和右半底架81U型的两侧杆柱上分别设有滑块9,滑块9上设有套接孔91,套接孔的形状与左半底架和右半底架的杆柱相配合,滑块9通过套接孔91套接在左半底架81和右半底架82U型的两侧杆柱上并在其上滑动;滑块上设有滑块定位孔92,滑块定位孔92内插设有滑块定位螺栓93,底架上设有多个底架螺孔94,滑块9在左半底架81和右半底架82上滑动的过程中,滑块定位螺栓93能够旋入到各个不同的底架螺孔94中。滑块9上设有滑块固定环95,拉力装置的卡环活动卡接于滑块固定环95上,从而通过滑块9的滑动,实现将拉力装置固定在底架的不同位置上。
如图1,腿部支撑板1上远离中心轴3的一端设有脚部固定架10,用于固定使用者的脚部,脚部固定架10包括:栅架101和支撑杆102,栅架101为“日”字型框架,栅架的一端轴接于腿部支撑板1,栅架101的框架中部设有中心杆103,支撑杆102为T型架,支撑杆102T型的底端与栅架101的顶部杆104连接,当栅架101向腿部支撑板1转动至向前倾斜时,支撑杆102T型的顶部支撑到腿部支撑板1上,将栅架101倾斜支撑。
腿部支撑板上设有第一靠垫,背部支撑板上设有第二靠垫,使健身者在使用时更加舒适,第一靠垫和第二靠垫之间通过布料或皮料等材料柔性连接,避免健身者的衣物卷入到下方的中心轴中。
本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的调节方式:
将左支腿和右支腿相对于中心轴展开,同时左半底架和右半底架相对于枢轴展开,直至左半底架和右半底架伸展至平行,此时调节插销机构的插杆,使插杆L型的长边沿纵槽滑动插入到第二销孔中,再将插头L型的短边卡入到第二横槽中,底架将左支腿与右支腿相对的角度限定。将腿部支撑板向上抬,左支杆的导杆从滑槽上侧壁的沟槽中脱离出来,调节导杆在滑槽中滑动,从而使左支杆相对于左支腿上的连接杆转动,左支腿角度的变化使得腿部支撑板相对于中心轴转动,待确定好腿部支撑板的角度后下压腿部支撑板,使导杆卡入到滑槽上侧壁的沟槽中,从而限定腿部支撑板的角度,以同样的方式调节右支杆,对背部支撑板进行的角度进行调节。左支杆和右支杆为伸缩杆结构,在腿部支撑板和背部支撑板所翘起的角度不够时,可以通过调节伸缩杆的伸缩对腿部支撑板和背部支撑板的角度进行进一步调节。
将两拉力装置的卡环分别卡接于左半底架或右半底架两侧滑块的固定环上,通过调节滑块在左半底架和右半底架上的滑动,改变拉力装置固定在底架上的位置。
通过本多功能健身器材至少能够实现以下运动:
1)仰卧起坐运动,如图8,将栅架101相对于腿部支撑板1旋转,直至支撑杆102将栅架101倾斜支撑在腿部支撑板上,人仰卧在其上,脚部沿a方向插入到栅架101的上方空隙中,脚面别在中心杆103的下方,小腿后侧别在栅架101的顶部杆104前方,使得腿部得到固定,可进行仰卧起坐运动,通过调整左支杆和右支杆的导杆在腿部支撑板1和背部支撑板2上的滑槽11中的固定位置,调整腿部支撑板1与背部支撑板2的相对高度,使人具有不同的后仰角度,从而实现对腹肌不同区域的肌肉群进行不同强度的锻炼。
2)腰部竖脊肌训练,如图9,与上述仰卧起坐运动同样的调节方式,使腿部支撑板1与背部支撑板2呈上凸形,将腿部固定架10支撑在腿部支撑板1上,人俯卧在其上,脚部沿b方向插入到支撑杆102与栅架101之间的缝隙中,脚底踩在中心杆103上,脚踝抵在顶部杆104的下方,小腿前侧压在支撑杆T型的顶端上,由此使脚部得到固定,可进行腰肌的拉伸运动,通过左支杆和右支杆,使人具有不同的前倾角度,从而实现对腰肌上不同区域的肌肉群进行不同强度的拉伸。
3)背部肌肉训练运动,如图9,与上述胸肌拉伸运动同样的方式对拉力装置进行固定和调整,人俯卧在腿部支撑板1和背部支撑板2上,手持拉力装置的把手向后拉伸,能够分别拉伸背阔肌、下斜方肌以及肩部三角肌后束肌肉。
4)下肢拉伸运动,如图9,人仰躺在腿部支撑板1和背部支撑板2上,将拉力装置的卡环恰接到左半底架的滑块上,脚部插设在拉环中,或通过绑带绑在拉环上,身体平躺,腿部向前伸展对肱四头肌进行拉伸;人还可以趴在腿部支撑板1和背部支撑板2上,以同样的方法将脚部与拉环固定,腿部向后提拉,对臀部肌肉和大腿后侧肌肉进行拉伸。
5)推胸运动,如图10,与上述仰卧起坐运动对腿部支撑板1和背部支撑板2的调整方式相同,将腿部支撑板1与背部支撑板2调整至水平,将拉力装置连接到右半底架上的滑块上,人仰躺在腿部支撑板和背部支撑板上,双手握住把手做推胸动作,实现对胸肌、肱三头肌以及上臂前侧三角肌的锻炼。
6)肱三头肌拉伸运动,如图10,与上述推胸运动对器材的调整方式相同,人同样仰躺在其上,双手握住把手,掌背朝向自己,曲臂向上伸直,做肱三头肌的拉伸运动。
7)飞鸟运动,如图11,将左右两侧的拉力装置的卡环分别恰接到背部支撑板下方的右半底架两侧的滑块上,人仰躺在腿部支撑板1和背部支撑板2上,手持拉力装置的把手做飞鸟运动,进行胸肌的拉伸运动,通过调整滑块9在底架上的位置,使拉力装置的固定点分别位于人体肩轴的后下方,正下方以及后上方,再配合背部支撑板2的倾斜角度,分别以不同强度锻炼胸肌的上束、中束以及下束,、,背部支撑板平放时主要针对胸肌的中线进行锻炼,当背部支撑板倾斜到45°左右时,主要针对胸肌的上束进行锻炼。
8)肱二头肌运动,如图11,与上述胸肌拉伸运动同样的方式固定及调整方式,使腿部支撑板1平方,背部支撑板2竖直或稍向后倾斜,人坐在腿部支撑板1上,手持把手大臂与拉力方向水平不动小臂向胸前提拉,进行肱二头肌的收缩运动,在做此运动的同时还可以观看电视,健身娱乐两不误。
9)三角肌训练,如图11,与上述肱二头肌拉伸运动对器材的调整方式相同,人坐在腿部支撑板1上,背部靠在背部支撑板2上,把支撑板2和支撑板1之间的角度调节成接近90度,双手握住把手,向拉力相反方向做上举运动或侧平举运动,能够锻炼三角肌的前束和中束。
本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的折叠方式:
1)座椅式折叠,如图11,将腿部支撑板1调整至水平,背部支撑板2调整至竖直或向后倾斜一定的角度,人能够坐在腿部支撑板1上,背部靠在背部支撑板2上,在不适用本器材时将其放置在客厅当座椅用,当想要健身时随时可随时调整进行健身,能够大幅提高健身的几率,使健身变得随意、自然。
2)对折折叠,如图11,通过调整左支杆的导杆46在腿部支撑板1的滑槽11的边缘中滑动,使腿部支撑板1与左支腿6之间并拢,以同样的方式调整背部支撑板2与右支腿7并拢,将底架上的插销机构84中的插杆85从第二销孔865中拔出,是左半底架81和右半底架82相对于枢轴83向下对折,此过程中左支腿6和右支腿7以及腿部支撑板1与背部支撑板2相对于中心轴3向下对这,直至左半底架81与右半底架82并拢,腿部支撑板1与背部支撑板2之间以及左支腿6与右支腿7之间也随之对折,使本健身器材的体积极大的压缩,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存放时所占用的空间。同时由于腿部支撑板1和背部支撑板2皆向下对这,使得中心轴3两端的轮子32凸显出来,可手持腿部支撑板1上轴接的脚部固定架10,将其当做拉手,中心轴3一端的轮子32着地,很方便地将其拉动,便于将其移至存放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腿部支撑板(1)、背部支撑板(2)、中心轴(3)、左支杆(4)、右支杆(5)、左支腿(6)、右支腿(7)、左底架以及拉力装置,所述腿部支撑板(1)、左支腿(6)、右支腿(7)以及背部支撑板(2)的一端依次周向轴接于所述中心轴(3);所述左支杆(4)和右支杆(5)的一端皆横向设有导杆(46),所述腿部支撑板(1)和背部支撑板(2)上皆相对设置有两道滑槽(11),所述导杆(46)的两端分别卡设到两道所述滑槽(11)中滑动,所述滑槽(11)的上侧壁上均匀布设有多个沟槽(12),所述导杆(46)在所述滑槽(11)中滑动时能够卡入到各个所述沟槽(12)中,所述左支杆(4)的另一端铰接或轴接于所述左支腿(6),所述右支杆(5)的另一端铰接或轴接于所述右支腿(7);所述底架包括左半底架(81)和右半底架(82),所述左半底架(81)和右半底架(82)通过枢轴(83)连接;所述拉力装置为两个,皆包括卡环、阻力带以及把手,所述卡环能够活动卡接到所述底架的不同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3)上轴接有多个连接臂(31),所述腿部支撑板(1)、背部支撑板(2)、左支腿(6)以及右支腿(7)通过多个所述连接臂(31)轴接于所述中心轴(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3)的两端设有轮子(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杆(4)和右支杆(5)为伸缩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支撑板(1)的另一端设有脚部固定架(10),所述脚部固定架(10)包括:栅架(101)和支撑杆(102),所述栅架(101)的一端与腿部支撑板(1)轴接或铰接,另一端的上侧与所述支撑杆(103)连接,栅架(101)向腿部支撑板(1)转动至向前倾斜时,支撑杆(102)能够对栅架(101)起到支撑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腿(6)和右支腿(7)的另一端包设有橡胶(6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底架(81)和右半底架(82)之间设有插销机构(84),所述插销机构(84)能够将所述左半底架(81)和右半底架(82)同轴心锁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上均匀布设有多个固定环,所述拉力装置活动卡接于所述固定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上设有滑块(9),所述滑块(9)上设有滑块固定环,所述拉力装置的卡环活动卡接于所述滑块固定环;所述滑块上设有滑块定位孔,所述滑块定位孔内插设有滑块定位螺栓,所述底架上设有多个底架螺孔,所述滑块在所述底架上滑动的过程中,所述滑块定位螺栓能够旋入到各个不同的所述底架螺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支撑板(1)上设有第一靠垫,所述背部支撑板(2)上设有第二靠垫,所述第一靠垫与所述第二靠垫之间柔性连接。
CN201420159022.8U 2014-04-02 2014-04-02 一种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861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59022.8U CN203886119U (zh) 2014-04-02 2014-04-02 一种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59022.8U CN203886119U (zh) 2014-04-02 2014-04-02 一种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86119U true CN203886119U (zh) 2014-10-22

Family

ID=51712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59022.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86119U (zh) 2014-04-02 2014-04-02 一种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861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0273A (zh) * 2014-04-02 2014-07-16 丛斌 一种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
CN113304440A (zh) * 2021-04-22 2021-08-27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锻炼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0273A (zh) * 2014-04-02 2014-07-16 丛斌 一种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
CN113304440A (zh) * 2021-04-22 2021-08-27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锻炼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20273A (zh) 一种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
KR20150003735A (ko) 사지 지지 및 지면 슬라이딩 운동 시스템
CN207055832U (zh) 一种可调间距的俯卧撑训练架
EP2818210A1 (en) Auxiliary device for exercising abdominal muscles
CN210186329U (zh) 一种骨科用康复训练装置
CN209221430U (zh) 下肢屈伸康复训练器
US10207141B2 (en) Hands-free middle back exercise apparatus
US9868023B2 (en) Sliding exercise device with a plurality of tracks
CN203886119U (zh) 一种家用多功能健身器材
KR101410899B1 (ko) 힙업 운동기구
CN204427296U (zh) 瑜伽球椅
CN207126046U (zh) 一种折叠便携式俯卧撑支架
CN109663289A (zh) 一种辅助开胯装置
CN110314331B (zh) 体育训练用肌肉舒展装置
CN202538256U (zh) 脚架伸缩调整角度的拉腹器
CN204502256U (zh) 一种锻炼全身的健身器材
CN204734900U (zh) 一种人体躺卧式四肢力量训练器
CN209123309U (zh) 一种坐式划船训练器
CN206081483U (zh) 组合训练仰卧板
CN209645770U (zh) 下肢跟腱康复器
CN209236729U (zh) 多功能甩脂机
KR200487636Y1 (ko) 플랭크 겸용 푸쉬업 운동기구
CN201308743Y (zh) 仰卧起坐支撑工具
CN205964876U (zh) 一种可调节的俯卧撑架
CN111686407B (zh) 一种体育休闲运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511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