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65668U - 薄膜收卷装置 - Google Patents
薄膜收卷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65668U CN203865668U CN201420271349.4U CN201420271349U CN203865668U CN 203865668 U CN203865668 U CN 203865668U CN 201420271349 U CN201420271349 U CN 201420271349U CN 203865668 U CN203865668 U CN 2038656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frame
- sliding stand
- roll
- bub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10000001331 Nos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41000951498 Brachypteraciida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4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707825 Argyrosomus regi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799 BoPET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C(C=C)(=O)O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75 quality assur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一种薄膜收卷装置,属于薄膜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动力传动箱;中心轴,在中心轴上固定一对收卷辊架,一对收卷辊架间设收卷辊;由中心轴驱动电机及中心轴驱动减速箱构成的中心轴驱动机构;特点:还包括气泡碾出辊、气泡碾出辊驱动机构、滑动台驱动作用缸、上导膜辊和下导膜辊,气泡碾出辊在对应于收卷辊的位置且还与收卷辊相配合的状态支承在滑动台上,滑动台设在机架上,气泡碾出辊驱动机构设在滑动台上,且与气泡碾出辊连接,滑动台驱动作用缸设在机架上,滑动台驱动作用缸柱与滑动台连接,上、下导膜辊在对应于气泡碾出辊背对收卷辊的一侧的长度方支承在滑动台上。能将电子薄膜上的气泡驱出而得以保障电子薄膜的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薄膜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薄膜是指用于电子产品的薄膜,对此可以参见中国专利文献CN101245226A(一种新型遮光胶带)、CN202626083U(透光胶带)、CN202808680U(用于液晶显示模组的胶带)、CN202808683U(用于电子产品的遮光反射胶带)、CN202808684U(电子产品用遮光双面胶带)和CN102149780A(PVC膜的遮盖条带),等等。
在电子薄膜生产过程中存在退卷和收卷工序,退卷是将出自烘道而收取(卷取)的薄膜大卷上的电子薄膜在退卷工位的退卷机上退出,收卷是将薄膜大卷上退出的即由退卷机退出的电子薄膜收取并按所需的长度裁断(也称分切)。如业界所知,电子薄膜的基材通常为PET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或PVC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而构成电子薄膜则通常在基材的一侧表面结合离型层,另一侧表面结合底涂层,对此可参见前述CN102149780A。
图3所示为已有技术中普遍使用的薄膜收卷装置的示意图,包括:动力传动箱1、一端转动地支承在机架上而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动力传动箱1上的中心轴2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并且与中心轴2传动连接的中心轴驱动机构3,在中心轴2上固定有一对收卷辊架21,该一对收卷辊架21分别以彼此对应的状态位于中心轴2的两端,并且均呈十字形的构造,在一对收卷辊架21之间设置有收卷辊211,并且收卷辊211朝向动力传动箱1的一端与动力传动箱1传动连接。中心轴驱动机构3包括中心轴驱动电机31和中心轴驱动减速箱32,中心轴驱动电机31与中心轴驱动减速箱32传动配合,并且由中心轴驱动减速箱32连同中心轴驱动电机31固定在机架上,中心轴2朝向中心轴驱动减速箱32的一端与中心轴驱动减速箱32传动连接。收卷时,由动力传动箱1带动处于收卷状态的收卷辊211运动,由退卷工位退出的电子薄膜卷绕在处于收卷状态的收卷辊211上,当收卷辊211上卷取的电子薄膜达到设定的总长度后,动力传动箱1暂停工作,同时中心轴驱动电机31工作,使中心轴2转动,直至下一个收卷辊211对应到左侧,以接替已卷有电子薄膜的收卷辊211,接着动力传动箱1再次工作,与此同时,由在线作业人员将先前卷绕于收卷辊上的电子薄膜卷(小卷)从收卷辊上取离。
如业界所知,考量电子薄膜质量优劣的因素颇多,其中,电子薄膜上的气泡哪怕是微小的气泡均会给电子薄膜的质量产生影响,尤其是电子薄膜的克重越大(例如厚度达到50μm以上),气泡相对愈多,电子薄膜的质量愈难以保障。如果在薄膜收卷装置收卷的同时能够将电子薄膜上的气泡有效驱逐出,那么不失为是一个得以保障质量的有益举措,但是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可借鉴的技术启示。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长期而有益的关注,并且进行了反复的设计与改进,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在收卷时将形成于电子薄膜表面的气泡有效去除而藉以保障电子薄膜的质量的薄膜收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薄膜收卷装置,包括一动力传动箱;一端转动地支承在机架上而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动力传动箱上的一中心轴,在该中心轴上并且分别位于中心轴的两端以彼此对应的状态固定有一对形状呈十字形的收卷辊架,在该对收卷辊架之间并且围绕收卷辊架的圆周方向以90°间隔的状态转动地设置有收卷辊,该收卷辊朝向所述动力传动箱的一端与动力传动箱传动连接;一设置在机架上的并且与中心轴传动连接的由中心轴驱动电机以及中心轴驱动减速箱构成的中心轴驱动机构;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气泡碾出辊、气泡碾出辊驱动机构、滑动台驱动作用缸、上导膜辊和下导膜辊,气泡碾出辊在对应于所述收卷辊的位置并且还与收卷辊相配合的状态转动地支承在滑动台上,而该滑动台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气泡碾出辊驱动机构设置在滑动台上,并且与气泡碾出辊传动连接,滑动台驱动作用缸以卧置状态设置在机架上,并且该滑动台驱动作用缸的作用缸柱与所述滑动台连接,上导膜辊和下导膜辊在对应于气泡碾出辊背对所述收卷辊的一侧的长度方向支承在所述滑动台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机架的对应两侧各设置有一机架顶面导轨和一机架侧面导轨,机架顶面导轨位于机架的顶部,而机架侧面导轨位于机架朝向所述滑动台驱动作用缸的一侧,所述滑动台与机架顶面导轨滑动配合,并且该滑动台在对应于机架侧面导轨的一侧延伸有一滑动台拖板,该滑动台拖板与所述机架侧面导轨滑动配合,所述作用缸柱的末端与滑动台拖板连接,所述气泡碾出辊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箱、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电机与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减速箱连同电机固定在减速箱固定座上,而该减速箱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的滑动台上,主动轮固定在减速箱的减速箱输出轴上,从动轮固定在所述气泡碾出辊上,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主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从动轮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滑动台上并且在对应于所 述机架顶面导轨的位置固定有一对滑动台滑块,该一对滑动台滑块与机架顶面导轨滑动配合;在所述滑动台拖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机架侧面导轨的位置固定有一拖板滑块,该拖板滑块与机架侧面导轨滑动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减速箱固定座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机架侧面导轨的一侧构成有一减速箱固定座拖板,在该减速箱固定座拖板上并且朝向机架侧面导轨的一侧固定有一减速箱固定座拖板滑块,该减速箱固定座拖板滑块与机架侧面导轨滑动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气泡碾出辊的两端各通过气泡碾出辊辊轴轴头转动地支承在轴头支承座上,而轴头支承座固定在所述滑动台上,所述从动轮固定在气泡碾出辊辊轴轴头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为链轮或皮带轮,所述的传动带为链条或传动皮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滑动台驱动作用缸为气缸或油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机架顶面导轨和机架侧面导轨的横截面形状呈燕尾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增设了气泡碾出辊,因而当电子薄膜在气泡碾出辊与收卷辊之间经过时,能将电子薄膜上的气泡驱出而得以保障电子薄膜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 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已有技术中的薄膜收卷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请参见图1和图2,给出了属于公知技术范围的结构体系的一动力传动箱1、一中心轴2和一中心轴驱动机构3,动力传动箱1设置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中心轴2的一端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左端通过中心轴左轴座22转动地支承在机架4上(机架4的左侧),而中心轴2的另一端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右端通过中心轴右轴座23转动地支承在动力传动箱1上,在该中心轴2上并且分别位于中心轴的两端(左端和右端)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即以彼此对应的状态固定有一对形状呈十字形的收卷辊架21,在该对收卷辊架21之间并且围绕收卷辊架21的圆周方向以90°间隔的状态转动地设置有收卷辊211,即收卷辊211的数量有四根,收卷辊211朝向动力传动箱1的一端即朝向中心轴右轴座33的一端与动力传动箱1传动连接。中心轴驱动机构3设置在机架4的左侧,该中心轴驱动机构3包括中心轴驱动电机31和中心轴驱动减速箱32,中心轴驱动电机31与中心轴驱动减速箱32转动配合并且由中心轴驱动减速箱32连同中心轴驱动电机31固定在机架4的左侧,前述中心轴2的左端与中心轴驱动减速箱32传动连接。
在图中示出了收卷辊211与动力传动箱1传动连接的情形,具体是:在收卷辊211朝向动力传动箱1的一端固定有收卷辊链轮2111,收卷辊链轮2111通过收卷辊链轮传动链条2112与动力传动箱1的动力传动箱链轮(图中未示出)传动连接。依据业界所知的专业常识,四根收卷辊211的收卷辊链轮2111均由相应的收卷辊链轮传动链条2112与动力传动箱1的四个动力传动链轮(图中未示出)传动连接,并且由动力传动箱1的相应的动力传动箱电机11带动,据此申请人虽然在图1中仅示出了两根收卷辊211上的收卷辊链轮2111经收卷辊链轮传动链条2112与动力传动箱1传动连接的情形,但是并不会对其余两根收卷辊211以相同方式与动力传动箱1连接产生理解上的困惑。在一对收卷辊架21中的对应于机架4左侧的一个收卷辊架上并且同时在对应于收卷辊211的左端端部的位置设置有数量与收卷辊211的数量相等的收卷辊压紧气缸212(共四个),在收卷辊211处于收卷的工作状态时,由对应于该处于收卷状态的收卷辊211的收卷辊压紧气缸212工作而将收卷辊211的收卷辊轴的端面压紧。
由于上述动力传动箱1、中心轴2以及中心轴驱动机构3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属于公知技术,因而申请人不再对其详细说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为前述的薄膜收卷装置增设了气泡碾出辊5、气泡碾出辊驱动机构6、滑动台驱动作用缸7、上导膜辊10和下导膜辊20,气泡碾出辊5在对应于前述收卷辊211的长度方向的前侧(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的位置并且在与收卷辊211相配合的状态转动地支承在滑动台8上,而该滑动台8滑动地设置在机架4上,气泡碾出辊驱动机构6设置在滑动台8上,并且与气泡碾出辊5传动连接,滑动台驱动作用缸7以卧置状态设置在机架4上,并且该滑动台驱动作用缸7的作用缸柱71与滑动台8连接,上导膜辊10和下导膜辊20在对应于气泡碾出辊5背对收卷辊211的一侧的长度方向支承在滑动台8上,即上、下导膜辊10、20的位置与气泡碾出辊5的前侧的长度方向相对应。
依据专业常识,前述的滑动台8以及滑动台驱动作用缸7各有两个,并且以相互对应的状态位于机架4的两侧,据此,在前述机架4的对应两侧即在机架4的左侧和右侧各设置有一机架顶面导轨41和一机架侧面导轨42,机架顶面导轨41位于机架4的顶部,而机架侧面导轨42位于机架4朝向滑动台驱动作用缸7的一侧,即位于机架4朝向外的一侧,前述滑动台8与机架顶面导轨41滑动配合,并且该滑动台8在对应于机架侧面导轨42的一侧延伸有一滑动台拖板81,该滑动台拖板81与机架侧面导轨42滑动配合,前述作用缸柱71的末端与滑动台拖板81连接。作用缸柱71预设有自由伸缩的余量,该自由伸缩的余量与收卷辊211所要收取的薄膜卷301的厚度即半径相适应,以便在与气泡碾出辊5相配合收卷辊211收卷时,随着套置在收卷辊211上的薄膜卷卷芯30上的薄膜卷301的直径渐渐增大,气泡碾出辊5便得以自动地朝着背离收卷辊211的方向作适应性位移。
上面提及的气泡碾出辊驱动机构6包括电机61、减速箱62、主、从动轮63、64和传动带65,电机61与减速箱62传动配合,并且由减速箱62连同电机61用减速箱螺钉622固定在减速箱固定座621上,而该减速箱固定座621用螺钉6212固定在前述的滑动台8上,即固定在位于机架4右侧的一个滑动台8上。主动轮63固定在减速箱62的减速箱输出轴上,从动轮64固定在气泡碾出辊5上,传动带65的一端套置在主动轮63上,另一端套置在从动轮64上。
请重点见图1,在前述滑动台8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机架顶面导轨41的位置固定有一对滑动台滑块82,该一对滑动台滑块82与机架顶面导轨41滑动配合。在前述滑动台拖板81上并且在对应于机架侧面导轨42的位置固定有一拖板滑块811,该拖板滑块811与机架侧面导轨42滑动配合。在减速箱固定座62上并且在对应于机架侧面导轨42的一侧构成有一减速箱固定座拖板6211,在该减速箱固定座拖板6211上并且朝向机架侧面导轨42的一侧固定有一减速箱固定座拖板滑块62111,该减速箱固定座拖板滑块62111与机架侧面导轨42滑动配合。
由图所示,前述的气泡碾出辊5的两端各通过气泡碾出辊辊轴轴头51转动地支承于轴头支承座511上,而轴头支承座511采用轴头支承座固定螺钉5111固定在滑动台8上,上面提及的从动轮64固定在气泡碾出辊5的右端的气泡碾出辊辊轴轴头51上。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述的主动轮63以及从动轮64均使用链轮,前述的传动带65使用链条,然而如果将主动轮63以及从动轮64改用皮带轮并且将传动带65改用传动皮带,那么应当视为等效替代而依然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内容范畴。
前述的滑动台驱动作用缸7的尾部用销轴72铰接有作用缸座721上,而作用缸座721用作用缸座固定螺钉7211固定在机架4上,在作用缸柱71的末端配设有一作用缸柱连接头711,该作用缸柱连接头711用连接头销轴7111铰接在连接头销轴座71111上,而连接头销轴座71111固定在前述滑动台拖板81上。在本实施例中,滑动台驱动作用缸7采用气缸,然而如果使用油缸,则应当视为等效替换。
优选地,前述的机架顶面导轨41以及机架侧面导轨42的横截面形状呈燕尾形,相应地,前述滑动台滑块82、拖板滑块811以及减速箱固定座拖板滑块62111的滑块槽均为燕尾形。
由图所示,前述的上导膜辊10的两端由上导膜辊轴101支承在上导膜辊轴座1011上,即上导膜辊轴座1011有一对,该一对上导膜辊轴座1011中的其中一个即在图中未示出的左侧的一个上导膜辊轴座固定在机架4的左侧的滑动台8上,而一对上导膜辊轴座1011中的另一个即由图中示出的右侧的一个上导膜辊轴座固定在预设于前述减速箱固定座621上的导膜辊轴座支承圆弧6213上。前述的下导膜辊20的两端由下导膜辊轴201支承在一对下导膜辊轴座2011上,该一对下导膜辊轴座2011中的其中一个即未在图中示出的左侧的一个下导膜辊轴座固定在机架4左侧的滑动台8上,而一对下导膜辊轴座2011中的另一个即由图中示出的右侧的一个下导膜辊轴座固定在前述导膜辊轴座支承架6213上。上、下导膜辊10、20彼此在长度方向保持并行,并且下导膜辊20的位置低于上导膜辊10,两者保持着前后关系。
申请人结合图1和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当电子薄膜3011按图1所示依次途经上导膜辊10和下导膜辊20而进入气泡碾出辊5与收卷辊211之间并卷绕于套置在收卷辊211上的薄膜卷卷芯30上时,由前述的动力传动箱1带动处于与气泡碾出辊5相配合状态的收卷辊211运动,即通过收卷辊链轮传动链条2112带动收卷辊链轮2111运动,此时,对应于该运动状态的收卷辊211的前述收卷辊压紧气缸212也处于工作状态,将收卷辊211的收卷辊辊轴的端面压紧。与此同时,气泡碾出辊驱动机构6的电机61工作,经减速箱62减速,并且由减速箱62的减速箱输出轴带动主动轮63运动,由于传动带65的一端套置在主动轮63上,另一端套置在从动轮64上,又由于从动轮固定在气泡碾出辊5的右端的气泡碾出辊辊轴轴头51上,因而由主动轮63经传动带65带动从动轮64,由从动轮64带动气泡碾出辊5运动。在该过程中,由于气泡碾出辊5配合收卷辊211对电子薄膜3011起到碾压作用,因而能使电子薄膜3011上的气泡收瘪,也就是将气泡中的空气驱出,使电子薄膜3011的质量得以保障。当收卷辊211上的薄膜卷卷芯30所卷取的电子薄膜3011达到设定的总长度时,即薄膜卷301的直径达到设定要求时,则暂时停止收卷。此时滑动台驱动作用缸7工作,作用缸柱71向缸体外伸展,推动滑动台8的滑动台拖板81,由于减速箱62连同电机61设置于滑动台8上以及气泡碾出辊5支承于滑动台8上,因此当作用缸柱71将滑动台8在机架4上朝着背离收卷辊211的方向位移时,气泡碾出辊5便离开收卷辊211,此时由在线作业人员将电子薄膜3011勒断(切断)。紧接着中心轴驱动机构3的中心轴驱动电机31工作,带动中心轴2转过(旋转)90°,使下一个即处于待机状态的收卷辊211对应到气泡碾出辊5,并且由工人将电子薄膜3011拽引至该收卷辊211上的薄膜卷卷芯30上,而先前卷取有电子薄膜3011的薄膜卷301处于由图1所示的状态。接着在动力传动箱1的工作下使对应于气泡碾出辊5的收卷辊211运动,同时,前述的滑动台驱动作用缸7工作,直至使气泡碾出辊5处于与收卷辊211相配合的状态,在收卷辊211收卷的过程中,由工人将先前卷绕有电子薄膜3011的薄膜卷301连同薄膜卷卷芯30从收卷辊211上取下,并在收卷辊211上套置薄膜卷卷芯30。
当更换电子薄膜3011的规格时,也就是说当电子薄膜3011的克重较小,即电子薄膜3011甚为微薄并且几乎不存在气泡时,那么本实用新型的气泡碾出辊5演变为导膜辊,在这种情况下,无需启用电机61,并且将从动轮64从气泡碾出辊辊轴轴头51上卸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欠缺,完成了发明任务,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8)
1.一种薄膜收卷装置,包括一动力传动箱(1);一端转动地支承在机架(4)上而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动力传动箱(1)上的一中心轴(2),在该中心轴(2)上并且分别位于中心轴(2)的两端以彼此对应的状态固定有一对形状呈十字形的收卷辊架(21),在该对收卷辊架(21)之间并且围绕收卷辊架(21)的圆周方向以90°间隔的状态转动地设置有收卷辊(211),该收卷辊(211)朝向所述动力传动箱(1)的一端与动力传动箱(1)传动连接;一设置在机架(4)上的并且与中心轴(2)传动连接的由中心轴驱动电机(31)以及中心轴驱动减速箱(32)构成的中心轴驱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气泡碾出辊(5)、气泡碾出辊驱动机构(6)、滑动台驱动作用缸(7)、上导膜辊(10)和下导膜辊(20),气泡碾出辊(5)在对应于所述收卷辊(211)的位置并且还与收卷辊(211)相配合的状态转动地支承在滑动台(8)上,而该滑动台(8)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4)上,气泡碾出辊驱动机构(6)设置在滑动台(8)上,并且与气泡碾出辊(5)传动连接,滑动台驱动作用缸(7)以卧置状态设置在机架(4)上,并且该滑动台驱动作用缸(7)的作用缸柱(71)与所述滑动台(8)连接,上导膜辊(10)和下导膜辊(20)在对应于气泡碾出辊(5)背对所述收卷辊(211)的一侧的长度方向支承在所述滑动台(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4)的对应两侧各设置有一机架顶面导轨(41)和一机架侧面导轨(42),机架顶面导轨(41)位于机架(4)的顶部,而机架侧面导轨(42)位于机架(4)朝向所述滑动台驱动作用缸(7)的一侧,所述滑动台(8)与机架顶面导轨(41)滑动配合,并且该滑动台(8)在对应于机架侧面导轨(42)的一侧延伸有一滑动台拖板(81),该滑动台拖板(81)与所述机架侧面导轨(42)滑动配合,所述作用缸柱(71)的末端与滑动台拖板(81)连接,所述气泡碾出辊驱动机构(6)包括电机(61)、减速箱(62)、主动轮(63)、从动轮(64)和传动带(65),电机(61)与减速箱(62)传动配合,并且由减速箱(62)连同电机(61)固定在减速箱固定座(621)上,而该减速箱固定座(621)固定在所述的滑动台(8)上,主动轮(63)固定在减速箱(62)的减速箱输出轴上,从动轮(64)固定在所述气泡碾出辊(5)上,传动带(65)的一端套置在主动轮(63)上,另一端套置在从动轮(6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动台(8)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机架顶面导轨(41)的位置固定有一对滑动台滑块(82),该一对滑动台滑块(82)与机架顶面导轨(41)滑动配合;在所述滑动台拖板(8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机架侧面导轨(42)的位置固定有一拖板滑块(811),该拖板滑块(811)与机架侧面导轨(42)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减速箱固定座(62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机架侧面导轨(42)的一侧构成有一减速箱固定座拖板(6211),在该减速箱固定座拖板(6211)上并且朝向机架侧面导轨(42)的一侧固定有一减速箱固定座拖板滑块(62111),该减速箱固定座拖板滑块(62111)与机架侧面导轨(42)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碾出辊(5)的两端各通过气泡碾出辊辊轴轴头(51)转动地支承在轴头支承座(511)上,而轴头支承座(511)固定在所述滑动台(8)上,所述从动轮(64)固定在气泡碾出辊辊轴轴头(51)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轮(63)和从动轮(64)为链轮或皮带轮,所述的传动带(65)为链条或传动皮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台驱动作用缸(7)为气缸或油缸。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薄膜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顶面导轨(41)和机架侧面导轨(42)的横截面形状呈燕尾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71349.4U CN203865668U (zh) | 2014-05-26 | 2014-05-26 | 薄膜收卷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71349.4U CN203865668U (zh) | 2014-05-26 | 2014-05-26 | 薄膜收卷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65668U true CN203865668U (zh) | 2014-10-08 |
Family
ID=51646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271349.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65668U (zh) | 2014-05-26 | 2014-05-26 | 薄膜收卷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86566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91743A (zh) * | 2014-05-26 | 2014-08-20 | 苏州百骐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薄膜收卷装置 |
CN111483846A (zh) * | 2020-05-30 | 2020-08-04 | 成都阿茂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pet金膜生产用进料设备 |
-
2014
- 2014-05-26 CN CN201420271349.4U patent/CN203865668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91743A (zh) * | 2014-05-26 | 2014-08-20 | 苏州百骐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薄膜收卷装置 |
CN103991743B (zh) * | 2014-05-26 | 2016-03-16 | 苏州百骐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薄膜收卷装置 |
CN111483846A (zh) * | 2020-05-30 | 2020-08-04 | 成都阿茂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pet金膜生产用进料设备 |
CN111483846B (zh) * | 2020-05-30 | 2021-05-25 | 绍兴市尊铖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pet金膜生产用进料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611541U (zh) | 一种双面撕膜机 | |
CN204490147U (zh) | 一种薄膜分切收卷装置 | |
CN204250438U (zh) | 一种计算机液晶屏自动贴膜、裁切设备 | |
CN205099036U (zh) | 一种皮革传送收卷装置 | |
CN203865668U (zh) | 薄膜收卷装置 | |
CN203865667U (zh) | 具有消静电功能的电子薄膜收卷装置 | |
CN203865652U (zh) | 加热式电子薄膜收卷装置 | |
CN103991732B (zh) | 加热式电子薄膜收卷装置 | |
CN202670836U (zh) | 一种胶膜进给输送装置 | |
CN204324540U (zh) | 一种膜卷分切装置 | |
CN203667680U (zh) | 纸张反向弯曲装置 | |
CN103991743B (zh) | 薄膜收卷装置 | |
CN207890753U (zh) | 一种收卷横切刀装置 | |
CN205151308U (zh) | 一种卸卷机构 | |
CN205205477U (zh) | 布条上胶折边机 | |
CN211003756U (zh) | 一种亚克力保护膜生产用收卷装置 | |
CN205087201U (zh) | 一种手机贴膜机 | |
CN204265092U (zh) | 一种用于生产双面共挤异型材的旋转贴膜机构 | |
CN206915417U (zh) | 一种薄膜收卷装置 | |
CN208697962U (zh) | 一种pvc装饰板覆膜装置 | |
CN206244131U (zh) | 一种省力安全的下卷装置 | |
CN202912478U (zh) | 一种七工位全自动轮转的模切机 | |
CN102383339B (zh) | 一种料带装置及涂布机 | |
CN105110060A (zh) | 自动贴胶机及其自动贴胶方法 | |
CN204112005U (zh) | 用于大圆机上的收料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316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