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33820U - 腐蚀机的改良结构 - Google Patents
腐蚀机的改良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33820U CN203833820U CN201420235741.3U CN201420235741U CN203833820U CN 203833820 U CN203833820 U CN 203833820U CN 201420235741 U CN201420235741 U CN 201420235741U CN 203833820 U CN203833820 U CN 2038338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mber
- leakage fluid
- fluid dram
- turnover panel
- adapter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1100000078 corrosive Toxicit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1100001010 corrosive Toxicit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腐蚀机的改良结构,包括用以盛装腐蚀液的槽体,所述槽体的底板上开设有贯穿的排液口;在所述槽体底板的外侧面上还定位连接有一过渡腔,所述排液口的正投影完全落入所述过渡腔之内;另所述过渡腔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择一与所述排液口相通,且还分别在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上相应的开设有回流口和排污口,从而将腐蚀机的回流操作和排污操作分离开,避免了管道堵塞现象,加速了回流操作,提高了对工件的腐蚀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腐蚀机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腐蚀机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腐蚀机的回流、及排污管道的连接方式为:在槽体排液口处设置有管道,该管道分别通过阀门与回流管道和排污管道相连通;但当长期使用时,该管道容易被堵塞,从而使腐蚀机在回流时较慢,导致对工件的腐蚀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腐蚀机的改良结构,该结构简单,将腐蚀机的回流操作和排污操作分离开,避免了管道堵塞现象,加速了回流操作,提高了对工件的腐蚀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腐蚀机的改良结构,包括用以盛装腐蚀液的槽体,所述槽体的底板上开设有贯穿的排液口;在所述槽体底板的外侧面上还定位连接有一过渡腔,所述排液口的正投影完全落入所述过渡腔之内;另所述过渡腔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择一与所述排液口相通,且还分别在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上相应的开设有回流口和排污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过渡腔的内底侧面上固定设置有一竖向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过渡腔内部分隔为呈并排设置的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所述分隔板的竖向高度小于所述过渡腔周侧壁的竖向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择一与所述排液口相通的结构为:在所述过渡腔内还转动设置有一翻板,所述翻板的重心定位于所述分隔板的正上方,且所述翻板的一侧边具有抵顶于所述排液口的外周边缘和伸入所述第一腔室内两种连接位置状态,所述翻板的另一侧边相对应的具有伸入所述第二腔室内和抵顶于所述排液口的外周边缘两种连接位置状态;另所述排液口的正投影完全落在所述翻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板为方形,具有一对呈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及一对呈相对设置的第二侧边;
所述翻板转动设置于所述过渡腔内的结构为:还设有一对气缸和一对连接杆,该对气缸的活塞杆分别对应与该对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该对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对应铰接于所述翻板上该对第一侧边的中心位置处;另所述翻板上的一第二侧边具有抵顶于所述排液口的外周边缘和伸入所述第一腔室内两种连接位置状态,另一第二侧边相对应的具有伸入所述第二腔室内和抵顶于所述排液口的外周边缘两种连接位置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排液口内还紧配合固定套设有一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控制该对气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腐蚀机槽体的底板外侧面上定位连接有一过渡腔,所述过渡腔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上分别相应的开设有回流口和排污口,且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还通过一翻转导流装置择一与所述排液口相通,从而将腐蚀机的回流操作和排污操作分离开,避免了管道堵塞现象,加速了回流操作,提高了对工件的腐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腐蚀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腐蚀机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槽体 2——排液口
3——过渡腔 4——气缸
5——连接杆 6——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腐蚀机的改良结构,包括用以盛装腐蚀液的槽体1,所述槽体1的底板上开设有贯穿的排液口2;在所述槽体1底板的外侧面上还定位连接有一过渡腔3,所述排液口2的正投影完全落入所述过渡腔之内;另所述过渡腔3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择一与所述排液口2相通,且还分别在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上相应的开设有回流口和排污口。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过渡腔3的内底侧面上固定设置有一竖向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过渡腔内部分隔为呈并排设置的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所述分隔板的竖向高度小于所述过渡腔周侧壁的竖向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择一与所述排液口2相通的结构为:在所述过渡腔3内还转动设置有一翻板6,所述翻板的重心定位于所述分隔板的正上方,且所述翻板的一侧边具有抵顶于所述排液口2的外周边缘和伸入所述第一腔室内两种连接位置状态,所述翻板的另一侧边相对应的具有伸入所述第二腔室内和抵顶于所述排液口2的外周边缘两种连接位置状态;另所述排液口2的正投影完全落在所述翻板6上。即当所述翻板的一侧边抵顶于所述排液口的外周边缘、且所述翻板的另一侧边伸入所述第二腔室内时,所述排液口与所述第二腔室相通;当所述翻板的一侧边伸入所述第一腔室内、且所述翻板的另一侧边抵顶于所述排液口的外周边缘时,所述排液口与所述第一腔室相通。
优选的,所述翻板6为方形,具有一对呈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及一对呈相对设置的第二侧边;
所述翻板6转动设置于所述过渡腔3内的结构为:还设有一对气缸4和一对连接杆5,该对气缸4的活塞杆分别对应与该对连接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该对连接杆5的另一端分别对应铰接于所述翻板上该对第一侧边的中心位置处;另所述翻板上的一第二侧边具有抵顶于所述排液口2的外周边缘和伸入所述第一腔室内两种连接位置状态,另一第二侧边相对应的具有伸入所述第二腔室内和抵顶于所述排液口的外周边缘两种连接位置状态。根据实际应用,也可设计为相配合的一气缸和一连接杆,此时,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翻板的重心位置处。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排液口2内还紧配合固定套设有一管道,利于导流。
在本实施例中,还设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控制该对气缸4工作。
Claims (6)
1.一种腐蚀机的改良结构,包括用以盛装腐蚀液的槽体(1),所述槽体(1)的底板上开设有贯穿的排液口(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槽体(1)底板的外侧面上还定位连接有一过渡腔(3),所述排液口(2)的正投影完全落入所述过渡腔之内;另所述过渡腔(3)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择一与所述排液口(2)相通,且还分别在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上相应的开设有回流口和排污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腐蚀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渡腔(3)的内底侧面上固定设置有一竖向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过渡腔内部分隔为呈并排设置的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所述分隔板的竖向高度小于所述过渡腔周侧壁的竖向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腐蚀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择一与所述排液口(2)相通的结构为:在所述过渡腔(3)内还转动设置有一翻板(6),所述翻板的重心定位于所述分隔板的正上方,且所述翻板的一侧边具有抵顶于所述排液口(2)的外周边缘和伸入所述第一腔室内两种连接位置状态,所述翻板的另一侧边相对应的具有伸入所述第二腔室内和抵顶于所述排液口(2)的外周边缘两种连接位置状态;另所述排液口(2)的正投影完全落在所述翻板(6)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腐蚀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6)为方形,具有一对呈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及一对呈相对设置的第二侧边;
所述翻板(6)转动设置于所述过渡腔(3)内的结构为:还设有一对气缸(4)和一对连接杆(5),该对气缸(4)的活塞杆分别对应与该对连接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该对连接杆(5)的另一端分别对应铰接于所述翻板上该对第一侧边的中心位置处;另所述翻板上的一第二侧边具有抵顶于所述排液口(2)的外周边缘和伸入所述第一腔室内两种连接位置状态,另一第二侧边相对应的具有伸入所述第二腔室内和抵顶于所述排液口的外周边缘两种连接位置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腐蚀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液口(2)内还紧配合固定套设有一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腐蚀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控制该对气缸(4)工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35741.3U CN203833820U (zh) | 2014-05-09 | 2014-05-09 | 腐蚀机的改良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35741.3U CN203833820U (zh) | 2014-05-09 | 2014-05-09 | 腐蚀机的改良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33820U true CN203833820U (zh) | 2014-09-17 |
Family
ID=51511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23574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33820U (zh) | 2014-05-09 | 2014-05-09 | 腐蚀机的改良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833820U (zh) |
-
2014
- 2014-05-09 CN CN201420235741.3U patent/CN20383382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589746U (zh) | 一种用于疲劳性能试验的盐雾环境装置 | |
CN204543713U (zh) | 一种过滤器 | |
CN203833820U (zh) | 腐蚀机的改良结构 | |
CN203758705U (zh) | 地下管道试压检测装置 | |
CN205859228U (zh) | 一种大口径三通阀 | |
CN205857340U (zh) | 水箱自动排污装置 | |
CN204580940U (zh) | 快速回水的饮水机水箱结构 | |
CN203370345U (zh) | 一种新型全自动无阀过滤器 | |
CN203892571U (zh) | 一种新型截止阀 | |
CN204083271U (zh) | 一种自动转换阀门 | |
CN203809280U (zh) | 高压泵液力端 | |
CN106672844A (zh) | 便于维修的液压千斤顶底座 | |
CN202629590U (zh) | 一种抽真空装置 | |
CN202170544U (zh) | 一种用于水箱的水位监控设备 | |
CN201896347U (zh) | 球阀式抽水马桶进水控制装置 | |
CN204693047U (zh) | 固体消泡加注装置 | |
CN204138419U (zh) | 厌氧布水器 | |
CN203585507U (zh) | 气液固三相分离器的浮子平衡自动排液阀 | |
CN203756655U (zh) | 一种大流量泵供液系统 | |
CN203809281U (zh) | 高压泵用进排液阀组 | |
CN203507614U (zh) | 真空自动排液灌 | |
CN203906273U (zh) | 用于燃油加油机的齿轮泵 | |
CN204037935U (zh) | 一种自动平稳灌装设备 | |
CN203148638U (zh) | 阀门试压装置 | |
CN209368945U (zh) | 一种用于解决供水管道超压运行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 Termination date: 2018050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