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13102U - 电连接器及其传输模组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其传输模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13102U
CN203813102U CN201420172089.5U CN201420172089U CN203813102U CN 203813102 U CN203813102 U CN 203813102U CN 201420172089 U CN201420172089 U CN 201420172089U CN 203813102 U CN203813102 U CN 203813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ose
gap
perforation
substrate
plug div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720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清
秦胜勋
陈延儒
翁郁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Connectek (kun-Sh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Connectek (kun-Sh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Connectek (kun-Shan)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ced-Connectek (kun-Shan)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13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1310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传输模组结构,其中,传输模组包括基板、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基板包含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第一端子包含第一对接部、第一本体部及第一插接部,第一本体部连接第一对接部与第一插接部,第一插接部之第一连接臂的二端相连接并于第一连接臂之间形成第一间隙,于插入第一穿孔时,第一连接臂抵持第一穿孔之内壁面;第二端子包含第二本体部及第二插接部,第二插接部连接于第二本体部之一端,第二插接部之第二连接臂的二端相连接并于第二连接臂之间形成第二间隙,于插入第二穿孔时,第二连接臂抵持第二穿孔之内壁面。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及其传输模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创作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之传输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朝向运算功能强、速度快及体积小之方向迈进,并由于网路通讯技术迅速的发展,电子产品与电子产品之间的便利传输,带来生活、工作与休闲的崭新境界。透过网路通讯传输所需即时资讯、邮件讯息等无国界的互动,以网路让人与人之间关系更为热切且密不可分。
以笔记型电脑而言,在主机上设置有网路连接埠(即RJ-45连接器),大多被使用于数位通信的传输媒介,其中,在RJ-45连接器细部结构的制程上,以复数个端子利用手工焊接在电路板作固定或半自动化沾锡加工。然而,传统RJ-45连接器内部端子与PCB使用焊锡方式连接有以下问题:一、加工作业程序复杂,加工时间过长,造成作业成本居高不下。二、焊接作业中容易造成空焊(虚焊)。三、连接器内部空间有限,端子细小密集,因此难以精准控制锡量,容易造成短路。四、当RJ-45连接器发生不良时,必须先把銲锡融掉,才可分别测试是电路板或是结构发生问题,但融锡作业不但费工,并容易因高温而造成PCB损坏。
因此,如何改良RJ-45连接器内部端子的结构,藉以解决习用焊接作业成本过高与不良率高之问题,使其可快速组装并提升组装品质,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待解决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创作之一种电连接器之传输模组结构,设置于电连接器之绝缘座体内,绝缘座体包含相互连通之对接空间与收纳空间,传输模组包括基板、复数第一端子、复数第二端子;其中,基板位于收纳空间内,基板包含复数第一穿孔与复数第二穿孔;复数第一端子的每一第一端子包含第一对接部、第一本体部及第一插接部,第一本体部连接第一对接部与第一插接部,第一对接部位于对接空间内,第一插接部包含二个第一连接臂,二个第一连接臂之二端相连接并于二个第一连接臂之间形成第一间隙,于第一插接部插入第一穿孔时,第一连接臂抵持第一穿孔之内壁面并使第一间隙变形,以使复数第一端子电性连接地定位于基板上;复数第二端子的每一第二端子包含第二本体部及第二插接部,第二插接部连接于第二本体部之一端,包含二个第二连接臂,二个第二连接臂之二端相连接并于二个第二连接臂之间形成第二间隙,于第二插接部插入第二穿孔时,第二连接臂抵持第二穿孔之内壁面并使第二间隙变形,以使复数第二端子电性连接地定位于基板上。
本创作之另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传输模组及屏蔽壳体;其中,绝缘座体包含相互连通之对接空间与收纳空间;传输模组位于绝缘座体内,包含基板、复数第一端子及复数第二端子,基板位于收纳空间内,基板包含复数第一穿孔与复数第二穿孔;复数第一端子的每一第一端子包含第一对接部、第一本体部及第一插接部,第一本体部连接第一对接部与第一插接部,第一对接部位于对接空间内,第一插接部包含二个第一连接臂,二个第一连接臂之二端相连接并于二个第一连接臂之间形成第一间隙,于第一插接部插入第一穿孔时,第一连接臂抵持第一穿孔之内壁面并使第一间隙变形,以使复数第一端子电性连接地定位于基板上;复数第二端子的每一第二端子包含第二本体部及第二插接部,第二插接部连接于第二本体部之一端,包含二个第二连接臂,二个第二连接臂之二端相连接并于二个第二连接臂之间形成第二间隙,于第二插接部插入第二穿孔时,第二连接臂抵持第二穿孔之内壁面并使第二间隙变形,以使复数第二端子电性连接地定位于基板上;屏蔽壳体罩覆绝缘座体。
本创作以二个弧状之连接臂相连构成插接部,二个弧状之连接臂之间形成间隙,藉由其间隙之长径、短径与基板及其穿孔配合关系的设计,可有效提升组装手感,并可端子可稳固地插接在基板上。因此,本创作无需以焊接方式将端子固定于基板上,有效解决在习知技艺中焊接作业所发生空焊、虚焊等问题,大幅增加产品稳定性,并且,当RJ-45连接器发生不良时,可快速厘清是电路板或是结构发生问题,有效防止习知结构在融锡作业中因高温而造成PCB损坏的问题。此外,本创作无焊锡使用,可避免环境污染,并可节省组装及人力成本,进而提升组装品质,此外,若电连接器发生不良时,无需解焊即可自基板上拆卸端子,可有效提升重工效率。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创作之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创作之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之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创作相关之目的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创作之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创作之分解示意图(一)。
图3为本创作之分解示意图(二)。
图4为本创作之传输模组之分解示意图。
图5A为本创作之第一端子局部组装时之侧视示意图。
图5B为本创作之第一端子局部组装后之侧视示意图。
图6A为本创作之第二端子局部组装时之侧视示意图。
图6B为本创作之第二端子局部组装后之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创作之传输模组之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创作之侧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及图3,为本创作之电连接器的实施例,图1为外观示意图,图2为分解示意图(一),图3为分解示意图(二)。在本实施力中,系以RJ-45连接器为例说明。本创作之电连接器100主要可由绝缘座体1、传输模组2及屏蔽壳体3所组成。
参照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绝缘座体1为一中空的容置体,绝缘座体1的内部形成有相连通的对接空间11(即符合RJ-45插头插入的槽口)及收纳空间12,对接空间11远离收纳空间12的一侧设有插接口111,再于插接口111内侧设有复数端子槽112。收纳空间12设置有开放状态之槽口121,且槽口121内主要具有复数卡扣孔122及滑块123,位于槽口121的两侧壁。绝缘座体1更设置有复数槽孔13,各槽孔13分别位于绝缘座体1顶部。
参照图2与图3所示,传输模组2主要可由基板21、复数第一端子22、复数第二端子24所组成。其中,基板21位于收纳空间12内,并设有复数第一穿孔211与复数第二穿孔212;在此,复数第一穿孔211为等距地间隔排列于基板21之一侧,复数第二穿孔212为交错地间隔排列于基板21之另一侧,并且,基板21于复数第一穿孔211与复数第二穿孔212之内壁面分别设有导电层213。
参照图2、图3、图4、图5A及图5B所示,第一端子22主要可由第一对接部221、第一本体部222及第一插接部223所组成,其中,第一本体部222连接第一对接部221与第一插接部223,换言之,第一本体部222之一端连接第一对接部221,另一端连接第一插接部2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对接部221为朝向第一插接部223之方向弯折而与第一本体部222之间呈一锐角,第一插接部223经由弯折而与第一本体部222之间约略呈一直角。在此,第一插接部223包含插接本体2231与二个弧状的第一连接臂2232,二个第一连接臂2232之二端相连接并于其间形成一第一间隙2230,并且,二个第一连接臂2232之一端连接于插接本体2231,二个第一连接臂2232之二端相连接而呈现狭长的近似椭圆形状,使得第一间隙2230由中央处朝第一连接臂2232二端连接处呈渐缩状,并且,如图4所示,第一间隙2230之长径L1(长径L1为第一间隙2230内最长之内径)大于基板21之板厚,第一间隙2230之短径L2(短径L2为第一间隙2230内最短之内径)大于第一穿孔211之孔径,于第一插接部223插入第一穿孔211时,二个第一连接臂2232分别抵持第一穿孔211之内壁面的导电层213,由于第一间隙2230之短径L2大于第一穿孔211之孔径,使得二个第一连接臂2232分别受第一穿孔211之内壁面挤压而使第一间隙2230变形,以使第一端子22电性连接地定位于基板21上。如图7所示,藉由第一间隙2230之长径L1、短径L2与基板21及其第一穿孔211配合关系的设计,可有效提升组装手感,并可第一端子22稳固地插接在基板21上。
参照图2、图3、图4、图6A及图6B所示,第二端子24主要可由第二本体部242与第二插接部243所组成,其中,第二本体部242为呈L字形,其一端连接第二插接部243。在此,第二插接部243包含插接本体2431与二个弧状的第二连接臂2432,二个第二连接臂2432之二端相连接并于其间形成一第二间隙2430,并且,二个第二连接臂2432之一端连接于插接本体2431,二个第二连接臂2432之二端相连接而呈现狭长的近似椭圆形状,使得第二间隙2430由中央处朝第二连接臂2432二端连接处呈渐缩状,并且,如图4所示,第二间隙2430之长径L1(长径L1为第二间隙2430内最长之内径)大于基板21之板厚,第二间隙2430之短径L2(短径L2为第二间隙2430内最短之内径)大于第二穿孔212之孔径,于第二插接部243插入第二穿孔212时,二个第二连接臂2432分别抵持第二穿孔212之内壁面的导电层213,由于第二间隙2430之短径L2大于第二穿孔212之孔径,使得二个第二连接臂2432分别受第二穿孔212之内壁面挤压而使第二间隙2430变形,以使第二端子24电性连接地定位于基板21上。如图7所示,藉由第一间隙2230之长径L1、短径L2与基板21及其第二穿孔212配合关系的设计,可有效提升组装手感,并可第二端子24稳固地插接在基板21上。
参照图2、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传输模组2可进一步设有支撑架26,套设于复数第一端子22之插接本体2231。在此,支撑架26主要可由支撑本体261与复数连接部262所组成,连接部262位于支撑本体261之二端,支撑本体261套接于复数第一端子22之插接本体2231。在此,复数第一端子22以嵌入成型(Insert Molding)方式成型于支撑本体261。在本实施例中,于组装时,复数连接部262抵持并定位于基板21上,使得复数第一端子22可整齐地插接于复数第一穿孔211,而不会发生不同第一端子22插接于第一穿孔211之位置、深度不同的问题。
参照图2与图3所示,传输模组2更具有复数指示灯27,复数指示灯27位于绝缘座体1之槽孔13,复数指示灯27具有复数极脚271,弯折成L字型。
参照图2与图8所示,传输模组2可组装于端子座4上,其中,端子座4为概呈L字型的座体,位于绝缘座体1的槽口121并覆盖槽口121,端子座4上贯穿有复数第一孔41及复数第二孔43,复数第一孔41穿入第二端子24之第二插接部243。复数第二孔43穿入指示灯27之各极脚271。端子座4更设有卡扣体44及滑槽244,位于端子座4的两侧边,卡扣体44连接槽口121之复数卡扣孔122,滑槽244对应滑块123。
参照图1、参照图8所示,绝缘座体1与传输模组2组装后,并可于外部罩覆屏蔽壳体3,以透过屏蔽壳体3阻挡、遮蔽外部的电磁波、杂讯或干扰讯号等,各式电子讯号的干扰,藉由屏蔽壳体3以接地方式向外排除。
本创作以二个弧状之连接臂相连构成插接部,二个弧状之连接臂之间形成间隙,藉由其间隙之长径、短径与基板及其穿孔配合关系的设计,可有效提升组装手感,并可端子可稳固地插接在基板上。因此,本创作无需以焊接方式将端子固定于基板上,有效解决在习知技艺中焊接作业所发生空焊、虚焊等问题,大幅增加产品稳定性,并且,当RJ-45连接器发生不良时,可自基板上快速卸下端子,方便作业人员厘清是电路板或是结构发生问题,有效防止习知结构在融锡作业中因高温而损坏PCB的问题。此外,本创作无焊锡使用,可避免环境污染,并可节省组装及人力成本,进而提升组装品质,此外,若电连接器发生不良时,无需解焊即可自基板上拆卸端子,可有效提升重工效率。
虽然本创作以前述之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创作,任何熟习相像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创作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之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创作之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符号说明
100 电连接器
1   绝缘座体
10  收纳空间
11  对接空间
111 插接口
112 端子槽
12  收纳空间
121 槽口
122 卡扣孔
123 滑块
13  滑块
2   传输模组
21  基板
211 第一穿孔
212 第二穿孔
213 导电层
22  第一端子
221 第一对接部
222 第一本体部
223 第一插接部.
2230   第一间隙
2231   插接本体
2232   第一连接臂
24  第二端子
242 第二本体部
243 第二插接部
2430   第二间隙
2431   插接本体
2432   第二连接臂
26  支撑架
261 支撑本体
262 连接部
27  指示灯
271 极脚
3   屏蔽壳体
4   端子座
41  第一孔
43  第二孔
44  卡扣体
45  滑槽
L1  长径
L2   短径。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之传输模组结构,设置于一电连接器之一绝缘座体内,该绝缘座体包含相互连通之一对接空间与一收纳空间,该传输模组包括:
    一基板,位于该收纳空间内,该基板包含复数第一穿孔与复数第二穿孔;
    复数第一端子,每一该第一端子包含一第一对接部、一第一本体部及一第一插接部,该第一本体部连接该第一对接部与该第一插接部,该第一对接部位于该对接空间内,该第一插接部包含二第一连接臂,该些第一连接臂之二端相连接并于该些第一连接臂之间形成一第一间隙,于该第一插接部插入该第一穿孔时,该些第一连接臂抵持该第一穿孔之内壁面并使该第一间隙变形,以使该些第一端子电性连接地定位于该基板上;及
    复数第二端子,每一该第二端子包含一第二本体部及一第二插接部,该第二插接部连接于该第二本体部之一端,包含二第二连接臂,该些第二连接臂之二端相连接并于该些第二连接臂之间形成一第二间隙,于该第二插接部插入该第二穿孔时,该些第二连接臂抵持该第二穿孔之内壁面并使该第二间隙变形,以使该些第二端子电性连接地定位于该基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电连接器之传输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由中央处朝该些第一连接臂二端连接处呈渐缩状,该第二间隙由中央处朝该些第二连接臂二端连接处呈渐缩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电连接器之传输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之长径与该第二间隙之长径大于该基板之板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电连接器之传输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之短径大于该些第一穿孔之孔径,该第二间隙之短径大于该些第二穿孔之孔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电连接器之传输模组结构,更包含一支撑架,该支撑架包含一支撑本体与复数连接部,该些连接部位于该支撑本体之二端并定位于该基板,该支撑本体套接于该些第一端子之该些插接部。
6.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座体,包含相互连通之一对接空间与一收纳空间;
    一传输模组,位于该绝缘座体内,包含:
    一基板,位于该收纳空间内,该基板包含复数第一穿孔与复数第二穿孔;
    复数第一端子,每一该第一端子包含一第一对接部、一第一本体部及一第一插接部,该第一本体部连接该第一对接部与该第一插接部,该第一对接部位于该对接空间内,该第一插接部包含二第一连接臂,该些第一连接臂之二端相连接并于该些第一连接臂之间形成一第一间隙,于该第一插接部插入该第一穿孔时,该些第一连接臂抵持该第一穿孔之内壁面并使该第一间隙变形,以使该些第一端子电性连接地定位于该基板上;及
    复数第二端子,每一该第二端子包含一第二本体部及一第二插接部,该第二插接部连接于该第二本体部之一端,包含二第二连接臂,该些第二连接臂之二端相连接并于该些第二连接臂之间形成一第二间隙,于该第二插接部插入该第二穿孔时,该些第二连接臂抵持该第二穿孔之内壁面并使该第二间隙变形,以使该些第二端子电性连接地定位于该基板上;及
    一屏蔽壳体,罩覆该绝缘座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由中央处朝该些第一连接臂二端连接处呈渐缩状,该第二间隙由中央处朝该些第二连接臂二端连接处呈渐缩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之长径与该第二间隙之长径大于该基板之板厚。
9.如权利要求6所述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之短径大于该些第一穿孔之直径,该第二间隙之短径大于该些第二穿孔之直径。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组更包含一支撑架,该支撑架包含一支撑本体与复数连接部,该些连接部位于该支撑本体之二端并定位于该基板,该支撑本体套接于该些第一端子之该些插接部。
CN201420172089.5U 2013-05-17 2014-04-10 电连接器及其传输模组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1310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9296 2013-05-17
TW102209296U TWM466379U (zh) 2013-05-17 2013-05-17 電連接器及其傳輸模組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13102U true CN203813102U (zh) 2014-09-03

Family

ID=4999319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42332.3A Pending CN103972699A (zh) 2013-05-17 2014-04-10 电连接器及其传输模组结构
CN20142017208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13102U (zh) 2013-05-17 2014-04-10 电连接器及其传输模组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42332.3A Pending CN103972699A (zh) 2013-05-17 2014-04-10 电连接器及其传输模组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3972699A (zh)
TW (1) TWM4663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2699A (zh) * 2013-05-17 2014-08-06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传输模组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96880B1 (en) * 1999-09-21 2001-03-06 Avaya Technology Corp.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rosstalk compensation
CN2519453Y (zh) * 2001-11-17 2002-10-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的端子
CN2540038Y (zh) * 2001-12-08 2003-03-1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US7914346B2 (en) * 2008-11-04 2011-03-29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Communications jacks having contact wire configurations that provide crosstalk compensation
CN201425989Y (zh) * 2009-05-11 2010-03-17 李洋银 网络传输连接器
CN201741842U (zh) * 2010-05-05 2011-02-0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437455B (zh) * 2010-09-29 2013-09-1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651509B (zh) * 2011-02-25 2014-03-1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2712501U (zh) * 2012-08-24 2013-01-30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M466379U (zh) * 2013-05-17 2013-11-2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電連接器及其傳輸模組結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2699A (zh) * 2013-05-17 2014-08-06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传输模组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2699A (zh) 2014-08-06
TWM466379U (zh) 201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15839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4143896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4179445U (zh) 电连接器之转接装置
CN204517007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4218344B (zh) 高速卡缘连接器及具有该高速卡缘连接器的高速卡缘连接器组件
TWI485939B (zh) 模組化的連接器
CN104966916A (zh) 直立型插座电连接器
CN204992033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3178221A (zh) 电子装置
CN204167540U (zh) 电连接器
CN203813102U (zh) 电连接器及其传输模组结构
CN204632967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3199375B (zh) 电连接器
US9484690B2 (en) Modular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3296502B (zh) 电连接器与电子组件
CN103167722A (zh) 柔性电路板及制造具有端子的柔性电路板的方法
CN201608297U (zh) Usb母头连接器
CN204809439U (zh) 直立型插座电连接器
CN203521783U (zh) 电连接器的印刷电路板结构
CN203503909U (zh) 高频线缆连接器结构
CN201887202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5178120U (zh) 电连接器
CN216598133U (zh) 一种插接头、电子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03826614U (zh) 网络连接器
CN202308577U (zh) 具有隔热结构的通讯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