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水上墩身施工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上墩身施工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上墩身施工中,普遍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为作业平台,该工艺存在以下缺陷:
一、扣件节点的连接质量受工人操作的影响显著,而在水上墩身施工中,作业面相对狭小,作业条件受到限制,支架搭设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存在安全隐患。
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人行爬梯、脚手板的设置与固定相对困难,存在安全隐患。
三、当墩身高度较大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好,安全系数高的装配式水上墩身施工支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装配式水上墩身施工支架,包括四根垂直于水平面且呈矩形阵列的钢管立杆,所述钢管立杆之间自下而上依次通过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钢管横杆、第一钢管平联、第二钢管平联、第二钢管横杆、第三钢管平联和第四钢管平联焊接在一起,且所述每根钢管立杆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一具有螺栓孔的法兰板;所述第一钢管横杆和第二钢管横杆底部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两个开口向外的方钢连接套,其位于同侧的一条长边上分别设置有与其两侧短边相互连接的第一脚踏网和第二脚踏网,所述第一脚踏网和第二脚踏网的短边长度小于第一钢管横杆和第二钢管横杆的短边长度;所述第一脚踏网和第二脚踏网的侧面以及第三钢管平联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全爬梯、第二安全爬梯和第三安全爬梯;所述第一安全爬梯的顶部与第一脚踏网顶面水平连接,底部与钢管立杆底部水平,所述第二安全爬梯的顶部与第二脚踏网顶面水平连接,底部与第一钢管平联顶面连接,所述第三安全爬梯顶部与钢管立杆的顶部水平,底部与第三钢管平联的顶面连接,其中第三安全爬梯的最左端与第一安全爬梯的最右端上下对齐。
所述第一钢管横杆和第二钢管横杆均由两根长管和两根短管组成,长管焊接在间距较长的两根相邻的钢管立杆之间,短管焊接在间距较短的两根相邻的钢管立杆之间。
优选的,所述长管和短管与钢管立杆之间焊接有钢管斜撑。
优选的,所述长管的长度为2.7m,短管的长度为1.7m,钢管立杆的长度为4m。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全爬梯、第二安全爬梯和第三安全爬梯由钢制踏板和连接梁组成,所述连接梁具有两根,平行设置,所述钢制踏板具有多个,等间距平行焊接在两根连接梁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全爬梯、第二安全爬梯和第三安全爬梯的内外侧均设置有由钢管制成的扶手。
优选的,所述第一脚踏网和第二脚踏网由5mm厚的定型刚网片制成。
优选的,所述法兰板上的螺栓孔至少具有三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这种装配式水上墩身施工支架的构件在后场加工成型,作业环境较好,施工质量易于控制;现场组装简单方便,支架搭设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证;安全爬梯、脚踏板均为定型构件,随支架搭设、拆卸,同时钢管平联可兼作护栏使用,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作业平台;支架强度、刚度、稳定性均较传统工艺有大幅提高,周转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式水上墩身施工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管立杆;21、第一钢管横杆;22、第二钢管横杆;31、第一钢管平联;32、第二钢管平联;33、第三钢管平联;34、第四钢管平联;4、钢管斜撑;51、第一安全爬梯;52、第二安全爬梯;53、第三安全爬梯;61、第一脚踏网;62、第二脚踏网;7、法兰板;8、方钢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所示一种装配式水上墩身施工支架,包括四根垂直于水平面且呈矩形阵列的钢管立杆1,所述钢管立杆1长度为4m,各钢管立杆1之间自下而上依次通过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钢管横杆21、第一钢管平联31、第二钢管平联32、第二钢管横杆22、第三钢管平联33和第四钢管平联34焊接在一起,且所述每根钢管立杆1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一具有螺栓孔的法兰板7,所示螺栓孔至少具有三个,保证对接的法兰板7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所述第一钢管横杆21和第二钢管横杆22均由两根长管和两根短管组成,所述长管的长度为2.7m,其焊接在间距较长的两根相邻的钢管立杆1之间,所述短管的长度为1.7m,其焊接在间距较短的两根相邻的钢管立杆1之间,其底部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两个开口向外的方钢连接套8,方便对接;为了使该支架的结构更加牢固,所述长管和短管与钢管立杆1之间焊接有钢管斜撑4;所述第一钢管横杆21和第二钢管横杆22位于同侧的一条长边上分别设置有与其两侧短边相互连接的第一脚踏网61和第二脚踏网62,所述第一脚踏网61和第二脚踏网62由5mm厚的定型刚网片制成,第一脚踏网61和第二脚踏网62的短边长度小于第一钢管横杆21和第二钢管横杆22的短边长度;所述第一脚踏网61和第二脚踏网61的侧面以及第三钢管平联3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全爬梯5、第二安全爬梯52和第三安全爬梯53,所述第一安全爬梯51、第二安全爬梯52和第三安全爬梯53由钢制踏板和连接梁组成,所述连接梁具有两根,平行设置,所述钢制踏板具有多个,等间距平行焊接在两根连接梁之间,且所述第一安全爬梯51、第二安全爬梯52和第三安全爬梯53的内外侧均设置有由钢管制成的扶手,该钢管的厚度为2mm,通过螺丝和螺母与安全爬梯连接,方便施工人员上下行走,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性;所述第一安全爬梯51的顶部与第一脚踏网61顶面水平连接,底部与钢管立杆1底部水平,所述第二安全爬梯52的顶部与第二脚踏网62顶面水平连接,底部与第一钢管平联31顶面连接,所述第三安全爬梯53顶部与钢管立杆1的顶部水平,底部与第三钢管平联33的顶面连接,其中第三安全爬梯53的最左端与第一安全爬梯51的最右端上下对齐。
安装时,首先在承台顶面安装底层各单元构件,完成单元支架的装配,水平方向单元支架的连接安装,通过方钢连接套8,在水平方向以一根短方钢分别穿入相邻两个单元支架上的方钢连接套8内,并以螺栓施拧连接固定;装配上下连个叠加的单元支架时,将单元支架起吊叠加放置在底层单元支架上,然后将法兰板7与下层单元构件的法兰板7对位,以螺栓穿过螺栓螺栓孔,安装螺帽并施拧连接固定,从而完成上下层单元支架的竖向连接,以此循环,完成支架安装。
这种装配式水上墩身施工支架的构件在后场加工成型,作业环境较好,施工质量易于控制;现场组装简单方便,支架搭设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证;安全爬梯、脚踏板均为定型构件,随支架搭设、拆卸,同时钢管平联可兼作护栏使用,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作业平台;支架强度、刚度、稳定性均较传统工艺有大幅提高,周转效率高,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