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93426U - 一种车辆顶盖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顶盖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93426U
CN203793426U CN201420131439.3U CN201420131439U CN203793426U CN 203793426 U CN203793426 U CN 203793426U CN 201420131439 U CN201420131439 U CN 201420131439U CN 203793426 U CN203793426 U CN 203793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cover
roof
vehicle
vehicle roof
cov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314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锂君
刘海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314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93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93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9342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顶盖及车辆,涉及汽车设计领域。解决由玻璃钢顶盖的上下两块顶盖之间形成的空腔,从而引起的共振产生异响,而分块连接的玻璃钢结构,安装容易出现不匹配,而且需要在连接处增加密封结构,操作麻烦,花费大,还会有影响美观的问题。其中所述车辆顶盖,包括:顶盖本体;至少一个方框形的用于加强所述顶盖本体强度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位于所述顶盖本体上。这样通过在顶盖本体上安装方框形的多个加强结构,使得顶盖没有形成整体的空腔结构,避免了共振引起的异响,同时多个加强结构的设置,顶盖就不用分块模压后再连接,减少了成本,也不影响美观,而且结构简单,方便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顶盖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顶盖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事业的发展,大部分的汽车公司开始寻找其他的材料来替代现有的汽车用材料,有一部分车型顶盖采用玻璃钢材料来替代钣金材料以达到很好的外观以及减重的效果,而顶盖作为外观件,需要有很严格的密封要求,以及尺寸精度要求。
现有的玻璃钢顶盖为上下两块顶盖粘接而成,在中间形成空腔,而空腔形式的顶盖容易引起共振而产生异响;还有玻璃钢顶盖成型工艺方式为手糊,由于手糊的工艺特点导致无法保证玻璃钢顶盖的尺寸,而且生产效率低。也有厂家采用分块的方法制备玻璃钢顶盖,这样安装玻璃钢顶盖时需要将分块的部位增加很多的连接件,同样会存在配合等问题,而且也会增加比较多的费用,还会影响顶盖外观的一体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顶盖及车辆,解决由玻璃钢顶盖的上下两块顶盖之间形成的空腔,从而引起的共振产生异响,同时连接的分块玻璃钢,安装容易出现不匹配,而且需要在连接处增加密封结构,操作麻烦,花费大,还会有影响美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辆顶盖,其中,包括:
顶盖本体;
至少一个方框形的用于加强所述顶盖本体强度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位于所述顶盖本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强结构是关于所述顶盖本体的中心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结构通过结构胶粘接固定在所述顶盖本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结构的截面为凹形。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本体的材料为玻璃钢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多个加强筋。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的车辆顶盖。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通过在顶盖本体上安装方框形的多个加强结构,使得顶盖没有形成整体的空腔结构,避免了共振引起的异响,同时多个加强结构的设置,顶盖就不用分块模压后再连接,减少了成本,也不影响美观,而且结构简单,方便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盖本体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盖本体内侧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盖本体结构断面图;
图4为图3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顶盖本体,2-加强结构,3-结构胶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顶盖及车辆,通过多个加强结构安装在顶盖上,且多个加强结构呈方框形结构,使顶盖没有形成整体的空腔结构,避免了共振引起的异响,同时多个加强结构的设置,顶盖就不用分块模压后再连接,减少了成本,也不影响美观,而且结构简单,方便生产。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顶盖,其中,包括:
顶盖本体1,其中所述顶盖本体1的材料为玻璃钢材料;
至少一个方框形的用于加强所述顶盖本体1强度的加强结构2,所述加强结构2位于所述顶盖本体1上。
在顶盖本体1上安装多个加强结构2,这样能够通过多个加强结构2加强顶盖本体1的强度,同时多个加强结构2的设置,使顶盖没有形成整体的空腔结构,避免了共振引起的异响,同时顶盖也不用分块模压后再连接,减少了成本,也不影响美观,并且结构简单,方便生产。
为了实现产业的高效率,使加强结构2加强于顶盖的力度均匀,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顶盖中,所述加强结构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强结构2是关于所述顶盖本体1的中心对称设置。
为了使加强结构2能稳定的安装在车辆顶盖上,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顶盖中,所述加强结构2通过结构胶3粘接固定在所述顶盖本体1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顶盖结构采用粘接工艺,在加强结构2与顶盖本体1的贴合面上涂上结构胶3,将加强结构2和顶盖本体1粘接在一起。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使加强结构2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实现顶盖的减重效果,减少了空间的浪费,增加头部的空间,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顶盖中,所述加强结构2的截面为凹形。
由于加强结构2是方形框的凹形结构,因此所述加强结构2只是局部加强,并没有形成整体的空腔结构,同时减少了空腔结构比较大的时候而导致的共振情况;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没有产生较大的空腔结构,所以不用增加隔音棉等材料来解决共振问题,节约了成本,而且结构比较简单,易于制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车辆顶盖结构简单并且厚度均匀,而这种相对简单的结构能保证在各个方向上的收缩率一致,减少了内应力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玻璃钢材料的顶盖本体1是指模压式玻璃钢顶盖,玻璃钢制品模压成型的工艺技术是将热固性塑料的模压料放在已经加热到指定温度的模具中加压,使物料熔融流动并能均匀地充满模腔,经过一定时间固化成型,然后将模压制品取出,再进行必要的辅助加工,即得所需产品。采用模压方式制备顶盖有助于提高顶盖的尺寸精度,同时采用机械制备代替手工制备,极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这种采用模压工艺制备的顶盖生产效率高于传统的采用手糊工艺制备的顶盖,且能保证产品尺寸的稳定性。由于顶盖有密封要求,因此对其密封面尺寸要求严格,而传统的手糊工艺制备的顶盖易产生变形和收缩,不能保证尺寸的稳定性。
从图1、图2和图3中,可以看出这种方式制备的顶盖由于所用加强结构2比较简单,因此制作加强结构2的模具相对简单,节省模具成本,顶盖没有做成分块再进行模压,主要是考虑到分块处理后要在分块处增加密封结构,增加成本,同时分块会影响整体的美观。
这种模压式玻璃钢顶盖的生产效率高,便于实现专业化和自动化生产;产品尺寸精度高,重复性好;表面光洁,无需二次修饰;批量生产,价格相对低廉。
为了在不增加车辆重量的前提下,可以增强顶盖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顶盖中,所述加强结构2包括多个加强筋。
加强筋能预留很大的头部空间,采用加强筋的结构能够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汽车重量比两层式的顶盖轻很多。
相应的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顶盖,应用于车辆,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中,上述车辆顶盖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车辆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车辆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本体;
至少一个方框形的用于加强所述顶盖本体强度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位于所述顶盖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强结构是关于所述顶盖本体的中心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通过结构胶粘接固定在所述顶盖本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的截面为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本体的材料为玻璃钢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多个加强筋。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顶盖。
CN201420131439.3U 2014-03-21 2014-03-21 一种车辆顶盖及车辆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93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31439.3U CN203793426U (zh) 2014-03-21 2014-03-21 一种车辆顶盖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31439.3U CN203793426U (zh) 2014-03-21 2014-03-21 一种车辆顶盖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93426U true CN203793426U (zh) 2014-08-27

Family

ID=51375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31439.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93426U (zh) 2014-03-21 2014-03-21 一种车辆顶盖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934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5030A (zh) * 2016-07-29 2016-10-12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顶盖总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5030A (zh) * 2016-07-29 2016-10-12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顶盖总成
CN106005030B (zh) * 2016-07-29 2018-09-21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顶盖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2996A (zh) 碳纤维复合材料u型件的制造工艺
US20200001509A1 (en) Passive horn integrally formed by using liquid silicone rubb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202088368U (zh) 一种用于橡胶制品模压成型的装置
CN104842606B (zh) 一种组合结构工艺盖板及制备方法
CN203793426U (zh) 一种车辆顶盖及车辆
CN108748860B (zh) 金属与塑胶结合工艺及其防水结构
CN102529098A (zh) 一种利用模内装饰技术制作汽车标牌的方法
CN102285031A (zh) 一种塑料成型模具的制造方法
CN204526187U (zh) 一种风电叶片预埋螺栓套端头的密封结构
CN205631248U (zh) 一种硫化注胶模具
CN206884078U (zh) 一种牛角进胶注塑模
CN201484320U (zh) 汽车防擦条
CN103240836A (zh) 玻璃屏幕与发泡塑料一体成型的显示器及其加工方法
CN208020653U (zh) 一种一次性成型鞋跟
CN203165965U (zh) 一种电池盖及电子产品
CN208069046U (zh) 房车用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外墙板
CN104416915B (zh) 制作壳体的装置及方法
CN206297636U (zh) 一种模压分体式导流罩
CN202573752U (zh) 一种表面无折光包边天窗玻璃
CN204138587U (zh) 大客车复合材料电池托盘
CN209366061U (zh) 一种boss柱结构
CN209649512U (zh) 一种新型塑料激光焊接结构及超声波雷达传感器
CN207465924U (zh) 一种用于真空灌注成型的模具
CN105501140A (zh) 汽车内装饰板
CN217575589U (zh) 翼尖结构、机翼、飞行器和复合材料尖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10

Address after: 101300 Beijing city Shunyi District Shuanghe Street No. 99

Patentee after: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Beijing City Renhe Town Shunyi District Shuanghe Street No. 99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2

Address after: 100130 Zhaofe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Zhaofeng industrial base Tongxin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BAIC GROUP ORV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99, Shuanghe Avenue,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