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88139U - 一种感应耦合电能传输装置的启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感应耦合电能传输装置的启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88139U
CN203788139U CN201420165348.1U CN201420165348U CN203788139U CN 203788139 U CN203788139 U CN 203788139U CN 201420165348 U CN201420165348 U CN 201420165348U CN 203788139 U CN203788139 U CN 2037881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trigger
output
switching tube
logic g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6534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巍
朱伟红
李春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filed Critical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6534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881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881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8813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Abstract

一种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电路的启动电路,应用于零电压开关ZVS控制的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电路ICPT的启动过程,所述启动电路至少包括触发器(U2)、选择电路(U34)、开关管驱动器(U5);所述触发器(U2)与所述选择电路(U34)相连,所述选择电路(U34)与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相连,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的输出端与所述ICPT的开关管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并有效节约井下电路的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感应耦合电能传输装置的启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到一种电路的启动电路,具体地涉及一种感应耦合电能传输装置的启动电路。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勘探开发领域,提供一种适用于井下使用的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启动电路,使用简单的控制电路即可确保ICPT电路的正常启动。
在油田服务领域的井下仪器中,为了给井下仪器供电,经常要用到非接触式感应耦合供电方式,即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Inductive Coupled PowerTransfer)。模块分为原边和副边,原边把输入的直流电压,通过逆变电路变为高频交流电。副边通过感应线圈感生出同样频率的正弦交流电压,以达到传递电能的目的。
原边的交流逆变电路采用LC并联网络和零电压开关ZVS控制,根据谐振电压的过零点控制开关电路。此种电路最重要在于起振过程的顺利和稳态状态的稳定。在电路的启动过程中,两个开关根据谐振电压的过零点交替开关,再由LC谐振选频网络,电路会慢慢达到稳定状态,两个开关也在谐振频率下交替开关,形成正弦波。但如果启动过程形不成有效的开关交替,电路将不能进入谐振状态。所以确保在电路启动的时候,LC网络两端电压有过零点,对电路能否正常启动至关重要,只有保证了过零点的存在,才会引起开关的交替,才能通过选频进入谐振状态。
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井下仪器中,会出现两个不相互接触的部分,并且这两部分之间会有电能的传输。比如转动速度不一致的同轴的两个模块,在这种场合,采用直接的电连接有诸多不便,更为可靠的做法是采用ICPT(Inductive Coupled Power Transfer)技术,通过电磁感应耦合的方式在仪器的非接触的不同部分之间传递电能。
ICPT电路一般采用零电压开关ZVS(Zero Voltage Switch)控制,可以确保最少的能量损耗。而在启动阶段,电感L和电容C组成的谐振网络上能不能形成有效的振荡电压就成为电路能否正常启动的关键。其中,必须确保电压在启动的振荡时,有过零点。这样才能促使两个开关轮流开闭,进而形成有效的在零点附近的正弦振荡。
而在自由振荡,不外加措施的情况下,很难保证电压过零点的存在。
对图1里列出的电路拓朴,电源输入时所接的直流电感(包括两个分相器电感),即Ld、Lsp1、Lsp2都比谐振回路的电感Lp要大得多,所以通常在电路工作的稳态时,电源输入的DC电流可以近似的看成是恒定的,是开关网络向谐振回路注入类似方波的电流。但是在系统启动阶段,情况是不同的。
图2是启动阶段的等效电路图,两个开关支路中的一个是闭合的。根据以下三个等式,它的状态空间方程组可以写成:
L d di d dt + v c = E d , L di L dt + Ri L = v c , i d = i L + C dv c dt - - - ( 1 )
d dt i d i L v c = 0 0 - 1 L d 0 - R L 1 L 1 C - 1 C 0 i d i L v c + 1 L d 0 0 E d - - - ( 2 )
由于DC电感很大,且vc在启动阶段的幅度很小,所以电源输入的电源可以看成是线性上升的电流,斜率为所以图2中的电路可以等效为图3中启动时输入是线性上升电流的等效电路。
根据初始条件,解得所以由方程组(2)和该等效电路中的可以得到二次微分方程
LC d 2 v c dt 2 + RC dv c dt + v c = E d L d Rt + L L d E d - - - ( 3 )
v c ( t ) = E d L d sin θ ( L - R 2 C ) e - t T sin ( ω f t - θ ) + E d L d Rt + E d L d ( L - R 2 C ) - - - ( 4 )
其中,ωf是自由振荡频率,且有 是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是并联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T=2L/R是时间常数,θ是初始相位,表达式如下:
θ = arctan ω f T ( L - R 2 C ) R ( RC - T ) - L d - - - ( 5 )
在理想的振荡条件下,和电感串联的电阻R=0,时间常数T趋于无限大,初始相位角为θ=-90°,谐振电压可以表达为:
从上式可以看出,即使是在最理想的无阻尼状态下,vc(t)都一直大于或等于0,而不会有负值出现。而实际电路中的损耗和阻尼会使vc(t)的值大于0,过零点不存在。
可见,在自由振荡下,电路极有可能出现LC并联电路两端电压没有过零点,不能进入正弦稳定状态的情况,必须有启动电路,才能保证ZVS型ICPT电路的正常工作。
在现有的ICPT模块中,一般采用的是让谐振电容有一个初始电压,让谐振电感有一个初始电流来解决启动问题。这需要额外的充电电路。也有用单片机控制的情况,先用单片机控制开关管的交替,一段时间后再由ZVS来控制。这两种方法都有不足的地方。前一种方法需要额外的充电电路,会占用井下电路板本来就很宝贵的空间。后一种方法需要为控制电路增加一个单片机,而单片机在井下高温振动环境下的稳定性明显不如简单的分立式RC元件的电路高;且启动性能的可靠性不佳,经常会出现控制波形和谐振回路上的电压不一致,电路无法启动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井下使用的ICPT电路启动电路,应用于零电压开关ZVS控制的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电路ICPT的启动过程,所述启动电路至少包括触发器(U2)、选择电路(U34)、开关管驱动器(U5);所述触发器(U2)与所述选择电路(U34)相连,所述选择电路(U34)与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相连,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的输出端与所述ICPT的开关管相连。
可选地,还包括触发器使能电路(U1),所述触发器使能电路(U1)的输出端与所述触发器(U2)的使能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触发器使能电路(U1)至少包括逻辑与门电路(U11),所述逻辑与门电路(U1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电源(VCC1),所述逻辑与门电路(U1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电源(VCC2),所述逻辑与门电路(U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触发器(U2)的使能端。
可选地,所述选择电路(U34)包括逻辑门电路(U3)、逻辑门电路(U4);
所述逻辑门电路(U3)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触发器输出端连接,
所述逻辑门电路(U3)的第二输入端用于引入所述ZVS控制信号;
所述逻辑门电路(U4)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触发器输出端连接,
所述逻辑门电路(U4)的第二输入端用于引入所述ZVS控制信号;
所述逻辑门电路(U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的第一输入引脚;
所述逻辑门电路(U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的第二输入引脚。
可选地,所述逻辑门电路(U3)及逻辑门电路(U4)均为逻辑或门电路;
所述逻辑或门电路(U3)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触发器(U2)正向输出端连接,
所述逻辑或门电路(U4)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触发器(U2)正向输出端连接;
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为高电平驱动型。
可选地,所述逻辑门电路(U3)及逻辑门电路(U4)均为逻辑与门电路;
所述逻辑与门电路(U3)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触发器(U2)反相输出端连接,
所述逻辑与门电路(U4)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触发器(U2)反相输出端连接;
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为低电平驱动型。
可选地,所述触发器(U2)的型号为CD74HC123E,与所述触发器(U2)相连的外围电阻R1不小于5千欧姆,与所述触发器(U2)相连的外围电容C1大于0皮法。
可选地,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的型号为UCC37324。
可选地,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的型号为UCC37323。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并有效节约井下电路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典型的ICPT电路拓朴图;
图2为现有技术ICPT启动时的等效电路图;
图3为现有技术启动时输入是线性上升电流的等效电路;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启动电路的结构简要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启动电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油田技术服务领域,提供一种适用于井下设备使用的ZVS型ICPT电路启动电路,使用简单的控制电路即可确保ZVS型ICPT电路的正常启动。本电路简单,易于实现,稳定性好,并有效节约井下电路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入单稳态计时的触发器U2,将系统启动的时候,假设触发器的正相输出端输出一个高电平信号,用此高电平信号通过开关管驱动器去驱动开关管,使开关管处于导通状态,开关管导通后,图1中,电压Vd与电感Ld、Lsp1、Lsp2形成闭合回路,以给电感充电,电感获得了初始电流,解决了启动电流的问题。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启动电路的结构简要示意图;
应用于零电压开关ZVS控制的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电路ICPT的启动过程,,所述启动电路至少包括触发器U2、选择电路U34、开关管驱动器U5;所述选择电路U34接收所述触发器U2和所述ZVS控制信号,所述选择电路U34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相连,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的输出端与所述ICPT的开关管相连。
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启动电路图具体结构:
一种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电路的启动电路,应用于零电压开关ZVS控制的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电路ICPT的启动过程,所述启动电路至少包括触发器U2、选择电路U34、开关管驱动器U5;所述触发器U2与所述选择电路U3相连,所述选择电路U34用于接收所述触发器U2的输出信号与所述ZVS控制信号,所述选择电路U34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相连,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的输出端与所述ICPT的开关管相连。
可选地,还包括触发器使能电路U1,所述触发器使能电路U1的输出端与所述触发器U2的使能端B连接。
可选地,所述触发器使能电路U1至少包括逻辑与门电路U11,所述逻辑与门电路U11的第一输入端(逻辑与门电路U11的4号引脚)连接电源VCC1,所述逻辑与门电路U11的第二输入端(逻辑与门电路U11的5号引脚)连接电源VCC2,所述逻辑与门电路U11的输出端(逻辑与门电路U11的6号引脚)连接所述触发器U2的使能端B。
触发器使能电路U1还能起到一种延时作用,即等系统里的电子元器件都上电之后,触发器使能电路U1再触发所述触发器U2的使能端,触发器U2输出脉冲。
触发器使能电路U1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电路实现。
可选地,所述选择电路U34包括逻辑门电路U3、逻辑门电路U4;
所述逻辑门电路U3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触发器U2输出端连接,
所述逻辑门电路U3的第二输入端用于引入所述ZVS控制信号;
所述逻辑门电路U4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触发器U2输出端连接,
所述逻辑门电路U4的第二输入端用于引入所述ZVS控制信号;
所述逻辑门电路U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的第一输入引脚;
所述逻辑门电路U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的第二输入引脚。
具体地,逻辑门电路U3的1号引脚连接CON1;CON1为ZVS控制信号的一个输入端;
触发器U2的输出端Q(触发器U2的13号引脚)一路连接到逻辑门电路U3的2号引脚,另一路连接到逻辑门电路U4的2号引脚;
逻辑门电路U4的1号引脚连接CON2;CON2为ZVS控制信号的另一个输入端;
选择电路U34的第一输出端,即逻辑门电路U3的输出端(逻辑门电路U3的4号引脚)连接开关管驱动器U5的第一输入端(开关管驱动器U5的2号引脚);
选择电路U34的第二输出端,即逻辑门电路U4的输出端(逻辑门电路U4的4号引脚)连接开关管驱动器U5的第二输入端(开关管驱动器U5的4号引脚);
具体地,选择电路U34有两种实现方法
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逻辑门电路U3及逻辑门电路U4均为逻辑或门电路;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为高电平驱动型,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的型号为UCC37324。
此种实施方式中,触发器U2输出的脉冲信号与ZVS控制信号在逻辑或门电路进行或运算,当触发器U2输出高电平脉冲时,不管ZVS控制信号是否为高电平或低电平,逻辑或门电路输出高电平脉冲,当触发器U2输出高电平脉冲结束,即触发器U2输出低电平脉冲时,逻辑或门电路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取决于ZVS控制信号的状态,当ZVS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逻辑或门电路输出高电平,当ZVS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逻辑或门电路输出低电平。
当触发器U2输出脉冲为高电平时,选择电路U34输出脉冲为高电平,
当触发器U2输出脉冲为低电平时,选择电路U34输出脉冲的电平高低的状态交由ZVS控制信号决定,当ZVS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选择电路U34输出脉冲为高电平,当ZVS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选择电路U34输出脉冲为低电平。
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为高电平驱动型,当触发器U2输出脉冲为高电平时,选择电路U34输出脉冲为高电平,开关管驱动器U5使能,开关管驱动器U5向开关管输出驱动电流,结合图1,开关管被驱动电流触发后导通,电压Vd与电感Ld、Lsp1、Lsp2形成闭合回路,电感获得了初始电流。
当触发器U2输出高电平脉冲结束,输出脉冲为低电平时,选择电路U34输出脉冲的电平高低的状态交由ZVS控制信号决定,开关管驱动器U5的工作状态交由ZVS控制信号决定,进而开关管的导通或断开状态也由ZVS控制信号决定。
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逻辑门电路U3及逻辑门电路U4均为逻辑与门电路;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为低电平驱动型,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的型号为UCC37323。
此种实施方式中,触发器U2输出的脉冲信号与ZVS控制信号在逻辑与门电路进行与运算,当触发器U2输出低电平脉冲时,不管ZVS控制信号是否为高电平或低电平,逻辑与门电路输出低电平脉冲,当触发器U2输出低电平脉冲结束时,即触发器U2输出高电平脉冲时,逻辑与门电路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取决于ZVS控制信号的状态,当ZVS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逻辑与门电路输出高电平,当ZVS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逻辑与门电路输出低电平。
当触发器U2输出脉冲为低电平时,选择电路U34输出脉冲为低电平,
当触发器U2输出脉冲为高电平时,选择电路U34输出脉冲的电平高低的状态交由ZVS控制信号决定,当ZVS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选择电路U34输出脉冲为高电平,当ZVS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选择电路U34输出脉冲为低电平。
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为低电平驱动型,当触发器U2输出脉冲为低电平时,选择电路U34输出脉冲为低电平,开关管驱动器U5使能,开关管驱动器U5向开关管输出驱动电流,结合图1,开关管被驱动电流触发后导通,电源Vd与电感Ld、Lsp1、Lsp2形成闭合回路,电感获得了初始电流。
当触发器U2输出低电平脉冲结束,输出脉冲为高电平时,选择电路U34输出脉冲的电平高低的状态交由ZVS控制信号决定,开关管驱动器U5的工作状态交由ZVS控制信号决定,进而开关管的导通或断开状态也由ZVS控制信号决定。
当然,选择电路U34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
可选地,所述触发器U2的型号为CD74HC123E,所述触发器U2的外围电阻R1的阻值不小于5千欧姆,所述触发器U2的外围电容C1的值大于0皮法。
触发器U2可以选择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生产的产品系列。
在图5中,触发器U2的引脚(触发器U2的1号引脚)接地,为低电平;
电源VCC连接电阻R1后,一路连接到触发器U2的CX/RX引脚(触发器U2的15号引脚);
VCC电源连接电阻R1后,另一路经电容C1连接到触发器U2的CX引脚(触发器U2的14号引脚);
VCC电源连接触发器U2的引脚(触发器U2的3号引脚);
触发器U2输出端至少包括正向输出端Q(触发器U2的13号引脚)可输出高电平脉冲,触发器U2的反向输出端(触发器U2的4号引脚)可输出低电平脉冲;可以根据工程需要选择正向输出端或是反向输出端。
触发器U2输出端输出的脉冲宽度TW与各种因素有关;
当温度一定时,外围电阻R1一定时,电源电压VCC一定时,触发器U2输出端输出的脉冲宽度与电容C1的值成正比;
当温度一定时,外围电容C1一定时,电源电压VCC一定时,触发器U2输出端输出的脉冲宽度与电阻R1的值成正比;
当电源电压VCC一定时,外围电容C1一定时,外围电阻R1一定时,触发器U2输出端输出的脉冲宽度也会受温度影响;
比如
当R1=10KΩ,C1=10nF,VCC=5V,温度范围为零下40摄氏度至零上85摄氏度时,TW的取值范围为38.7us-51.3us。
当温度、外围电阻R1、外围电容C1一定时,电源电压VCC的值不同也会影响触发器U2输出端输出的脉冲宽度。
在工程中,电源VCC的电压一般为5伏,当VCC为5伏时,
可以近似地认为此种系列触发器的输出脉冲宽度TW=0.45×R1×C1。
比如当工作环境温度为25摄氏度,VCC的值为5伏,电阻为10千欧,电容为10nF时,输出脉冲时间宽度的范围为40~50us。
触发器U2的工作温度范围为零下55摄氏度至零上125摄氏度。
在工程实践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对电阻R1、电容C1进行选择,对电阻R1、电容C1进行选择往往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调试与现场测试决定。
图5中,开关管驱动器U5的3号引脚接地;开关管驱动器U5的1号引脚悬空;开关管驱动器U5的6号引脚一路连接电源VDD,用于引入开关管驱动器U5的工作电源,另一路通过电容C2与地连接,电容C2用于滤波;开关管驱动器U5的8号引脚为悬空端;
开关管驱动器U5的第一输出端(开关管驱动器U5的7号引脚)连接电阻R2,经引脚DRV1连接桥臂上的开关管;
开关管驱动器U5的第二输出端(开关管驱动器U5的5号引脚)连接电阻R3,经引脚DRV2连接另一路桥臂上的开关管。
开关管驱动器U5可以选择TI公司的系列产品,包括UCC2732X系列产品和UCC3732X系列产品。
在上述的系列产品中,开关管驱动器U5的工作温度范围为零下40摄氏度至零上125摄氏度;输入电流3毫安;工作电压为4.5伏至15伏;驱动电流4安培,等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与TI公司的产品技术手册,利用现有产品的各种功能来选择具体的产品型号。
开关管的驱动电路也可以有多种变形,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开关驱动集成电路作为开管驱动器。
在电路启动时,让图(1)电路中的两个开关臂Q1和Q2同时导通一段时间t1,形成闭合回路,电源对电路两桥臂上的电感进行一定时长的充电,直流电感的电流达到某一值Id(0)后,即可确保谐振电路两端电压具有过零点,并进一步带来谐振的顺利产生,再进行正常的ZVS控制。
具体分析过程:
闭合回路形成后,一条开关臂关上,则在图(3)中等效电路中的Id(t)将有一初始值Id(0)。假设Id(0)比振荡时第一个半周期的电流升ΔId要大不少,则启动过程可以近似为对阶跃电流输入的响应。微分方程(3)变为
LC d 2 v c dt 2 + RC dv c dt + v c = I d ( 0 ) R . - - - ( 7 )
vc(t)的完整解可以表达为:
v c ( t ) = I d ( 0 ) R sin θ e - t T sin ( ω f t - θ ) + I d ( 0 ) R , - - - ( 8 )
初始相位为:
θ = arctan ω f RC 1 - RC T . - - - ( 9 )
在理想振荡状态下,谐振电感串联电阻R0,时间常数T无穷大,初始相位为θ=0,谐振电压可以表达为: v c ( t ) = I d ( 0 ) ω f C sin ( ω f t ) - - - ( 10 )
对比前面的式子(6),可以得到,在理想振荡状态下,注入的电流是线性上升电流,不再是零状态响应。所以有很不一样的振荡特性。前者在0值以上振荡,具有直流分量Ed,后者围绕0点振荡,可以确保过零点的存在。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电路的启动电路,应用于零电压开关ZVS控制的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电路ICPT的启动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电路至少包括触发器(U2)、选择电路(U34)、开关管驱动器(U5);所述选择电路(U34)接收所述触发器(U2)和所述ZVS控制信号,所述选择电路(U3)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相连,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的输出端与所述ICPT的开关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发器使能电路(U1),所述触发器使能电路(U1)的输出端与所述触发器(U2)的使能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器使能电路(U1)至少包括逻辑与门电路(U11),所述逻辑与门电路(U1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电源(VCC1),所述逻辑与门电路(U1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电源(VCC2),所述逻辑与门电路(U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触发器(U2)的使能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电路(U34)包括逻辑门电路(U3)、逻辑门电路(U4);
所述逻辑门电路(U3)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触发器(U2)输出端连接,
所述逻辑门电路(U3)的第二输入端用于引入所述ZVS控制信号;
所述逻辑门电路(U4)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触发器(U2)输出端连接,
所述逻辑门电路(U4)的第二输入端用于引入所述ZVS控制信号;
所述逻辑门电路(U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的第一输入引脚;
所述逻辑门电路(U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的第二输入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门电路(U3)及逻辑门电路(U4)均为逻辑或门电路;
所述逻辑或门电路(U3)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触发器(U2)正向输出端连接,
所述逻辑或门电路(U4)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触发器(U2)正向输出端连接;
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为高电平驱动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门电路(U3)及逻辑门电路(U4)均为逻辑与门电路;
所述逻辑与门电路(U3)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触发器(U2)反相输出端连接,
所述逻辑与门电路(U4)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触发器(U2)反相输出端连接;
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为低电平驱动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器(U2)的型号为CD74HC123E,与所述触发器(U2)相连的外围电阻R1不小于5千欧姆,与所述触发器(U2)相连的外围电容C1大于0皮法。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的型号为UCC37324。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驱动器(U5)的型号为UCC37323。
CN201420165348.1U 2014-04-04 2014-04-04 一种感应耦合电能传输装置的启动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881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65348.1U CN203788139U (zh) 2014-04-04 2014-04-04 一种感应耦合电能传输装置的启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65348.1U CN203788139U (zh) 2014-04-04 2014-04-04 一种感应耦合电能传输装置的启动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88139U true CN203788139U (zh) 2014-08-20

Family

ID=51324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6534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88139U (zh) 2014-04-04 2014-04-04 一种感应耦合电能传输装置的启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881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79711A (zh) * 2023-03-10 2023-10-31 巨翼(苏州)新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双倍整流和能流控制相结合的磁感应无线充电接收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79711A (zh) * 2023-03-10 2023-10-31 巨翼(苏州)新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双倍整流和能流控制相结合的磁感应无线充电接收器
CN116979711B (zh) * 2023-03-10 2024-04-23 巨翼(苏州)新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双倍整流和能流控制相结合的磁感应无线充电接收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2563B (zh) 一种开关电源中控制恒流输出的装置及方法
CN103501555B (zh) 数字锁相和频率跟踪的电磁感应加热电源控制器
US20110084773A1 (en) Architecture for single-stepping in resonant clock distribution networks
US11340675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media for providing power to an HDMI source
CN104269943A (zh)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频率跟踪装置及其频率跟踪方法
JP2017501675A (ja) 共振整流装置、共振整流制御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3997317A (zh) 一种显著提高控制电流—输出频率线性度的张弛振荡器
CN104549979A (zh) 基于移相全桥大功率超声波发生器
Abdolkhani et al. Improved autonomous current‐fed push–pull resonant inverter
CN106685103A (zh) 一种lccl谐振结构的参数设置方法
CN203788139U (zh) 一种感应耦合电能传输装置的启动电路
CN104135163A (zh) 一种基于buck电路的旋转超声加工驱动器
CN103427624B (zh) 用于集成式降压型dc/dc开关变换器的抗振铃电路
CN106787243A (zh) 一种基波电流补偿高次谐波电流的lccl谐振结构
CN103997191B (zh) 开关电源功率管过载检测电路
JP6396109B2 (ja)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CN103326667A (zh) 正弦振荡器
CN105553260B (zh) 一种程控电压调整电路
Yoo et al. 100kHz IGBT inverter use of LCL topology for high power induction heating
CN107276566A (zh) 环形振荡电路
CN103944383B (zh) 一种Boost变换器
CN207218655U (zh) 驱动电路
US11689158B2 (en) Apparatus for injecting energy into crystal in crystal oscillator, and crystal oscillator
CN102710238B (zh) 温度敏感度低的非线性压控振荡器及应用其的开关电源
CN204761744U (zh) 电磁谐振电路及电磁谐振电路的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10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after: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Address before: 100010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before: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