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73507U - 触控显示部件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73507U
CN203773507U CN201420052228.0U CN201420052228U CN203773507U CN 203773507 U CN203773507 U CN 203773507U CN 201420052228 U CN201420052228 U CN 201420052228U CN 203773507 U CN203773507 U CN 203773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visible area
control display
display unit
light sh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522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贤斌
冯风辉
纪贺勋
赖育辉
赖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129067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03773507(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filed Critical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riority to CN2014200522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73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riority to TW103214431U priority patent/TWM493062U/zh
Publication of CN203773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7350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触控显示部件,包括一基板,具有一贴合面;复数遮光层,呈阶梯状依次层叠在所述基板的贴合面上;一流平层,位于所述基板的贴合面上,且全面覆盖所述复数遮光层。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部件通过增加一流平层覆盖复数遮光层,使整个遮蔽结构边缘呈一平缓的斜坡,而降低触控显示部件在后续贴合中产生气泡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产品贴合良率。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显示部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触控显示装置已经被大量应用在各种电子产品中,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电话、手写输入设备、信息家电(Information appliance)、自动金融机(automated teller machine,ATM)、以及店面销售柜员机(point of sale,POS)等。触控显示装置通常包括一触控面板和一显示单元,而达到触控显示功能,以提供用户一个直观且便利的人机操作界面。
传统的触控显示装置,通常都会有遮光层形成于触控显示装置的一盖板下表面,其作为一触控显示部件,使触控显示装置形成一非可视区,以遮蔽触控显示装置整体架构中位于此非可视区内的布线电路。为了达到更好的遮蔽效果,通常需要在盖板的下表面印刷多层遮光层,尤其是随着人们对触控显示装置外观多样性的需求,白色或彩色(除黑、白以外的其他颜色)遮光层成为触控显示装置发展的一个趋势,多层遮光层更是触控显示装置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选择。
因现有的印刷、涂布等遮光层形成技术在对位时存在一定的公差σ,为了保证可视区与非可视区的界线整齐,形成第二遮光层时需对第一遮光层让位(通常选择远离可视区V的方向)至少σ的距离,同样,为了保证均匀的印刷效果,形成第三遮光层时需对第一、第二遮光层让位至少σ的距离。
在实际操作中,非可视区的多层遮光层会呈阶梯状层叠于盖板上,相邻遮光层间存在高度差,因而在各级阶梯的交界处,会有明显断层,此断层在后续基板与另一板材贴合的过程中,容易成为贴合气泡产生的根源。遮光层的数量越多,断层数也越多,触控显示装置在后续贴合中产生气泡的可能性就越高,不利于后续贴合工艺的实施,进而影响产品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对触控显示部件设计进行改良,使得触控显示部件除了可以有效地提供遮蔽作用外,更可减少遮光层断层,有效改善后续的贴合气泡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产品良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部件,包括一基板,具有一贴合面;复数遮光层,呈阶梯状依次层叠在所述基板的贴合面上;一流平层,位于所述基板的贴合面上,且全面覆盖所述复数遮光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基板具有一可视区及位于所述可视区至少一侧的非可视区,复数遮光层位于所述基板的非可视区内,其中越接近所述基板的遮光层越靠近可视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基板的材料为玻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碳酸脂、聚砜或环烯共聚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遮光层的材料为不透明光阻、不透明胶类或不透明油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流平层的材料为不透明光阻、不透明胶类或不透明油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具有可视区和位于可视至少一侧的非可视区,且上述流平层位于所述基板的非可视区,且与所述遮光层区共同作为所述非可视区的遮光图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流平层的材料为透明聚亚酰胺树脂、透明二氧化钛、透明胶类或二氧化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基板具有可视区和位于可视至少一侧的非可视区,且上述遮光层作为所述非可视区的遮光图案,所述流平层位于所述基板的非可视区,并延伸至所述基板的可视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部件进一步包括一触控感应层,所述触控感应层位于所述基板的可视区并延伸至所述基板的非可视区,其中所述触控感应层在非可视区中是位于所述流平层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感应层的材料为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锌氧化物,奈米银、奈米碳管或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基板为一触控显示装置的保护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部件通过对触控显示部件设计进行改良,即在复数遮光层呈阶梯状层叠于基板上后,再增加一流平层覆盖前述复数遮光层,通过流平层的低流动性,使其填充前述复数遮光层的断层处,使整个遮蔽结构边缘呈一平缓的斜坡,而降低触控显示部件在后续贴合中产生气泡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产品贴合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描述的触控显示部件的俯视图。
图2为沿图1线段Ⅰ-Ⅰ’所绘制之触控显示部件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3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描述的触控显示部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3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描述的触控显示部件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描述的触控显示部件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提供许多可应用的发明概念,其可以较广的变化实施。所讨论之特定实施例仅用来揭示使用实施例的特定方法,而不用来限定揭示的范畴。为简明起见,本实用新型在不同例子中以重复的元件符号及/或字母表示,但不代表所述各实施例及/或结构间具有特定的关系。附带一提的是,本说明书中所称的方位“上”及“下”,仅是用来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
请参阅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描述的触控显示部件的俯视图。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部件1具有一可视区V及非可视区NV,在本实施例中,非可视区NV仅位于可视区V的一侧边,但并不限定于此,非可视区NV也可以环绕于可视区V或位于其相对的两侧,具体形状可依后期所需遮蔽的内部线路情况而做相应改变。
图2为沿图1线段Ⅰ-Ⅰ’所绘制之触控显示部件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图2显示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部件1包括基板100,复数遮光层110,流平层120。其中,基板100具有一后续将形成遮光层并与另一板材贴合的贴合面102;基板100的材料可以为玻璃等透明硬质材料,也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碳酸脂(polycarbonate,PC)、聚砜(polysulfone,PSF)或环烯共聚物等透明柔性材料。
如图2所示,在基板100的贴合面102上依序层叠遮光层111、112、113,遮光层111、112、113均位于基板100的非可视区NV,构成非可视区NV的遮光图案,其中越接近基板100的遮光层越靠近所述可视区V,即遮光层111、112、113的与可视区V的距离(分别标记为S1、S2、S3)为S1<S2<S3(在本实施例中S1=0)。在本实施例中,复数遮光层110是由从上而下的111、112、113三层组成,但其数量并不以此为限,可以为两层、四层甚至更多层;各遮光层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不相同,且分别可以为不透明光阻、不透明胶类或油墨;各遮光层的色彩也可以相同或不相同,且分别可以为黑色、白色或彩色。
在本实施例中,流平层120,位于基板100的贴合面102,且全面覆盖复数遮光层110,即在本实施例中,流平层120至少覆盖非可视区NV并延伸至可视区V。流平层120的材料可以为透明聚亚酰胺树脂、透明二氧化钛、透明胶类或二氧化硅。
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层111、112、113呈阶梯状层叠于基板100上,在各遮光层最靠近可视区V的交界处会有明显断层,而覆盖的流平层120,可以填充各遮光层111、112、113的断层处,使整个遮蔽结构边缘呈一平缓的斜坡,而降低触控显示部件1在后续贴合中产生气泡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产品贴合良率。
图3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描述的触控显示部件的截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部件2包括基板100,复数遮光层110,流平层220。与触控显示部件1不同的是,流平层220的材料为不透明光阻、不透明胶类或油墨,色彩可以为黑色、白色或彩色,其可以与复数遮光层110以相同材质同样的方式形成于触控显示部件2的非可视区NV,共同形成非可视区NV的遮光图案,此时220与可视区V的距离S0符合S1-S0≧σ(在本实施例中S0=0)。此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部件2除了可以填充复数遮光层的断层处,提高产品贴合良率外,因增加了遮光图案,还可以增加整个遮蔽结构的遮蔽效果。
图3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描述的触控显示部件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在此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部件3包括基板100,复数遮光层210,流平层220。复数遮光层210由遮光层211、212组成,流平层220全面覆盖复数遮光层210,复数遮光层210与流平层220共同形成非可视区NV的遮光图案。采用此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部件设计,在达到与触控显示部件1相同遮光效果和产品贴合良率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整个触控显示部件的厚度。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描述的触控显示部件的截面示意图。触控显示部件4包括基板100,复数遮光层210,流平层220,还包括一触控感应层230。触控感应层230位于基板100的贴合面102,位于可视区V并延伸至非可视区NV,其中触控感应层430在非可视区NV中是位于流平层320上。触控感应层330的材料可以为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锌氧化物,奈米银、奈米碳管、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氧化锌掺杂物及前述材料之组合。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00较佳是一硬质材料例如强化玻璃,可作为触控显示装置的保护玻璃;触控显示部件4将触控感应层230直接形成于强化基板100上,而成为单片基板结构的触控显示部件,后续可与另一板材例如为显示单元(未绘出)贴合,而完成一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在本实施例中,流平层220的设计,使得遮光图案边缘平缓,还减少了触控感应层230在遮光图案边缘处断裂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单片基板结构触控显示装置的产品良率。
虽然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变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之保护范围当视后附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1)

1.一种触控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具有一贴合面;
复数遮光层,呈阶梯状依次层叠在所述基板的贴合面上;
一流平层,位于所述基板的贴合面上,且全面覆盖所述复数遮光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具有一可视区及位于所述可视区至少一侧的非可视区,所述复数遮光层位于所述基板的非可视区内,其中越接近所述基板的所述遮光层越靠近所述可视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材料为玻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碳酸脂、聚砜或环烯共聚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的材料为不透明光阻、不透明胶类或不透明油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层的材料为不透明光阻、不透明胶类或不透明油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具有可视区和位于可视至少一侧的非可视区,且所述流平层位于所述基板的非可视区,与所述遮光层区共同作为所述非可视区的遮光图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层的材料为透明聚亚酰胺树脂、透明二氧化钛、透明胶类或二氧化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具有可视区和位于可视至少一侧的非可视区,所述遮光层作为所述非可视区的遮光图案,所述流平层位于所述基板的非可视区,并延伸至所述基板的可视区。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触控感应层,所述触控感应层位于所述基板的可视区并延伸至所述基板的非可视区,其中所述触控感应层在非可视区中是位于所述流平层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层的材料为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锌氧化物,奈米银、奈米碳管或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一触控显示装置的保护玻璃。
CN201420052228.0U 2014-01-27 2014-01-27 触控显示部件 Ceased CN203773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2228.0U CN203773507U (zh) 2014-01-27 2014-01-27 触控显示部件
TW103214431U TWM493062U (zh) 2014-01-27 2014-08-13 觸控顯示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2228.0U CN203773507U (zh) 2014-01-27 2014-01-27 触控显示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73507U true CN203773507U (zh) 2014-08-13

Family

ID=51290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52228.0U Ceased CN203773507U (zh) 2014-01-27 2014-01-27 触控显示部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73507U (zh)
TW (1) TWM493062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8884A (zh) * 2015-05-08 2015-07-29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及包含该触摸屏的终端设备
CN105242810A (zh) * 2015-10-29 2016-01-13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10853522A (zh) * 2019-11-29 2020-02-2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屏装置
WO2021174511A1 (zh) * 2020-03-05 2021-09-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盖板、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13703243A (zh) * 2020-05-22 2021-11-26 川奇光电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墨水屏的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8884A (zh) * 2015-05-08 2015-07-29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及包含该触摸屏的终端设备
CN105242810A (zh) * 2015-10-29 2016-01-13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10853522A (zh) * 2019-11-29 2020-02-2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屏装置
WO2021174511A1 (zh) * 2020-03-05 2021-09-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盖板、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13703243A (zh) * 2020-05-22 2021-11-26 川奇光电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墨水屏的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3062U (zh) 2015-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73507U (zh) 触控显示部件
US9116664B2 (en) Electronic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511661B (zh) 触控装置
US9492994B2 (en) Device having multiple printing layers and a printing method thereof
CN203689475U (zh) 显示装置的盖板结构、触控面板结构及防护面板结构
KR200482021Y1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WO2015045325A1 (ja) 静電容量型曲面形状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696006B2 (en) Lamination structure of two-axis curvy touch panel
KR20110110562A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CN103294274A (zh) 面板
CN108037857A (zh) 触控显示面板
CN102483656A (zh) 输入装置以及具备该输入装置的显示装置
CN103365465A (zh) 触控面板及用于触控面板的保护基板
CN106201036A (zh) 内嵌式触摸显示屏及触摸显示屏模组
US20140293152A1 (en)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CN105224142A (zh) 红外复合透光片及具有所述红外复合透光片的触摸屏
JP5795357B2 (ja)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
CN202425245U (zh) 电子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05005402A (zh) 触控面板
CN104182067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4066067U (zh) 红外复合透光片及具有所述红外复合透光片的触摸屏
CN203773526U (zh) 一种圆形的投射电容式触摸屏
KR101724183B1 (ko) 컬러필터,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센서 모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컬러필터의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컬러필터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센서 모듈의 제조방법
CN211062023U (zh) 一种自带立体触控点的触摸显示模块
CN205158317U (zh) 触摸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161028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3035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