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72090U - 一种管板和基管相啮合固定的间接空冷管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板和基管相啮合固定的间接空冷管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72090U CN203772090U CN201420158492.2U CN201420158492U CN203772090U CN 203772090 U CN203772090 U CN 203772090U CN 201420158492 U CN201420158492 U CN 201420158492U CN 203772090 U CN203772090 U CN 2037720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be
- base tube
- air cooling
- indirect air
- plate in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板和基管相啮合固定的间接空冷管束,包括管板,设置有管孔;板内凹槽,设置于所述管孔内壁;基管;管外凹槽,设置于所述基管外壁;所述基管穿过所述管孔,通过所述管外凹槽和板内凹槽与所述管板相啮合连接。通过板内凹槽和管外凹槽相啮合连接所述管板和基管,能够减少胀接过程中基管壁的变形程度,增加基管与管板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管壁能够符合设计要求,啮合结构能够提高基管和管板的连接强度,提高了连接的密封性。特别适用于间接空冷却换热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板和基管通过凹槽相啮合固定的间接空冷管束,属于列管式换热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列管式换热器属于间接空冷换热器的一种,其核心部件是包括多根基管的间接空冷管束。列管式换热器工作时,低温介质沿基管的外侧流动,同时高温流体在基管内流动,低温介质与高温流体不直接接触,这样,低温介质通过基管管壁的传热使高温流体冷却或冷凝。
除基管外,间接空冷管束还包括管板,多根基管通过管板连接成束。为了提高基管与管板间连接的密封性,目前普遍采用胀接法进行连接,胀接法是利用胀管器将基管胀牢固定在管板上的方法,由于胀接后的基管能承受较高的压力,因此该方法适用于材料可焊性差及焊接成本高的情况。目前的胀接法都是直接将管板与基管胀接,但是胀接时管板与基管间的接触连接面光滑,使得管板与基管的连接强度低,容易发生相对滑动的问题,影响了列管式换热器的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2660960U公开了一种管束胀接接头密封结构,其包括管板和基管,所述管板设置有管孔以及与所述管孔相通的胀管凹槽,胀管凹槽为方形、圆弧形或锯齿形,所述基管通过管孔和胀管凹槽与管板相胀接。
上述技术通过在管孔内壁设置凹槽,使得基管通过凹槽能够与管板牢固胀接;但是由于凹槽边缘为凸起结构,胀接过程中,随胀接压力增大,凹槽边缘容易嵌入相接触的基管管壁中,导致基管管壁变薄、无法达到预先设计的厚度要求,从而使基管的耐压性降低,在高压使用环境中容易发生管壁破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在管孔内壁设置凹槽时,胀接过程中凹槽边缘容易嵌入相接触的基管管壁中,导致基管管壁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容易在高压使用时发生破裂;进而提出一种胀接后基管壁厚符合设计要求的基管与管板相啮合固定的间接空冷管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管板和基管相啮合固定的间接空冷管束,包括,
管板,设置有管孔;
板内凹槽,设置于所述管孔内壁上;
基管;
管外凹槽,设置于所述基管外壁上;
所述基管穿过所述管孔,并通过所述管外凹槽和板内凹槽与所述管板相啮合连接。
所述管外凹槽和板内凹槽均为环形,分别绕所述基管的中心轴和管孔的中心轴设置。
沿所述基管的中心轴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管外凹槽,沿所述管孔的中心轴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板内凹槽;所述基管与管板连接状态下,所述管外凹槽和板内凹槽交错分布设置。
所述管外凹槽和板内凹槽的径向截面均为圆弧形。
所述管外凹槽和板内凹槽均为5-10条。
所述管外凹槽和板内凹槽的深度为0.1-0.2mm。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板和基管相啮合固定的间接空冷管束,包括,管板,设置有管孔;板内凹槽,设置于所述管孔内壁上;基管;管外凹槽,设置于所述基管外壁上;所述基管穿过所述管孔,并通过所述管外凹槽和板内凹槽与所述管板相啮合连接。通过板内凹槽和管外凹槽相啮合连接所述管板和基管,能够减少胀接过程中基管壁的变形,增加基管与管板的接触面积,使得管壁能够符合设计要求,耐压性强;并且啮合结构能够提高基管和管板的连接强度,提高连接的密封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胀接过程中,凹槽边缘容易嵌入相接触的基管管壁中,导致基管管壁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容易在高压使用时发生破裂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述管板和基管相啮合固定的间接空冷管束,管外凹槽和板内凹槽均为环形,分别绕所述基管的中心轴和管孔的中心轴设置。环形的管外凹槽和板内凹槽的设置能够增加基管与管板的接触面积,可大大提高管板、基管的胀接效果,进一步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同时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管板和基管相啮合固定的间接空冷管束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管板;2-基管;3-板内凹槽;4-管外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板1和基管2相啮合固定的间接空冷管束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管板1,设置有管孔,所述管孔的形状可根据需要任意选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孔截面为圆形;板内凹槽3,设置于所述管孔内壁上;基管2;管外凹槽4,设置于所述基管2外壁上,板内凹槽3和管外凹槽4的形状可根据需要选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外凹槽4和板内凹槽3均为环形,分别绕所述基管2的中心轴和管孔的中心轴设置,沿所述基管2的中心轴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管外凹槽4,沿所述管孔的中心轴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板内凹槽3,所述基管2与管板1连接状态下,所述管外凹槽4和板内凹槽3交错分布设置,本实施例优选所述管外凹槽4和板内凹槽3均为5-10条,所述管外凹槽4和板内凹槽3的深度为0.1-0.2mm,所述管外凹槽4和板内凹槽3的径向截面均为圆弧形;所述基管2穿过所述管孔,并通过所述管外凹槽4和板内凹槽3与所述管板1相啮合连接。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6)
1.一种管板和基管相啮合固定的间接空冷管束,包括,
管板(1),设置有管孔;
板内凹槽(3),设置于所述管孔内壁上;
基管(2);
其特征在于,
管外凹槽(4),设置于所述基管(2)外壁上;
所述基管(2)穿过所述管孔,通过所述管外凹槽(4)和板内凹槽(3)与所述管板(1)相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空冷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外凹槽(4)和板内凹槽(3)均为环形,分别绕所述基管(1)的中心轴和管孔的中心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接空冷管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基管(1)的中心轴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管外凹槽(4),沿所述管孔的中心轴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板内凹槽(3);所述基管(2)与管板(1)连接状态下,所述管外凹槽(4)和板内凹槽(3)交错分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间接空冷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外凹槽(4)和板内凹槽(3)的径向截面均为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所述的间接空冷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外凹槽(4)和板内凹槽(3)均为5-10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接空冷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外凹槽(4)和板内凹槽(3)的深度为0.1-0.2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58492.2U CN203772090U (zh) | 2014-04-02 | 2014-04-02 | 一种管板和基管相啮合固定的间接空冷管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58492.2U CN203772090U (zh) | 2014-04-02 | 2014-04-02 | 一种管板和基管相啮合固定的间接空冷管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72090U true CN203772090U (zh) | 2014-08-13 |
Family
ID=51289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15849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72090U (zh) | 2014-04-02 | 2014-04-02 | 一种管板和基管相啮合固定的间接空冷管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7209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95376A (zh) * | 2017-01-23 | 2017-04-26 |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 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及其管板 |
CN107002654A (zh) * | 2014-12-10 | 2017-08-01 | 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具有相对壳体密封的柱状插入件的壳体 |
-
2014
- 2014-04-02 CN CN201420158492.2U patent/CN20377209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02654A (zh) * | 2014-12-10 | 2017-08-01 | 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具有相对壳体密封的柱状插入件的壳体 |
US10746166B2 (en) | 2014-12-10 | 2020-08-18 | Knorr-Bremse Systeme Fuer Nutzfahrzeuge Gmbh | Housing having a cylindrical insert sealed against the housing |
CN106595376A (zh) * | 2017-01-23 | 2017-04-26 |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 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及其管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93280A (zh) | 深孔焊试压工装 | |
CN203772090U (zh) | 一种管板和基管相啮合固定的间接空冷管束 | |
CN201129586Y (zh) | 聚乙烯、钢套法兰与管路连接结构 | |
CN205784735U (zh) | 一种环保高效列管式换热器 | |
CN103769726A (zh) | 一种可减少残余应力的管子与管板焊接方法的结构 | |
CN104259645B (zh) | 一种钛管与管板的焊接工艺 | |
CN202853460U (zh) | 换热器管板开槽密封装置 | |
CN202403607U (zh) | 余热锅炉中换热管管头与管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 |
CN202630779U (zh) | 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结构 | |
CN205341695U (zh) | 胀管器 | |
CN201500723U (zh) | 一种密封可靠的液压胀杆装置 | |
CN203940665U (zh) | 一种气孔式吹胀冷凝器 | |
CN104439639A (zh) | 冷却器管板与冷却管的焊接方法 | |
CN105157466A (zh) | 管壳式热交换器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结构 | |
CN204159779U (zh) | 一种液压胀接工装 | |
CN205156715U (zh) | 换热器的双管板结构 | |
CN103286231B (zh) | 厚壁镍基合金换热管与镍基合金管板的胀接工艺 | |
CN101649934A (zh) | 一种挤压式硬密封快速连接管件 | |
CN204213536U (zh) | 一种无推力金属波纹管补偿器 | |
CN104019589A (zh) | 热交换系统、气液分离器及其加工方法 | |
CN102865052A (zh) | 隔热油管管柱接箍部位保温方法 | |
CN102706206B (zh) | 余热锅炉中换热管管头与管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 |
CN207610596U (zh) | 一种立式换热器上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装置 | |
CN206626221U (zh) | 球形双向阀 | |
CN202420264U (zh) | 一种双层换热管及其与管板的密封连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