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63932U - 粉胶过滤滤板及其构成的粉胶压滤机 - Google Patents

粉胶过滤滤板及其构成的粉胶压滤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63932U
CN203763932U CN201320873217.4U CN201320873217U CN203763932U CN 203763932 U CN203763932 U CN 203763932U CN 201320873217 U CN201320873217 U CN 201320873217U CN 203763932 U CN203763932 U CN 2037639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arogel
filter plate
sides
en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732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金
卜建林
陈文松
胡祖松
朱科锋
常志利
蒋应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ingyuan Fil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ingyuan Fil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ingyuan Fil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ingyuan Fil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732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639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639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6393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过滤活性炭等细小物料,提高过滤效率,降低进料压力且结构紧凑的粉胶过滤滤板及其构成的粉胶压滤机,其粉胶压滤机是利用上端盖和下端盖将多个滤板垂直分布排列在二者之间;其滤板两侧向内凹陷形成滤室腔,且滤板两侧滤室腔中均设有多条均布间隔排列的条形杆;滤板上位于滤室腔的上部和下部均开有多个连通滤室腔的进料通道和出液通道,且进料通道和出液通道均交替分布;进料通道结构和出液通道结构分别为两侧均与滤板两侧平齐的凸出式结构,一侧与滤板一侧平齐且另一侧低于滤板另一侧的凹陷式结构。

Description

粉胶过滤滤板及其构成的粉胶压滤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液分离的压滤机,尤其是一种过滤活性炭等细小物料的粉胶过滤滤板及其构成的粉胶压滤机。  
背景技术
现有压滤机在对一些细小物料进行过滤时,普遍存在过滤效率低、装置结构复杂且设备造价成本高等问题,例如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普通压滤机对活性炭细小颗粒进行过滤时,由于活性炭料浆中活性炭细小颗粒的粘度比较大,往往在将活性炭料浆通入压滤机的滤板组件中时,需要对活性炭料浆施加很高的进料压力,不仅需要加设加压装置,提高加工成本,而且过滤效率也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适用于过滤活性炭等细小物料,提高过滤效率,降低进料压力且结构紧凑的粉胶过滤滤板及其构成的粉胶压滤机。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滤板采用进料通道和出液通道交替式排布设计,且进料通道和出液通道分别为凸出式结构和凹陷式结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技术特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进料通道和出液通道交替式排布能够有效扩大料浆在滤室中的流动速度,提高过滤效果;而且进料通道和出液通道的凸出式结构和凹陷式结构,使得料浆在快速进入滤室后过滤,过滤颗粒留在滤布上,滤液能够快速流出滤室,对料浆进入滤室时的进料压力要求不高,同时也有效提高了过滤效率。2、滤板两侧的滤室腔内均设有多个均布排列的条形杆,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技术特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滤板两侧滤室腔内设有的多个条形杆,在料浆进料后,对滤布起到很大的挤压作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过滤过程。3、利用上端盖和下端盖将多个滤板垂直排布设计,且两个相邻滤板的进料通道、出液通道均为凸出式和凹陷式结构的组合,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技术特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上端盖和下端盖将多个滤板呈水平放置并竖向排列,进料时,由于料浆自身的重力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料浆进料压力的要求,节约了设备成本;另外,相邻滤板的进料通道、出液通道均为凸出式和凹陷式,即相邻滤板对应相通的进料通道分别为相配合的凹陷式结构和凸出式结构,对应相通的出液通道分别为相配合的凸出式结构和凹陷式结构,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得滤板的进料通道和出液通道可以自由切换,扩大压滤机的适用范围,而且过滤后,通过反进料的方式向滤室中通入清水或其他滤液即可将滤布上形成的滤饼颗粒一并排出,省去了脱卸滤饼和对滤饼后续处理的工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方案1:一种粉胶过滤滤板,其滤板两侧向内凹陷形成滤室腔,且滤板两侧滤室腔中均设有多条均布间隔排列的条形杆;滤板上位于滤室腔的上部和下部均开有多个连通滤室腔的进料通道和出液通道,且进料通道和出液通道均交替分布;进料通道结构和出液通道结构分别为两侧均与滤板两侧平齐的凸出式结构,一侧与滤板一侧平齐且另一侧低于滤板另一侧的凹陷式结构。
技术方案2:一种由技术方案1所述的粉胶过滤滤板构成的粉胶压滤机,其包括上端盖、下端盖、水平放置排列在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的多个滤板、垂直固定在滤板四周且连接上端盖和下端盖的拉杆;上端盖顶部连接进料管道,下端盖底部连接出液管道。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对料浆的进料压力要求不高,十分适用于过滤活性炭等细小物料的过滤;二是过滤效率高,实用性强;三是压滤机结构紧凑,且无需单设卸饼工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四是结构简单、造价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粉胶过滤滤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主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粉胶压滤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的主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粉胶压滤机中滤板排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粉胶压滤机过滤工作时的结构流程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粉胶压滤机出液排出滤饼时的结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参照附图1、2。一种粉胶过滤滤板,其滤板1两侧中部向内凹陷形成滤室腔2,且滤室腔2呈矩形;所述滤板1中部形成一中隔板3,且中隔板3分隔滤板1两侧的滤室腔2;所述中隔板3的上、下部均设有连通滤板1两侧的空隙5,且中隔板3的上下端均设有倾斜面;所述中隔板3上设有多条垂直于中隔板3的条形杆4,且多条条形杆4均布平行排布;所述条形杆4两侧分别延伸到滤板1两侧的滤室腔2中,且条形杆4两侧面与滤板1两侧面平齐;所述滤板1上位于滤室腔2的上部、下部分别对称设有一组进出料道;所述每组进出料道均包括多个连通滤室腔2的进料通道6和出液通道7;所述每组进出料道中的进料通道6和出液通道7均交替分布排列;所述进料通道6结构为两侧面均与滤板1两侧面平齐的凸出式结构,出液通道7结构为一侧面与滤板1一侧面平齐且另一侧面低于滤板1另一侧面的凹陷式结构;所述进料通道6结构设计与出液通道7结构设计也可互换。
所述滤板1一侧上,位于滤室腔2的上部和下部均开有多个固定滤布的螺钉孔8,且多个螺钉孔8均布间隔排列;所述滤板1中部的中隔板3上下两端的倾斜面,向滤布一侧倾斜;采用该结构的过滤滤板,过滤时可以自由切换进料通道6和出液通道7,适用于各种环境和过滤工作,实用性强而且交替排布的进料通道6和出液通道7也降低了对进料压力的要求,既简化了过滤工艺、节约了能源也提高了过滤效率。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附图3、4、5。一种粉胶压滤机,其包括实施例1中的滤板1、上端盖21、下端盖22,且滤板1垂直排布;所述滤板1为多个,且水平对齐放置排列在上端盖21和下端盖22之间;所述上端盖21和下端盖22的侧面均对齐延伸有多个固定块24;所述固定块24中部开有一缺口27;所述上端盖21和下端盖22相互对齐的两个固定块24之间均设有拉杆25;所述拉杆25两端设于固定块24的缺口27中,且拉杆25两端通过垫片和螺母28锁紧固定,从而固定住上端盖21和下端盖22之间的多个滤板1;所述上端盖21顶部连接进料管道23,下端盖22底部连接出液管道26;所述进料管道23和出液管道26中的进料和出液由电控系统控制。
所述上端盖21和下端盖22之间的多个滤板1,分为两种结构即第一滤板1和第二滤板10;所述第一滤板1和第二滤板10的结构大致相同,即为实施例1中所述的结构;所述第一滤板1和第二滤板10仅在进料通道6结构和出液通道7结构上不相同;所述第一滤板1和第二滤板10间隔对应排列在上端盖21和下端盖22之间;所述第一滤板1和第二滤板10对应相通的进料通道6分别为相配合的凹陷式结构和凸出式结构,对应相通的出液通道7分别为相配合的凸出式结构和凹陷式结构。
参照附图6。采用上述粉胶压滤机过滤活性炭料浆,当活性碳料浆通过进料口通入进料通道,由进料通道进入滤室后,在滤布11的作用下参加过滤,滤液通过滤布11流入滤布11另一侧,通过出液通道排出滤液后由出料口排出;多个滤板1垂直排列,有效降低了对进料压力的要求,而且间隔排布的进料通道6和出液通道7,也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活性炭料浆的过滤效率。
参照附图7。采用上述粉胶压滤机过程活性炭料浆,当过滤工作结束后,在滤布11上会形成活性炭滤饼20,大多时候不需利用滤饼20,因此直接在出料口处向滤室中通入清水或其他滤液,滤布上形成的滤饼活性炭呈颗粒状,在清水或其他滤液通入后活性炭颗粒随其一并从进料口处排出,即采用反进料的方式即可将滤布上的活性炭颗粒排出,不需单独另外使用卸饼装置来脱滤饼,不仅节省了很多滤饼处理工序,大大节约了时间,而且随清水排出的活性炭还能够循环利用,节约了很多能源。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粉胶过滤滤板,其特征是:滤板(1)两侧向内凹陷形成滤室腔(2),且滤板(1)两侧滤室腔(2)中均设有多条均布间隔排列的条形杆(4);滤板(1)上位于滤室腔(2)的上部和下部均开有多个连通滤室腔(2)的进料通道(6)和出液通道(7),且进料通道(6)和出液通道(7)均交替分布;进料通道(6)结构和出液通道(7)结构分别为两侧均与滤板(1)两侧平齐的凸出式结构,一侧与滤板(1)一侧平齐且另一侧低于滤板(1)另一侧的凹陷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胶过滤滤板,其特征是:滤板(1)一侧上,位于滤室腔(2)的周边开有多个固定滤布(11)的螺钉孔(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胶过滤滤板,其特征是:滤板(1)中部隔开滤室腔(2)的中隔板(3)上下两端为斜面,且向滤布(11)一侧倾斜;中隔板(3)上下两端均形成连通滤板(1)两侧的空隙(5)。
4.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胶过滤滤板构成的粉胶压滤机,其特征是:包括上端盖(21)、下端盖(22)、水平放置排列在上端盖(21)和下端盖(22)之间的多个滤板(1)、垂直固定在滤板(1)四周且连接上端盖(21)和下端盖(22)的拉杆(25);上端盖(21)顶部连接进料管道(23),下端盖(22)底部连接出液管道(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胶压滤机,其特征是:相邻的两个滤板(1)之间,对应相通的进料通道(6)分别为相配合的凹陷式结构和凸出式结构,对应相通的出液通道(7)分别为相配合的凸出式结构和凹陷式结构。
CN201320873217.4U 2013-12-28 2013-12-28 粉胶过滤滤板及其构成的粉胶压滤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639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73217.4U CN203763932U (zh) 2013-12-28 2013-12-28 粉胶过滤滤板及其构成的粉胶压滤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73217.4U CN203763932U (zh) 2013-12-28 2013-12-28 粉胶过滤滤板及其构成的粉胶压滤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63932U true CN203763932U (zh) 2014-08-13

Family

ID=51281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73217.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63932U (zh) 2013-12-28 2013-12-28 粉胶过滤滤板及其构成的粉胶压滤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639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2056A (zh) * 2013-12-28 2014-04-30 杭州兴源过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粉胶过滤滤板、粉胶压滤机及过滤卸料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2056A (zh) * 2013-12-28 2014-04-30 杭州兴源过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粉胶过滤滤板、粉胶压滤机及过滤卸料方法
CN103752056B (zh) * 2013-12-28 2016-08-17 杭州兴源过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粉胶过滤滤板、粉胶压滤机及过滤卸料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45707U (zh) 一种板框式压滤机
CN203763932U (zh) 粉胶过滤滤板及其构成的粉胶压滤机
CN213668085U (zh) 一种板框压滤机
CN103752056B (zh) 粉胶过滤滤板、粉胶压滤机及过滤卸料方法
CN201267734Y (zh) 一种h型高效过滤装置
CN109381901A (zh) 一种便于进料和出料的滤板
CN201431810Y (zh) 一种新型增强聚丙烯压滤机
CN203648268U (zh) 具有褶皱结构的过滤板及过滤机
CN209060628U (zh) 用于二氧化硅生产的漂洗设备
CN103435169B (zh) 一种废纤维浆回收再利用的装置和方法
CN206168013U (zh) 一种高效高速污水污泥压榨机
CN202028248U (zh) 双压双开式压滤机
CN113663373B (zh) 一种多级过滤串行进料的压滤装置
CN201760149U (zh) 一种污物过滤装置
CN205730502U (zh) 一种高效板框压滤机用压板
CN204767668U (zh) 双端进出料板框式过滤机
CN203469597U (zh) 一种化工过滤设备
CN103877763A (zh) 一种压滤机
CN218686751U (zh) 一种稀土沉淀物的废液回收系统
CN108434801A (zh) 一种浆料脱水压滤装置
CN207203595U (zh) 一体式集料管及应用该集料管的过滤机
CN203355409U (zh) 一种全自动卧式压滤机橡胶隔膜压榨滤板组
CN214415690U (zh) 智能同相分离机滤板
CN100460041C (zh) 一种连续絮凝器
CN215026312U (zh) 一种快速进料厢式滤板及砂石骨料废水专用压滤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17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