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53384U - 一种气体释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体释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53384U
CN203753384U CN201420134915.7U CN201420134915U CN203753384U CN 203753384 U CN203753384 U CN 203753384U CN 201420134915 U CN201420134915 U CN 201420134915U CN 203753384 U CN203753384 U CN 203753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nnecting panel
support
push
dri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3491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兆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13491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53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53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5338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释放装置,包括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内存储有压缩气体,压力容器口部连接有能打开压力容器口部从而释放压缩气体的刺针或顶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壳、支架、引导柱、压缩弹簧、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释放开关、释放插销,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释放开关连接,驱动壳上设置有穿孔,释放插销的第一端穿设于该穿孔内,释放插销的第一端能插入支架上的插孔内或抵挡在抵挡部处,也能在释放开关作用下从支架上的插孔内退出或从抵挡部处脱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者既使在受惊慌乱当情况下,只需要轻触释放开关,就能打开压力容器口部释放压缩气体,使用非常快捷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气体释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数据显示,溺水死亡位居5-14岁儿童死因榜首。中国卫生部发布数字显示,中国每年有57000人死于溺水。一旦人落水后,一般可以采用救生圈或救生衣进行施救或自救,现有对救生圈或救生衣进行冲气的装置,一般包括与救生圈或救生衣冲气口连接的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内存储有压缩过的惰性气体,压力容器连接有气体释放装置以控制压缩气体的释放,现有的气体释放装置一般包括触发拉绳,与触发拉绳连接的转杆,转杆与压力容器口部的释放开关连接,在使用时,拉动触发拉绳,触发拉绳拉动转杆,转杆开启释放开关,压缩气体释放,压缩气体通过冲气口往救生圈或救生衣内充气。这种气体释放装置使用的触发拉绳,必须单向拉动一定距离才能使转杆开启释放开关。当人在水中或处于惊慌状态下,触发拉绳的拉动方向容易拉错,在水里又不太容易使上力气拉动触发拉绳,这些状态极易延误救生时机。因此,现有的气体释放装置无法真正做到快速释放压力容器内存储的压缩惰性气体,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使用快捷方便、能迅速释放压力容器内部压缩气体的气体释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体释放装置,包括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内存储有压缩气体,压力容器口部连接有能打开压力容器口部从而释放压缩气体的刺针或顶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壳,该驱动壳内设置有贯穿两端的容置空间,压力容器的口部与该驱动壳的第一端连接;
支架,活动设置在驱动壳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刺针或顶杆与支架连接,刺针或顶杆能在支架的移动驱动下打开压力容器的口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一抵挡部或插孔;
引导柱,设置在驱动壳的容置空间内,引导柱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引导柱的第二端贯穿驱动壳的第二端并外露于驱动壳的第二端;
压缩弹簧,设置在驱动壳的容置空间内,套设在引导柱外,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支架相抵,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驱动壳第二端内壁相抵;
第一连接板,设置在驱动壳外,第一连接板的第一端与引导柱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连接板,设置在驱动壳外,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的第二端连接;
与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接的驱动元件,第二连接板能在驱动元件的驱动下带动与第一连接板连接的引导柱和支架移动;
释放开关;
释放插销,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释放开关连接,驱动壳上设置有穿孔,释放插销的第一端穿设于该穿孔内,释放插销的第一端能插入支架上的插孔内或抵挡在抵挡部处,也能在释放开关作用下从支架上的插孔内退出或从抵挡部处脱离。
作为改进,所述驱动壳的外壁与第一连接板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也套设在引导柱上。复位弹簧的设置,是为了使装置从待发状态复位回休眠初始状态。
再改进,释放开关与释放插销之间的第二传动机构包括:
传动片,释放开关与传动片的第一端相抵,传动片的中部设置有支点,支点与驱动壳的外壁相抵,传动片的第二端活动套设在释放插销上;
固定架,固定在驱动壳上,释放插销的第二端活动设置在固定架上;
回位弹簧,套设在释放插销上,回位弹簧的第一端与固定架相抵,回位弹簧的第二端与传动片的第二端相抵。
所述释放开关设置有多个,至少包括水溶阀和手动按钮,还可以包括电磁阀和外联开关。
再改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释放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磁阀连接的传感器模块,当传感器模块接收到传感信号时候,可以通过电磁阀开启压力容器,本实用新型中,传感器模块的传感器种类不限定,可以为烟雾传感器,也可以为温度传感器,也可以为气敏传感器,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用途来选择传感器种类。
再改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释放装置还包括GPS定位模块,能发射求救信号和定位信号、并能接受无线遥控信号的无线收发模块,为GPS定位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供电的供电电池,与供电电池连接的警示灯,无线收发模块与GPS定位模块及电磁阀连接。这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释放装置可以根据GPS定位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及时向外发送自己的定位信号和求救信号,还能根据外部的遥控信号来触发电磁阀,从而开启压力容器,释放压缩气体;另外,警示灯还能发出警示信号,方便救援人员的搜寻。
再改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释放装置还包括无线收发模块连接的能采集现场情景的摄像头。摄像头的设置,可以将现成的景像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发送出去,也就是说,无线收发模块既可以发送不带图像的求救信号,也可以发送带图像的求救信号。
较好的,第二传动机构的传动片设置有两片,相对设置在释放插销的两端,这样多个释放开关可以分别与两片传动片相接触,便于合理安排空间位置。
再改进,所述压力容器的口部螺纹连接在驱动壳的第一端,驱动壳上设置有与使容置空间与外部连通的通气孔;使用时,可以通过将通气孔与救生圈或救生衣或气囊连通即可。
再改进,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的外齿,与第二连接板上的外齿啮合的传动轮,驱动元件为能与压力容器螺纹连接的螺纹接口,该螺纹接口与传动轮连接。这样,使用一个压力容器,就能当作驱动元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当外力作用在驱动元件下,第二连接板在驱动元件的驱动下带动与第一连接板连接的引导柱和支架移动,从而使释放插销的第一端能插入支架上的插孔内或抵挡在抵挡部处,使整个装置处于待发状态,在待发状态下,使用者只要轻触释放开关,释放插销就会在释放开关作用下从支架上的插孔内退出或从抵挡部处脱离,此时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支架及与支架连接的刺针或顶杆就会作用在压力容器口部,从而打开压力容器口部释放压缩气体,使用者既使在受惊慌乱当情况下,只需要轻触释放开关,就能打开压力容器口部释放压缩气体,使用非常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体释放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体释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体释放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的气体释放装置,包括由上盖1和下盖2组成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压力容器3,压力容器3内存储有压缩气体,压力容器3口部连接有能刺穿压力容器口部从而释放压缩气体的刺针4,压力容器口部也可以安装气阀,此时刺针4也可以用能打开气阀的顶杆替代,外壳内还设置由:
驱动壳5,该驱动壳5内设置有贯穿两端的容置空间,压力容器3的口部与该驱动壳的第一端螺纹连接,当然压力容器3的口部还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与驱动壳的第一端连接,驱动壳5设置有与使容置空间与外部连通的通气孔51;
支架6,活动设置在驱动壳5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刺针4与支架6连接,刺针4能在支架6的移动驱动下刺穿压力容器的口部,所述支架6上设置有一抵挡部61,抵挡部61可以用插孔替代;
引导柱7,设置在驱动壳的容置空间内,引导柱7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架6螺纹连接,引导柱7的第二端贯穿驱动壳5的第二端并外露于驱动壳5的第二端;
压缩弹簧8,设置在驱动壳5的容置空间内,套设在引导柱7外,压缩弹簧8的一端与支架相抵,压缩弹簧8的另一端与驱动壳第二端内壁相抵;
第一连接板9,设置在驱动壳外,第一连接9板的第一端与引导柱7的第二端连接,驱动壳5的外壁与第一连接板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20,该复位弹簧20也套设在引导柱上;
第二连接板10,设置在驱动壳外,第二连接板10与第一连接板9的第二端连接;
与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接的驱动元件,第二连接板能在驱动元件的驱动下带动与第一连接板连接的引导柱和支架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板10上的外齿,与第二连接板上的外齿啮合的传动轮11,驱动元件为能与压力容器螺纹连接的螺纹接口12,该螺纹接口与传动轮连接;前述螺纹接口12也可以采用能折叠的折叠推杆替代;相应的,外壳上设置有专门供螺纹接口12活动的缺口;
释放开关,释放开关可以设置有多个,本实施例中包括水溶阀13,手动按钮14,电磁阀15和外联开关(图中未示出),水溶阀13外可以设置防水套;
释放插销16,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释放开关连接,驱动壳上设置有穿孔,释放插销的第一端穿设于该穿孔内,释放插销的第一端能插入支架上的插孔内或抵挡在抵挡部处,也能在释放开关作用下从支架上的插孔内退出或从抵挡部处脱离。
本实施例中,释放开关与释放插销之间的第二传动机构包括:
两片传动片17,释放开关与传动片的第一端相抵,传动片的中部设置有支点,支点与驱动壳的外壁相抵,传动片的第二端活动套设在释放插销16上;
固定架18,固定在驱动壳上,释放插销16的第二端活动设置在固定架上18;
回位弹簧19,套设在释放插销16上,回位弹簧的第一端与固定架相抵,回位弹簧的第二端与传动片的第二端相抵。
另外,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传感器模块21、GPS定位模块22,能发射求救信号和定位信号、并能接受无线遥控信号的无线收发模块23,为GPS定位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和传感器模块供电的供电电池24,无线收发模块23与GPS定位模块22及电磁阀15连接,传感器模块21也与电磁阀15连接。外壳上设置有与供电电池24连接的警示灯25,并且外壳上设置有摄像头26,摄像头26与线收发模块23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三个状态:休眠状态、待发状态和击发后状态
休眠状态时,压缩弹簧8处于自然状态,此时复位弹簧20处于自然状态,回位弹簧19也被压缩,释放插销16的第二端抵在驱动壳外壁上;
当外力作用在驱动元件下,第二连接板10在驱动元件的驱动下带动与第一连接板9连接的引导柱7和支架6移动,此时压缩弹簧8被压缩,复位弹簧20被拉伸,在回位弹簧19的弹力作用下,释放插销16的第一端抵挡在支架6的抵挡部61处,此时整个装置处于待发状态;
在待发状态下,使用者只要轻触释放开关中的任意一个,释放插销16就会在释放开关作用下从支架上抵挡部61处脱离,此时在压缩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支架6及与支架连接的刺针4会迅速撞击并刺穿压力容器的口部,从而打开压力容器口部释放压缩气体。
当压力容器内的压缩气体用完以后,只要换上新的压力容器即可,在复位弹簧20的弹力作用下,整个装置再次进入休眠状态。

Claims (10)

1.一种气体释放装置,包括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内存储有压缩气体,压力容器口部连接有能打开压力容器口部从而释放压缩气体的刺针或顶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壳,该驱动壳内设置有贯穿两端的容置空间,压力容器的口部与该驱动壳的第一端连接;
支架,活动设置在驱动壳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刺针或顶杆与支架连接,刺针或顶杆能在支架的移动驱动下打开压力容器的口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一抵挡部或插孔;
引导柱,设置在驱动壳的容置空间内,引导柱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引导柱的第二端贯穿驱动壳的第二端并外露于驱动壳的第二端;
压缩弹簧,设置在驱动壳的容置空间内,套设在引导柱外,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支架相抵,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驱动壳第二端内壁相抵;
第一连接板,设置在驱动壳外,第一连接板的第一端与引导柱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连接板,设置在驱动壳外,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的第二端连接;
与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接的驱动元件,第二连接板能在驱动元件的驱动下带动与第一连接板连接的引导柱和支架移动;
释放开关;
释放插销,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释放开关连接,驱动壳上设置有穿孔,释放插销的第一端穿设于该穿孔内,释放插销的第一端能插入支架上的插孔内或抵挡在抵挡部处,也能在释放开关作用下从支架上的插孔内退出或从抵挡部处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壳的外壁与第一连接板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也套设在引导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释放开关与释放插销之间的第二传动机构包括:
传动片,释放开关与传动片的第一端相抵,传动片的中部设置有支点,支点与驱动壳的外壁相抵,传动片的第二端活动套设在释放插销上;
固定架,固定在驱动壳上,释放插销的第二端活动设置在固定架上;
回位弹簧,套设在释放插销上,回位弹簧的第一端与固定架相抵,回位弹簧的第二端与传动片的第二端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开关设置有多个,至少包括水溶阀,手动按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开关包括电磁阀,及与所述电磁阀连接的传感器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开关包括电磁阀,所述气体释放装置还包括GPS定位模块,能发射求救信号和定位信号、并能接受无线遥控信号的无线收发模块,为GPS定位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供电的供电电池,与供电电池连接的警示灯,无线收发模块与GPS定位模块及电磁阀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无线收发模块连接的能采集现场情景的摄像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片设置有两片,相对设置在释放插销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的口部螺纹连接在驱动壳的第一端,驱动壳上设置有与使容置空间与外部连通的通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的外齿,与第二连接板上的外齿啮合的传动轮,驱动元件为能与压力容器螺纹连接的螺纹接口或折叠推杆,该螺纹接口或折叠推杆与传动轮连接。
CN201420134915.7U 2014-03-24 2014-03-24 一种气体释放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53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34915.7U CN203753384U (zh) 2014-03-24 2014-03-24 一种气体释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34915.7U CN203753384U (zh) 2014-03-24 2014-03-24 一种气体释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53384U true CN203753384U (zh) 2014-08-06

Family

ID=51248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34915.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53384U (zh) 2014-03-24 2014-03-24 一种气体释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533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3532A (zh) * 2014-03-24 2014-06-18 丁兆连 一种气体释放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3532A (zh) * 2014-03-24 2014-06-18 丁兆连 一种气体释放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9893A (zh) 一种多功能救生工具
CN107902056B (zh) 一种智能救生圈释放装置
CN106353470B (zh) 海洋水样多点采集装置
CN203832420U (zh) 一种多功能救生工具
CN101734359A (zh) 气动式抛投器
CN103863532B (zh) 一种气体释放装置
CN203753384U (zh) 一种气体释放装置
KR101064610B1 (ko) 투척형 구명튜브
CN113205658B (zh) 一种火灾智能检测预警装置
CN201694372U (zh) 气球求救手镯
CN202923868U (zh) 水下浮升器
CN212290254U (zh) 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单警装备
CN210170691U (zh) 一种破窗安全逃生装置
CN201678033U (zh) 气动式抛投器
CN102424103A (zh) 一种救生衣用的自动充气装置
CN220221092U (zh) 一种防溺水装置
CN116461675A (zh) 一种移动抛投式智能水上辅助救生器材弹射装置
CN214608002U (zh) 一种救援气囊
CN212921960U (zh) 一种无人飞行器的落水悬浮装置
US9522717B2 (en) Emergency signaling device
CN209757476U (zh) 智能充气游泳衣
CN208938307U (zh) 一种游泳呼救智能手环
CN220555377U (zh) 一种船舶救生筏释放装置
CN207640828U (zh) 按压式双层玻璃破窗器
CN218288081U (zh) 手投式救生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20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