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47020U - 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 - Google Patents

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47020U
CN203747020U CN201420084264.5U CN201420084264U CN203747020U CN 203747020 U CN203747020 U CN 203747020U CN 201420084264 U CN201420084264 U CN 201420084264U CN 203747020 U CN203747020 U CN 203747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portable terminal
terminal device
power supply
pc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842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承俊
金海渊
朴在善
徐才珉
李东圭
李正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47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4702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01Q1/46Electric supply lines or communica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50Feeding or matching arrangements for broad-band or multi-band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5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particular feed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 H01Q9/28Conical, cylindrical, cage, strip, gauze, or like elements having an extended radiating surface; Elements comprising two conical surfaces having collinear axes and adjacent apices and fed by two-conductor transmission lines
    • H01Q9/285Planar dipo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0Element having extended radiating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包括:单一供电单元;第一天线,通过由所述单一供电单元得到供电的金属图案接收和发送电磁波;第二天线,从所述单一供电单元分岔,且配置于与贴装有所述金属图案的结构物相邻的不同结构物上。

Description

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尤其涉及一种可在便携终端的局限性空间结构中扩展频率带宽或实现多频带天线的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
背景技术
通常意义上的“便携终端”是指可以使用户在携带中执行与对方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子装置。考虑到便携性,这种便携终端正在趋于小型化、超薄化、袖珍化、轻量化,并有朝向可追求更为多样的功能的多媒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将来的便携终端的使用将越来越小型化、轻量化、多功能、多目的,并将变形为能够适应各种多媒体环境或互联网环境。
例如,目前在通过便携终端来提供数字广播接收、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蓝牙(Bluetooth)、射频识别(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移动商务(Mobile Commerce)等利用通信功能的服务。
为了提供这种服务,便携终端具有一个以上的天线。天线是一种为了实现无线通信而将电磁波有效地向自由空间辐射或者有效地从自由空间接收电磁波的装置。最近由于设计和性能上的原因,内置型天线比外置型天线得到更广泛的使用。
包含内置/外置型天线的所有天线都需要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的辐射体(Radiator)。辐射体通常是指为了接收和发送电子信号(例如无线通讯信号)而使用的用于向空间辐射电子信号的装置。
过去由于将声音通信用天线和数据通信用天线合并使用,因此只使用一个天线辐射体也并没有使用上的大问题,然而最近随着与多媒体相关的数据通信增加,变得仅用一个声音通信用天线难以提供多项服务,从而产生对数据通信专用天线的需求。
并且,在通话方式方面,随着由目前民用的3G向4G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通话方式发展,出现了另行增加4G通信天线等贴装于便携终端的天线个数增加的趋势。
由此,便携终端的天线分配空间相对减小,从而在局限的空间内确保用于贴装多个天线的空间方面存在困难。
而且,在天线设计上,天线的性能与天线的小型化之间存在权衡(tradeoff)关系。要想把天线的性能朝高效率、较宽的带宽、高增益、支持多频带、较低的电磁波吸收率等方向提高,则天线的小型化难度加大。
因此,要根据天线的使用目的将天线设计为满足所需性能的同时使天线所占的面积尽可能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便携终端内部的狭小空间内也可以扩展频率带宽或实现多频带天线的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
前述的内容是为了有助于本领域中具有普通知识的人员通过后述的本实用新型具体说明而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将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技术上的优点稍微宽泛地进行简述的内容。通过后述的本实用新型具体说明除了能够充分理解这些特征和优点,还能充分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权利范围主题的本实用新型的附加特征和优点。
为了达到如上所述的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包括:第一天线,通过金属图案接收和发送电磁波;第二天线,配置于与贴装有所述金属图案的结构物相邻的不同结构物上,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由单一供电单元或短路单元分岔。
优选地,所述第二天线由与所述第一天线共振点相同的天线构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天线由与所述第一天线共振点不同的天线构成而实现多频带天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天线被贴装于载体上,所述第二天线被贴装于与所述载体相邻的印刷电路板的不同层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天线被构成为单极结构、偶极结构、环形结构的天线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二天线通过接触而与所述短路单元或单一供电单元形成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天线被贴装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侧面和上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天线由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接地面形成,且通过所述接地面接收和发送电磁波。
优选地,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分别为从PIFA天线、通过层叠结构的印刷电路板层与通孔的连接而沿着Z轴方向形成的天线、载体上镀覆金属图案的天线、通过后熔接形成的天线、FPCB天线、LDS天线、以及通过双料注射而形成的天线中的至少一种。
为了达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单一供电单元;第一天线,通过用于将从所述单一供电单元接收的电信号传递到所述单一供电单元与贴装于载体上的金属图案之间的电路传输线接收和发送电磁波;第二天线,由形成于配置在与所述载体不同的层上的印刷电路板的局部上的接地面构成,所述接地面通过接触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短路端子或供电端子并通过所述第一天线的短路端子或供电端子分岔,并通过用于将从所述接地面接收的电信号传递到所述接地面与所述供电单元之间的电路传输线而接收和发送电磁波。
为了达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单一供电单元;多个天线,从所述单一供电单元分岔,并贴装于相邻的不同部件上。
优选地,所述多个天线被贴装于配置在便携终端内部的不同层上的载体和印刷电路板中的至少一个上。
优选地,所述多个天线包括互不相同的物理性质。
为了达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地单元;载体天线,具有贴装于载体并与所述接地单元电连接的第一辐射体;印刷电路板天线,具有贴装于与所述载体隔开的印刷电路板的侧面上的第二辐射体,并具有配备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上面而与所述接地单元接触并与所述第二辐射体连接的短路端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通过利用从单一供电点处分岔的印刷电路板和载体而构成天线,从而可以在便携终端的局限性空间结构中有效地扩大频率带宽或实现多频带天线。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表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普通PIFA天线(倒F型天线,PlanarInverted F Antenna)的概略性结构的图。
图3为表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的概略性结构的平面图。
图4为图3所示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的立体图。
图5至图8为概略性地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结构的多种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9a为概略性地表示贴装有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天线的印刷电路板的上面的图。
图9b为概略性地表示贴装有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天线的印刷电路板的侧面的图。
图10a为表示只实现了现有技术中的载体天线的情况下的共振频率的曲线图。
图10b为表示同时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从单一供电点分岔的载体天线和PCB天线的情况下的共振频率的曲线图。
图11为概略性地表示贴装有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天线的印刷电路板的上面的图。
图12a为表示出由现有技术中的载体天线形成的共振频率的曲线图。
图12b为表示出实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从单一供电点分岔的载体天线和PCB天线的情况下的多共振频率的曲线图。
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更为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要注意在附图中同一构成要素尽量用同一符号做了表示。并且,将省略对有可能使本实用新型的主旨模糊不清的公知功能和构成的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便携终端可用为平板电脑、移动通信终端、移动电话、个人信息终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智能手机(smartphone)、IMT-2000(国际移动电话系统-2000,Internation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2000)终端、CDMA(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终端、W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终端、GSM(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终端、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终端、EDGE(增强型数据GSM演进技术,Enhanced Data GSMEvolution)终端、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终端、数字广播(Digital Broadcasting)终端、ATM(自动取款机,Automated Teller Machine)等一切信息通讯设备以及多媒体设备,且还可以用于这些设备的应用中。
图1和图2为表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普通PIFA天线(平面倒F型天线,Planar Inverted F Antenna)的概略性结构的图。
参照图1及图2,通常情况下PIFA天线10由接地单元12、辐射体14、包括供电端子15的供电单元16以及短路模块(未图示)所构成。PIFA天线10的名称是由于由辐射体14、供电端子15、短路模块所形成的整体形状类似于倒置的英文字母“F”而得到的。
接地单元12通常是用铜箔(Copper Plate)在电路基板(PCB:PrintedCircuit Board)上构成。辐射体14由导体构成,并从供电单元16接收电流供应而辐射电磁波。将辐射体14与接地单元12隔开而布置。
供电单元16向辐射体14供应电流。供电端子15可被构成为供电销(Feedpin)的形态或者构成为供电线(feed line)的形态。
短路模块用于将接地单元12和辐射体14进行连接而予以短路。短路模块可被构成为短路销(short pin)的形态或板状形态。
在PIFA天线10中,通过供电单元16向辐射体14供应电流,供应的电流在循环了辐射体14之后通过短路模块传递至接地单元12。通过这种PIFA天线10中有电流循环的电路传输线而向空气中辐射电磁波。当PIFA天线10接收电磁波时,PIFA天线10通过因辐射体14被电磁波激励而产生电流循环的电路传输线接收电磁波。
另外,由于便携终端内部的狭小空间导致这种现有技术中的PIFA天线10在实现用于提高天线性能的辐射体14方面存在困难。
即,为了实现宽阔的带宽、高效率、高增益、支持多频带、较低的电磁波吸收率等优良的天线性能,需要确保用于布置辐射体14的宽阔的空间。
图3为表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的概略性结构的平面图,图4为图3所示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的立体图。
参照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100包括:第一天线121,通过由供电单元110得到供电的金属图案接收和发送电磁波;第二天线131,从供电单元110分岔,且布置于与第一天线不同的区域;以及调谐电路140。在此,供电单元110可被替代为短路单元。
尤其,本实用新型的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100体现为完全不同于将两个以上的天线布置于一个印刷电路板(PCB)上的MIMO(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 Output)天线结构的结构。
即,其特征为不是将第一天线121和第二天线131配备于同一个印刷电路板或者同一个载体上,而是从单一供电单元110分岔,且分别配备于互不相同的区域。
并且,除了第一天线121和第二天线131以外,本实用新型的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100还可以包括额外构成的从单一供电单元110分岔的多个天线。优选地,所述多个天线从单一供电单元110分岔,并贴装于布置在与贴装有第一天线121的载体200、以及贴装有第二天线131的印刷电路板300不同的层上的便携终端的内部部件上。并且,可将所述多个天线构成为物理性质各不相同的天线。
具体而言,第一天线121被贴装于便携终端内部的载体200上,第二天线131被贴装于紧邻在所述载体的下层的印刷电路板300上,且第一天线121与第二天线131从同一个供电单元110或短路单元分岔。第二天线131例如可以通过电接触于金属端子的结构连接于在便携终端内部沿Z轴布置于不同层上的供电单元110上。
虽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假设第一天线121被贴装于载体200上而第二天线131被贴装于印刷电路板300上,然而需事先言明,第一天线121和第二天线131分别可以体现为PIFA天线、通过层叠结构的印刷电路板层与通孔的连接而沿着Z轴方向形成的天线、载体上镀覆金属图案的天线、通过后熔接(Rear fusion)形成的天线、FPCB(柔性印刷电路板)天线、LDS(激光直接成型技术,Laser Direct Structuring)天线、以及通过双料注射而形成的天线中的至少一种。
用于贴装第一天线121的载体200例如可用绝缘性树脂制备,所述载体200起到支撑第一天线121的辐射体120的作用。第一天线121可在所述载体上形成为螺旋(Helical)结构、PIFA(平面倒F)结构、单极结构、偶极结构、环形结构等结构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天线121和第二天线131可分别从供电单元110得到馈电(Feeding)而接收电流。
第二天线131可以由贴装在印刷电路板300的侧面或上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的金属图案实现。第二天线131可形成为螺旋结构或PIFA结构等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可利用金属镀覆而形成第一天线121和第二天线131,可选用金、银、铜、镍、铝等金属材料,其中,从费用方面考虑而通常使用铜(Copper)。
印刷电路板300上还可以具有与第二天线131电连接的调谐电路140。调谐电路140可改变第二天线131的带宽,从而达到第二天线131的调谐目的。
具体而言,参照图5至图8而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5至图8为概略性地表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结构的多种实施例的电路图。
参照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包括:贴装于载体200的第一天线121和贴装于印刷电路板300的第二天线131。
在图5的电路图上看来载体200与印刷电路板300仿佛布置于同一平面上,然而实际上为如图4所示,载体200与印刷电路板300被配备于不同层上。
图5所示第一实施例表示第二天线131从第一天线121的供电(Feeding)单元122分岔的示例。
参照图5和图9a、图9b,通过使配备于印刷电路板300上的第二天线131的馈电端子132电接触于第一天线121的供电单元122,从而第一天线121与第二天线131可从一个供电单元122分岔。在此,第二天线131可被贴装于印刷电路板300的上面或侧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第二天线131的共振频率为可根据辐射体的整个长度、弯曲的水平及垂直长度、印刷电路板300的介电常数等来确定。
再来参照图5,第二天线131还可以在印刷电路板300上具有调谐电路140。调谐电路140可由电感器(inductor)141构成,所述电感器141可通过调节辐射体130的长度而确定第二天线131的共振频率和带宽。
即,电感器141可通过根据电感量来改变下位频带和上位频带的共振频率及带宽,从而对第二天线131进行调谐。通常,调节电感量的方法为,如果将线圈的厚度最小化的同时使线圈的长度增加,并增加线圈缠绕于卷轴的次数,则电感量将随之增加。
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天线工作原理进行如下概略性的说明:在第一天线121中,通过供电单元122而向辐射体供应电流,供应的电流在循环了所述辐射体之后通过短路模块传递至接地单元126。这种第一天线121通过电流产生循环的电路传输线向空气中辐射电磁波。在第一天线121接收电磁波的情况下,第一天线121也是借助于因辐射体120被电磁波激励而产生电流循环的电路传输线接收电磁波。
在第二天线131中,通过供电单元122而向辐射体130供应电流,供应的电流在循环了辐射体130之后通过短路模块而传递至配备于印刷电路板上的接地单元(未图示)。这种第二天线131通过产生电流循环的电路传输线向空气中辐射电磁波。在第二天线131接收电磁波的情况下,第二天线131也是借助于因辐射体130被电磁波激励而产生电流循环的电路传输线接收电磁波。
图6所示第二实施例表示第二天线131被构成为从第一天线121的供电(Feeding)单元122分岔的示例。
同样地如图9a和图9b所示,可通过使配备于印刷电路板300上的第二天线131的供电端子132与第一天线121的供电单元电连接,从而使第一天线121与第二天线131从一个供电单元122分岔。
一并参照图9a、图9b和图6,第二天线131还可以在印刷电路板300上配备有调谐电路140。调谐电路140可被构成为电容器142与电感器141并联连接的结构。第二实施例的调谐电路140可以起到用于使第一天线121与第二天线131的阻抗相匹配的阻抗匹配电路的作用。并且,可将阻抗匹配电路设计为计算根据天线信号的工作频率的阻抗匹配值,以便能够预先实现与此相适应的阻抗匹配。
如图7所示的第三实施例表示第二天线131被构成为从第一天线121的接地(Grounding)单元126分岔的示例。
一并参照图7和图9a、图9b,通过使配备于印刷电路板300的第二天线131的短路端子134与第一天线121的接地单元126电接触,从而可以使第一天线121与第二天线131从一个接地单元126分岔。
在此,第二天线131可被贴装于印刷电路板300的上面和侧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第二天线131的共振频率为可根据辐射体的整个长度、弯曲的水平及垂直长度、印刷电路板300的介电常数等来确定。
再来参照图7,第二天线131还可以在印刷电路板300上配备调谐电路140。调谐电路140可由电感器143构成,电感器143可以通过调节第二天线131的长度来确定第二天线131的共振频率和带宽。
即,电感器143可通过根据电感量来改变下位频带和上位频带的共振频率及带宽,从而对第二天线131进行调谐。通常,调节电感量的方法为,如果将线圈的厚度最小化的同时使线圈的长度增加,并增加线圈缠绕于卷轴的次数,则电感量将随之增加。
如图8所示的第四实施例表示第二天线131被构成为从第一天线121的接地单元126分岔的示例。
同样地如图9a和图9b所示,通过使配备于印刷电路板300上的第二天线131的短路端子134与第一天线121的接地单元126电连接,从而可以使第一天线121与第二天线131从一个接地单元126分岔。
再来参照图8,第二天线131还可以在印刷电路板300上配备有调谐电路140。调谐电路140可被构成为电容器143与电感器144并联连接的结构。第二实施例的调谐电路140可以起到用于使第一天线121与第二天线131的阻抗相匹配的阻抗匹配电路的作用。
并且,可将所述阻抗匹配电路设计为计算根据天线信号的工作频率的阻抗匹配值,以便能够预先实现与此相适应的阻抗匹配。对于天线而言,频带的变动可包括对共振频率、电磁波辐射图案、阻抗匹配的调节等。
另外,对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置天线而言,如果将通过供电点或短路点而连接的第一天线(可命名为载体天线)的共振点与通过从所述供电点或短路点分岔而被贴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二天线(可命名为PCB天线)图案而形成的共振点设计为彼此相同,则相互重叠的效果得以发挥而可以扩大频带宽度。与此相反,如果将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的共振点设计为不相同,则可以形成多频带天线。
对此,以下参照图9a至图12b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9a、图9b分别为概略性地表示出贴装有第二天线131的印刷电路板300的上面、侧面的图。尤其,表示了第二天线131被贴装于便携终端上端的示例。
参照图9a和图9b,第二天线131在印刷电路板300上包括供电端子132和短路端子134,并包括与这些端子连接的辐射体130。图中表示了辐射体130被贴装于印刷电路板300侧面的示例。如图4所示,可以使供电端子132与贴装在载体200上的第一天线121的供电单元122电接触,或者可以使短路端子134与第一天线121的接地单元126电接触。
如此地将通过一个供电点110连接的载体天线120与PCB天线130的共振点设计为相同的情况下,可获得相互重叠的效果而使频带宽度扩大为宽频带。
图10a为表示只实现了现有技术中的载体天线的情况下的共振频率的曲线图,图10b为表示同时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从单一供电点分岔的载体天线和PCB天线的情况下的共振频率的曲线图。
参照图10a和图10b可知,只实现载体天线120的情况下共振频带相对狭窄,而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从单一供电点处与载体天线120分岔的PCB天线130的共振点设计为与载体天线120的共振点相同,从而使共振频带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扩大。
图11为概略性地表示出贴装有第二天线131的印刷电路板300的上面的图。尤其表示了第二天线131被贴装于便携终端的下端的示例。
参照图11,第二天线131在印刷电路板300上包括供电端子132和短路端子134,并包括与这些端子连接的辐射体130。图中表示了辐射体130被贴装于印刷电路板300上面的示例。如图4所示,可以使供电端子132与贴装在载体200上的第一天线121的供电单元122电接触,或者可以使短路端子134与第一天线121的接地单元126电接触。
如此地将通过一个供电点连接的载体天线120与PCB天线130的共振点设计为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多频带天线。
图12a为表示出由现有技术中的载体天线形成的共振频率的曲线图,而图12b为表示出实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从单一供电点分岔的载体天线和PCB天线的情况下的多共振频率的曲线图。
参照图12a可知,在现有技术中是由一个载体天线120实现2400MHz的共振点,从而形成蓝牙(BT:Blue Tooth)天线。
参照图12b可知,根据本实用新型时,通过与载体天线120在单一供电点处分岔的PCB天线130而实现了5800MHz的共振点,从而形成WIFI天线,由此实现多频带天线。
即,可通过具有从单一供电点分岔的不同共振点的天线来实现多频带天线。
在参照图12a和图12b的实施例中,虽然只表示了BT天线和WIFI天线,然而此外还可以将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SM(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CDMA(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以及W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起到通讯作用的天线中的多个天线构成为多频带天线。
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时,可将多个第一天线121贴装于载体200上,并将从与第一天线121对应的各单一分岔点分岔的多个第二天线131贴装于印刷电路板300或者印刷电路板300之外的、便携终端内部的与载体200不同的其他区域。例如,可将第一天线121及第二天线131贴装于便携终端的电池盖、后盖、支架(Bracket)、前盖等上面,且并不局限于此。
并且,通过根据天线辐射体的主要辐射方向及频带而将第一天线121与第二天线131分离而配置于便携终端的上侧和下侧,从而可以提高天线辐射增益的效率。
另外,记载于本说明书及附图中的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只是为了通俗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及为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方便而提供的,并非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普通知识的人员自然会明白还有许多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其他变形例可以实施。

Claims (14)

1.一种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天线,通过金属图案接收和发送电磁波;
第二天线,配置于与贴装有所述金属图案的结构物相邻的不同结构物上,
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由单一供电单元或短路单元分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由与所述第一天线共振点相同的天线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由与所述第一天线共振点不同的天线构成而实现多频带天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被贴装于载体上,所述第二天线被贴装于与所述载体相邻的印刷电路板的不同层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被构成为单极结构、偶极结构、环形结构的天线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通过接触而与所述短路单元或单一供电单元形成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被贴装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侧面和上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由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接地面形成,且通过所述接地面接收和发送电磁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分别为从PIFA天线、通过层叠结构的印刷电路板层与通孔的连接而沿着Z轴方向形成的天线、载体上镀覆金属图案的天线、通过后熔接形成的天线、FPCB天线、LDS天线、以及通过双料注射而形成的天线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单一供电单元;
第一天线,通过用于将从所述单一供电单元接收的电信号传递到所述单一供电单元与贴装于载体上的金属图案之间的电路传输线接收和发送电磁波;
第二天线,由形成于配置在与所述载体不同的层上的印刷电路板的局部上的接地面构成,所述接地面通过接触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短路端子或供电端子并通过所述第一天线的短路端子或供电端子分岔,并通过用于将从所述接地面接收的电信号传递到所述接地面与所述供电单元之间的电路传输线而接收和发送电磁波。
11.一种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单一供电单元;
多个天线,从所述单一供电单元分岔,并贴装于相邻的不同部件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天线被贴装于配置在便携终端内部的不同层上的载体和印刷电路板中的至少一个上。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天线包括互不相同的物理性质。
14.一种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地单元;
载体天线,具有贴装于载体并与所述接地单元电连接的第一辐射体;
印刷电路板天线,具有贴装于与所述载体隔开的印刷电路板的侧面上的第二辐射体,并具有配备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上面而与所述接地单元接触并与所述第二辐射体连接的短路端子。
CN201420084264.5U 2013-03-12 2014-02-26 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4702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25957A KR102025638B1 (ko) 2013-03-12 2013-03-12 휴대 단말기용 내장 안테나
KR10-2013-0025957 2013-03-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47020U true CN203747020U (zh) 2014-07-30

Family

ID=51346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8426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47020U (zh) 2013-03-12 2014-02-26 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025638B1 (zh)
CN (1) CN20374702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7436A (zh) * 2014-11-27 2015-02-25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全金属笔记本电脑天线
CN109698399A (zh) * 2017-10-20 2019-04-30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天线组件
CN110431830A (zh) * 2017-03-24 2019-11-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天线的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44039A1 (en) 2015-03-06 2016-09-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ircuit element packag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thereof
US10477737B2 (en) 2016-05-04 2019-1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hollow shielding structure for circuit elements
US10477687B2 (en) 2016-08-04 2019-1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EMI shielding structure
KR102551657B1 (ko) 2016-12-12 2023-07-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파 차폐구조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181045B (zh) * 2017-06-19 2024-02-20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及具有该天线的移动终端
US10594020B2 (en) 2017-07-19 2020-03-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ntenna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443643B1 (ko) * 2017-07-19 2022-09-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소자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634350A (zh) * 2017-09-06 2018-01-26 江苏爱吉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二合一的天线
KR102373931B1 (ko) 2017-09-08 2022-03-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파 차폐구조
KR102199614B1 (ko) 2019-12-12 2021-01-07 주식회사 이엠따블유 안테나 유닛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74340B2 (en) * 2005-12-28 2007-09-25 Nokia Corporation Quad-band coupling element antenna structure
JP4632176B2 (ja) * 2006-01-20 2011-02-1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アンテナ及び無線通信機
KR20070098020A (ko) * 2006-03-30 2007-10-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안테나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기기
JP4894502B2 (ja) * 2006-12-22 2012-03-14 Tdk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US7595759B2 (en) * 2007-01-04 2009-09-29 Apple Inc.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isolated antennas
KR101339053B1 (ko) * 2007-06-27 2013-12-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내장형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것이 구비된 휴대용 단말기
KR101003590B1 (ko) * 2008-09-18 2010-12-2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용 다중 대역 안테나
JP2011109190A (ja) * 2009-11-13 2011-06-02 Nec Corp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携帯端末装置
KR101675375B1 (ko) * 2009-11-23 2016-11-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 내장용 pcb 안테나
KR101117963B1 (ko) * 2010-05-14 2012-02-15 주식회사 모비텍 다층구조의 이종금속판재를 이용하는 내장형 안테나의 제조방법 및 그에 따른 내장형 안테나
KR101144421B1 (ko) * 2011-02-15 2012-05-10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Mimo를 이용한 다중 대역 내장형 안테나
JP5901130B2 (ja) * 2011-03-29 2016-04-06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回路基板及びメモリカード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7436A (zh) * 2014-11-27 2015-02-25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全金属笔记本电脑天线
CN110431830A (zh) * 2017-03-24 2019-11-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天线的电子设备
CN110431830B (zh) * 2017-03-24 2021-05-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天线的电子设备
US11258170B2 (en) 2017-03-24 2022-02-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antenna
CN109698399A (zh) * 2017-10-20 2019-04-30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天线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111739A (ko) 2014-09-22
KR102025638B1 (ko) 2019-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47020U (zh) 便携终端用内置天线
US9799964B2 (en) Built-in antenna device for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device
JP6100903B2 (ja) 電気エネルギーハーベスティングおよび/または無線通信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KR102388353B1 (ko)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안테나,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바일 장치
US9236650B2 (en) Mobile terminal
CN102099962B (zh) 天线结构
GB2523367A (en) An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3972646A (zh) 天线布置
CN103515696A (zh) 天线组件及具有该天线组件的无线通信装置
EP3595085B1 (en)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5284005A (zh) 天线设备和具有该天线设备的电子设备
EP2991160B1 (en) Antenna
CN108987901A (zh) 天线装置
US9692118B2 (en) Antenna and portable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14976589A (zh) 天线装置及终端
KR100634883B1 (ko) 이중대역 칩 안테나 모듈
US9991590B2 (en) Short-range antenna structure and methods
US11108144B2 (en) Antenna structure
EP2375488B1 (en) Planar antenna and handheld device
CN110797657B (zh) 通信设备
CN218827793U (zh) 一种移动设备用天线结构和移动设备
CN218975788U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3660615U (zh) 一种无线终端用5g天线装置及无线终端
CN215497067U (zh) 天线模组及通信设备
US20230411837A1 (en) Antenna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