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39104U - 一种三成分加颜料撞针式灌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成分加颜料撞针式灌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39104U
CN203739104U CN201420002438.9U CN201420002438U CN203739104U CN 203739104 U CN203739104 U CN 203739104U CN 201420002438 U CN201420002438 U CN 201420002438U CN 203739104 U CN203739104 U CN 203739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feeding
mentioned
cylinder
nozzle
sp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0243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光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N INDUSTRY Co Ltd
DONGGUAN CITY GREEN MACHINE EQUIPMENT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GREEN INDUSTRY Co Ltd
DONGGUAN CITY GREEN MACHINE EQUIPMENT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N INDUSTRY Co Ltd, DONGGUAN CITY GREEN MACHINE EQUIPMENT FACTORY filed Critical GREE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0243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39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39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3910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成分加颜料撞针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注体、搅拌机构、至少二个注料机构、混合器、清洗机构及至少二个喷料机构,其中:所述灌注体的中部为空腔;所述搅拌机构插入该空腔内,搅拌机构的尾端伸入混合器内;所述注料机构、清洗机构及喷料机构分别沿灌注体的周缘插入灌注体内;所述混合器设置在灌注体的下端。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将二种原料混合,可以通过在一台灌注体配置多种混合料;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可以精确的控制原料比例;注料机构内残留物料大为降低,原料比例控制精准,产品质量高;注料机构的堵塞率小;清洗效果好,减少设备的维护难度;能够在混合物料的同时控制物料混合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三成分加颜料撞针式灌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氨酯生产设备,特别指一种三成分加颜料撞针式灌注装置。
背景技术
聚氨酯简称PU是由多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或/及小分子多元醇、多元胺或水等扩链剂或交联剂等原料制成的聚合物。通过改变原料种类及组成,可以大幅度地改变产品形态及其性能,得到从柔软到坚硬的最终产品。聚氨酯制品形态有软质、半硬质及硬质泡沫塑料、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简称为TPU、油漆涂料、胶粘剂、密封胶、合成革涂层树脂、弹性纤维等,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冰箱制造、交通运输、土木建筑、鞋类、合成革、织物、机电、石油化工、矿山机械、航空、医疗、农业等许多领域。
聚氨酯一般先经发泡成型后得到所需的产品,目前的发泡方式包括手工发泡和机械发泡手工发泡的大致分几步:1、确定配方,计算制品的体积,根据密度计算用料量,根据制品总用料量一般要求过量5%-15%。2、清理模具、涂脱模剂、模具预热。3、称料,搅拌混合,浇注,熟化,脱模。手工浇注的混合步骤为:将各种原料精确称量后,将多元醇及助剂预混合,多元醇预混物及多异氰酸酯分别置于于不同的容器中,然后将这些原料混合均匀,立即注入模具模具或需要充填泡沫塑料的空间中去,经化学反应并发泡后即得到泡沫塑料。
聚氨酯泡沫塑料还可采用一步法生产,也就是各种原料进行混合发泡成型。为了生产的方便,目前不少厂家把聚醚多元醇或及其他多元醇、催化剂、泡沫稳定剂、发泡剂等原料预混在一起,称之为“白料”,使用时与粗MDI俗称“黑料以双组分形式混合发泡仍属“一步法”。
采用上述一步法进行发泡成型时,聚醚多元醇或及其他多元醇、催化剂、泡沫稳定剂、发泡剂等原料的预混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a、由于混合料较多,一般的机器难以同时将各种原料混合;b、原料混合过程中涉及到各种原料的组合比例,传统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低,难以精确的控制原料比例;c、注料过程中存在物料残留在注料机构内,从而使得混合时该种原料的比例降低,从而导致原料比例控制不准确的问题;d、注料机构多次注料后原料残留,导致注料机构的堵塞;e、设备清洗困难,维护难度大;f、不同的发泡材料熔点不同,因此熔点较高的材料需要在较高温度下才能液化混合,而现有设备不能满足混合时的温度要求;f、一般的设备不具备单独的颜料喷料机构,颜料与原料往往混在一起注料,影响了成分的配比,使得产品质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效率高,清洗简单的三成分加颜料撞针式灌注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三成分加颜料撞针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注体、搅拌机构、至少二个注料机构、混合器、清洗机构及至少二个喷料机构,其中:所述灌注体的中部为空腔;所述搅拌机构插入该空腔内,搅拌机构的尾端伸入混合器内;所述注料机构、清洗机构及喷料机构分别沿灌注体的周缘插入灌注体内;所述混合器设置在灌注体的下端,物料及颜料分别经注料机构及喷料机构进入灌注体内,最后进入混合器内,通过搅拌机构搅拌混合,完成配料。
优选地,所述灌注体包括灌注本体,上述灌注本体的周缘开有三个注料插槽、一个清洗插槽及二个喷料插槽,注料机构、清洗机构及喷料机构分别插设在上述注料插槽、清洗插槽及喷料插槽内;上述灌注本体的上部设有注料控制阀,注料控制阀包括球阀座,球阀座通过球阀座套固定在搅拌机构上;上述球阀座上对应于三个注料机构分别设有一套注料控制结构,该注料控制结构包括注料进口、注料出口及球阀杆,物料经注料进口进入注料机构中,经注料出口流出注料机构,通过外部作用力使球阀杆往返旋转度以控制注料进口及注料出口的开闭。
优选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及搅拌刀,其中:上述搅拌轴贯穿插设在灌注本体的中部空腔内,搅拌轴的上端连接动力机构;上述搅拌刀连接在搅拌轴的下端,搅拌刀插入混合器内,搅拌刀在动力机构驱动下,搅拌混合器内的物料;搅拌轴外部套有轴心座,上述轴心座的下部固定在球阀座上,轴心座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搅拌轴连接;上述轴心座与搅拌轴之间设有O型扣,上述O型扣可拆卸地设置在轴心座和搅拌轴之间。
优选地,所述搅拌轴与搅拌刀的连接处设有套筒,上述套筒的上部设有油封环,油封环的内部设有油封,上述套筒与油封环紧贴灌注体的空腔内壁,以防止物料泄漏。
优选地,所述的注料机构包括三个,注料机构包括注料针杆、循环套及气缸,其中:上述循环套的中间开有空腔;上述注料针杆设置在循环套内,注料针杆为阶梯轴,其尾端的外径小,中间的外径大,前端为针头状,所述注料针杆前端设有针阀座;上述气缸的前后端分别设有气缸前盖及气缸后盖,气缸内插设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前后端分别连接注料针杆及活塞,活塞通过弹簧连接气缸后盖;所述气缸前盖与循环套之间设有铜套,上述铜套的前端设有注料油封,以防止物料泄漏。
优选地,所述循环套的外部开有进料口及出料口,进料口及出料口分别与球阀座上的注料进口及注料出口对应设置,物料从注料进口流入,经进料口进入注料机构,经注料机构注料后通过出料口导出,经注料出口流出。
优选地,所述气缸的外部开有第一气口及第二气口,两者连接外部的气泵;上述第一气口进气,第二气口出气,活塞向后端运动,通过活塞杆带动注料针杆向后运动堵住出料口,进料口开启,物料进入注料机构,经针阀座进入循环套内;上述第二气口进气,第一气口出气,活塞向前端运动,通过活塞杆带动注料针杆向前运动,注料针杆的针头堵住针阀座,停止注料,物料经进料口直接向出料口流动。
优选地,所述混合器包括混合器本体、混合室螺帽及注料杯,其中:上述混合器本体连接在灌注本体的底端,混合器本体的中间为混合室,搅拌刀插入该混合室内,物料及颜料进入混合室内,经搅拌刀搅拌混合;上述注料杯设置在混合器本体的下端,两者通过混合室螺帽固定连接,搅拌混合后的物料流入注料杯内。
优选地,所述的清洗机构包括清洗气缸,清洗气缸内设有清洗活塞,上述清洗活塞的前端连接子弹头,清洗活塞的后端连接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向前压住子弹头使清洗机构关闭,上述压缩弹簧的后端固定在清洗缸后盖上,清洗缸后盖上设有调节螺丝及螺母以调节压缩弹簧的压力;清洗气缸的外体上开有进气口外部高压气体经进气口进入气缸内,气压使清洗活塞克服压缩弹簧的压力向后退,使清洗机构开启,使得清洗介质进入灌注本体及混合器内;上述清洗气缸后盖设置在清洗气缸固定座上。
优选地,所述喷料机构包括二个,喷料机构包括喷嘴汽缸及喷嘴,其中:上述喷嘴插设在喷料插槽内,喷嘴汽缸设置在喷嘴的尾端;上述喷嘴汽缸内设有喷嘴活塞,喷嘴活塞内通过喷嘴螺母固定有喷嘴活塞杆;上述喷嘴活塞杆的前端设有喷料针杆,喷嘴活塞杆的后端连接喷嘴弹簧,喷嘴弹簧设置在喷嘴后盖上;上述喷嘴汽缸的一侧连接有喷料块,该喷料块上开设有喷料进口及喷料出口,颜料经喷料进口进入喷料机构内,经喷料出口导出,通过外部的气泵控制喷料针杆的来回运动,以控制喷料机构的开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a、能够同时将种原料及种颜料混合,且注料机构与灌注体是可拆卸的连接,因此可以通过在一台灌注体上更换不同的注料机构,从而达到了配置多种混合料的目的,使设备的适用性更大;b、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注料机构及喷料机构的循环供料,可以精确的控制原料比例;c、由于注料机构及喷料机构采用循环供料的方式,使得注料过程中残留在注料机构内物料大为降低,使原料比例控制精准,产品质量高;d、注料机构及喷料机构的循环供料使得原料在注料机构内循环流动,从而减少物料残留,解决了注料机构的堵塞的问题;e、设有专用的清洗机构,通过高压空气清洗设备内的残留原料,清洗效果好,减少设备的维护难度;f设有单独的颜料喷料机构,颜料与原料分开注料,使得产品的成分的配比更准确,产品质量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之二。
图6是1图中注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B面对剖视图。
图8是图6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三成分加颜料撞针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注体1、搅拌机构2、至少二个注料机构3、混合器4、清洗机构6及至少二个喷料机构8,其中:所述灌注体1的中部为空腔;所述搅拌机构2插入该空腔内,搅拌机构2的尾端伸入混合器4内;所述注料机构3、清洗机构6及喷料机构8分别沿灌注体1的周缘插入灌注体1内;所述混合器4设置在灌注体1的下端,物料及颜料分别经注料机构3及喷料机构8进入灌注体1内,最后进入混合器4内,通过搅拌机构2搅拌混合,完成配料。
优选地,所述灌注体1包括灌注本体11,上述灌注本体11的周缘开有三个注料插槽13、一个清洗插槽13及二个喷料插槽12,注料机构3、清洗机构6及喷料机构8分别插设在上述注料插槽13、清洗插槽61及喷料插槽12内;上述灌注本体11的上部设有注料控制阀7,注料控制阀7包括球阀座71,球阀座71通过球阀座套72固定在搅拌机构2上;上述球阀座71上对应于三个注料机构3分别设有一套注料控制结构,该注料控制结构包括注料进口74、注料出口75及球阀杆73,物料经注料进口74进入注料机构3中,经注料出口75流出注料机构,通过外部作用力使球阀杆73往返旋转90度以控制注料进口74及注料出口75的开闭。
优选地,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搅拌轴21及搅拌刀22,其中:上述搅拌轴21贯穿插设在灌注本体11的中部空腔内,搅拌轴21的上端连接动力机构;上述搅拌刀22连接在搅拌轴21的下端,搅拌刀22插入混合器4内,搅拌刀22在动力机构驱动下,搅拌混合器4内的物料;搅拌轴21外部套有轴心座5,上述轴心座5的下部固定在球阀座71上,轴心座5的两端通过轴承23与搅拌轴21连接;上述轴心座5与搅拌轴21之间设有O型扣27,上述O型扣27可拆卸地设置在轴心座5和搅拌轴21之间。
优选地,所述搅拌轴21与搅拌刀22的连接处设有套筒25,上述套筒25的上部设有油封环24,油封环24的内部设有油封26,上述套筒24与油封环25紧贴灌注体1的空腔内壁,以防止物料泄漏。
优选地,所述的注料机构3包括三个,注料机构3包括注料针杆31、循环套39及气缸32,其中:上述循环套39的中间开有空腔;上述注料针杆31设置在循环套39内,注料针杆31为阶梯轴,其尾端的外径小,中间的外径大,前端为针头状,所述注料针杆31前端设有针阀座310;上述气缸32的前后端分别设有气缸前盖36及气缸后盖37,气缸32内插设有活塞杆34,活塞杆34的前后端分别连接注料针杆31及活塞33,活塞33通过弹簧35连接气缸后盖37;所述气缸前盖36与循环套39之间设有铜套38,上述铜套38的前端设有注料油封316,以防止物料泄漏。
优选地,所述循环套39的外部开有进料口313及出料口312,进料口313及出料口312分别与球阀座7上的注料进口74及注料出口75对应设置,物料从注料进口74流入,经进料口313进入注料机构3,经注料机构3注料后通过出料口312导出,经注料出口75流出。
优选地,所述气缸32的外部开有第一气口315及第二气口313,两者连接外部的气泵;上述第一气口315进气,第二气口313出气,活塞33向后端运动,通过活塞杆34带动注料针杆31向后运动堵住出料口312,进料口313开启,物料进入注料机构3,经针阀座310进入循环套39内;上述第二气口313进气,第一气口315出气,活塞33向前端运动,通过活塞杆34带动注料针杆31向前运动,注料针杆31的针头堵住针阀座310,停止注料,物料经进料口313直接向出料口312流动。
优选地,所述混合器4包括混合器本体41、混合室螺帽42及注料杯43,其中:上述混合器本体41连接在灌注本体11的底端,混合器本体41的中间为混合室,搅拌刀22插入该混合室内,物料及颜料进入混合室内,经搅拌刀22搅拌混合;上述注料杯43设置在混合器本体41的下端,两者通过混合室螺帽42固定连接,搅拌混合后的物料流入注料杯43内。
优选地,所述的清洗机构6包括清洗气缸60,清洗气缸60内设有清洗活塞66,上述清洗活塞66的前端连接子弹头69,清洗活塞66的后端连接压缩弹簧61;压缩弹簧61向前压住子弹头68使清洗机构关闭,上述压缩弹簧61的后端固定在清洗缸后盖62上,清洗缸后盖62上设有调节螺丝64及螺母63以调节压缩弹簧61的压力;清洗气缸60的外体上开有进气口69外部高压气体经进气口69进入气缸60内,气压使清洗活塞66克服压缩弹簧61的压力向后退,使清洗机构6开启,使得清洗介质进入灌注本体11及混合器4内;上述清洗气缸后盖62设置在清洗气缸固定座67上。
优选地,所述喷料机构8包括二个,喷料机构8包括喷嘴汽缸81及喷嘴82,其中:上述喷嘴82插设在喷料插槽12内,喷嘴汽缸81设置在喷嘴82的尾端;上述喷嘴汽缸81内设有喷嘴活塞83,喷嘴活塞83内通过喷嘴螺母84固定有喷嘴活塞杆85;上述喷嘴活塞杆85的前端设有喷料针杆810,喷嘴活塞杆85的后端连接喷嘴弹簧86,喷嘴弹簧86设置在喷嘴后盖87上;上述喷嘴汽缸81的一侧连接有喷料块,该喷料块上开设有喷料进口88及喷料出口89,颜料经喷料进口88进入喷料机构8内,经喷料出口89导出,通过外部的气泵控制喷料针杆810的来回运动,以控制喷料机构8的开闭。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正常状态下,注料针杆31被弹簧35往外顶住,注料针杆31压住针阀座310,从而使注料机构3处于关闭状态,当外部的气泵向第一气口315输入空气,同时第二气口313出气时,气缸32内产生气压差使得活塞33向后端移动,带动活塞杆34向后运动,使得注料针杆31后移,注料针杆31堵住出料口312,进料口313开启,物料由球阀座71上的注料进口74经进料口313流入针阀座310,再经针阀座310进入循环座39内,相反的当气泵向第二气口313压入空气,而第一气口315出气时,气缸32内产生的压力差使得注料针杆31向前端移动,注料针杆31的针头堵住针阀座39,同时出料口312开启,物料直接由进料口313流向出料口312,如此循环便实现了注料的自动循环进行。本实用新型总共设有3套注料机构3,各注料机构3可循环输送不同的物料进入混合器本体41内,不同的物料经过混合器本体41内的搅拌刀22的搅拌混合后,注入注料杯43中,上述注料机构3注料可通过球阀座71上的球阀杆73的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90度而控制物料进出的开始与停止,从而实现了注料的可控性。喷料机构8的结构与注料机构3的机构类似,喷料机构8也包括2个气口及2进料口和出料口,正常状态下喷料机构8在喷料弹簧86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当外部的气泵分别以与注料机构3相同的方式作用与喷料机构8的2个气口,便能控制喷料机构8循环喷料的开始和停止。上述配料灌注完成后,通过清洗机构导入清洗介质对灌注本体11及混合器本体41等空间进行冲洗。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套39的外壁与注料插槽13的内壁之间、活塞杆34的外壁与循环套39的内壁之间、活塞33与气缸32的内壁之间及混合器本体41与灌注本体11之间均设有O型环,以密封连接空隙,防止物料泄漏或气体泄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三成分加颜料撞针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注体(1)、搅拌机构(2)、至少二个注料机构(3)、混合器(4)、清洗机构(6)及至少二个喷料机构(8),其中:所述灌注体(1)内开有空腔;所述搅拌机构(2)插入该空腔内,搅拌机构(2)的尾端伸入混合器(4)内;所述注料机构(3)、清洗机构(6)及喷料机构(8)分别沿灌注体(1)的周缘插入灌注体(1)内;所述混合器(4)设置在灌注体(1)的下端,物料及颜料分别经注料机构(3)及喷料机构(8)进入灌注体(1)内,最后进入混合器(4)内,通过搅拌机构(2)搅拌混合,完成配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成分加颜料撞针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体(1)包括灌注本体(11),上述灌注本体(11)的周缘开有三个注料插槽(13)、一个清洗插槽(13)及二个喷料插槽(12),注料机构(3)、清洗机构(6)及喷料机构(8)分别插设在上述注料插槽(13)、清洗插槽(61)及喷料插槽(12)内;上述灌注本体(11)的上部设有注料控制阀(7),注料控制阀(7)包括球阀座(71),球阀座(71)通过球阀座套(72)固定在搅拌机构(2)上;上述球阀座(71)上对应于三个注料机构(3)分别设有一套注料控制结构,该注料控制结构包括注料进口(74)、注料出口(75)及球阀杆(73),物料经注料进口(74)进入注料机构(3)中,经注料出口(75)流出注料机构,通过外部作用力使球阀杆(73)往返旋转90度以控制注料进口(74)及注料出口(75)的开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成分加颜料撞针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搅拌轴(21)及搅拌刀(22),其中:上述搅拌轴(21)贯穿插设在灌注本体(11)的中部空腔内,搅拌轴(21)的上端连接动力机构;上述搅拌刀(22)连接在搅拌轴(21)的下端,搅拌刀(22)插入混合器(4)内,搅拌刀(22)在动力机构驱动下,搅拌混合器(4)内的物料;搅拌轴(21)外部套有轴心座(5),上述轴心座(5)的下部固定在球阀座(71)上,轴心座(5)的两端通过轴承(23)与搅拌轴(21)连接;上述轴心座(5)与搅拌轴(21)之间设有O型扣(27),上述O型扣(27)可拆卸地设置在轴心座(5)和搅拌轴(2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成分加颜料撞针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21)与搅拌刀(22)的连接处设有套筒(25),上述套筒(25)的上部设有油封环(24),油封环(24)的内部设有油封(26),上述套筒(24)与油封环(25)紧贴灌注体1的空腔内壁,以防止物料泄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成分加颜料撞针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料机构(3)包括三个,注料机构(3)包括注料针杆(31)、循环套(39)及气缸(32),其中:上述循环套(39)的中间开有空腔;上述注料针杆(31)设置在循环套(39)内,注料针杆(31)为阶梯轴,其尾端的外径小,中间的外径大,前端为针头状,所述注料针杆(31)前端设有针阀座(310);上述气缸(32)的前后端分别设有气缸前盖(36)及气缸后盖(37),气缸(32)内插设有活塞杆(34),活塞杆(34)的前后端分别连接注料针杆(31)及活塞(33),活塞(33)通过弹簧(35)连接气缸后盖(37);所述气缸前盖(36)与循环套(39)之间设有铜套(38),上述铜套(38)的前端设有注料油封(316),以防止物料泄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成分加颜料撞针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套(39)的外部开有进料口(313)及出料口(312),进料口(313)及出料口(312)分别与球阀座(7)上的注料进口(74)及注料出口(75)对应设置,物料从注料进口(74)流入,经进料口(313)进入注料机构(3),经注料机构(3)注料后通过出料口(312)导出,经注料出口(75)流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成分加颜料撞针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32)的外部开有第一气口(315)及第二气口(313),两者连接外部的气泵;上述第一气口(315)进气,第二气口(313)出气,活塞(33)向后端运动,通过活塞杆(34)带动注料针杆(31)向后运动堵住出料口(312),进料口(313)开启,物料进入注料机构(3),经针阀座(310)进入循环套(39)内;上述第二气口(313)进气,第一气口(315)出气,活塞(33)向前端运动,通过活塞杆(34)带动注料针杆(31)向前运动,注料针杆(31)的针头堵住针阀座(310),停止注料,物料经进料口(313)直接向出料口(312)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三成分加颜料撞针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4)包括混合器本体(41)、混合室螺帽(42)及注料杯(43),其中:上述混合器本体(41)连接在灌注本体(11)的底端,混合器本体(41)的中间为混合室,搅拌刀(22)插入该混合室内,物料及颜料进入混合室内,经搅拌刀(22)搅拌混合;上述注料杯(43)设置在混合器本体(41)的下端,两者通过混合室螺帽(42)固定连接,搅拌混合后的物料流入注料杯(43)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三成分加颜料撞针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机构(6)包括清洗气缸(60),清洗气缸(60)内设有清洗活塞(66),上述清洗活塞(66)的前端连接子弹头(69),清洗活塞(66)的后端连接压缩弹簧(61);压缩弹簧(61)向前压住子弹头(68)使清洗机构关闭,上述压缩弹簧(61)的后端固定在清洗缸后盖(62)上,清洗缸后盖(62)上设有调节螺丝(64)及螺母(63)以调节压缩弹簧(61)的压力;清洗气缸(60)的外体上开有进气口(69)外部高压气体经进气口(69)进入气缸(60)内,气压使清洗活塞(66)克服压缩弹簧(61)的压力向后退,使清洗机构(6)开启,使得清洗介质进入灌注本体(11)及混合器(4)内;上述清洗气缸后盖(62)设置在清洗气缸固定座(67)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三成分加颜料撞针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料机构(8)包括二个,喷料机构(8)包括喷嘴汽缸(81)及喷嘴(82),其中:上述喷嘴(82)插设在喷料插槽(12)内,喷嘴汽缸(81)设置在喷嘴(82)的尾端;上述喷嘴汽缸(81)内设有喷嘴活塞(83),喷嘴活塞(83)内通过喷嘴螺母(84)固定有喷嘴活塞杆(85);上述喷嘴活塞杆(85)的前端设有喷料针杆(810),喷嘴活塞杆(85)的后端连接喷嘴弹簧(86),喷嘴弹簧(86)设置在喷嘴后盖(87)上;上述喷嘴汽缸(81)的一侧连接有喷料块,该喷料块上开设有喷料进口(88)及喷料出口(89),颜料经喷料进口(88)进入喷料机构(8)内,经喷料出口(89)导出,通过外部的气泵控制喷料针杆(810)的来回运动,以控制喷料机构(8)的开闭。
CN201420002438.9U 2014-01-03 2014-01-03 一种三成分加颜料撞针式灌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39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02438.9U CN203739104U (zh) 2014-01-03 2014-01-03 一种三成分加颜料撞针式灌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02438.9U CN203739104U (zh) 2014-01-03 2014-01-03 一种三成分加颜料撞针式灌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39104U true CN203739104U (zh) 2014-07-30

Family

ID=51338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0243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39104U (zh) 2014-01-03 2014-01-03 一种三成分加颜料撞针式灌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3910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1907A (zh) * 2017-06-12 2017-08-22 贵州大学 压电撞针打印喷头系统
CN107685414A (zh) * 2017-09-30 2018-02-13 京华派克邯郸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装置
CN110524778A (zh) * 2019-08-22 2019-12-03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用多组份聚氨酯混合注料枪头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1907A (zh) * 2017-06-12 2017-08-22 贵州大学 压电撞针打印喷头系统
CN107685414A (zh) * 2017-09-30 2018-02-13 京华派克邯郸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装置
CN110524778A (zh) * 2019-08-22 2019-12-03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用多组份聚氨酯混合注料枪头
CN110524778B (zh) * 2019-08-22 2024-04-16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用多组份聚氨酯混合注料枪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49554A (en) Nozzle for mixing flowable reaction components
CN203739104U (zh) 一种三成分加颜料撞针式灌注装置
CN101394759B (zh) 用于制造食品或食品半成品的压铸配混机的应用及用于制造食品或食品半成品的设备
JPS62502253A (ja) 高圧混練ヘッド及び反応性成分射出弁
JP3703625B2 (ja) ポリウレタン混合物を製造する自己洗浄混合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CN101856855A (zh) 液态硅胶注射成型机
JPS6349412A (ja) 少なくとも2つの反応し合うプラスチツク成分を混合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を制御する方法
CN203739107U (zh) 一种二成分高温撞针式灌注装置
EP1560687B1 (en) Co-injection mix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03739103U (zh) 一种二成分加颜色撞针式灌注装置
CN203739108U (zh) 一种四成分高压灌注装置
CN203739106U (zh) 一种三成分高温撞针式灌注装置
CN203739105U (zh) 一种三成分撞针式灌注装置
US3908966A (en) Mixing apparatus
CN100586544C (zh) 用于混合可流动的物料的静力混合件
KR100475250B1 (ko) 발포용 폴리우레탄 믹싱헤드 어셈브리.
CN203741253U (zh) 一种四成分撞针式灌注装置
CN207088331U (zh) 分流板进料装置
CN114274395A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挤出机吹塑机的自动拌料配色机
KR200289613Y1 (ko) 폴리우레탄 제조용 저압 발포기
KR101679613B1 (ko) 성형원료 공급 장치
KR200311877Y1 (ko) 인조대리석 원료의 제조장치
CN202278705U (zh) 高分子材料多色微积分幻彩注射成型装备
US5164197A (en) Batch molding of open-cell soft polyurethane foam
CN115519724B (zh) 一种带有余料回收的微泡注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Termination date: 202201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