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33990U - 端子组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端子组合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33990U CN203733990U CN201420112460.9U CN201420112460U CN203733990U CN 203733990 U CN203733990 U CN 203733990U CN 201420112460 U CN201420112460 U CN 201420112460U CN 203733990 U CN203733990 U CN 2037339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conducting terminal
- terminal
- elastic arm
- du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端子组合结构,包含有一平板导电端子及弹臂导电端子,该平板导电端子其包含有一固定部及分别自固定部两端延伸的焊接部及接触部,其中该接触部分别形成有一平板接触区及自平板接触区延伸的斜面接触区;该弹臂导电端子包含有一固定部及自固定部两端延伸的线缆包覆部及弹性接触部,其中该弹性接触部形成有一朝内侧弯折并具有弹性的平面接触部;当平板导电端子插设于弹臂导电端子上时,通过斜面接触区的导引而插入弹臂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内,并通过平板接触区及平面接触区相互接触,增加两导电端子间的接触面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端子结构及其组合,特别是指一种可增加端子间的接触面积的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通讯电器用品,如数据机、网路卡、电话机或传真机等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大多是利用数据传输线的线端连接器插入上述电器用品的板端连接器中,并通过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两者的导电端子相抵接来进行信号或电力的传输。
然而,目前使用的线端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皆装设于绝缘本体上,并且线端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并无法相对于绝缘本体产生移动。因此,当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不慎产生晃动时,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两者的导电端子会有瞬间分离的情况产生,造成两者之间的信号传输瞬间断路。也就是说,当信号产生瞬断时,信号的传递或电源的连接会造成例如画面中断、电源中断或其它状况,甚至造成电器用品的损坏。
详细结构请参阅图1所示,为目前应用于线端连接器及板端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结构,从图可知,其分别为应用于板端连接器上的平板导电端子10及应用于线端连接器上的弹臂导电端子11,平板导电端子10前端的接触部10A形成一两侧分别突起的圆弧接触结构,而弹臂导电端子11的接触部11A则形成一可相对于平板导电端子10两侧夹持的弹性接触部,且其接触部11A为一凸起的圆弧结构,因此当平板导电端子10及弹臂导电端子11的接触部10A、11A相互接触时,由于两接触部皆为圆弧结构,因此仅形成点接触面积,若平板导电端子10或弹臂导电端子11在制造上有任何误差时,则很容易造成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因此如何提高导电端子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其接触稳定性,实为一亟需解决的问题。
由此可见,上述公知使用的结构仍有诸多缺失,而亟待加以改良。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现有的结构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实用新型端子组合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平板导电端子接触部的平板接触区及斜面接触区的设置,达到增加与弹臂导电端子的接触面积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通过弹臂导电端子接触部的平面接触部的设置,达到增加与平板导电端子的接触面积的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端子组合结构,其包含有一供平板导电端子相对接的弹臂导电端子,该弹臂导电端子包含有一插设固定于线端连接器内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两端延伸的线缆包覆部及弹性接触部,其中该弹性接触部自底部板状结构朝上弯折后,再朝内侧弯折形成有一具有弹性的平面接触部,且两平面接触部间形成一供平板导电端子插设的对接空间,据此与平板导电端子间呈一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该固定部整体弯折呈矩形状结构,且自固定部上朝外弯折延伸一卡扣部,借以卡扣固定于线端连接器的本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该线缆包覆部则自固定部上延伸,使其一侧形成一包覆线缆的包覆曲面,而自包覆曲面则延伸一线缆定位部,该线缆定位部朝内侧折弯,使其得以与线缆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该平板导电端子包含有一固定部及分别自固定部两端延伸的焊接部及接触部,其中该接触部分别形成有一平板接触区及自平板接触区延伸的斜面接触区,通过斜面接触区的导引插设于弹臂导电端子内,使得平板接触区与弹臂导电端子呈面接触。
上述实施例中,其中该接触部整体为一平板结构,且其固定部上则朝外缘延伸有至少一倒勾,通过倒勾插设固定于板端连接器的本体内。
上述实施例中,其中该平板导电端子其插设于板端连接器本体后,其焊接部及接触部则分别外露于本体外,且该焊接部朝本体的底端延伸设置。
采用以上设计后,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端子组合结构通过平板导电端子的平板接触区的设置,使其得以增加与弹臂导电端子的接触面积,提高接触电性连接稳定性。通过弹臂导电端子的平面接触部的设置使其得以增加与平板导电端子的接触面积,提高接触的电性连接稳定性。当平板导电端子插设于弹臂导电端子上时,通过斜面接触区的导引而插入弹臂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内,并通过平板接触区及平面接触部相互接触,增加两导电端子间的接触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端子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平板导电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平板导电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弹臂导电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弹臂导电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平板导电端子及弹臂导电端子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平板导电端子及弹臂导电端子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平板导电端子插设于板端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弹臂导电端子插设于线端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板端连接器及线端连接器组合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平板导电端子 11弹臂导电端子 10A接触部
11A接触部 2平板导电端子 21固定部
22焊接部 23接触部 24倒勾
25平板接触区 26斜面接触区 A板端连接器
A1本体 3弹臂导电端子 31固定部
311卡扣部 32线缆包覆部 321 包覆曲面
322线缆定位部 33弹性接触部 331底面
332侧面 333顶面 334平面接触部
335对接空间 B线端连接器 B1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2A及图2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平板导电端子的示意图,其包含有一可插设固定于电连接器本体的固定部21及分别自固定部21两端延伸的焊接部22及接触部23,该具体而言,该平板导电端子2为一板状结构,且其固定部21上则朝外缘延伸有数个倒勾24,借以通过倒勾24插设固定于板端连接器A的本体A1内,请参阅图6所示,当其插设固定于板端连接器A的本体A1上后,其焊接部22及接触部23则分别外露于本体A1外,该接触部23朝本体A1的底端延伸设置,使其得以焊接固定于电子装置的电路板上,而接触部23分别形成有一平板接触区25及自平板接触区25延伸的斜面接触区26,从接触部23的侧面观之,由平板接触区25至斜面接触区26成V字型斜面状,其中该斜面接触区26可作为导引插设于弹臂导电端子3内用,而平板接触区25则可作为与弹臂导电端子3接触之用,据此通过平板接触区25的设置,使其得以增加与弹臂导电端子3的接触面积,提高接触的电性连接稳定性。
请参阅图3A、图3B及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弹臂导电端子3的示意图,其包含一可插设固定于线端连接器B内的固定部31及自固定部31两端延伸的线缆包覆部32及弹性接触部33,其中该固定部31整体弯折略呈矩形状结构,且自固定部31上朝外弯折延伸一卡扣部311,借以卡扣固定于线端连接器B的本体B1内,而该线缆包覆部32则自固定部31上延伸,使其一侧形成一可包覆线缆的包覆曲面321,而自包覆曲面321则延伸一线缆定位部322,该线缆定位部322朝内侧折弯,使其得以与线缆电性连接;而前端的弹性接触部33则分别形成有一底面331、自底面331延伸的侧面332及顶面333,从侧面观之略呈ㄈ字型结构,且自顶面333在朝内延伸一具有弹性变形的平面接触部334,且该平面接触部334等上述结构自固定部31上延伸两两相对设置,使得两平面接触部334间则形成一可供平板导电端子2插设的对接空间335,通过平面接触部334的设置使其得以增加与平板导电端子2的接触面积,提高接触的电性连接稳定性;请参阅图7所示,当弹臂导电端子3插设于线端连接器B之本体B1后,其连接的线缆则自线端连接器B本体B1后端延伸出,而两平面接触部334则位于线端连接器B本体B1所设置的对接面上,借以达到与线端连接器B与板端连接器A相互卡扣电性连接的功能。
请参阅图4、图5及图8所示,当平板导电端子2插设于弹臂导电端子3上时,平板导电端子2前端的接触部23通过斜面接触区26的导引而插入弹臂导电端子3接触部33的对接空间335内,此时平板导电端子2的平板接触区25则与弹臂导电端子3的平面接触部334相互接触,由于两者间皆为平面结构,因此可大幅增加导电端子2、3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电连接器间的电性连接稳定性。
上列详细说明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但是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端子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供平板导电端子相对接的弹臂导电端子,该弹臂导电端子包含有一插设固定于线端连接器内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两端延伸的线缆包覆部及弹性接触部,其中该弹性接触部自底部板状结构朝上弯折后,再朝内侧弯折形成有一具有弹性的平面接触部,且两平面接触部间形成一供平板导电端子插设的对接空间,据此与平板导电端子间呈一面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部整体弯折呈矩形状结构,且自固定部上朝外弯折延伸一卡扣部,借以卡扣固定于线端连接器的本体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线缆包覆部则自固定部上延伸,使其一侧形成一包覆线缆的包覆曲面,而自包覆曲面则延伸一线缆定位部,该线缆定位部朝内侧折弯,使其得以与线缆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平板导电端子包含有一固定部及分别自固定部两端延伸的焊接部及接触部,其中该接触部分别形成有一平板接触区及自平板接触区延伸的斜面接触区,通过斜面接触区的导引插设于弹臂导电端子内,使得平板接触区与弹臂导电端子呈面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接触部整体为一平板结构,且其固定部上则朝外缘延伸有至少一倒勾,通过倒勾插设固定于板端连接器的本体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平板导电端子其插设于板端连接器本体后,其焊接部及接触部则分别外露于本体外,且该焊接部朝本体的底端延伸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12460.9U CN203733990U (zh) | 2014-03-13 | 2014-03-13 | 端子组合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12460.9U CN203733990U (zh) | 2014-03-13 | 2014-03-13 | 端子组合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33990U true CN203733990U (zh) | 2014-07-23 |
Family
ID=51204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11246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33990U (zh) | 2014-03-13 | 2014-03-13 | 端子组合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3399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05334A (zh) * | 2023-06-21 | 2023-07-28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导电端子 |
-
2014
- 2014-03-13 CN CN201420112460.9U patent/CN20373399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05334A (zh) * | 2023-06-21 | 2023-07-28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导电端子 |
CN116505334B (zh) * | 2023-06-21 | 2023-12-01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导电端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58007U (zh) | 插头电连接器 | |
CN103811889B (zh) | 通配型七针usb插座、七针usb插头及其连接器组件 | |
CN109638523B (zh) | 板对板连接器 | |
CN201629421U (zh) | 一种usb插头、usb连接结构以及无线终端 | |
CN105428939A (zh) | 一种导电接触件及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 |
CN101640360B (zh) | 电连接器 | |
CN210517259U (zh) | 一种type-c转接器 | |
CN203733990U (zh) | 端子组合结构 | |
CN204464641U (zh) | 利用接地片施压且防止短路的信号连接器 | |
CN204720616U (zh) | 一种耐高振动稳定可靠的冲压端子 | |
CN204349060U (zh) | 连接器 | |
CN105226437A (zh) | 双面插Micro USB B型公座连接器 | |
CN205159670U (zh) | 一种插座连接器 | |
CN203932399U (zh) |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电池导电连接器 | |
CN205104626U (zh) | 连接器结构 | |
CN206116678U (zh) | 一种连接装置 | |
CN105140682B (zh) | 同轴连接器 | |
CN202585927U (zh) | Usb线缆连接器 | |
CN204376127U (zh) | 一种usb母座连接器模组 | |
CN204858042U (zh) | 射频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3607585U (zh) | 连接端子、同轴电连接器及其接线结构 | |
CN203607631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747089U (zh) | 与导线压接配合的接线端子 | |
CN202651433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3311694A (zh) | 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Termination date: 2016031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