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49060U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49060U
CN204349060U CN201520070882.9U CN201520070882U CN204349060U CN 204349060 U CN204349060 U CN 204349060U CN 201520070882 U CN201520070882 U CN 201520070882U CN 204349060 U CN204349060 U CN 204349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s intermedia
connector
those
pedestal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708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铭辉
周君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t Since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t Since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t Since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t Sincere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49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49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一基座、一传输端子组、两侦测端子及一壳体。基座具有相对的一顶部及一底部、相对的一前端及一后端、及相对的两侧端。传输端子组设置于基座。两侦测端子分别配置于基座的两侧。壳体包括一本体、一后盖部、两翼部及多个翻折部。本体围绕基座的至少一部分、传输端子组及两侦测端子。后盖部自位于顶部上方的本体往后端弯折延伸,以覆盖基座的后端。两翼部自位于两侧端旁且靠近后端的本体反折而往前端的方向延伸。这些翻折部分别自靠近前端的本体延伸,且这些翻折部分别往外翻折。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USB 3.1的连接器结构。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连接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适用于通用序列总线3.1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缆线与电子装置之间通常通过连接器组合连接,以进行信号传递。目前,常见的连接器包括通用序列总线连接器,通用序列总线3.1(Universal Serial Bus 3.1;USB3.1)是一种从USB 3.0所发展出来的信号传输规格,其传输速率可达到10G bps,且可支持高功率充电。USB 3.1连接器是在USB 3.0连接器的架构下再增加了用以侦测是否进行高功率充电的侦测端子。因此,在基于USB 3.0的连接器的结构下,需要提出USB 3.1的连接器的结构,以符合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可适用于USB 3.1的连接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连接器,包括一基座、一传输端子组、两侦测端子及一壳体;一基座,具有相对的一顶部及一底部、相对的一前端及一后端、及相对的两侧端;一传输端子组,设置于该基座;两侦测端子,分别配置于该基座的两侧;以及一壳体,包括一本体、一后盖部、两翼部及多个翻折部,该本体围绕该基座的至少一部分、该传输端子组及该两侦测端子,该后盖部自位于该顶部上方的该本体往该后端弯折延伸形成,该后盖部覆盖该基座的该后端,该两翼部自位于该两侧端旁靠近该后端的该本体反折而往该前端的方向延伸形成,该些翻折部分别自靠近该前端的该本体延伸形成,该些翻折部分别往外翻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基座包括从该后端往该前端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沟槽及多个第二沟槽,该传输端子组包括多个第一端子及多个第二端子,该些第一端子及该些第二端子分别配置于该些第一沟槽及该些第二沟槽,各该第一沟槽至少连通于其中一个该第二沟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各该第一沟槽在靠近该后端处具有往该两侧端延伸的两第一凹陷部,该两第一凹陷部远离该顶部,各该第二沟槽在靠近该后端处具有往该两侧端延伸的两第二凹陷部,该两第二凹陷部靠近该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各该第一端子包括依序相连的一第一接触部、一第一中间部及一第一接脚部,各该第二端子包括依序相连的一第二接触部、一第二中间部及一第二接脚部,该些第一接脚部与该些第二接脚部靠近该后端,各该第一中间部在靠近该第一接脚部处包括向两侧延伸的两第一凸块,各该第二中间部在靠近该第二接脚部处包括向两侧延伸的两第二凸块,该两第一凸块及该两第二凸块分别卡合于该两第一凹陷部及该两第二凹陷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各该第一中间部包括位于不同水平面的两区段,整个该第二中间部位于相同的水平面,各该第一中间部中靠近该第一接脚部的该区段与该第二中间部的距离大于各该第一中间部中靠近该第一接触部的该区段与该第二中间部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各该侦测端子包括依序相连的一第三接触部、一第三中间部及一第三接脚部,该些第三接脚部靠近该后端,各该第三中间部与各该第一中间部中靠近该第一接触部的该区段位于同一水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两第三接触部从靠近该前端处往远离该前端处的变化趋势为彼此先逐渐靠近再逐渐远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一绝缘后塞,该基座在该后端处的轮廓围绕出一缺口,该绝缘后塞配置于该缺口的其中一部分,该些第一端子的该些第一接脚部、该些第二端子的该些第二接脚部及该两侦测端子的该两第三接脚部穿设于该绝缘后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各该侦测端子分别包括位于该第三中间部与该第三接脚部之间的一平台部,该第三中间部与该平台部之间以及该平台部与该第三接脚部之间分别具有一弯折,该两平台部往靠近彼此的方向延伸,该两第三接脚部之间的距离小于该两第三中间部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两侦测端子的该两第三中间部与该两平台部承靠于该基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些第一接脚部的连线、该些第二接脚部的连线及该些第三接脚部的连线为三条平行的直线。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壳体的后盖部自位于顶部上方的本体往后端弯折延伸,壳体的两翼部自位于两侧端旁且靠近后端的本体反折而往前端的方向延伸,且翻折部自靠近前端的本体延伸并往外翻折,而提供一种新的壳体形式。覆盖基座的后端的后盖部也能够提供电磁屏蔽的功效。此外,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通过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卡合于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以固定于第一沟槽与第二沟槽。由于基座的第一沟槽至少连通于其中一个第二沟槽,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设计将第一凹陷部远离于第二凹陷部而确保基座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第一端子的第一中间部也对应第一凹陷部的位置,而具有一弯折以使靠近第一接脚部的区段能够位于较低的水平面。另外,第一接脚部、第二接脚部及第三接脚部穿设于位于缺口的其中一部分的绝缘后塞,以固定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侦测端子也提供特殊的构形,且基座及绝缘后塞在容纳侦测端子处也具有对应的特殊形状。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的连接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切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1的连接器的基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5的基座的后视示意图。
图8是传输端子组与侦测端子设置于基座的示意图。
图9是图1的连接器的传输端子组及侦测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侧视示意图。
图11是绝缘后塞插入图8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仰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连接器
100:基座
112:顶部
114:底部
116:前端
118:后端
119:侧端
120:第一沟槽
122:第一凹陷部
130:第二沟槽
132:第二凹陷部
140:缺口
200:传输端子组
210:第一端子
212:第一接触部
214:第一中间部
214a、214b:区段
216:第一接脚部
218:第一凸块
220:第二端子
222:第二接触部
224:第二中间部
226:第二接脚部
228:第二凸块
300:侦测端子
310:第三接触部
320:第三中间部
330:平台部
340:第三接脚部
400:壳体
410:本体
420:后盖部
430:翼部
440:翻折部
500:绝缘后塞
510:贯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1的连接器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剖切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0包括一基座100、一传输端子组200、两侦测端子300及一壳体400。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10以USB3.1的连接器为例,但连接器10的种类不限于此。
图5是图1的连接器的基座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5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图5的基座的后视示意图。请参阅图5至图7,基座100具有相对的一顶部112及一底部114、相对的一前端116及一后端118、及相对的两侧端119。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00为一非导体材料,例如基座100是以塑胶所制成的胶芯。
基座100包括从后端118往前端116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沟槽120及多个第二沟槽130,第一沟槽120靠近底部114,第二沟槽130靠近顶部112。各第一沟槽120至少连通于其中一个第二沟槽13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每个第一沟槽120连通于其它的第一沟槽120以及所有的第二沟槽130,但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沟槽120也可仅连通部分第一沟槽120以及部分的第二沟槽130。
各第一沟槽120在靠近基座100的后端118处具有往两侧端119延伸的两第一凹陷部122,两第一凹陷部122远离顶部112,也就是位于靠近底部114的位置。各第二沟槽130在靠近后端118处具有往两侧端119延伸的两第二凹陷部132,且两第二凹陷部132靠近顶部11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沟槽120与第二沟槽130的设计,基座100的后端118与内部已被挖空一大块区域,为了避免挖空的第一凹陷部122与第二凹陷部132过于靠近而影响基座100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0特意将第一凹陷部122与第二凹陷部132分别配置在靠近底部114与顶部112的位置,以使第一凹陷部122与第二凹陷部132之间能够间隔较大的距离,而使基座100能够保有所需的结构强度。
图8是传输端子组与侦测端子设置于基座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传输端子组200设置于基座100,传输端子组200用以供对接连接器(未绘示)电性连接,以进行资料及/或电力的传递。图9是图1的连接器的传输端子组及侦测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10是图9的侧视示意图。请参阅图8至图10,在本实施例中,传输端子组200包括多个第一端子210及多个第二端子220,这些第一端子210及这些第二端子220分别配置于这些第一沟槽120及这些第二沟槽130。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10以USB3.1的连接器为例,第一端子210与第二端子220的数量分别为四个与五个,但传输端子组200的端子数量可依据连接器10的种类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端子种类与数量,端子的种类与数量并不以此为限制。
各第一端子210包括依序相连的一第一接触部212、一第一中间部214及一第一接脚部216,各第二端子220包括依序相连的一第二接触部222、一第二中间部224及一第二接脚部226。第一接触部212与第二接触部222靠近基座100的前端116,第一接触部212与第二接触部222会外露于基座100的底部114,且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未绘示)接触。第一接脚部216与第二接脚部226靠近基座100的后端118,且用以连接至一电路板(未绘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中间部214、第二中间部224大致上的延伸方向(水平方向)实质上垂直于该些第一接脚部216、该些第二接脚部226的延伸方向(垂直方向)。
如图8与图9所示,各第一中间部214在靠近第一接脚部216处包括向两侧延伸的两第一凸块218,各第二中间部224在靠近第二接脚部226处包括向两侧延伸的两第二凸块228。第一端子210的两第一凸块218及第二端子220的两第二凸块228分别卡合于基座100的两第一凹陷部122及两第二凹陷部132,以使第一端子210与第二端子220固定于第一沟槽120与第二沟槽130。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中间部214包括位于不同水平面的区段214a、区段214b。详细地说,各第一中间部214中靠近第一接触部212的区段214a位于较高的水平面,且各第一中间部214中靠近第一接脚部216的区段214b位于较低的水平面。整个第二中间部224则位于相同的水平面,因此,各第一中间部214中靠近第一接脚部216的区段214b与第二中间部224的距离大于各第一中间部214中靠近第一接触部212的区段214a与第二中间部224的距离。由于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0特意将第一凹陷部122设计在远离于第二凹陷部132的位置而确保基座100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第一端子210的第一中间部214也随着第一凹陷部122的位置而具有一弯折,以使第一中间部214在靠近第一接脚部216的区段214b能够位于较低的水平面。
在本实施例中,两侦测端子300分别配置于基座100的两侧,侦测端子300用来侦测对接连接器是否插入。详细地说,当对接连接器插入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0时,会先接触到侦测端子300,而将侦测端子300往两侧推去而接触到连接器10的壳体400。此时,连接器10便会接收到对接连接器插入的信息而决定是否要进行例如是高功率充电等程序。
各侦测端子300包括依序相连的一第三接触部310、一第三中间部320及一第三接脚部340。第三接触部310靠近基座100的前端116,而用来接触对接连接器。第三接触部310呈现弯折状,请参考图4,两第三接触部310从靠近前端116处往远离前端116处的变化趋势为彼此先逐渐靠近再逐渐远离,以使对接连接器插入时会接触到两第三接触部310的斜面。
请回到图8至图10,第三接脚部340靠近后端118,用以连接至电路板。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脚部216、第二接脚部226及第三接脚部340适于以双列直插封装(dualin-line package,DIP)的方式穿设于电路板,当然第一接脚部216、第二接脚部226及第三接脚部340连接于电路板的方式并不以此为限制。第三中间部320的延伸方向(水平方向)实质上垂直于该些第三接脚部340的延伸方向(垂直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各侦测端子300分别包括位于第三中间部320与第三接脚部340之间的一平台部330,第三中间部320与平台部330之间以及平台部330与第三接脚部340之间分别具有一弯折。也就是说,例如是往X方向延伸的第三中间部320连接至往Y方向延伸的平台部330,平台部330再连接至往Z方向延伸的第三接脚部340。上述X、Y、Z方向仅是举例,实际上,第三中间部320、平台部330与第三接脚部340的延伸方向并不以此为限制。另外,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侦测端子300通过第三中间部320与平台部330承靠于基座100,以固定于基座100。
如图9所示,两侦测端子300的两平台部330往靠近彼此的方向延伸,而使得两第三接脚部340之间的距离小于两第三中间部320之间的距离。此外,这些第一接脚部216的连线、这些第二接脚部226的连线及这些第三接脚部340的连线为三条平行的直线。因此,在图10的视角中,这些第一接脚部216、这些第二接脚部226及这些第三接脚部340分别会重合,而仅显示出最靠近的那一个第一接脚部216、第二接脚部226及第三接脚部340。另外,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三中间部320与各第一中间部214中靠近第一接触部212的区段214a实质上位于同一水平面。
请回到图1与图2,壳体400包括一本体410、一后盖部420、两翼部430及多个翻折部440。在本实施例中,壳体400为金属材质。本体410围绕基座100的至少一部分、传输端子组200及两侦测端子300。更详细地说,本体410覆盖了基座100的顶部112、底部114及两侧端119且包围传输端子组200及两侦测端子300,且本体410外露出基座100的前端116与后端118。如图2所示,后盖部420自位于顶部112上方的本体410往后端118弯折延伸,以覆盖基座100的后端118。本实施例的后盖部420除了提供保护基座100的后端118的效果之外,也在基座100的后端118处提供了电磁屏蔽的功效。两翼部430自位于两侧端119旁且靠近后端118的本体410反折而往前端116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壳体400包括四个翻折部440,这些翻折部440分别自靠近前端116的本体410的上、下、左、右的四个边延伸,且这些翻折部440分别往外翻折。
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0通过上述本体410、后盖部420、翼部430及翻折部440之间的配置关系,在符合USB 3.1的壳体规范的前提下提供了一种新的壳体形式。
图11是绝缘后塞插入图8的立体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仰视示意图。请参阅图11及图12,连接器10更包括一绝缘后塞500,如图5所示,基座100在后端118处的轮廓围绕出一缺口140,绝缘后塞500配置于缺口140的其中一部分。绝缘后塞500对应第一端子210与第二端子220的数量而包括有9个贯孔510,第一端子210的第一接脚部216、第二端子220的第二接脚部226穿设于绝缘后塞500的贯孔510,以固定第一端子210的第一接脚部216、第二端子220的第二接脚部226的相对位置。图12是从图11的下方视角看去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第一接触部212与第二接触部222外露于基座100的底部114,且电路板(未绘示)适于配置在绝缘后塞500的下方,以与穿出于绝缘后塞500的第一接脚部216、第二接脚部226及第三接脚部340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壳体400的后盖部420自位于顶部112上方的本体410往后端118弯折延伸,壳体400的两翼部430自位于两侧端119旁且靠近后端118的本体410反折而往前端116的方向延伸,且翻折部440自靠近前端116的本体410延伸并往外翻折,而提供一种新的壳体形式。覆盖基座100的后端118的后盖部420也能够提供电磁屏蔽的功效。此外,第一端子210与第二端子220通过第一凸块218与第二凸块228卡合于第一凹陷部122与第二凹陷部132,以固定于第一沟槽120与第二沟槽130。由于基座100的第一沟槽120至少连通于其中一个第二沟槽130,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设计将第一凹陷部122远离于第二凹陷部132而确保基座100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第一端子210的第一中间部214也对应第一凹陷部122的位置,而具有一弯折以使靠近第一接脚部216的区段214b能够位于较低的水平面。另外,第一接脚部216、第二接脚部226及第三接脚部340穿设于位于缺口140的其中一部分的绝缘后塞500,以固定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侦测端子300也提供特殊的构形,且基座100及绝缘后塞500在容纳侦测端子300处也具有对应的特殊形状。
以上所述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做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内。

Claims (11)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
一基座,具有相对的一顶部及一底部、相对的一前端及一后端、及相对的两侧端;
一传输端子组,设置于该基座;
两侦测端子,分别配置于该基座的两侧;以及
一壳体,包括一本体、一后盖部、两翼部及多个翻折部,该本体围绕该基座的至少一部分、该传输端子组及该两侦测端子,该后盖部自位于该顶部上方的该本体往该后端弯折延伸形成,该后盖部覆盖该基座的该后端,该两翼部自位于该两侧端旁靠近该后端的该本体反折而往该前端的方向延伸形成,该些翻折部分别自靠近该前端的该本体延伸形成,该些翻折部分别往外翻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括从该后端往该前端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沟槽及多个第二沟槽,该传输端子组包括多个第一端子及多个第二端子,该些第一端子及该些第二端子分别配置于该些第一沟槽及该些第二沟槽,各该第一沟槽至少连通于其中一个该第二沟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沟槽在靠近该后端处具有往该两侧端延伸的两第一凹陷部,该两第一凹陷部远离该顶部,各该第二沟槽在靠近该后端处具有往该两侧端延伸的两第二凹陷部,该两第二凹陷部靠近该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端子包括依序相连的一第一接触部、一第一中间部及一第一接脚部,各该第二端子包括依序相连的一第二接触部、一第二中间部及一第二接脚部,该些第一接脚部与该些第二接脚部靠近该后端,各该第一中间部在靠近该第一接脚部处包括向两侧延伸的两第一凸块,各该第二中间部在靠近该第二接脚部处包括向两侧延伸的两第二凸块,该两第一凸块及该两第二凸块分别卡合于该两第一凹陷部及该两第二凹陷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中间部包括位于不同水平面的两区段,整个该第二中间部位于相同的水平面,各该第一中间部中靠近该第一接脚部的该区段与该第二中间部的距离大于各该第一中间部中靠近该第一接触部的该区段与该第二中间部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该侦测端子包括依序相连的一第三接触部、一第三中间部及一第三接脚部,该些第三接脚部靠近该后端,各该第三中间部与各该第一中间部中靠近该第一接触部的该区段位于同一水平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两第三接触部从靠近该前端处往远离该前端处的变化趋势为彼此先逐渐靠近再逐渐远离。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
一绝缘后塞,该基座在该后端处的轮廓围绕出一缺口,该绝缘后塞配置于该缺口的其中一部分,该些第一端子的该些第一接脚部、该些第二端子的该些第二接脚部及该两侦测端子的该两第三接脚部穿设于该绝缘后塞。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该侦测端子分别包括位于该第三中间部与该第三接脚部之间的一平台部,该第三中间部与该平台部之间以及该平台部与该第三接脚部之间分别具有一弯折,该两平台部往靠近彼此的方向延伸,该两第三接脚部之间的距离小于该两第三中间部之间的距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两侦测端子的该两第三中间部与该两平台部承靠于该基座。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接脚部的连线、该些第二接脚部的连线及该些第三接脚部的连线为三条平行的直线。
CN201520070882.9U 2014-04-08 2015-02-02 连接器 Active CN20434906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5992 2014-04-08
TW103205992 2014-04-08
TW103207186U TWM483582U (zh) 2014-04-08 2014-04-24 連接器
TW103207186 2014-04-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49060U true CN204349060U (zh) 2015-05-20

Family

ID=51793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70882.9U Active CN204349060U (zh) 2014-04-08 2015-02-02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49060U (zh)
TW (1) TWM48358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6820A (zh) * 2017-11-14 2018-04-20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Usb母座接口、充电器、usb公头接口及数据线
WO2021143864A1 (zh) * 2020-01-16 2021-07-22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吸尘器的收纳站和吸尘装置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R201722299A2 (tr) * 2017-11-29 2019-06-21 Vestel Elektronik Sanayi Ve Ticaret Anonim Sirketi Bi̇r devre karti konnektörünün topraklanmasi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6820A (zh) * 2017-11-14 2018-04-20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Usb母座接口、充电器、usb公头接口及数据线
WO2021143864A1 (zh) * 2020-01-16 2021-07-22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吸尘器的收纳站和吸尘装置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3582U (zh) 2014-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82515B2 (en) Plug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20120246373A1 (en) Pci-e bus based connector expansion module
CN106486805A (zh) 电连接装置及端子
CN104966916A (zh) 直立型插座电连接器
CN104347972B (zh) 电连接器
CN204167540U (zh) 电连接器
CN204349060U (zh) 连接器
CN205092349U (zh) 序列汇流排连接器
CN205609815U (zh) 插座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组合
CN203193000U (zh) 插头连接器
CN104882689B (zh) 一种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CN202285295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4179317U (zh) 复合式连接器
CN105703156A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5646372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5194937U (zh) 一种usb连接器结构
JP3164221U (ja) 端子アース構造付きコネクタ
CN201608297U (zh) Usb母头连接器
CN204597076U (zh) 电连接器
CN201181774Y (zh) 电连接器
CN205790595U (zh) 电连接器
CN202275982U (zh) 电连接器
CN205724185U (zh) 电子卡连接装置
CN202906006U (zh) Usb公头连接器
CN203415733U (zh) 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