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翻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梁加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夹持梁的两端并翻转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所需工字梁时,对工字梁进行点焊装配后需进行满焊,而自动焊机组合一般是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因此就需要工字梁在焊完一侧后进行180度翻转再进行另一侧的焊接。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需设计一套工字梁端部夹持翻转装置,此种夹持翻转装置需具有较高的柔性,可对不同型号的工字梁进行自动夹持,且此夹持翻转装置上自带翻转系统,不需要松开夹具即可对工字梁进行任意角度的翻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可对不同型号的工字梁进行夹持翻转作业的夹持翻转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夹持翻转装置,用以夹持并轴向翻转一待加工梁,所述待加工梁具有一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一第二端,包括:
一主动夹持翻转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待加工梁的第一端,其包括:第一夹持装置,其具有能够夹持住所述待加工梁的第一端的一工作态和与所述待加工梁的第一端脱离的一非工作态;第一支承机构,用于支承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第一动力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在所述的第一支承机构上进行轴向翻转;
一从动夹持翻转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待加工梁的第二端,其包括:第二夹持装置,其具有能够夹持住所述待加工梁的第二端的一工作态和与所述待加工梁的第二端脱离的一非工作态;第二支承机构,用于支承所述第二夹持装置,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在所述的第二支承机构上是可以进行轴向翻转的。
所述的夹持翻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一固定座,其具有一前端开口的安装腔;一第一压钩,其可旋转地装设所述的固定座中,其上设有一第一卡槽以对应卡持所述待加工梁的第一端;一第二压钩,其可旋转地装设所述的固定座中,其上设有一第二卡槽以对应卡持所述待加工梁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压钩和所述第二压钩是可以分别 绕两平行轴反向联动旋转的;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钩和所述第二压钩转动;一翻转轴,其可旋转的支承在所述第一支承机构上,其一端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
所述的夹持翻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夹持装置还包括平行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旋转套装有与所述第一压钩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上旋转套装有与所述第二压钩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齿条结构件,所述齿条结构件位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中间,所述齿条结构件的两侧有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的齿结构;第二动力装置,其用于带动所述齿条结构件直线运动。
所述的夹持翻转装置,其中,所述齿条结构件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的齿条滑块,所述齿条滑块的两侧分别装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一推杆,其穿过所述固定座的后端,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齿条滑块的后端固定连接;一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动件与所述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夹持翻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的翻转轴为空心结构,所述推杆穿设在所述翻转轴中。
所述的夹持翻转装置,其中,还包括导向结构,其用于限定所述齿条结构件直线运动的方向;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壁上并突出上壁内表面的两个压条和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下壁上并凸出下壁内表面的两个压条。
所述的夹持翻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承机构包括一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轴承,所述翻转轴穿设于所述轴承中并由所述轴承支承。
所述的夹持翻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为电机;还包括一减速机构,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经减速机构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的翻转轴传动;所述减速机构为蜗轮蜗杆减速机,所述底座上设有两组轴承,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装设于两组所述轴承之间。
所述的夹持翻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结构相同。
所述的夹持翻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支承机构包括一龙门座和设置在所述龙门座上的轴承,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的翻转轴穿设于所述轴承中并由所述轴承支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夹持翻转装置不需要其他辅助设置就可以自行对工字梁等梁结构进行夹持和翻转,从而满足生产要求,节约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主动夹持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夹持装置的图1中A向部分剖视图。
图3为第一夹持装置非工作态时压钩收起的俯视剖视图。
图4为第一夹持装置工作态时压钩张开的俯视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从动夹持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夹持工字梁时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夹持工字梁时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1:固定座;22:第一转轴;221:套筒;222:中间链接件;223:轴承;224:第一齿轮;225:第一压钩;2251:第一通槽;226:键;23:第二转轴;234:第二齿轮;235:第二压钩;2351:第二通槽;241:齿条滑块;2411:螺孔;242:齿条;25:油缸;251:油缸座;26:推杆;261:连接件;27:压条;28:翻转轴;281:连接件;3:底座;31:轴承;4:蜗轮蜗杆减速机;5:龙门座;51:轴承;6:工字梁;61:第一端;62: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夹持翻转装置用以夹持并轴向翻转一待加工梁,包括一主动夹持翻转装置2和一从动夹持翻转装置3。
主动夹持翻转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第一夹持装置、第一支承机构和第一动力装置。
第一夹持装置包括一固定座2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座21总体呈一扁平的长方体形状,其为空心结构,在其内部形成有一安装腔,该安装腔的前端为具有开口的敞开式结构。在安装腔内平行设置有第一转轴22和第二转轴23。第一转轴22上套装有套筒221,套筒221外套装有中间链接件222,中间链接件222和套筒221之间设有轴承223,因此中间链接件222可绕第一转轴22旋转。中间链接件222的中部位置固定套装有第一齿轮224,第一压钩225与中间链接件222通过键226固定连接,该结构相当于齿轮224与第一压钩225是固定连接的,同时第一压钩225可以绕第一转轴22旋转。第一压钩225的夹持端(即图1中压钩225的最右端或图3中压钩225靠近固定座21中部的一端)设有第一通槽2251。
由图中可见,固定座21中还设有第二转轴23以及装设在第二转轴23上的第二齿轮234和第二压钩235,其结构与前述第一转轴22、第一齿轮224第一压钩225的安装结 构相同,在此不多余赘述。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压钩225和第二压钩235是相对第一转轴22和第二转轴23的中线呈对称状态设置的。
第一压钩225和第二压钩235由驱动单元驱动反向联动旋转。
驱动单元包括一齿条结构件,如图2和图3所示,齿条结构件包括一设置在安装腔内的齿条滑块241,在齿条滑块241的两侧分别装设有与第一齿轮224和第二齿轮234啮合的齿条242。当齿条结构件直线运动(图1中左右方向运动或图3中上下方向运动)时齿条242带动第一齿轮224和第二齿轮234反向联动旋转,也就同时带动第一压钩225和第二压钩235反向联动旋转。本实施例中,齿条结构件由一油缸25带动:一推杆26的一端设有螺纹结构,其与齿条滑块241的后端的螺孔2411(如图2和图3所示)配合以将推杆26和齿条滑块241固定连接在一起,推杆26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261与油缸25的活动件连接。当油缸25的活动件运动时,将带动推杆26驱使齿条结构件做直线运动,并带动第一压钩225和第二压钩235做相反的旋转运动,从而使第一压钩225和第二压钩235收起或张开(如图3和图4所示)。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采用如步进电机等动力装置作为第二动力装置的动力源。
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轴22和第二转轴23是固定在固定座21上的,实际应用时也可以将第一转轴22和第二转轴23转动设置在固定座21上,而第一压钩225和第二压钩235分别与第一转轴22和第二转轴23固定连接。
为了使齿条结构件的直线运动轨迹稳定以满足工作需求,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导向结构,该导向结构包括四个压条27,其中两个压条27固定设置在固定座21的上壁上,并凸出该上壁内表面,另外两个压条27固定设置在固定座21的下壁上,并凸出该下壁内表面。由图2可以看出,四个压条27限定了齿条滑块241的运动路径,实现了导向效果。
为实现第一夹持装置的主动翻转,如图1所示,主动夹持翻转装置包括一底座3,底座3整体是H型的支架,在底座3的顶部并列设置两个轴承31,底座3和轴承31作为第一翻转支承结构用于可旋转的支承第一夹持装置。第一夹持装置还包括一翻转轴28,该翻转轴28的一端通过连接件281固定连接在固定座21的后端,翻转轴28穿设于轴承31并由轴承31所支承。
另外,有图1中可以看出,为了使装置结构更加紧凑,翻转轴28被设计为空心结构,推杆26穿设在翻转轴28中。
另外,为省去油缸25的安装固定装置,油缸25被固定在一油缸座251上,油缸座251与翻转轴28的另一端(图1中的左端)固定连接。
在H型支架的中间较低的位置装设有一台涡轮螺杆减速机4,该涡轮螺杆减速机4的输出轴与翻转轴28动力传动连接,具体可以是依靠齿轮或皮带等传动连接方式。实际中在满足工作状态时转速和扭矩需求的条件下,可以选择其他减速装置。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8极3KW变频电机(图中未示出)作为第一动力装置,实际中也可采用其他可产生旋转动力的装置。
此外为了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还设有控制设备以控制油缸和电机的运行。
为支撑待加工梁,需要设置一从动夹持翻转装置,如图5所示,其主要包括第二夹持装置和第二翻转支承机构。第二夹持装置的结构与第一夹持结构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因为不需要安装减速机,所以其旋转轴28以及推杆26均相对短一些;另外,固定座21与旋转轴28之间的连接件形状结构稍有改变。但这些结构的改变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效果无实质影响,因此不过多赘述。
因为不需要安装减速机,所以第二翻转支承机构中采用了简单的龙门座5,龙门座5上的支撑架上设有两个轴承51以支承第二夹持装置的旋转轴28。
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例如对工字梁6加工生产),合理的安排布置主动夹持翻转装置和从动夹持翻转装置的位置,使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对置设置,此时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中的压钩均收在固定座内而处于如图3所示的非工作态。待加工的工字梁6具有一第一端61和与第一端61相对的一第二端62,将工字梁6的第一端61置于第一夹持装置的固定座前端,将工字梁6的第二端62置于第二夹持装置的固定座前端,然后操作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的油缸,使压钩张开进入如图4所示的工作态,压钩上的通槽夹住工字梁6的腹板,从而完成对工字梁6的夹装(如图6和图7所示)。在需要翻转所夹持的工字梁6时,只需要启动电机使主动夹持翻转装置的第一夹持装置翻转,带动从动夹持翻转装置的第二夹持装置翻转,从而完成所夹持工字梁的翻转。第一压钩和第二压钩上的通槽的尺寸(如槽的长度和槽的宽度)可以根据所需夹持的梁的实际需求设定。
显然,本实用新型除了夹持工字梁加工作业外,同样适用于其他如Z字形梁或C型槽梁等具有腹板且腹板两侧具有翼板的梁的加工作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