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10641U - 乒乓球正手攻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乒乓球正手攻训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10641U CN203710641U CN201320693618.1U CN201320693618U CN203710641U CN 203710641 U CN203710641 U CN 203710641U CN 201320693618 U CN201320693618 U CN 201320693618U CN 203710641 U CN203710641 U CN 2037106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cket
- table tennis
- swing track
- swing
- tr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训练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乒乓球正手攻训练的器械;其包括挥球轨道、连接在挥球轨道上可沿挥球轨道移动的球拍、用于固定挥球轨道的两个支架,其中靠近球台的为第一支架、远离球台的为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与挥球轨道活动连接,挥球轨道可沿支架上下移动,并可绕支架转动;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并且能够在帮助练习者从整体上掌握正手攻的技术的同时,为练习者提供发挥个体优势和特点的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训练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乒乓球正手攻训练的器械。
背景技术
乒乓球被称为“国球”,乒乓球运动是我国最普及的体育项目。其中正手攻球以其强大的攻击能力会给对方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实际的防守压力,因此正手攻球能力是乒乓球学员的一门必修课。
由于不良动作一但养成习惯就很难纠正,因此要求乒乓球学员从初学开始就必须按规范化要求掌握正确的运作。但是过去主要靠教练员言传身教,反复做示范动作,这种方式对于部分学员很难起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在实际训练中培养学员规范化的动作习惯的运动器械尤为重要。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720200681.1《乒乓球辅助练习器》,公开了一种固定在手臂上使大臂和小臂之间形成90°弯曲角的器械,其可以确定挥拍肘与身体的运动范围;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120574127.6《乒乓球初学者正手攻球训练装置》公开了一种采用可拆卸方式与乒乓球台面连接一体的乒乓球、弹簧和吸盘构成的器械,其能够提高练习者准确捕捉球的能力。但在实际使用中这种练习器只能帮助练习者培养细节的习惯,如形成大臂与小臂之间保持固定角度的习惯或者捕捉到球的习惯,而无法使练习者从整体上掌握正手攻的技术,包括对挥拍时乒乓球拍的握拍角度、发力高度、挥球线路等对正手拍训练非常重要的操作手法。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820224572.8《乒乓球正手进攻动作训练装置》,公开了一种包括底座、人体支架、束带、滑轨支架、滑轨和球拍的训练器械,使用时将人体支架的各部分佩戴到人体相应部分,并用各部分的束带捆绑住,手握球拍在滑轨内滑动。这种训练装置结构复杂、对练习者的束缚过大,这样不仅不利于个体优势的发挥,而且也往往由于对练习者分解动作的要求过高,而导致无法对正手攻的整体技术的掌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乒乓球正手攻训练器,使其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并且能够在帮助练习者从整体上掌握正手攻的技术的同时,为练习者提供发挥个体优势和特点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乒乓球正手攻训练器,包括挥球轨道、连接在挥球轨道上可沿挥球轨道移动的乒乓球拍、用于固定挥球轨道的两个支架,其中靠近球台的为第一支架、远离球台的为第二支架,所述乒乓球拍上设置凹槽,挥球轨道上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位于凹槽内,凹槽底部设置转向球。
优化的,所述凹槽、连接杆、转向球分别为两个。
优化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与挥球轨道活动连接,挥球轨道可沿支架上下移动,并可绕支架转动。
优化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与挥球轨道活动连接的装置相同,均包括固定在挥球轨道上的卡扣,套在支架上与卡扣相连的套环,以及使套环固定或活动的螺丝;套环上设置有与螺丝配合的内螺纹;螺丝旋出时,套环可沿支架上下移动,还可绕支架转动。
优化的,第一支架与挥球轨道连接的套环高度的调节范围为0.8~2m,第二支架与挥球轨道连接的套环高度的调节范围为0.3~1.5m。
优化的,在挥球轨道上设置限定挥球范围的两个挡板,两个挡板之间的距离在20~50cm范围内可调。
通过在挥球轨道和乒乓球拍之间设置凹槽、转向球和连接杆,可以自由调节乒乓球拍的方向,改变练习者的握拍方式。
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与挥球轨道的活动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在挥球轨道上的两个卡扣,两个卡扣分别与套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的两个套环相连,套环上均设置有供螺丝旋紧的内螺纹,当向内旋紧两个螺丝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在挥球轨道上,当向外旋出两个螺丝时,套环可沿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上下移动以调整挥球轨道的高度,套环还可绕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转动从而实现挥球轨道的转动,在调整套环的高度和转动套环的同时,可以实现发力高度和挥球线路的调整。
使用时,将乒乓球正手攻训练器放置在接近乒乓球台的地面上,使第一支架靠近球台,第二支架远离球台;根据练习者的身高,调整第一支架与挥球轨道的连接点的高度以及第二支架与挥球轨道的连接点的高度,进一步通过挥球轨道沿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转动,可调整发力高度和挥球线路;通过调整两个挡板之间的距离,球拍在两个挡板之间前后挥动,从而调整练习者的发力范围;通过调节乒乓球拍的方向,可改变练习者的握拍方式;在对不同发力高度、挥球线路、握拍方式、挡板距离的情况下练习,有利于练习者对正手攻的整体技术的掌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训练器的结构简单,对练习者没有束缚,有利于个体优势的发挥,通过对发力高度、挥球线路、握拍方式的调整,有利于帮助练习者对正手攻的整体技术的掌握;2、通过调整挥球轨道的高度可适合不同身高练习者的使用;3、通过调整发力高度、挥球线路、高度,以及挡板之间的距离,可使练习者在不同的条件下练习,从而找到适合练习者的正手攻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乒乓球正手攻训练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架与挥球轨道活动连接的装置俯视图;
图3为乒乓球拍凹槽处的剖视图。
1、挥球轨道;2、乒乓球拍;3、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卡扣;6、套环;7、螺丝;8、连接杆;9、转向球;10、挡板;11、内螺纹;1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方式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乒乓球正手攻训练器,包括挥球轨道1、连接在挥球轨道1上可沿挥球轨道1移动的乒乓球拍2、用于固定挥球轨道1的两个支架,其中靠近球台的为第一支架3、远离球台的为第二支架4,所述乒乓球拍2上设置凹槽12,挥球轨道1上设置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端部位于凹槽12内,凹槽12底部设置转向球9。
所述凹槽12、连接杆8、转向球9分别为两个。
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与挥球轨道1活动连接,挥球轨道1可沿支架上下移动,并可绕支架转动。
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与挥球轨道1活动连接的装置相同,均包括固定在挥球轨道1上的卡扣5,套在支架上与卡扣5相连的套环6,以及使套环6固定或活动的螺丝7;套环6上设置有与螺丝7配合的内螺纹11;螺丝7旋出时,套环6可沿支架上下移动,还可绕支架转动。
第一支架3与挥球轨道1连接的套环高度的调节范围为0.8~2m,第二支架4与挥球轨道1连接的套环高度的调节范围为0.3~1.5m。
在挥球轨道1上设置限定挥球范围的两个挡板10,两个挡板10之间的距离在20~50cm范围内可调。
通过在挥球轨道和乒乓球拍之间设置凹槽、转向球和连接杆,可以自由调节乒乓球拍的方向,改变练习者的握拍方式。
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与挥球轨道的活动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在挥球轨道上的两个卡扣,两个卡扣分别与套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的两个套环相连,套环上均设置有供螺丝旋紧的内螺纹,当向内旋紧两个螺丝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在挥球轨道上,当向外旋出两个螺丝时,套环可沿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上下移动以调整挥球轨道的高度,套环还可绕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转动从而实现挥球轨道的转动,在调整套环的高度和转动套环的同时,可以实现发力高度和挥球线路的调整。
使用时,将乒乓球正手攻训练器放置在接近乒乓球台的地面上,使第一支架靠近球台,第二支架远离球台;根据练习者的身高,调整第一支架与挥球轨道的连接点的高度以及第二支架与挥球轨道的连接点的高度,进一步通过挥球轨道沿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转动,可调整发力高度和挥球线路;通过调整两个挡板之间的距离,球拍在两个挡板之间前后挥动,从而调整练习者的发力范围;通过调节乒乓球拍的方向,可改变练习者的握拍方式;在对不同发力高度、挥球线路、握拍方式、挡板距离的情况下练习,有利于练习者对正手攻的整体技术的掌握。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训练器的结构简单,对练习者没有束缚,有利于个体优势的发挥,通过对发力高度、挥球线路、握拍方式的调整,有利于帮助练习者对正手攻的整体技术的掌握;2、通过调整挥球轨道的高度可适合不同身高练习者的使用;3、通过调整发力高度、挥球线路、高度,以及挡板之间的距离,可使练习者在不同的条件下练习,从而找到适合练习者的正手攻方式。
Claims (6)
1.一种乒乓球正手攻训练器,包括挥球轨道、连接在挥球轨道上可沿挥球轨道移动的乒乓球拍、用于固定挥球轨道的两个支架,其中靠近球台的为第一支架、远离球台的为第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乒乓球拍上设置凹槽,挥球轨道上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位于凹槽内,凹槽底部设置转向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乒乓球正手攻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连接杆、转向球分别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乒乓球正手攻训练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与挥球轨道活动连接,挥球轨道可沿支架上下移动,并可绕支架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乒乓球正手攻训练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与挥球轨道活动连接的装置相同,均包括固定在挥球轨道上的卡扣,套在支架上与卡扣相连的套环,以及使套环固定或活动的螺丝;套环上设置有与螺丝配合的内螺纹;螺丝旋出时,套环可沿支架上下移动,还可绕支架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乒乓球正手攻训练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与挥球轨道连接的套环高度的调节范围为0.8~2m,第二支架与挥球轨道连接的套环高度的调节范围为0.3~1.5m。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任何一种乒乓球正手攻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在挥球轨道上设置限定挥球范围的两个挡板,两个挡板之间的距离在20~50cm范围内可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693618.1U CN203710641U (zh) | 2013-11-06 | 2013-11-06 | 乒乓球正手攻训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693618.1U CN203710641U (zh) | 2013-11-06 | 2013-11-06 | 乒乓球正手攻训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10641U true CN203710641U (zh) | 2014-07-16 |
Family
ID=51149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69361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10641U (zh) | 2013-11-06 | 2013-11-06 | 乒乓球正手攻训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1064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79537A (zh) * | 2017-12-06 | 2018-05-29 | 李强 | 一种乒乓球训练器 |
-
2013
- 2013-11-06 CN CN201320693618.1U patent/CN20371064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79537A (zh) * | 2017-12-06 | 2018-05-29 | 李强 | 一种乒乓球训练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34227U (zh) | 一种带可旋转网球的网球训练器 | |
CN201022950Y (zh) | 乒乓球击球练习器 | |
CN203710641U (zh) | 乒乓球正手攻训练器 | |
CN203483813U (zh) | 高尔夫加力动作练习仪 | |
CN102357296B (zh) | 乒乓球正手攻球挥拍器 | |
CN206342885U (zh) | 一种腿腰阻力扭转训练器 | |
CN106512360B (zh) | 一种乒乓球攻球教学练习机 | |
CN204380175U (zh) | 乒乓球反手攻训练器 | |
CN204522196U (zh) | 万向支杆乒乓球练习器 | |
CN203483779U (zh) | 高尔夫转腰动作练习仪 | |
CN204734932U (zh) | 健身踢球练习装置 | |
CN203029949U (zh) | 羽毛球正手高远球训练装置 | |
CN202263369U (zh) | 双球旋转式乒乓球练习器 | |
CN203154757U (zh) | 排球自垫球训练装置 | |
CN202538299U (zh) | 高尔夫球全挥杆练习器械 | |
CN103949043B (zh) | 杆旗组合式乒乓球运动模拟训练器 | |
CN205235329U (zh) | 一种游泳打腿练习器 | |
CN202342795U (zh) | 羽毛球后场正手击球辅助练习器 | |
CN205659373U (zh) | 一种可调节的散打精准度训练装置 | |
CN220801868U (zh) | 乒乓球反手攻球挥拍练习器 | |
CN212662537U (zh) | 一种体育训练用健身杠 | |
CN203829609U (zh) | 一种可调节球高度的网球击球训练器 | |
CN204767282U (zh) | 乒乓球专用训练装置 | |
CN202802673U (zh) | 双柄式羽毛球拍 | |
CN202342794U (zh) | 羽毛球转体辅助练习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Termination date: 20141106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