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82075U - 一种承载底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承载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82075U
CN203682075U CN201420051836.XU CN201420051836U CN203682075U CN 203682075 U CN203682075 U CN 203682075U CN 201420051836 U CN201420051836 U CN 201420051836U CN 203682075 U CN203682075 U CN 203682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bar
sleepers
skids
bearing bas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5183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文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tiv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5183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82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82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8207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承载底座,所述承载底座包括多个角墩、至少三根滑木、至少三根枕木、M根第一钢条和N根第二钢条,所述至少三根滑木平行地固定于所述多个角墩上;所述三根枕木中的每根枕木固定于所述三根滑木的至少两根滑木上;所述M根第一钢条与所述三根枕木中至少一根枕木并列设置并固定于所述至少一根枕木和所述三根滑木的至少两根滑木上;所述N根第二钢条与所述N根滑木中至少一根滑木并列设置并固定于所述至少一根滑木和所述三根枕木的至少两根枕木上,所述M和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Description

一种承载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搬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载底座。 
背景技术
承载底座,如栈板、木箱底座,被广泛地用于货物搬运过程中,如火车站,港口,码头等货物装卸搬运场所,均能见着栈板等承载底座的影子。承载底座通常包括基板和用于支撑基板的多个角墩。当承载底座用于承载一被承载物时,将多个角墩放置于地面或者车箱或者船仓里面,然后将被承载物放置在基板上,再进行打包等一系列的动作。 
但是在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至少发现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为了满足强度要求,所述基板的尺寸规格通常较大,从而导致整个承载底座使用的木材量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承载底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强度要求而需要采用尺寸规格较大的基板,而导致整个承载底座使用的木材量比较大的技术问题,达到较低承载底座的木材使用量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承载底座,所述承载底座包括多个角墩、至少三根滑木、至少三根枕木、M根第一钢条和N根第二钢条,所述至少三根滑木平行地固定于所述多个角墩上;所述三根枕木中的每根枕木固定于所述三根滑木的至少两根滑木上;所述M根第一钢条与所述三根枕木中至少一根枕木并列设置并固定于所述至少一根枕木和所述三根滑木的至少两根滑木上;所述N根第二钢条与所述N根滑木中至少一根滑木并列设置并固定于所述至少一根滑木和所述三根 枕木的至少两根枕木上,所述M和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承载底座还包括至少一根斜撑,所述斜撑固定于所述三根滑木上,所述斜撑不平行于所述三根枕木。 
优选地,所述承载底座还包括两根端木,所述两根端木固定于所述三根滑木的两端,并与所述三根枕木平行。 
优选地,所述斜撑位于所述两根端木的其中一根端木和相邻的枕木之间并与所述端木和所述枕木相抵接,或者位于所述三根枕木的其中两根枕木之间并与所述两根枕木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承载底座还包括至少两根垫木,所述两根垫木中的每根垫木固定于所述三根枕木上。 
优选地,所述承载底座还包括两根端木和底板,所述两根端木固定于所述三根滑木的两端,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两根垫木和所述两根端木上,或者固定于所述三根枕木和所述两根端木上。 
优选地,在所述枕木和所述滑木均为三根时,所述三根枕木相互平行且等间隔地垂直固定于所述三根滑木上,所述第一钢条为四根,所述第二钢条为四根,所述第一钢条中的每两根钢条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根枕木相对表面上和所述三根滑木上,所述第二钢条中的每两根钢条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根滑木相对的表面上和所述三根枕木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钢条的截面尺寸与承载物体的重力、所述第一钢条材质的许用抗弯强度、所述承载物体的底部宽度、所述三根滑木的中距离最远的两个滑木的间距相关。 
优选地,所述第一钢条的截面尺寸由截面系数Z1决定,所述第一钢条的截面系数其中,所述fb1为所述第一钢条材质的许用抗弯强度,所述t1为所述承载物体的底部宽度,所述L1为所述三根滑木中距离最远的两个滑木之间的间距,所述W1为所述每根第一钢条承受的载荷,所述4W1>G,所述G为 所述承载物体的重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钢条的截面尺寸与承载物体的重力、所述第一钢条材质的许用抗弯强度、所述三根滑木的中距离最远的两个滑木的间距相关。 
优选地,所述第一钢条的截面尺寸由截面系数Z1决定,所述第一钢条的截面系数
Figure BDA0000462369580000031
其中,所述fb1为所述第一钢条材质的许用抗弯强度,所述L1为所述三根滑木中距离最远的两个滑木之间的间距,所述W1为所述每根第一钢条承受的载荷,所述4W1>G,所述G为所述承载物体的重力。 
优选地,所述4W1≥G+F,所述F为叉车作业时对所述承载底座产生的冲击载荷。 
优选地,所述第二钢条的截面尺寸与承载物体的重力、所述第二钢条材质的许用抗弯强度、叉车臂的宽度和所述三根枕木的相邻两个枕木的间距相关。 
优选地,所述第二钢条的截面尺寸由截面系数Z2决定,所述第二钢条的截面系数其中,所述fb2为所述第二钢条材质的许用抗弯强度,所述t2为所述叉车臂的宽度,所述L2为所述三根枕木的相邻两个枕木之间的间距,所述W2为所述每根第二钢条位于所述相邻两根枕木之间的钢条段承受的载荷,所述8W2>G,所述G为所述承载物体的重力。 
优选地,所述8W2≥G+F,所述F为叉车作业时对所述承载底座产生的冲击载荷。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承载底座通过设置至少三根滑木和至少三根枕木,以完成现有技术中基板的承载物体的功能,并通过设置M根第一钢条和N根第二钢条以增加所述承载底座的强度,从而使得所述承载底座在减少木材使用量的同时,并未降低其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强度要求而需要采用尺寸规格较大的基板,而导致整个承载底座使用的木材量比较大的技术问题,达到较低承载底座的木材使用量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方式承载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设置有底板的承载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方式承载底座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承载底座100包括多个角墩110、至少三根滑木120、至少三根枕木130、M根第一钢条140和N根第二钢条150。 
所述角墩110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角墩110的数目为15个,排列为5行3列。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角墩110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设定,而不限于15个,也不限于5行或者3列。 
所述至少三根滑木120平行地固定于所述多个角墩11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木120的数目为三根,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承载物体的宽度或者是强度要求增加所述滑木120的根数,也就是说,所述滑木120可以为四根、五根、六根等。所述三根滑木120可以等间隔设置,也可以不等间隔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根滑木120等间隔设置。 
所述至少三根枕木130中的每根枕木130固定于所述三根滑木120的至少两根滑木12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枕木的数目为三根,在其他实施方式 中,可以根据所述承载物体的长度增加所述枕木130的根数,也就是说,所述枕木130可以为四根、五根、六根等。 
所述三根枕木130之间可以相互平行,也可以不平行,另外,所述三根枕木130可以与所述三根滑木120垂直,也可以与所述三根滑木120不垂直。所述三根枕木130可以等间隔设置,也可以不等间隔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根枕木130之间相互平行且与所述三根滑木120垂直,且等间隔设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根枕木130的位置与所述五行角墩110的中间三行角墩110的位置相对应,亦即,所述三根枕木130和所述三行角墩100分别位于所述三根滑木120的相背两表面上且位置对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根枕木130和所述三行角墩100的位置关系可以不对应,即位置错开。 
每根枕木130可以只固定于所述三根滑木120的两根滑木120上,也可以固定于所述三根滑木12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每根枕木130固定于所述三根滑木120上。所述至少三根枕木130的长度由所述承载物体的宽度决定。 
M根第一钢条140与所述三根枕木130中至少一根枕木130并列设置并固定于所述至少一根枕木130和所述三根滑木120的至少两根滑木120上,所述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第一钢条140用于增加承载底座100的强度,所以第一钢条140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的强度进行设置,也就是说,在满足强度需要时,所述第一钢条140的数目可以设置为一根、两根、三根、四根、五根等均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钢条140的数目为四根。 
每根第一钢条140固定于一根枕木130上,并同时固定于所述三根滑木120的两根滑木120上或者固定于所述三根滑木12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每根第一钢条140固定于所述三根滑木120上,所述四根第一钢条140中的每两根第一钢条140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根枕木130相对表面上。也就是说,第一根第一钢条140固定于所述三根枕木130中的第一根枕木130与中间的那根枕木130相对的表面上,第二根和第三根第一钢条140固定于中间枕木130与第一根枕木130和最后一根枕木130相对的两个表面上,第四根第一钢条140固定与最 后一根枕木130与中间枕木130相对的表面上。所述M根第一钢条140的长度由所述承载物体的宽度决定。 
所述第一钢条140可以为角钢、槽钢、方钢等形状的钢条,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钢条140为角钢。所述第一钢条140可以通过钉子、螺钉或螺栓等固定连接于所述枕木130和所述滑木120上。 
N根第二钢条150与所述N根滑木120中至少一根滑木120并列设置并固定于所述至少一根滑木120和所述三根枕木130的至少两根枕木130上,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第二钢条150用于增加承载底座100的强度,所以第二钢条150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的强度进行设置,也就是说,在满足强度需要时,所述第二钢条150的数目可以设置为一根、两根、三根、四根、五根等均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钢条150的数目与第一钢条140的数目相同,为四根。 
每根第二钢条150固定与一根滑木120上,并同时固定于所述三根枕木130的两根枕木130上或者固定于所述三根枕木13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每根第二钢条150固定于所述三根枕木130上。所述四根第二钢条150中的每两根第二钢条150分别相邻的两根滑木120的相对的表面上。也就是说,第一根第二钢条150固定于所述三根滑木120中的第一根滑木120与中间的那根滑木120相对的表面上,第二根和第三根第二钢条150固定于中间滑木120与第一根滑木120和最后一根滑木120相对的两个表面上,第四根第二钢条150固定与最后一根滑木120与中间滑木120相对的表面上。 
所述第二钢条150可以为角钢、槽钢、方钢等形状的钢条,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钢条150为角钢。所述第二钢条150可以通过钉子、螺钉或螺栓等固定连接于所述枕木130和所述滑木120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N根第二钢条150中每根第二钢条15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三根枕木130中除中间枕木130外的第一根枕木和最后一根枕木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钢条150的长度不限于此,所述第二钢 条150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延长,如在所述承载物体为散件时,所述第二钢条150的长度可以延长到与所述滑木120的长度相等,以增加所述承载底座100的抗弯强度。 
上述承载底座100通过设置至少三根滑木120和至少三根枕木130,以完成现有技术中基板的承载物体的功能,并通过设置M根第一钢条140和N根第二钢条150以增加所述承载底座100的强度,从而使得所述承载底座100在减少木材使用量的同时,并未降低其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强度要求而需要采用尺寸规格较大的基板,而导致整个承载底座使用的木材量比较大的技术问题,达到较低承载底座的木材使用量的技术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所述三根滑木120和三根枕木130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所述承载底座100还包括至少一根斜撑160,所述斜撑160固定于所述三根滑木120上,所述斜撑160不平行于所述三根枕木130。通过设置不平行与所述三根枕木130且固定于所述三根滑木120上的至少一根斜撑160,从而防止垂直固定的三根枕木130和三根滑木120之间位置发生相对改变,增加所述承载底座100的抗弯曲能力。斜撑160的根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斜撑160的数目为两根。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底座100还包括两根端木170,所述两根端木170固定于所述三根滑木120的两端,并与所述三根枕木130平行。具体地,所述斜撑160可以位于所述两根端木170的其中一根端木170和相邻的枕木130之间,并与所述端木170和所述枕木130相抵接,也可以位于所述三根枕木130的其中两根枕木130之间并与所述两根枕木130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底座100还包括至少两根垫木180,所述两根垫木180中的每根垫木180固定于所述三根枕木130上。垫木180的根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也就是说,所述垫木180的数目可以为两根、三根、四根、五根等。承载于所述承载底座100上的承载物体承载于所述垫木180上,还可以固定于所述垫木180上,以防止所述第一钢条140和所述第二钢条150刮伤、损坏所述 承载物体。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底座100还包括底板190,所述底板190可以固定于所述两根垫木180和所述两根端木170上,也可以不设置所述两根垫木180,直接固定于所述三根枕木130和所述两根端木170上。所述底板190可以采用胶合板或LVL(单板层积材)制成。通过设置所述底板190,不仅可以将需要承载于所述承载底座100上的承载物体固定于所述底板190上,还可以防止所述第一钢条140和所述第二钢条150刮伤、损坏所述承载物体。 
所述第一钢条140和所述第二钢条150的截面尺寸计算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根据两点载荷计算所述第一钢条140和所述第二钢条150的截面尺寸。 
所述第一钢条140的截面尺寸与承载物体的重力、所述第一钢条140材质的许用抗弯强度、所述承载物体的底部宽度、所述三根滑木120的中距离最远的两个滑木120的间距相关。所述许用抗弯强度(包括后续的许用抗弯强度)等于抗弯强度除以安全系数,抗弯强度是指此材料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弯曲最大力。 
具体地,所述第一钢条140的截面尺寸由截面系数Z1决定,所述第一钢条140的截面系数
Figure BDA0000462369580000081
其中,所述fb1为所述第一钢条材质的许用抗弯强度,所述t1为所述承载物体的底部宽度,所述L1为所述三根滑木120中距离最远的两个滑木120之间的间距,所述W1为所述每根第一钢条承受的载荷,所述4W1>G,所述G为所述承载物体的重力。理论上,只要保证所述4W1>G即可,实际中,会将所述4W1设定为大于所述G的一定倍数,如1.2倍、1.3倍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再详述。根据计算获得所述第一钢条140的截面系数Z1后,根据Z1查表即可获得适合作为所述第一钢条140的截面尺寸。 
考虑叉车作业时对所述承载底座100产生的冲击载荷F对承载底座100的影响,设置所述4W1≥G+F。所述冲击载荷F可以根据
Figure BDA0000462369580000082
其中,所述m 为所述承载物体的重量,所述Δv为叉车的最大速度,所述Δt为所述叉车从零加速到所述Δv所需要的时间。 
所述第二钢条150的截面尺寸与承载物体的重力、所述第二钢条150材质的许用抗弯强度、叉车臂的宽度和所述三根枕木130的相邻两个枕木130的间距相关。 
具体地,所述第二钢条150的截面尺寸由截面系数Z2决定,在获得所述第二钢条150的截面系数Z2后,根据Z2查表即可获得适合作为所述第二钢条150的截面尺寸。所述第二钢条150的截面系数
Figure BDA0000462369580000091
其中,所述fb2为所述第二钢条材质的许用抗弯强度,所述t2为所述叉车臂之间的宽度,所述L2为所述三根枕木130的相邻两个枕木130之间的间距,所述W2为所述每根第二钢条150位于所述相邻两根枕木130之间的钢条段承受的载荷,所述8W2>G,所述G为所述承载物体的重力。理论上,只要保证所述8W2>G即可,实际中,会将所述8W2设定为大于所述G的一定倍数,如1.2倍、1.3倍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再详述。根据计算获得所述第二钢条150的截面系数Z2后,根据Z2查表即可获得适合作为所述第二钢条150的截面尺寸。 
考虑叉车作业时对所述承载底座100产生的冲击载荷F对承载底座100的影响,设置所述8W2≥G+F。所述冲击载荷F可以根据
Figure BDA0000462369580000092
其中,所述m为所述承载物体的重量,所述Δv为叉车的最大速度,所述Δt为所述叉车从零加速到所述Δv所需要的时间。 
第二种:根据均布载荷计算所述第一钢条140和所述第二钢条150的截面尺寸。 
所述第一钢条140的截面尺寸与承载物体的重力、所述第一钢条140材质的许用抗弯强度、所述三根滑木120的中距离最远的两个滑木120的间距相关。 
具体地,所述第一钢条140的截面尺寸由截面系数Z1决定,所述第一钢条 的截面系数
Figure BDA0000462369580000101
其中,所述fb1为所述第一钢条材质的许用抗弯强度,所述L1为所述三根滑木中距离最远的两个滑木之间的间距,所述W1为所述每根第一钢条承受的载荷,所述4W1>G,所述G为所述承载物体的重力。理论上,只要保证所述4W1>G即可,实际中,会将所述4W1设定为大于所述G的一定倍数,如1.2倍、1.3倍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再详述。根据计算获得所述第一钢条140的截面系数Z1后,根据Z1查表即可获得适合作为所述第一钢条140的截面尺寸。 
考虑叉车作业时对所述承载底座100产生的冲击载荷F对承载底座100的影响,设置所述4W1≥G+F。所述冲击载荷F可以根据
Figure BDA0000462369580000102
其中,所述m为所述承载物体的重量,所述Δv为叉车的最大速度,所述Δt为所述叉车从零加速到所述Δv所需要的时间。 
所述第二钢条150的截面尺寸的计算方式与根据两点载荷计算所述第二钢条150的截面尺寸的计算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在设计时,可以选择上述两种方式中一种方式对所述第一钢条140和第二钢条150的截面尺寸进行计算,也可以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方式,分别计算出所述第一钢条140和所述第二钢条150在两种方式下的截面尺寸,选择尺寸较大的截面尺寸。 
在所述第一钢条140和所述第二钢条150的截面尺寸确定后,根据所述第一钢条140和所述第二钢条150的截面尺寸就可以确定所述滑木120尺寸规格和所述枕木130的尺寸规格。通常所述滑木120的尺寸规格可以设置为和所述第二钢条150的高度一样或者略高出所述第二钢条150,所述枕木130的尺寸规格可以设置为和所述第一钢条140的高度一样或者略低于所述第一钢条140。 
最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所述枕木130和所述滑木120的宽度,在现有技术中,枕木和滑木的宽度通常为90cm、100cm、120cm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厚度相同的情况下,因为所述第一钢条140和所述第二钢条150已经能够满 足承载载荷的要求,因此,所述枕木130和所述滑木120的最基本功能是满足连接要求,即可以将所述枕木130和所述滑木120的宽度设置为60cm、80cm等,当然,也可以设置为90cm、100cm、120cm等,至于所述枕木130和所述滑木120的宽度的具体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上述承载底座100通过设置至少三根滑木120和至少三根枕木130,以完成现有技术中基板的承载物体的功能,并通过设置M根第一钢条140和N根第二钢条150以增加所述承载底座100的强度,从而使得所述承载底座100在减少木材使用量的同时,并未降低其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强度要求而需要采用尺寸规格较大的基板,而导致整个承载底座使用的木材量比较大的技术问题,达到较低承载底座的木材使用量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承载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座包括: 
多个角墩; 
至少三根滑木,平行地固定于所述多个角墩上; 
至少三根枕木,所述三根枕木中的每根枕木固定于所述三根滑木的至少两根滑木上; 
M根第一钢条,与所述三根枕木中至少一根枕木并列设置并固定于所述至少一根枕木和所述三根滑木的至少两根滑木上,所述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N根第二钢条,与所述N根滑木中至少一根滑木并列设置并固定于所述至少一根滑木和所述三根枕木的至少两根枕木上,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座还包括至少一根斜撑,所述斜撑固定于所述三根滑木上,所述斜撑不平行于所述三根枕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座还包括两根端木,所述两根端木固定于所述三根滑木的两端,并与所述三根枕木平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载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位于所述两根端木的其中一根端木和相邻的枕木之间并与所述端木和所述枕木相抵接,或者位于所述三根枕木的其中两根枕木之间并与所述两根枕木相抵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座还包括至少两根垫木,所述两根垫木中的每根垫木固定于所述三根枕木上。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承载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座还包括两根端木和底板,所述两根端木固定于所述三根滑木的两端,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两根垫木和所述两根端木上,或者固定于所述三根枕木和所述两根端木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底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枕木和所述滑木均为三根时,所述三根枕木相互平行且等间隔地垂直固定于所述三根滑木上,所述第一钢条为四根,所述第二钢条为四根,所述第一钢条中的每两根钢条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根枕木相对表面上和所述三根滑木上,所述第二钢条中的每两 根钢条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根滑木相对的表面上和所述三根枕木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条的截面尺寸与承载物体的重力、所述第一钢条材质的许用抗弯强度、所述承载物体的底部宽度、所述三根滑木的中距离最远的两个滑木的间距相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承载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条的截面尺寸由截面系数Z1决定,所述第一钢条的截面系数
Figure FDA0000462369570000021
其中,所述fb1为所述第一钢条材质的许用抗弯强度,所述t1为所述承载物体的底部宽度,所述L1为所述三根滑木中距离最远的两个滑木之间的间距,所述W1为所述每根第一钢条承受的载荷,所述4W1>G,所述G为所述承载物体的重力。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条的截面尺寸与承载物体的重力、所述第一钢条材质的许用抗弯强度、所述三根滑木的中距离最远的两个滑木的间距相关。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承载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条的截面尺寸由截面系数Z1决定,所述第一钢条的截面系数
Figure FDA0000462369570000022
其中,所述fb1为所述第一钢条材质的许用抗弯强度,所述L1为所述三根滑木中距离最远的两个滑木之间的间距,所述W1为所述每根第一钢条承受的载荷,所述4W1>G,所述G为所述承载物体的重力。 
12.如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承载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4W1≥G+F,所述F为叉车作业时对所述承载底座产生的冲击载荷。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条的截面尺寸与承载物体的重力、所述第二钢条材质的许用抗弯强度、叉车臂的宽度和所述三根枕木的相邻两个枕木的间距相关。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承载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条的截面尺寸由截面系数Z2决定,所述第二钢条的截面系数
Figure FDA0000462369570000023
其中,所述fb2 为所述第二钢条材质的许用抗弯强度,所述t2为所述叉车臂的宽度,所述L2为所述三根枕木的相邻两个枕木之间的间距,所述W2为所述每根第二钢条位于所述相邻两根枕木之间的钢条段承受的载荷,所述8W2>G,所述G为所述承载物体的重力。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承载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8W2≥G+F,所述F为叉车作业时对所述承载底座产生的冲击载荷。 
CN201420051836.XU 2014-01-26 2014-01-26 一种承载底座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82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1836.XU CN203682075U (zh) 2014-01-26 2014-01-26 一种承载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1836.XU CN203682075U (zh) 2014-01-26 2014-01-26 一种承载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82075U true CN203682075U (zh) 2014-07-02

Family

ID=51004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51836.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82075U (zh) 2014-01-26 2014-01-26 一种承载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820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3073A (zh) * 2014-01-26 2015-07-29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底座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3073A (zh) * 2014-01-26 2015-07-29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底座
CN104803073B (zh) * 2014-01-26 2017-07-11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底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82075U (zh) 一种承载底座
CN105600181A (zh) 一种总段组装运输平台
CN205819812U (zh) 一种木托盘
CN104803073A (zh) 一种承载底座
CN207774614U (zh) 一种用于预制叠合板存放吊装的水平托架
CN203682074U (zh) 日字形木托盘
CN204626475U (zh) 一种专用于工程桩基检测压载系统的荷载箱
CN205114102U (zh) 预制pcf板专用存放、运输架
CN203727257U (zh) 新型可调节的隔板装置
CN202765432U (zh) 一种放瓷砖用的防护型加固木托
CN221215010U (zh) 滑槽式可拆卸托盘
CN201670413U (zh) 一种叉车支承货架
CN103359361A (zh) 用于光伏组件的周转托盘
CN202828337U (zh) 托盘
CN206267294U (zh) 一种阁楼平台
CN206218483U (zh) 一种轮胎货架组件
CN210761816U (zh) 一种稳定可靠木托盘结构
US2765137A (en) Pallets
CN211392051U (zh) 一种便于多层叠加组装的木托盘
CN206750377U (zh) 一种双面可用的托盘装置
CN204726819U (zh) 一种用于载重的蜂窝纸托盘
CN210149788U (zh) 一种叠合板运输周转架
CN214302935U (zh) 混凝土模块集装搬运装置
CN221215012U (zh) 高强度固定式托盘
CN214085759U (zh) 一种卷材存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71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