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71793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71793U
CN203671793U CN201420004502.7U CN201420004502U CN203671793U CN 203671793 U CN203671793 U CN 203671793U CN 201420004502 U CN201420004502 U CN 201420004502U CN 203671793 U CN203671793 U CN 203671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exchanger
valve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refrige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045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宇
陈明瑜
李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045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71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71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7179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第一流通通道、电控换热器、以及控制装置。其中,第一流通通道的第一端与冷凝器相连,第二端与节流元件的第一端相连。电控换热器与控制装置串联设在第一流通通道内。控制装置在制冷模式时打开第一流通通道且在制热模式时关闭第一流通通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当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时,第一流通通道部分冷媒单向引出,引出的冷媒在电控换热器中蒸发吸热,实现了电控板的散热,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而当空调器处于制热状态时,第一流通通道关闭,冷媒无法通过电控换热器,可以防止由于电控板温度过低而产生凝露水,从而提高了电控板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变频空调在行业内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变频空调器的室外电控控制系统中,变频模块发热大,在高温环境下限制了压缩机高频运行。当前大部分使用的电控散热方式,多为金属散热片通过空气对流进行散热。但在室外高温环境下,该散热方式散热较差,通常做法是通过降低压缩机运转频率而降低电控发热来保证空调器正常运行。极大的影响了变频空调在室外使用环境温度较高情况下的制冷效果,影响用户使用舒适性。现有通过低温冷媒对室外机电控散热的技术存在产生凝露水或将室外机电控温度降的过低的问题,影响电控使用可靠性和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散热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电控板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吸气口;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具有第一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吸气口相连;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阀口相连;节流元件,所述节流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凝器的第二端相连;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第一端与所述节流元件的第二端相连,所述蒸发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阀口相连;第一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流通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凝器中的换热管相连,所述第一流通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节流元件的所述第一端相连;用于对电控板进行散热的电控换热器,所述电控换热器串联设在所述第一流通通道;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串联设在所述第一流通通道内以在制冷模式时打开所述第一流通通道且在制热模式时关闭所述第一流通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当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时,通过设置第一流通通道,将部分冷媒单向引出,引出的冷媒在电控换热器中蒸发吸热,在不影响压缩机正常运转的条件下,实现了对电控板的散热,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而当空调器处于制热状态时,第一流通通道关闭,冷媒无法通过电控换热器,可以防止由于电控板温度过低而产生凝露水,从而提高了电控板使用安全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装置位于所述电控换热器和所述节流元件之间或所述电控换热器和所述冷凝器之间。
具体地,所述电控换热器包括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内限定出用于流通冷媒的冷媒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换热器还包括散热基板,所述散热基板上设有盛放所述散热管的第一盛放槽,所述散热基板邻近所述电控板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控换热器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二盛放槽,所述第一盛放槽和所述第二盛放槽配合以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散热管的容纳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散热管形成为“U”形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装置为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在从所述电控换热器到所述节流元件的方向上单向导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装置为控制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地实施例,所述控制阀为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电控板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电控板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电控板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相连以根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电磁阀的打开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其中控制装置为单向阀;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其中控制装置为电磁阀;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电控换热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中温度检测装置装配在挡板上;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电控换热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
压缩机10,排气口11,吸气口12,
四通阀20,第一阀口D,第二阀口S,第三阀口C,第四阀口E,
冷凝器30,换热管31,
节流元件40,
蒸发器50,
第一流通通道60,
电控换热器70,散热管71,散热基板72,第一盛放槽721,挡板73,第二盛放槽731,
控制装置80,
温度检测装置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压缩机10、四通阀20、冷凝器30、节流元件40、蒸发器50、第一流通通道60、电控换热器70以及控制装置80。
具体而言,压缩机10具有排气口11和吸气口12。四通阀20具有第一阀口D、第二阀口S、第三阀口C和第四阀口E,四通阀20的第一阀口D与排气口11相连,四通阀20的第二阀口S与吸气口12相连,四通阀20的第三阀口C与冷凝器30的第一端相连,四通阀20的第四阀口E与蒸发器50的第二端相连。在空调器100处于制冷运行时,四通阀20的第一阀口D与第三阀口C导通且第二阀口S和第四阀口E导通,在空调器100处于制热运行时,四通阀20的第一阀口D与第二阀口C导通且第二阀口S和第三阀口C导通。
冷凝器30与蒸发器50之间设有节流元件40。也就是说,节流元件40的第一端与冷凝器30的第二端相连,节流元件40的第二端与蒸发器50的第一端相连。如图5所示,第一流通通道60的第一端与冷凝器30中的换热管31相连,第一流通通道60的第二端与节流元件40的第一端相连。电控换热器70串联设在所述第一流通通道60上,以对电控板(图未示出)进行散热。需要说明的是,电控板邻近电控换热器70设置。当冷媒流经电控换热器70时,冷媒在电控换热器70中进行蒸发吸热,从而使电控板周围的温度降低。
控制装置80串联设在第一流通通道60内以在制冷模式时打开第一流通通道60且在制热模式时关闭第一流通通道60。换言之,当空调器100处于制冷模式时,控制装置80将打开第一流通通道60,第一流通通道60内可以有冷媒通过;当空调器100处于制热模式时,控制装置80将关闭第一流通通道60,冷媒无法通过第一流通通道60。
如图1所示,当空调器100处于制冷状态时,控制装置80打开第一流通通道60,空调器100中冷媒流向如图1中的箭头a所示。此时,压缩机10运行,从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排出的冷媒通过四通阀20的第一阀口D和第三阀口C流入到冷凝器30内,并在冷凝器30内冷凝散热。由冷凝器30流出的冷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冷媒(如图1中箭头a1所示)从冷凝器30流出后,进入到电控换热器70的散热管71,以对邻近电控换热器70设置的电控板进行吸热降温,之后流入节流元件40。另一部分冷媒(如图1中箭头a2所示)从冷凝器30流出后,直接流入节流元件40。这两部分冷媒在节流元件40处汇合后,共同流经节流元件40,并流入蒸发器50内进行蒸发吸热。最后,从蒸发器50流出的冷媒依次通过四通阀20的第四阀口E和第二阀口S返回到压缩机10内。
如图1所示,当空调器100处于制热状态时,控制装置80关闭第一流通通道60,空调器100中冷媒流向如图1中的箭头b所示。此时,压缩机10运行,从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排出的冷媒通过依次四通阀20的第一阀口D和第四阀口E流入到蒸发器50内,并在蒸发器50内冷凝散热,然后流经节流元件40节流,由于此时第一流通通道60关闭,所以冷媒不流经电控换热器70,冷媒全部进入到冷凝器30内,并在冷凝器30内蒸发吸热。最后,冷媒通过四通阀20的第二阀口S返回压缩机10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当空调器100处于制冷状态时,通过设置第一流通通道60,将部分冷媒单向引出,引出的冷媒在电控换热器70中蒸发吸热,在不影响压缩机10正常运转的条件下,实现了对电控板的散热,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而当空调器100处于制热状态时,第一流通通道60关闭,冷媒无法通过电控换热器70,可以防止由于电控板温度过低而产生凝露水,从而提高了电控板使用安全性。
可以理解的是,控制装置80的位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只要其可满足空调器100的控制要求即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80可以位于电控换热器70和节流元件40之间。当然,控制装置80还可以位于电控换热器70和冷凝器30之间。
如图3、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电控换热器70包括:散热管71、散热基板72以及挡板73。具体而言,散热管71内限定出用于流通冷媒的冷媒通道。散热基板72上设有盛放散热管71的第一盛放槽721,散热基板72邻近电控板设置。挡板73上设有第二盛放槽731,第一盛放槽721和第二盛放槽731配合以限定出用于容纳散热管71的容纳空间。从而可以提高电控换热器70对电控板的散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散热管71可以为铜管或者铝管。由铜或者铝制备而成的散热管71,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散热板及挡板73的材质不做特殊限制,只要满足电控散热器的散热要求即可。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散热基板72可以为金属基板。
如图3所示,电控换热器70的散热效率取决于流入散热管71的冷媒的量,考虑到电控换热器70的长度有限,为进一步提高电控换热器70的换热效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散热管71可以形成为“U”形管。由此,加长了散热管71在电控换热器70内部的长度,提高了电控散热器的换热效率。可以理解的是,散热管71的形状并不限于此,只要其可满足电控板的散热需求即可。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控制装置80位于电控换热器70和节流元件40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控制装置80可以为单向阀。单向阀在从电控换热器70到节流元件40的方向上单向导通。也就是说,当空调器100处于制冷模式时,由于单向阀在从电控换热器70到节流元件40的方向上单向导通,冷媒可以从电控换热器70流向节流元件40;当空调器100处于制热模式时,单向阀在从节流元件40到电控换热器70方向上不导通,第一流通通道60内没有冷媒经过。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控制装置80的具体结构不做特殊限制,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控制装置80还可以为控制阀。更进一步地,控制阀可以为电磁阀,电磁阀与电控板相连。也就是说,电控板可以控制电磁阀的打开与关闭。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空调器100还包括用于检测电控板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90,电控板与温度检测装置90相连,以根据温度检测装置90的检测结果控制电磁阀的打开或关闭。具体地,当温度检测装置90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电磁阀打开的条件时,电磁阀打开,冷媒可以流入第一流通通道60;当温度检测装置90检测到的温度未达到电磁阀打开的条件时,电磁阀关闭,冷媒无法流入第一流通通道60。
在图3和图4的示例中,温度检测装置90设置在散热基板72上,使得温度检测装置90可以准确地检测到电控板的温度,当然需要理解的是,温度检测装置90可以设置在任何位置,只要保证温度检测装置90可以检测到电控板的温度即可。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中,温度检测装置90为温度传感器。
下面参照图1-图3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工作过程。
第一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为冷暖型变频空调,控制装置80为单向阀。
如图1所示,当空调器100处于制冷状态时,单向阀导通,空调器100中冷媒流向如图1中的箭头a所示。此时,压缩机10运行,从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排出的冷媒通过四通阀20的第一阀口D和第三阀口C流入到冷凝器30内,并在冷凝器30内冷凝散热。由冷凝器30流出的冷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冷媒(如图1中箭头a1所示)从冷凝器30流出后,进入到电控换热器70的散热管71,以对邻近电控换热器70设置的电控板进行吸热降温,之后流入节流元件40。另一部分冷媒(如图1中箭头a2所示)从冷凝器30流出后,直接流入节流元件40。这两部分冷媒在节流元件40处汇合后,共同流经节流元件40,并流入蒸发器50内进行蒸发吸热。最后,从蒸发器50流出的冷媒依次通过四通阀20的第四阀口E和第二阀口S返回到压缩机10内。
如图1所示,当空调器100处于制热状态时,单向阀不导通,空调器100中冷媒流向如图1中的箭头b所示。此时,压缩机10运行,从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排出的冷媒通过依次四通阀20的第一阀口D和第四阀口E流入到蒸发器50内,并在蒸发器50内冷凝散热,然后流经节流元件40节流,由于此时单向阀不导通,所以冷媒不流经电控换热器70,冷媒全部进入到冷凝器30内,并在冷凝器30内蒸发吸热。最后,从冷凝器30流出的冷媒依次通过四通阀20的第三阀口C和第二阀口S返回压缩机10内。
第二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为冷暖型变频空调,控制装置80为电磁阀。
如图2所示,当空调器100处于制冷状态时,空调器100中冷媒流向如图2中的箭头m所示。压缩机10运行,冷媒依次通过四通阀20的第一阀口D和第三阀口C流入冷凝器30中,并在冷凝器30中冷凝散热。
当温度检测装置90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电磁阀打开的条件时,电磁阀打开,由冷凝器30流出的冷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冷媒(如图2中箭头m2所示)从冷凝器30流出后,直接进入到节流元件40;另一部分冷媒(如图2中箭头m1所示)从冷凝器30流出后,进入到电控换热器70的散热管71,以对邻近电控换热器70设置的电控板进行吸热降温,之后流入节流元件40。这两部分冷媒在节流元件40处汇合后,共同流经节流元件40,并流入蒸发器50内进行蒸发吸热。最后,从蒸发器50流出的冷媒依次通过四通阀20的第四阀口E和第二阀口S返回到压缩机10内。
当温度检测装置90检测到的温度未达到电磁阀打开的条件时,电磁阀关闭,冷媒在冷凝器30中冷凝散热后,直接从冷凝器30流出,并全部进入到节流元件40。冷媒进入到蒸发器50中,并在蒸发器50中蒸发吸热。最后,从蒸发器50流出的冷媒依次通过四通阀20的第四阀口E和第二阀口S返回到压缩机10内。
如图2所示,当空调器100处于制热状态时,空调器100中冷媒流向如图2中的箭头n所示。压缩机10运行,冷媒通过四通阀20的第一阀口D和第四阀口E流入蒸发器50内进行冷凝散热,然后流经节流元件40节流。
当温度检测装置90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电磁阀打开的条件时,电磁阀打开,从节流元件40流出的一部分冷媒(如图2中箭头n1所示)流入电控换热器70的散热管71,对电控板进行吸热降温之后,再流入冷凝器30;从节流元件40流出的另一部分冷媒(如图2中箭头n2所示)从节流元件40流出后直接流入冷凝器30内。汇合后冷媒在冷凝器30内进行蒸发吸热,最后通过四通阀20的第三阀口C和第二阀口S返回到压缩机10内。
当温度检测装置90检测到的温度未达到电磁阀打开的条件时,电磁阀关闭,冷媒流经节流元件40后,全部流入冷凝器30内。冷媒在冷凝器30内蒸发吸热后通过四通阀20的第三阀口C和第二阀口S返回到压缩机10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其他构成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以上所披露的只是部分实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之实例范围,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做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本实用新型所包含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吸气口;
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具有第一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吸气口相连;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阀口相连;
节流元件,所述节流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凝器的第二端相连;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第一端与所述节流元件的第二端相连,所述蒸发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阀口相连;
第一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流通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凝器中的换热管相连,所述第一流通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节流元件的所述第一端相连;
用于对电控板进行散热的电控换热器,所述电控换热器串联设在所述第一流通通道;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串联设在所述第一流通通道内以在制冷模式时打开所述第一流通通道且在制热模式时关闭所述第一流通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位于所述电控换热器和所述节流元件之间或所述电控换热器和所述冷凝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换热器包括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内限定出用于流通冷媒的冷媒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换热器还包括散热基板,所述散热基板上设有盛放所述散热管的第一盛放槽,所述散热基板邻近所述电控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换热器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二盛放槽,所述第一盛放槽和所述第二盛放槽配合以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散热管的容纳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形成为“U”形管。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为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在从所述电控换热器到所述节流元件的方向上单向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为控制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为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电控板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电控板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电控板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相连以根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电磁阀的打开或关闭。
CN201420004502.7U 2014-01-01 2014-01-01 空调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71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04502.7U CN203671793U (zh) 2014-01-01 2014-01-01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04502.7U CN203671793U (zh) 2014-01-01 2014-01-01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71793U true CN203671793U (zh) 2014-06-25

Family

ID=50968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04502.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71793U (zh) 2014-01-01 2014-01-01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71793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2611A (zh) * 2014-11-24 2015-04-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冷暖型空调器
CN104534576A (zh) * 2014-12-08 2015-04-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4534563A (zh) * 2014-11-26 2015-04-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4566852A (zh) * 2014-12-15 2015-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电机冷却方法
CN105627424A (zh) * 2014-10-28 2016-06-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5627425A (zh) * 2014-10-28 2016-06-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WO2016082440A1 (zh) * 2014-11-26 2016-06-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8548252A (zh) * 2018-03-30 2018-09-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207454A (zh) * 2020-01-09 2020-05-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电控盒散热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27424A (zh) * 2014-10-28 2016-06-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5627425A (zh) * 2014-10-28 2016-06-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4482611A (zh) * 2014-11-24 2015-04-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冷暖型空调器
CN104534563A (zh) * 2014-11-26 2015-04-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WO2016082440A1 (zh) * 2014-11-26 2016-06-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4534576A (zh) * 2014-12-08 2015-04-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4566852A (zh) * 2014-12-15 2015-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电机冷却方法
CN104566852B (zh) * 2014-12-15 2017-02-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电机冷却方法
CN108548252A (zh) * 2018-03-30 2018-09-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548252B (zh) * 2018-03-30 2021-01-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207454A (zh) * 2020-01-09 2020-05-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电控盒散热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71793U (zh) 空调器
CN203605364U (zh) 冷暖型空调器
CN103604168A (zh) 冷暖型空调器
CN103604169B (zh) 冷暖型空调器
CN103604170A (zh) 冷暖型空调器
CN104110907B (zh) 单冷型空调器和冷暖型空调器
CN104482597B (zh) 空调器
CN204227552U (zh) 空调器
CN104640421A (zh) 空调机组
CN104833013A (zh) 变频空调及空调室外机散热装置
CN103925655B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204693625U (zh) 变频空调及空调室外机散热装置
CN103604171A (zh) 单冷型空调器
CN102393052A (zh) 无动力一体式热管空调组合机组及制冷方法
CN102425831A (zh) 无动力分体式热管空调组合机组及制冷方法
CN104735954B (zh) 液冷式冷却器的控制方法、冷却装置及空调系统
WO2018076185A1 (zh) 一种制冷热泵型无霜空调室外机
CN203605363U (zh) 单冷型空调器
CN203478506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电控模块降温装置
CN105627424A (zh) 空调器
CN104748272A (zh) 空调器
CN108088103B (zh) 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147154B (zh) 一种充电桩及充电桩散热控制方法
CN203605365U (zh) 冷暖型空调器
CN203671790U (zh) 空调器及其换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