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52226U -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52226U
CN203652226U CN201320776534.4U CN201320776534U CN203652226U CN 203652226 U CN203652226 U CN 203652226U CN 201320776534 U CN201320776534 U CN 201320776534U CN 203652226 U CN203652226 U CN 203652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lapping portion
sheet material
absorbent commodity
overlap part
packing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7653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松慎平
柏木政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riority to CN20132077653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52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52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5222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rap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片材在被热熔接时也不会产生热损伤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该包装构造体包括:由多个吸收性物品的个别包装体层叠而成的层叠体、以及将所述层叠体包装在内部的外包装片材,其中,所述外包装片材具有位于所述层叠体的侧面的外侧并与该侧面平行的第一重叠部、第一非重叠部、第二重叠部以及第二非重叠部,所述第一非重叠部与所述第一重叠部连续,所述第二非重叠部与所述第二重叠部连续,所述第一重叠部和所述第二重叠部内外重叠,并被热熔接而形成侧密封部,所述第一非重叠部和所述第二非重叠部的耐热性分别高于所述第一重叠部和所述第二重叠部重叠后的部分的耐热性。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片材在被热熔接时不会产生热损伤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通过将吸收性物品与内包装片材一起折叠成吸收性物品的个别包装体,然后将多个个别包装体收容在外包装袋中而构成。
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中,在外包装袋上形成有热密封部,该热密封部通过用外包装片材包裹多个上述吸收性物品的个别包装体后,使外包装片材的相应的端部人字形贴合并对其进行热熔接而形成。这种热密封部形成为耳状,从外包装袋的表面向外伸出。
人们在携带吸收性物品时,尤其是女性在携带卫生巾时,通常需要将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装入小手包或衣服口袋中,对于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的紧凑化和小型化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上述那样的以往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由于热密封部形成为向外伸出的耳状,因此,便携性上存在改善的空间。
另外,如果对于外包装片材的相应的端部不进行人字形热熔接而进行信封式热熔接的话,即,使外包装片材的相应的端部内外重叠地进行热熔接,虽然热密封部不会形成为向外伸出的耳状,但由于加热装置在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的整个厚度方向上按压加热外包装片材,因此外包装片材的重叠部分以外的非重叠部分也被加热装置加热,容易熔化而损坏。另外,与外包装片材的被加热的部分紧贴的收容在外包装片材内部的内包装片材也容易受热而熔化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而做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片材在被热熔接时不会产生热损伤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包括:由多个吸收性物品的个别包装体层叠而成的层叠体、以及将所述层叠体包装在内部的外包装片材,所述外包装片材具有位于所述层叠体的侧面的外侧并与该侧面平行的第一重叠部、第一非重叠部、第二重叠部以及第二非重叠部,所述第一非重叠部与所述第一重叠部连续,所述第二非重叠部与所述第二重叠部连续,所述第一重叠部和所述第二重叠部内外重叠,并被热熔接而形成侧密封部,所述第一非重叠部和所述第二非重叠部的耐热性分别高于所述第一重叠部和所述第二重叠部重叠后的部分的耐热性。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第一非重叠部和第二非重叠部的耐热性分别高于第一重叠部和第二重叠部重叠后的部分的耐热性,因此就算为了形成热密封部而利用加热装置在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的整个厚度方向上按压加热外包装片材,第一非重叠部和第二非重叠部也不会熔化而损坏。
为了使所述第一非重叠部和所述第二非重叠部的耐热性高于所述第一重叠部和所述第二重叠部重叠后的部分的耐热性,可以对于所述第一非重叠部和所述第二非重叠部分别设置印刷层。该印刷层最好位于所述外包装片材的内表面。
另外,为了使所述第一非重叠部和所述第二非重叠部的耐热性高于所述第一重叠部和所述第二重叠部重叠后的部分的耐热性,也可以使所述第一非重叠部和所述第二非重叠部为多层膜结构。
另外,较佳的是,所述个别包装体包括吸收性物品和将该吸收性物品包装在内部的内包装片材,所述内包装片材的构成所述层叠体的所述侧面的部分的耐热性高于所述第一重叠部和所述第二重叠部重叠后的部分的耐热性。为此,所述内包装片材的构成所述层叠体的所述侧面的部分可以设有印刷层。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吸收性物品先由内包装片材包装再由外包装片材包装,因此即使外包装片材被开封吸收性物品由于内包装片材的保护也不会受到污染,并且可以从外包装袋中一个一个地取出吸收性物品的个别包装体来携带。并且,在被加热的部分,内包装片材的耐热性高于外包装片材的耐热性,因此,即使为了形成外包装袋的热密封部而加热外包装片材,内包装片材也不会因受热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由吸收性物品的个别包装体层叠而成的层叠体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    吸收性物品的个别包装体;
11   吸收性物品;
12   内包装片材;
2    吸收性物品的层叠体;
21   层叠体的侧面;
3    外包装片材;
4    加热装置
31   第一重叠部;
32   第一非重叠部;
33   第二重叠部;
34   第二非重叠部;
321、341  低密度PE膜;
322、342  高密度PE膜;
323、343  低密度PE膜;
51、52、61~64  印刷层。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由吸收性物品的个别包装体层叠而成的层叠体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多个吸收性物品的个别包装体1被层叠成层叠体2,每个个别包装体1包括吸收性物品11和将该吸收性物品11包装在内部的内包装片材12。为了方便说明,将个别包装体1的短边方向称为其宽度方向X,长边方向称为其长度方向Y,与宽度方向X和长度方向Y垂直的方向称为其厚度方向即层叠方向Z,将层叠体2的与上述宽度方向X垂直的表面称为层叠体2的侧面21。
图2是表示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的立体图。在该图中,为了图示清楚,省略示出被包装在外包装片材内部的如图1所示的层叠体2。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的与长度方向Y垂直的截面的截面图。如图2、3所示,外包装片材3具有位于层叠体2的侧面21的外侧并与该侧面21平行的第一重叠部31、第一非重叠部32、第二重叠部33以及第二非重叠部34,第一非重叠部32与第一重叠部31连续,第二非重叠部34与第二重叠部33连续。第一重叠部31和第二重叠部33内外重叠,并且在整个层叠方向Z上被加热装置4向着层叠体2的侧面21的方向按压加热,熔接在一起而形成热密封部(即被信封式粘接)。
第一非重叠部32和第二非重叠部34的内表面分别设有印刷层51、52。在内包装片材12的构成层叠体2的上述侧面21的部分设有印刷层61~64。其中,外包装片材3和内包装片材12为PE(聚乙烯)膜,设置在外包装片材3和内包装片材上12的上述印刷层51、52、61~64为熔点高于PE的酰胺类材料。
由此,由于第一非重叠部32、第二非重叠部34以及内包装片材12的构成层叠体2的上述侧面21的部分的熔点高于用于形成热密封部的第一重叠部31和第二重叠部33重叠后的熔点,因此即使第一重叠部31和第二重叠部33被加热装置4加热而熔接在一起,第一非重叠部32、第二非重叠部34以及内包装片材12也不会熔化,能够避免热损伤。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的密封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非重叠部32和第二非重叠部34不是设有印刷层的结构而是形成为多层膜结构。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的与长度方向Y垂直的截面的截面图。如图4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非重叠部32为三层膜结构,从外侧到内侧设有低密度PE膜321、高密度PE膜322、低密度PE膜323。第二非重叠部34也为三层膜结构,从外侧到内侧设有低密度PE膜341、高密度PE膜342、低密度PE膜343。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第一非重叠部32和第二非重叠部34为三层膜结构,故其熔点(耐热性)高于用于形成热密封部的第一重叠部31和第二重叠部33重叠后的熔点,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即使第一重叠部31和第二重叠部32被加热装置4加热而熔接在一起,第一非重叠部32和第二非重叠部34也不会熔化,能够避免热损伤。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的密封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非重叠部32和第二非重叠部34不设有印刷层而是由耐热性比第一重叠部31和第二重叠部33重叠后的耐热性高的材料形成。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的与长度方向Y垂直的截面的截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重叠部31和第二重叠部33由PE膜构成,而第一非重叠部32和第二非重叠部34由熔点(耐热性)高于第一重叠部31和第二重叠部33的CPP(流延聚丙烯)膜构成。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第一非重叠部32和第二非重叠部34为CPP膜,其熔点高于由PE膜构成的第一重叠部31和第二重叠部33重叠后的熔点,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即使第一重叠部31和第二重叠部32被加热装置4加热而熔接在一起,第一非重叠部32和第二非重叠部34也不会熔化,能够避免热损伤。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可以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来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重叠部31和第二重叠部33在吸收性物品的层叠体2的侧面21的外侧形成热密封部,该侧面21为与吸收性物品的个别包装体的宽度方向X垂直的面,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形成有热密封部的侧面也可为与吸收性物品的个别包装体的长度方向Y垂直的面,或与层叠方向Z垂直的面。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内包装片材12的耐热性,在内包装片材12上印刷有印刷层61~64,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改变内包装片材12的材料来提高其耐热性。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中,印刷层51、52从内侧印刷在第一非重叠部32和第二非重叠部34上,即印刷在外包装片材3的内表面上,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用于提高耐热性的印刷层也可以从外侧进行印刷,即印刷在外包装片材3的外表面上。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非重叠部32、第二非重叠部34以及内包装片材12上的印刷层51、52、61~64为酰胺类材料,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印刷层51、52、61~64可以采用任何公知的材料,只要设有印刷层51的第一非重叠部32、设有印刷层52的第二非重叠部34以及设有印刷层61~64的内包装片材12的熔点高于第一重叠部31和第二重叠部33重叠后的熔点即可。
另外,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非重叠部32具有低密度PE膜321-高密度PE膜322-低密度PE膜323这三层膜,第二非重叠部34具有低密度PE膜341-高密度PE膜342-低密度PE膜343这三层膜,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只要使第一非重叠部32和第二非重叠部34的熔点高于第一重叠部31和第二重叠部33重叠后的熔点,第一非重叠部32和第二非重叠部34可以采用两层或四层以上的膜结构,各层膜可以采用各种公知材料。

Claims (6)

1.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包括:由多个吸收性物品的个别包装体层叠而成的层叠体、以及将所述层叠体包装在内部的外包装片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包装片材具有位于所述层叠体的侧面的外侧并与该侧面平行的第一重叠部、第一非重叠部、第二重叠部以及第二非重叠部,所述第一非重叠部与所述第一重叠部连续,所述第二非重叠部与所述第二重叠部连续,所述第一重叠部和所述第二重叠部内外重叠,并被热熔接而形成侧密封部,
所述第一非重叠部和所述第二非重叠部的耐热性分别高于所述第一重叠部和所述第二重叠部重叠后的部分的耐热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非重叠部和所述第二非重叠部分别设有印刷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层位于所述外包装片材的内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非重叠部和所述第二非重叠部为多层膜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个别包装体包括吸收性物品和将该吸收性物品包装在内部的内包装片材,
所述内包装片材的构成所述层叠体的所述侧面的部分的耐热性高于所述第一重叠部和所述第二重叠部重叠后的部分的耐热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包装片材的构成所述层叠体的所述侧面的部分设有印刷层。
CN201320776534.4U 2013-11-29 2013-11-29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52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76534.4U CN203652226U (zh) 2013-11-29 2013-11-29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76534.4U CN203652226U (zh) 2013-11-29 2013-11-29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52226U true CN203652226U (zh) 2014-06-18

Family

ID=50918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76534.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52226U (zh) 2013-11-29 2013-11-29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522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5389A (zh) * 2015-01-14 2015-07-01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包装结构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5389A (zh) * 2015-01-14 2015-07-01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包装结构体
CN104755389B (zh) * 2015-01-14 2017-05-1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包装结构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1048B (zh) 封包及其形成方法
KR102218933B1 (ko) 전자레인지 가열용 포장 주머니
CN203652226U (zh)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
HRP20120891T1 (hr) Multi-pakiranje rola slojevitog papira
CN203647595U (zh)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
JP2011235912A (ja) 包装袋
CN111819136B (zh) 套筒及包装袋
JP6581558B2 (ja) スパウト付きガゼット袋
ATE513752T1 (de) Verpackungsbehälter
JP5985671B2 (ja) 包装構造体
KR20140004892U (ko) 종이 포장용기
JP6226735B2 (ja) 角底袋
CN208813783U (zh) 高阻隔抗紫外线包装袋
JP2012246016A (ja) 粉状物包装用の積層フィルム
JP7491111B2 (ja) パウチおよびパウチの使用方法
CN203601776U (zh) 化工原料防潮袋
CN202295641U (zh) 一种隔层三边封袋
JP2013107647A (ja) 複合紙製容器
JP6531359B2 (ja) スティック包装袋
CN211663838U (zh) 雪糕的新型包装结构
JP2017143084A5 (ja) 電池
CN209832841U (zh) 一种包装袋结构
JP2018127243A (ja) 液体収納用ガゼット袋
JP7275491B2 (ja) 多層包装袋
JP2018047921A (ja) ガゼット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